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的视角下看儿童绘画

2023-01-01

一、儿童绘画中的意义

儿童语言世界中最早的书面语言是孩子们想要描绘他们以绘画, 图像和符号的形式看待, 听到和思考的东西。这是儿童生活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也是儿童思维的自然流动。如果你想看看你的孩子有什么想法, 如果你在孩子表达后只问“你在画什么”, 这绝对是对这个解释最肤浅的理解, 因此, 除了理解最基本的“绘画”之外, 还需要开始, 执行和完成活动。对象征语言的不同解读, 对现存问题的理解, 能力差异, 情感表达等等, 解读才是有成效的。幼儿的整体语言系统表达相对来说不是很完善, 语言的组织与逻辑达不到思维的速度!在生活的日积月累, 所观所感的切身体验中, 每个儿童都有自我表达表现的需求, 当儿童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感受时, 他们可以借助艺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经常用自己的绘画来表达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内在体验。绘画已成为儿童表达自己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这代表儿童的依靠内部思维得到了发展, 还是要借助直接感知, 图形太构建发展!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图形和颜色表达自己的情绪, 并传达信息交流。孩子对图像的理解和理解是普遍和简单的, 但是描绘真实图像的目的并不在于此。

二、儿童绘画艺术符号特征

(一) 点的符号特征

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力量的集中, 是视觉的焦点, 儿童在创作中用到“点”这个元素时, 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无需在教学行为中加以干涉, 点在任何平面以及立体空间中的运用都是与人审美意识指导下完成, 儿童在点的运用中首先突出了自我力量的肯定, 以及得到周围相关人物注意行为, 在画面中体现出无序, 但会相对肯定, 而且容易出现点的大小, 形状的不一。如孩子在第一次绘画课堂中, 老师设计的课堂主题或许不会直接与“点”相关, 但孩子在绘画过程中孩子最先能接受的就是点, 或许你给他两个点, 他会知道两点的连接, 或一个画面的起点能让孩子对画面的控制更加有信心, 孩子对点的认识可能是起点或终点, 也可能是一种力量或情绪的表达, 总之对于儿童我们很难想象孩子会有序并认真的排列“点”这个符号。

(二) 线的符号特征

线作为艺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又不仅仅是点的连续移动。从艺术起源来看, “线”可谓是中西艺术上最早的艺术符号, 如中国原始时期的将军崖稷神岩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壁画。到了三到四岁, 儿童绘画进了颇为关键的时期, 这个时期儿童的涂鸦线条开始出现最初级的形象 (可辨认的物体形象) , 即儿童的线条随着其所见知的形象始呈现有目的的闭合。这个时期家长和教师不仅要观察儿童的绘画行为及绘画表现, 还要以适当的主题任务进行诱导, 在与儿童的交流对话这样的“主体性”的互动中培养儿童口语表达的能力, 激发起绘画表现的欲望。随着儿童年龄渐长, 线条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加, 早期儿童的画面的线条已有长短之分。直线之间的差异, 但线条的粗细, 虚拟现实, 刚柔相济等等, 都会出现在学龄前的中间。

(三) 形的符号特征

儿童的艺术符号由“线”到“形”并不是一个跳跃式的过程, 就如圆圈也还要经过一个不闭合到闭合这样微妙的变化过程一样。幼儿由于生理—手腕肌肉不灵活、手指活动精确度不高, 从其表现事物来看, 他们的手腕运动跟所表达的形象一样, 运动结构也是圆圈型的, 而这导致的结果是儿童即便能表现初步象的事物, 儿童在表达具象物体之前, 画面上很早就出现了直角和尖角。儿童绘画的造型特征不是要求一个无味的形状, 不是要说没有感情的技术, 而是依靠孩子无意识的纯粹和自然的美感。没有统一的标准, 只有个性的发挥。在儿童的绘画中, 不同人物的孩子表现出不同风格的作品, 细腻或粗犷, 浪漫或柔和, 成熟或幼稚。不同的风格体现出不同的美感。

(四) 色彩的符号特征

“色彩”作为艺术中举足轻重的艺术语言, 它往往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感性直觉。在西方艺术史上的感性与理性之争甚至曾经浓缩为“色彩”与“素描”的“战斗”。那么, 儿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色彩?严格来说, 这个问题収决于成人给幼儿提供彩色画笔的早晚, 3岁幼儿提供彩色画笔的早晚, 而且鉴于幼儿早期对色彩的使用同样是无意的, 3岁及之前的儿童只把它视为一个同单色的铅笔或单色笔一样可以留下印记的作画工具。因此, 可以说色彩的“颜色”本质在幼儿两三岁才开始显现, 此时幼儿开始体验到颜色表达其想法的快感和愉悦, 作为主体的儿童此期才能真正谈得上是“使用”色彩。

三、教学建议

(一) 创造一种情境来唤起儿童的绘画兴趣

在儿童绘画教学中, 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创造一种情境, 使孩子能够接触到一定的环境, 唤起孩子的内心情绪和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带入的方法让学生进入到情景里面来, 把自己融入到氛围里面, 他不会觉得这是枯燥的课堂, 相反这是一次愉快的体验。这样我们一方面, 可以集中把学生的注意力最大的种种起来,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儿童的记忆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情景教学, 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获得发展。

(二) 针对性教学, 启发创造力

在儿童绘画教学中, 有必要考虑向儿童教授的内容以及向儿童教授多少内容。其关键在于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在这方面, 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和表达能力, 抓住教学机会, 为孩子最需要的时候提供灵感和帮助, 他们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相关方式的教育。学龄前孩子们适合体验和分享方式教育。需要关注, 表扬, 肯定, 激励, 适当帮助, 以及亲自体验感悟什么, 获得直接认知。多数要求对比, 模仿, 模拟场景, 针对性相关选择获得启发力量。上学儿童教育适合多种方式个性内外共赢共享教育。

(三) 多方面, 全方位地开发新的材料与教学形式

在儿童教学中, 由于他们的思维与想法都处于启蒙的阶段。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孩子在单一的材料运用中失去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在绘画形式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材料上我们也应该广泛的利用身边的素材, 甚至结合本土特色材料, 如湖南的竹子和芦苇, 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本土材料让孩子了解本土材料的同时也增加了孩子的兴趣, 材料是广泛的, 让孩子在不同材料上体验绘画的乐趣, 并让课题变的生动有趣, 带有创造性和实验性探索性的研究美术课题。

四、结语

总之, 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心理特征和认知的一种方式。同时, 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儿童绘画心理的研究需要不断完善。充分释放内心感受, 会不自觉地用夸张变形的技巧表达内心的感受。儿童绘画是儿童舞台中不可忽视的行为。儿童艺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教育。遵循艺术教育规律,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寻求最佳教育方式,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儿童绘画教学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同时, 要认真探索和研究其规律, 给儿童正确的指导, 使儿童的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绘画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使孩子成为具有完美人格品质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未来。

摘要:当今各种儿童美术培训如火如荼的风靡着, 对于我们研究儿童早期绘画特点从而指引他们正确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正是由于信息化的全球化, 资源的共享, 文化的碰撞, 引发了众多的认识, 教育和后续的发展问题。比如:儿童的绘画是连续的还是跳跃?儿童绘画中出现的艺术符号的特征和意义是什么?在这里, 我们需要探索不同认知阶段儿童绘画中的艺术符号 (本文为3-6岁) , 表达和再生的过程与儿童合作“创造和发展心灵”倾听和感受儿童艺术符号在儿童艺术象征和儿童绘画世界中的创造过程。

关键词:符号学,儿童画,艺术符号

参考文献

[1] 周和平, 田正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20.

[2] 【英】摩伊.凯特莉著, 刘迎朗, 刘勉怡译.少儿绘画辅导探索[M].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2.36.

上一篇:多媒体与英语教学的整合研究——爱在英语教学下一篇:3D陶瓷打印花器与传统花器的差异化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