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2-09-12

1 引言

中国贸易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从传统的货物贸易逐渐向服务贸易转型, 服务贸易正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对于提高生产效率, 利用能源, 节约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指数等越来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世界经济体制正以服务业为重要突破口, 中国应该把握机遇, 大力发展全球服务贸易, 参与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 创新型的经济增长点, 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由“世界加工厂”走向“世界创新中心”。

2 高职教育的现状

2.1 校企合作难以落到实处

现阶段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 企业要担负两个职责:其一, 参与学校课程设置, 并选派业务骨干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其二, 接收学生实习, 为毕业生安排工作岗位。由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这两大职责都难以落实。因为聘请高水平的兼职教师真的很难, 这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职工去学校兼职, 兼职教师也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备课、上课等, 就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2 学生实践缺乏积极性

学生的实践是高职教育面临的又一大难题。有许多企业都没有给实习生指派专定的师傅, 也没有给他们制定专门的实习方案, 学生在企业中难以学到真本事, 况且工作压力又大, 收入又极低, 因此许多的毕业生都选择自主择业。

2.3 部分学生存在重名利缺乏远见的现象

现在是一个商业社会, 大部分毕业生的功利心也比较强。他们在选择就业时, 一般都喜欢选择工资较高, 就业环境较好的沿海城市、三资企业、高薪企业, 比较注重眼前的利益, 而不考虑是否对自己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帮助, 对用人单位的一些问题也不认真研究, 对是否与所学专业对口也不太看重。关注自身的生存条件本来也无可非议, 但是, 过多地注重经济利益, 而忽视了自我价值的提升和实现, 则是明显不妥的。

3 高职人才培养与服务经济需求之间的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战略的转型, 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 发展方式的创新, 对高职技能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这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既是一种机遇, 也是一种挑战。如果高职院校能够把握这一契机, 助力中国向服务经济转型, 就能够扶摇直上, 反之则会一蹶不振。

3.1 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矛盾

现代服务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点一点慢慢向纵深发展, 同时也是劳动—资本—技术—知识, 相互改变与升级的过程, 人力资源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服务经济时代, 人显得越来越重要, 人的价值也在生产活动中变得日益重要。现阶段, 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与人的价值回归相偏离, 出现窄化、弱化、矮化等现象。

3.2 培养内容结构失调

内容结构即是人才培养的框架,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科门类和课时比例失调, 出现不平衡不合更现象, 这就难以满足服务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设置比例失衡;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设置比例失衡;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设置比例失衡。

3.3 人才培养方式落后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落后, 具体表现在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课程资源十分贫乏, 这就难以满足服务经济时代对于课程转型的需要。

4 实现高职教育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路径

服务贸易在当今的全球贸易中, 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是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 也是全球贸易经济的增长点。所以, 我国经济在全球经的进程中, 高职院校必须以培养国际化服务贸易人才为出发点, 从而助推我国服务贸易和服务经济的发展。

4.1 宏观路径

在“互联网+”背景下, 迅速崛起的跨境服务贸易企业急切需要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技能型人才, 这也促使高职院校按照便于服务贸易人才的标准去实施教育。实现高职教育服务贸易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目标, 需要从下面四方面着手。

(1) 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化理念要长远。在现今世界, 职业教育的开放化理念已在世界广泛流传。各个国家各个高校都在为改变现状而努力。第一, 改变教育观念。不能一味地追求死学、不知变通,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因材施教, 学生也要了解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第二, 加强交流沟通。国际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 国与国之间交流更加紧密, 因此发展教育国际化需要各国之间不断融合发展, 各自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汲取其他精华为我所用创造更加优秀的文化。

(2) 设计教育方案, 规划要周密。方案的制定不仅为活动执行提供依据, 同时也是后期应急处理的关键。只有做好方案策划, 才能为教育国际化的顺利进行增加筹码。比如, 在一些管理机构中, 管理层在做好方案后, 下属行政人员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 当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的调动预警机制及时支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职业国际化教育引入此方法能让教育工作开展更加顺利。

(3) 培养高素质人才, 协同合作。除了各国之间不断交流学习、做好应急方案之外, 在国际化职业教育过程中还特别需要加强培养优秀人才。人才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 加强人才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各种生产、服务质量。培养高科技人才的科学文化素养、开阔眼界、提高精神文明等等。培养其谦虚谨慎、勤学好问的精神品质, 提高心理素质及抗压能力, 以不断适应国际化职业方向。

(4) 建立体制机制, 合理引进技术。发展不是一味地寻求经济效益。在国际教育中引进先进体制机制, 拥有完备的管理模式。支持创新、奖励先进, 提高职业教育的管理格局, 加强交流不断适应新时代新模式, 努力跻身“互联网+服务”新模式。技术的引进, 不仅带来工作方式的效率提高, 带来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更会带来先进企业文化, 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使之更加强大的生存发展。

4.2 微观路径

虽然现阶段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培养具有国际意识, 拥有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的创新型与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是大势所趋, 不过, 因为客户现实的问题, 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国际化, 所参与的院校数量并不多, 参与的国家与地区也十分有限;而且, 从院校国际化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 学生存在外语的问题, 职业教育用人体制也存在困惑, 服务贸易国际技能人才培养明显满足不了需要等一系列问题;从学校来看, 还需要加大参与全球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力度, 不断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教育国际化的对策。

(1) 加强与服务贸易跨国公司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然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并为我国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做出了贡献, 企业的认可度也在不断上升。高职院校可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模式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体系, 突破传统和局限, 力争在一种开放、联合、共享、共建的原则下, 实现服务贸易国际化、产业化、院校化、人才化为一体的新型创新国际教育模式, 将产学研有机结合起来,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更好地为未来高端服务业服务。服务贸易跨国公司因为有着良好的国际对外窗口, 更熟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因此, 更有强烈的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使命感, 也更愿意参与到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来。如果与这样的企业合作, 那么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国际一流的先进知识与技能, 还能开拓自己的视野和能力, 为学生今后服务国际化贸易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加快课程体系的改革使之更适合全球服务贸易对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以人才需求为导向, 因此在开发开设新课程体系时, 就首先要考虑国际服务贸易对高职教育培训体系的需要。在引进课程时, 既需要立足本土化, 又需要创新国际化课程体系, 从而构建一个立足本地, 面向世界的全新教育体系。在教学中, 也要适当增加些服务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 减少些理论教学。要改变外语教学与专业课分离的现象, 鼓励用双语授课。此外, 一门课程也可安排多专业的多名校企教师共同授课, 力争创造一种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

(3) 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服务贸易教师团队。高职教育要突破传统, 招聘的老师要具有国际视野, 有着服务贸易方面的潜质、能力与经验, 优先考虑具有全球服务外包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员任教。对于在岗教师也要鼓励其向全球服务贸易企业进行调研学习, 同时加强国内外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结语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 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和扶持, 相信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与实践, 不久的将来我国高职教育定能融入世界滚滚经济大潮中去, 并能为我国的经济文化做出莫大的贡献, 也能助力中国企业更快地走向国际化道路。

摘要:教育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现阶段, 我国高职教育正处在深化内涵、提升质量的关键时刻, 而立足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 推进高职教育走向国际化, 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 越来越多地被我国广大高职院校所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服务业,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瑞丽.全球服务贸易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 2017 (7) .

[2] 范新民.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跨境外贸电商人才培养:跨界融合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5 (3) .

[3] 刘仿强.试析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实现途径[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 2013 (5) .

[4] 冀国忠.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0.

上一篇: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南区次非主力层动用研究下一篇: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