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素质的理性思考

2022-09-10

1 对语文教师素质的重新认识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和深入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对语文教师的素质也有了重新的认识。林崇德教授认为, 教师的素质是结构和过程的统一, 动态性是其精髓。素质不是一种凝滞的、僵化的东西。教师教育不是脱离现实而孤立存在的, 它是在整个大教育背景下发生的, 所以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时, 作为语文教师, 素质要求体现出与语文学科相一致的特点, 语文学科以母语的教学为主要内容,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为主要任务, 同时和其他学科一起共同承担着培养下一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质以及坏境意识, 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任务。因此,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 要求语文教师在广博的知识、全面的能力、高尚的思想品德及其它诸多素质方面都具备是不大现实的。当代语文教师的素质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应该强调突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语文教师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领域中更有其自身特殊的侧重点。

总之, 无论从目前世界范围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还是从我国现在特定的课改理念来看, 语文教师的素质必须与时俱进, 这是不容置疑的。

2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

2.1 人文素质

“人文”按现代汉语解释是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 它是立足于“人”与“文化”这两个基点上, 同人道、人性、文明、文化等意义相同。长期以来,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一直被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新课改对语文学科性质进行重新定位。“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新课标在肯定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 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因此,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师关注人文内涵, 语文教师作为人类母语的传播者和继承者首先就要具备人文素质。

2.2 探究素质

什么是探究?顾名思义, 即探索研究。新的课程增添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较以往不同的要求。《纲要》中也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 新课改提出了探究学习的新理念。“自主合作, 创新探究”是目前新课标下最响亮的学习口号。它既是对学生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要求, 也是需要广大教师进一步提高的素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因此,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探究素质。

2.3 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的养成已经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我国的《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与现实, 面向未来, 面向世界。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 适应信息化社会, 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 当代的语文教师应具备相应的信息素质。

2.4 心理素质

新的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师提出了很多更新的要求, 也给语文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需要语文教师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脑力, 即使在教育手段和设备都很先进的未来社会,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是超出常人的。因此,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语文教师除了要加强身体锻炼外, 尤其还要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

总之, 上述涉及的素质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 必须得强调和突出。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 它们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相互依赖, 共同构成中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系统的复杂结构。

3 几点建议

3.1 语文教师思想上要有高度的认识

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还是要从思想上解决。思想上要有高度的认识, 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师的综合水平的高低, 决定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成败。只有认识正确了, 才能自觉、主动、积极地不断加强各方面修养。因为认识是行动的先导, 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3.2 语文教师应坚持不懈地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教育素质时说“读书, 读书, 再读书, 教师的教育素质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 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 要喜欢博览群书, 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 深入地思考。”语文教师应该有“一肚子学问”。不爱读书的教师不会成为优秀的教师, 缺乏文化底蕴和知识背景的课堂教学只能使学生低倾欲睡。语文教师是以教人读书为己任的, 要教人读书自己首先要勤于读书。教育界有句行话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先得有一桶水。一个有上进心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总会感到自己的知识太少太少, 而要读的书实在太多太多。“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你真正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培养了浓厚的读书兴趣, 你就会从书本上汲取到丰富的营养, 眼界将更开阔, 思维将更敏捷, 语言将更幽默, 语文教学工作将更得心应手。

3.3 语文教师要积极投身社会生活实践

新课改提倡大语文观, 即“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即生活的外延有多宽广, 语文的内容就有多丰富。对语文学科的学习, 绝对不能局限与语文课堂之内, 而应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社区、家庭都应成为我们学习的教育资源。因此, 语文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素质就要积极投身社会生活实践, 从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

3.4 国家社会地方有关教育部门应作出自己相应的努力

面对当前教材大刀阔斧的改革、新“纲要”和新“课标”轰轰烈烈的推行以及考试制度等诸多方面全方位的调整, 如何在新的教育时期, 全面提高语文教师各方面的素质, 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关键, 国家社会有关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提高教师的素质作出自己相应的努力。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对语文教师素质的重新认识, 其次论述了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 最后针对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崔云郭,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  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4]  王晓辉, 周娜, 严虹焰, 何平, 严先元.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

[5]  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基于3G网络的手机地图技术研究下一篇:高填路堤下沉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