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X线透视下气钡复位的临床影像价值分析

2022-09-1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本院就诊的肠套叠患者19例, 男12例、女7例, 年龄2个月~5岁, 发病时间最短4h、最长42h。

1.2 方法

治疗检查前, 先肌肉注射654~210mg, 15min后经肛门插入双腔气囊导管, 连接三通, 再接灌肠器及血压计。然后给双腔气囊导管注气5~10mL堵塞肛门。随后注入用生理盐水稀释稀钡剂, 通过体位改变使钡剂接近梗阻部位, 接着缓缓注气, 并引导气体积聚于梗阻部位, 当近段肠腔内表现杯口状或钳状充盈缺损影及弹簧状皱襞粘膜时, 肠套叠诊断确立;摄片保存资料, 然后加压注气, 并使用手轻压腹部或用压迫器推压套叠远侧部, 一般血压计压力至5.32~7.98kPa (40~60mmHg) 时复位成功, 如近13.3kPa (100mmHg) 不能成功者, 为预防肠道穿孔;应手术治疗。复位成功的标志有以下几点: (1) 钡剂或气体进入小肠。 (2) 回肠盲部显示良好。 (3) 腹部包块消失, 但应除外肿瘤引起的肠套叠。 (4) 肠梗阻症状消失。 (5) 24h观察, 黏液血便消失, 白细胞及体温在排除其他因素后, 应逐渐恢复正常。

2 结果

无黏液血便、白细胞数<10×109/L、体温低于38℃者8例, 复位成功;有黏液血便、白细胞数低于10×109/L、体温<38℃者5例复位成功;4例有黏液血便、白细胞数高于10×109/L, 但体温<38℃者复位成功;2例有黏液血便、白细胞数>10×109/L、体温>38℃, 发病时间较长者复位失败。

3 讨论

肠套叠是一部分近段肠管向其远端另一段肠管内套入的病理现象, 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呕吐、腹部包块和血便典型症状, 尤以婴幼儿多见;其病因目前不十分清楚。但婴幼儿由于回盲部游离、活动度较大, 容易发生套叠;且婴幼儿回肠末端淋巴滤泡丰富, 各种感染后常有增殖、肿大, 便促进套叠的发生;此外, 其它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蠕动节律紊乱, 也是造成肠套叠发生的重要原因;新生儿除了具有上述婴幼儿的普遍特点外, 还具有明显自身特点, 如新生儿原发性肠套叠发病率和窒息、缺氧都有着密切关系, 新生儿原发性肠套叠的发生还可能与其肠壁的发育特点有关, 而且新生儿期接种的各种疫苗, 尤其是轮状病毒疫苗、可有使肠套叠发病率增加的危险, 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很清楚;但已有文献显示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临床一般用灌肠复位和手术治疗, 其中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无创伤, 且简单易行, 故-般低位肠套叠多首选此方法。

肠套叠时间的长短决定套叠部肠管的炎性水肿程度, 肠套叠时间越长, 肠管越易坏死、发生穿孔, 所以一般规定72h为复位禁忌证。但由于患者的感觉和病史表述常有差异, 往往很难客观准确的估计肠套叠的时间, 这就需要结合临床其他的客观指征及影像表现来进一步确定适应证, 从本文临床标准资料和治疗结果显示, 无黏液血便或黏液血便较轻者, 白细胞数<10×109/L, 体温<38℃者, 肠套叠时间短、位置低, 肠壁炎性水肿及肠管缺血程度较轻者, 低张气钡灌肠复位成功可能性较大, 可以做为适应证选择的客观指征。临床中采用合适的材料及科学的方法很重要, 我们采用双腔气囊导管, 可堵塞肛门, 防止造影剂外溢;采用血压计可监测肠管内压, 更科学地保持肠内压, 以保证复位成功, 并有效防止肠管穿孔。而低张力药654-2, 毒性低, 排泄快, 可缓解套叠部肠管痉挛和患者剧烈的疼痛及改善局部肠管血液循环, 以有利于复位成功。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成功的关键是适应证的合理选择和科学的治疗方法。如果把握好以上几点, 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术不失为诊断和治疗低位肠套叠的较好方法, 可建议临床与影像医生合作, 进一步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评价及分析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的临床效果及影像表现。方法对19例小儿肠套叠采用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探讨该方法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治疗价值。结果无黏液血便、白细胞数<10×109/L、体温低于38℃者8例, 复位成功;有黏液血便、白细胞数低于10×109/L、体温<38℃者5例复位成功;4例有黏液血便、白细胞数高于10×109/L, 但体温<38℃者复位成功;2例有黏液血便、白细胞数>10×109/L、体温>38℃, 发病时间较长者复位失败。结论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术是诊断和治疗低位肠套叠的较好方法, 可建议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肠套叠,气钡复位,小儿

参考文献

[1] 李磊, 佟瑞霞.新生儿小肠型肠套叠早期诊断探讨[J].新生儿科杂志, 2001, 16:222.

[2] 章家友.新生儿肠套叠12例漏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01, 14:423.

上一篇:新媒体在推动播音主持艺术开放式教学实践下一篇: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开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