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抬牵引法治疗髋关节脱位48例

2022-11-13

髋关节结构稳固, 只有在强大暴力下才能脱位, 患者多为活动能力强的青壮年, 常于劳动中受伤, 根据脱位后股骨头的位置, 髋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 后脱位, 和中央型脱位。尤以后脱位最常见[1]。

本科自1993年至2008年15年间, 收治髋关节脱位48例, 通过本文介绍的复位方法, 均取得满意效果, 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病人中, 1例门诊病人, 1例脑外科会诊病人, 46例本科住院病人;男43例, 女5例, 年龄最小19岁, 最大46岁, 平均36岁, 自行摔伤10例, 因车祸撞击伤38例, 单纯脱位40例, 合并髋臼骨片撕脱8例, 均为伤后来诊, 2d内复位。

2 治疗方法

2.1 整复方法

一般不需麻醉, 如因患者体格强大, 整复困难, 在无麻醉禁忌的情况下, 给予硬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患者仰卧于病床上或地上, 术者站在患髋对面。一助手固定骨盆并使健侧下肢伸直, 另二助手将一8cm直径木杠置於腘部, 木杠正中包以布单或软垫, 以避免损伤腘部动、静脉及神经, 将患肢膝关节屈曲, 术者一手扶持膝前, 另一手握踝部下压固定小腿, 另二助手手持木杠两端上扛或抬牵引, 此时患髋由外展位 (前脱位) 或内收位 (后脱位) 转为屈髋90°, 屈膝90°位, 数分钟后, 多可感到或听到股骨头纳入髋臼时的弹响, 畸形消失, 放平患肢, 术者被动活动髋关节。内收, 外展, 旋转, 并确定关节内有无碎骨片摩擦音, 测量双下肢等长, 弹性固定消失, X光片确定复位成功。

2.2 术后处理

整复结束并满意后, 皮肤牵引固定患肢於外展位3~4周, 床头拍片示关节在位并排除髋臼撕脱性骨折骨片嵌入关节内, 以免造成创伤性关节炎, 因股骨头脱位时圆韧带断裂, 影响股骨头血运, 6~8周不负重, 定期复查x光片, 证明无股骨头坏死, 血运良好, 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2.3 治疗结果

本组48例均1次整复成功。X光示复位佳。髋臼有撕脱骨片者, 无1例嵌入关节内, 部分随访4个月, 无再次脱位及股骨头坏死, 关节功能好。

3 讨论

髋关节前脱位的原因以外力杠杆作用为主, 当患髋因外力强度外展时, 大粗隆顶端与髋臼上缘相接触, 迫使股骨头由关节囊前下方薄弱区脱出, 髋关节囊前下方撕裂, 股骨头向前下移位, 停留在闭孔内或向上向前移位, 停留于耻骨上支水平, 而髋关节后脱位则是关节囊的下部的撕裂, 前侧髂股韧带多保持完整, 除关节囊撕裂外, 有时合并臼缘或股骨头骨折, 多数病历股骨头停留在坐骨切迹以前的髂骨翼上, 少数位于坐骨部位。原则上新鲜脱位, 应立即行手法复位, 即使合并髋臼或股骨头骨折者, 也应即刻整复[1], 但操作过程中注意用力轻巧, 柔和, 充分理解脱位发生机制, 然后沿着与脱位途径相反之路径复位, 禁用暴力, 避免发生骨折, 本组病例中, 对于患者体格强大, 给予麻醉, 有效缓解患者及肌肉紧张, 有利于一次复位成功。

摘要:目的对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原因、病理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提高复位质量和效果, 提高髋关节复位的满意率。方法对48例髋关节脱位, 均采用扛抬牵引法, 一次复位成功, 整复后给予外展位皮牵引, 维持关节复位后的良好稳定。结果本组48例髋关节脱位患者均一次整复成功, 近、远期功能恢复好, 疗效满意。结论扛抬牵引法治疗髋关节脱位是一种简单、实用、立竿见影, 确可作为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扛抬牵引,复位

参考文献

[1] 陆裕朴.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633~634.

上一篇:《科技创新导报》编辑部学术论文征集启事下一篇:电视栏目片头字体设计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