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探究

2022-09-10

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是新时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根本遵循, “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成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总要求。新《细则》的出台, 既为高职院校规范发展党员工作和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 又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供了保障。

基于此, 就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构建和完善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 进行了专项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调研, 现就结合对7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各个方面的调研分析, 就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

一、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现状调研分析

调研显示,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党员质量总体较高, 因为累计有将近70%的被调查者认为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质量较高。高职院校都普遍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 注重学生党员发展的各环节和全过程, 都能按照《细则》要求, 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 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 扎实做好了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同时也有少量数据表明, 当前高职院校在发展大学生党员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和环节, 具体概述如下。

(一) 培养教育持续性不够

调查显示, 学生党员在党的理论知识方面还有待提高, 应该学习, 这就表明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持续性不够。青年大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开始, 经过长期的培养教育和考察直到最终入党的过程, 也是处于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不断学习和不断加深的过程。因此, 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教育的持续性, 进行拓展延伸的考察教育, 并加大对其社会实践方面的教育。

(二) 基层党组织活力不足

调查表明, 基层党组织在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效果等方面呈现出远远逊色于团组织和社团活动的吸引力。而调查所显示的目前学生党支部在同学生交流和深入到学生中间的力度明显不足, 这也是造成其活力不足、吸引力不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党务工作者队伍需要继续优化

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中能发挥良好的教育引领作用。通过调查, 近85%的被调查者认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得比较好, 仅0.8%的被调查者认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得较差。可见, 党务工作者队伍依然存在需要优化的方面和环节。

(四) 党建工作制度适时性和执行力不够

从对7所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来看, 制度的落实依然存在着盲区, 有制度但不能很好地执行, 这也是当前制度建设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填补制度建设的空白, 最大程度的建立健全、完善落实好制度, 也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 党建活动阵地和载体开拓不足

调查显示, 在学生党建活动阵地创建方面, 缺乏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新阵地的开拓。同样的, 学生获得党的知识最主要也是通过党课培训、支部组织生活或团日活动等传统渠道获得, 而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和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媒体获得的则相对较少。这种较为单一的阵地和载体,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对学生考察教育的实际效果。

(六) 党员反馈内容和形式单一

通过对内蒙古地区7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 就目前高职院校在建立学生党员反馈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反馈内容和方式都比较单一。调查显示, 高职院校基本没有进行过对毕业生党员的反馈, 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反馈也仅仅存在于需要转正的预备党员中。而且反馈形式比较单一, 只是在预备党员参加转正大会时, 才将实习单位出具的鉴定表带回。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就在于高职院校与顶岗实习单位或者是用人单位之间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互动反馈机制。

二、构建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探究

基于对目前所在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调研分析, 为达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考察和发展党员, 真正实现从教育培养、基层组织设置、制度建设、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阵地和载体创新、毕业生党员反馈等方面, 进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进而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 现提出如下七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 坚持全程教育培养与延伸拓展相结合

针对目前存在的对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持续性不足的现状, 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在校入党期间的全程培养, 而且要以入学和毕业为节点, 延伸拓展至高中时期和毕业参加工作后这两个阶段的考察和跟踪调查。据此, 要按照《细则》的要求, 做好从对入党申请人高中时期的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教育直至发展成为党员的考察、培养和教育甚至还有针对毕业参加工作后的跟踪调查, 将实现覆盖全过程和各环节的教育培养与延伸拓展相结合。

1. 加强对入党申请人高中期间的考察。

高职院校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 要在对入党申请人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 将考察期前延至高中阶段, 通过查阅档案、与本人谈话的方式, 重点考察其在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品行情况, 并将之作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参考依据。

2. 强化对学生党员毕业后的跟踪调查。

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经过在校期间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最终被吸收入党。毕业参加工作后, 能否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时时处处体现先进性, 高职院校党组织要就此有关情况与用人单位对接, 开展对学生党员毕业后的跟踪调查, 并将此作为依据, 不断增强对在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

(二) 因需灵活设置学生党支部

针对调查所显示的基层党组织所呈现的活力不足的现状, 可以积极探索灵活设置党支部的组织架构, 并在党支部功能上予以不同的定位。纵观目前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的设置, 在组织结构上主要是隶属于各系部党总支, 功能上主要是着眼于从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教育、重点培养对象的考察教育、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直至最终被吸收入党的全过程。为此, 我们可以进行灵活架构和功能定位的积极探索。

1. 根据工作需要, 在学生集中学习和生

活时间较长的班级、公寓积极探索灵活设置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由学生党员担任。功能定位于就近式的引领教育, 如班级班长和宿舍舍长根据自身当时所处的被培养阶段可以兼任当时阶段的学习组长, 带动和引领本班和本宿舍的全体同学, 起到教育、培养和考察的统一跟进和有机融合。

2.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需要顶岗实习的实

际, 探索在学生正式党员人数超过3人的顶岗实习基地建立临时党支部。功能定位于考察和反馈, 这样不仅加强了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管理、教育和考察, 也可以及时反馈其在实习基地的工作和生活表现。如果是预备党员的话, 也可以根据反馈情况, 有针对性的衡量其预备期满能否在校转正等相关事宜, 真正体现培养教育考察的连贯性。

(三) 注重学生党建工作制度的完善和实施

就有关调查问卷所分析,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发展学生党员方面所存在的制度不健全, 执行力度不够的现状。对于加强党建工作制度建设而言, 首要的不仅是着眼于可操作层面的制度建立, 更要与时俱进建立新的党建工作制度。各高职院校党委可以根据自身实际, 制定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党委党校工作条例等方面的制度性文件, 并健全、完善、落实好制度, 才能使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高效运行, 也才能保证学生党员发展的高质量。比如在处于空白期的学生顶岗实习期, 可以建立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发挥培养人的作用, 可以探索建立培养人联系制度等一切保障党员发展质量前、中、后等不同阶段的制度。

(四) 合理配备, 切实保障学生党务工作者队伍素质

根据调查所显示的党务工作者依然需要优化的现状, 高职院校要在组织员队伍建设、专兼职党务工作者人员比例、提高党性修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方面做出新的努力和尝试, 切实保障学生党务工作者队伍素质。

1. 要合理调整党务工作者专兼职人员的比例, 增加专职党务工作者的数量。

由辅导员班主任或者是由学生党员来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现状, 本身就不利于党务工作者专业化和专门化建设。繁杂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事务和学生党员繁重的学习任务, 基本上就无暇顾及或者是抽出时间去学习党务知识,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着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的提升和建设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和学习型组织等目标的达成。

2. 要注重党务工作者党性修养的提高,

这应该说是一个需要不断修炼和升华的过程。增强思想觉悟, 提高精神境界是关乎党务工作者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的心理层面, 因此,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学习非常必要, 真信、真学、真懂、真用, 才能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净化自我心灵, 切实提高党性修养。

(五) 完善学生党建活动阵地, 创新活动载体

调查显示, 学生党建活动阵地和载体较为单一, 这也是传统教育手段和教育媒介的直接结果, 在网络化及各种新媒体日益普及的今天, 高职院校不但要努力完善旧有的阵地和载体, 还要积极探索新的阵地和载体, 以不断增强学生党建活动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创新学生党建活动载体, 大力借助新媒体手段, 强化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校内媒体的载体优势, 加大对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校外媒体的宣传, 有效利用新媒体手段等资源, 不断创新学生党建活动载体, 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学生。

(六) 建立顶岗实习期和毕业生党员反馈制度

针对目前在学生党员反馈方面存在的较为单一的反馈内容和反馈形式, 为了进一步强化对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以及对毕业生党员的跟踪调查, 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学制和本校学生需要参加顶岗实习的实际, 适时建立学生党员反馈制度。包括要建立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的反馈制度和毕业生党员的反馈制度, 以了解其在单位的表现情况, 真正挖掘毕业生党员的成功职业发展案例, 不断强化其示范引领作用, 以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的质量。

(七) 建立学生党员退出机制, 畅通党员出口

《党章》对党员的退出做出了明确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 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或不交纳党费, 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 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现在的问题是, 和入口相比较, 出口方面的机制不健全。因此, 要探索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 在把握好党员发展“进口”关的同时, 也要解决好不合格党员的“出口”问题, 及时清退学生党员队伍中的不合格力量, 使党员退出机制常态化。

摘要:本文将所在地区7所高职院校作为调查对象,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现状的调研分析, 可以看出,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党员质量普遍较高, 在学生群体中能够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同时, 调查数据也表明, 当前高职院校在发展大学生党员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和环节。现就结合存在的问题, 进行关于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现状调研分析的思考, 并就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 进行七个方面的对策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对策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N].人民日报, 2014-06-11 (006) .

[2] 蔡天作, 张承秋.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党员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 (6) .

[3] 桑大志, 雷玲.加强党建队伍建设, 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6) .

[4] 董广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机制[J].中国冶金教育, 2007, (2) .

[5] 吴跃峰.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基于下沙高教园区的调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15 (3) .

[6] 任福全, 王扬.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制度探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3) .

[7] 邓红英.实现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基本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1) .

[8] 郭亚红.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深河职业技术学院报, 2010 (1) .

[9] 何淑霞.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的探讨[J].文教资料, 2010 (8) .

[10] 蔡鹏飞, 刘芳.创新高校大学生党建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0) .

[11] 萧莉, 马国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创新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25) .

[12] 曾德盛.关于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的思考[J].观察与思考, 2014 (2) .

[13] 唐百锋.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职业时空, 2011 (2) .

[14] 董广斌, 王彬, 田冬梅, 李晔.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现状调查研究[J], 2015 (10) .

上一篇:海商法中的船舶留置权下一篇: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