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高校校园景观建设探讨

2022-12-30

生态涵养发展区一词最早见于2005年, 北京市在“十一五”时期第1次打破行政区域, 规划形成四大城市功能区域, “生态涵养发展区”这一概念就此提出[1]。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全市一盘棋”的观念下, 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 在坚持“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 将全市细化为五大功能区。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作为“两翼”中的“一翼”, 涵盖了11个区县, 根据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促进生态特色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时, 必须要关注地方高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以此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

1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特色城镇建设与高校校园景观的相互关系

生态特色城镇要求空间结构布局合理, 基础设施完善, 生态建筑广泛应用,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 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2]。这些要求也体现在高校校园景观建设过程中, 由此可见, 地方高校校园景观与生态城镇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它是创建生态特色城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甚至, 高质量的地方高校校园景观可以促进生态特色城镇的建设。

2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现状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高校主要集中在万州地区,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安全职业技术学院和重庆信息技术学院, 均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 有的高校通过两校合并而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兴起与深入进行, 各高校的发展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好。但是, 通过两校合并而成的高校, 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的成效还不明显。例如,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它们都是通过合并两个中专院校, 再升格成为大专院校的, 所以, 在新校区校园环境建设方面还没有完善。甚至有的学校校园景观建设发展速度相当缓慢, 再如重庆三峡学院新校区校园环境建设,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3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 万州这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和其他区县一样, 也开始了生态城镇建设, 提倡生态农业、生态旅游,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地方各高校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校园环境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从发展生态特色城镇这一角度出发, 各高校的校园景观建设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3.1 各自为营、协调性差

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 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一部分, 既要完成中央和市政府交予的重要战略任务, 又要抓好此次机遇, 促进自身发展。万州在制定城市生态规划方案时, 更多的是在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 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3]。没有将城市景观的生态化建设进行微观划分, 具体到区域责任, 更没有将此任务与万州区各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相联系, 对它们提出相关规定和要求, 各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只是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及社会、经济的需求来进行的, 导致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与万州区城市景观建设脱节。

3.2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规划不合理

3.2.1 生态景观意识不强

大部分高校在建校之初, 因资金短缺, 没有请专业人士对校园景观建设进行规划, 使早期的校园景观缺乏生态意识。中期、后期的景观建设虽然进行了系统规划, 也强调了一定的生态景观规划思想,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生态景观的轴心作用还是没能完全发挥, 学校自身特色与生态景观要求没能完全融合。

3.2.2 地域特征、地形地貌限制高校校园景观建设

万州地质构造复杂, 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对于高校这样一个需要广阔地域来建设的地方, 丘陵地势给校园环境建设带来一定的阻力。

3.2.3 校园用地利用率低, 土地资源浪费

地处繁华都市的高校, 每一寸土地价值与利用价值都高于土地本身, 这是由高校扩招后人地矛盾所引起的, 就要求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是, 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万州高校, 那些预留的生态规划用地并没有物尽其用。例如, 重庆三峡学院新校区, 教学区域旁有很大一片“荒废”的空地, 还没进行开发;再比如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重庆三峡学院交界处有一个“破烂”的篮球场、一大块空地, 这些土地资源既没有作为教学用地也没有用作生态景观用地。

4 生态涵养发展区背景下万州地区高校校园景观建设思路

4.1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万州区在制定宏观区域发展计划时, 要考虑构成生态城市的每一个有机元素的特点, 使其完全融入其中。高校在规划校园景观建设时要正确理解、并牢牢抓住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理念, 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校园整体规划, 达到宏观与微观的融合。

4.2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生态城市具有两个很重要的特征, 即人与人、人与经济生活、人与环境的和谐型共存性, 及在这种条件下的资源节约。在进行校园景观规划、建设时, 要充分体现其特征, 将其具体化、现实化, 在满足校园环境整体建设要求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人的需要。

4.3 彰显校园文化、校园精神

虽然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建设时, 要发挥生态景观的轴心作用, 但要注意校园文化及精神是中心, 是校园景观的灵魂, 也是校园景观独特之处的源泉。

5 结语

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校园不仅是区域发展的要求, 更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建设以生态城市发展要求为导向的校园景观, 有助于地方高校校园景观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设和谐校园。万州区各高校应抓住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机遇, 以城市景观理论、生态美学、城市设计和现代建筑技术为基础, 合理规划、设计校园景观, 使其与区域生态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摘要:重庆市提出的5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再次让“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这一观念受到人们的关注, 生态城市、生态旅游、生态发展等观念逐渐兴起, 地方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不仅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 更推动了一个区域的环境建设。高校校园景观建设是一个区域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着这一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基于此, 从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角度, 分析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思路。

关键词:生态城市,高校校园景观,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参考文献

[1] 华龙网.渝东北新定位-生态涵养发展区[EB/OL].[2014-10-17] (2015-06-22) http://cq.cqnews.net/cqztlm/node_291459.htm.

[2] 偶春, 姚侠妹, 陈杰.生态城市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校园景观建设探讨——以皖西北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21) :240-243.

[3] 华龙网.[五大功能区域建设]万州:绘就生态涵养发展新蓝图[EB/OL].[2014-01-13] (2015-06-22) http://cq.cqnews.net/sz/2014-01/13/content_29404765.htm.

上一篇:《新闻:政治的幻象》:观察新闻业的新视角下一篇:探析普瑞巴林联合硫辛酸在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