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2024-04-15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精选7篇)

篇1: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于洪军

近些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北方城市冬季供热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了。一方面取暖费难收,逐年拖欠的额度越来越大,据黑龙江日报网站转载的报道,截止年底,哈尔滨市历年拖欠的取暖费已高达九亿多元;另一方面取暖方室温低、严冬挨冻的呼声不绝于耳。这两个方面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在有的地区,一年一度的冬季供热已经陷入了因境,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对策。如:取暖费“暗补变明补”,“分户供暖”、“分户计量、分室测温”、建立“城市供暖保障体系”等。但是,在这些探讨中,从技术视角考察的多,从法学视角考察的少。以致目前对供热取暖规律的认识及根据这些认识提出的改革方案,还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笔者近两年曾主要从法学视角对供热取暖关系做了一些研究,现根据初步研究所得谈谈笔者对供热取暖关系的认识,及对供热取暖制度改革的一些设想,权作引玉之砖。

一、供热取暖关系――特殊的买卖合同关系

从民法学角度来考察供热取暖关系,我们会很自然地看到供热取暖法律关系归属于哪类法律关系,也会很容易地发现供热取暖法律关系的某些特殊属性。

首先,我们会看到供热取暖关系属于供热方与取暖方之间的一种买卖合同关系。我国《合同法》将“供用热力合同”与供用电、水、气合同规定在一节里(《合同法》把这种合同称作“供用热力合同”,为了便于理解,本文把它称作供热取暖合同)。但从法律关系的划分上,供热取暖合同关系应当归属于买卖合同关系。此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作为经营者的出卖人,即供热方,和作为消费者的买受人,即取暖方;客体是热能;内容是供热方享有收取取暖费的权利,承担着提供符合标准的热能的义务,和作为经营者应承担的其他义务,取暖方享有取得符合标准的热能的权利,和作为消费者的其他权利,承担着交付取暖费的义务。供热方与取暖方所交易的是热能这一特殊的商品。故供热取暖合同关系应属于买卖合同关系,应受合同法及其中的买卖合同法律规范的调整,同时还应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法律规范的调整。

其次,我们会进一步发现供热取暖这种买卖合同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买卖合同关系。其特殊性有以下三点:

一是买卖的商品特殊。也即法律关系的客体特殊。供热方与取暖方通过合同所买卖的商品是热能。根据《传热学》的理论,“凡有温差,就有热量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这证明,热能这种商品有幅射性、传导性。由这种幅射性、传导性所决定,热能便表现出两种特殊性:第一,取暖方共享性。在一建筑物内,一家取暖,四邻受益。热能的买卖并不是象水、电、气的买卖那样,一家一户分别买受、独自享用、互不相干。第二,热量与室温的不对应性。现在建设部等八部、委、局已经提出要“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今后,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并执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的新办法”。但热量多少与室温高低虽然存在正比关系,但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对应的。购买同量的热能,因四邻室温不同或所处位置(居中、边角、底层或顶层)、朝向的不同,室温就会大不相同;享受同样的室温,也会因四邻室温或所处位置、朝向的不同而需要购买不同量的热能。

二是国家对其管理特殊。一般买卖合同关系,遵循的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以自由地订立、变更、转让、解除合同。国家管理市场,市场引导当事人的行为。而供热取暖合同关系则不然。为实现节能,国家建设部2月18日发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节能要求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委托工程项目的设计”,第八条要求“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新建、扩建的居住建筑设计,应当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根据这一规定,北方在部分地区购买楼房的业主与供热企业之间的供热取暖合同是国家强制订立的,供热室温标准、供热价格也是由政府部门确定的。这说明,国家对供热取暖合同关系是实行着特殊管理的。这种管理是必要的。不管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均应服从政府的依法管理,绝不能象买卖一般商品那样,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买卖热能。

三是合同的订立、转让、终止特殊――与房屋的买卖、租赁同步。在一般的买卖合同关系中,一方要约,另一方承诺,买卖合同就订立了。供热取暖合同的订立不是这样。因执行集中供热的规划,  建筑物的供热设施是随所依附的建筑物的兴建而兴建、安装的。因此,就住宅楼房而言,住户一经购买房屋,就等于以自已的行为表明,他承诺了相应的供热企业的供热要约,供热取暖合同随房屋买卖合同的订立而订立(或者是从开发商那里全部受让);如果有一天住户将该房屋卖掉或者出租,那么,他也就同时将供热取暖合同中属于取暖方的权利义务全部转让给了房屋买受人、承租人,供热取暖合同随房屋的出卖或出租而转让;而只要业主或房屋使用人对房屋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没有消灭或终止,供热取暖合同也就不会终止。

作为业主或房屋使用人,购买或承租了房屋而拒绝取暖,即拒绝订立或受让供热取暖合同是不可思议的;作为供热企业,对业主或房屋使用人拒绝供热,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只要你是房屋所有权人或使用人,那么你就与供热企业存在着供热取暖合同关系,供热取暖合同的订立、转让、终止,与房屋的买卖、转让同步。这一点,不仅与其他买卖合同不同,就是与相近似的供用电合同、供用水合同也都有很大的不同。

二、对供热取暖关系认识的误区及改革难点。

近些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供热取暖关系的认识存在着以下两个误区,与此相联系,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也存在着两大难点。

第一个认识误区,是因袭计划经济的思维习惯,把供热取暖看作是政府的一项福利事业,没有把供热取暖关系看作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买卖合同关系。这一认识误区当然是计划经济传统的产物。由于这一认识误区的存在,多年来,供热取暖双方很少有订立书面合同的。有的供热企业只知道张贴政府文件收费,不严格履行供热的义务;有的取暖居民只知道享有取暖的权利,不愿履行交付取暖费的义务,或者是交付了取暖费,而不问供热温度是否达到了标准。政府也主要靠行政手段解决供热取暖中的矛盾,很少从完善合同,科学地、明确地设定双方权利义务入手进行管理。

这一认识误区,形成了供热取暖制度改革中所无法回避的一个难点,即:拖欠取暖费与供热达不到标准两个问题的恶性循环。在对供热取暖制度改革问题的讨论中,人们已经基本上走出了上述的认识误区,在热商品化、市场化、停止福利供热、变暗补为明补等方面基本上形成了共识。但是,由于多年来旧认识、旧体制所造成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改革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的,故无法绕过这一难点。

第二个认识误区,是把热能看成了与水、电、气同样的商品,忽略了热能这一商品的幅射性和传导性所带来的特殊性。由于这一认识误区的存在,人们在进行供热制度改革、考虑节能和付费公平的时候,比较一致的想法,就是安装热计量表、实现分户

计量、按用热量付费。于是在一些地区便开始推行“一户一阀”,似乎推行了“一户一阀”,供热制度的改革就可以大功告成了。殊不知,由于热能存在着上面提到的取暖方共享性和热量与室温的不对应性,在同一栋楼内,如果有一家不交费,你就是把他的供热阀门关了,他还是能够从墙壁的热幅射中享受到一定的热能;如果有多数人不交费,把这些人的供热阀门关了倒是容易,可是谁来弥补供热锅炉“大马拉小车”所造成的亏损呢?为节能、集中供热所做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岂不也前功尽弃了吗?而且,这种认识和做法也与供热取暖合同订立、转让、终止的特殊性相矛盾。

所以,推行“一户一阀”可以,但是,“一户一阀”推行后,如何计量热能的改革难点便突出出来了。如果以供给的热量来计费,那么,一楼内将总供热量按面积均摊计费与各取暖户按实际供热量计费应当各占多大比例?处于不同位置和朝向的用户的.供热量如何计算?有邻居完全或部分关掉阀门的用户供热量如何计算?这些都涉及到复杂的计算,而且都必须在改革中予以解决。否则,供热方与取暖方在实际生活中将会纠纷不断,这当然违背了推行“一户一阀”的初衷。

况且,虽然在新建建筑物推行“一户一阀”容易做到,但将原有的建筑物全部改造成“一户一阀”,则有一个可行性的问题。因为这种改造将要投入相当数目的资金,而且将会因破坏原有的装修,给一些用户造成资金损失。这些资金由政府负担还是由用户负担或是由两方来分担?不可否认,有的地区,政府可能负担得起,有的住户可能负担得起并愿意进行改造。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政府都能负担得起,所有的住户都负担得起并愿意进行改造。根据这种情况,国家至少在短期内就不可能通过法律对原有建筑物强制推行“一户一阀”改造。现在的供热取暖制度改革也不能不面对这一问题。

三、供热取暖制度改革的设想

根据上述对供热取暖法律关系的认识,针对当前对供热取暖关系的认识误区及改革难点,结合其他领域的改革经验,笔者提出以下改革设想:

㈠改革的基本思路:变按供热量计费为按取暖人实际享受到的室温计费。现在论者及决策者所设想的“分户计量”、“按用热量付费”并不错。造成用热量计算复杂的改革难点的,是按供热量计费的计量方式不科学。取暖方要享受的是舒适的室温,调整供热取暖关系就是要使取暖方所享受的室温与其所付出的取暖费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要享受较高的室温,就相应地多付费;要少付费,室温就得相应地降低。我们绞尽脑汁地考虑按面积计费与按实际供热量计费的比例,考虑不同住户的位置、朝向、邻居室温以修正其供热计量与计费的关系,目的也是为了建立住户室温与其付费间的对应关系。供热量与室温是不对应的,因而与付费也是不可能对应的。某些住户虽然供热量多、付费多,但室温不一定高,因为有部分热量由于某种原因流失了,该部分住户并没有实际得到;某些住户虽然供热量少、付费少,但室温不一定低,因为该部分住户的住房热量流失相对较少。

这样看来,与其通过供热计量再经过复杂的计算以建立室温与付费的对应关系,倒不如舍弃这种计量方式,改以直接计量室温,直接按室温计费,直接建立室温与付费的对应关系。具体做法是:

1.先研发出一种能够自动记录一个取暖期全部室温情况的记录表,放置在住户的各个厅室内的适当位置,该表能够自动记录供暖期间任何时间的室温,并能在取暖期内的任何时候,计算并显示出该取暖期供热以来的平均室温。如果此表能够自动控制所处厅室的进热管阀门为最好。如果此表不能自动控制阀门,则可在各厅室散热器的进热管处分别安装手动阀门,以控制室温。

2.由法律规定不同气候区内取暖费起算的室温标准,再由当地物价部门通过法定程序确定每高出取暖费起算室温标准一摄氏度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收费标准,或曰热能价格(元/平方米度)。取暖费的计算公式是:房屋使用面积×(平均室温-取暖费起算室温)×热能价格。比如:如果法律规定某气候区内取暖费起算的室温标准为摄氏2度,该气候区内某一政府物价部门确定的热能价格是1.25元,那么,一个有60平方米使用面积的住户,当他取暖期内的平均室温为摄氏18度时,他在这个取暖期内应交的取暖费为:60平方米×(18度-2度)×1.25元=1,200元。如果有一个取暖期他关掉了住房内全部阀门,他的室温记录表上的平均室温读数是12度,那么他在这一取暖期内应交的取暖费则是:60平方米×(12度-2度)×1.25元=750元。

3.对不能实行一户一阀控制的建筑物,由法律规定供热必须要达到的最低室温标准,并规定在此类建筑物内热量流失较多的几处厅室适当位置(可由供热方与取暖方代表共同确定)安装室温记录表,以对供热是否达到法定标准及未达到法定标准的程度做一记载。只要室温记录表记载的室温达到了法定供热标准,该建筑物内的任何一个业主或房屋使用人就应当按法定最低室温交付取暖费。取暖费的计算公式是:房屋使用面积×(法定最低室温-取暖费起算室温)×热量价格。

这一思路与按供热量计费相比的优势在于:

1.适应了热能这一商品的特殊性,避开了按供热量计费的复杂性,能够较好地实现供热取暖合同关系的公平,便于操作、管理。

2.较好地解决了尚不能进行一户一阀改造的建筑物的供热方与取暖方的矛盾。

3.成本较低。

㈡尽快制定出科学的、反映供热取暖关系内在规律的供热取暖条例。德国建筑物内的温度总能保持舒适宜人,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在1989年德国联邦经济部和建设部共同颁布的条例,这个条例如同一个细致入微的老保姆,十几年来一直忠实地照料着人们”。我们要想实现供热付费的有条不紊、室温的舒适宜人,也需要有这样一个老保姆。针对我国法律的制定与实施情况,供热取暖条例应当确定以下内容:

1.确定供热企业应具备的条件,确定取暖方包括房屋业主和房屋使用人。

2.确定不同气候区取暖费起算的室温标准,确定供热的最低室温标准。

3.确定每高出取暖费起算室温标准一摄氏度、每平方米使用面积收费标准的确定程序,也即热能价格的确定程序。

4.确定供热方收取取暖费的程序、期限。

5.确定供热方供热达不到标准的违约责任、确定取暖方逾期交付取暖费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应以抵销违约行为对供热取暖关系的危害为限。以供热方供热达不到标准为例,应规定每降低1摄氏度小时,应向取暖方偿付占总取暖费一定比例的违约金。这一点最为重要,它是我国立法中容易忽略的,但却是法规则本质属性的的体现。只有反映法规则的这一本质属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功效。

6.确定供热取暖合同订立、转让的程序及与房屋买卖、租赁合同的同步关系。

7.确定供热取暖合同的主要内容。

8.确定供热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保障生活水平低于一定标准的住户能够享受供热。

9.确定各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及不严格履行职责、超越权限所应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

㈢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方式。建设部等八部委局二○○三年七月二十一日在印发的《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很好的改革思路,但其中也提到了“坚持在国家统一政策目标指导下,地方因地制宜、分别决策”的“供热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还在印发这个意见的通知中说:“‘三北地区’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政府要选择不同规模的、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区)进行试点,并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这种改革方式,实际上是在走其他领域改革中任意试点、任意改革、改革权分散行使、无程序改革、无时间表改革的老路。

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如要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成功,必须要走依法试点、依法改革、统一改革、按程序和时间表改革的新路。具体来说,这种改革方式应按以下顺序进行:

1.由国务院挑选全国优秀的专业研究人才,其中包括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环保学、系统科学及供热技术等方面的专家,成立供热取暖改革软科学研究课题组,由课题组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吸收现有的有关研究成果,起草两个供热取暖制度改革试点法规,交由国务院讨论、比较、选择、补正,最后通过并颁布一个试点法规,在科学选定的有代表性的试点城市试行。试点法规应确定试点期间和程序。不允许分散试点、任意试点、无期限试点、分散人才资源。

2.课题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头对试点情况进行追踪研究,发现、预测全面改革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出两套供热取暖制度改革的整体方案。该整体方案应包括:新的供热取暖制度模式,新旧制度转换的程序和时间,违反这种程序和拖延改革,各有关部门应承担的责任。

3.由两个小组分别将各自的改革总体方案表现为条例草案。

4.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国务院讨论、比较、选择、补正条例草案,最后制定、颁布条例,“三北”地区再依照条例规定的程序和时间推行新的供热取暖模式。

按照系统法学中法规则和法律的概念,我国现在并不是没有供热取暖方面的法规则或法律,只是这些法律不科学、不明确和不完备。因此,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实质上是对供热取暖法律的修改、完善,使之科学化、明确化和完备化。为了实现供热取暖法律科学化、明确化和完备化的目标,首先要深化对供热取暖关系内在规律的认识,深化对我国供热取暖实际状况的认识,然后再根据这种认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设计出适合我国的供热取暖制度的目标模式,设计出新旧模式的转换程序和时间表,最后将这种设计表现为法律,通过法律的实施,依法推行新的供热取暖模式。因此,深化认识是首要的和必须的。笔者承认本文关于供热取暖关系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比如对供热取暖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问题的认识就一片茫然。但是,如果按照笔者提出的改革思路,由多学科的专家组成软科学研究课题组来进行研究,相信由此形成的认识不仅会超过某个专家、权威的认识,也会超过各地方政府组织的人员的群体的认识。有了这种对供热取暖内在规律的全面客观的认识,制定一个科学的、完备的、明确的供热取暖法规就为期不远了。这样的新法规实施之日,便是供热取暖制度改革成功之时。

作者于洪军,辽宁思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联系电话:0421―4823147(办)、4821199(办)、4823676(宅),邮箱:lnkzyhj@online.ln.cn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3年12月1日发布的《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

2.建设部等八部委局建城[]148号文发出的《关于印发〈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

3.黑龙江日报网站摘自《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作者不详):《我在德国过冬天》。

4.《人民网》  生活  2001年12月08日文章:《“老大难”何时不再难?――众口齐话取暖费》。

5.《城镇供热方式及计量收费的探讨》  作者: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技术委员会 曾享麟。

6.《供暖分户计量收费模式研究》  作者:长安大学邓沪秋、田安民,陕西省城乡建设学校张宇。

7.《我国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将实现三大目标》  法律之星-中国法律信息网站2003-11-05  16:56:45发表。

8.《杜绝人情强化服务――今冬大庆热费收缴率全省第一》  黑龙江日报社网站  (张大军  记者屈万日)。

9.《对我国城镇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作者:中国城镇供热协会 李 秀。

10.《分户供暖想要实施还很难》  作者:孙昀  人民网  >>  生活  >>  生活报道  >>  生活报道  2001年9月16日12:44摘自2001年9月16日《黑龙江日报》

11.《新政策执行后  供热又出六难题》新都市报  作者:记者王姝。

12.《哈尔滨出台供暖费收缴新政策》人民网  >>  地方  2001年9月24日09:34摘自央视国际频道  2001年9月24日。作者:邵莉  李宏友。

13.《哈尔滨一些居民严冬挨冻  因为有人未交供热费》  人民网  >>  社会  >>  社会广角  2001年12月22日10:47  新华网哈尔滨12月22日电  作者:记者韩世峰

14.《代市长石忠信向哈尔滨市中级法院赠送荣誉金匾  政府加大依法催缴热费力度  法院已受理供热纠纷案384件》黑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戚泥莲  柴雅晶。

15.《哈市历年拖欠热费达九亿  每年“流失”近四亿》  黑龙江日报网站黄海燕  本报记者  李伟俏摘自生活报。

16.《集中供暖的难局》人民网  >>  观点  >>  网友说话  2001年11月19日08:28  作者:网友韩澈。

17.建设部202月18日发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18.《交钱的挨冻  不交钱的蹭热  热:是不是商品?》  人民网  >>  观点  >>  新闻圈点  20

01年12月18日转《中国青年报》  2001年12月18日文  作者:记者亓树新。

19.《“热计量”不利住户的公平性问题探讨》  作者: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王文起 韩学廷。

20.《“热”商品,好一番争论》  黑龙江日报转自生活报  王洪启  记者李曦。

21.《沈阳法院今起加大供暖欠费执行力度》  人民网  >>  社会  >>  法界动态  2001年11月01日19:37  新华社记者郑东鸿。

22.《沈阳分户供暖问题和可操作性建议》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云甫 夏鹏 高岩 任晓燕。

23.《实施热计量收费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改进意见》  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公司 董乐义。

24.《天津市集中供热管理规定》  转自天津房地产天津政务网。

25.《系统法学大纲》  北大法律信息网  论文论著栏目,作者于洪军。

篇2: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法律职业化,党校, 法学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法制社会建设的不断加快, 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改革的内容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当前, 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问题较为突出, 究其原因,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化发展相互脱节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此, 在法治社会建设中, 地方党校的法学教育改革要深入研究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 从学员培训的课堂中深化法学教育改革, 以求进一步推动我国法律职业化的建设和发展。

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化的关系

我国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 每一位公民都在法律的保护和制约中生存, “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是和谐社会中公民的行为准则。我们应该要从真正意义上学法、守法、执法, 从意识上和行动上明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化的关系和意义。

1、法律职业化有助于法治的实现

所谓的法治, 是指依照法律规划来进行社会控制。法治的实现离不开法律职业化, 而法律职业化的发展则要求相关法律事务人员具有共同的特点要求, 这种主体要求的共同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律职业结构的独特性, 二是法律职业的一体化和同体化, 三是法律职业伦理的优越性。基于以上这些要素, 可以说法律职业化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保障。在地方党校的法学教育中, 从课程教学目标到课堂教学内容都要以培养学员法律职业化为追求, 通过推动社会公民的法律职业化建设, 从而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2、法学教育改革是实现法律职业化的保证

法律职业化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法律职业化的发展要求法律职业人员必须具有人文素质、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职业技能等要求, 这是法律职业化或法治的重要条件, 这一内容的实现, 需要法学教育来完成。在地方党校的教育教学中, 法学教育是培养学员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党校法学教育中, 主要包括大陆法系教育和普通法系教育两种模式。伴随法律职业化的发展, 这两种教育模式开始出现交叉融合;因此, 党校法学教育改革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更是法学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在法学教育改革中我们应该强调学员在法学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结合。

二、当前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结合当前我国法学教育现状来看, 法律职业化发展与法学教育相互脱节的问题非常突出, 因此在党校的法学教育中进行法学教育改革是必要的。从当前法学教育中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法学教育偏重法律规范介绍。地方党校主要是对社会中的领导干部进行培训, 由于来自不同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干部, 他们的知识构造和职业特点不同, 各自的法律知识也层次有异;这就致使在法学教育中, 教师偏重于对法律规范的介绍, 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得法律素质教育与一般教育趋同, 没有体现法律教育的特殊性, 忽视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

2、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在党校的法学教育课程中, 有些学员可能事法律专业的学生或人才, 但再毕业后未从事直接的法律工作, 同时一些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却不是法律专业毕业生。这些情况就致使, 地方党校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 授课内容的深度就不够。

3、法学教育的起点偏低。目前, 绝大多数地方党校的法学教育以普及和提高学员们的法律意识为目的, 法学教育的授课要求不能体现精英教育的要求, 少数未经过系统培养的人员从事一线的法律职业, 这就致使课程教学的效力不够。

4、法学教育杂而不精。由于我国的法律体系庞大, 不同类别的法, 在内容和执行力上是有较大区别的;地方党校的法学教育表面上看起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等方面教全面系统, 但实际上缺乏一定的层次, 效率不佳。每一位教师主讲的专题不同, 所涉及的法律体系就存在区别, 其讲解内容的再深度上显得精准度不够。

三、法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社会主义中的每一位公民都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我们应该要养成良好的法律职业化和法律人生化, 以法律知识武装头脑, 以法律知识开展工作。因此, 在地方党校的法学教育中, 要以培养学员的法律职业化为目的, 加强法学教育改革。

1、准确定位法学教育的目标

基于法律职业化这一基本前提, 党校法学教育应该重新明确法学教学目标。作为精英教育, 需要优秀的人才从事法学职业, 同时通过法学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 也要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从整体目标上来分析, 法学教育要培养懂法人才, 由于法律职业化发展决定了法律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 因此法学教育目标的设立要基于这一点。党校培养的学员在法律职业方面的提高和加强是法学教育目标的核心, 通过对学员进行法律职业化的教育和培养, 使法学教育改革落到实处。

2、合理规划法学教育的类别

党校的法学教育改革是为了提高法学教育的质量, 这需要我们根据法律职业化的发展需求, 结合法学教育自身特点, 对法学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分类。在法律基础知识教育方面, 其教育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法律知识的人, 如行政管理人员、经济管理者等等, 这一类人员虽然不是法律职业者, 但也需要法律教育培养;其次是法律职业素质教育, 法律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法律职业者, 这是对法学教育质量的高要求;再次是法律职业能力教育, 这一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各位学员更好适应自身工作而开展的训练, 使其提高自身素质, 具备法治思维能力和执法能力。

3、科学设置法学教育的内容

基于法律职业化的要求和法学教育分类, 应该对法学教育内容进行科学设定。首先, 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内容的设置需根据具体教育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力求多层次。其次在法律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 应着重培养学员的职业素质, 法学教育内容除了系统学习核心课程内容外, 还要注意法律伦理学、法学方法论等科目的学习。在法律职业能力教育内容的设置上, 党校教务部门要对教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把控, 规范设定法律教学的模式和内容。教师在法学教学改革中既要讲解系统的法学内容, 也要注意学员法律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研究法律职业化的相关内容, 推我我国法学教育的深化改革, 有助于推动我国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地方党校做为社会领导干部培训和进修的摇篮, 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重大的, 在当前我国大力推动法治进程, 全面建设法制社会的新时期, 党校研究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改革不仅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它更是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本保证, 对和谐社会与法制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磊.论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 2013, 01:123-127.

篇3: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高校 学生教育管理 公共管理 学生教育管理作为高校的常规性工作,历来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高校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如重科研、轻教学,重硬件、轻软件等现象,使得学校的教育质量出现下滑。同时学生对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维权意识也显著增强,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传统思维与现实状况 1.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传统思维 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各项工作都充分体现了国家计划的特性,学校自主独立性相对缺乏。同时,处于精英型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资源还属于稀缺资源,学校相对于学生及其家庭而言处于一种强势地位,学校对学生更多的是一种模块式的教育和教条化的管理,将国家的需求、主管部门的需求、学校自身的需求放在首位,而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需求,忽视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服务。 2.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现实状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学生在校人数激增,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由于学生人数激增,硬件、软件投入不够,加之认识不到位和准备不充分,学校承受了越来越多学生的抱怨和家长的投诉;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出于自身管理方便和管理成本的节约而忽视学生正当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部分教职员工的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许多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把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关爱与引导;由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广量大,与学生利益相关的管理部门众多,因此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过程中,出于部门利益的考虑,经常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管理效率很低。虽然学校也设有与学生利益相关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但由于此类组织的管理和工作开展仍隶属于学校管理部门,故未能很好的实现学生的利益诉求,仅局限于举办相关活动和协助日常管理工作,效果一般。 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的理论路径 1.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开启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人本价值趋向 教育管理理论大量运用和吸收了管理理论的管理思想而逐步发展起来,并逐步转向创立起适应教育实践需要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其中的人本教育管理理论突出了人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推进了教育组织决策的民主化,体现了教育管理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本教育管理的重要思想就是教育民主化,主要包括教育的民主决策和管理。在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民主化被确立为发展高等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民主化与国际化、科学化、现代化等一起构筑起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框架,正在促使教育由以往“专制”式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的民主教育模式演进,民主已经成为了教育的真正灵魂与不竭的发展动力。同时,学生主体意识的日益复苏,已悄然改变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往所占据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本管理和服务本位的管理理念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日益成为高校构新型管理模式的基本价值趋向。 2.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模式 学生教育管理作为高校的一项基本职能,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也具备了准公共管理的性质。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在价值目标方面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学生本位”的理念,一切教育管理行为和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以实现学生根本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真正地体现“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方面,学生是学校存在的基础,学校与学生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学校价值的根本所在;在具体的实现路径方面,即明确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构建学生服务型的教育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的现实路径 1.学生教育管理的根本任务:构建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 学生教育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主要涉及与学生利益的相关政策规章的制定、实施和落实,教育管理组织的架构和职能定位,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其成长成才,解决学生在个体发展阶段必然或者可能面临的实际困难,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和提供平台,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全体教职员工都应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2.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维护学生切身利益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教育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提供合法性依据和制度支持,为学生教育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指明方向和提供制度保障,形成长效机制,为后续工作的推动夯实制度基础,从而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学生的正当权益得到制度保障。主要包括:完善和规范学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建立服务本位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配套机制;完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完善规章制度的执行程序;结合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学生教育管理中适当借鉴公共管理的相关制度:诸如实行听证制度,畅通学生意见表达的渠道;实施新闻发布制度,有效保障学生知情权;实行领导接待日制度,提高管理服务效能;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制度,畅通学生民主参与管理的现实渠道等。参考文献 [1]冯增俊.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特征及趋向探析[J].教育研究,20124(11):9-14. [2]樊美勤.论高等教育民主化建设——兼论如何推进高校民主管理与教育教学民主化进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25-29.

(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3)

篇4: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确立实施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国家, 从15世纪中期开始, 瑞典人认为必须改变以联盟为主要权力行使方式的现状。以贵族、教师、城市自由民和农民为主要主体的下层贵族组织召开了一次会议, 此次会议被广泛地承认是瑞典的第一届国会。1772年通过的《政府组织法》中规定, 司法总长都由政府来任命。行政监察专员公署是随着新的《政府组织法》的通过, 于1809年创建的。这部法律的通过正式确认了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在宪法中的地位。同时瑞典宪法规定, 行政监察专员对议会负责并由议会选举产生, 其主要职责是监督政府及其组成人员依法行政的情况。法律对当选为专员的人士无论是法律水准还是道德情操都有明确界定[1], 任期四年。该项制度设立的主要目的是纠正法院执行法律的差错, 因而被称为“议会司法专员制度”。议会监察专员完全独立于以政府为代表的行政权, 并只对议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议会监察专员的任务是保证公民在与法院和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享受到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议会监察专员是特别检察官, 对于公权利的监督相对容易。议会现今对行政机构的控制更强了。

宪法委员会拟订的《政府组织法》草案第96条, 体现在议会中创设行政监察专员的建议。它规定, 每一届议会召开时, 同一级别的议会可以选出一名道德和法律俱优者, 来行使议会授权之内的监督法官和政府官员遵守执行法律的情况, 并按照法律规定的正当程序, 对上述人员在履责过程中的暴力行为、徇私枉法行为、不履行法定义务行为予以追诉, 而对由政府任命的司法总长, 人们认为他对政府官员的监察并不能充分保障人民的权利, 因为他要对政府负责并有义务遵循政府所发布的指令。例如, 政府可以命令司法总长停止对一起他已经开始的渎职罪案的调查, 而且政府也的确这样做过。早期设立行政监察专员的目的是: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督政府官员履行职责的制度。这项制度优势在于它完全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外, 且拥有独立的准司法权, 监督权行使过程中可以完全不受任何外来压力和阻力, 真正实现监督权独立行使。

二、瑞典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现状

(一) 行政监察专员与宪法

瑞典现行《政府组织法》第1条第一款规定, 一切政府权力均来自于人民。这一规定构成了瑞典民主制度的墓础。人民的首要代表是议会, 其主要任务是制定法律, 决定国家税收以及开支。政府被授权管理国家, 而议会监督政府机关的管理国家的行为。《政府组织法》中议会的立法性控制权体现出来的议会本身与行政监察专员二者之间的权力分工表明:一方面, 后者的活动只能由议会通过诸如《政府组织法》之类原则性指令加以调整。议会不得决定行政监察专员是否应当调查某一个案, 或干涉某一案件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 议会可在宪法委员会对行政监察专员履行职责情况的年度审查中, 表达他对上述活动的观点, 但极少对审查结果发表评论[2]。

(二) 行政监察专员的组织和责任范围

根据瑞典《政府组织法》和《议会法》的规定, 行政监察专员由议会选出, 由一位首席监察专员和三位行政监察专员组成, 任期四年。首席行政监察专员是行政监察专员公署的行政负责人, 决定公署的主要活动。首席行政监察专员有权颁发指导业务的规章并为其他监察专员分派案件。除此之外, 他和其他行政监察专员没有任何不同。监察专员根据指令, 在分派给他的职权范围内对某一案件进行调查或作出决定时, 首席监察专员不得干涉。目前, 由议会监察专员执行的监察可分为四个主要负责范围, 每一位监察专员负责一个方面。

责任范围一:法院、劳动法庭、土地出租及租赁裁判所;全国法院管理署;公诉人;警察;有关行政监察专员职权范围内的案件, 以及有关信件中投诉事由不清楚的案件。责任范围二:武装部队、非战斗性部队以及其他涉及国防部的案件;执法机构;监狱与缓刑执行机构;所得税与财产税、增值税、财政监管与税收征收及其他费税;海关及全国性登记机关;国民保险及有关监护权的案件。责任范围三:公益服务、未成年人保护、禁止产人保护等范围的使用;医疗保健及其他涉及卫生与社会事务的案件。责任范围四:行政法院;法律援助、刑事赔偿委员会、公法办公署、请愿等涉及司法部的案件;劳工失业案件;建筑、土地、测绘事务;交通;涉及农业部和环境与自然资源部的案件;与工商部有关的案件;涉及外国人的案件;文化、宗教事务;其他不属于前三种责任范围的案件。

(三) 行政监察专员的任务

瑞典《政府组织法》、《议会法》以及《行政监察专员指令法》中都有有关行政监察专员任务的内容。最初始性规定载于《政府组织法》第12章第6条, 其中规定了行政监察专员的任务:“议会应当选举一位或几位监察专员, 按照议会下达的指令, 监督法律与其他法规在政府部门的实施情况, 任何一位监察专员均可以就上述指令的案件提起诉讼。”《行政监察专员指令法》第1条规定:“监察专员应当确保公职人员遵守法律与其他法规, 并在其他方面恪尽职守。”《行政监察专员指令法》第2条规定:“监察专员尤其应当确保法院与行政机关在其活动中遵守《政府组织法》中有关客观性与公正性的要求, 并保证公民的宪法权利和特权不受公共行政行为的侵犯。”《行政监察专员指令法》第3条规定:“监察专员应当致力于弥补法律上的瑕疵。在其监督活动中, 如果有理由认为应当对立法或其他国家政策进行修订, 则监察专员可以向议会或政府反映这一情况。”

(四) 行政监察专员的职权

行政监察专员根据议会的指示对公务员执行法律与其他法规的情况实施监督, 在指定规定的范围内, 监察专员可以提起诉讼。这是一种灵活而强势的监督机构, 因而其他代议制国家纷纷效仿。在《政府组织法》中, 行政监察专员被赋予广泛的监督权力, 主要有:

1.调查权。调查是行政监察专员的主要工作任务。至于用何种方式去调查法律并没有强行性要求, 通常认为只要有助于调查目的之实现, 监察专员可以采取其个人认为适当的各种有效方式。当然获得第一手材料是保证调查得以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 因此行政监督专员自然会拥有该项权力, 即向所有与调查有利害关系的个人和团体进行询问以获取有价值的情报。这些个人和部门必须积极主动地予以配合来完成任务, 如果在调查过程中有人为设置障碍或者不配合或者有敌意表现的则法院可以追究他的“藐视国会罪”。虽然调查权被保证不受阻挠, 但侦查和审讯的方法是被禁止的。同时行政监察专员的调查活动不得影响有关部门的正常活动。《政法组织法》第12章第6条第2款规定, 监察专员可以列席法院或公共权力机关的评议会, 并有权查阅上述法院或部门的会议记录和文件, 任何法院或公共部门以及各级政府均应向监察专员提供其所要求的资料。任何处于监察专员监督之下的其他人也都负有类似义务。该款还规定, 公诉人将应监察专员的要求向其提供帮助。

2.建议权。行政监察专员可以采取如下方式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当行政监察专员发现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时, 行政监察专员无权修改政府已经做出的行政行为, 他只能认真行使其监督检察权并将调查结果予以报告。行政监察专员希望政府部门积极主动修正自己的错误并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 当被涉及的部门认为不能补偿或所作的补偿不适当时, 行政监察专员会进一步向其说明自我纠错的重要性, 如果答复仍然不理想, 监察专员就要向被涉部门的主要首长提交调查报告并加附补偿建议;被涉部门首长应根据行政监察专员提交的报告的内容, 审慎查阅所涉弊政。如果以上两个办法都不能实现行政监察专员的监督目的和要求, 则行政监察专员会向议会提出报告, 由议会作为最后监督主体向有关部门施加压力, 以保证行政监察专员使命得以实现和维护。行政监察专员准确行使监督检察权, 不仅可以使因政府不当行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得到补偿, 而且可以督促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由于最后环节有议会的鼎力支持, 也使行政监察专员的社会地位和权威得以凸显。

3.监督权。《指令法》要求监察专员以一年为周期向议会提交上一年度调查报告情况书面材料。具体包括:一份修改立法的建议案汇总, 一份监察专员在监督过程中所发现的其他法律瑕疵的救济方案。报告应具体阐述对被查实官员追究法律责任的说明和建议, 这些官员无视其职责, 违反了刑法或实施了其他违法应受纪律惩戒的行为 (但违反《出版自由法》的除外, 这种情况由其他途径追诉[3]) 。该报告还应当包括对监察专员所作的其他重大决定的说明, 并对监察专员在其他方面的活动进行总结。年度报告打印在大型版本上, 并送交法院及各公共权力部门。法官、律师、公诉人、陪审员及监察专员监督下的各部门官员及其他人会饶有兴趣地读报告。报告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主要归功于监察专员高质量的裁决及监察专员对重大案件倾注了自己的心血所发表的意见。

4.追诉权。基于宪法规定的每一位官员都应当对其履行职责时所作出的决定负责的原则, 监察专员不能改变法院或者公共权力机关的决定, 也不能对法院或公共权力机关如何处理特定案件发号施令, 当监察专员在调查中发现某官员错误地适用了法律等情况时, 只能通过诉讼或要求有关部门给予纪律处分。因此, 监察专员的地位定位非常接近我们比较熟悉的检察机关公诉人的角色。只有在官员因行使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且构成犯罪的情况下, 行政监察专员才有权对这些官员提起诉讼。如果不满足上诉条件的则转由其他拥有诉权的部门管辖。行政监察专员在调查案件时, 如果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政府官员的确存在上述犯罪行为, 就可以启动本国法律中有关初步调查、起诉、不予起诉的规定[4]。对于官员怠于行使职权而造成不利后果且不构成犯罪的, 行政监察专员只需向有纪律处分权限的机关或部门提起报告, 由这些部门处理即可。

5.审查权。从议会监察专员公署开始有审查权起, 审查即成为其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查对象包括全国及各地的公共权力部门, 法院或其他机构。现在, 四位监察专员每年要花费50—60天的时间审查法院及各种机构, 每一位监察专员都在其自己的责任范围内通过审阅案卷和其他文件、会见机构负责人及其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审查。经首席议会监察专员授权, 在监察专员秘书处任职的官员也可以进行此类审查, 但应当以监察专员的名义来发表评论或其他声明。如果该官员认为有必要进行评论, 他必须向适格的监察专员作出报告, 由其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监察专员对观察结果与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后, 往往会以适当的理由建议被审查机构改善其组织领导, 甚至会导致监察专员采取行动弥补立法中的瑕疵。

(五) 行使监察权的方式

1.受理投诉。受理投诉同监督检查一样是监察专员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主要原因是:首先, 在一个以法律秩序为基础的民主社会中, 任何公民都有权利使权力机关的行为置于一个职权部门的法律监督之下, 并且该部门在与政府及其他权力机关的关系当中应当是完全自治的。其次, 在全国或地方政府中任职的每一位官员都应当谨记, 其公务行为正处在议会监察专员的监察之下, 如果其行为不当, 将会因此遭受处罚。

2.投诉方式。根据《指令法》, 投诉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但如有必要, 监察专员秘书处通常会派人为投诉人免费撰写书面诉状。诉状中应当指出投诉所指控的权力机关、指控的何种措施、该措施何时发生及投诉人的姓名、地址等, 如果有相关凭证应一并附上。

3.投诉主体。任何自然人、法人或社会团体, 无论是否是瑞典本国国民, 无论是否在瑞典本国居住, 无论是否与其所投诉案件有关, 只要认为公营机构行政失当使人感到委屈, 就有权向中诉专员投诉, 以便中诉专员展开独立、客观、公正的调查, 为投诉人昭雪冤屈[5]。公民因涉嫌犯罪被逮捕、拘禁或羁押等事由而被剥夺自由的, 或正在监狱服刑的人, 投递信件或其他文件的权利将受到限制。但此种限制不适用于被剥夺自由的人向监察专员投递信件或其他文件。经投诉人要求, 监察专员秘书处必须进行签收, 以表示其投诉已经被收悉。

4.对投诉的处理。 (1) 驳回:投诉事项微不足道, 或投诉属琐碎无聊、无理取闹或用心不良。 (2) 支持提起公诉:在对投诉的案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有理由认定处于其监督之下的官员在履行职务时触犯了刑法, 则监察专员有责任作为公诉人进行初步审查。如果认为有足够的理由起诉, 则他有责任像普通公民一样提起公诉。 (3) 做出裁决:大多数情况下, 监察专员在调查结束时会书面裁决结案, 并向社会公开。

5.行使监察权的其他措施。除上述措施外, 行政监察专员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发现政府部门的弊政问题, 例如报纸简报等媒体披露的真实事件、本人行使职权时的相关资料、政府工作涉及的情况以及公民的申诉、控告等。如果行政监察专员认为有必要时就会对此展开调查。最直接的过程就是查阅有关资料文件, 要求对方予以口头或书面答复, 如果一己之力难以完成调查任务时, 可以征求有关专家或者利害关系部门的意见, 向有关机关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摘要:瑞典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虽然是各方权力角逐的产物, 但因其客观性、权威性、有效性和公正性, 以及使用的方法快捷、经济、不拘方式等, 而备受好评。现在, 瑞典的监察专员制度自中央至地方已经形成一个系统, 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尤其是该项制度分类清晰明确, 保证了权力行使过程中公平公正和准确专业。

关键词:监察专员制度,权力,责任

参考文献

[1]盐野宏.行政法[M].杨建顺,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2]大木雅夫.比较法[M].范愉,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3]本特·维斯兰德尔.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M].程洁, 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4]洛克.政府论 (下篇) [M].叶启芳,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篇5: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一、乡镇政权制度设计与实践的巨大反差

按规定,我国国家政权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市、区)、乡(镇)五级。在这五级政权中,乡镇是最基层的。按照我国政治制度设计来说,乡镇人大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基层权力机关。依据地方组织法第九条规定,乡镇人大行使13项职权,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项,即决定权、监督权和选举权。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乡镇人大有别于县级人大,县级以上人大设立常设机关——常委会,在本级人大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而乡镇人大在乡镇人大会议闭会期间,没有常设机关,乡镇人大似乎是处于缺失状态。尽管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负责联系本级人大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并反映代表和群众对本级政府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但这并没有解决乡镇人大会议闭会期间,乡镇这一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虚置的问题。因此,从国家政体来看,这种宪政体制是不完整的。这既反映出我们在认识上的偏差,也反映出我们在立法上的不完善。

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地方曾做过探索,有的规定乡镇人大设立常委会,这显然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有的把乡镇人大会议上设立的主席团,将其活动延续至乡镇人大会议闭会期间,以主席团代行乡镇人大的一些职权,这显然也是没有法律依据,与法理相悖的;也有的在乡镇人大会议闭会期间,由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牵头,组织部分乡镇人大代表开展评议等活动,行使乡镇人大的一些职权。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部分乡镇人大代表是不能行使乡镇人大职权的,不管这种活动看似多么合理与可行。

从宪法法律规定看,乡镇政权作为地方政权制度最基本的政权单位,乡镇地方国家权力由乡镇人大行使,这为基层政权的有效运转提供了宪法依据。但从实践看,乡镇人大在闭会期间既没有行使职权的主体,也没有行使职权的途径。很难想象乡镇这一级国家权力机关是如何通过每年召开一次为期一天的会议,来行使管理本行政区域重大事务职责的。

二、新形势下乡镇政权构架与运作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在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各地安排本行政区域内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从我们掌握的各地乡镇人大换届选举情况看,这一工作已经结束,并产生了新一届乡镇人大和政府。据了解,各地乡镇人大主席人选确定大体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乡镇党委书记同时兼乡镇人大主席,设一名专职副主席;第二种是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由书记“一肩挑”,再由一名乡镇党委副主书记任人大主席;第三种是设专职人大主席。在乡镇人大工作人员配备上,一部分乡镇配备了一名乡镇专职人大秘书作为工作人员,也有不少乡镇是指定一名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兼做人大工作。现在看来,无论哪一种模式,都难以改变乡镇人大在大会闭会期间本级国家权力机关缺失的窘

境。当然,这主要是我们在立法设计上的疏漏问题。

在新的时期,乡镇人大到底应当怎样建设,应当怎样发挥作用?不少地方为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如扩大乡镇人大主席的职权范围,地方组织法第十四条规定: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负责联系本级人大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并反映代表和群众对本级政府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这一规定明确告诉我们,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没有实体性的权力,因此,无法代表乡镇人大行使职权。再有,有的赋予乡镇人大主席团在乡镇人大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乡镇人大的职权,地方组织法第十五条规定:乡镇人大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由主席团主持会议,并负责召集下一次的本级人大会议。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为主席团成员。这说明乡镇人大主席团不是乡镇人大的常设机关,主席团由每次会议预备会议选举,负责主持本次会议并召集下一次的人大会议。赋予乡镇人大主席团在闭会期间行使乡镇人大的一些职权,实际上把主席团变成了常委会,这是与法律规定相抵触的。

从地方组织法相关规定的立法原意看,乡镇不设法院、检察院和政府部门,乡镇人大的监督任务相对较少;乡镇的管辖范围较小,乡镇政权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定、决议、指示和命令,决策职能相对较少,确需由权力机关讨论决定的问题,可召集人大会议讨论决定。因此,乡镇人大没有设立常委会。但从宪政体制的完备性看,我国现行人大制度是需要完善的。简单地说,就是人大制度如何在最基层政权运转中得到落实。

从现实情况看,人大制度的落实是有难度的,首先是法律设计上不够完善,致使乡镇人大在闭会期间“空转”;其次是长期以来,乡镇人大机构不健全,乡镇人大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再次是乡镇政权职能比较有限,乡镇人大发挥作用的空间也有限;最后,现行乡镇党委、人大、政府交叉任职,人大专职主席或副主席同时也兼管党委、政府的一些工作,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多少精力从事人大工作。导致乡镇人大建设及作用发挥上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乡镇人大闭会期间处于空转状态。法律没有规定乡镇人大闭会期间开展工作的权限和途径,乡镇人大闭会期间虚置状况在所难免。二是乡镇人大的监督等职能行使在体制上难以到位。三是乡镇人大边缘化倾向日趋严重。一方面,兼职的人大主席还担任党委副书记,其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用在党务工作上,有的甚至还分管一部分政府工作。调研中兼职的人大主席普遍反映主要精力都用在党务方面,人大工作抓得较少。同时,实践中不少乡镇人大专职主席或副主席比较热衷于参与党政分工。久而久之,逐步形成“围着党委转,跟着政府干,人大主席专职不专”的状态。乡镇人大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越来越弱。四是乡镇人大专职工作人员配备难。鉴于当前乡镇综合改革实际,乡镇公务人员编制减少,以及乡镇人大闭会期间开展工作没有法律上的要求等,实践中多数乡镇人大秘书由乡镇党政办秘书兼任,配备专门工作人员的较少。上述状况,与乡镇人大这一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也不符合我国民主宪政体制的要求。

三、问题的解决与出路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宪政体制改革入手,遵循宪政发展规律,科学设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简单地就乡镇人大来谈乡镇人大工作,依照传统的思路,还是老套路: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领导,重视乡镇人大工作人员配备等,但这无疑不是一个科学、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有五级政权,层级比较多,这在世界上可能也算政权层级较多的,不仅影响政令畅通,导致工作繁琐,而且大大增加了制度运行的成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我国政权层级较多的弊端,建议减少行政机关层级的要求不断提出。应当说,现在各方面条件均已成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修改宪法和相关法律,将基层政权只设到县级,县级以下设基层政权的派出机关。

当前乡镇人大运作上存在的问题,从大的方面讲,是我国宪政体制尚不够完善,民主宪政思想在政权制度设计上还没有贯彻到底;从实践意义上讲,是人大制度还有一个完善过程,在最基层国家政权中,人大长期处于虚位状态。解决这一问题,有两条不同的选择路径:一是维持现有制度设计框架,在改良上下工夫;二是针对改革开放的实际,改革现有制度设计。第一种选择可以做的工作是,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建设,修改相关法律,等等。在现行的体制框架内进行这样的完善,显然并不能解决当前广大乡镇建设中,特别是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能的结果是宪政体制比较顺当了,但政权机关叠床架屋,公务人员大幅增加,陷入帕金森定律恶性循环之中。这当然不是明智之举。现在应当研究并努力践行的是第二种选择,改革现有制度设计,将民主宪政思想进行到底。具体操作是改五级政权为四级政权,撤销乡镇一级基层政权,对于行政区域比较大,人口较多的县区可以规定设立若干县级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县级行政机关的管理职能。从当前我国广大乡村的实际看,进行这样的改革条件已经成熟,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抓紧进行,切实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完善民主宪政建设。

篇6: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1 高校学生管理与公共管理的本质具有共通性

(1)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开启了高校学生管理的人本价值趋向。“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逐步发展促使教育由以往专制式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的民主教育模式演进,学生主体意识的日益增强,已经改变了以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占据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本管理和服务本位的管理理念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日益成为高校构建新型管理模式的基本价值趋向。

(2)公共管理理论是以现代经济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在公共管理实践中,以公民为核心,把实现公民利益最大化作为政府的首要工作目标。高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学生就是这个社区的公民,具备了社会系统中的公民特性,享有主体地位,那么学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以实现学生的主体利益为目标,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这既是学生管理的内容,也是管理的手段。如此看来,公共管理的本质与高校学生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具有共通性的。

2 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状况

2.1 管理思想落后

2005年9月颁布并实施了新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从多方面对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作出了概括性指导和综合性要求,指出在教育教学关系上学生是主体,强调“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体现了国家在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目前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忙于应付各种指令和任务,处理堆积如山的日常工作和学生问题,管理人员角色定位不清,工作职责范围不明,无法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也多偏向“家长式”“保姆式”管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达不到理想的发展愿景和自我实现需求。

2.2 管理体制复杂

我国高校管理机构众多,学生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能界定和责任内容,与学生利益相关的各职能部门,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过程中,经常出现相互推诿现象,管理效率很低。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学生素质呈现出多层次格局,增加了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难度,但管理人员并没有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按比例增加。在管理结构上,辅导员承担着全部的学生事务,是学生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日常管理、生活照顾、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工作,造成了他们疏于系统理论学习与学术研究的现状。

2.3 管理方法陈旧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求大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听从管理者安排,完成管理者的要求。这种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法没有围绕以“培养人”为工作中心,忽视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能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特性,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因不同的人、不同的管理环境、不同的管理组织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高校学生管理的对象是大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依据社会现实来确定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

3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现实路径

3.1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本质

高校学生具备社会系统中的公民特性,享有主体地位,因此学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学生主体利益的实现。学校的服务角色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在学生管理实践中,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民主参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努力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在实现路径上,不能依靠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来实现学生利益,而应本着“服务本位”的理念、合作共治的方式来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

3.2 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服务体系

学生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服务体系,主要涉及与学生利益相关的政策制定、实施和落实,管理组织的职能定位,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其健康成长,解决学生在个体发展阶段将要面临的实际困难,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和提供平台,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建立维护学生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为学生教育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为学生教育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形成了长效机制,为后续工作的推动夯实了制度基础,从而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学生的正当权益得到制度保障。主要包括:完善和规范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建立服务本位的学生管理模式的配套机制;结合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在管理过程中适当借鉴公共管理的相关制度:如实行听证制度,畅通学生意见表达的渠道;实施官方发布制度,有效保障学生知情权;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制度,畅通学生民主参与管理的现实渠道等。

3.4 突显学生管理组织的服务职能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为了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生服务型组织的建设,重视发挥学生自治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功能。构建服务型的学生管理组织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意识,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和高效便捷的服务。比如:强化学校正式组织的服务职能,加强学生管理部门的日常协调,完善教务管理部门的教学服务和督导,提高后勤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重视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切实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3.5 提升学生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

学生管理队伍包括学校各个岗位的全体教职员工,他们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服务本位”的理念,注重人性化的管理,给自己准确定位并履行好服务职责,学校各级领导者要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并加强协调。一般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维护学生利益、坚持人性化管理;专业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服务三结合,充分体现育人为本;专职学生管理人员,要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在于服务的管理理念;后勤管理人员则需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让学生满意。学校要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教育,积极灌输“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服务理念,注重激励机制建设,完善奖惩制度,教职员工要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4 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高校学生管理改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使高校管理也具备了准公共管理的性质。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在价值目标方面就是要树立“学生本位”理念,一切教育管理行为和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以实现学生根本利益的最大化。在具体的实现路径方面,要明确学生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构建学生服务型的教育管理体系,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改革学校主导一切学生事务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性管理模式;改革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运作方式,建立学校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模式;改革学校在传统管理行为中忽视学生权利,依靠规章制度推动管理的模式,建立以学生共识和认同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治理模式。

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在公共管理实践中,要以公民为根本和核心,把实现公民利益最大化作为政府工作首要的价值目标。政府由统治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逐步实现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转变。公共管理的内涵和意义在于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共治性,这为我们在进行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摘要:学生管理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作。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服务本位”,是一种适应未来管理尤其是大学生管理发展趋势的科学理念,我们应该通过改革原有的管理模式,来为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推进提供参考。

篇7: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 顾客价值 学生价值 大学英语教改 传统教学 新模式教学

从理论上看,国内外学术界对顾客价值的定义还不统一,但学者们认同顾客价值是被感知的。顾客价值与学生价值,可以作类比。从单位性质来看,高校不是企业,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是高校的消费者,亦即顾客,高校的教学质量与服务质量与企业的产品质量,可以作类比。简而言之,从营销的角度看,顾客价值即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内在感知与测评;从高校的角度看,顾客价值则为学生对教学质量与服务质量的感知与测评。感知与测评度高,满意度则高。于是,从顾客价值即学生价值的视角,可以管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利弊。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在“费时低效”与“聋哑英语”的指责中进行改革。其实,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多年来,教学变压力为动力,跨过了3个改革发展时期,经历了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大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测试与评价、教材与教育手段、学习方法求新求变与多渠道、全方位、多元化的改革后,踏出了一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之路。这方面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教改实践也多姿多彩。这些研究偏重于从学科内的视角进行深入地探讨,忽略了从学科外的视角进行广泛地研究。为此,本文转从顾客价值理论的视角,探讨大学英语教改的利弊。

一、教改的基本价值

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改革的基本价值,即学生(顾客)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要求的总体反映的价值集合体。随着高校不断扩招的新形势,“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03年的17%……迈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1]。可见,学生招生数在不断地增加,而“英语教师增加不多,师生比为1∶200”[2]。这一严峻的教改形势,还可从4个数据对比中直观地看到。2003年,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招生数为3 821 701人,外语教师数为71 415人[3];2004年,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招生数为4 473 422人,外语教师数为85 294人[4];2005年,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招生数为5 044 581人,外语教师数为97 020人[5];2006年,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招生数为5 460 530人,外语教师数为107 242人[6]。表1共列5组数据,对十几年前(1993年)和近几年的情况进行了比较[7]。从表格数字可看出,与十年前相比,学生增幅远远大于外语教师(由两部分组成:专业英语教师与大学英语教师);2004年,外语教师数为8万多,而大学英语教师有近6万人[8]。在表1中,学生数只是列举了招生数与年俱增(还没包括在校学生的增幅)。为此,再给出两个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在校学生数增幅也不小。如2002 年我国在校大学生已达1 700万[9],到2004年在校学生已经达到2 000万[10]。在这种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改革,否则教师数量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教学质量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只是其一。

其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总量呈爆炸性增长趋势”,“90%以上的新知识产生于这个时期” [11],“学校教学内容和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总量增加的无限性形成一对矛盾”[12],教学出现三灌现象,即“满堂灌”、“强力灌”、“盲目灌”,使知识与信息单向度传递被推向极致。于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教学大纲到教材各方再到教学,应全方位地进行改革。

二、教改成果:教学大纲从无到有、从刚性到弹性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从拟定草案至今,历经了四个阶段。一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大学英语尚没有教学大纲。二是1980年的教学大纲(草案)规定了学时(文科为250~350学时;理科为200~300学时)与阅读的印刷符号量(每小时4 000至5 000个字);教学要求:比较顺利地阅读有关专业书刊的能力,具体要求为语音(能比较顺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词汇(要求掌握1 5000~1 800个)、语法(基本语法概念清楚)、翻译能力(笔译速度每小时1 200~1 500印刷符号等)、听说能力(能听懂课堂英语、能回答根据课文提出的问题等[13]。1985年颁发文理科两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要求学生学习英语,要达到“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和初步说和写的能力”[14]。1987年,原国家教委组织力量,继续修订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大纲,讨论修订应“体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教改思想”[15]。三是1999年推出了《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大纲》,以“转变思想教育观念,重视语言基础,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指导思想[16],将“两个大纲合二为一”,“修订教材”,“落实四年不断线,在教材、学时数、课程体系和教育方法上予以保证”[17]。此《大纲》特点:突出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强调运用语言学研究成果指导教与学。四是2004年1月正式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转变[18]。《要求》明确指出,根据各校各种主客观情况不一,亦可参照《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指导大学英语教学。

以上所提到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始阶段。第二到第四阶段,从《草案》到《大纲》再到《要求》的转变,从“培养能力”到“培养实际运用能力”,再到“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转变,体现了培养目标,从抽象到具体,再到立体与复合式的转变。三个转变,体现了《大纲》从无到有,从“一刀切”式《大纲》到人性化与个性化的《要求》(分3个要求:一般、较高、更高),既体现了从刚性到弹性的转换,又体现了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的需求,呼唤教学改革。《大纲》与《要求》,以多元化、弹性化、自主性、多样性、实践性等为指导思想进行改革,对教改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在《大纲》与《要求》的思想指导下,教改以教材先行为理念,指定了4套(前文已列)教材,作为教改之用。这些教材不仅具有“立体式”的特色,而且其内容的丰富性、网络软件系统课件的多样性、新颖性与实用性,均为教学改革起到了先行作用。

于是,大学英语教学,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加紧改革。从“2004年2月起,全国有180所高校依据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9],以4套教学软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为试点,于“2004年4月,从180所试点学校中选出31所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6月组织6个调研专家组对19所示范点院校和18所试点院校进行实地调研;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质量,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通知》;……10至12月,组织大规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巡讲活动,培训了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 000所学校的15 000余名大学英语教师”[20]。目前,“开展新模式教学的高校有600所左右,学生人数达240万左右。”[21] 2004年,可谓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最“疯狂”的一年,速度之快,规模之大,理念之新,从点到面,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三、学生对教改的感知与测评

以《大纲》和《要求》为先导,以教材改革为先行,大学英语教学从单一到开放再到立体化、多元化教学模式,经历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一统,到交际法教学,以教师为主,亦以学生为主的双主体角色,将课堂交际活动融入知识讲授之中,再到本世纪的教学改革,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模式“三三制”的新格局(1/3课时学生上机即网络自主学习+1/3课时读写课:教师重点讲解知识+1/3课时听说、口语课)。同时,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四个转变:一是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二是由讲授语言点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主;三是由学生接受型学习转变为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四是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语言应用的指导者、引路人和学习质量的评价者[22]。这些转变,可从7个方面将传统与新模式教法作比较:在授课方法上,传统与新模式教学,教师讲授为主与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在师生交互方式上,课内师生交流与课内师生交流+课外网络多种交流;在学习任务上,阅读为主、听力为次与口语听力读写译并重;在学习方式上,课堂为主与基于网络+课堂教学相结合;在学习进度上,教师全程统管与教师掌握总进度+学生根据能力、自主个性化安排进度;在学习工具上,课本+录音机与课本+电脑+网络;在评价机制上,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新模式的教学有以下特点:“以人为本”、分层次,个性化、自主式、信息化;实事求是,根据学校实际,制订具有特色的学校大纲(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与扬州大学教学大纲基于《要求》,又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了学校大纲。)[23]。这些改革有无成效,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学生对新模式教学的感知与测评:“100%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兴趣”,“93%的学生认为有用”,“85.2%的学生认为,提供了真实语言环境”,“71.2%的学生认为新的教材和教法有帮助”,“82.7%的学生认为,能积极参与面授课教师设计的会话练习”[24]。二是学生的考试结果:“参加CET-4一次通过率,试点班比对照班高出15.6%。”[25]“有60%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解决了英语听说问题。”[26]三是上海交大的学生对新模式课程教学的满意程度达到86.79%[27]。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因而,“学生普遍反映,新模式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实现了个性化学习,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明显提高。”[28]

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多年来,不断地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地根据学生需求,求新、求变、求实际、求传承、求创新的结果。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模式教学仍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壶水”烧开,不能“一刀切”,不能以多媒体完全替代课堂。“使用多媒体新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一哄而上。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强项,用传统模式,学生英语水平同样能达到标准,也非常好。”[29]要谨防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掉。此外,仍然需要保证大学英语4年不断线地学习,要保证足够的学时量;仍然要积极调动学生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参考文献:

[1] 吴德刚.中国教育发展对策研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背景下的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7.

[2] 张尧学.吹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的进军号[N].中国教育报,2006-6-23.

[3] 牟阳春等.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1,49.

[4] 韩进等.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4,51.

[5] 韩进等.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4,44.

[6] 韩进等.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4,5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0—28.

[8][10] 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0):85.

[9] 夏伟蓉,吕长,魏俊轩.从学生网上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调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和教材[J].外语界,2004(3):18.

[11][12] 刘合群,李汶,罗玉梅.现代教学论新稿[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3.

[13] 张健等.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276.

[14] 大学文理科英语大纲修订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15] 张玉兰等.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43.

[16] 郑树山等.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07.

[17] 邵永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13-15.

[18] 郑树山等.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95.

[19] 郑树山等.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25.

[20][21][26] 牟阳春等.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98.

[22] 于秀莲.大学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4):57.

[23] 陈美华,李霄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前景[J].中国大学教学,2006(2):50-51.

[24] 杨晨光.“立体化”教学:为学生运用英语插上翅膀——北京理工大学英语改革纪实[N].中国教育报,2005-1-28

[25] 李训贵,张建子,刘楚佳.广州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06(1):53—55.

[27] 樊 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纵横谈[J].北京: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7(2).

[28] 郑树山等.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29.

[29] 张尧学.大力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大学外语教学通讯,2003(223合期).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初三毕业感言荟萃下一篇:《TTT讲师训练——21天成就魅力演讲》课程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