论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协调发展

2024-05-13

论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协调发展(精选6篇)

篇1:论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协调发展

论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协调发展

[摘要]作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要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其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根源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且影响和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要抓好以下四个环节: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速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创新城乡管理体制。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城乡协调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说明今后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蕴涵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精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我们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问题是要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所以,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即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的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根源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表现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大量农业劳动力剩余。我国目前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61%,占全社会从业人员50%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仅仅提供15%的国民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倍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人。这种状态既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我国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中国要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其根本措施在于要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问题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并进一步影响和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

客观来说,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各国共同存在的现象,但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偏大,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和国家多次调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曾经有所缩小,到1983年降到最小。随着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加上城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4年开始拉大。1984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1.71∶1,1989年为2.27∶1。进入“九五”以来差距逐年拉大,1996年为2.51∶1,2001年为2.90∶1,到2002年和2003年又进一步扩大为3.11∶1和3.23∶1。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元,后者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会更大,而国际上城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

城乡居民巨大的收入差距相应地引致了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差距。从消费总量看,2000年,占全国人口总量30%的城市居民的消费总额占全部居民消费的55%,这一比例在1978年仅为38%,1990年也不过44%。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1985年为2.12∶1,到1995年扩大为2.70∶1,2001年则进一步拉大到3.05∶1。1990年至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2.8倍,农村居民只增加了1.8倍。近两年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又有较大提高,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由于收入低速增长,提高极其有限,估计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应在3.6倍左右。从消费结构上看,随着城乡居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2002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居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大体上是“民办义务教育”,即除了公办教师的工资是由国家和当地政府财政支付的以外,基本上都是农民自己掏钱而举办的教育。很多农村的孩子因为小时候家庭贫困上不起学,长大后,又由于缺乏知识、缺乏必要的技能而陷入新一轮的贫困。如此的恶性循环,将会使整个农村的居民素质下降,使他们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一般农民在城市只能从事城市人不愿干的苦活、累活、脏活或被认为不体面的工作。而就业的不平等又造成了收入的不平等。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下一代、再下一代农村居民生活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和收入的不平等。

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并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农村人多地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了农业的低效益。农村经济的落后导致农村内需不足,进而也影响了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4.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的差距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下,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被明确区分为农村和城镇两大块,城市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居民享受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熏而农民除了享受承包土地权外再无任何福利。

三、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逐步改变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经济一体化,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

(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从最终目标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标志是:建立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其内涵包括:一是城乡地位平等。就是要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农民能够平等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使城乡居民和城乡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二是城乡开放互通。就是要打破城乡界限、开放城市,使城乡居民能够自由迁徙,城乡各种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与效益。三是城乡互补互促。就是要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发挥城市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扩散与辐射作用,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四是城乡共同发展。就是要在坚持城乡地位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开放互通、互补互促机制的作用,加快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差距,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

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应该看到,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因此,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城乡差距的源头是投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在财政支出上不断向农村倾斜,提高国家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比重。重点是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国债投资和新增财政资金,首先应向“三农”倾斜;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经费应主要用于农村,并强化中央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公共卫生的职责;进一步增加财政扶贫投入。要改变财政支农的结构和方式,重点是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以及增加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投入。

(2)加大对农村金融支持。当前,农村资金外流、金融发展滞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应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息收入采取免收营业税、降低所得税税率等政策,并对一些重要农业贷款项目给予必要的财政贴息,促进农村信用社在获得不低于商业银行同等赢利水平的条件下,以低于商业银行的利率向农民、农业发放贷款。比照国有商业银行政策,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予以适当剥离。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其他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支持。

(3)加大对农村税收支持。在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通行的统一城乡税制的做法,按照城乡平等的原则,改革农村税收制度,并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直至全部取消农业税,将农民视同个体工商户,征收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4)加大对农村保险支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以对风险较大的农业项目进行保险,保护投资者和生产者的利益。当前,应主要发展政府主导下的由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混合经营的农业保险公司。

2.加速城镇化进程

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去,实现农村城镇化。因此,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切入点是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本质上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城镇化。

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首先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打破过去城乡规划相互独立的老路子,按照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各地人口分布、自然地理、经济状况、历史文化、基础条件和市场前景,体现地方特色。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小城镇建设要因地制宜,选择最佳模式,并推行非均衡择优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建制镇。培植城镇产业,吸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和城市搬迁企业向城镇集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吸引各方以多种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使之成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契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必然还要进一步发展,但要防止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的倾向,注意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把更多的财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4.创新城乡管理体制

只有公正而有效的制度才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我们要以改革户籍制度为突破口,逐步调整和改革现行的城乡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积极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并在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一视同仁,统筹发展。要进一步建设不仅要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上的融合,也有助于实现和保障农民政治上的平等。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公民权的基础之上的政策和制度才具有合法性的基础,也只有公正的具有合法性的制度才可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可靠和持久的保障。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乡镇的财政实力,强化乡镇财政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建立健全对乡镇财政的监督管理制度,抑制乡镇财政弱化向公共产品支出的倾向。要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使省、市的财政转移制度化、法制化,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

制度

[参考文献]

[1] 李伯溪.发展经济的目的、对象和方式[J].中国工商,2004,(8).

[2] 肖文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N].福建日报,2005-11.

[3] 赵保佑.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J].中州学刊,2005,(4).

[4] 田向利.调查与研究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N].经济日报,2003-12.

[5] 李京东.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

[6] 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求是,2005,(22).

篇2:论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协调发展

论重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结合重庆实际,探讨了建设重庆农村小康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目标及思路和相关的对策建议.

作 者:董延春 DONG Yan-chun 作者单位:西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北碚,400716刊 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4)分类号:F320 F290关键词:农村小康 城乡统筹 协调发展

篇3:论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协调发展

广东2004年开始实施激励型财政政策,在原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将每年新增一般性转移支付的60%左右用于激励困难市县“多劳多得”,40%左右用于确保困难市县财力的稳定增长,一定四年。2008年决定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再定二年。政策的实质就是将省财政转移支付与县域经济财政发展挂钩,把保障基本需要与激励发展动力结合起来,把促进经济发展与财政增收结合起来,把省与市县共赢利益结合起来,县域只有经济发展快,财政增收多,才能多得转移支付补助;反之,就将少得甚至被扣减转移支付。省对市县转移支付激励补助的考核指标主要是“综合增长率”,它由三个指标构成,其中市县上划省的“四税”(营业税、非国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收入增长率权重为60%,上划中央的“两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增长率权重为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率权重为15%。这种制度在开始推行时就有争议,学术界也有人提出批评意见。如认为以财政收入衡量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准与以GDP论英雄是一样的错误做法,而且以财政收入来激励主要官员也不合理。马云则认为激励作用有利于地方将地方财政收入纳入预算外管理,还存在着激励发展高税收产业等导向上的偏差,以及考核方法难防做假等问题。但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我国的财政体制本身就是激励型的,也没有从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角度来分析现行财政体系存在的问题。而这正是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实际上,中国的传统财政体制本身就是激励型的或内含基本激励因素的,这是因为,按这种财政体制,各级地方政府和公职人员的利益(包括工资福利待遇)都是直接与地方经济和地方财政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增加财税收入是各级政府及公职人员的利益和愿望所在。广东近年实行的所谓财政激励机制,实际上是激励上的激励,强化了财政激励机制。这种激励型财政体系的发展与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与协调区域、城乡发展的要求在整体上是不相适应的,需要从发展公共财政体系的高度进行大的变革。

广东省激励型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尽管有媒体文章用局部的数据来证明财政激励机制的成效,但实际上,整体而言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近年的发展并没有跟上来,区域差异不是缩小而是继续扩大,与设定的政策目标的要求相比,财政激励的效果并不明显。

(一)GDP总量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从表一看,至2006年,也即激励型财政政策执行了三年后,珠三角占全省GDP的比例比2003年又提高了1.1个百分点,东、西两翼继续下降,仅山区略有增加。从人均数看,珠三角与周边地区扩大趋势更加明显,实际上继续呈加速趋势,拐点尚未出现。

(二)财政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67个县(市)数据

从表二看,总体来讲,珠三角地区财政收入增长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东西两翼增长低于全省水平;粤北山区从2003年首超珠三角和全省平均水平后,一直高于全省和珠三角,但相对差距已开始变小。

(三)差异指数反映区间差异扩大

表二显示,广东总体地区差距水平与区间差距的趋势基本一致,但区间差距扩大明显,并成为带动广东总体差距水平的上升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实行激励型财政政策以来,广东区域差异继续扩大,缩小区域差异的拐点并未出现。局部地方(主要是粤北的河源、清远)与珠三角的差距有缩小趋势,不具有普遍意义。因为,这些地方的发展基本上是客观规律使然,如得益于广东经济向北扩展时这些地区区位优势的发挥,是实行激励型财政政策已经形成的趋势的延伸。另一个原因则是这些地方近年来得到远高于其他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优惠。(见表六)

现有财政体制对推动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对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从而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不利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激励型的传统财政体系产生的主要存在问题包括:

(一)把政府变成“生产财政收入”的企业,与民争利,地区间恶性竞争,阻碍产业结构优化,损害长期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也好,还是我们所强调的产业转移、协调发展和自主创新也好,都不是政府唱戏,而是要政府搭台,也就是政府要为经济发展、为产业转移、协调发展和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这是最重要的。台搭得不够高,不够大,不够平,戏就难唱,更唱不出大戏,产业转移、协调发展和自主创新必然受阻。在传统的财政体制下,由于地方政府及公职人员利益与其经济发展和财政关系过于紧密,一方面当然是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发展经济抓财政增收的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强化了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冲动,促使政府围绕地方利益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如税收优惠、低工资、土地及资源价格的恶性竞争,以及对税收或者确切地说对综合增长率贡献大的产业(包括第二产业中的房地产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同质化竞争,这些都会对产业结构优化和长期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实际上,在这种财政体制下,地方各级已变成了一种“生产地方财政收入”的“垄断企业”,政府工作人员则变成这种垄断企业的“企业员工”,这就必然与民争利时,而不会专心致力于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政府管理必然出现职能越位错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起不到弥补市场不足、纠正市场缺陷作用,相反还会进一步破坏市场公平秩序。由于各级地方利益的阻隔,导致国家的宏观调控传导机制不畅,政策目标往往难以落实;由于各级政府难以按国家统一的法律和政策在全国全省搭一个基本标准统一的大台子,公平竞争的大市场就无法形成,价格就难以有效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市场就难以发挥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企业也难以到大市场表演成功。

应该承认,激励型财政作为支持政府解决暂时财政困难的手段是可以的,但是,在全国全省经济得到较高的发展,总体上的财政负担率也越来越高的条件下,一再强化财政激励政策是非常不合理的。短期看无疑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但它与政绩评价的短期化相结合,很容易导致“竭泽而渔”,最终损害长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将是系统的、多方面的。欧卫东近日在《创新才会赢——对珠三角发展转型的分析与认识》的文章也谈到了类似的一些问题:珠三角各地的基础设施独立发展,强化了“诸侯经济”意识,以自我为中心,自成体系,造成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政府以各种各样明的暗的、即期的、长期的优惠政策,吸引大项目到本地“落户”,较少关注已有企业的创新发展,对本地企业关注不够。行政管理看速度、看总量、看税收。结果导致争项目、争投资、争税源,粗放型发展方式愈来愈被强化。

限于资料,只选择了几个省和省内几个市的数据。从表四、表五看,财政增长高于GDP增长是普遍现象,这应该与激励型财政体系有关。从省际和省内的简单比较看,财政增长越快,财政负担率越高,居民收入增长越缓慢。在国内,广东较突出,在省内欠发达地区,发展较快的河源、清远非常突出。实际上,广东和云南的财政负担率过高,可能影响到经济的高速增长。

(二)阻碍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人们非常重视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问题,它与区域协调发展关系也很密切。

从自主创新来讲,珠三角这样的发达地区为了稳稳地保经济总量、保增长,也会倾向于阻止当地传统产业的企业向周边转移,到发达地区去招商引资以致被人形象地称之为“做地下工作”,多不敢公开。其结果当然是传统产业转移不了,新的产业和产业升级空间就腾不出来,必然阻碍发达地区推进前沿性自主创新。所以,广东产业转移园发展的情况并不乐观。从落后的周边地区来讲,传统产业转移不过来,也影响利用传统产业转移的机会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其进行一次改造和升级,影响这些地区开发实用型新技术和改进型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虽说产业转移对传统产业和新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来讲都是有利的,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创新来说也都是有利的,有利于整个国家、整个广东经济的进步,但我们的财政体制仍然起着阻碍产业转移、阻碍区域均衡发展和阻碍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的作用。

(三)挤压基层和农村,不利于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

广东在实行激励型财政政策中要求在“确保市县基本运转需要的基础”上,即对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额予以保底,规定不低于2003年基数。但问题是,这个标准本身是过去延续的结果,早已变得说不清、不合理。从广东省2003-2006年对欠发达地市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的一个统计表(不包括教育专项)中看,这一点仍然很明显:

如揭阳,自身财政非常弱,人均才244元,而得到的转移支付也非常少,只有313元,仅为河源的36%。相反,韶关自身财力是最强的,比揭阳的总财力还多40%,但得到的转移支付又超过揭阳的总财力,高达652元。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按什么标准才能确保市县基本运转,在一些财力薄弱的市县,公务员和教师的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谈不上保“基本运转”,更不可能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

可以说,以往的转移支付制度并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现行财政转移支付格局正是在这种模糊的冲突中形成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个激励机制不仅解决不了基层的问题,相反,还会给条件差的地方带来更大的困难:连基本的公共服务都提供不了,还谈什么通过发展去争取更多的转移支付。由于公务员的工资标准、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标准、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各种社会保障的标准都过多依赖地方财力,不统一,差别很大。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山区,基本公共服务缺乏财力保障,大家工作不安心,管理也困难。各地为了增加地方财力,一方面,仍然不得不以招商引资、GDP来衡量政绩,追求短期效益,其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劳民伤财。另一方面,就是挤压基层和农村,将增加财政收入的任务和社会管理的任务层层分解,然后落实到基层政府头上,实际是责任下移,而将财政收入上缴,保证上层政府运作。结果必然是基层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低下,加之农业是薄税产业(取消农业税收可称之无税产业),农村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更加衰落,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乏力。

我们知道,工业的聚集效应很重要,一定要适当集中,不能遍地开花,镇镇村村冒烟。现实条件有优劣,经济发展必然不均衡,这是客观规律,片面追求均衡发展必然损害效率。我们看到,许多地方并不适合发展工业,其区位条件决定了农民只能慢慢向城镇转移,留下来的则主要是因地制宜发展一些农业生产就可以了,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为此,国家应该帮助这些地区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对农业生产补贴等。这既是社会公平的需要,也是实现宏观综合效益的前提。但现行财政体制也逼着这些地方大搞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由于区位和产业协作条件很差,他们只有靠超级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得投资收益。随着条件的变化,这些企业常常不能长久,没有效益,留下的则是一块“生态伤疤”,山区环境破坏了,不仅是自己的问题,还危及到下游发达地区,并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真是得不偿失!也让人感受很痛心!

(四)助长跑钱和做假风气,分散基层政府人力、财力和精力。

对于财力不足的地方来说,除了想办法提高自身财力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向上级要。这就是转移支付和补助。但标准是什么?有什么依据?如前所述,我们是先考虑一个历史形成的基数,然后再结合地方经济指标的某种考核来确定转移支付的,这就是具体特定目标的财政激励机制。一般来说,经济总量大、发展越快的地方得到的就多。这就是“鞭打快牛”,必然进一步拉大两极分化,政府无疑也是在助长市场机制的弊病,而不是弥补市场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实在发展不了的地方财政难保运作怎么办?一是“哭穷”,“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二是做假,多包装一些项目来争取专项资金。上级政府体谅困难,方方面面都需要照顾,批不少项目,但单个项目资金往往不充足,资金很分散。大家都在“跑钱”上多下功夫,但关系很复杂,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一笔财政转移支付下来,花费的交易成本已不少,精力耗费也很大,不说做好公共服务,专项资金的使用也会大打折扣。其实,钱到了财政困难的基层,要的钱多多少少都是为了“保吃饭”,不挪作他用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基层又得在专项支出上做假和学习做假,并为应付检查劳神费力,而上级监督也增加难度和成本。

从表六看,整体上,省财力转移与各市自身财力没有明确的关系,既不能说自身财力强转移得多,也不能说是自身财力弱转移得多,体现不出公平性。其结果,即使在欠发达地区,相互之间总财力也相差非常悬殊,接近三倍。其中,除韶关和云浮之外,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清远、揭阳6市得到的财力补助超过当地财力(并非意味着这些地区是靠上级财政过日子,因为这些地区上缴的国税一般超过地税),特别是河源、梅州、清远,自身财力小,但补助的财力多,总财力也超过人均1000元。

(五)财政错位,功能异化,管理复杂化,并导致财政支出的低效益。

篇4:论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一、引言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沉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以人为本来实现全面和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运用科学发展观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综合性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科学性为基础,突出社会要发展的基础就是科学性,通过科学的方式来指导社会经济以及人的发展,要遵循社会的客观规律,选择合适的战略模式,从而实现整个社会和人的全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构成,是社会人才的专业培养机构,其可持续发展同样要遵循科学发展观,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维来指导其自身的发展,总结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科学发展观来进行改革,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就要全面创新观念,深化改革,根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总要求,将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工作落到实处,并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建设,从而全面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和高质量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和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措施

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和指导,而高等教育又能够不断提升人才素质,为科学发展观的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因此,只有搞好科学发展观和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够更好的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对此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促进科学发展观和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打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核心

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和核心。高等教育要把服务人民当成其发展的第一要务,只有做到了服务人民,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够让高等教育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与此同时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社会培养多元化的创新性人才,更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基础,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因为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而要想高等教育融合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核心价值,就需要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以人才为本,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高等教育要坚持以人才为更本,要落实老师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对此要全面依靠教职工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对此要做到下面几点:其一要实施民主直销,充分发挥校代会的作用。其二要尊重校、院等学术机构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决策权。其三要把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提升了老师的水平,才能够提升高校的教育水平。

第二要以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实现大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高校发展的核心目标就是培育青年大学生,培养人才中的以人为本的内涵就是育人为本。这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从之前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从之前的知识传授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转变的必然趋势,更是从道德和政策管理相依法管理,注重德育教育的必然趋势。为此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其一,要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新需求的有用之才,更要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综合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二,要確立在教育实践中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高校的发展要坚持将学生放在第一位,要围绕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各项工作的前提,为学生的成才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将工作放到育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上来。

其三,要维护好学生的利益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出发点,要从学生的根本需求为基础,将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工作首位,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当前要全力搞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切实维护好学生的根本利益。

其四,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而且还要做好关心学生工作,尊重学生的意愿,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育工作中要突破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要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潜能,从而有传统的对学生的刚性管理逐渐过渡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性管理,从原来的共性管理转变为个性化的管理。

(二)高等教育改革要注重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统一

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核心内容,而高等教育的改革核心也要遵循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因此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完善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

第一,要树立科学的定位观念,从传统的单一性和趋同性转向多元化和重优性方向转变。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全面协调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首先就有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的问题。高等教育要克服传统的培养的单一性和绝对化,而是从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更要面向世界来促进学生个性能力的提升,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能够让学生能够灵活的使用这些知识,只有这样教育培养的学生才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的需求。对此在办学类型上,重点大学要夯实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大力开展研究生的教育工作,科研教学齐头并进。而一般本科院校要加强优势专业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高职院校则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应用一线类的人才。而在高校的发展方面要强调差异化发展,形成整体优势,在教育管理上要实现机制和体制政策上的科学设计和指导,引导高校各得其所各展其能。

第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系统,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社会经济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也就是说社会经济对“通才”型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才本身也能够更好的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满足当前知识经济的需求。因此,为了实现这个重要的教育目标,现有的高等教育就需要针对性的调整专业结构,从而促进毕业生的适应性和应变性,强化专业系科的交叉性和优化课程体系。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我国当前高等教育重理轻文的现状,在高校的教育前期不应该分文理科,开设能够弘扬人文精神强化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的相关教育课程,另外还要拓展专业口径,设立一些跨学科的专业,比如材料科学、生态环境等,在教学内容上要以学群和学类为基础,结合主攻领域来构建复合型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施行学分制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选修科目,并尝试文科理科双学位制度,并鼓励学生跨系选修课程。另外还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促进高校学术的思想的争鸣,并通过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学习更多的自主权。

第三,引入主动适应发展观提升高等教育的适应能力。高等教育的功能形成同时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如果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据此抑制教育功能的负向形成,就能够有效的释放教育的正向功能。要想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深化认识高等教育的功能。同时也要深入分析高等教育的负向功能的主要表现以及危害和可能的原因,从而有效消除负向功能,释放正向功能促进高等教育正向功能的不断完善。而主动适应就是要求高等教育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来自不同思想的冲击,高等教育必须要加强适应的主动性,特别是要适应科学发展观,从而提升高等教育的正向功能。对此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完善:其一要完善高等教育的外适功能,就是通过社会对高等教育社会适应的认知,进而构建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从而能够发挥其对政治的监督维护以及整合。同时也能够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和矫正。对科技的传播和创新,对文化的选择和融合以及对生态的保护和平衡协调等。其次要完善高等教育的个体适应功能,也就是通过对人的发展意义的深刻解读,从而不断丰富高等教育的内容,并根据个性化的需求来创新高等教育模式,从而最大限度的开发人的精神潜能和智力潜能,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其三,要完善高等教育的自适应功能。这需要通过对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的一种深化认识,从而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强化自我发展和激励和完善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以及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观来促进高等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的可持續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不仅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完善。

第一,要促进高等教育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发展战略规划方面,也就是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在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而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基础。比如说,如果高等教育不考虑当前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水平不断去扩招,或者不考虑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人才供需的影响,就会很容易造成高等教育和环境的发展产生矛盾,从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在大众化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环境的发展水平,要紧密联系社会环境的需求来调整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第二,要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指的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同样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如果不能够根据其自身的承载力而不切实际的扩张,就很容易造成高等教育系统的失衡,从而极大的影响到办学,所以高等教育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承载能力,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更要重视其质量的提升,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质量和数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才能够有效的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要构建高等教育的终生学生体系。终生学习是在当前的激烈社会竞争环境下所产生的概念,之前活到老学到老是难能可贵的品质,而如今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人类的一种必要的技能,所以高等教育通过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来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快速的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就对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终生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因为存在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和形式,这也为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实际上也是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三、总结

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一种发展的价值观,同时也是一种发展的方法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仅赋予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同时也对高等教育提供了发展方法。选择不同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才能够在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能够维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当改革和创新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以及可持续作为发展的重点内容,才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教育方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袁杰.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商贸工业.2010(13).

[2]雷达.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改革与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8).

篇5:论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协调发展

提 要:本文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特点及其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关健词: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城乡协调发展 1 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性质与特点

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大都市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由于受城市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双重影响,是城市化最活跃的地区。这些农村往往随着城市用地规模的迅速扩大,被成建制地划归城区,并逐渐被现代化城市路网、城市景观等所包围,形成完全不同于农村社区、而与城市社区相比又存在明显差别的社区形式。这种社区形式被形象地称为“都市村庄”。“都市村庄”的实质是在城乡隔绝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农村社区被动城市化的产物[1]。它具有以下特点: 1.1 说是农村人又是城里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

首先,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征地的一项重要补偿措施是招工和转户,因此“都市村庄”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了国家职工和城市居民,这部分人大多仍住在村里。其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商业比重大幅度增长,形成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经济结构。第三,产业结构变化导致村民职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逐渐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第四,生活条件有较大的改善。由于有大笔的征地补偿费,加上工副业有较大的发展,形成稳定的可用于村政和福利的“村财”收入。村民的生活水平、方式和文化教育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五,空间地域由农村地域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地域。可以说,“都市村庄”实际上己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说是城里人又不是城里人:与城市社区之间仍有很大差距

“都市村庄”虽然在很多方面具有城市社区的特征,但却以相对独立的形态出现,没能真正融入城市大系统中。主要表现在:首先,公共设施少,生态环境差。周围是规划有序的高楼大厦,充分展示着现代化城市繁华的一面,而在“都市村庄”中却几乎全是三四层的农民自建住宅,单门独户,新旧混杂,见缝插针,布局混乱。到处是“一线天”、“死胡同”,根本没有完整的道路系统,与城市社区形成鲜明对比。幼儿园、中小学、邮电局、公厕、垃圾站、社区活动服务中心等严重不足,更不用说生态绿地了。其次,外来人口多,社会治安差。由于城郊地区独特的行政隶属关系,导致出现不少“三不管”的地区,缺乏健全的社区管理制度和机构。农民大量出租房屋,外来人口集中。这些外来人口多数素质低下,又无固定职业,因此成了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再次,产生了新的“食利阶层”。本地居民以丧失土地为代价,突然获得了大笔的补偿费,通过入股分息和出租房屋,每天不动不作,也可得到可观收入。正是由于这一点,在年青人中出现了新的“寄生虫”、“二世祖”阶层,严重破坏了原有农村社区的那种朴实的社会风气,与现代城市文明格格不入。可见,“都市村庄”从行政体制上到地域空间上虽然已经并入城区,但离真正的城市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影响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的原因分析

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在被动城市化过程中,没能顺利地完成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化,其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制度上的原因,管理上的原因,也有社区自身对周围环境变化的适应力的原因。

2.1 根本原因: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结构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市化策略的失误,造成城乡隔绝的二元结构,形成农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在城乡结合部表现尤其明显,给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以及农村社区转型都带来不利影响。根据郑静的研究[2],二元结构特征在城乡结合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指导思想上,城市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村镇的地区本位主义、短期行为并存;(2)在群众观念上,城市社会化生产与小农封闭保守经营并存;(3)在建设实体形态上,完善的城市居住区、国营大中企业与历史遗留的乡村聚落、农田村地并存;(4)在建设行为上,城市现代化更新、循序建设与城效乡村因循守旧,无规划指导的混乱建设并存;(5)在规划管理上,城市的规划管理与村镇的各自为政并存;(6)在土地利用上,城市的有序划拨、集约利用与村镇的功能混乱,见缝插针并存;(7)在管理体制上,市、区级政府管辖范围与镇村级政府管辖范围并存。

上述二元结构及城乡分割体制的顽固存在,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国民经济难以协调发展,影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成为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主要障碍。2.2 内外环境的嬗变:无法回避的阵痛

农村社区是以社区农民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并且以农业生产经营为基础而存在的。在财产关系上,只要是社区的户籍人口,就自然成为社区成员。其支撑产业是农业,并以一定面积的农用土地为生产资料。因而农村社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地缘观念、亲缘观念是维系农村社区稳定的重要因素。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一套适应农村社区生活的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还有社区经济、传统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社区成员对传统农村社区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具有深深认同感和归属感。[3] 当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社区成建制地被划归城区时,农民脱离了土地,进入非农产业,旧有的社会经济秩序突然被打破。旧有的农村社区逐渐分化,社区主体的需求、利益阶层关系也在变化,社区成员的伦理观、政治观、生活观、时空观等都呈现出日益多样性和复杂性。面对这种突然的变迁,无论是个人还是社区都面临着如何适应的问题。因此,各种矛盾的冲突以及问题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2.3 政出多门:管理力度的弱化

城郊结合部农村在被动城市化之前是纯粹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有关管理部门的管辖范围与职责十分清晰,并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式,虽存在不少弊端,但自成一体,形成一种相对稳定有序的状态。当这些农村社区逐渐被城市所包围,成为“城中之村”后,管理体制反而混乱无序了,管理力度反而弱化了。往往是农村管理体制与城市管理体制相互交错,区里有镇、镇里有街、街里有村,村里居民半城半农,有不少家庭中既有农业户口又有城市户口,村里既有村民委员会又有居民委员会。[4]另外,街道办事处与区级政府的派出所、工商所等派出机构是条与块的关系,难以很好地协调工作。这样,一个地方多种管理体制并存,缺乏城乡协调的统一管理,变成谁也管不了谁,使得城乡结合部社区中的矛盾与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从而使其成为外来人口的汇聚地、犯罪人员的安乐窝、社会治安的死角。3 制度创新与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实现城市现代化、乡村城市化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如前所述,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不能顺利地转变为城市社区,其根源是城乡之间存在二元结构。因此,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建设性的管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5]显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在短期内完全消除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包括行政组织管理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才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途径。3.1 调整社区集体经济组织

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在现象上表现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文化观念形态的一系列变化,实质上是被城市化农民的经济关系的变化,即一种生产关系的变化和调整。因此,城市化过程在经济关系上就表现为农民在农村集体经济与城市集体经济之间的转移,是所有制关系的变化,是财产关系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特别是耕地被全部征用,农村村落成建制地被城市化的地区,农村的就业安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集体财产的去留等等,都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如果将原来适应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原封不动地搬过来,必然无法承担起城市化过程中组织载体的重担。在许多城乡结合部地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已经转为股份合作制的形式,但在分配形式上仍然沿用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分配方式,即只要是社区的人口,就可以入股分红。由于分配方式以农业户口为依据,农民虽然从事非农产业,但仍然不愿转为城镇户口或进入国有经济部门工作等等,影响人口城市化进程。可见,在城市化过程中对这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改造为城镇集体经济组织时,必须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1)明确转制后集体的财产不可分割;(2)降低按户口分红的比重,利益向劳动者倾钭,留在集体的成员应以劳动者个人为单位参与分配;(3)对于转为城镇户口、升学、参军等人员,制定相应措施予以鼓励和必要的补偿;(4)集体提留一部分,作为村镇发展基金,用于公共设施的建设与村容村貌的改造;(5)制定必要的分配门槛,如文化素质门槛,文化达不到一定程度者不能分红;社会规范门槛,对游手好闲或有违法犯罪行为者给予处罚或不予分红,甚至开除村籍等。

3.2 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在城乡结合部被动城市化地区,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是突出的问题。城乡结合部多种管理体制并存,给农村社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弊端:一是行政色彩较浓,不利于社区居民自治;二是各业务主管部门直接制约过多,不利于调动社区的积极性;三是由于政出多门,一些部门之间工作相互牵制、推诿,不利于完善管理工作。[6] 理顺管理体制的关键,是把一般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分工。一般的社会管理工作应向居委会、街道和政府各类社会管理部门靠拢,逐步纳入城市的各类管理体系。而城镇集体经济的管理工作则应该由单一部门来承担,这个部门在城市化以前,是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在城市化后,应该是城镇集体经济管理部门。此外,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制定统一协调、互相配合的规范性文件,形成能够制约和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并把管理重心放在社区,在街道这一层设立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做为城市基层社区服务的总协调机构。并组建居委会或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组织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和社区服务网点等等。

社区建设和管理归根结底要依靠广大社区成员,可以说,群众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基础。目前,至关重要的就是要选择多种方式和方法,首先实现人的现代化,使社区成员懂得加强社区建设,创建文明社区是提高个人、家庭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社会健康发展、全面进步的需要,是切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逐渐摒弃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养成科学、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社区自律性。这比政府自上而下采用行政手段来办更合适、更有效。此外要建立指导消费的机构,提出合理的消费导向,把人们的生活消费热点吸引到智力投资方面来,把更多的社会游资吸引到生产建设中来。3.3 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管理

当前,一些村镇领导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重人治、轻法治,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违规操作,建设管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些村镇虽然制定了规划,但长期以来,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旧习惯旧观念仍在主导着村镇建设管理,有的甚至由风水先生指导建设,缺乏整体布局,“只见新屋,不见新村”,城乡结合部社区的建设处于混乱无序状态。

篇6:城乡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二试题

1.下面的说法正确吗?在国有土地上盖房子是小产权房。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2.新农村建设是十六大提出的任务?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3.下面的说法正确吗?城市化水平超过50%之后,城市对农村的辐射跟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开始向城乡融合方向迈进。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4.江苏于2008年开始在苏州推行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5.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江苏城市化率57%,但是我们现在跟全国一样,我们叫做半城市化,为什么这么说半城市化呢?在57%的人口当中,只有40%左右的人具有城市户口,其他人口只是农业转移人口,而没有城市户口。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6.以下说法正确吗?苏南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江苏2015年力争形成321的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正确 √ 业体系。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7.以下说法正确吗江苏在板块区域上有这么几个板块,一个

正确 √ 就是苏、锡、常,那么现在又提出来一个宁、镇、扬州。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8.以下说法正确吗?现在南京跟无锡的服务业比重都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9.下面的说法正确吗?现代化农业靠得住的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以家庭大户跟家庭农场为主的农业经营主体。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10.下面的说法正确吗?“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

A.A.正确

B.B.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第二部分;单选题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1.户籍制度的改革如何使更多有条件的农民,____,给他真

正确 √ 正的市民待遇要研究。

A.城市落脚

B.城市落户

C.城市工作

D.城市买房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2.城乡发展一体化最大的前提就是____。

A.预算

B.制度

C.规划

D.执行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3.2010年江苏城市化达到____。

A.37%

B.47%

C.57%

D.67%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4.____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把非常重要的载体。

A.农业公司

B.农业经济主体

C.农户合作社

D.家庭承包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5.世界银行给我们的数据表明,一个国家的城乡收入最安全

正确 √ 的比重是在____之间。

A.1.5:1

B.1.6:1

C.1.4:1

D.1.2:1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6.南京,苏州,无锡,常州跟徐州市区的GDP都超过了____

正确 √ 亿元。

A.80

B.90

C.100

D.120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7.经过改革开放30年,江苏的经济发展是突飞猛进的,我们到201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突破了____万亿。

A.1

B.2

C.3

D.4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8.“十二五”时期江苏城乡一体化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建立一个____,所以我们国土部门也在加紧研究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问题。

A.有价的交换要素

B.平等的交换要素

C.有价的户籍变换

D.平等的户籍变换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正确 √

正确 √

9.哪个城市的改革提出来,人口在城乡之间自由迁出与承包

正确 √ 地与宅基地没有关系?

A.南京

B.成都

C.江苏

D.重庆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0.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是提出了_____。

正确 √

A.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B.城乡一体化。

C.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

D.主体功能区战略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1.在集体用地上盖房子是____。

A.小产权房

B.大产权房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2.马太效应是指?

A.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他得到的资源越多。

B.经济越落后的地区他得到的资源越多。

C.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他得到的政策越多。

D.经济越落后的地区他得到的政策越多。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13.苏中,苏北“十一五”时期对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了____个百分点。

A.0.5

B.1.0

C.1.5

D.2.0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14.江苏合理的开发的滩涂资源,大概有开发出来的土地____用做农业,____用做生态建设,____用做建设用地。

A.60%,20%,20%

B.50%,25%,25%

C.70%,20%,10%

D.70%,10%,20%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15.江苏城市化率57%,但是我们现在跟全国一样,我们叫做半城市化,为什么这么说半城市化呢?在57%的人口当中,只有

正确 √ ____左右的人具有城市户口,其他人口只是农业转移人口,而没有城市户口。

A.20%

B.30%

C.40%

D.50%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16.在城乡一体化当中要____,而不是一味的把土地集中在乡政府,集中到村里面去。

A.创立农业公司

B.培养农业经营主体

C.回收农业土地

D.重新启动公社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17.美国经济学家阿斯刘易斯的理论认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一定是____。

A.大力发展农村建设

B.劳动力要素的转移

C.劳动力密集生产

D.合理分配劳动力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8.江苏的农业增加值排在第几位?

A.第三位

B.第四位

C.第五位

D.第六位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19.城乡一体化阻力比较大的是____。

A.户籍制度改革

B.医疗制度改革

C.养老制度改革

D.土地制度改革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20.为什么对苏中提出了国际化程度要提高?

A.苏中具备了政策的基础

B.苏中具备了资金的基础

C.苏中具备了开放拉动经济发展的基础

D.苏中具备了历史的基础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第三部分;多选题

正确 √

正确 √

1.从挑战角度来讲,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有些挑战,正确 √ 包括____。

A.区域经济有一个规律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出现马太效应。

B.从机遇上来看我们的区域协调发展有很好的机遇。

C.区域之间的竞争压力增加。

D.制约经济发展制度性障碍仍然存在,这就是行政区的改革。

您的答案:ACD

正确答案:ACD

答案分析:

2.新社区的建设首先要从三靠近做起,____,更多的农民

正确 √ 寄居,慢慢的城市化。

A.靠近发达地区

B.靠进城区

C.靠近商贸区

D.靠近开发区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3.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A.着力推进新一年的沿海开发。

B.着力推进新兴工业基地的建设。

C.形成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区。

D.加强土地政策改革。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错误 ×

4.规划的问题中,哪些规划不说话,不衔接,互相矛盾的正确 √ 情况比较多?

A.土地利用规划

B.城市建设规划

C.产业布局规划

D.生态保护规划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5.苏州围绕5个一体化进行哪些制度的改革?在全国也引

正确 √ 起了很大的反响。

A.土地制度的改革

B.户籍制度的改革

C.合作制度改革

D.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E.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改革

答案分析: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6.以载体建设为依托推进城乡资源优势互补,具体包括: 正确 √

A.城市化载体

B.发展小镇

C.建好新型社会

D.做好工业产业

E.县域经济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分析:

7.江苏为什么重视沿海开发?

正确 √

A.连云港的特殊地位,他是新欧亚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

B.连云港发展了之后,对中西部是一个带头作用。

C.中央重视沿海规划是在于江苏沿海954公里的海岸线如果发展起来之后,会完善中国的沿海生产力布局。

D.沿海开发能带动苏北的发展。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8.城市为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

正确 √

A.城市有集聚效益,要素集聚在一起,配置效率明显提高,这就是城市化跟要素提高带来的效率。

B.城镇化体系区域合理。

C.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效益明显增强。

D.城市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9.苏北发展跟苏南发展有比较大差距。客观因素是?

A.长江阻断了要素在苏北苏南的流动。

B.苏北地区过去是黄河古道,饱受黄河泛滥

C.沿海不发达

D.制度不完备

您的答案:AB

正确答案:AB

答案分析:

10.农民工进城或者转型农业人口的两大政策难点是?

A.要不要交出宅基地

B.要不要交出承包地

C.要不要迁徙户口

D.要不要办理养老保险金

您的答案:AC

正确答案:AB

正确 √

上一篇:学生国旗下关于优秀品格讲话稿下一篇:物业金牌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