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2022-04-16

引言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史和艰苦奋斗史的重要见证和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铸魂育人的特殊功能。校园文化环境设计是在特定价值观(理念)的引领之下,通过校园形象、景观等各种符号系统、物质化构建及行为活动来传递文化信息的过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篇1:

探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

高校校园文化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一个专门的育人场所,在景观设计和建设方面区别于一般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它有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校园景观作为一个隐性课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养成,对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校园景观建设的时候应该突出强调校园景观的育人功能,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景观塑造。

1.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主要包括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规划布局以及校园建筑、室内外陈设、雕塑、绿化、小品等。我们把校园景观划分为两种:校园自然景观和校园人文景观。校园自然景观主要包括:校园所处的地形,地貌特征,自然风景等一些不经人工修饰的景观;人文景观主要包括:人工绿化植被,广场,景观小品,雕塑等一些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校园精神而建立在自然景观之上而叠加的人类活动形成的景观。

2.校园景观的功能

校园景观的组成元素可谓颇多,例如不同外观造型和功能的建筑,不同的材质铺设的道路 ,不同的绿色植被,不同的使用功能的设施,都会传递给人不同的信息,带给人不同的身体感受和心理感受。

(1)美化人们的心灵。人们认识外界环境的第一步是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当我们身临一个优雅的环境,我们会变的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同时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质量。

(2)提高审美与鉴赏能力。优雅的校园景观无论是直接地还是间接地都会对我们的身心有一种引导作用,对我们的情操进行熏陶,美丽的校园景观会潜移默化的提高我们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激发我们对美的追求,引导我们主动参与到与景观的互动中去,让我们不自觉地发生游戏。

(3)拓宽知识储备。校园景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渠道。闲庭信步游走在校园,不经意间,你会看到很多形态不一的植物,上面悬挂着带有详细信息的标识牌,欣赏美景的时候,就认识了一种新的植物;在校园的某一处景观石上面,或许你会看到题字,碑文或者一些有意义的图案,它们所传达出来的信息都会让你有所收获;学校里面新的建筑,新铺设的景观小道,有可能都会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让我们去了解,认识新技术,新材料。

(4)提高道德修养。在校园里,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宣传栏,上面贴满了通知,还有公益广告。温暖的话语直接触动我们的心灵,这里传播的是爱心,温暖,文明,善良……一切有正能量的的词汇,它们慢慢洗涤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

3.校园景观的设计原则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人为本。设计的最终原则,是为人服务,让人的生活和学习更加便利,所以校园景观的设计不能脱离人的感知和体验,不能脱离人的需要,一切尺度的设计都要以人为本,让环境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尊重自然,因地制宜。不同的地理位置,造就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我们在设计校园景观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改变这种特殊的、自然的因素,例如:气候、、降水、植被特点、地形条件等。我们要充分借助这些本土优势,才能更好的设计出彰显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

(3)整体和谐,突出特色。所有的校园景观设计一定要和整体校园环境和谐相处,例如:植物与建筑之间,建筑与道路之间,植物与道路、水体之间,所有的一切都要互相协调、支撑,没有哪一个元素是独立的,在整个校园规划设计中,它们都是紧密相连的。

(4)突出校园景观的教育性原则。强调校园景观的教育性原则是高校性质的内在要求,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在一个优雅的环境中学习,获取知识,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

4.校园景观设计的表达手法

(1)植物的运用。植物品种繁多,姿态不一,在植物景观配置和造型方面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运用可谓是到处绽放光彩。根据植物的不同形态,可以分为:灌木、乔木、花卉、地被等。根据植物搭配学,进行合理搭配,经人工修剪,形成高低错落,不同的景观空间,这些不同的景观空间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上的体验,让我们的心情愉悦。

植物的存在,对于空间的划分也起到了一定的过渡作用,例如:道路与道路之间,道路与停车场之间,道路与建筑之间等。除此之外,对于校园空间的引导方面也有显著的作用。

(2)水体的运用。现在大学校园里面的水体景观也很丰富,例如瀑布、湖、喷泉等不同形态的水景,结合巨石、亭子、木栈道搭配在一起,给校园平添了一份活力,同时也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性。

(3)雕塑以及园林小品的运用。雕塑是艺术的一个分支,也是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学校作为一个育人场所,对于雕塑本身所传达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有着特殊要求。雕塑的形态,立意,构思,以及材质的选择,都要融入校园这个大环境。对园林小品的运用,同样可以增加校园景观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

(4)建筑的运用。建筑一直都被称为历史上无声的史诗,高校建筑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更是尤为重要,无论是外观造型还是平面功能分区方面,都要凸显校园特色并且满足同学们的日常使用功能。熟练使用建筑语汇——色调、韵律、形态、结构、比例等手法,设计出实用美观大气的高校建筑,结合当地地域特色,更加彰显与众不同的校园特色。

总结

校园景观设计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学校作为一个教育人的场所,在校园中,无论是大的标志性建筑还是一草一木,都应该与周围的事物搭配得当,共同营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

作者简介:郝琳琳,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2014级研究生;

郭泽亮,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2014级研究生。

作者:郝琳琳?郭泽亮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篇2: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的研究

引言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史和艰苦奋斗史的重要见证和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铸魂育人的特殊功能。校园文化环境设计是在特定价值观(理念)的引领之下,通过校园形象、景观等各种符号系统、物质化构建及行为活动来传递文化信息的过程。其中,校园景观具有实体性和文化性的双重特性,其作为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实体构造,有助于真正发挥景观在校园文化环境中的育人作用,体现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促使红色文化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一、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高校鑄魂育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易往来更加密切,各种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碰撞与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在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遭遇着严峻挑战。高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场所和各种意识形态激荡的前沿阵地,运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显得尤为迫切。高校大学生处于个人价值塑造的关键时期,研判能力和辨别能力有待提高,容易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被非主流意识形态荼毒。尤其是历史虚无主义等诋毁、抹黑、歪曲我们党和国家的错误思潮,将对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削弱其对于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出现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严重危害到国家总体安全。校园文化环境设计应当加强精神引领,通过文化与实体构造、景观设计相融合,起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作用。可见,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既是时代所迫,也是现实所需。

(二)高校校园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的必然选择

校园文化品牌是学校在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富有文化意蕴的特色标识,如校训、校园特色雕塑、宣传语等,是高校文化的浓缩表达和精髓所在,是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标志,是师生、家长、行业企业等主体认识高校风采风貌的首要选择。培育高校校园文化品牌要依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不可言之无物,而校园景观就是其重要依托和支撑。高校校园文化品牌要凸显的是与其他院校的差异性,明确设计方向和发展目标,彰显校本特色。红色文化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资源,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是发挥环境育人的关键。尤其是可以将本校的红色校史、知名校友、历届校长、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到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运用好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发挥个性化优势。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具有地域特色或者校本特色的红色文化,能够使得高校校园充满红色文化氛围,使得校园文化品牌具有不可替代性。可见,高校应当深度挖掘可运用的红色文化资源,找准自身发展方向和定位,通过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更大程度发挥红色文化在高校铸魂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三)校园文化环境设计根本目的的集中体现

环境艺术设计要统筹考虑自然与人文双因素,最终实现空间建造的生态性、文化性与人本性。当代高校校园是集建筑、景观、文化于一体的综合环境体,对于高校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空间符号系统、景观设计等实体构造来宣传、凸显和传承校园文化,以此实现环境育人功能。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符合校园文化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实现高校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整体统一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校园知名度、美誉度和辨识度的重要途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艺术过程,不仅遵循实用性、舒适性原则,还要追求美观性、人本性原则。从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的角度来探讨校园景观设计,首先要关注的是校园景观的使用者——师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既是环境设计的“文化表达”,也是红色文化的“校本实践”。可见,只有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才能使得高校大学生置身于红色文化氛围之中体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真正体现出校园文化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

二、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具体原则

(一)功能为首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尤其要注意“形式服从功能”这一原则,不仅要注重发挥景观的物质功能,更不能忽视景观的精神功能。一方面,高校校园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环境,要与他们丰富而充实的学习、课外实践和放松休闲紧密结合起来,要与构成各种户外交往的空间形态相结合,更好地体现景观的物质功能;另一方面,高校校园作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其中的景观设计要注重精神引领功能的发挥,要将形态美和色彩美有机结合起来,适度运用宜人的心理学因素,发挥潜移默化的精神引导和心理辅助作用。因此,在设计校园景观时最首要的是确保景观能够发挥好物质性和精神性两大重要功能。

(二)文化为本

红色文化是高校铸魂育人的天然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的重要结晶。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符合高校校园景观教育优先的遵循,反映了文化育人的设计美学潮流,是红色文化全新的艺术表达和阐释。文化发展和景观设计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将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融入景观设计能够推动文化的革新,而革新之后的文化能够进一步推动景观设计走向内涵式发展。校园景观是校园中的代表和象征,代表学校独具个性的文化特点,师生们不仅希望校园景观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具有美观性和欣赏价值,还希望从中领会到具有校本特色的文化意蕴。因此,学校应当注重以文化环境育人,拓宽渠道,运用群体性力量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色或者校本特色的红色文化,并将其有机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中。

(三)整体为要

高校校园景观应该从景观内涵和景观要素两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牢牢把握住整体性这一重要原则。一是要注重景观内涵的整体性。高校校园景观应当综合考量政治、经济、文化、美学、生态等方面,即同时将遵循教育大政方针、平衡成本与利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美学理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因素考虑在内。二是要注重景观要素的整体性。校园是个有机整体,校园景观要覆盖整个校园环境,只有注重色彩体系、构成要素的整体性,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部分功能,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因此,校园景观设计要运用整体和统一的色彩体系和设计理念,积极营造出适合表达红色文化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爸文化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红色文化与特色地域文化相融合的校园景观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并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如海洋、山脉、河流,以及气候特点乃至独有的人文精神等,对某个地域的诸多影响。”各地具有不同的地形地貌、环境气候、人文景观,拥有不同的本土文化和地域特色,形成了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塑造着一个地区标志性的灵魂和根脉,其中不乏红色文化的展现。因此,要构建出红色文化与特色地域文化相融合的校园景观,加强校园文化理念引领,打造地方高校独特文化品牌,凸显地方高校独特地域文化。

一是要巧妙应用地域性建筑风格。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影响下,中国的传统建筑逐渐形成四合院、徽派建筑、江南民居、海派建筑等风格各异的八大流派,不同的地区有其特有的文化意蕴,南北方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南方的景观设计多为小桥流水、黑瓦白墙等园林式的建筑风格,更显温润婉约;而北方的景观设计一般具有稳重敦实的特点,再加之北方冬季寒冷、夏季多风沙而形成的封闭感,呈现出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一个区域的建筑风格特征与该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具有紧密联系,校园景观设计应取材于当地建筑风格,反映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让地域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环境的标志之一。例如,苏州大学作为南方高校的典型代表,将江南园林式的建筑风格诠释得淋漓尽致(如图1所示);而延安大学作为颇具北方特色的高校,也呈现出了西北黄土高坡的特色(如图2所示)。从设计理念角度分析,在结合地域性文化特征和建筑风格的同时要推陈出新,运用好混搭风格和现代化元素,满足“90后”、“00后”大学生的审美要求,既张扬年轻化个性,又不缺乏其应有的文化意蕴,以此拉近受众与环境的距离,增强高校师生的认同感。

二是要深度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各地都有代表地域文化的红色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红色精神、红色革命文学、红色影视、红色新媒体平台等。因此,在结合地域性文化特征的同时,可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景观环境,彰显红色文化意蕴。比如,宁波市的高校可以依托于张人亚这一红色人物,将其守护党章的感人事迹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构建张人亚“初心”广场,建造人物雕像,或者是将其主要事迹在文化长廊中加以展示宣传,赋予景观物质载体红色文化内涵,促使高校学生产生家国情怀;“红船精神”发源地嘉兴的高校可以融合江南农耕文化,设计嘉兴文化名人励志长廊以及弘扬“红船文化”的标志性雕塑“起航”等。这些艺术设计无不体现着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相互融合,使得校园文化环境成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天然课堂,让高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对红色文化产生了认同感。

三是要考虑适应当地气候特征。运用适宜的手段修正气候环境对于设计表达的影响是景观设计必须注意的问题。在赋予校园景观红色文化元素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在绿地系统、植物选择、各种校园小品的形式及色彩等方面的选择。北方相对南方来说,纬度高、气候低,在设计景观时可以多用一些红色、金色、橙色等偏暖色调的颜色,给人以温暖之感;而南方温度较北方来说偏高,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红色、金色、橙色等色彩的同时,可以搭配蓝色、绿色等冷色,既能凸显红色文化,又能够适应南方的气候,给人以清爽之感。也就是说,在色彩、植被、小品等元素的使用上,要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符合自然规律。比如,北方高校构建景观小品时可以以红色、金色、橙色为主色调;而南方高校需要适当搭配一些冷色,并辅以绿色植被、彩色花卉等。例如,位于北方的沈阳建筑大学的教学楼、建筑物多以红色为主,让人感受到大学校园的热情奔放和青春活力(如图3所示);而位于南方的湖州师范学院的教学楼和建筑物多以白色为主,青山绿水间氤氲着大学校园的书香气(如图4所示)。

(二)构建红色文化与校园历史相融合的校园景观

校史是校园个性气质的独特体现。伴随着校园历史的演进,校园建筑早已经不是简单的客观存在,红色校史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及其物质载体,要成为德育资源被学生接受,起到广泛而深刻的教育作用,就必须要通过一定形式加以转化。因此,红色校史是营造红色文化教育氛围的独特资源和重要依托,要构建红色文化与校园历史相融合的校园景观,让红色基因渗透到高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红色文化环境。

一是要充分挖掘校园历史中重要人物的先进事迹。校史中的英雄人物是高校的标志和代表,可以是校长、优秀校友、捐赠者、革命英雄、革命烈士等。高校可以专门设计纪念广场、纪念碑、名人纪念林,或在校史馆、文化回廊的宣传栏中通过图文并茂、感人至深的讲述来渲染气氛,以重要人物的名字命名教学楼和景观等,营造出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还可以在校园主要轴线,如校园入口区、图书馆、教学楼前等空间中设计校史人物雕塑,在石碑或台阶等景观上介绍人物生平和英雄事迹。这些均是将校史融合红色文化,进而融入校园景观设计的方式。例如,宁波大学结合自身特色,以创立者、捐赠者等“宁波帮”代表人物命名教学楼,彰显了浓浓的感恩文化(如图5所示);浙江纺织学院立足纺织特色,以“红帮文化”为切口,命名校园景观和教学楼,旨在传承“红帮文化”,培育时代新人。以景观设计为依托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载体,贴近受眾、适应环境,比刻板宣传更能够拉近受众与环境的距离,发挥育人实效。

二是要着重关注重大的校史事件。校史是大学发展历程的见证和记忆,重大校史事件既是高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也是高校师生追述筚路蓝缕历程的动力源泉。因此,重大校史事件是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典型素材,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塑造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从校史事件着手更容易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可以构建相关景观小品,如校史回廊、亭台楼阁、座椅、花架、叠石、花坛、指示系统、文化展示墙等,它们各自成景又相互关联,在校园文化环境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校训、校史事件均可以刻写其上,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比如,宁波大学可以构建感恩文化园,在其中央构建邓小平同志和包玉刚先生握手的雕像,并将主要事迹刻写于其下方的石碑上,将学习校史与改革开放史结合起来,促使高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红色文化。举例而言,南开大学就很好地展示了独特的校园历史,并以此为依托构建相应的景观。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马蹄湖的湖心岛上,屹立着南开校友周恩来同志的纪念碑,头像旁还镌刻其手迹“我是爱南开的”,这已经成为这座知名学府的文化符号(如图6所示)。这是将红色校史融入景观小品的典型代表。

三是要充分运用校内古建筑资源。古建筑是校园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独具校园特色和魅力的遗产。有些校园古建筑见证了该校筚路蓝缕发展历程和重大校史事件,有些校园古建筑是红色文化的天然资源,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作为培养出一大批革命先辈的“红色摇篮”,沿用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成为了诉说红色故事的见证者(如图了所示)。有些校园古建筑还成为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一体的“教科书”,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校内古建筑资源时要考虑两点因素,一方面是校园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搭配是否突兀,是否影响校园整体环境的构建;另一方面是校园古建筑年代较为久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景观再利用时,考虑将过去时转化为现在时,所改造的景观空间也要注重对过去时拥有的价值进行延续和传递。在保护好古建筑、发挥古建筑文化育人作用的同时,更要结合好现有校园文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之下让校园古建筑成为红色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

(三)构建红色文化与校园功能区相融合的校园景观

高校校园环境由不同区域组成,根据其功能特征和外观构造大致划分为入口区、教学区、道路景观、生活区、文体区与休闲区等,它们在高校校园环境育人中各司其职,具有不同的功能。一般而言,高校校园内部分割成多个功能区。而其中,入口区作为校园对外展示的第一道窗口、教学区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场所、道路景观作为连接各区域之间的要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若要将红色文化渗透于校园景观设计之中,就必须在确保安全实用的基础上,在功能区景观设计上费一番心思。

第一,在入口区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高校校园入口区是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第一印象,是高校校园空间序列的开头,不仅具有安全保卫作用,还具有“序幕”作用。入口区设计通常包括校园主大门、校园外围景观、门内广场和装饰性植物点缀等。高校校园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地域文化、优秀校友、重要校史事件等将红色元素融入到相应的设计中,可以将刻有校训、校友题字的石碑、人物塑像等立于校园门前,以具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植物加以装饰,或者将入口区的植物花卉修剪摆放成相应的标志和图案,使得进入校园就能够感受到满满的红色氛围,折射出熠熠生辉的红色精神。例如,宁波大学本部校门前屹立着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的景观石,背面是“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如图8所示);校园入口区以植物和花卉为依托,构建出植物景观“祝福祖国”,汉字和数字均为红色,体现了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发挥了重要的首因效应(如图9所示)。

第二,在教学区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教学区是体现学校教书育人职能的重要场域,其环境育人功能的发挥显得更为重要。可以在教学楼中可以张贴红色标语、红色文化宣传栏、校友事迹展示栏等,或在教学楼、图书馆前主广场设立人物雕像刻写主要事迹简介,以此起到榜样示范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高校所在地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可利用的红色资源,这些都是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最独特的内容所在。比如,湖州市的高校可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在教学楼的红色文化宣传栏中讲述“两山”理论的由来和发展历程;还可以在校园的教学楼、图书馆前的空地中构建革命烈士钱壮飞或者“海空卫士”张伟的雕像,并将其主要事迹撰写在雕像下方的石碑上,促使高校学生更好地了解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作用。

第三,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校园道路兼具使用和景观两大功能,在整体校园环境中起到了各个区域之间的连接作用,是高校师生的必经之路,具有人流量大,辐射广的显著特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要抓好道路景观这一重点,注重色彩的运用和细节设计,将红色元素加入到道路景观设计中。高校校园道路两边可以设计相应雕塑、红色文化宣传栏等。如图lO所示,红色文化宣传栏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让每一位通过道路的师生都能感受到红色文化氛围,宣传栏以红色、黄色、白色为主色调,以文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数字(100)、图案(党徽)为主要构成元素,呈现了建党一百周年的党史文化。此外,高校还可以在校园基础设施如排水井盖上刻写校训和校徽,在道路铺装材料和图案的选择上结合红色文化和校园特色。在铺装材料图案的选择上可以多选择与党建和红色文化有关的图案,如五角星、麦穗、浪潮(暗喻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等;在色彩方面多采用红色、黄色、金色等具有红色文化质感的颜色,让每个走过人行道的学生都能直接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但需注意的是,运用色彩要适度,避免产生过于压抑的不适感。考虑到高校大学生多为“90后”、“00后”的年轻人群,应当搭配使用蓝色、绿色等具有青春活力的颜色,以及白色等清爽、明亮的颜色,打造舒适的校园文化环境。

结语

环境的优化会影响人们对环境意义评价,从而影响人们参与到环境中,并且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环境设计的灵魂和精髓就在于其蕴含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内涵。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外在的美观性、创新性和独特性,更要关注其内在的思想性、知识性、文化性和教育性。值得注意的是,依靠简单的红色图片、文字、符号等元素加以堆砌并不能真正满足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的特点和要求。这要求我们以设计教育改革为抓手,在注重艺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关注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关注红色文化与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创意融合,更好地把握校园文化载体的表现力,真正丰富紅色文化教育载体,彰显红色文化魅力,打造具有民族特征和文化特色的精神家园。

作者:宋子齐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篇3:

浅谈高校校园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管理

摘   要:高校的植物绿化景观主要是为了给广大师生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工作环境,是一项美化整体布局的工程。好的绿化景观设计是高校整体人文形象的具体体现。并且,高校绿化景观的设计对学校的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校内绿化景观设计和施工管理进行探讨,以促进更加重视绿化设计施工管理,促进校园内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关键词:校园绿化;景观设计;施工管理

1   高校校园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管理概述

1.1   高校校园绿化景观设计理念

校园绿化景观在设计之初,需要依照学校所体现的人文风貌进行校园景观的设计,用以提升校园文化概念。例如有些高校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地域性或校园人文风貌因素,刻意使用古代园林式设计方案,用以提升校园魅力。

校园绿化景观设计能够提升校园自身的魅力。比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绿化景观设计,其直接体现了学校的人文气息,突出了自身特色。校园内的绿化景观设计还应该在一年四季都有不同风采的展现,特别针对我国北方的高校。

1.2   高校校园绿化景观的施工管理

高校绿化景观的施工不同于社会其他的一般场所,除了景观本身之外,必须要做到以安全为主、安静为辅[1]。高校作为特殊的施工场所,人员密集程度超过其他诸如公园、绿化带等施工区域,所以要特别注意学生们的人身安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因为噪声、震动等问题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精密仪器的使用。因此,一个高素质管理团队的建设是重中之重。除了必备的一些园林学、植物学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以应对较为复杂的现场因素。不能随心所欲,临时变更施工方法和顺序将会降低施工进度,增加施工管理的成本。

绿化景观施工完成后的养护问题也属于施工管理的一部分。绿化施工完成后,一般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包活期”。通常高校不会配备专业的绿化养护团队,针对新增的绿化植物养护需要長时间的学习,因此绿化施工单位必须考虑到施工完成之后一段时间内的养护问题[2]。因此,施工管理也是高校绿化景观建设的重要部分。

2   高校校园绿化景观设计要点

2.1   以人为本,融入校园特色与文化

校园绿化景观主要服务于在其中生活学习的师生群体。通常来讲,学生和老师之所以选择这个学校,主要也是出于对学校的认可。在绿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使用主体以及学校本身的人文因素、历史文化等方面,从而打造出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绿化景观。既能满足绿化的基本需求,也能满足广大师生的审美要求,营造一种自由活跃的学术学习氛围。校园绿化设计以学校为基础,使校园文化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体现高校本身的文化特色,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与吸引力。

2.2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绿化植被

在高校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种类等,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绿化,最好选用本地较为常见或者相类似的植物。从适应性方面来讲,本土植被更容易适应当地的气候水土等条件,有利于植物的顺利生长,且不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另外,可以根据不同的位置使用相应的植物对校园景观进行设计。校园隔离墙体周围可以使用灌木类或其他生长茂密的植物,既可以绿化,又能达到隔离的效果[3]。而道路两边则比较适合大型木本植物,既不会显得空间逼仄,又能在夏季提供凉爽的路面环境。

3   绿化景观施工管理方法

3.1   严格把关施工物料,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施工离不开物料。对于校园绿化工程而言,现场的场地、施工过程当中所使用的砖瓦水泥、绿色植物都是必备的。在施工之初需要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减少校园其他面积的占用,减少材料的搬运次数,合理布置搬运时间,保障校内生活学习的学生的人身安全,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也能减少施工的投资,节约成本。做到现场物料保证进度需求,确保施工进度,保证工期。

3.2   确定施工步骤

在进行绿化建设时,需要仔细研究考虑,保证施工局部与整体的一致性,合理安排施工位置,避免造成重复施工。例如在植树时,首先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进行树池挖掘,避开校园内部的线路管网,保证树池的平整。植树完成后,在进行树池砌筑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树池与整体景观的一致性,保证浇灌不会受到影响。

3.3   保障绿化植被的成活率

前期工作的完成并不等于绿化已经完成。校园绿化景观在使用过程中,受人为或环境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施工管理也需要关注后期的成活率问题,避免因为一些小的问题造成景观整体效果较差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工程质量,完美完成高校校园绿化工程。

4   结束语

每一所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进行高校景观设计过程中,除了达到绿化的目的之外,要紧贴高校自身的文化品位进行绿化景观设计,突显高校的特色与性质,广大师生才能感受到和谐与自然的美好校园文化。另外,景观施工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以人为本,注意安全施工,控制施工进度与原材料质量,重点关注使用的绿化植被是否满足施工需求,及时沟通,才能更快地完成高校校园绿化景观的建设,使高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张雄亮.高校校园绿化环境景观设计的探索与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6,32(6):18-20.

[ 2 ] 潘鑫.高校校园绿化及景观工程施工管理要点[J].中国园艺文摘,2014,30(6):80-81.

[ 3 ] 刘作平.高校校园环境绿化设计与施工管理——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为例[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1):87-89.

作者:郑凯

上一篇:同步小康绿色经济论文下一篇:高校改革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