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不典型急性肠套叠25例临床分析

2022-12-1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25例, 门诊5例, 住院20例。其中男16例, 女9例, 年龄3个月~3岁, 3个月~1岁19例, 2岁4例, 3岁1例。病程12h5例, 24h13例, 48h7例。 (发病季节:春季13例, 夏季3例, 秋季8例, 冬季1例) 。1.2临床表现典型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和腹部包块”, 即当一部分肠管及其附着肠系膜套入临近的肠腔, 引起肠梗阻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病儿会出现阵阵哭闹, 面色苍白, 弯腰弓背, 同时伴有呕吐和便血, 大便呈血水样或果酱样, 腹部检查可在脐右侧或上腹部触及腊肠样包块, 有弹性, 活动, 随疼痛发作而变形, 发生腹膜炎时腹壁紧张拒按, 直肠指诊时, 可见手套上有血色便, 而不典型的小儿肠套叠病例仅具备其中1项或2项。其中阵发性哭闹16例, 呕吐9例, 便血3例, 腹部明显触及包块仅2例, 腹泻17例, 发热6例, 12h以上未排大便例, 腹胀4例, 精神萎靡3例, 咳嗽3例, 皮疹1例。4例行X线检查, 发现肠梗阻征象, 钡灌肠2例, 肠管扩张1例, 下腹无气体1例。25例均行腹部B或彩超检查, 分别位于右上腹、脐右侧探及同心圆征, 靶环型征。其中8例进行了重复检查直肠指诊7例, 2例发现指套染血, 5例无指套染血。1.3治疗方法无论典型或不典型的小儿肠套叠, 首先确诊后立即禁食并给解痉药同时给予镇静药, 如阿托品, 冬眠灵。其次行钡剂或空气灌肠复位, 过去全部病例经B或彩超检查诊断后立即行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 注入空气后发现杯口样影或充气受阻时可见软组织包块影, 加压后空气进入小肠, 提示复位成功。现在病历均不在X线下复位, 而是根据病儿年龄从低压开始充气, 逐渐加大空气压力, 同时边按摩病儿腹部至腹部全部均匀膨隆, 还可发现病儿打嗝, 反复充气打压及排气3~4次, 病儿再去复查彩超同心圆征, 靶环型征消失, 病儿不再哭闹, 有大量臭气及粪便排出, 查体全腹软, 无包块, 无压痛, 肠鸣音正常。在院观察6~8h, 病儿无任何不适临床治愈可以离院, 最后是手术治疗即发病超过24h严重腹胀或伴有腹膜炎者, 尤其对不典型的小儿肠套叠要予以高度重视, 切不可马虎大意延误诊治。2结果收治的25例不典型肠套叠进行空气灌肠一次或多次复位成功2例, 经观察无复套发生, 无肠穿孔等并发症。2例感染中毒症状重, 精神萎靡, 空气灌肠一次或多次复位不成功, 行外科开腹手术复位, 术后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均痊愈。3讨论肠套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发病率较高, 占婴儿时期肠梗阻的首位婴儿时期多为原发病。一般认为是, 由于婴幼儿需加辅食年龄, 肠蠕动规律处于较大变化时期, 易发生肠蠕动紊乱所致。另外小儿肠粘膜血管丰富, 弹性粘膜屏障功能差, 同时回盲部游动较大, 可引起复杂性肠套叠而伴发肠坏死, 易出现类似细菌性痢疾样大便, 和感染性休克等临床征象一旦出现感染性休克征象, 需急诊手术治疗。本组病例以阵发性哭闹居多, 同时或伴有呕吐, 腹泻、腹胀、咳嗽、发热、停止排便等表现, 无一例完全具备以上4项特征。另外病儿早期症状不明显, 一旦发现其呕吐频繁, 不排便或者排稀水样便, 体检又无腹部包块也决不能排出肠套叠或者急性肠炎的可能。还有病儿发热, 排脓血便, 精神差也不能除外痢疾和过敏性紫癜的可能, 要严密观察小儿的症状体征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千万不要过早下结论以免延误病情的诊治, 同时即使根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确诊肠套叠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时, 一定要从低压开始不能盲目的先从高压开始同时要严密观察病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压力及时终止灌肠, 期间一旦发现有肠穿孔的症状和体征要立即终止灌肠马上行手术治疗, 防止严重后果发生。4结语严格掌握小儿肠套叠的初期临床表现, 严密观察病儿的病情变化, 及时行简单必要的辅助检查可提高肠套叠早期诊断率, 减少误诊率, 降低开腹手术率, 提高治愈率。

摘要: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入临近的肠腔, 引起肠梗阻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儿童, 其中典型的是以阵发性哭闹, 呕吐, 血便, 腹部包块为常见的主症, 而我们此次探讨的是关于小儿不典型急性肠套叠的诊治方法。

关键词:肠套叠,急性,不典型,诊治分析

参考文献

[1] Freedom R M, MawsonT B, Yoo S J, et a1.Congenitalheart disease:text book of angiocardiog raphy[M].Vol1, Armonk NY Futura PubCo, 1997:349~366.

[2] Carpentier A, Chauvaud S, MaceL, eta1.Anewre constructive operation for Ebste inpsanomaly of the tricuspid valve[J].JThroacCardiovasc Surg, 1988, 96:92~98.

[3] Vargas F J, Mengo G, Granja M A, eta1.Tricuspi dannulo plasty and ventricular plication for Ebstein smalformation[J].Ann Thorac Surg, 1998, 65:1755~1757.

上一篇:“两点”升温师生关系下一篇:高效的作业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