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学校教育中的“教育冷漠”现象

2022-09-12

1 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关怀”

“尼尔·诺丁斯 (Nel Noddings) 认为, 现在的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关怀’, 而且学生应该享有这种关怀。”

英国著名学者约翰·怀特 (John White) 在对各个不同的教育目的进行分析之后指出, “教育应该增进受教育者的幸福, 这种观念可能比那种认为教育应该以追求知识本身为目的的观念更有市场。”教育的“终极关怀”就是要关注并且增进学生的幸福, 让学生体验到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应有的幸福。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实践的过程中, 应当具有人本主义观念, 具有广泛开展公民教育的意识,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本着人道、公正、民主的精神对待学生。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主张消除现实教育中严重的师生对立和冲突现象, 强调师生合作,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尊重, 都能够感到教师本人对他的关怀”。

教师的关怀能够让学生明白你乐于助人而且关心他人的疾苦, 进而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有这么一句名言:“只有在学生知道你关心他们时, 他们才会关注到你的学问”, 这一点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只有当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心和关怀, 你的道德说教才会发挥作用, 否则, 即使你给学生灌输的道德理论知识再多, 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应当更关注关怀那些在课堂上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

2 不断提高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

近二三十年来, 在教师角色理论研究中, 国外一些心理学家更注重教师的“心理定向角色” (包括教育心理学家、人际关系艺术家、社会心理学家、催化剂和心理卫生工作者等角色) 的作用。这些角色都需要教师从情感上对学生进行关怀和教育。然而,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 很多教师由于缺乏情感教育能力, 从而导致不能够依靠和利用学生的情绪对其实施教育, 更难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情绪生活。而具有情感教育能力的教师不仅能够为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拥有健康的情绪体验, 提高了学习效率, 从而为促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情感动力。

提高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 主要是要鼓励教师学会察觉学生的兴趣,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英国著名学者冯塔纳指出, 在帮助学生发展一种才能和兴趣时, 教师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提供机会; (2) 证明某种兴趣与学生自己是有关的; (3) 不要对与学生兴趣有关的能力予以评价, 直到给他们机会来发展这些技能; (4) 对学生的兴趣表现出热情和投入。

3 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

现代道德非常重视个体的理性自律与意志自觉, 道德教育的方法也应当充分体现个人自律、自觉的精神, 可是, “现代道德教育却常常采取灌输说教的方法来强制学生接受某种道德体系, 反而走向了道德的对立面。”L.布朗曾经这样批判道德灌输现象:“灌输者因为没有促进个人道德和智力的发展, 他算不上一个教育者。从根本上说, 他是不道德的, 因为他不关心儿童的利益, 只关心自己的利益;除了违背了我们基本的道德原则外, 他还违背了提出这些原则的道德价值即对人的尊重。”除了灌输的德育方式之外, 现代德育还存在教师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等现象, 给了学生阳奉阴违的不言之教。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 就必须要改变灌输的德育方式。

德育是教人为善的专门教育活动, 但教人为善的德育本身未必就善、就合道德。在世界教育史上, 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对德育的不道德性进行过猛烈批判, 其中尤以卢梭的批判最具代表性。他认为, “你每向 (学生) 他们头脑中过早地灌输一次教育, 就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种下了一个罪恶的根;愚昧的教师在促使他们成为坏人的时候还以为是创造了教人为善的奇迹”。卢梭批判了资本主义德育的异化问题:教人为善反而种下罪恶。其实, 社会主义德育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异化问题。例如, 德育教育严重脱离社会生活, 不能反映时代的道德精神, 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人生指导, 这也说明德育内容具有不道德性。

道德情感的一个重要支点是人的同情、分享以及社会兴趣的指向及其范围、领域的大小。它是人们超越自我中心的标志。随着人的年龄、学龄的增长, 必定会相应出现社会兴趣的扩大。但是,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 学生由于学业负担沉重, 而且缺少师生、同伴之间和谐温馨的依恋, 缺少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和兴趣, 其喜怒哀乐的情感所系主要源自于教学活动中以分数为唯一衡量指标的片面评价系统, 学生的眼界、胸襟十分狭小, 这必然会影响到其情感世界。

学校教育应当及早培养学生对老弱病残者的关心, 对因为天灾人祸惨遭不幸者进行支持与支援, 这不仅是一种情感上的移情与共鸣, 而且也是“助人为乐”的情感升华, 是高尚道德情操形成的基础性情感。很多未成年犯正是由于缺乏同情感才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

4 适当开设生命课程

暴力的基础就是对生命的极端漠视。表达暴力的方式有很多, 包括言语、刀枪、拳头等。我国少年实施暴力犯罪时绝大多数不使用枪支, 因为一般他们不可能获得。但是, 其残忍程度比起美国的校园暴力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视觉和心理感受来说, 我国少年用刀子、斧头之类的冷兵器, 对受害者进行近距离见血见肉地砍杀, 比起使用现代武器实施的攻击要更加恐怖和野蛮, 这只能说明施暴者更冷酷、更残忍。

学校应告诉学生, 作为人, 为什么要规范自身, 使之在任何情况下, 都有一种对规范的尊重。现在的一种观点认为, 普法就是让孩子懂法,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法律只是法制的外在, 更重要的还包括法制的精神。也就是说人为什么要守法, 人为什么要限制自己的行为。要让学生懂得, 人不能总是任随快乐原则的本能冲动, 而是应该在规范之中赢得自由, 而不是为所欲为。因此, 从青春期的起始阶段, 就要开设“生命课”, 引导他们进行诸如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如何应对变化和生存、个体生命与社会的关系、信仰与人生等关于生命的思考, 要让他们在理性社会中对自己、对他人的身体和生命给予必须的尊重。

摘要:本文从学校教育这一维度, 分析了“教育冷漠”现象的成因, 重点提出了避免出现“教育冷漠”现象的措施, 即, 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关怀”、提高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与适当开设生命课程等。

关键词:教育冷漠,情感教育,道德关怀,生命课程

参考文献

[1] [美]Lynda Fielstein and Patricia Phelps著, 王建平等译.教师新概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4) .

[2] [英]约翰·怀特著, 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27) .

[3] 杜殿坤等主编.苏联关于教育思想的论争[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 (18) :1.

上一篇:对应液化气新国标优化南堡联合站生产运行下一篇:京津冀农村文化创意人才创业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