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远程网络教育中的“逆淘汰”现象

2022-09-12

远程网络教育在中国从出现到发展至目前的庞大规模, 经历了近十年的努力, 无论是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学生服务、考试组织等任何方面, 总体趋势都是越来越向强势发展, 远程网络教育的形式一片大好, 前景似乎是一片光明, 但是在这样的形式之下, 仍然可以看到不和谐的音符, 甚至足以断送中国远程网络教育的前途, 这就是在远程网络教育中日益趋于普遍的“逆淘汰”现象。

事实上, “逆淘汰”一词源出高尔顿。高尔顿在接受达尔文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理论后提出了这一概念。但在高尔顿的研究中, 当时他注意到的是遗传素质的逆淘汰。他把“逆淘汰”定义为:现代文明社会, 包括科学技术、法律、宗教、伦理道德等可能会创造这样一种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 不仅一些被认为身心俱健的“适者”能生存繁殖, 同样使一些被认为应是属于被淘汰的弱者, 也得到生存甚至繁殖的机会, 这样势必增加人群中被淘汰的弱者, 增加人群中不良基因的遗传频率, 最终严重地削弱人类的遗传素质 (赵功民1992) 。

引申到社会现象中, 所谓“逆淘汰”或叫精英淘汰, 便是指在政治、学术领域, 具有真才实学和道德操守高尚者, 遭到冷遇、排挤和打击、压制乃至被最先淘汰出局的现象。而与之伴生的现象是, 一些缺乏才具, 能力平庸, 境界低下, 道德品质较差乃至恶劣的庸人甚至坏人, 他们反而因为善于投机钻营和弄虚作假, 而成为竞争的胜利者顽强地生存下来。

而在远程网络教育中, 这种“逆淘汰”便表现为:真正贯彻国家教育部理念的高校, 真心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的高校, 在竞争中输给只要学生交钱就敢发文凭的高校;踏踏实实认真学习的学生, 在竞争中输给作弊、替考的学生;严格按照规定组织招生、考试工作的校外教学点或学习中心, 在竞争中输给搞虚假宣传、协同学生作弊的校外教学点或学习中心。

当前, 在主要成员为高校、学生和校外教学点或学习中心的远程网络教育中, 均有“逆淘汰”现象的发生, 其中又尤以校外教学点或学习中心这样的维系高校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枢纽机构, “逆淘汰”现象最为严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阐述远程网络教育“逆淘汰”现象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1 远程网络教育中“逆淘汰”的成因

实际上, 并不仅仅是在远程网络教育中存在“逆淘汰”,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各行各业中均存在, 就拿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毒奶粉事件来说, 前有三鹿在低端婴幼儿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小儿肾结石, 后有蒙牛在高端特仑苏奶粉中添加OMP物质的虚假宣传, 无良企业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以下几点:一是尽可能降低其生产成本, 不惜让消费者付出生命健康的代价, 二是故意提出一些诱人的虚假噱头忽悠消费者上钩, 最终达到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结果。这类情况引申到目前国内的远程网络教育上来, 则是某些不负责任的高校为了尽可能地扩大招生规模, 招来更多的生源, 不惜降低自己的教学管理成本, 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而同样在利益的驱动下, 某些不负责任的校外教学点 (学习中心) 也随之把招揽生源、留住生源作为高于一切的存在, 不惜在招生中大量对学生作出虚假宣传、虚假承诺, 接受学生一切不合理的要求, 而在考试组织等工作中则有意识地不尽职尽责, 在这种情况下, 自然引发的连锁反应便是导致一些学生把远程网络教育当成了一个混文凭的方式, 根本不去学习, 仅仅是在考试时搞一些歪门邪道, 只求蒙混过关, 最终混得一个国家承认的文凭。远程网络教育的全过程越来越趋于简单化, 导致高校和校外教学点满意地收钱、分成, 学生丝毫不经过努力学习便可以高高兴兴地拿文凭这样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并不仅仅是高校或学生等某一个方面出的问题。

作为高校来说, 希望多招进来几个学生的想法并没有错, 错在招进学生之后, 并没有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真正对学生负起责任来, 但是, 现实是残酷的, 如果哪所网络高校真正对学生严格要求起来, 还能否招来这么多学生就要打个问号了。

对于校外教学点 (学习中心) 来说, 首要任务是严格遵守高校的规章制度, 做好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 但是, 这个“好”的标准, 在很多情况下, 高校和学生之间是有冲突的, 比如高校认为尽可能杜绝考试作弊、替考现象, 就算“好”的标准之一了, 但是参加考试的学生却有人认为, 我反正交了学费了, 最终目的是拿文凭, 只要你能不择手段地让我通过考试, 就是“好”了;如此一来, 处在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校外教学点 (学习中心) 的处境便非常地尴尬, 一方面, 如果每件事情都严格按照高校的制度来操作, 相当一部分学生会不满意, 学生不满意, 必然会影响到日后的招生, 校外教学点 (学习中心) 一旦招不到学生, 即便工作做得再努力, 恐怕也得不到高校方面的称赞吧哪怕你是严格遵照了高校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 如果任何事情都顺着学生, 允许学生考试时作弊、替考等, 学生是满意了, 但是高校却很难容忍这种情况的泛滥。由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对立情况, 处在中间的校外教学站 (学习中心) 的态度只能是暧昧的, 能够协调好高校与学生之间对立关系的, 自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上风只是这个“协调”, 说白了也不过是默许学生考试作弊而不让高校知情罢了。

以上提到高校和校外教学站的问题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学生的问题, 难道学生的问题确实很严重么?从某种程度上说, 的确是这样, 但也并非全部是学生的责任。远程网络教育的学生, 绝大部分都是成人, 拥有自己的事业, 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 上学的目的不是因为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 而是感到自己的文凭不够硬。因此,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 上学的目的根本不是接受知识教育, 而是很单纯的只有一点拿文凭, 这完全是由现今重文凭不重能力的人事制度所决定的, 而这种现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对于接受远程网络教育的成人学员来说, 获得学历文凭远远比其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技能有用, 在这种前提下, 单纯为了拿文凭的学生数量占据了多数, 自然对于还想真正在拿文凭的同时顺便学点知识的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凭什么我拼死拼活, 放弃休息娱乐的时间努力学习, 考试不作弊, 最终还不如整天混混, 作业都找别人帮忙做的人考试成绩好?既然平时不学习都能靠作弊、替考等手段蒙混过关, 最后发同样的文凭, 我何必费这么大的精力?拥有这种想法的学生越来越多, 高校及校外教学站即便想来一次认认真真的“整风运动”, 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正是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 造就了远程网络教育中高校、校外教学站 (学习中心) 、网络教育学员三方面的“逆淘汰”。

2 远程网络教育中“逆淘汰”的危害

远程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在国内发展到目前的局面, 是很不容易的, 其中倾注了无数人的心血, 笔者从2002年开始即奋斗于远程网络教育工作第一线, 对目前国内远程网络教育高校、校外教学站、学生三方面“逆淘汰”的危害, 有着如下认识。

2.1 高校方面

在远程网络教育的过程中, 高校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高校在网络教育方面做的如何, 直接影响到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而由于远程教育的教学工作几乎全部在网上完成, 因此网络课件的质量好坏, 又成为高校在网络教育中工作的重中之重, 贯穿了网络教育的始终。在这一点上, 一部分高校做的很好, 课件均由名师主讲, 视频、音频、讲义、练习、辅导、答疑等一应俱全, 网络资源非常丰富, 不仅仅起到替代讲师的作用, 还能够符合各类不同需求的学生的要求, 同时课件更新及时, 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而另一部分则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有些高校的课件甚至连“多媒体”都称不上, 完全没有利用好现今的计算机技术, 充其量是一个有着超链接的网页, 学生与其看这种质量低下的所谓课件, 还不如直接看书自学更有效。可惜的是, 课件的好坏, 与高校的招生人数并不构成线性关系, 也不能为高校带来直接的现实利益, 同时, 好的课件, 所需要的成本、人力物力也远远高于敷衍了事的课件。既然在竞争中, 优秀的课件并不能成为有力的筹码, 出于趋利避害的选择, 自然而然地会有部分高校逐渐选择降低网络课件的成本, 一套课件用上几年不变, 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了网络教育的活力。

再看毕业论文环节, 毕业论文是高校学生提供的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 从毕业论文中可以检验出学生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因此是网络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同时, 对于网络教育的学生而言, 这也是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由于远程网络教育有其特殊性, 指导教师与学生很难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交流, 因此, 更进一步加大了网络教育指导的难度。一部分高校对此工作便放松了许多, 甚至干脆不去聘任论文指导教师进行网上辅导, 而是直接交给校外教学站全权处理, 由校外教学站来完成这一项重要的任务。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低下, 很多根本不符合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甚至是大段剽窃、抄袭的论文也能通过, 很多根本不具备高校毕业生能力的人也顺利“混”到一张文凭。相反, 有些高校在毕业论文这一环节上加大管理力度, 聘请论文指导教师一丝不苟地完成论文指导工作, 严格把关, 有些学生因此而无法毕业。这造成的后果反倒是学生对学校表示不满, 这种不满情绪直接影响到高校日后的招生工作, 久而久之, 高校也只好变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后果便是远程网络教育教育的毕业生质量每况愈下。

2.2 校外教学站 (学习中心) 方面

校外教学站 (学习中心) 在远程网络教育中的主要任务是在远程网络教育中协助高校招生, 组织、管理好学生,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做好服务工作, 校外教学点 (学习中心) 是联系高校与网络学院的纽带。近年来, 随着远程网络教育的普及, 校外教学点 (学习中心) 的数量也在急速增多, 各校外教学点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关系, 为了不在激烈的竞争中遭到淘汰, 各校外教学点不约而同地把“如何招到最多的学生”作为自己的最根本目标, 因为无论管理水平再怎么完善、设备条件再怎么齐全、师资力量再怎么雄厚, 如果招不到学生, 对于高校和校外教学点来说, 那都是一句空话;相反, 一旦生源达到了一定数量, 校外教学点首先在面对高校时有了底气, 说话也有份量, 至于管理上如果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则都是可以与高校进行沟通和商量的, 毕竟, 高校在面对下属一个拥有几百甚至上千名学员的校外教学点, 处理起问题来, 必然要慎重再慎重, 轻易是不可能有什么大动作的。在这种指导思想下, 有些校外教学点在照章办事与违规操作二者之间选择了后者, 则毫不稀奇。更有甚者, 干脆在招生时便向学生作出一些不合理的承诺, 利用一部分学生的惰性心理, 向学生宣称入学以后可以不用做平时作业、只要考试前找点复习资料, 考试时抄一抄即可通过考试等, 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报名, 为了兑现这些承诺, 这部分校外教学点自然在作业、考试等环节上会放松管理, 如代学生完成作业、对学生在考试中的舞弊行为视而不见, 甚至协同学生作弊等, 而学生毕竟已经缴费入学, 只要最终能保证自己顺利毕业拿到文凭就好, 一般情况下对这种混乱的管理也不会提出什么异议。相反, 由于部分校外教学点 (学习中心) 这种不负责任的管理, 反而会使学生萌生出一种“这里的考试管得松、文凭容易拿”这样的想法, 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招生的作用。如此恶性循环下去, 其后果不仅仅是违规操作的校外教学点 (学习中心) 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这么简单, 其他原本照章办事的校外教学点也会逐渐效仿这种行为, 长此以往, 远程网络教育会沦落为公开买卖文凭的基地, 必将走向严重违背其初衷的道路。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2.3 学生方面

如今的远程网络教育面向的主要对象, 实际上绝大部分仍然是成人, 学习形式从本质上说, 仍然是业余学习, 从这一点上来说, 远程网络教育和以往的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函授、夜大等教学模式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只不过是教育理念更加先进、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更加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而已。相比于以往的传统成人教育, 不得不说, 远程网络教育的优势是非常巨大的, 如果学生真的愿意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 远程网络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而对于大部分学习目的单纯为了获得一个文凭的成人学生来说, 远程网络教育的这种优势几乎等于不存在, 尽管各校外教学点 (学习中心) 都会在新生入学后举行入学培训, 但这种培训的效果微乎其微, 大部分学生仍然对于远程网络教育的优越性认识不够, 丝毫不会将这种优越性加以利用, 这种认识将贯穿于他们的学习过程始终。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 根本不会首先考虑到上网求助, 更有甚者, 从开学到考试, 几乎就没有上过网与同学讨论, 没有上网听老师讲过课, 甚至连网上的作业、期末的课程考试、毕业论文都是请别人代替自己完成, 有极个别的学生, 已经毕业了, 居然连电子邮件都不会发, 让人很难想象这居然也是接受了网络教育学习的毕业生。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对远程网络教育的一种极大的讽刺, 更严重的后果是, 像这种根本不学习的学生最终也能凭借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混毕业的现象的存在, 对于其他刻苦努力学习、独立完成学业的学生, 思想上会造成严重的冲击, 进而争相效仿, 任其发展下去的话, 离网络教育课件点击率仅为个位数、网上讨论人数为零的现象也就不远了, 一旦这种情况真的发生, 远程网络教育近些年的发展将成为泡影, 前期的大批人力物力的投入都将成为一个笑话。

以上情况均表明, 远程网络教育的“逆淘汰”所带来的恶果, 并非危言耸听, 某些不良的趋势和苗头早已出现, 有关部门急需及时采取相关有力措施控制、改变这种“逆淘汰”现象。

3 如何应对远程网络教育中的“逆淘汰”现象

在目前的远程网络教育中, 消除这种“逆淘汰”, 并非某所高校、某几家校外教学点的努力能够改变, 相反, 试图避免这种“逆淘汰”现象的产生, 使得远程网络教育步入良性循环的正轨, 需要的是从教育部到学生本身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是国家教育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各所网络院校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评估力度, 制定出一套科学、严谨、合理的评估依据, 对各网院的教学、管理过程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要有魄力坚决地取缔不合格的网络院校, 责令其停止招生, 限期整改;对于多次评估达到优秀的院校, 应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 只有国家教育部真正做到了赏罚分明, 各网院才会真正建立起良性竞争关系, 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服务质量获胜, 而不是以盲目满足学生要求来获得竞争中的优势。同时, 教育部的这种评估, 决不能仅仅流于表面, 而是需要落到实处, 隔级审查是很重要的一环节, 教育部仅仅是对高校内部的检查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高校下属校外教学点 (学习中心) 甚至是学生的抽查, 才是评估高校远程网络教育的关键, 一旦校外教学点出现事故, 教育部首先要严肃追究高校的责任, 只有如此, 才会促使高校真正重视校外教学点的管理问题, 让高校对于招生人数与管理质量之间的矛盾找到比较合适的平衡点, 不再盲目地大量招生导致管理水平无法跟上。在这种良性的竞争环境下, 才可以杜绝网络高校“逆淘汰”的发生。

其次是各高校对其校外教学点 (学习中心) 的管理, 也要改变其评价依据, 招生人数固然很重要, 但这是要建立在管理水平达到一定标准的前提下。如果教育部隔级审查的工作环节做得很到位, 高校自然而然地会把加强对学习中心的管理放在首要位置, 只要高校能够做到出现问题绝不姑息, 校外教学站自然会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服务上, 不会留给一心只为招生赚钱、不规范管理的校外教学点 (学习中心) 任何可趁之机, 校外教学点“逆淘汰”的现象也不会发生。

再次是校外教学点 (学习中心) 对于学生的管理, 这也是整个远程网络教育中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校外教学点 (学习中心) 直接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成人学生, 大部分人上学的动机就是混得一个文凭, 以便评职称所用, 因此, 有些学生干脆在入学时就直白地向学习中心提出:“在这里上学考试让不让抄?不让抄我就到别处报名去了。”对于这类学生, 如果每一个校外教学点都能做到坚决将其拒之门外, 无疑会对日后的管理服务工作带来很大好处。对于一部分持犹豫态度的学员, 如果学习中心已经创造出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健康的氛围, 自然会形成一个让所有学生都努力学习、以诚实的考试检验自己知识水平的良性循环, 学生“逆淘汰”的现象自然而然被消灭在萌芽中。

当然, 以上方案的提出, 并不可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除当今远程网络教育中高校、校外教学点和学生这几方面的“逆淘汰”, 只能起到尽可能地限制“逆淘汰”发生的作用, 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我国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重文凭、轻能力”的人事制度, 正是在这种制度下, 才使得相当一部分人纯粹把接受网络继续教育当作自己升职发展的跳板, 只要这种人大量存在并成为远程网络教育学生的主流, 这种远程网络教育中的“逆淘汰”现象就很难消除。为了将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变得更加纯粹, 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需要我们乃至几辈人的共同努力。

以上仅为笔者的一点浅见, 如有不妥之处, 还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教。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远程网络教育的现状, 从实际出发, 分析了网络教育高校、校外教学点、学生三方面“逆淘汰”的成因, 指出了“逆淘汰”在远程网络教育中的危害, 提出了避免远程网络教育“逆淘汰”的一部分对策。

关键词:远程网络教育,逆淘汰,高校,校外教学点,学生

上一篇:下肢血管重建及皮瓣修复糖尿病足40例术后处理分析下一篇:高校学生走向自主管理——如何“弱化”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