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024-04-13

谈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精选8篇)

篇1:谈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谈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韩非子

相对于复杂的世事来说,个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个人的渺小智慧难以处理繁杂事务,所以应该利用工具来处理事务。这是古代先哲对处理事务的科学论断。所谓的“事务”,放大看可以看作是国家的事务,放小看可以看作是企业的事务。找准了事务,关键在于,处理这个“事务”的“工具”是什么呢?

今年公司会议明确提出深化改革,理顺各种关系,提升管理水平,在集团工作上,曾总裁也在工作报告中将依法治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确定下来,笔者认为这两者之间具有默契的指导关系,也明确地点出了处理企业事务的“工具” ——依法治企,即现阶段改革创新就是要将依法治企充分融入到管理当中,把法律打造成管理者手中的利剑,披荆斩棘,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笔者在经营部工作三年有余,经常在外奔波,接触到各类建筑企业,在对这些企业的发展进行对比了解之后,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推行依法治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的企业没有可靠的支持保障,在发展之路上走的磕磕绊绊,光是生存下去就已经进了最大努力了。而有的企业是政策给足、后盾坚挺,却也在发展之路上走的颤颤巍巍,让人既哀且叹。分析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这些企业从根本上没有认识到依法治企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因此,笔者深切的觉得应该将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阐明一番,也是笔者利用所学专业为企业的发展进一点绵薄之力。

首先,依法治企具有必要性。依法治企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的客观要求,它能够避免短期行为决策对企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满足企业依法决策的需要,可以满足企业进行依法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只有实行全面的、完善的法治才能够保证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其次,依法治企具有重要性。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依法治企能够推动企业和谐稳定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

一、依法治企能够保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继而保证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其

二、依法治企能够保证企业生产发展的完善,有效的保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合法性,便能够很好的保证企业的各个阶层按照规章制度依法办事,这样企业在生产上才能不断的完善提高。

二是依法治企能够使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市场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越来越多。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根据市场的发展,不断地完善企业中和法律相关的各种制度,在这样的环境形势下是不能有效规避自己的不合理行为的。因此必须知法懂法,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三是依法治企为企业管理保驾护航。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

一、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为企业运行提供了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其

二、法律法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企业整体经济的发展,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是依法治企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依法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活动,比如:合同管理、规章制定、纠纷管理等都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高企业法治程度,能够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形成依法治企的经营模式,转变企业经济利润增长模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依法治企对企业管理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亟需一个部门来保障依法治企的施行,结合公司实际,笔者认为应当尽快完善公司依法治理体系,成立公司法务部,广纳贤才,争取把建设公司打造成集团范围内依法治企试点单位,尽快为企业做贡献。

法务部之于企业,就好比小脑之于人。试将企业比作一个人,那么领导班子就是企业的大脑,业务部门是企业的四肢,服务部门是企业的血液,这些部位合作起来也能够行动,但是往往平衡性却不好。而法务部作为企业的小脑,便是起到协调整体、指引方向的作用。现阶段,我们的企业往往是各部门推诿扯皮,各自为政,不愿背负责任,任何事出来,先是撇清自己。好比人的身体,躺着的时候好好的,要想站起来的时候,不愿意共同用力,怎么都站不起来。更可气的是有时躺着的时候都是左右手打架,左右脚盘错,那么这个人恐怕会头疼的不行了,还怎么谈的上健康成长。因此,必须也必然的需要法务部发挥其小脑的作用,联动各级、调配各方。总结起来,法务部发挥“小脑”的作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一、排忧解难,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

排忧解难是法务部在公司最基础的作用,一方面,用规章制度这些神经线将各肢体器官串联起来,对各肢体器官起到调节控制的作用,替大脑分担责任,促使大脑有更多的精力谋发展。另一方面要对各肢体器官有效的监督,把制度落实到每一个点上,不让它流于形式,荒于管理。将大脑发布的信息,切切实实的传递到各肢体器官。

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就是说要公平、公正、公开的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各种矛盾,不回避矛盾,不积累矛盾,摒弃为了追求暂时的“稳定”而牺牲“法治”的做法。对笔者个人而言,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就是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不断学习法治思想,加强实践依法办事,总结事物法治规律,结合实际创新法治内容,监督落实法治规章。

二、接筋复骨,从实际出发建章立制。

接筋复骨就是说要完善公司法治体系,要从实际出发找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理顺各部门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开出合情合理的治病方子,逐渐愈合内部管理的漏洞,促使公司健康发展。

从实际出发建章立制需要这样去做:

1、充分研究国家政策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明确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做了都相对应承担什么责任,为公司的发展找准指示牌。

2、充分调研公司现有的规章制度,改革更符合实际的内部管理制度,“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就是使制度随时代变化,使之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现有的公司规章制度里那些不全面的、不客观的、以及不符合基层员工意愿,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都应该重新审核和制定,以保证制度管理人、服务人的作用。

3、加强制度的执行权、监督权,“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任何规章制度其价值和生命力就在于落实和监督,否则就是一纸空文,而落实和监督的关键就是严格实施奖罚制度。

三、治病救人,靠医疗团队抗外安内。

治病救人,治违法乱纪的病,治无法可依的病,治有章不循的病;救人,救心系大家之人,救误入迷途之人,救知错悔改之人。就是说在迈出改革的步伐中,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企业的改革创新,真心实意的以企业为家,以员工为手足,为企业的安全保驾护航,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主动适应企业改革变化。

靠医疗团队抗外安内就是建立健全我们的法务部,形成企业内部的医疗团队,内治风寒,外抗恶疾,不能有病就去外面请医生,费用贵不说,对我们的体质不熟悉,对我们个人的隐私安全无法保障。把我们的法务工作做实、做全、做细才能对内解决依法治企的矛盾,对外处理各类公司法律纠纷,依法维权。

四、强身健体,以养生心态防微杜渐。

强身健体就是要我们不断加强法治理念的学习,不断完善法制体系的构建,不断改革我们的企业管理水平,不断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以养生心态防微杜渐,就是要建立我们公司法律风险预防的长效机制,尽可能的降低企业法律风险发生的概率,保障企业和员工的法律安全。依法治企上符合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顺应各级员工的需求,在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激情中,在各行各业依法治企的热潮中,建设公司一直属于市场上法律风险较高的行业,开展好依法治企工作不仅仅是在制度上有所改革,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公司发展安全,笔者始终怀着“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的态度,坚定的认为依法治企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时时不忘加强自身法律内容的学习,期待能以自己满腔的热情与专业的法律知识,为企业在依法治企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提供微末之力。

篇2:谈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法制的建设不断加快,政府监管的不断加强,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交易方式日趋复杂,作为规范企业行为的准则,法律对企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违反法律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经营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应该培养风险意识。法律风险意识的培养可以起到预防作用,节约企业运行成本。

关键词:法律风险意识 企业管理 作用

一、引言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现代企业运作无时无刻不与法律的规制联系在一起,法律时时刻刻影响着企业的活动。在这种法与商密切结合的时代,每一个理性的企业都应在法律的框架下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运行的根本目标是追逐利益,为了利益,经营者总是存在违法经营的冲动,各种经营风险随之而来。多年来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多种经营风险中最易被忽视的一种风险。高发案率,高败诉率,低执行率,打赢官司拿不到钱的尴尬与无奈困扰着企业,一笔官司、一笔欠款葬送一个蒸蒸日上的企业的案例并非危言耸听。

按照经济学中的“木桶理论”,如果企业对法律风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关注商业风险,那企业法律风险很可能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最短木板之一”,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项隐蔽障碍。因此,企业管理必须对法律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必须培养起良好的法律风险意 识,并为之做出管理上的努力。本文即对企业管理中法律风险意识的基本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二、企业法律风险与法律风险意识

企业法律风险是指企业经营中不懂法律规则,疏于法律审查,逃避法律监管所造成的经 济纠纷和涉诉给企业带来的潜在和已发生的重大经济损失。如:债务拖欠,合同诈骗,盲目 担保,公司治理结构软化,投资不作法律可行性论证,项目运作缺少法定决策程序,企业决 策人治化,轻易挪用资金,难以识别保险单、票据、信用证诈骗,商标专利转让许可中的法 律误区,国际货物运输中的诈骗风险,劳动纠纷中的败诉,国际投资与国际合作中引发的反 垄断反倾销诉讼,不正当竞争给企业带来的身败等等。企业法律风险会严重影响企业竞争力 和效益,甚至给企业以致命打击。1

企业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因此企业经营者法律风险意识的培养就具有重要意 义。

法律意识本是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心理、知识与思想的总称,法律风险意识其 1吕景胜.我国中小企业法律风险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05)实就是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管理中所形成的一种具体法律意识表现,既具有法律意识的法律属 性,又具有企业管理的风险性特征。2 法律风险意识不仅仅是企业法律顾问应该有的意识也 是企业管理团队乃至普通员工在风险结果出现之前应该考虑的管理问题,意识到法律风险的 存在并做出防范措施,是企业法律预防性实践活动的关键一步。

三、我国企业法律风险意识现状

(一)目前我国企业法律风险现状堪忧,发案率高,执行率低,企业法律纠纷极为普遍。据统计221家中小企业中有198家近三年发生过法律纠纷,占有效问卷企业的89%。174 家企业发生债务拖欠占有效问卷企业的79%。得到足额赔偿的企业仅33家,占发生债务托 欠企业的19%得到一半以上债务额赔偿的企业仅56家,占发生债务拖欠企业的32%。

3(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漏洞与不完善是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制度根源。企业内 部管理体制对识别、防范、控制企业法律风险有重要影响,如兼职律师、常设法律顾问的地 位作用、职能以及他们参与企业决策和项目运作的广度与深度。调查发现很多企业本无企 业法律顾问制度,或只把律师、法律顾问当作摆设,在企业决策中无相应的参与地位和角色 经常发生纠纷或应收账款拖欠才想起找律师、法律顾问。国有企业重大决策还存在着一个人 说了算的现象,一元化权力结构未变,企业重大决策过程仍缺少法定程序。

(三)企业法律培训存在空白与缺失。部门经理、业务人员的法律素质不高,很多企业 员工对法律茫然不知。而且公司企业法律顾问人员的专业素质、学历与专业背景,每年接受 知识更新定期接受培训的实际状况对企业法律风险有直接影响。

四、法律风险意识的作用

(一)有利于企业的公平有序竞争。目前,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国外公司的优 势是非常明显的,除了资金、管理上的优势,最主要的还是客源网络的优势,它们凭借自身 国际网络的优势,在抢夺国际客源方面是占据很大优势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有的企业的管 理者由于法律意识的缺失竟然采取非法手段进行竞争,有的企业甚至卷入犯罪活动。一些企 业的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公平有序竞争。

(二)有利于现代企业的制度建设。良好的法律风险意识在法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 用。良好的法律风险意识同样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只 有良好的法律风险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企业和自身的利益。

(三)有利于减少企业经营中的纠纷。拥有良好的法律风险意识的企业在企业之间的 23叶小兰.论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意识及其培养[J].现代管理科学.2011(08)胡火林.浅议民营企业管理中的法治与德治[J].法制与社会.2011(26)纠纷中可以更加有力的维护自身的利益。

(四)识有利于企业依法正确地履行责任。法律风险意识提高了,对于管理者而言就 能够积极促进各项制度的建立,依法正确地履行责任和行使权力;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就能 够使其依法履行义务的行为成为自觉的行为。所以,大力培养法律风险意识,有利于企业依 法正确地履行责任。4

五、如何提高企业的法律风险意识

(一)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来建立制度来化解风险。

①主体要合格。就是说,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与企业发生关系的客户,都应该是依 法成立并在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之内从事业务活动。企业仍应十分注意评估或审查自身及客户有无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情形,否则可能会蒙受巨大损失。

②内容要合法。企业的经营活动应严格遵循我国的法律、法规,否则,不但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还会因触犯法律、法规而受到行政处罚。

③要有合同意识。要在企业建立起完备的合同制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订立合同。

④要有证据意识。在每一项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如在购销业务中,从合同的签订、货物的交付、货款的支付、发票的出具、出入库、货物的验收到质量异议等各个方面,都要有书面证据加以证实,否则,可能会出现有理却败诉的结局。从法律的角度讲,“有理走遍天下”是片面的,应该是“有证据才能走遍天下”。

⑤要有时效观念。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就丧失了实体意义上的诉权即胜诉权。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因此,企业要十分重视时效问题,既要知道两年的普通时效,又要知道特别诉讼时效(如人身伤害赔偿纠纷、产品质量纠纷、租金纠纷及保管纠纷的时效为一年),还要知道20年的长期诉讼时效;既要了解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又要了解特殊情况下的诉讼时效延长。

(二)政府进行企业普法宣传教育,开展“法律进企业”,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法律是实践的科学,法律的生命不是记忆,而是实践。将法律融入企业管理要求由“知识 455罗荷香,范大平论法律意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企业家天地.2007(6)

张兴亮,郭潇 企业管理中的法律意识[J]行政论坛.2001(4)传授型”普法转向“知识应用型”普法。企业的法律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法律进企业”不仅是为了让企业知法守法,更要让企业学会用法,学会运用法律来管理企业。这就要求“普治结合”,将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使普法中有服务、服务中有普法。要注重在法律服务的过程中开展普法教育,避免空洞说教,防止普法宣传与企业实际工作“两张皮”。要把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与依法治企相结合,把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推动企业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进程。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应结合企业管理工作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努力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体检等服务。有关部门和组织要将法制教育纳入企业领导人培训计划,实行目标化管理,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督促、有考核、有总结,保证“法律进企业”工作的长期、有效、有序地开展要督促企业成立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落实企业一把手负责制,认真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参加法律知识学习。为了保证法律融入企业管理的实效,在企业普法培训内容上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围绕企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企业法制宣传教育。

(三)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风险意识

提供必要的闲暇时间,使员工可以从容地学习法律知识,透彻理解法律精神,学法、守法、用法是为法律本身的目的,而不是出于其他更为功利性的动机,因而闲暇是形成员工法律风险意识的必要条件;从法律人角度来说,则可以利用闲暇发展法律的理论和实践,其研究和探索法律真理也不是出于各种功利性的动机,纯粹为了法律本身的目的而开展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并通过他们的法律活动影响其他公民对法律的见解,促进公民法律风险意识的形成。

(四)企业领导应提高法律风险意识

企业领导对企业法律风险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影响并决定企业法律风险的形成和高低。衡 量企业领导对企业法律风险的认知和重视与否的因素包括:企业领导对企业法律事务开支费用必要性的认识及法律事务开支的高低,领导是否把防范法律风险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和战略问题。

企业领导层要将法律风险融入经营活动,融入决策,法律风险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要遵循经济思维与法律思维相结合的原则。让公司的法务人员参与公司的决策。在企业 67876 郝新东,栗海 关于提高“法律进企业”普法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司法.2011(7)吴一裕,论经济发展与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1)8 吕景胜.我国中小企业法律风险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05)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做到事前、事中、事后都有法律部门进行把关,真正做到有效应对法律风险。

六、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如何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大课题,而企业法律风险意识的培养是企业风险控制的前提。由于企业经营中法律风险千姿百态,风险意识培养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多种多样,本文的论述难免疏漏,期待本文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企业管理研究者和法律工作者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篇3:谈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 传统法律文化包含很多优秀成分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成文法、判例法共存及制定法与民间法并列的“混合法”模式;“无讼”价值观下节约成本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守法观念;司法中“亲亲相容隐”的人伦主义;“慎刑恤狱”的司法人道主义;“实质正义”的司法价值取向;法律的“集体主义本位”;“为政在人”的人治观;“亲民”的政治道德观;法律语言的简洁;司法人员的人文素养;古代行政立法、监察制度及廉政建设及历史上“变法”的经验等等,这些都包含着符合现代法治的成分,经过改造,完全可以为当前的法治建设服务。

2 中国法治建设离不开传统法律文化

2.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先进的成分,例如前述的

“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将法律建立在民族的伦理道德之上,通过礼法互动来保证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实现法律的妥当性价值,更好地稳定社会秩序。传统法律文化中这样的内容还有很多,它们都是我们当前法治现代化建设的现成的本土资源,西方学者庞德曾说过,中国在寻求“现代的”法律制度时不必放弃自己的遗产。西方学者能有如此真知灼见,对于这些优秀的遗产,我们更没有理由不继承。

2.2 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割裂历史传统。

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空中楼阁的事业,文化自身有历史延续性的特点,任何一国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今天的一切与历史传统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的发展决不能割裂历史,不能完全摆脱传统。

2.3 移植的法律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任何外来文化进入一个国家之后都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被消化、吸收,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印度佛教的改造,日本、韩国对从中国传入的儒家文化、佛教、道教的改造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种改造是对外来文化进行过滤、吸收和选择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一种文化是不可能轻易地移植到另外一种文明里的。

对于所谓的“本土化”,按照学者的解释,一方面是指“按照本民族的特质而发展”,还指“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密切相结合。”其主要原因是只有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才能使民众对移植的法律产生亲和力,便于民众接纳,减少推行的阻力。

3 法治建设中要利用好传统法律文化

3.1 仔细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庞杂、良莠不齐,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成分的同时还包含着更多的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已被时代抛弃的糟粕,因此,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时,必须仔细地鉴别。对于其中的专制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泛刑事主义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应毫不犹豫地予以抛弃,对于其中含有的优秀成分,亦必须仔细鉴别,巧妙合理地予以运用。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我们曾有过许多失误,将精华当作糟粕予以抛弃及将糟粕当作精华而奉行的错误都曾犯过。前者如近代第一代法律家在对待传统“混合法”的态度方面,“混合法”本来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遗产,但是近代第一批法律家在西方“三权分立”思想影响下,却认为法官“援引比附”(即适用和创造判例)是司法干预立法事务,有悖宪政原则,故对“判例法”采取否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法律制度向大陆成文法系一边倒的形势。后者如从建国至今,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律工具主义”仍被许多人所奉行,将法律视为无产阶级专政“刀把子”的观念仍大有市场,针对社会治安的状况,隔一段时间就在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推行的“严打”竟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种常规的手段。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人民群众现代法治意识与观念的培养。所有以上这些失误,都反映了我们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认识的浮浅与幼稚。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还应对传统法律文化中一些契合现代西方法律发展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方法律的弊端而被一些西方学者推崇的内容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因为中国的情况不同于西方,中国与西方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在西方要避免的一些东西有时反而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对象。

3.2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应注重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改造。

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是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产生、发展的,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一致,其内容与现代法治精神有着天壤之别。故传统法律文化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变革图新,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最终将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上,应主要利用其形式,用新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去替换传统法律文化中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唯如此,才能从中找到现代法治精神的支撑点以便嫁接现代法治的内容,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民众真正地接纳、吸收。

3.3 必须正确地看待法律移植与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

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中反法治成分是主要的,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今天,在传统法律文化不能充分有效地提供本土资源的情况下,适时地移植西方法律文化比从有限的本土资源中寻找零星点滴的资料更能提高效益,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因此,与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相比,法律移植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是一条更重要的途径,这也是任何一个后进的国家和民族在现代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学习的过程,诚如学者在论及中国法学如何走向世界时所指出的那样:“不能否认,现代中国法律基本上是继受法,严格说来,我们继受的主要是西方法,因此,我们逃不脱当学生的命运。”

摘要:传统法律文化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本土资源,中国法治建设必须充分利用法律文化。在利用法律文化时应注意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应注意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改造。

篇4:谈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法律思;新闻评论;法规

新闻评论重在理性、建设性地发表评论者独立的观点、逻辑思维和制度关照,因此备受评论者强调。近些年来,新闻评论逐渐摆脱杂文的文风,充分运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知识进行富有逻辑性的公共表达,已经成为近年来新闻评论的一大特色。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新闻评论文本为例,分析对法律思维在新闻评论写作的中的作用,并就教于方家。

一、什么是新闻评论的法律思维

法律思维有不同的定义,参与讨论的学者较多,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看法。

梁慧星教授认为,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仲裁员和法学教授在内的“法律人”在讨论社会问题时,整个思维过程是围绕合法不合法、法律有没有规定以及是怎样规定的来进行的,换言之,这个思维过程是紧扣着法律规范进行的。这就是“法律人”的思维模式,法律思维的本质特征就在于“规范性”。在这个意义上,法律思维区别于其他思维模式的特征,就在于法律思维是规范性的思维[1]。

而青年学者胡平仁认为,学者所谓法律思维,是一种以“法律”为坐标和工具、按照法律观念和逻辑来理性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第一,理性思维与感性经验的相互校正;以合法与非法以及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的分析为线索和重心;根据正当程序展开“交涉”;以求实的态度凭借重构的事实决断;恪守法律规则的普遍性适用[2]。胡平仁还认为,应该将法学思维和法律思维区别开来。法学思维侧重于“关于法律的思考”。具体而言,法学思维以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的分析与探索为核心;以批判性思考为主导;以实证性研究为根底。根据这些特点,胡平仁认为“在现有的法学学科中,最能体现法学意识、代表法学思维的,非法理学莫属”。

从两位学者的表述来看,就强调法律规范性来说,胡平仁的法律思维表述基本等同于梁慧星教授的法律思维界定。但是,因为胡平仁强调了法学思维乃是“关于法律本身的思考”,着力区别其批判性思考的超越性,似乎显得与梁慧星教授的界定不一致。但是梁文也说明,法律思考极其强调法律的正义性。而法律的正义性,即指法律本身须符合社会正义,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正义。正义性是法律与其他行为规则,如技术规则的根本区别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梁慧星教授的法律思维事实上包含了胡仁平的两种概念。鉴于目前学界并不提倡那种只精于法律条文的匠人思维,而是提倡法律人在法律事务性和理论上方面的融汇,因此笔者在此不拟细分法律思维与法学思维的区别。而且,本文从新闻评论写作的角度涉入这一问题,也就是更看重带着法律意味的思维方式,重在思维训练的借鉴价值,因此也不拟纠结两个概念的差别。

新闻评论学者马少华先生认为,一个写新闻评论的人,不大可能掌握所有的法律条文,就像他不可能掌握其他所有知识一样。新闻评论的认识与表达,也不可能是“法条+新闻”这么简单的结构。关键在于评论者一方面又有法制基本精神的完整理解,另一方面要有对我国法律整体结构、分类门径的掌握。前者提供给评论者基本的敏感;后者使评论者能够迅速找到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印证自己的敏感[3]。在这里,法律是思维向导,增强新闻评论敏感;法律知识是武器库,随时可以提出来解决评论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综合上述定义,笔者提出,所谓新闻评论的法学思维是,在坚持理性和建设性的原则下,通过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理性地关注社会的权力、义务分配形式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各种制度构建,并富有法学的批判意识。这里批判意识和建设性并不矛盾,批判性不是一味负面评价式的否定,而是辨证、理性地看待事物,肯定合理方面,否定不合理的方面,在破中有立,立中有破,因此也是一种建设性的思维方式,两者可以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二、法律思维可以为新闻评论写作提供选题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即国家已经有明文规定,但是由于行政部门没有积极推行,普通民众法律知识相对欠缺,一些法律条文甚至重要的法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执行力也大受影响,出现有法不依的现象。这时候新闻评论有必要在法律条文的实施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为社会造就以人为本、健康向上、和平民主的舆论环境。一个典型的事例是中国青年报发表的《国旗为谁而降》这篇评论。

按照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国旗法》规定,除了国家重要领导人逝世应下半旗外,对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对世界和平或者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逝世,以及因不幸事件、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也应或也可下半旗志哀。这项立法反映了社会进步,无疑使我国的降半旗制度走上了民主化、规范化的轨道。当时还是学生的郭光东发现,从“目前实践(1998年,引者注)和人们的观念看,下半旗的对象还仅限于逝世的国家重要领导人,其他几类对象尚未予以充分重视”。因此,郭光东撰写评论指出,针对1998年3656名普通民众在洪灾中死难这样的事件,“倘若今后再有我们不愿其发生的重大伤亡,请切记关注《国旗法》的相关法条,以下半旗的仪式寄托全国人民的哀思,体现国家对普通公民生命的珍重”。这篇评论针对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同时也体现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问题进行思考,发表后产生了连续性影响。不少媒体转载,不少评论员也频繁提及这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国旗“也为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而降变成了现实,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以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公告发出后仅几个小时,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发起集体行动,暂停了娱乐、游戏等休闲内容,向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同胞表达哀悼之情。这篇立足于法律和人性的评论发表之后,产生了推动现实的重大力量。这篇新闻评论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力。因为它通过一个对具体事物的判断,反映了普遍的问题,更主要是,这篇评论背后有一个法律的支点:《国旗法》的具体规定。这样的评论是有力度的。

三、法律思维可以为新闻评论写作提供新颖的思路

新闻评论以说理见长,而且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同,那就是评论写作不仅追求价值判断,而且还追求论点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样的判断是一个普遍判断,有些评论本身就非常具有理论的高度。这样的评论脱离了就事论事的层面,从而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要写作这样的评论,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思维。作为与现实结合得十分紧密的一种问题,政治学、管理学和法学理论都是必要的知识储备,而法学中法理层面的知识,则可以为评论的理论提升提供重要的写作思路。

四、法律思维有助于新闻评论的前瞻性思考

法律思维既强调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之下应该“是怎么样”,同时也思考公理、正义这类问题。因此“应该怎么样”也成为法律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法律和立法的问题表面看来只是法官、法律学者和人大代表的问题,但是因为新闻评论者“话说天下大势”,法律问题往往成为新闻人“前瞻性”关注的重要话题。如果说新闻报道重在描述世界,新闻评论重在解释世界的话,那么这里其实还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即新闻报道和评论都有一个重要的指向:改造世界。我国的法制处在不断的完善和健全之中,媒体的力量应该推动这一进程,而新闻评论作为以观点见长的文体,可以为法制建设建言献策,这也构成评论写作重要的内容。对一些不合理的法律法规,新闻评论发出了这样的“恶法”应该有法“不依”,展开声讨,而对于一些事关改革发展、国计民生的法律,新闻界则可以呼喊这样的法律及早出台,及早走向法制化。

新闻评论人、学者马少华认为,一个好的评论选题,实际上应该暗合了社会公众可能尚未清醒地意识到的普遍思考的期待,这种思考和期待,往往在等待着一个人通过一篇新闻评论来说破。这篇评论针对多年以来在政府“征收”过程中出现的“当事人”不明,指出根本问题是政府的权利范围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回到“征收立法”问题上,而立法只能交给立法机关,而不是由政府(国务院法制办)来完成。近年来媒体追求理性、建设性的角度看问题,这篇评论也是对法制的制度性反思,也是这篇评论的一大亮点。这样的评论会显得客观化,和那种“为名请命”的评论来开了距离。法制建设建立在社会各方的利益平衡点上,是各方利益的妥协,这是一个清醒的理性博弈过程。这种过程和评论的理性思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法律界人士或有法律知识背景的人投入新闻评论写作,正是反映了他们对层出不穷的新闻现象有着法律知识背景的判断标准,能够发现这些新闻事物的认识价值。法律知识是新闻评论的重要武器库,法律思维是新闻评论的重要思维工具。如果新闻评论人员能够自觉地掌握法律知识,从法学中借鉴有用的元素用之于新闻工作,在写作和理论修养方面将会得到不小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梁慧星.怎样进行法律思维?[EB/OL].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46267.

[2]胡平仁.法律人的思维方式[J].怀化学院学报, 2007,(03):38-41.

[3]马少华.新闻评论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6.

篇5: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体现一个企业生命力的高度概括,是企业走向成功的精神指引,是整个企业精神面貌和经营理念的集中反映。当代企业文化为企业员工共同认同和遵守的企业道德提供了良好的精神食粮,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在发展中具有导向功能、融合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辐射功能。成功的企业文化不仅完美地展现了企业的追求目标,而且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精神保障。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不但可以在本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而且还会通过不同的社会渠道对社会产生良好的作用。

现陈述一下我个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源泉,企业精神则是企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文化应包含三个层面: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首先,物质层应该从企业名称、标志、外貌、徽标、服装等方面考虑,要能够凸显出企业的特色。其次,制度层包括成文的制度与约定及不成文的企业规范和习惯,对企业职工的行为起约束作用。企业制度的制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能够切实反映企业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色;制度解决是否合法的问题,道德解决是否合理的问题,不能仅仅靠条条框框的制度去强制员工服从企业价值观,而是要让员工将企业价值观融入到个人价值观中去,企业价值观要被全体员工所接收并沿袭下来,逐渐成为企业的一种习

俗。最后,精神层主要是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企业精神是企业有意识的提倡、培养职工群体的优良精神风貌,是对企业现有的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及倡导的结果。

企业文化应该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导向,要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让员工有归属感和荣誉感。

篇6:谈档案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

各单位档案部门管理各门类的档案,管理半径大,风险点增多,而档案管理电子化、数字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进展缓慢,档案转化为成果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进行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制定并实施档案工作“三步走战略”,即由“分布式保管”向“集中化管理”方向发展,再逐步提升“档案电子化管理”水平,并加快实现“多元化编研”。

从目前情况看,档案工作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各级单位领导者的档案意识、重视程度和档案从业人员的各项素质。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而“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

它要求从业人员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不归档文件销毁办法》的基础上,要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树立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与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行的工作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把住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入口关,积极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工作。

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最大问题。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方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要在“以我为主”原则指导下确立立卷归档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是要注意区分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之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在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档案全宗的完整。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把住全宗的入口关,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特别是在立卷中,要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一个件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反映同一问题的全部处理过程及来胧去脉,从而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为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与利用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从松散的档案室管理向集约式的文件中心管理模式过渡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从思想上、管理方法上、专业要求上都要有个过渡阶段,才能逐渐走上正轨。档案工作是一门专业,但绝大多数的档案员是兼职的,缺少档案专业知识,工作队伍不稳定。各单位只有高度重视档案工作,配备专职档案员认真做好档案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工作,扎扎实实地提高工作质量,真正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建国六十多年来,各级各类档案室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近年来虽然档案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档案室的建立和运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扶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联合档案室----档案中心的推广。而99%的档案员无专业知识,在职培训教育也难跟上,专业素质亟待提高,上级档案部门亲临指导,送教下基层,也难以有效开展档案工作,而对现有档案员进行知识、能力和技术更新,是档案管理部门培训的目标,完善人才引进培育体系,吸纳优秀人才,提高档案员的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保证档案工作的高效开展。

在我国现行文件由形成部门(立档单位)管理,半现行文件由各基层档案室管理,非现行文件由档案馆管理。这种松散的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管理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桎梏。

一、档案管理体制

1.建立档案管理中心:一级分行下设分行档案管理中心;在二级分行办公室内设立档案机构,在其他二级分行及以下办公室内设档案管理岗位,主要负责对接收的集中档案进行整理、接收、消毒、编目、排列、上架、保管等工作。其整理、管理条件和要求应与档案馆的要求一致。

2.实施档案垂直管理。在一级分行档案管理中心下成立基层档案管理岗位(档案机构)的垂直管理模式。

二、统一规划、集中储存

规划一:选择合适地点,存储省分行集中的全部档案。

规划二:利用现有的库房及闲置房产等资源,进行档案集中用房的改、扩建工作。

三、领导重视,精心部署。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指导,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实现商业银行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四、标准先行,整章建制,分步实施,完善制度。

五、强化管理,步入正轨,努力推动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六、规范操作,及时归档。

七、创新管理,扎实推进。

八、档案工作生命力的所在就是利用,强化利用,凸显效益,因此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档案的利用工作。

利用的形式也应是多样的,但主要取决于档案发展的规模和工作水平。档案部门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把握机遇,找准定位,积极融入各项建设事业,切实增强档案服务能力,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贡献力和影响力,从而发挥其价值,创造效益。

篇7: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作用非常重大。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EDGAR.SCHEIN)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国内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我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

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一系列核心价值观,该价值观影响和制约着组织行为方式和员工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建设是否成功,关键是要找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合适路径。只有把企业文化落地深植,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变成企业员工的行为,变成企业组织的行为,才更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国内外优秀的企业都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不少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往往通过不懈的努力总结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且投入巨

资对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进行长期有效的宣传。但也有企业往往花费巨大,却不过是做了一场场热热闹闹的表面功夫,而没有得到想像中的效果。各种巨额的花费成了纯粹的成本,变不成能带来产出的资本,对于企业文化能否建设的怀疑也随之产生。那么,企业文化如何才能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实际的作用呢?

一、企业文化与招聘选拔

传统的人才招聘往往只重视学历与品德,而忽略文化价值因素,完全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工作态度、激励方式、价值取向、个人成功标准等因素。国外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对应聘人做三方面的测试:知识和技能(看有无能力);动机和态度(看有无意愿);工作偏好(看价值观是否契合)。凡是通过这几方面测试的求职者,聘用后都会有较高的成功率。这就要求企业在招聘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选择对本企业文化氛围认同度较高的人员。我们可以用企业价值观和业绩两方面因素来区分四类人才。第一类是既认可企业价值观又出成绩的,这当然是最好的人才;第二类是能力非常强,能不断出业绩,但未必认可企业文化的,对这类人才重点是要加强其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第三类是很认可企

业价值观,但做不出成绩来的人,对这类人的重点策略是加强培养和培训;第四类是既不认同企业价值观又不出成绩的人,对这类人企业是无法保留的。

二、企业文化与教育培训

很多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只停留在技能的培训上,而忽视了对企业文化的推广。这样的培训结果是很不完善的,因为员工学到的只是通用的技能,没有将企业的精髓融会贯通,制约了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对企业管理政策、理念的理解。管理理念的推广和认同是一切管理效果实现的基础。企业文化和职业培训的结合方式是很多的,既包括企业职业教育培训,也包括非职业教育培训。尤其是非职业教育培训,如非正式活动、非正式团体、管理游戏、管理竞赛等方式,将企业价值观念在这些活动中不经意地传达给员工,并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养成员工的行为,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企业文化与绩效考核

企业文化对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运行起着一种无形的指导、影响作用。一是绩效导向。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得以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必须建立一种绩效导向的文化氛围,必须把有关“人”的各项决定(岗位安排、工资报酬、晋升降级和解雇)

看成企业的真正“控制手段”,向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表明,管理层真正需要的、重视的、奖励的是什么。二是无缝沟通。在设定绩效目标时,管理者需要同员工沟通。于是,双方就目标达成一致。绩效目标制定以后,管理者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帮助员工实现目标的问题。绩效目标往往略高于员工的实际能力,员工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难免在实现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另外,由于市场环境的千变万化,企业的经营方针、经营策略也会出现不可预料的调整,随之变化的是员工绩效目标的调整。所有这些都需要管理者与员工一起,通过沟通帮助员工改进业绩、提高水平。

四、企业文化与引导约束

企业文化以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为核心,通过文化的熏陶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有的价值观,并以此作为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准则,自觉将个人目标纳入企业的共同目标之中,将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员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文化中的共同价值观念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它用无形的方式规范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使企业员工和生产要素的配置达到最优化,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企业始终处在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企业文化形成以后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逐步形成了员工的无形约束力。

五、企业文化与行为辐射

近几年,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主体。重视从适当人才的寻找、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到对人才进行再培训和留住人才等方面,体现了一种更温和的管理体制。但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强制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它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起着教育人、激励人的作用。它通过一个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工作观来引导企业行为规范的确立和文化氛围的形成,造就一个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使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各个员工达到观念上的共识,并根据文化氛围的要求自觉调整自身的行为,从而使员工个体结合成为具有共同目标和共同行为能力的集体,形成一个具有共同远景的团队,实现生产力系统中人与人的最佳组合。企业文化通过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全面进步,进而使生产力系统中的人与物的关系得到高度协调和合理配置。利用企业文化的“软性”协调力和凝聚力作用,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具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团队,同时又能激励培养员工积极向上、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使企业在改革中求发

展、在竞争中求生存,以弥补“人力资源管理”的软肋。

六、企业文化与精神激励

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是指企业文化本身具有的通过各组成要素来激发员工动机与潜在能力的作用,它属于精神激励的范畴。具体来说,企业文化能够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调动员工的精神力量,使他们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关键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一旦员工对企业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就具有持久性、整体性和全员性的特点和优势。激励机制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激励,促进认同。激励机制能获得员工的广泛参与和认同,同时能提升员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或“一把手”的地位和力量确实不可代替,企业文化建设只能是“一把手”工程。但是,“一把手”工程并不是“一把手”个人的事情,应该是企业全体员工群体的智慧和实践。如果“一把手”提出“创新”的价值观,并强力推行,而全体员工并不认可、不践行,那么“创新”的文化氛围就无法形成,“创新”就成为空中楼阁,也就成为不了企业的文化,反过来也不是“一把手”所倡导的文化。在企业文化创建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激

励手段,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发动员工广泛参与。企业愿景是反映和体现企业理念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企业价值理念是企业引领员工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在确立企业价值理念和制定企业愿景的过程中,重视员工的作用与否,其结果大不相同。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让员工积极参与和讨论,使员工认同。员工参与制定的企业愿景不但容易被员工认可,而且能够确保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2、制度激励,文化互动。我们在公司里提倡一种理念时,就要把这种理念尽量地流程化,让员工按照此理念所要求的程序去工作。例如我们提出质量观,那么我们员工在产品生产时就要严格按照相关国际标准,严格管理,按要求去工作。企业文化理念流程化要通过制度来承载,也就是文化通过制度来体现和实施,实现文化制度化。同时,制度又不是脱离企业文化的死气沉沉的条条框框。也就是说,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理念应并行不悖,不能文化高唱山歌,制度淌走水路。例如,企业贯彻“精诚服务,顾客至上”的理念,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还应在执行中表现出来,公司可以通过每个月进行内部和外部顾客满意度调查、打分,同时将结果与各个部门的考核和员工的薪酬相挂钩,这样一以贯之,理念就能变成文

化从而促进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互作用,实现抑制与引导结合,他律与自律互动。

3、偶像激励,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内部实践企业文化的优秀人物最具有号召力,也最直观形象,可以说是文化落地的“生力军”。企业中实际发生的故事亲切、可感、最具有传播效果。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要善于树立能代表企业文化的典型人物,发掘能体现企业理念的典型故事,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员工努力实践企业文化。在这方面,领导带头,身体力行,或以言行激励进行也是很重要的。领导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代表,所以必须在每项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员工宣传企业文化,在工作实践中起到表率作用。

4、精神激励,声誉引导。在企业内部开展各种优秀评选活动,比如优秀员工、优秀团队、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分子等,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重点通过板报、企业网站、企业内刊等渠道充分宣传,以鼓励更多的员工实践企业文化。

人的声誉在人的行为决策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对于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来说,声誉对其行为的影响尤为重要,声誉甚至可以替代报酬之类的显性激励因素。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声誉是其长期成功经营企业的结果,是体现其创

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及努力程度、敬业精神的公共信息。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声誉是对其认真有效工作的评价,也是对其在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上为企业作出贡献的肯定。当然,要使精神激励在建设企业文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声誉机制要避免扭曲。至关重要的一点是,相关信息的产生和传输都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只有根据准确的声誉信息对企业员工进行奖惩,才能体现精神激励。反之,会起反作用。

5、反向激励,批评后进。建设企业文化,既要对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进行鼓励表扬,又要对不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也要进行批评惩罚,彰显态度,以弱化不良行为的动机。

6、生涯激励,愿景规划。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理念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形成共同愿景,制定切实可行的员工个人发展规划,激励员工在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要教育、促进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只有能为企业文化作出贡献的员工,才能在企业里获得快速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7、兴趣激励,寓教于乐。通过系列性的、周期性的、专题性的文体活动、文化事件来让文化落地过程有声有色、深入人心。企业的各种团体拓展、集体旅游、知识竞赛、周年庆典、歌舞表演、体育竞赛、野外生存……都是不错的选择。问题的关键是对活动的设计要精心,要与企业倡导的文化和理念相一致。这种“一致”的表达方式可以是明白通畅的,也可以是“润物细无声”般的。

8、环境激励,潜移默化。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让员工心情舒畅、干劲倍增,进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整洁、美观、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良性竞争、晋升通畅的环境能够极大地焕发员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创造高效益的热情。这既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又是建设企业文化的行动表现。

篇8:谈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巩固

法学知识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相比, 给人一种容易理解, 容易学会的感觉。其实对于一些法学理论、专有名词的理解学习, 仅从概念或一般意义上的理解, 远没有对知识理解消化和掌握, 而只能是一知半解。况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职全日制学生。要深入理解, 真正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知识, 也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案例教学就有助于起到这种作用。如我在讲授完《刑法》中的过失犯罪及分类后, 同学们对什么是过失犯罪及过失犯罪种类 (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及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有了一定理解, 为了加深理解, 进一步消化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我搜索编写了这样两个案例:

(一) 司机小李开汽车回厂, 见一男子在路边同方向行走, 因路面狭窄如果超车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 小李自认为自己驾驶技术好, 驾车超越该男子, 结果将该男子撞死。

(二) 护士小王给病人打针, 误将青霉素当作维生素给病人注入, 导致病人药物过敏而死亡。

请问:上面两个案件分别属哪一种过失犯罪?

通过这两个案例, 同学们根据所学理论得出了案例 (一) 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案例 (二) 是疏忽大意过失犯罪。最后我做了总结。通过这两个案例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职全日制学生由于基础差, 因而学习积极性也较差。然而案例教学就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案例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传统教学方式中, 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显而易见, 这种被动接收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但案例教学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当教师讲完了与案例相关性知识并出示案例, 学生对所出示的案例立刻就兴奋起来, 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 面对案例再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 而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思考。学生自觉参与进来, 在底下就禁不住猜测回答。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也变得充满趣味性。同时促进了理论教学。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中职学生思考能力差。如何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树立创新意识, 也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我认为, 案例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 在讲解《刑法》部分“什么是犯罪”和“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这两个知识点时, 我在一节课还剩二十分钟时, 用多媒体出示了这样一个案例:

“刘某, 男, 17岁, 青年工人, 一天上午, 刘某喝了一些酒后正在街上行走, 突然看见熟人王某驾驶东风牌汽车从对面开过来, 他想开个玩笑, 把手中正在抽的半截香烟朝驾驶室一扔, 正好扔在王某的脸上, 王某脸部被烫伤, 方向盘一偏, 汽车撞在水泥电线杆上, 驾驶室内另一青年张某眼睛被撞伤, 经治疗无效眼球被摘除。

刘某由于恶作剧, 导致这场灾难的发生, 刘某无直接犯罪的目的, 年龄又较小。

问:1、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

2、从主观方面看, 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

案例一出示, 同学们立即活跃起来, 思考一会儿后, 禁不住小声议论起来。我提示大家先不要急于说, 要先思考。过了一会儿, 我请几个同学回答。有的说, 不构成犯罪, 因为刘某扔烟头不是故意的, 只想开个玩笑。有的说, 构成犯罪, 是过失伤害罪, 并讲述了理由。结论有好几种。最后我讲解了答案, 阐述了理由, 并表扬了积极思考, 勇于表达自己见解的每一个同学。

由此可见, 尽管同学们对于案例分析的结果, 有的不正确, 有的虽然答案正确, 可是理由表达不够充分, 但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的思考, 自己对案例分析得出的独到见解,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也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 与其它教学方法相配合使用的“案例教学”在法学教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树立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尽管这种教学方式还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但无论如何, “案例教学”在中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摘要:《法律基础知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 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比较枯燥, 如按传统的讲授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案例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理解和消化, 还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对案例教学在该门课程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法律基础知识,案例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杰.提高《法律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实效途径的若干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8) .

[2]庞少红.《法律基础知识》案例教学法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5) .

上一篇: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宝贵财富下一篇:高中生《变形记》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