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看抽象绘画

2023-02-27

抽象和具象是绘画艺术中的两种表现形式。具象绘画的目标是客观地再现自然, 并在二维平面上呈现三维世界。抽象绘画是通过点, 线, 面等视觉元素以及颜色和纹理表达艺术家的主观审美情感和对世界的感受。点、线和面的密度, 色相的温暖程度, 笔画的方向等等都有助于各种节奏和情绪并吸引观众的视觉来唤起人们心中的审美情绪的共鸣。观众们热衷于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找到与客观世界相关的可识别因素。继而与经验中的世界进行比较, 对画面进行自己的解读。因此, 具象艺术作品中大量精雕细琢的画面细节常常令人们深陷其中, 流连忘返。然而, 在抽象绘画中, 观众们却无法获取能够与先前经验相比较的可识别信息, 因此只能感到迷惑与不解。抽象绘画可被视作艺术家运用抽象的语言描绘内心真实世界的一种途径, 包含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 对世界的理解, 是内心中“美”的实体呈现。

具象艺术中的艺术形象是人们所熟悉的, 给人直观的感受, 叙事性较强, 能够结合画面的图像直接解读, 获得审美体验。抽象艺术给人们更少的直觉, 需要更多的思考, 想象力, 幻想等形象思维活动参与来理解作品的理性美。因此, 它往往能给予观众具有比直觉更强烈, 更深刻, 更高级的艺术体验。在审美意义上更能感动人们。具象艺术作品具有主题和情节内容以及逼真图像, 所以人们可以轻松而直切的欣赏。而抽象艺术作品以其艺术表现力, 纯粹的视觉和审美效果, 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抽象艺术家的职责是探寻画面各个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表达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不是用画面讲故事。因此, 它的重点落在了视觉效果与形式的独特而又强烈的表达上。

在任何绘画文本中, 由点, 线, 面, 光和颜色等组成部分组成的视觉现实必须具有能指的审美优势。以绘画文本为例, 在以追求能指为首要条件的前提下, 意义内涵可分为两种意义即阐释意义和表现意义。在具象绘画中很容易就能解读其阐释意义。表现意义主要来自创意主体的前瞻性和意向性个性, 即艺术家的人格, 个性, 思想, 主旨等自身因素作为文本意义建构的基石。被识别的物体或主题原型构成了象征符号的标志, 因此对文本含义的解释可以是它是通过解释符号, 符号对象或主题原型和文本的原意而获得的。从这个角度来看, 作为一种艺术象征, 具象绘画在表现因素的审美表征的意义上包含了解释的意义。以具象绘画为艺术象征, 其内在表现因素的审美表征的意义首先由阐释的意义, 创造者的性格、个性、意趣、情感等的自我要素只能通过渗透或适当改变某些特定的物体来实现。毫无疑问, 处于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经典作品都有这种意义建构的特征。绘画形式的转变就是要把受阐释限制的表现意义强化出来, 充分体现出来。故此, 可发现在绘画文本中所指包含的双重意义内涵一直处于非平衡状态, 一直处于一种互相碰撞和消解的转换过程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 抽象绘画做到了观念的表现就绝非没有意义的。只是阐释意义所来自的对象并不来源于的自然世界中的客观事物的直接体现, 而是艺术家强烈的表现冲动与象征意志所解构和重构, 从意义转移的角度来看, 绘画符号等之间的关系的弱化和解构, 首先是对绘画对象和主题原型的解释的原始意义的扭曲或根本性转变。这种构建意义的方式在毕加索, 达利, 梵高的绘画中是非常明显的。

其次, 在没有任何明确的知觉或主题原型的绘画文本的纯抽象结构中, 意义的构建更为特殊。没有任何解释, 并且绘画文本的意义完全由艺术家自己的表达要求赋予。现代抽象主义的本质特征即为个人编码化。在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中, 开放性和模糊性显得尤为突出。抽象绘画非肖似性的形式形成了抽象绘画强化表现意味的两种途径, 或通过扭曲主题的原始解释来突出自我表达的意图, 或者以线条, 形状和颜色本身的形式, 它意味着作为一种曲折和隐藏的自我表达的基础。绘画文本的含义之所以不同, 是因为阐释和表现两种意义整体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具象绘画符号所指对象制约着能指对象, 即可识别对象的意义过于直白与充分制约着其深层次内涵的发掘。导致其表现意义屈居与阐释意义之下, 且在阐释意义的制约下建构。抽象绘画则通过改变绘画形式, 以变形、夸张、解构、重构或消解对画面原型的阐释来扩大表现意味。自后印象派开始以来, 这成为现代和后现代绘画学派的一个明显趋势。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一种感情的符号形式。她认为这种情感的符号的表现也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表达。是一种不受个人情绪影响的认识结构。这样一种表现实则是出于一种抽象的表现。”它挑战了传统的图绘叙事的功能, 绘画以不再需要肩负叙事的责任。各种画面因素点线面兼有自己的生命力。这个时候绘画的结构的追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它将直白的叙事转变为对世界的间接隐喻——形式具有了新的象征含义。

点语言通常出现在抽象绘画的画面里, 《盖勒布沙伊本》是以点为中心组成的画面, 由不同大小、明度、虚实的点组成了具有强烈空间层次的画面, 米罗的“夜曲和午夜的晨雨”也十分具备说服力, 不同大小的“点”不仅具有一定的空间效应, 还具有一种节律感和韵律感, 《子夜》一画注重对变幻不同的节奏和韵律的表现, 《女诗人》一画却更注重对不同乐感、节奏感、想象力的发挥, 如果说前者是对自然界“夜莺”之歌的音乐性的描述, 后者就是对“女诗人”内在气质富有想象力的塑造。画面中的节奏, 韵律具有形式美感, 能够给人留下强烈的感受。虽然画面的形式是抽象的, 但画面内容仍然能给观众留下强烈的感受。抽象的点既可以单独表现, 也可以结合起来表达空间的幻觉和节奏。

线含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力, 如粗直线与细直线就有两种相对的性格特征, 一个有男性感和力量感, 一个有细腻感、快捷感和精致感。另一个例子是几何曲线具有女性气质和弹性, 波浪线会引起情绪的起伏。不同方向的线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如水平线给人宁静的感觉, 上升线仿佛代表着欢乐、兴奋, 下降的线会让人感觉忧愁、低沉……介于线的粗与细、直与曲、以及不同方向的变化之间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感觉。荷加斯在18世纪就已认识到:“直线是最少装饰性的, 因为区别仅仅是长度。曲线是最富有装饰性的, 它们因为不同的曲率和长度显得富有韵味。作为一条美丽的线条, 波浪线有更多的变化, 由两条曲线和对比线构成, 因此它更美观, 更具吸引力……

面的表现力:抽象表面的绘画, 如线条, 是基于对象的内在品质, 自然, 节奏, 节奏以及心理和生理感官功能。如在平面上的等边三角形会具有稳定感, 倒三角形会给人不安的感觉;在方形构图里一个类似太极图的形式有运动之感;在两个方向上相同方向的直角三角形和三叉戟的重叠具有进步感, 速度感等。这都是显而易见的, 不需要解释。所以很多标志能够使人一见便知其意, 即是这个道理。

结语

人类创造符号构成了文化世界。绘画的艺术也不例外。解读抽象艺术不需要任何视觉现实因素进入, 抽象绘画除去了可视化的图像, 取消了外观, 打破了有限的形式感, 纯粹的绘画元素构成了抽象绘画视觉的基础, 形成了复杂的画面结构。抽象艺术家以私人的方式观察世界, 寻找隐藏在事物表面下的本质, 表达一种纯粹的形式。

摘要:抽象绘画兴起于西方20世纪, 是区分于具象绘画的一种绘画艺术。它通过对画面原型的变形、夸张或解构来扩大表现意义抽象绘画的视觉图像具有开放性, 能够用符号化的方式来表达。同样, 也可以通过符号学来进行解读。

关键词:符号学,情感,抽象绘画,解读,图像

上一篇:探索煤炭清洁高效转化途径下一篇:汉族民间仪式用典籍及其价值研究——以正安县马氏所藏典籍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