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产出能力实证研究

2022-09-12

一、引言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深化, 英语作为世界语, 其教学一直在国内受到重视。然而我国英语教学相对注重“目的语文化”的输入, “本族语文化失语”现象严重, 即学生不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中国文化, 特别是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文化。杭州是地方文化资源相当丰富的城市。“杭州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拓宽杭州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提高杭州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认知度, 促进杭州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杭州市外语人才, 特别是在杭州的大学生们肩负着杭州地方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传播的使命。那么在杭大学生的“地方文化”英语输出能力如何?影响他们“地方文化”英语产出的因素有哪些?我们的英语教学如何可以促进地方文化走出去?这些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2]。

二、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国外学者就指出了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的重要性,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国外语言学界和教育界涌现了大量关于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研究 (Kramsch, 1993;Hinkel, 2001等) 。国内外语教育界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文化教学与语言教育的关系 (胡文仲、高一虹, 1997等) 。虽然国内研究相比国外起步晚了许多, 但是笔者发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如出一辙, 具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的重要性;第二阶段:交际教学法提出, 强调外语教学过程中“目的语文化”的重要性;第三阶段:“本族语文化”在外语教学的重要性显现, 强调“本族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交互作用[3]。

“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最早由从丛教授于2000年提出。此后受到国内外语教育专家和学者的关注。相关的文献主要分为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类: (1) 理论研究主要强调“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双向互动性, 探讨两者在外语教学中的不同作用、功能与角色 (张为民与朱红梅, 2002等) ; (2) 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的调查与报告上 (宋伊雯与肖龙福, 2009等) 。这些实证研究的重心主要是对“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的梳理, 大部分涉及宽泛的民族层面的大文化, 较少涉及不同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而近年来地方文化失语现象逐渐得到关注 (张成国, 2015等) [4]。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杭州地方传统文化为例, 考察在杭大学生对杭州地方传统文化的英语认知、描述、阐释、翻译等能力。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本科院校, 涵盖了重点本科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同时本次调研对这些院校的测试细化为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两类, 确保参与调查的受试者既能代表大学生群体特征, 又同时能考察院校和专业因素影响情况。本次调研对象统一为本科二年级学生[5]。

(二) 问卷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查的主要形式为问卷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1) 大学生地方传统文化的英语产出能力; (2) 影响因素。测试第一部分的题目以杭州地方文化为中心, 考察学生对杭州历史、地理、名胜古迹、饮食、建筑、戏曲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的英语认知、判断、描述、解释、翻译等能力。本部分设五个题型, 包括选择题, 匹配题, 填空题, 翻译题和开放题。每大题各占20%分数比例。其中选择题、匹配题、填空题各10题, 每题2分。翻译题4题, 每题5分;开放题1题, 共20分。

第二部分的题目围绕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认知程度、英语词汇量、英语基本语法程度、大学英语四六级程度、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大学英语上课方式等等展开, 旨在探讨影响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产出的因素。此部分20个题目, 为单选题、多选题、排序题等等。全部问卷由项目负责人与项目成员发放给相关教师与学生, 在课堂上限定时间内完成 (45分钟) , 不得使用手机、互联网、词典等工具, 答完题直接收回。本次调查一共发放400份笔头问卷, 收回361份。

四、讨论

通过对收集的问卷结果数据的分析, 我们从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输出现状、院校与专业差异、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输出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讨论[6]。

(一) 大学生整体地方文化英语输出能力现状分析

对于收回的361份问卷, 我们进行了严格的批改和划分。根据第一部分的分值, 我们将学生表达地方文化的英语水平划分为5个阶段:A:80分以上为高阶, B:60-79为中阶, C:40-59为低阶, D:20-39初阶, E:20分以下为0阶。各个阶段的能力表现具体如下:

A (80分以上) ——比较准确地用英语表达地方文化, 几乎没有错误或仅有个别错误;

B (60-79分) ——能够基本用英语传达地方文化, 但是有词汇、语法等错误;

C (40-59分) ——大部分时候可以用英语传达地方文化, 有较多的错误, 有一些是影响沟通的严重错误;

D (20-39分) ——只能够用英语传达最基本最简单的概念;

E (20分以下) ——暂不具备用英语产出地方文化的能力;

首先, 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地方文化的英语表达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整体地方文化的英语产出能力十分薄弱, 产出质量不高。整体得分呈现两边尖, 中间宽, 即得分比较集中的是40-59、20-39和60-79分段, 分别占到了43.8%、25.2%、15.8%。而80分以上和20分一下的人数比例很小。这个结果表明:第一、大学生地方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仍然十分薄弱;第二、英语作为大部分中国大学生的第一外语, 其广泛教学的最直接的结果是大学生都能够理解并表达一些基本的概念, 但是缺乏深入、专业、到位的语言表达能力[7]。

其次, 我们发现主观题部分的得分明显低于客观题部分得分, 甚至不少学生的翻译与简答题目空白, 得分率为零。这样的结果表明:第一、当前大学生英语输入能力大于产出能力, 即学生可以用英语来阅读、理解、获取相关信息, 但是却不具备能力用英语表达、解释、描述相关信息;第二、大学生缺乏英语语言承载的内容, 使得其面对开放题目时候, 既没有内容也没有语言。

(二) 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输出能力的院校、专业差异

通过进一步探究院校之间与专业之间的差别, 我们发现首先, 几乎所有院校的得分区间的总体排序都相差不大, 换言之, 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整体水平分布并没有体现出很大的院校差别, 即都是两边窄, 中间宽的分布;但是重点院校平均得分高于普通院校, 这说明学生入学的英语成绩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本次测试成绩。

其次, 我们发现处于B和C段的学生当中重点院校相对比例较高, 说明院校差别在较高水平层次的学生上体现地较为明显;

再者, 我们也发现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存在差异, 主要体现在第一、平均得分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高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第二、处于高分段的英语专业学生明前多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这两点都说明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整体水平上要高于非英语专业水平。

(三) 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输出影响因素

通过进一步分析, 我们发现影响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产出的因素很多, 不同的院校与专业之间有一些共性, 也体现出一些个性化差异。

首先, 我们发现大学生四六级成绩与本次测试之间微妙的关系。具体而言, 我们发现通过大学英语六级, 特别是六级成绩较高的学生与未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的学生在本次地方文化英语表达测试上的成绩差异性显著;而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并未显示显著的相关。

地方文化认知程度和英语词汇量被认为是影响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产出的重要因素。由于本次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 地方文化认知程度与英语词汇量被学生认为是最直接和关键的影响因素, 大部分学生均表示自己的地方文化中文知识储备不足是自身最大的原因;同时他们表示英语词汇储备不足, 尤其是对地方文化的专业词汇表达的缺失是真正影响他们测试成绩的因素。

第三, 我们发现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体现出明显的专业差异, 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和兴趣上体现出的分数普遍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

第四, 尽管大部分学生将原因归结为自身文化储备不足与英语能力薄弱, 但是当问及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很对学生表示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缺乏相关地方文化知识和语言的涉及, 这也是他们此次测试得分不高的重要原因。

五、小结

本次调研以在杭本科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测试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杭州地方文化的英语产出能力与影响因素以及院校与专业的差异性。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所测试的本科大学生整体的地方文化英语产出能力比较薄弱;受测试的大学生的英语输入能力优于输出能力;本次测试体现出一定的高校与专业差异性, 尤其是在成绩较高的阶段差异性比较明显;本次测试也揭示了一些影响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产出的重要因素, 包括大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地方文化认知、英语专有词汇、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方文化缺失等等。

摘要:我国英语教学相对注重“目的语文化”的输入, “本族语文化失语”现象严重, 即学生不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中国文化, 特别是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文化。本文以杭州地方传统文化为例, 以在杭本科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考察当代大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英语产出能力与影响因素以及院校与专业的差异性。通过本次调研, 我们发现所测试的本科大学生整体的地方文化英语产出能力比较薄弱;但是高校与专业差异性存在;受测试的大学生的英语输入能力优于输出能力;同时, 本文也揭示了一些影响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产出的重要因素[1]。

关键词:大学生,地方文化,英语产出

参考文献

[1] Hinkel, E.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 Kramsch, C.Context and Cultur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Oxford:OUP, 1993.

[3]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 2010-09-06.

[4] 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69.

[5] 宋伊雯, 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 2009, 06 (6) :48-45.

[6] 张成国.以地方文化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口语教学研究[J].教学研究, 2015, (6) :93-96.

[7] 张为民, 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s1) :37-43.

上一篇:面向大数据的网络安全策略下一篇:信息技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