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锻炼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幼儿体育锻炼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社会心理学视角,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非一致性动因进行分析,发现学生从众心理、认识误区的个人因素和流行文化的误导、社会价值观的刺激、细化制度的缺失的社会因素是主要原因。建议从细化学生体育锻炼制度、调适消极社会心理、深化教育环境三方面来引导学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一致性倾向。

第一篇:幼儿体育锻炼论文

提高体育后进生体育锻炼兴趣刍议

摘 要: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体育后进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本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体育后进生 体育课 体育锻炼兴趣

体育成绩好的学生一般对体育锻炼怀有较强的兴趣,而体育成绩差的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则不高。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帮助体育后进生进步。因此教师在体育课中要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分析后进生体育成绩差的原因

学生体育成绩差有众多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先天身体素质不好,或者自身在体育方面的自卑心理。但先天素质不好不是体育成绩差的借口。有很多先天素质差的学生通过后天的积极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关键在于体育教师后天的诱导。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学生心理中积极性、主动性的反映,是有利于教学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后进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教师要切实多下功夫。

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2.1不歧视体育后进生。

掌握体育后进生不爱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后要对症下药,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诱导和培养其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为了帮助他们提高体育成绩,首先不要歧视他们,要用一颗爱心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

2.2慎用批评,多用表扬和鼓励。

对于后进生的过失,教师不要动辄大加训斥,后进生因为成绩较差,本来就感到压抑,再受到教师的责难,就更抬不起头来,更加对体育没有兴趣。因此教师要多表扬和鼓励他们。即使学生的进步不太明显,也要给予鼓励与表扬,让学生感到自身的体育潜力,逐渐增大其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3利用理论课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要使后进生端正思想,不要因为比不过人家就感到气馁。教师要指出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目的。体育锻炼并不是为了争强好胜,而主要是强身健体,为了今后更好地学习工作。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举例激发后进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3.充分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3.1课堂气氛要活泼。

教师上课讲解除了要规范外,还要具有幽默感,如果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是提不起兴趣来的。

3.2示范动作要优美。

教师优美的动作会给学生以美的感觉,心里有强烈的模仿愿望。因而教师平时要注意力加强身体锻炼。

3.3充分利用场地器材。

有些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的部分原因是场地器材不够。因此教师的组织教法不要太死板,可以用分组练习的方法,尽量让学生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达到锻炼的目的。

4.丰富课外体育活动

在教师指导下,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安排得丰富多彩,这样就让后进生有选择的余地。这个项目不适合自己,还可以选择其他的项目,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5.发挥音乐、韵律练习在兴趣教学中的作用

把学生喜欢的音乐和明快活泼的韵律练习应用于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节奏感和美感,提高学生动作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6.以新颖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

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和呆板的教学方法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地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并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要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使绝大多数教学对象能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就必须不断地获得信息,学习新的知识,对教学中的技术动作有新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除了在课堂上对后进生进行认真指导外,教师在课外还应耐心帮助与辅导,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明白教师为了他们的全面发展而花费大量心血。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的思想工作,学生就不会产生厌烦情绪,就能够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努力去完成教学任务。

7.诱导学生至少选择一个运动项目做为自己终身体育锻炼项目

体育后进生少有像体育学优生那样会有几个业余运动项目爱好,有的后进生甚至一个运动项目爱好都没有,由于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很差,很难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在平时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和好处,以及不锻炼会产生的不良后果,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讲述给学生听。对体育锻炼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性别、年龄及爱好来定,逐渐诱导后进生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国瑞.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3).

作者:高 健

第二篇: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非一致性及其调适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社会心理学视角,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非一致性动因进行分析,发现学生从众心理、认识误区的个人因素和流行文化的误导、社会价值观的刺激、细化制度的缺失的社会因素是主要原因。建议从细化学生体育锻炼制度、调适消极社会心理、深化教育环境三方面来引导学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一致性倾向。

关键词: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行为;社会心理学;非一致性;调适

21世纪以来,肥胖开始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学生群体肥胖率长年不断增高,“北京小胖”的身影在学校随处可见。学生们身体形态上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老师、家长以及学生们自身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人们愈发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特别是降低体重以及减肥的重要意义。但奇怪的是,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增强与所引发的体育锻炼行为并非完全具有一致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没有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相关。简单来说,学生虽然普遍有了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但没有用实际的行动来实践体育锻炼行为。

体育锻炼意识包括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情感以及对体育锻炼行为的调节。体育锻炼意识的基本特征是自觉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重点强调:“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这一对本该构成学生终身体育养成的复合体,如今并没有完全地紧密附和起来,除了受到推广时间尚短的限制因素,还受到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值得相关学者关注、分析和研究。

一、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视野

社会心理学是在二十世纪社会各学科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的影响下,以行为科学发展为代表,由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理论出发,二者相互交叉、渗透研究某一具体社会问题而逐步形成的,其是在社会学与心理学之间形成的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情境及人际交往中,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心理现象产生、变化、发展三个阶段的存在规律,肩负社会科学属性的同时也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在社会心理学的层面进行分析,意识、人、行为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关系的动态系统,有学者认为个人的体育锻炼行为代表着个体心理活动的结束,但恰恰相反的是它代表着另一个过程的开始。体育锻炼行为在这种动态关系中具有互动意义,即个人体育锻炼行為包含个体心理和社会情境两个层面。行文开头提出的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并非完全具有一致性的观点,既受到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也涉及社会设置等方面影响,是个体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

二、非一致性动因分析

目前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国内体育学术界是比较重视的,特别是在对某一地区或某些群体体育锻炼意识与运动兴趣的现状调查方面,成果较为丰富。部分学者也针对肥胖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提出了一些干预性对策和建议,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非一致性的原因认知,对改善并促使二者向一致性方向调整的分析等方面还缺乏深层次的研究。

1.个人因素

(1)从众心理。从个人角度来说,对人的行为造成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心理。其中个人消极行为表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具体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旁观者”心理——看他人怎样做。在体育锻炼行为上,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抛弃自身拥有的积极体育锻炼认知而选择与周边人群相同的行为。这些行为被视为消极体育锻炼行为,如睡懒觉、吃高热量食品等。二是“搭便车”心理——顺带跟着做。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潜意识中人类易受到本能欲望的激励,因此人有时候认识不到或者不愿承认自身所做的体育锻炼并没有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在心里往往产生一系列防御机制,这种自我防御机制衍生出人在体育锻炼习惯上有“搭便车”心理,只讲形式,不讲效果,认为自己已经锻炼了,就肯定有效果。三是“自由人”心理——随我如何做。每个人都会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选择活动,并且决定自己的体育锻炼行为,正是个体理性行为的汇集,最终导致集体的散漫、无核心力行为。

(2)认知误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许多人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属于浅层次,并没有真正将个人行为习惯内化其中。另外,单纯的体育技能的掌握是目前国内体育最大的缺点,忽略了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教育,就像“人一天不吃饭会饿,一天不锻炼就不舒服”。因此,对体育锻炼,国民认知比较片面。二是对体育锻炼主体的认知存在错误,遵循“学校或官方主导”是我国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养成一直运行的模式,但目前的事实证明,虽然在短时间内这种由上而下的直线灌输模式可以集中迫使学生为完成一定考核指标对自己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暂时的改变,但民众环境意识也产生了明显的“学校或官方依赖”,即一旦学校弱化了对学生体育锻炼的主体责任要求,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就会立马停顿,恢复原状。

2.社会因素

(1)流行文化的误导。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被社会流行文化影响。从国民性格角度观察,中国人属于典型的“二律背反”,即在某些方面太过于自我,在另一方面又无自我。中国人历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并注重传承。但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也毫无防护,甚至追捧,如韩流文化、日剧等。“喜瘦爱白”的审美观使学生不愿意将身体暴露在阳光下,不愿意晒黑,不愿意身体有肌肉线条,也就不会有体育行为,养成体育习惯。人们对自己自身利益的考虑容易根据周边人群的意识发生变化,容易形成一种效仿抵制体育锻炼的行为,内化的文化基因让积极文化基础在中国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养成中流失,并且带来一种显而易见的消极影响。

(2)社会价值观的刺激。紧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校园内学生群体的观念也跟着产生系列变化。学生群体同样能感受到社会发展下随之而来的压力与刺激,进而对体育锻炼行为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另外,社会价值观念中的享乐主义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日渐成为支配学生日常思维的主导意识形态,学生更愿意经济快感上的享受,而不愿身体健康理性上的享受。

(3)细化制度的缺失。近年来,随着学生健康问题的不断突出,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在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化制度,但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养成制度缺乏适用性、可行性和操作性是主要问题,也就是细化制度和配套设施等跟进不够。一方面,社会转型期教育制度的调整速度与其他相关制度改革的脚步不一致。另一方面,由教育部门或专家学者等上层所创编的学生体育锻炼制度,未从学生自身意识发展考虑,对这类制度,学生群体存在被动遵守的情绪状态是理所当然的。

三、一致性倾向调适

学生个人行为失调是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根本问题。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有助于自身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引导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影响和改变学生个人的行为以及做到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联合理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些有益的调适。

1.细化学生体育锻炼制度

解决学生体育锻炼需要与体育配套不足的矛盾,除了依赖教育官方投入,学校体育课程教授等方法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在细化制度上进行创新和改进。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改变传统的不科学的锻炼以及享乐的生活方式,引导和固化学生对未来的预期。

2.调适消极社会心理

要改变学生一些消极的社会心理要从问题源头进行改变。首先要加强学生积极体育锻炼心理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增强体育锻炼能够保障自身健康的理念下,循序渐进地引导公众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其次要通过学生升学奖惩制度发挥行为主义方法的正负强化作用。当学生拥有良好体育锻炼行为,拥有较好的继续学习的身体本钱后,可以进行适当的升学加分、奖励或对高强度学习的专业的学生要求其强健体格。当学生做出消极的体育锻炼行为时,需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惩罚,减少他们升学选择的机会,并以此告诫他们,没有身体本钱,无法长期满足高、精、尖专业的要求,担负不了这一责任等。总之,体育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行为的过程中逐渐消除消极社会心理的束缚,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喜欢体育锻炼行为。

3.深化教育环境

纵观我国的体育,目前依旧是处于一种浅层次的、技能化的、短期目标性的、不全面的层面。体育往往被高考中的所谓主业给直接或间接挤占,学生体育锻炼机会被无情“剥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也正是在这种“剥夺”中悄无声息地消失,这种“剥夺”无形地告诉学生体育锻炼根本就不重要,可有可无。因此,在宣传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养成时,一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的方式和方法,而不至于学生想锻炼却无从下手,或错误锻炼,影响健康;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需要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引导领导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真正发现自我中心主义的羁绊,重新审视人类与体育的关系,使其认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进行体育锻炼就是爱护自己,才能让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在同步轨道上表现出一致性。

四、结语

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育锻炼意识及其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成为近幾年来体育学的研究热点。依靠技能手段可以改善体育锻炼的需要,但改善体育锻炼需要的关键是人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视野角度考虑,学校教学育人目标应该是研究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摸索学生在不同体育锻炼环境中所表现出的行为的规律性,促使学生采取有效的实施方案把体育锻炼意识内化为体育锻炼行为。

参考文献:

[1]贾绍华,邱梅婷,等.河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性别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42-44.

[2]钟振新,等.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 (3):27-29.

[3]王 昊.高校女生体育意识状况与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2):128-129.

[4]王则珊.探讨解决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建议与方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88.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张文哲 尹洪峰

第三篇:体育学困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激发

体育学困生的形成有其自身原因,且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心理、生理、环境、行为习惯等均可成为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从心理方面来讲,学生因各种原因产生的自卑、厌烦与恐惧的心理,加上总有一些学生先天身体素质不好,体型太胖或太瘦、协调性和力量等较差,造成不喜欢体育锻炼或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从而成为所谓的体育“学困生”。学困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厌学,所以教师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同时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会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由于动机是内在动力,它在学困生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起着定向、引导、维持与强化作用。对于众多的体育学困生而言,体育水平的好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那如何有效地激发体育学困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呢?

一、利用师生的情感需求,激发体育学困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情感是人们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尤其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处于中学阶段的学困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因素,师生关系所具有的情感基础是以特定的方式影响着互动过程。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是在认知体育本质时对学习行为起制约作用的一种内心体验,常常表现为对体育运动或者体育锻炼的好恶倾向和心理感受。因为积极的情感犹如催化剂,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相融、合作的师生关系正是教学互动的基础条件。当师生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时,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宗旨:第一,公开、坦诚、相互信任;第二,相互关怀、尊重;第三,相互依赖;第四,允许分离,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展示其独特性、创造性和个体性;第五,需要相互满足。因此将师生共同置身于尊重、理解、友好、关爱的班级心理场之中,师生更易于相互激励、默契配合,从而激发学困生的情感,促进其积极情感的发展。如有位学生,生性好动,喜欢体育,但体育成绩却较差,连基本测试都未能通过,他自己也失去了信心,我根据他活泼好动的特点,让他帮助我管理体育器材,闲暇之余与他聊聊体育技巧等方面的话题,不断提高其领悟力,一学期下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利用教学目标的期望驱动,引发体育学困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学习者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达到目标有可能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吻合,稍加努力就能获得知识,才会兴趣倍增。教师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积极吸纳学困生的观点或建议,让他们明确自己要奋斗的目标,这样确定的教学目标才具有科学性和易操作性,才会使他们产生更大的参与动力。例如,上课一开始就告知学困生只要努力就有可能达到怎样的目标,能使学困生置身于情绪高昂、兴趣浓厚的最佳的心理状态,撞击学困生心灵深处的火花,这样学困生既学得轻松又易达成目标,并在心理上获得成功后的满足感,学困生由此表现出强烈的目标达成欲望。观察学习实验创立者班杜拉曾给挑战性任务下了明确的定义,即在有一定困难的前提下,但经个人努力能够解决的任务,也就是学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来”的任务。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去应付低水平目标,反而不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基于此认识,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会充分考虑学困生将要达成的目标,并有意识地将目标进行拆分,利用体育课活动时间,将低层次目标预先教给学困生,以保证体育课上全班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有助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促使班级体育成绩的全面提升。

三、利用体育学科的内在魅力,激发体育学困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追求美、弘扬美的活动,因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一切努力使学生感受到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是美好和愉悦的过程,以促使学生进一步发自内心地喜爱体育,并立志终身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体育学困生往往对体育本身不感兴趣,而在体育上一无所长的学生,则往往在生活和学习的其他方面会表现出意志相对薄弱、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学困生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给他们讲清楚体育健康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采用激励方法提高其主动参与和自主练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我的体育教学中,原来有部分学生总是积极性不高,有些甚至害怕参与体育活动,对其他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是持观望态度,自己却不敢尝试。于是我就把枯燥的“达标式”练习变为游戏方式,谁能完成规定动作就现场表扬,不能完成的也不要紧。只要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就立即加以肯定,让学生体会到进步的喜悦,收获到成功的经验,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体育锻炼中体会到体育的美好。再如,我还时常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动作分解,让学生观看竞技体育中的一些优美动作瞬间,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和鉴赏艺术美与力量美,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美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美的熏陶,以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和欣赏、创造美的能力。

四、利用体育学困生自我实现的心理渴求,增强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努力抓住学困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倾向,注重研究学困生的心理渴求及其规律。例如学困生的认知水平一般也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发展的特点。例如刚开始上体育课时,大部分学困生对体育都有着较浓厚的兴趣,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步深入,就会有学困生兴趣开始降低了。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初始往往缘于好奇,而这仅仅是低层次的兴趣,这种兴趣是有随意性的,既不稳定也不持久。倘若学生的兴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就会形成看热闹的心理。为了促进学困生的兴趣水平向高层次发展,我在教学中就适时结合他们在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引导他们从不喜欢到能逐渐参与,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的益处,体验到参与体育锻炼的乐趣。如在练习投掷实心球这一较为困难的项目时,学困生如果做不到位,我就站在旁边仔细观察:是站位不对,目标不明,出手动作不正确还是力量不够。经过思考,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困生尽快掌握要领,感受成功。如此循序渐进地培养学困生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学困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实现的心理渴求。

总之,在学困生体育学习活动中,动机激发十分必要,但外部动机激发与内部动机激发的作用却有所不同。外部学习动机产生的激励效应维持时间较短,它依赖于情境刺激,一旦情境消失,人的心理感应力也随之消退。如果要持久地推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就必须激发学困生的内在动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于学生的内部动机激发,以促使学困生积极地参与到师生互动的教学中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6.

[2]王金丽. 优、差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7(4).

作者:孙云山

上一篇:轨道车司机技师论文下一篇:怎样写好政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