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社会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音乐社会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音乐艺术,既为满足人类的审美精神需求而出现,又总是伴随着鲜明的实用性目的而被社会中的人们生产出来。本文即从社会学视角入手,探讨非功利性的音乐审美研究中所存在的音乐社会学问题,由此强调音乐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学术价值。

第一篇:音乐社会学论文范文

二人台在音乐社会学视角下的发展

【摘要】二人台是一种贴近生活的表演形式,作为北方的流行戏曲形式,以丰富的地方、民族特色吸引着北方蒙汉人民,深受喜爱。近年来,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带动艺术交流沟通的加深,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冲击使二人台发展受阻。本文通过音乐社会学视角下对二人台的发展分析,希望寻求二人台在当代社会健康发展之路。

【关键词】二人台;音乐社会学;发展

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经历了深远的社会变革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逐渐被人重视。但在对非遗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物质条件限制和思想观念方面的限制都阻碍着非遗保护的顺利展开。二人台是一种贴近生活的表演形式,作为北方的流行戏曲形式,以丰富的地方、民族特色吸引着北方蒙汉人民,深受喜爱。2006年,国务院批准将二人台列入国家非遗名录,进而促进了二人台的发展。但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面对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二人台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二人台的特点

二人台是北方流行戏曲剧种,俗称“双玩意儿”,也叫“二人班”。因演员多为一旦一丑演唱,成为“二人台”。以山西当地的民歌吸收了内蒙古、陕北民歌的特点融合而成,地方色彩、民族色彩浓郁。在唱腔方面,二人台专剧专曲,一曲一调,根据剧情需要变换快、中、慢三种三拍式速度。主要乐器是扬琴、笛子、四胡。在表演方面,二人台分为对唱、带鞭戏和硬码戏,在舞蹈中融合了强烈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既有北方憨直热烈的特点,又有草原粗犷辽阔的风格。此外,二人台的服装、化妆源自于晋剧,道具主要有霸王鞭、手绢、扇子等。地方戏曲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戏曲的发展堪忧,虽然国家有明文规定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但实际生活中的地方戏曲面临逐渐消亡的威胁。二人台的流行地区大多偏远,交通不便对二人台的传播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没有很好的市场机制与之对接、缺乏适合的传承者,使越来越多的剧目随着老艺术家的过世而失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二人台的发展造成阻滞。二人台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窘境,从二人台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中,或许能找到触类旁通的解决问题之法,对现代非遗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二人台的保护、发展措施

(一)构建良好的运行机制

良好运行机制的构建是系统性的复杂工程,需要政府予以支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被充分重视和重点发展的二人台,受到政府的多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与促进。好政策还需要真落实,将政府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运用到二人台的发展中,在政策指导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结合当代管理运营模式对二人台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经营,最大限度地挖掘二人台的独特魅力。例如:将二人台演员组织起来,成立专门的演艺公司,从现代发展特点出发进行二人台的现代化发展。或将商品市场规律结合二人台共同发展,严格把控商品化的不良影响,在前期宣传、中期运作、演出包装上全面推进市场,参与激烈的竞争,以促进二人台在竞争中的高速发展[1]。

(二)扩大传播,发展听众

听众的数量是二人台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手段为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与更大的空间,传统传媒在艺术传播过程中自然功不可没,但新型传媒的涌现打破了传统传媒的固化模式,将艺术信息的传播真正带入了多角度、多维度的方向快速发展。只有丰富的传播方式进行宣传,才能让二人台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纳、喜欢,传播方式和范围直接影响着艺术形式的发展效果,这里的效果不仅仅是指听众的群体数量,更是包含着听众对二人台喜爱程度的质量。听众的忠实度是二人台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也是重要的传播渠道,以听众本身发自内心的喜爱作为二人台的传播途径,能比任何宣传模式都管用。[2]。

(三)将二人台向专业化发展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二人台的传播、传承过程需要有专业化、团队化的组织与管理。不管是专业形式的,还是业余形式的团体,都应以观众培养作为首要目的,做好专业化团队的建设,巧妙利用表演中的“明星效应”,带动地方戏曲的快速稳步发展。从二人转的发展不难看出,正是赵本山对二人转“明星”的培养,才带动了现今二人转发展的如火如荼。明星效应的合理运用将带来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3]。

(四)发展与保护并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逐渐被人重视的今天,发展与保护并重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对传统曲目中各部分的整理、记录、保存和使其充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共同协助着二人台作为“活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十分有用。

结束语

因此,二人台作为北方的民间戏曲,是五千年的华夏历史慷慨的馈赠,作为现代社会的支配者,我们赢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发展,即要保留传统中的深刻内涵,又要掌握开发和保护的范围度量,以免造成过度开发和缺乏保护。通过这些办法,相信能为二人台在未来发展中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能更好的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参照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颖.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内蒙古二人台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战丽.音乐社会学视阈中的二人台的发展[J].戏剧文学,2012, 04(01):117-120.

[3]刘晓文.内蒙古二人台牌子曲音乐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武英(1964—),女,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教师、民族民间音乐。

作者:武英

第二篇:音乐美学中的社会学视角

【摘要】音乐艺术,既为满足人类的审美精神需求而出现,又总是伴随着鲜明的实用性目的而被社会中的人们生产出来。本文即从社会学视角入手,探讨非功利性的音乐审美研究中所存在的音乐社会学问题,由此强调音乐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音乐哲学 音乐美学 社会学视角

彼得·基维在其专著《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第二章中探讨了何为“纯音乐”(music alone)的问题,作者指出这一问题明显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相关。 那些今天我们所认定为“纯音乐”的大量器乐音乐作品:诸如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亨德尔的《皇家焰火音乐》、莫扎特的小夜曲和嬉游曲以及贝多芬的《艾格蒙特》或《科里奥兰》序曲,如果我们深究其创作意图,那么其结果不过是出于交际、娱乐或实用性的目的而已。同样的例子我们也可以在作为仪式歌曲的加布里埃里的坎佐纳经文歌中、在为舞蹈伴奏的海顿的小步舞曲中、以及那些带有道德说教目的巴赫大量的键盘音乐中看到。

上述问题使我们意识到,处于“艺术界” 中的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及其产品——音乐作品,是否真的能够毫无创作意图而与其诞生的、甚至与其创作者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相脱离。事实上,在音乐所融入的社会结构中,不同社会、文化和艺术实践活动的各领域间存在着必然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伊沃·苏皮契奇指出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我们通常以两种动机类别来探讨人类音乐创作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一为社会的动机;其二为美学的动机。 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处于不同社会阶级、阶层或群体中的人们均是以其所持有的某种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去进行艺术创作的,而这种审美理想的实现就是美学的动机发挥作用的体现。在创作者的意识中,审美理想就是关于“什么是最美的”或“什么是最有审美价值”的问题的答案,依照这一理想创作者将其心中的感性样式外化为音乐作品的感性形态。审美理想的形成可以说是建构在一定的审美趣味基础之上的,而审美趣味的形成则更主要地是依赖于后天习得的经历。例如,某一民族文化圈中的成员从小耳熏目染其民族传统音乐的样态,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欣赏本民族音乐的审美趣味并在这种感性体验的日益积淀中孕育出其民族自身独特的音乐审美理想。我们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经常会惊异地发现,作为局外人是很难达到局内人那种对本土音乐风格韵味的感受深度的。“人文环境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滋养当地百姓”,“人们在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中,形成了对地方传统音乐的审美趣味”。

笔者认为,上述例证恰恰可以视为是站在社会学的基础上去解释音乐美学观念的问题。虽然从理性分析的角度我们不得不将音乐创作的动机划分为“社会的”和“美学的”两种类别,然而面对联通的世界万物时,我们还是要为这一强调主观性的美学动机寻找到坚实可靠的社会学基础。同样,我们也可以从社会历史和社会艺术制约的作用,以及不同社会文化中音乐和音乐家对社会的影响及反作用的相互关系中去探讨音乐风格、审美体验、审美趣味、审美判断、音乐价值等音乐美学问题。

历史与音乐风格的相关性问题在斯蒂芬·戴维斯《音乐的意义与表现》一书中得到了明确的阐释。任何作品的艺术性特征都取决于它产生的时代所属的风格,以及它的乐音结构。在特定的时代和风格中创作,就意味着作曲家的创作要受到某种限制,并且这些有关历史与风格的知识背景也提供了我们理解作曲家處理材料“问题”的一种语境。 笔者理解,音乐风格的转变必然会与重要的社会、文化变动相联系,某些社会变动还会影响音乐创作的语境。公众音乐会的兴起不仅使作曲家从教会和宫廷的依附下逐渐独立出来,还带来了器乐音乐的极大发展:大小调体系得以最终完善;现代钢琴取代古钢琴;交响乐队中管乐器的日益丰富,等等。

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中,阿多诺犀利地指出现代社会中似乎是大众审美趣味的多样性需求导致了文化工业中艺术形式的多元化,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文化工业永远不会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培养大众的个性化,以经济权利作为基础、凭借技术手段,文化工业通过不断地复制和模仿,创造出一种单一的趣味强加给大众。 在阿多诺提出上述观点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如果仍然从经济和技术发挥支配作用的角度继续审视今天都市文明中音乐行为模式的改变,我们将见证到科学技术因素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音乐创作过程中,甚至音乐制作的比例在不断扩大,新的音乐职业“录音师”和“电子音乐家”诞生;传统的表演模式部分或整体地缺失,甚至被电子播放器取代;音乐受众们(音乐消费者)与音乐作品(产品)之间形成了更加复杂的主、客关系,在这些关系中音乐审美关系所占的比例仅为一小部分。

我们生活的当今社会就如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所描绘的:“人们听着西印度群岛传来的流行音乐,看着西部电影,午餐时是麦当劳,晚餐则是当地土产,在东京喷洒着巴黎香水,在香港则着‘复古’服装,知识则变成了电视上的一项竞赛游戏。” 在这个时代中,大众音乐文化的强劲势头已是有目共睹。“流行音乐”自1925年随着电动唱机的上市而诞生直到如今成为了对普罗大众而言反映、表达日常生活情感和体验的最亲密手段。流行音乐“赋予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生活和自我经验以一种文化形式”, 它甚至为某一社会群体文化身份的“自我识别”贡献着一份力量,而这些审美功能和文化功能也曾经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世俗音乐所拥有的活力之源。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大众音乐文化的本质就存在于由音乐形象、技术手段、时尚、娱乐及当代生活的日常面所组成的文化关系之中,而依然用观照严肃音乐的审美标准去评判流行音乐,其结果必然是不符合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规律的。

同样,我们今天也看到在与西方艺术音乐发展并行不悖的情况下,古典音乐经由理查德·克莱德曼、肯尼·G以及约翰·威廉姆斯等人之手,借助流行文化多元化的形式载体又一次拉近了大众与古典音乐的距离。这恰好印证了苏皮契奇的观点:许多作品生命的延续不只是由于艺术的因素,而且还有部分社会因素。 这种音乐之所以再次被大众热爱,在于“这种音乐与另一个水准上的社会之间,在演变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关系”。 笔者以为,社会历史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然而历史发展往往是螺旋上升式的,在新的时代里结合着全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技术手段,那些原来被逐渐淡忘的味道再一次被人们忆起,并且在他们的意识里将形成伽达默尔所谓的“视界融合”,而这种审美空间的不断丰富又将进一步推动音乐艺术历史向前迈进的车轮。

由此可见,自1750年鲍姆嘉通命名美学这个学科以来,有关美的规律、审美规律中出现的诸种变化不仅需要形而上的哲学、美学理论对其进行解读,它还有赖于文化、经济、政治等众多社会因素对其负责。通过对上述问题的逐一梳理,我们应该能够得到一个关于人类社会与音乐艺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认识。音乐作为复杂的人类社会文化现象,对其美的规律及审美规律的解读如果离开社会学的视角,是否能够完善无误?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就如于润洋对现象学音乐哲学、音乐心理学以及现代释义学所持的评价一样:如果放弃对音乐艺术的社会本质的探究,又如何能够全面揭示此艺术的独特本质。

参考文献:

[1]郝舫:《将你的灵魂接在我的线路上——大众文化中的流行音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宋瑾:《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

[3]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4][德]库尔特·布劳考普夫:《永恒的旋律——音乐与社会》,孟祥林、刘丽华译,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5][美]伊沃·苏皮契奇:《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周耀群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6][德]马克斯·霍克海姆、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

[7][美]斯蒂芬·戴维斯:《音乐的意义与表现》,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8][美]彼得·基维:《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徐红媛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作者:侯燕

第三篇:浅析社会音乐教育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摘 要]社会的发展使得音乐教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项群众性活动,它不仅对社会音乐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学校音乐教育也有很大的补充作用。

[关键词]社会音乐教育 学校音乐教育

社会音乐教育是施教者与受教者共同参与,以音乐艺术作为媒介的教育活动。它通过传授与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来建造或改变受教者的审美意识,同时陶冶情操,开发思维能力,使受教者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

社会音乐教育可以通过社会传媒、创设社会音乐环境、开展社会音乐教学等越来越多的形式和渠道对人产生影响。社会上受其影响的人都可以视为广义上的社会音乐教育的受教者。社会音乐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普及性的国民音乐教育不太完善的情况下,它的影响作用更显突出。从民主意识的角度看,每一个公民都有学习音乐、享有音乐的权利。从胎儿期的音乐胎教到中老年的群众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渗透着“终身教育”的理念。

(一)社会音乐教育对人的影响。

社会音乐传媒、社会音乐环境对社会群体产生的影响,有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两个方面。一方面,影视音乐、商业演出活动等对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人起到了一种音乐普及、启蒙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一些低级趣味的音乐作品和一些藏污纳垢的音乐文化场所,成为社会的不健康因素。对此社会有关方面应加强督查监管,把它的负面影响减低到最小的程度。对于社会音乐教育的受教者来说,也有必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御不健康音乐的侵蚀。

(二)社会音乐教育的形式。

社会音乐教育传媒包括广播、电影、电视等,社会音乐环境包括商业音乐、各种演出活动、群众性音乐活动等,社会音乐教学有少年宫、群艺馆、业余音乐艺术团体、老年大学、音乐院校对外开放的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等,为组织形式与学习场所的音乐教育,以及电视音乐教育、广播音乐教育、网络音乐教育等等。

还有一些自发的音乐教育活动,如城市中各种社区文化教育的蓬勃开展,各种形式的合唱团、京剧票友会等从数量到专业水平都有极大的发展,各种比赛和艺术节对群众的文化教育活动具有导向性和推动性。

农村的社会音乐教育形式,主要靠民间艺人们的世代相传。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会”、“南乐会”、“吹歌会”、“十番乐”、“丝竹乐”和秧歌、花灯、舞狮、舞龙等民间音乐和民间花会。这些传统的音乐艺术流传形式仍然大多采用言传身教,口传心授得以流传。

社会音乐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形式是受教者随私人授课的老师进行音乐学习。这种音乐教育方式的大多数受教者是在校生。这种形式的教育对学校音乐教育是重要的补充,发展了学生的音乐特长。

(三)社会音乐教育和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社会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音乐教育对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学校音乐教育应该把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推动音乐教育的深入开展,变“封闭式”为“开放式”的教育。

社会音乐教育是极具广泛的空间的校外音乐教育资源,学校音乐教育要充分开发利用这种教育资源。

⒈要关注社会音乐生活,多向学生宣传、介绍音乐生活的大事。对于社会上的各种音乐学习活动,如青年宫、少年宫、文化馆(站)、以及各种音乐团体组织的各种音乐学习和竞赛活动,只要这些活动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都应给予支持和配合。

⒉学校音乐教育要充分利用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资源,对学生进行本地区、本民族传统的、乡土的音乐教育。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包括各种民间演出团体和民间艺人,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要善于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学校音乐教学之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除将其中一些内容选入音乐教材之外(地方、学校自主开发的特色教材),还可以用课外、校外活动形式加以开发利用,如:组织学生的民乐团(队)和演奏(兴趣),小组等,尤其应提倡邀请民族乐团、京剧及地方戏曲团体、曲艺团体、民间音乐团体、民族乐器演奏家、民间艺人来校举办音乐演出活动。

⒊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和音乐教学交流,能有效地促进课程资源信息的沟通。当今社会,各种音乐教育正在迅速发展,新鲜经验、新的创造不断涌现,我国各地课程建设和音乐教育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和音乐教学的交流就显得十分必要。有条件的学校应支持音乐教师参加音乐教育的各种学习、研讨、进修活动。最后,应积极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系统交流课程资源。我国在远程教育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各学校领导和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现代技术手段,为音乐教学服务。

总之,学校音乐应该与社会音乐教育密切的联系,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即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理解音乐对人生的意义,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杨贵仁.21世纪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全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赵敬蒙

上一篇:幼师教育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土木与化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