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体育锻炼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养成锻炼习惯的基础,教师是系统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首要因素,必要的学校体育锻炼规章制度是养成锻炼习惯的保证。

第一篇:体育锻炼论文范文

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访问、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目的是使高校教师能以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

[关键词]高校 教师 体育锻炼

[作者简介]袁萍(1971- ),女,江西吉安人,江西赣南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谢长英(1956- ),女,江西赣南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体育社会学。(江西 赣州 341000)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江西省的赣南医学院、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江西应用技术学院和湖北省的武汉体育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七所在地域上有代表性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2人,占58.67%;女性424人,占41.32%,年龄23~50岁之间。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笔者查阅了二十余篇与本研究有关国内外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2)问卷调查法。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问等形式。按照问卷设计的原则,对所设计的问题用特尔裴法进行筛选。信度和效度检验分别为0.84和0.75。此次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68份,总回收率为89%,其中有效问卷1026份,总有效率为96.06%。

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然后采用常规的数据统计方法加以处理,列出表格,并加以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人口。按照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以上的界定标准,统计被调查教师中符合上述标准的体育人口,其中男性为61.66%,女性为38.32%,平均为49.99%。与1996年全国体育人口的平均数15.46%相比,要高出许多。这说明高校教师的体育健身意识比全国整体要好,尤其是男教师明显高于全国体育人口的平均数,而女教师与男教师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有29.16%的女教师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说明女教师的体育健身意识较薄弱。

2.锻炼内容。各教师进行体育锻炼所选择的内容,按主要选择的项目排序:男性为跑步类、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等)、大球类(足球、篮球、排球等)、其他(散步、登山、骑自行车等)、棋类、舞蹈、武术、跳绳;女性为跑步类、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等)、其他(散步、健身操舞、瑜伽等)、大球类、武术、棋类、跳绳、舞蹈。从选择项目排序看,跑步均为首选内容。从年龄差异看,38岁以上的教师更多选择强度小、时间长的运动项目,如快走、慢跑、散步、棋类、武术(如太极拳、太极剑)等;23~35岁的教师更多选择小球类、大球类、健身操(女)等运动强度稍大,有一定对抗性的运动项目,这正符合青年人的心理需求,能在激烈的运动中放松自我、愉悦身心。从性别差异看,青年男教师喜欢对抗性活动量较大的且有身体接触的运动放松自我,而女教师大多数喜欢具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且无身体接触的运动愉悦身心。从锻炼方式看,男教师的自主锻炼意识强于女教师,暴露出女教师参与锻炼的依赖心理。

3.锻炼场所。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多为本校的体育场,少数人去经营性场馆(如网球场馆),还有少数人去公园、马路、郊外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如散步或骑自行车、爬山等。

4.锻炼时间和负荷。调查显示,在高校教师中,男教师体育锻炼的时间安排较为平均,而女教师主要选择晚上和周末。出现此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女教师早晨、下午要承担家庭事务,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在他们所参与的体育锻炼中,男教师以中小强度为主,女教师以小负荷为主,少数选择轻微负荷或中负荷。少数教师由于工作忙、家庭事务多、体质状况差、年龄大等多种原因,他们活动的时间及负荷就相对压缩。但是这种短时间、小负荷的运动是很难对健身产生作用的。

5.锻炼形式。由于高校教师的生活方式、住宿条件、工作方式、课程安排、年龄、习惯等与社会其他人群有很大差别,这就决定了他们的锻炼内容、活动方式的不同。进而由于他们的锻炼内容、活动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体育锻炼形式,即以个人锻炼为主,与朋友一起锻炼次之,最后是校工会组织教师进行体育活动。由于高校教师与社会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少,使得少数教师很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

6.影响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根据调查问卷及与许多教师座谈得知,在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中,男女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别。他们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时间、没人组织指导和缺乏同伴、没有场地器材、没有毅力、体力不支、对体育没有兴趣等。没有时间是影响各校教师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在影响各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诸因素中,主观因素占59.12%,这说明他们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锻炼意识不强,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客观因素占36.65%,这说明高校对教师是否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一定的组织和管理,体育硬件设施投入不够等多种因素影响了教师的体质健康。

7.体育锻炼的动机。对教师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有53.33%的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健身,42.11%的人是为了娱乐、情感交流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这说明,我国多数教师已经开始认识到体育与身心健康的密切关系,并开始逐渐地自觉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第一,教师体育人口人数偏高,但女教师与男教师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女教师的体育健身意识较薄弱。第二,由于年龄和性别差异,高校教师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时间、强度有所不同。从年龄差异看,年龄越大的教师更多地选择强度小、时间长的运动项目;从性别差异看,青年男教师喜欢在激烈对抗的运动中放松自我,而女教师喜欢在平缓的运动中愉悦身心。第三,锻炼形式以个人锻炼为主,与朋友一起锻炼次之,最后是校工会组织教师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锻炼方式看,男教师的自主锻炼意识强于女教师,这暴露出女教师参与锻炼的依赖心理。第四,锻炼的动机主要是健身、娱乐,情感交流、丰富生活的动机所占比例较少。第五,体育锻炼的空间较大,但相对于个人而言则较小。由于各高校学生规模较大,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体育锻炼空间。此外,缺乏指导、没有时间和毅力是制约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2.建议。第一,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必须有强健的身体保证,而体育锻炼是保证教师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学校领导应重视教师的体育锻炼,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鼓励教师积极锻炼身体,以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管理中。第二,学校工会对教师体育锻炼可实行弹性管理,即以规范化的制度管理为基础的灵活机动的管理方法。可将体育锻炼内容分为自主性锻炼、教师兴趣俱乐部、体育竞赛三部分,其中自主性锻炼可通过健身路径、操舞健身场(根据调查得知女教师多数喜欢跳健身舞、瑜伽等)。在自主练习中,教师的选择空间极大,可完全根据自身的现状来自主选择与调整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与活动内容。教师兴趣俱乐部可根据教师兴趣开设多种健身俱乐部,教师可根据爱好参加俱乐部活动,各俱乐部均由体育积极性较高、有责任心的教师具体组织管理;体育竞赛可通过不同时期安排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第三,在弹性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对教师参加体育活动进行评价,即将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活动的时间作为评价依据。实行刷卡制度,次数累计计算,且每天只计算一次,每次需在30分钟以上;并定期对体育锻炼表现突出的教师实行有偿奖励,使教师掌握锻炼方法,获得体育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第四,学校工会要协调校医院与体育系或公体部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锻炼处方,加大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增强教师的体育健康意识,提高其体育人口的数量,促进他们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为实现培养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体质基础。第五,学校应适当地为教师减缓压力,为其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使其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为更好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张建雄.广东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与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8,18(5).

[3]田新民,朱静芬,黄竟彦.现代弹性管理理论的初探[J].上海管理科学,2004(1).

作者:袁 萍 谢长英

第二篇:体育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养成锻炼习惯的基础,教师是系统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首要因素,必要的学校体育锻炼规章制度是养成锻炼习惯的保证。

【关键词】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院校;大学生;快乐体育

前言

《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生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的现状,探明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这对推进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锻炼习惯的相关概念

(一)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

目前人们对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的界定,还没达成统一的共识。我国的心理学、教育学专著对习惯有不同的阐释,认为习惯是“不需要特殊的练习,由于多次重复而形成的对于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我们认为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人在后天不断重复身体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内在需要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行为模式。简而言之,体育锻炼习惯是后天形成的自动化行为。

(二)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表现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在人生历程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的习惯是由于受到心理、生理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主要表现有:情境性学生习惯是在某种情境和某种刺激下而形成的,某种类似的情境或刺激重现,其习惯即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学生的某些习惯是由于受到教师或家长的赞赏、默许,在偶然的、微妙的、不易被本人和他人察觉中逐步形成的。

(三)动机概念

动机是指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在原因,而且这种行动具有方向性和持久性。所谓体育动机,是指推动、停止或中断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内部动因。它对体育学习或锻炼起着定向、始动、调节、强化和维持的功能,对体育运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往往不是由单一的动机驱动的,而是由几种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动机联合驱动的。

二、体育锻炼习惯的特征

(一)习惯性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在后天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不断重复模仿学习而形成的。

(二)情境性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由某种情境的不断重复出现和反复刺激所形成的。

(三)省力性

体育锻炼习惯定型后,无需更多的意志力来控制就能够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表现为心理能量的节省性。

(四)两极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习惯唯一性;其二是波动性。当习惯定型后,要想改变它就十分困难。

(五)愉悦性

在完成习惯动作时,大脑皮层运动中枢非常兴奋、激动,运动是内心感悟的自然流露,表现出愉悦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锻炼的习惯与专业的关系:

不同的专业与体育锻炼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别,以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对表3-1专业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专业81%学生都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只有38%的学生能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体育锻炼时间的调查与分析

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保障,没有体育锻炼时间的锻炼是无法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

(三)体育锻炼项目的调查与分析

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能增加学生的锻炼兴趣,促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锻炼项目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方式,项目的多样性能驱使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并增加锻炼时间,使体育锻炼的效果更好,也促使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四、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机制和心理学分析

锻炼习惯的形成可表示为如下相关过程:

锻炼需要→锻炼动机→锻炼行为→锻炼习惯养成

(一)体育锻炼需要

体育锻炼的需要是人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环境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常以意志、愿望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具有健身、娱乐、教育、经济的功能。体育的基本功能能满足个人的上述需要,人的这种需要和体育的基本功能长期结合导致体育锻炼动机的形成。

(二)锻炼动机的形成和发展

体育锻炼的动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是推动个体进行自觉身体锻炼的直接驱动力,它的形成具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是个人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和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个体的要求,它的形成是从泛化模糊到分化具体、从不稳定到稳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三)锻炼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锻炼动机是锻炼行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只要具备锻炼行为发生的外部条件,锻炼行为自然而生。从锻炼行为到锻炼习惯的形成,关键是行为的保持,而保持这种行为,就要从锻炼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得到满足,他就会增强继续参与锻炼的动力。反之,如果锻炼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就会削弱鍛炼的动机,甚至放弃继续锻炼。

(四)锻炼习惯的养成

人的某种行为在不断得到正强化后,在大脑皮层和小脑之间会建立起固定的神经联系,由于锻炼行为的结果符合主体动机的需要,使人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激发了继续锻炼的内驱力,锻炼行为的贩毒出现在心理上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在生理上形成一种特定的肌肉群连锁反应模式。久而久之,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打破这种稳定的行为模式,则会使人感到不适,并产生负性的情绪体验。

五、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1.健身娱乐的需要

健身和娱乐是人的本能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不断激发人们对健身和娱乐的需求。然而,现代青年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思维的活跃时期,他们追求时尚,彰显个性,这使得他们在对健身娱乐的追求上表现出浮躁,缺乏对健身和娱乐的理性认识,精神追求的层次也不高。

2.自我实现的需要

体育活动在精神层面包含有众多的美学和时尚元素,大学生对某一类别的倾向性心理或是行为活动,鲜明地显现出个人的追求风格,展现了个人的价值取向。自我实现的需要还表现在自我表现欲上,大学生是最具有自我表现意识的群体,体育活动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

3.社会交往的需要

社会交往作为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人们之间的一种交互活动。体育有活动性、技艺性、合作性、竞争性、群居性和礼仪性的特点,具有巨大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学生心理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性尚未成熟、迫切需要获得社会认同的时期,有着强烈的社会交往愿望,他们通过广泛的社会交往,确立自我的社会地位。正常的社会交往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满足基本的心理需要。

(二)外部因素

1.学校场地、器材、设施的因素

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安全、多样、方便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学校经费的不足使现有的器材不能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率,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也对其锻炼习惯的养成形成了制约。

2.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因素

学生对健康与运动的认识能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体育锻炼习惯,是形成自觉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发现,大学生能够全面而正确的地理解健康内涵的仅占61.2%。目前,高校大多采用体育选修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专项技术知识为主,而体育基础理论与卫生保健知识课时很少,健康知识的匮乏很难使学生树立长久的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

3.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从众的心理。体育锻炼氛围能使人形成心理定势,不断内化自己的态度,使其行为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生自觉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4.网络文化的影响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方式。网络对体育的直接影响就是其中的网络娱乐、网络交际等虚拟功能代替了体育的某些功能,上网也减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网络文化的冲击淡化了学生体育健康意识饿培养,不利于其体育习惯的养成。

5.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

社会其他因素主要有家庭环境影响、学习就业压力、经济条件等。当前大学生个人消费更加倾向于自身发展和就业有关的方向。近几年,教育成本增加、就业困难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学生体育健康投资比例甚少。此外,家庭环境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进行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对健康投资力度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产生影响。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大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偏低,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是自身對体育锻炼的兴趣、学校体育教育以及媒体的作用,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是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基础。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心理定向作用,良好的动机能驱使学生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进而养成锻炼的习惯。体育态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积极地影响,学生体育态度越积极,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越高。

(二)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

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优化体育教育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让体育锻炼意识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渗透到大学生的言行中,最终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2.加强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改变过去形式固定的体育课程体系,建立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内容丰富、灵活、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加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3.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参与热情,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内容丰富、活泼、趣味的“快乐体育”,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满足,通过主体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4.指导学生制订科学的锻炼计划

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锻炼计划并付诸实施,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养成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创设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教育情境,提供具体学习模仿的有效方法,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时间等确定锻炼的目标,选择锻炼的项目,制订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坚持不懈地反复实践。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锻炼参与意识,不断地指导、帮助学生调整锻炼计划,对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帮助,促使其坚持锻炼。

参考文献:

[1]刘利,孙瑄瑄,吴蓉蓉.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研[J].安徽体育科技,2004,(02)

[2]文潮辉.让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动”起来[J].教育导刊,2004,(10).

[3]王华桌,刘玫瑾,于秀.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1)

[4]常生,陈及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

[5]张华君,宋亚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技,2003,(02)

[6]王爱丹,董晓春.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与高校体育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1)

作者:杨丹丹 王健波 王桂桂

第三篇: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研究

[摘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调研分析法,探讨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从评价体系、监管系统、长效机制等方面干预有关体育锻炼行为的策略。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体育锻炼干预措施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08.052

2007年开始,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大学生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并逐步成为工作骨干的群体,是肩负着社会未来发展的栋梁人群。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体质现状令人担忧,学生的体质状况有所下降,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也有所减少。本文以如何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形成体育锻炼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就广西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体育锻炼行为相关因素、体育锻炼干预模式和方法进行探讨性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西大学和广西财经學院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中,抽取一、四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一年级学生630人,四年级学生578人,其中男生622人,女生586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书籍,以及体育期刊等相关文献资料百余篇。

2.问卷调查、调研分析法。通过对广西高校大学生体质情况及体育锻炼行为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方法。本研究就大学生早操活动、体育课、课余体育锻炼等进行分类并制定调查表,向学生发放问卷1200份,实际回收985份,回收率为98.5%,有效问卷965份,有效率为96.5%。

3.数理统计法。所测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l1.5软件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体质现状和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与行为及相关因素。本课题组自2007年开始对广西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调研。调查发现,从2007年到2010年,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有所下降,其中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连续三年下降。现实生活中,由于学生的学业压力比较重,在小学、中学阶段的教育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个人主动锻炼的动力不足。因此,到了大学,自然把体育锻炼放在了学业的最末,大学体育课程结束后学生退出体育锻炼的现象比较普遍。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退出体育锻炼不是因为缺乏锻炼环境或锻炼条件,而是在大学阶段前两年的体育课程学习中,许多学生并没有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习惯。经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具有积极的体育态度,体育兴趣较浓,对体育的价值认识较全面,但体育行为意向不容乐观。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情感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弱势群体对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态度属于良好,体育兴趣水平一般,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与其体育态度没有关系,而与他们的体育兴趣显著相关。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与方法、锻炼氛围与体育特长。体育消费行为也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显著相关。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分为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内容与教材和环境因素。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养成锻炼习惯的基础,教师是系统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首要因素,必要的学校体育锻炼规章制度是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保证。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运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认为影响锻炼习惯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内部因素,而无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则认为主要是外部因素的作用。

(二)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坚持性研究分析。针对大学体育课程结束后学生很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象,课题组对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进行了验证性研究。笔者认为,简单地把大学生很少参与体育锻炼归因于缺乏锻炼环境或锻炼条件,容易让人忽略大学生不坚持体育锻炼的本质原因。在大学阶段前两年的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并没有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倾向和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1208名大学一、四年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外因进行了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每周参加3次以上锻炼的学生中,一年级学生中占35%,四年级占17%;每周锻炼的学生1~2次,一年级占43%,四年级占34%;偶尔参加、时间不定的,四年级高于一年级,四年级占38%,一年级占23%;不参加锻炼者明显是四年级多于一年级,四年级学生占5%,一年级为3%。由此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加大,这与高年级不开设体育课有直接关系。

在体育课程结束后,继续坚持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很少,大学四年级学生基本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仅占总人数的83%。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能够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很好的预测和解释,通过运动承诺预测和解释锻炼行为的路径相对要重要得多。在目前情景下,锻炼环境和锻炼条件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制约远远不如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产生的作用大。

(三)干预理论和效能机制。干预,就是过问,体育锻炼行为干预也就是健康教育。一般将锻炼视为疾病防治或健康促进行为,其目标定位于认知变量的改变。研究证明,健康教育对大众锻炼的坚持性产生效果并不显著,但它却能增长大众健康知识、影响锻炼的态度及信念、帮助不积极的个体参与锻炼活动。

1.体育“场效应”的抗抑郁效能机制。抑郁是指以压抑为主导的情绪状态,临床表现特点为悲观、悲伤、失助、低自尊、绝望及轻度疲劳、易怒、优柔寡断、交往回避和厌世。而体育运动是以兴奋和充满活力为特点的活动,尤其是有氧锻炼,伴随着血流量和吸氧量的增加,进而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具有消除焦虑、抗抑郁的治疗作用。从社会学的角度,体育的“场效应”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体验“竞争、失败、成功”的个体感受,有助于个体身体认知和自我概念提高,产生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更为强烈的个人控制感。

2.适宜的运动有助于建立适应和对抗应激的自我保护机制。应激是当个体所感知的环境要求,与其所认为的自我能力之间不平衡时,人体所产生抵抗的一种现象。心血管系统的反应变化是应激反应的重要表现,肌肉紧张是应激的信号,适宜的身体活动,可以放松肌肉、降低应激和紧张的生理反应,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来缓冲应激、释放紧张,同时,体质增强有助于提高机体在应激和紧张状态下

的适应能力。

3.身体活动是提高自尊、改善心境状况的最佳手段。健康的心理状态,强调人对自我和对过去生活的认可和接纳,并清楚地知觉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积极的自我评价以及愉快和自主支配的各种活动,从而导致对未来活动的期望所产生的自尊问题。体育本身蕴藏着对人的各种刺激,如克服困难、竞争、冒险、把握机会、追求不确定结果、达到目标、控制、成功、挫折等,能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参加体育运动者相比较于不参加者有更强的自尊,体质良好倾向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因此,较强的自尊和积极的自我意识与学生体质状况、体育参与情况有很密切的关系。

三、实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干预手段

(一)建立与课程改革目标相一致的评价体系,干预其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检验、反馈与激励的综合作用。根据体育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和教育效果的延续性特点,以学生体育能力作为评价要素符合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能够较公正、客观地反映学生多年来体育学习的实际情况。突出活动性课程对大学生主体培养的作用,明确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及竞赛等活动的具体要求,并增加学生参与行为在体育成绩中的分值权重。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相关的素质练习方法与测试应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以减少重复测验的次数。对未达标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设指导性的必修课程,建立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健康改善状况的追踪和督导制度。学生达标的状况与进步的幅度应计入到学生的体育成绩中并参与学生在校的综合评定,成为学生评优与奖学金等的重要依据。把评价过程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采用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启发、探讨式的评价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拓精神,使学生掌握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建立基本的评价能力。

(二)建立动态监管系统.预防心理危机发生。根据学生心理危机所表现出的动态特征,应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集普查、咨询、跟踪、干预、调节于一体,多方位形成合力来预防、减少危机的突发性和意外性。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特征,对有问题困扰的个体进行心理辅导,关注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笔者建议重视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并将生活方式作为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鉴于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视生活方式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指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时,应注重生活方式的整体,并引导学生感受健康生活所带来的良好的心理体验,增强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互动、和谐。笔者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开展过初步的研究,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表明:在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中,行为态度、情感体验、目标态度和行为习惯四项指标显著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个体要注意确立正确的行为态度和目标态度,注重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体验欢快与喜悦,并重视通过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锻炼行为习惯。

(三)建立高校体育教育长效机制,加强群体心理危机的干预。高校应加强对群体心理危机现状的积极干预,使体育教育成为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干预的积极手段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方法。体育教学内容和练习方法形式多样、各不相同,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便利和时机,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时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班、组为单位组合,也可以将情趣相投的学生进行情趣组合,将技术相仿的学生集合成学员组合。比如,篮球教学中,将技术相仿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进行教学比赛,主要是启迪学生认识到一个良好集体的组成,需要每个人找到自己的角色位置;可以将不同技术的学生分在一组进行练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关照的良好心理品质,使技术好的学生能够换位思考、体谅他人,使技术差的学生增强感恩意识,激发上进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学生为本设计阳光体育运动,探索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新途径,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条件,创造良好锻炼环境。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构建高校体育教育新体系。体育教学项目繁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也极其丰富。体育教师要利用并把握项目的特点,根据教学项目、内容的不同,通过有目的的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引导。

(四)以校园体育文化为载体,强化体育干预。运动中的特殊体验,对机体的应激和紧张、心境状态、抑郁情绪的调控有积极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对大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以校园体育文化为载体,发挥身体活动缓冲应激、释放紧张、抗抑郁、提高自尊、改善心境的积极效能,为大学生心理危险因素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畅通、健康、安全的宣泄通道。针对大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应加强相关内容的教育宣传力度,努力创造更为良好、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分利用校园媒体、体育社团、协会、俱乐部等多种媒介,加强有关健康行为知识的普及,强化体育与健康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使学生积极投身到校园阳光体育运动中。

(五)阳光体育运动应与高校体育健康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干预的有效性。体育课堂是大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摇篮,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有助于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以及体育行为的价值取向,教师在体育课堂中的言传身教、正确引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质量是极其重要的。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紧紧围绕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这五个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来进行,这些目标的完成质量对大学生校园体育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运动技能,更要注意传授科学健身知识及方法,培养大学生掌握科学体育锻炼方法,驾驭不同体育健身器材、适应不同体育健身环境的能力,从而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将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应抓住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舆论氛围的有利时机,切实纠正当前高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使高校的体育工作取得实效性和突破性的进展。将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改变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心理倾向和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建议体育干预的教师充分利用心理干预以外的各种措施进行强化,并根据不同个体运动项目的喜好、能力等特征制定相宜运动方案。另外,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还需建立长效机制,各高校为了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性,应重视课外体育,把学生早操、课外俱乐部活动都纳入到体育教学考核之中,加大对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工作力度,创造校园课外体育活动的氛围,完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责编 黎原)

作者:郑忠波

上一篇:协作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立体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