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中学课改中校本教材开发的合理性

2022-09-11

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中学逐渐建立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 完善和健全了中学的课程体系, 以期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真正实现对“人”的关注与发展。而完善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发挥其预定的作用离不开完善的教材体系作辅助, 即实践需要中学发展起完善的校本教材。

一、校本教材概述

我们认为校本教材是以学校的校长为主导, 以教师为主体, 结合学校课程建设特色、文化积淀以及学生情况而编制或选定的用以指导校本课程实践, 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更健康发展的教学文本与信息等的综合。其作为统编教材及地方教材的必要补充, 是对二者不足的补遗。结合上述对校本教材的认识,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校本教材的开发主体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其中, (1) 校长是主导者, 也是第一责任人。教育事务无大小, 校长作为中学的责任人, 理应在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建设中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其中, 并承担主要责任。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保证校本教材的质量与效用。 (2) 教师是教材内容的主要开发者。教师作为最熟悉教学内容、最了解统编教材及地方教材优缺点、最熟悉本校学生情况及校园文化特色的人, 由其去开发校本教材, 可以开发出最适合最科学最可行的校本教材。

2. 校本教材主要内容具有补充性。

(1) 校本教材作为统编教材和地方教材的补充, 其内容必须是统编教材和地方教材所没有的。同时, “学生最需要的知识, 学生能学会的知识”。 (2) 校本教材作为校本课程的指导性教材, 其内容需要具有校本特色, 涵盖本校文化特色、教育特色与学生学习与认知特点, 是各种校本特色情况在教育教学材料中的综合反映。

3. 校本教材开发的首要原则是“以学生为本”。

校本课程的存在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所以, 校本教材的开发首先应该考虑到“学生”, 以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要为基础,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在教材的开发中, “对学生的生活史、文化背景、知识经验、发展需要等给予充分的关注, ”实现校本教材的个性化、人性化与科学化。

二、开发中学校本教材的合理性

在中学校本教材的建设中,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如“教材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政策不完善、资金和师资短缺”;“开发往往有功利目的, 或是速成的产物没有质量, 或是脱离实际缺乏实用价值”;“知识选择严重制约着校本教材的开发”, 等等。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这些问题并不能说明校本教材的产生与存在是一个“错误”。相反, 进行中学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建立在一系列科学基础上的, 这些基础构成了中学校本教材开发的合理性依据。其合理性依据主要表现如下:

1. 理论依据。

(1) 统编教材的局限性。统编教材由国家组织编写并在全国统一使用, 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更新较慢, 较少考虑各地方、学校实际情况和特点。其在使用中难免显得缺乏材料和内容的“鲜活性”, 不易为学生所接受。这就要求地方教材或校本教材作必要补充。 (2) 地方教材的缺憾。作为与地方课程相适应的教材, 地方教材源于地方、用于地方、归于地方, 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是统编教材的地方补充。其考虑到了教育的地域性, 但难以涵盖同地域的每所学校的生情、教情、文情等, 某种程度上存在不足。 (3) 教育的校本性。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学生、教师情况以及文化特色, 这些都构成了校本特色, 使得其中的教育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校本性。因此, 需要与之相适应教材做为教育教学指导。上述各种情况为校本教学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2. 实践依据。

(1) 国家课程体系发展的需求。由于教育的地域性、民族性, 需要发展丰富多彩的教育, 建立起完善的国家课程体系, 即要充分发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要促进国家课程体系的健康、全面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教材。这就提出了发展校本教材的要求。 (2) 特色教育发展的需要。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地域特征、人文特色, 相应地其所发展的教育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校本“烙印”, 如何使这些校本“烙印”得以彰显, 成为学校的典型标志, 就需要以校本教材为指导, 发展校本教育, 铸就校本特色教育。 (3) 学生的发展需求。不同种类学校的学生相对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艺术教育中学与非艺术教育中学, 其学生就相应具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为了促进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更好发展, 就需要不同的教育课程与教材, 也即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

3. 文件支持。

作为校本课程的辅助教材, 校本教材主要是伴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 校本课程发展的文件支持也是校本教材发展的文件支撑, 这些文件主要有: (1)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2) 2001年6月, 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 除了前述两部国家文件之外, 有的地方还对学校编写教材作了明文规定。如上海市颁布的《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规定:“由学校编制的教材在使用前, 必须通过区 (县) 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 并报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4. 自身优势。

校本教材之所以能日益受到重视, 还在与其自身具有一系列优势。主要有: (1) 作为统编教材与地方教材的补遗, 具有明显的小地域特色或专业特色, 是实现教学与学生生活、学习经历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与媒介; (2) 校本教材具有灵活性, 能及时吸纳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新知识, 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教学资源, 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3) 校本教材载体的多样化, 可以是文本性的, 也可以是音像材料, 或者是其他形式。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纸质文本形式, 能有效节约资源与资金, 降低校本教材开发的成本; (4) 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一起, 能够为新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注入活力, 有利于乡村学校走有特色的农村教育道路。

综上, 校本教材作为统编教材与地方教材的必要补充, 有其存在的科学性、合理性与现实可行性。虽然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困境,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校本教材存在的合理性。在深入推进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中, 不断推进中学新课改的深入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摘要: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 中学校本教材的研究渐趋“热闹”。然而, “热闹”中夹杂着不和谐的“嘈杂”, 使得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进退两难的矛盾境地。鉴于此, 笔者探讨了开发中学校本教材在深入推进中学课改中的合理性, 为中学校本教材的科学、合理、有效开发与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统编教材

参考文献

[1] 盖婷婷.哈尔滨市中小学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现状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6) .

[2] [15]黄明东.走出中小学校本教材开发的误区[J].成功 (教育) , 2012 (24) .

[3] [17]李宝庆, 李静.农村校本教材知识选择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3 (1) .

上一篇:浅析语文教学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下一篇:关于仲裁庭审理案件中部分事实与法院在审内容重叠的处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