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锻炼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终身体育锻炼范文

我的体育锻炼历程与感悟-------兼谈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形成

1.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和作风

所谓正确的教学思想,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明确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服务的。教师既要给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既要对学生充满热情,又要充分信任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所谓教学作风,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特点。课堂气氛紧张,学生思想闭塞,反应迟缓,民主的教学作风则师生交流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故应该提倡教师树立民主、有序、热情、自律的教学作风。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学生感受到了这些,其学习自信心就得到增强,学习积极性就能得到调动,学习潜能也就得到激发,同时也就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3.妥善处理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到,特别是教师的示范动作既要赏心悦目,让学生一看就愿意学,想学,又要规范,难易适度,让学生觉得自己也能做。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成功的内心体验,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

4.淡化体育课程评价的数据测量,重视理性分析

如果单纯采用运动项目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质,必定对个矮体瘦的学生不公平,打击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体育运动重在参与,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身体练习,使学生机体承受科学强度的生理负荷,促进身体健康。另外,促进健康与调节情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海格尔教授提出的“笑”既是促进健康的一面,也是体育课追求的目标。因为“笑”既可以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的组织、身体练习的效果、各种运动愿望满足的满意程度等,又可以衡量学生对教师设计的这节课的适应程度。另外,“笑”还可以消除精神紧张,推迟疲劳出现。因此,体育教师要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体育课“笑”声常在,就应对体育成绩进行理性分析。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课外体育活动有别于体育课教学,其活动内容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欣赏、体育图片资料展览等。近些年来,部分学校甚至开始尝试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形式,受到了学生广泛的喜爱。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活跃校园文化和营建体育文化氛围,而且还可以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终身体育直接兴趣的培养,有赖于对体育活动愉悦身心和取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而终身体育间接兴趣的培养,可以和体育意识的培养相结合起来。课余体育活动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课余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独到的作用。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形式和方法来满足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此外,学生体育特长的形成与保持也依赖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不断强化、巩固和提高。此外,课余体育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基本知识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因此,课余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终身体育习惯一经形成,体育活动就成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四、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细致的工作才能调动起来。所以,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应该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促进外因迅速转化为内因,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所以能够积极行动,是因为内心有一种行动的愿望,心理学称之为动机。动机是一切行动的前提,是推动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心理依据,也即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因。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起模范和表率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为人师表”要注重“身教”。

第二,教师要谦虚谨慎

教师的言行不仅影响学生,同时也受到学生的监督。教师的威信应该建立在自己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作风之上,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拥护和爱戴。

第三,教师要善于疏导

妨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用疏导的方法使那些妨碍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不利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不少实例充分说明,只有通过耐心的疏导,以理服人,才能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篇: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郯城县庙山镇初级中学田士彬2011年7月26日 10:13 焦念勇于11-7-27 15:20推荐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结构,要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以适应体育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终身体育是贯彻人的一生的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部分.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也是终生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一.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终身体育是当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在现代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其最终目的是培养终身健身者.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终身体育的实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初中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发展的现状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竞技体育"等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注重对运动技术的传授,对考试项目的测试,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及能力,忽视体育运动的过程,使学生的体育锻炼大多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而结束,对终身体育的发展极为不利.目前初中生在校期间能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很少.初中生对终身体育的观念及意识还未形成,因此学校应该多灌入终身体育的知识,更好地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法

1.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和习惯

兴趣是对某一事物活动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而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爱好是从事某种活动的程度,而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是体育锻炼的需要与行为的直接联系,是不需外在监督和个人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活动倾向.所以这三者都是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因素.

2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知

体育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是一门人体科学,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是以研究人的生长,发育健康等为目的只有在遵循人体自身运动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的

身体锻炼对人体才有好处,所以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这一点,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论教育是使学生明确终身体育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正确的选用教材是关键,教材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也直接影响到终身体育的教育.教材的安排要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对生命的价值,要向学生传授锻炼原则,练习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及各类比赛的规则.只有重视对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的传授才能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因此学校体育必须把体育理论教育提升到应有的位置,而不只是作为雨天的教材,可有可无,加强理论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从而指导终身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结构,要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以适应体育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在体育课上,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学会自学,自练,的能力,大力开展快乐体育,以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最终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夯实“健康”基础,成就“健康”人生

——小议学生需要在体育与健康课中获得什么

刁镇中心中学焦洪涛

学习完了专题一的内容:学生需要在体育与健康课上获得什么?感觉真是受益匪浅,眼界又开阔了不少,对于专家老师的诸多理论与观点,我是边看边暗

自点头。我的认识远不如专家老师的认识有深度有内涵,但我做为一名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依然想就这个专题谈一点自己的浅薄的认识:

首先,我认为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上需要获得的就是两个字:健康。当然这个健康包括咱们大家都熟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这是毋须质疑的,有人认为两者同等重要,有人认为现在的社会环境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而我始终认为在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上,学生获得的身体健康比心理健康更重要,许多年前有位专家老师曾举过一个例子,大意是:人的一生就好像

“100000000……”,“1”代表的就是身体健康,后面的“0”代表的就是你创造的财富呀,职位等等,只有你的身体健康了,你才有可能去创造后面那数不清的“0”,没有了前面的“1”作为保障,后面不管有多少“0”,依旧是毫无意义的“0”。专家老师的举得这个例子,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而我也始终把这个作为我努力的目标与方向。当然我并不是说心理健康不重要,但是在体育与健康课上,我感觉它的地位不应该在身体健康的地位之上,最起码应该持平吧!我这么认为当然还有一个小原因,那就是在学生们的其他课程中同样可以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但却无法进行身体健康的教育。如果连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一共45分钟的时间,把心理健康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那我们又拿什么时间来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呢?

其次就是对于专家老师提出的如何把“苦学”变为“乐学”,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却依然兴奋不已,为什么一说这节课咱们练习中长跑,却个个无精打采,谁又能说中长跑的训练比球场上的满场飞更能锻炼学生们的健康呢?所以对于体育与健康课上,对于那些学生不太

感觉兴趣的项目,有时候方法可能比技能与技巧更重要一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达到“乐学”锻炼身体的目标。比如,我在锻炼学生的灵敏性的时候,我会设计好多小游戏,比如“抓尾巴”,把一根跳绳折叠放在自己背后的腰带上,围在一个大圈中,听哨声,抓别人的“尾巴”,同时还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所以这个游戏对于学生的灵敏,速度要求就比较高了,但因为好玩,有趣,学生们玩的是不亦乐乎,这样的锻炼方法在我们体育与健康课上应该是多多益善的。

再有,专家老师说在进行篮球教学的时候,以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加个前提,前提就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篮球技术的时候”可以用比赛的形式来加强一下。为什么加这个前提呢,因为我在学校带过女生篮球队,女生本来就对这种球类运动就不感兴趣,让这些还没有什么篮球基础的学生去打比赛,结果只能要么“抱成一团”,要么“拿着球满场跑”,篮球队里的学生都会这样,更何况班里那些与篮球几乎从不亲密接触的学生呢,这样的激发只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乱成一锅粥,能达到老师设定的目标吗?肯定不能。所以在篮球课上,基本的篮球技术做为基础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不能跨的步子太大,咱们老师不但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运球”?什么是“传球”?更要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运球”“传球”等等的方法,等学生们把基本的技术学的有点意思了,再通过比赛进一步加强巩固技术,同时掌握一点战术策略,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篮球教学的大概程序吧!否则,我们的篮球课可能真的只是一场闹剧而已。至于如何让学生对于基本的“运球”“传球”等等的技术练习的有点意思,就又回到了如何把“苦学”变为“乐学”的观点上了,那就需要我们体育老师多动动脑筋了。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于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上获得什么的一点小小的体会,不当之处敬请老师们指正。

浏览:110评论:26专家浏览2指导教师浏览11

第三篇: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摘要: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体育教学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它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体育教学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学生时代,还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可靠的基础,发挥终身效益。基于这一特点,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为此,本文从快乐体育,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体育习惯的培养、运动能力的培养,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培养 终身 体育意识

1、引言

终身体育是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所面临的一个贯穿一生的自发自主的体育过程,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教师指导,没有体育课作业条件,没有组织的情况下,所处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有选择的或重新学习体育锻炼内容,以满足个体身心健康和闲暇娱乐的需要,其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等方面都具有自发自主的特点。体育意识是指在一定环境下,人们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育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的总和。其基本内容包括体育知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当前,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完成的不是很好,体育课的质量不高,体育课上进行练习的学生很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都不感兴趣,根本达不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2、正文

如何才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呢?我认为要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从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应着眼于普遍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身心的协调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应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运动能力的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体现体育所特有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2.1在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快乐

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先行设计。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根据“以人为本”理念,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为学生创设多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

2.2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热爱体育,其学习的热情和持久力才会提高,才会成为未来真正的“体育人口”。体育教学要新颖,要有趣味性,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

2.2.1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教学中结合体育影片,看电视、体育录像、VCD等方法,介绍、讲解古今中外的体育趣闻、体育的起源与发展,扣人心弦的体育赛事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目的。另外,还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本校田径队和小足球队在各级比赛中获得的荣誉,并展示比赛时的照片和获得的奖杯、锦旗、奖状。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而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激发了体育的热情。

2.2.2丰富课的组织形式。

教师在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上和教学内容上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的新颖多变,会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跳远是锻炼身体的重点教材,也是竞技性很强的项目,在学生初步学会动作后,组织一次小型的跳远比赛,评出当堂课的“跳远王”,并不定期地组织“跳远王争霸战”,在学期结束时决出“跳远总霸主”。同时告知学生每年都有这样的活动,从而很好地达到了让学生持久、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目的。

2.2.3改变体育的评价标准。

学生因先天遗传等因素,身体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如果用传统的体育评价标准去衡量一个学生,即使这个学生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及格”的。我们可以对学生“不求完美,认可及格”,让学生对学业有轻松的感觉,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特长。

2.2.4发挥教师自身的特长。

体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技能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感情展露,心灵沟通和思想交流的加温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与学生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使他们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色彩。在小学中高年级中,大部分学生对足球和篮球这两个项目兴致很高,但少部分学生则兴趣不大。为此,面对他们我总是生动形象地讲解,熟练、轻松、自如地作动作示范,偶尔还有些“花样”表演,并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感染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3养成学生的体育习惯。

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它有别于兴趣和爱好的是它没有意志努力的存在。而体育习惯,更是一种自发的、能使人从中获得快乐的行为。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3.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保健卫生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2.3.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3.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必须与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

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学生们之所以踢起足球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足球这项活动。随着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深入,学生从“只知乱踢到踢出些门道”,踢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及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的过程。

2.4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2.5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教学中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工作态度。教师的言行,时刻对学生起着迁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良好的言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体育教师还要跟随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自我进修,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这样,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

3、结论

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学校体育教学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地,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

2、樊林虎.《体育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7

3、董玉泉,刘学军.《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0

第四篇: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结题报告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1世纪,现代社会与现代体育飞速发展,学校体育面临新的挑战。学校体育的性质逐步地发生变化,由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向健康性、保健性、娱乐性、统一性综合体育教育转化。终身体育的健身、保健、娱乐性将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引导学生追求高质量的健康生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社会实践的发展需

3、“终身体育”思想与学校体育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课堂实验法

2、实验对比法

3、调查访问法

4、统计分析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2、使学生获得锻炼身体所必须的理论知识,以便指导体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觉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通过掌握1—2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4、建立学生"体育成长"档案。

5、跟踪学生在社会中的反响。

五、课题研究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2016年3月份):

课题酝酿、论证,设计方案,确立总课题,成立课题组。

2、研究实施阶段(2016年4月份):

制定目标、操作体系,组织实施,展开研究,调控研究过程。

3、研究反馈阶段(2016年5月份):

小结反馈,资源整合,调整、部署下一阶段实验和研究方案。

4、研究总结阶段(2016年7月份):

总结提升,形成实验报告、课题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知识教育。要重视体育理论教育,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终身受用的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同时,我们所建立的体育理论体系要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指导学生科学锻炼身体,并在今后的生活中终身受益为出发点。如介绍体育项目的起源和发展;在生活中应用价值、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学习运动处方的相关知识,懂得体育评价和监督;了解常见体育运动损伤和防治知识;运动医学常识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通过各年龄段锻炼项目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健康与运动的关系,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建立终身体育意识。

2、加强体育情感培养。只有当学生对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深切的爱好和强烈的情感体验,才能自觉地参加体育实践,才能产生积极的表现和强烈的情感体验。因此体育情感的培养通常围绕体育道德、理智和体育美感三个方面。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缺乏情感便难以使认识深入,只有当学生的思想被终身体育浓厚的情感所渗透时,才能唤起对终身体育的追求,从而积极地参与、认真地探索。而在体育美感的教学中,突出体育和美的教育。体育和美,自古紧密相连,体育美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美的总和。由于体育项目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运动中的美更是不胜枚举,使体育世界成为一个琳琅满目、多姿多彩的卷画。所以加强中学生的体育美的教育和审美价值的培养是我们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加强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应该努力让学生在欣赏和参与体育运动以及活动中得到美的情感体验。

3、加强意志品德的培养。体育意志品德是体育意识的能动方面,是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的目的,并在确定目的支配下,克服行动中的障碍、困难,实现目的的过程。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依赖性逐渐减少,根据目的而作出意志决定水平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意志水平从盲目性向自觉性、选择性不断发展。实现体育意志的心理因素是运动中的动机,它是激励人行为的心理因素,它能引起兴趣和维持人的主体活动,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作用。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学生意志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帮助学生认识体育需要,激发动机,加强体育意志力的培养,对体育意识的形成非常重要。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自觉性和自制力的培养,果断性与坚持性以及勇敢顽强精神的培养,来实现体育意志品德的养成教育。

4、从事运动能力的培养。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时会把注意力局限在某个运动技术的传授上面,忽视了把我们的教材变成运动技术学习的范例,在教学中对学生举一反三的启迪不够,这样会影响学生对新运动项目的学习。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学习过程中运动本体的感觉和认识,通过程序化的教育和学习动作过程的演示,提高学生从事运动项目学习的兴趣,培养从事该项目活动的能力。

5、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这是学生自学和自觉锻炼能力的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怎样练、练什么,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教学中应当在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怎样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项目,怎样去适应环境,学会如何根据年龄特点选择练习项目,怎样去练习、学习,如何自觉独立地从事新项目的锻炼以达到自身的需要,这才是我们对学生独立锻炼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6、在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制定运动处方,怎样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量、运动负荷,怎样去设计安全措施和进行身体恢复,如何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教会学生如何在体育运动中进行正确的医务监督,并让学生在余暇中或学习过程中进行尝试,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这些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身体娱乐能力的培养。体育运动的很多内容是从娱乐中发展起来的,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体育娱乐的作用。体育运动乐趣中的文化价值的教育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快乐体育和成功体育教学模式的出现,日益显示出生命力。我们的体育教学要把体验运动乐趣、把握运动特点、创设娱乐情境等,作为培养娱乐能力的主要目标,使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运动项目,能够灵活地运用和改进规则,能够创造新项目,挖掘新方法,并在活动中寻求乐趣、获得满足。

8、体育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的培养。随着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进一步普及和先进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欣赏高水平的运动比赛和体育运动项目的表演,日益成为现代中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乔丹的空中飞人技巧、健美操和冰上芭蕾之称的花样滑冰,等等。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体验。因此探讨体育欣赏和鉴赏水平的能力培养是我们进行终身体育教育教学面临的新课题。

9、加强对学生进行管理能力的培养,创造和利用体育社会环境条件的能力培养,以及锻炼习惯的养成教育等。让终身体育意识在学生心中深深扎下根,这都需要通过教师的启迪、诱导、优化教育等形式,采用各种方法最终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七、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改进了传统的课堂模式

通过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我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大家更新思想,踊跃使用这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方法,使课堂一改过去呆板、沉闷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只是桥面地引导,便能使学生轻松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了。教学氛围更加民主,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按好、中、差自愿结合,适当调整的原则,注重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活动的调空作用及团体的凝聚力对学习的影响,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在满足学习需要的同时,友谊、自尊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题地位

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把重点研究教师如何讲得好,改为重点研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究的好,重点研究学生的双向思维。把教学信息的单向传递改为双面传递,即把只有师问生答改为既有师问生答又有生问师答。

(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体育知识也不例外。以往理论课教学内容少且旧、设计的知识面较窄、教学的形式单调而沉闷、又多是老调重弹,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现代的体育科学也不是单一的学科,他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医学保健理论和教育学的范畴,而且综合现代生物学、电子技术、生命科学、物理学和现代化医学的综合性学科。这就相应的要求体育教师有跨学科学习的能力,把各类知识综合起来灵活的运用,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理论课要综合现代体育的高科技、体育欣赏、全民健身、专项理论知识,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一些富有时代动感、竞争激烈、使用性强、娱乐性和趣味性更浓厚的健身方法。消除以往体育理论课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因此,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待于体育教师运用现代体育理论知识的能力和教授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

1、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从4月份—6月份我们组老师多次开公开课获得好评,例如:蓝明山----立定跳远教学、梁永兵----篮球自主探究等。

2、在不断的实验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大提高,锻炼出一些高素质的教师。

(四)学生自学能力全面提高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惜言如金”,鼓励学生多说多练,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运动技巧能力。

(五)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会了怎样学习。在“好学”、“会学”、“乐学”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有了很大的提高。

八、课题研究引发的思考

通过学校体育,有利于从小打好基础,逐步形成体育人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进而不断地增强学生们的体质一个人如不在学校打下坚实的体育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基础,在他离开学校后是较难成为终身体育者的。所以,在学校期间,对于部分不爱体育运动的学生,有必要组织一些带有主动性或强制性的集体体育活动,逐步培养这些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为他们奠定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个既系统又科学的教育引导过程。体育意识和体育综合能力是形成终身体育观和从事终身体育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主要内容,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应协调发展不可偏废。随着体育教改的深化、终身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向工作和活动服务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的实践教学除了提高体育课的质量、确保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运动,充分发挥实践课的功效外,更要扩大锻炼身体和学习的领域,切实抓好课外体育,发挥群体活动的特殊优势,做到课内外结合,全方位、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综合能力和体育意识,使终身体育发挥其终身效益。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改革实验,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2016.7.10

第五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论文

摘要: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重视培养学习方法,注意提高学生自主学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便于挖掘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是值得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探讨和深思的。关键词:兴趣;自我锻炼;终身体育意识

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确,有了健康的身体,无病无痛,精神饱满,人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那么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外,同时也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因为只有健壮的身体才能使学生精力充沛,更好地完成学业。教师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如何帮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锻炼的思想呢?我从以下几个观点加以研究。

一、教师的素质要求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广博的兴趣和才能会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和困惑,得到学生的喜欢,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的兴趣和爱好,同样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活跃运动氛围,例如在教学中教师示范优美的投篮动作,会调动学生模仿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在练习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和掌握程度,端正学生锻炼的态度、对锻炼成绩做出准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锻炼效果,易调动学生继续锻炼的热情,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培养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教学的新理念。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体育活动得到快乐,在运动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更大的乐趣和满足感,这需要体育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多安排一些比赛活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潜力,活跃氛围,充分展示学生运动天赋,这样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以后更会积极快乐地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从而将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主的锻炼习惯。只有对体育感兴趣,学生才会学习体育和进行体育锻炼。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例如自由活动时间增设学生喜欢的乒乓球、羽毛球或篮球,在学生参加这些项目活动中,不断体会到技能进步带来的快乐,同时增强体质,从而提高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而形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够将所学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运用到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例如,教师讲解要领和示范动作后,要求学生独立模仿动作,对于体质差或者不协调的学生给予帮助和保护,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指导和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在教学中实施自主锻炼也可以提高自我锻炼能力,允许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锻炼方法,教师给予技术指导,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活动,自己去锻炼,教会其如何更好地去活动,如何更好地去锻炼,加深其知识、技术的理解与感受。这样更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只有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才能有志气,有恒心坚持自主锻炼,并养成良好的独立自主的锻炼习惯。

四、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内容的补充和延续,它与体育教学相辅相成。它有强烈的教育性、自愿性和多样性以及丰富多彩的趣味性。课外活动中,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内容有早操、课间操,有些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参加,比如课后的体育活动。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内容要开展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组织要灵活,不拘一格,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形式,愉悦健身,从而学生既可以自愿选择,又可以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从事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有利于排除思想杂念,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充实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保持热情乐观、精力充沛,使学习和生活充满生机。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校体育课程安排有限,所以只有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课外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起到关键作用,体育活动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着,体质有强有弱,只有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拥有结实健康的体魄。体育属于文化范畴,体育运动属于高尚的文化活动之一,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不仅能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这就需要我们提倡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满足精神需求的目的。

总之,培养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可以让学生认识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价值,生活当中不可缺少体育,体育让学生身心愉悦,其乐无穷。所以,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梁道松.体育与健康[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李建龙.如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教学,2005(3).

上一篇:最温馨的句子范文下一篇:主题浪漫温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