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2022-09-10

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年间, 对67例手术治疗并有资料完整的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临床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7例, 男43例, 女24例;年龄18~69岁, 平均47岁。按Lauge~Hansen分型, 旋后外旋型37例, 旋前外旋型21例, 旋后内收型3例, 旋前外展型6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3例) .术前X片明确下胫腓联合分离16例, 术中明确5例, 21例患者均行下胫腓联合固定。

2 手术方法

内踝采用偏前弧形切口外踝采用腓骨正中纵行切口;骨折固定顺序依次为:外踝、内踝、后踝和下胫腓联合。外踝骨折采用外踝解剖钢板, 1/3管形钢板固定, 内踝骨折较大采用半螺纹空心拉力螺钉固定, 骨折复位后先行导针固定并透视, 达到解剖复位螺钉沿导针拧入固定, 内踝骨折较小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后踝的固定与否由骨折线累及关节面的大小决定:如果骨折块较小, 不固定;如果后踝骨折块, 只要够一枚拉力螺钉固定, 移位<1mm, 经皮从前或从后用半螺纹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移位>1mm, 从跟腱外缘另作切口复位固定。下胫腓关节分离, 用1枚皮质骨螺钉在距关节面2~3cm处自腓骨向胫骨固定 (三皮质) , 如腓骨骨折行钢板固定, 可利用其中的钢板孔固定下胫腓联合。闭合切口前透视, 确定内, 外, 后踝及下胫腓联合解剖复位后, 闭合伤口, 并短腿石膏固定。

3 结果

疗效标准:Leeds X线术后即时评估标准。好:外踝无内外侧移位, 前后移位<2mm;内踝无内外侧移位, 前后重叠移位<2mm;后踝移位<2mm;内踝穴间隙正常;下胫腓分离 (胫腓间隙) 2.5~4.0mm。可:外踝内外侧移位<2mm, 前后移位2~5mm;内踝无内外侧移位, 前后重叠移位2~5mm;后踝移位2~5mm;内踝穴间隙增宽<2mm;下胫腓分离 (胫腓间隙) 4~6mm。差:外踝内外侧移位>2mm, 前后移位>5mm;内踝有内外侧移位并伴有成角或旋转, 前后重叠移位>5mm伴距骨后脱位;后踝移位>5mm;内踝穴间隙增宽>2mm;下胫腓分离 (胫腓间隙) >6mm。

结果本组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 (3~36个月) 间。按Leeds X线术后即时评估标准评定;好56例 (83.58%) , 可8例 (11.94%) , 差3例 (4.48%) 。下胫腓关节固定21例, 其中3例螺钉断裂, 切口表浅感染2例。

4 讨论

踝关节为人体最大的负重屈戍关节, 局部缺乏软组织保护。踝关节的稳定主要由以下结构维持:内侧结构 (内踝, 距骨内侧面, 三角韧带) , 外侧结构 (腓骨远端, 距骨外侧面, 外侧韧带复合体) , 下胫腓联合 (下胫腓韧带) 和骨间膜。手术中需要特别注意内, 外踝解剖复位固定, 兼顾后踝解剖复位固定和下胫腓联合复位固定。术后常规给予小腿中立位石膏固定4~6周, 有利于韧带的愈合。我们观察的67例病人术后评分近似于国内文献报道。在踝关节复位固定中, 腓骨的复位固定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摘要:目的 对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有完整资料的6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分析和总结对象, 男43例, 女24例, 年龄18~67岁。按Lauge~Hansen分型, 旋后外旋型37例, 旋前外旋型21例, 旋后内收型3例, 旋前外展型6例。结果 随访时间为3~36个月, 平均15个月, 按Leeds临床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好56例, 可8例, 差3例。结论 良好的复位、固定及维持踝穴的稳定是恢复踝关节正常功能的保证。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

参考文献

[1] Vander Griend R, Michelson JD, Bonel B.Fractures of the ankle and the distal part of the tibia Instr courselect[J].1997, 46:311~321.

[2] Ramsey P, Hamilton W.Changes in tibiotalar area of contact caused by lateral talar shift[J].J Bone Joint Surg Am, 58:356, 1976.

[3] 张铁良.踝关节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 2004, 24:58~62.

[4] Fitzpatrick DC, Otto JK, Mckinley TO, et al.Kinematic and contact stress analysis of posterior malleolus fractures of the ankle[J].J Orthop Trauma, 2004, 18:271~278.

[5] Langenhuijsen JF, Heetveld MJ, Ultee JM, et al.Results of ankle frac-tures with involvement of the posterior tibial margin[J].J Trauma, 2002, 53:55~60.

[6] Rammelt S, Gavlik JM, Barthel S, et al.The value of subtalar arthroscopy in the management 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us fractures[J].Foot Ankle Int, 2002, 23:906~916.

[7] Rose JD, Flanign PK, Mlodzienski A.Tibiofibular diastasis without ankle fracture a review and report of tow cases[J].foot ankle surg, 2002, 41:44~51.

[8] Candal-Couto JJ, Burrow D, BromageS, et al.Instability of the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have we been pulling in the wrong direction[J].

上一篇:论数字方志馆的发展建设下一篇: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