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态长廊景观设计论文

2022-04-26

摘要: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为积极响应国家环境育人、建设“绿色校园”的要求,正在努力将学校创建为“生态园林式学校”,力求能够为全校师生创造出更加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将绿色环保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的基础之上,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相关工作经验,尝试对如何创建“生态园林式学校”提出几点有效策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校园生态长廊景观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校园生态长廊景观设计论文 篇1:

浅谈“绿色学校”规划设计

摘要:“绿色学校”强调校园的生态环境的营造,人文关怀的体现,绿色空间的渗透以及资源的共享。因此,在校园规划的过程中,营造生态化的绿色空间和充满学府意境、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是设计之重。

关键词:绿色学校 景观生态 历史传承 校园规划

“绿色学校”这个概念是在1996年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的。“绿色学校”是指学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导向,在全面的日常工作中将可 持续发展思想纳入管理中,创设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以此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

现状概况

沈阳建筑大学浑南校区的建设基地是一块东西长为1000m,南北宽660m的矩形用地。地势平坦。基地南接沈抚铁路;北临浑南大道,在该方向设置了新校区的主入口。学校占地面积约6. 6 万m2 ,总建筑面积30万m2。校区主要由生活区、体育运动区、教学区三部分组成。建筑文库wk.yl1001.com/jz/三区块中,教学区构成了整组新校 区建筑的主体。这是由行政楼、长廊和教学楼及相关附属设施组成的一组建筑群。以长廊为主线,南侧是九宫格状的教学楼群,与长廊穿插接驳。长廊北侧是行政楼、带状的商业区以及部分服务设施,在某种程度上与庞大的教学楼达成了体量平衡。生活区在教学期的东侧。

校园往往散布在城市或市郊,良好的绿化环境成为城市的绿肺,起到调节城市空气质量、为周围市民提供休闲场所的功能。因此,“绿色”与“文化”是本次设计的主旨。

设计构想

“绿色学校”强调校园的生态环境的营造,人文关怀的体现,绿色空间的渗透以及资源的共享。因此,在校园规划的过程中,营造生态化的绿色空间和充满学府意境、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是设计之重。

3.1 对学校的初步认识

首先对校园环境加以阐述。沈阳建筑大学在校园的东南角保留了一块珍贵的原生态稻田区,在这里建筑与生态、城市与村庄、繁华与宁静完美结合,这块稻田传达了建筑大学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校园一侧建立了一个微型自然保护区,是校區开工前的真实土地。其次,在新校园的规划建设中,设计者独具匠心地在校园的很多角落都留下了历史文脉的影子。例如老校门的搬迁,这个刻了历史印记、凝聚人们历史情怀的老校门被移至新校区的主入口广场上,并成为新校区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标志物。

3.2 校园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3.2.1 景观设计方面

学校的中央水系的设计,它虽然有大片的人工水面,但是人气聚集度却不高,只有在冬天可供学生溜冰娱乐,而在其他时节却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人气聚集功能。

3.2.2 历史传承的解读困难

学校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很深入的研究与运用,并被外界所传颂。

3.3 设计构思

通过对学校的初步认识,还有后来对其景观设计、历史文脉的研究分析,笔者有了进一步的构思和想法。

3.3.1 生态化的延续

沈阳建筑大学保留原生态稻田、微型自然保护区等手法,既达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此次规划需满足2030年的学校招生规模的需求,因此空间的开发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另一方面,部分空间可以作为绿化预留地,可供将来进一步开发,力求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3.3.2 景观的连续性

校园公共交往空间是现代化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体现环境育人的物质基础。这与本校办学宗旨相符。校园景观设计就是重在营造交往场所并强调其可参与性,为促进校园内的交往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3.3.3 历史序列

为实现历史文脉的传承,除了提取历史元素,还可以结合景观打造历史序列,形成一道历史文化轴线。利用沈阳建筑大学的历史来打造这条轴线,使人们在通过这条轴线时能充分感受校园的历史卷轴。

3.3.4 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

要塑造文化或人文环境,营造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思考和研讨氛围的学府环境,通过研究多个大学校园规划的案例,了解到校园环境设计应力求将美化、节水、遮荫和对人的关怀结合起来,使校园处处体现出“一草一木参与教育”的人文理念。

表达手法

4.1 景观设计

4.1.1 景观结构分析

校园景观主轴延续了沈阳建筑大学原有的轴线,从正对大门的广场出发,通过长廊经过中央水系,终止于南面的体育中心前的广场。与景观主轴在空间上形成“+”字型。为保证景观的延续性,在中央水系与稻田景观之间打造一个带形广场,形成铁石广场、中央水系、带 形广场、稻田景观以及八王寺这几个景观功能与内涵各不相同的景观节点,这条景观轴线将会成为校园内另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4.1.2 景观节点

景观节点在空间和功能上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以中央水系为核心组织的两条景观轴线上途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景观节点;二是以教学楼围合庭院为中心组织,各个庭院按照其特性规划不同的景观,使其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景观性与功能性。庭院景观的设计选择了产业区里的一个60米*60米的空间,主要功能是供产业园区的师生休憩娱乐和观赏。

4.2 历史序列的构成

在原有的历史文化节点打造的基础上,构筑一条历史文化景观序列。在历史景观节点的塑造上,除了沿用提取历史文化元素的手法外,可以利用文化雕塑、历史文化墙、历史文化柱廊的手法。

4.3 规划设计

4.3.1 道路交通规划

在规划步行交通系统的时候,应力求为师生提供一些优美、舒适、安全的步行环境,以营造浓郁的学府氛围和人文环境。在道路系统规划中,将道路分为车行系统、 步行系统,做到人车分流。同时,车行系统又分为一级车行路和二级车行路。一级车行环路,为满足车辆通往校园内部的需要;二级车行路与一级车行路相连接,以 满足车辆通往各个功能片区形成相对独立的车流系统。在现有的步行道路上加以修改和完善,规划一条步行道从生活区通过鹏程桥穿过图书馆门口到达教学区,以缓 解人流过于聚集于长廊的现状。

4.3.2 功能分区规划

第一,要处理好生活区和教学区的关系。为了使学生受到校园良好人文与文化环境的熏陶,应该将生活区和教学区紧密地联系起来。第二.要处理好教学区、体育区和生活区的关系。规划中,应使体育区与活动区紧密结合。教学、学生、体育三区形成了“三角形”,这是最佳的联系模式。

5 结语

高校校园应具备良好的物质环境与高雅的文化环境。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以生态景观规划为切入点,以历史文化为打造重点,力图营造具有浓郁的学府氛围 和人文环境的“绿色学校”。在此次规划中,注入了景观生态学的新鲜血液,力求创造一个生态的、优美的、可持续化的校园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宋泽方.有机·有效·有情―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的几点思考[J] .教育建筑.2009(2)

[2] 倪茜,师立德.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学校园规划研究―以陕西财经学院新校区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9, 37 (14)

[3] 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城市规划,2002(5) [4] 何镜堂.当前高校规划建设的几个发展趋向.新建筑,2002(6) [5] 徐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柏翠

校园生态长廊景观设计论文 篇2: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生态园林式学校”创建研究

摘要: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为积极响应国家环境育人、建设“绿色校园”的要求,正在努力将学校创建为“生态园林式学校”,力求能够为全校师生创造出更加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将绿色环保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的基础之上,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相关工作经验,尝试对如何创建“生态园林式学校”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职业学校;生态园林式学校;创建策略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将“谋发展、重质量、出特色、上水平”作为学校的发展原则,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强校之路。自创校以来其一直非常重视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校内庞大的绿化面积以及丰富多样的生态物种等,也为生态园林式学校的创建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如何创建生态园林式学校,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打造出环境优美,适合读书治学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

目前,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当中拥有超过两百种园林植物,其中由超过180种地被植物譬如乔木、灌木等,另外还有20余种养护花卉,而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在创建生态园林式校园的过程当中,学校应当将重点放置在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上来。例如在校园内的水景当中种植蕨类、绿藻等植物,用于有效发挥植物涵养水源的重要功能,而在现有的乔木、常绿树等上面也可以积极建造适合鸟类栖息繁衍的巢穴,搭配种植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养护花卉等,不仅能够将雨水和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有效拦截,同时有效增加植物的多样化色彩,使得学校四季景观均能有所不同。而通过构建丰富且稳定的植物群落,既有利于生态园林式学校的创建,同时也能够有效保障校内生物具有多样性[1]。

二、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

在创建生态园林式学校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充分提高校内各项资源的利用率,尤其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本身拥有众多苗木,学校可以通过将校内的空地作为苗圃进行苗木等植物的种植,一方面可以有效完成美化校园环境的目标,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校在生态园林化校园创建活动中节约大量的植物资源,,节约用工,利用校内空地作为,既美化了校园简化又为后续建设储备了植物资源和建设经费。另外,在秋冬季时校内会出现大量植物落叶,但以往学校为保障校园的整洁往往会将落叶全部清除干净,而落叶不仅透露出一股萧瑟的意味,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掉落在土壤表面的落叶其养分逐渐渗透至土壤当中,也能够有效增加土壤的肥力。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在植物生长区域内均匀铺开落叶的方式,在充分利用现有植物资源的同时更好地完成生态园林式校园的建设工作。

三、建造更多的精品景观

生态园林式的学校不仅需要有大面积的绿化,同样也需要配有多种多样、精美的景观相互辉映,使得校园能够有效增加美感[2]。学校应当根据各区域的使用目的合理规划布置绿化及景观,譬如说在教学楼、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用于读书和学习的地方,学校可以利用群落式的种植方式种植大量的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等,同时在树木上悬挂名牌,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利用校内枯萎的树木将其制作成休息桌椅,方便校内师生座谈交流。另外,在整个校园内,还可以将不同文化内容、书法作品、校规校训等篆刻在景石上,并将其散置在校园的各个区域当中,利用景石这一人文景观增添学校的文化属性。而在食堂、宿舍等休息区域,学校可以通过大面积种植色彩明快的植物,搭配长廊花架等或是通过在宿舍楼以及校园外墙当中种植爬山虎等植物,使得学生能够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下得到身心的放松。而在图书馆等位置处,学校则可以利用现有的喷泉等水景,并增加彩色射灯的地灯等进一步增加水景的精美度。

四、积极与教学进行结合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可以将生态园林式校园建设与其设置的园林专业进行有机结合,鼓励园林以及景观设计等专业的学生能够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校内积极种植单性木兰、木荷、灯台树、红豆杉等全新的植物品种,一方面可以作为科研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增加校内植物的多样性。而针对景观设计专业的师生,学校可以要求其通过积极运用自身的所学知识,以及学校的布局安排,对校内的植物和人文景观等进行创新设计,从而有效优化校内景观的布局陈设[3]。

五、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

学校需要在现有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大资金以及人员的投入力度,在购买和引进多品种的动植物,以有效增加校园生物多样性的同时,积极组建专业的校园生态管理团队,负责定期对校内的植物和其他景观进行维护管理,从而切实保护好学校的绿化成果[4]。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积极动员全体师生的力量,譬如说鼓励师生开辟种植各种生态园,如枇杷园、玉兰园等,各院系和班级也可以积极认领环境保护区,负责对本区域的植物等进行除草、剪枝、除蟲等工作。另外,学校可以在合适的季节开展赏花会等活动,并鼓励校内的书法协会、摄影社团等各个组织参与其中,以绘画、书法、歌曲等多种形式参与到生态园林式学校的创建当中。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创建生态园林式学校的过程当中,学校需要充分结合校内现有的各项资源,在积极加大资金以及人员投入力度,主动调动师生以及各方面建设力量的同时,力求能够构建出更加丰富的植物群落和多样化的精品景观,使得学校能够有效践行环境育人的原则,成为能够帮助学生身心发展的绿色校园。

参考文献:

[1]罗春玉.生态学校建设的误区与改进策略[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03:2628+44.

[2]杨立雄.生态学视角下的生态学校建设——以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6,02:812.

[3]杨长寨.建设国际生态学校 提升中国绿色學校品质——浅析国际生态学校项目的实施[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11,03:1316.

[4]卢秀娟,薛晓光.创建绿色生态学校,培养生态文明公民[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5:4.

作者:姚国良

校园生态长廊景观设计论文 篇3:

建大校园景观对于路径选择的影响程度研究

摘要:运用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校园文化景观对学生路径选择的影响。找出文化景观对路径影响的具体原因,提出合理的文化景观与路径设置原则,制定设计策略。

关键词:文化景观 校园景观 路径分配空间 路径景观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建大校园内存在着众多文化景观分部在各个交通路径中。校园内的道路分部复杂,有两个校门,长廊有东西两个出入口,教学区对外出入口很多。这些因素有可能导致交通路线的重复设置,而且容易使人在路径选择中产生困惑。因此校园内的文化景观就起了在路径选择中的导向功能。校园文化景观与天气、时间、人的心情等一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因此选择《建大校园景观与校园路径选择偏好》为研究题目来专门研究文化景观对路径影响的具体原因。提出合理的文化景观与路径设置原则,制定设计策略。

1.2 研究对象

学习生活在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的全体师生。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运用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校园文化景观对学生路径选择的影响。

研究中通过实地感受和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到多数人对路径空间的感知体验以及在路径空间中人们的行为活动。总结归纳出影响人们在路径选择上的因素。评价校园文化景观对路径选择影响的重要性,存在的合理性。

1.4 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扰,起初我们将题目写成校园景观与路径选择的影响研究,但后来发现这个题目不能准确的诠释我们所要研究的选择路径的现象,所以我们将题目改为建大校园景观对于路径选择的影响程度研究。然而当我们拿着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时发现在校的同学们对待问卷的态度完全不一样,有些同学就是草草了事,而对于最尊重我们调查问卷的建筑学专业同学真的很是感谢,这样对待事情认真的态度值得赞扬。最终,我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得到了宝贵的调查结果。

2 理论研究

2.1 名词定义

①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②校园景观:校园景观是校园中各种可见的、有形的文化特征,它显示在校园空间中,反映一定群体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价值趋向,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

③路径:路径空间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建筑空间,它以丰富多样的形态广泛地存在于各建筑、建筑群体中。路径空间连接了建筑物的功能空间,形成了空间的秩序和系统,构成了建筑的“空间脉络”。

④行为:行为是人的心理反应,行动的目的和动机是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综合性学科,重点研究和探讨在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及行为规律。

⑤心理:人的心理或意识是指人们心中的思想感情,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和,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⑥路径分配空间:我们姑且先用这个自创的概念。诚然,一个空间它不可能会直接对一个人分配路径产生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说,选择路径的主动权在于人自身的意志偏向。这里的路径分配空间是指几条路径出发或交汇或分歧的点所存在的空间。

⑦路径空间:这一概念主要用于与上面概念相区分。它是联系自然、建筑以及人们行走空间的连接体,它对人们的路径选择同样会产生影响。

⑧路径景观:分布于路径分配空间和路径空间中的校园景观。

2.2 针对研究对象——校园中的人们

校园环境空间与城市其他空间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所承载的活动人群不同,校园的主要使用人群是教师和学生,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向全体市民开放的,不同的人群对空间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明确环境服务对象的行为心理特点,对人群活动内容与行为心理需求进行分析,是研究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根本所在,也是尊重生态、以人为本的环境营造的真实体现。

大学生群体是由青年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没有遭遇过大的困难和挫折,也从小就缺乏集体环境,导致他们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缺乏自立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另外学习紧张对于心理脆弱者,也可能产生悲观失望、焦躁、嫉妒、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现代大学生交际困难也是十分常见的。一方面导致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朋友无倾诉对象,得不到心理帮助而加重心理压力,易导致心理疾病。随着网络的普及,交际困难又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交际的满足。

3 研究方法

根据物理环境的整理,总结出与研究题目相关的几个要素——宿舍、教学区、路径分配空间,路径空间。

3.1 校园基本资料(如校园内景观示意图)

3.2 路径的选择:(根据学校现有的景观分布暂定四条路径)

路径一:毫无疑问多数学生的选择,原因是:

①学校的交通枢纽长廊②几乎最近的行走距离

③最直观的路线 ④长廊入口的交通引导

路径二(长廊下层),选择原因:

①良好的视觉走廊②同样短的行走距离

③教学区景观组团的设定 ④多变的景观刺激

⑤去商业街的便利

前提:门必须开,季节不能是冬季

路径三:

①景观丰富,桥、水②图书馆便利

③宿舍区南部方便 ④稻田景观

路径四:

①操场便利 ②稻田景观

③无阻挡,路径多④桥、水等景观

⑤南宿舍区距离较近

3.3 根据路径选择性的观察

日期:2010、3、19

观察记录:

路径一——34人16:00-16:05

路径二——5人 16:00-16:05

路径三——14人16:05-16:15

路径四——2人 16:10-16:15

由于人数有限,观察做不到完全同步,仅能做到在时间段上相同,而且不计行走方向,只计通过人数。

4 调查后的路径分析

4.1 由校外进入校园生活区的路径分析

主要选择三条路径:

北大门——商业街——生活区

北大门——高层公寓——生活区

这两条室外路径拥有便利的服务设施与开阔的空间。

西门——长廊——生活区为室内路径,距离相对较短。

4.2 校门评价:

北门作为学校的主入口交通便利,景观构筑特点鲜明,但校外服务设施缺乏。

西门拥有便利的服务设施,但景观环境一般,校门狭窄,出入不够便利。

4.3 针对问卷中四条主要路径,不同季节、时间路径选择情况

综合比较,选择路径3的人数最多,选择路径4的人数最少。

选择路径一的主要原因:路径较短适宜早晚行走,不受气候影响。

选择路径二的主要原因:方便购物。

选择路径三的主要原因:交通便利,景观良好。只在冬季有一定局限性。

路径四极少有人选择。

4.4 户外学习地点分析

教学区庭院较封闭、宁静,是最适宜的室外学习地点,但目前庭院内座椅较少,部分庭院出入不方便,在庭院内停留的人数也很少。应针对不同庭院的情况做出调整,充分发挥教学区庭院的作用。

4.5 主要集会地点分析

长廊和铁石广场分别为室内外最主要的集会场所,应相应布置展板与电气设备接口。

4.6 休闲场地分析

中央水系、校园环路、教学区庭院为主要的休闲活动场所,针对中央水系应修缮局部亲水平台拓宽滨水步行道路。

4.7 室内外路径偏好分析

4.7.1 选择室内路径的原因分析

大多数同学选择室内路径主要是因为其不受气候影响,并且距离较短,因此有必要加强室内的景观环境,对长廊陈设进行系统规划,将绿化引入室内。

4.7.2 选择室外路径的原因分析

4.8 综合分析

4.8.1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对行走路径的选择取决于交通的便利性以及季节或气候的影响,这是两个最主要的方面。其次是交通的景观以及路上行走时是否有便利的设施。在其中一些问题上选项比较集中,证明整个校园的规划主次干道、交通要道与休闲小路分明,流线基本明确。但是需要做出局部调整:

①增加更加人性化的标识。

②拓宽局部休闲小路,使主要流线更通畅。

③增加教学区对外入口。

④对室内交通陈设进行系统规划,增加利用率与趣味性。

4.8.2 在校园的几个主要出入口的问题上,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既有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并且优缺点分散于不同的几个方面。在从相同的出发点,经过不同路径到相同的终点这个问题上,路径的选择较为分散,比例也大致相同。在改造中有针对性的改变地面铺装与绿化景观,符合每个路径的功能与特点。

4.8.3 经过最后一张图的统计得出,校园内主要的景观及交通节点之中,最常有行人停留的是:教学区庭院、中央水系、稻田、铁石广场、校园环路以及长廊等六个部分。针对每个场所的功能调整景观构筑,充分发挥其价值。

教学区庭院:

①明确主题,可作为室外临时展场。②增加植被。③取消局部护栏。④增加标识。⑤添加座椅。

中央水系:

①亲水植被多样性。②滨水步行道路层次。③通过景观构筑激活龙潭广场。

校园环路:

①增设感应照明设备。②道路两侧微地形处理。

长廊

①院系展板美化。②分主题布置陈设。③完善服务设施。

参考文献:

[1]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行为心理学应用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行走在空间——环境路径空间的解析.[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3]景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以沈阳建筑大学校

园景观设计为例.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9.11.04.

[4]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思考.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07.04.

[5]大学校园空间认知地图案例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校园

为例.[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6][设计心理学].唐纳德.A.诺曼.

[7][环境心理学]林玉莲,胡正凡编著.中国建筑公园出版社,2000.

[8][空间的语言]布莱恩·劳森著,杨青娟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9][交往与空间]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建筑环境共鸣设计]伊恩·本特利,艾伦·埃爾科克,保罗·马林,苏·麦格林,格雷厄姆·史密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宋言

上一篇:数控技术实践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中专学生德育教育试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