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的实施

2022-08-22

第一篇:浅谈音乐教育的实施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素质教育的实施

单位:贵州省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 姓名:杨再维

【内容提要】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

生物素质

探究

一、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因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在这里面,学生需要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的。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的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原由。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不要包办,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大胆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

三、对新教材各栏目做合理取舍,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新教材的栏目很多,不可能全部讲解或处理,我取舍的原则是:第一,考虑全体学生

的知识实际。第二,有利于实现本节目标。第三,体现重点知识,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节的“问题探讨”,只讨论

1、分辨一共有几种细胞?它们的共同结构有哪些?而

2、“你能从中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吗?”则不讨论。

对知识跨度大,教师知道学生讨论不会有结果或难以有正确结果的问题,及时引导,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中的“思考与讨论”

2、“细胞内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分别是哪一种?你能推测它们对生命的意义吗?”第2问对我的学生来讲,显然是个难题,于是我从旁边引导:“一个人缺水和缺食物哪个更严重,如果算占细胞干重的话,那么有机物量多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通过及时引导学生终于说出了“它们对生命的意义”。但我发现有的学生屈解了课题,理解为细胞像是一个容器,里面装的是元素和化合物,于是我粉笔一挥,改课题,把《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改为《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改了以后,由元素组成化合物,再由化合物组成细胞的体系能明显地表露出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教师对内容的灵活处理,给了学生以启迪,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四、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巧设导入创设悬念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段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全神贯注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我个人认为,老师可先根据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给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在某山区,一个妇女连续生了四个女孩,邻居、婆家人都瞧不起她,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没本事,生不了儿子,无奈之下,她便自杀了。故事讲完后老师可问:她为何要自杀,生女孩是女人的错吗?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通过这样的一个实例引入新课营造了一个吸引人的课堂情境,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下面的学习设置了悬念,使学生很想去揭开自杀的原因。

五、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多学习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因此也就对这门学科比较淡漠。如何行之有效地使学生“有兴致,多关注,乐意学”,作为生物教师,这确实要引起重视。事实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去提问,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普遍都能融入情境。例如在讲授高二第二章第三节“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可并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认识多少癌症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各

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癌症是否会遗传”,“癌症如何食疗”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为何广东珠三角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等等问题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创造一定的条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

六、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和健康的心态,最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教材中,寻求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和健康心态的材料,如结合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及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国计民生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每个人既是社会的一员,又是自然的一员,生态系统的优与劣,直接关系我们自身的生存,我们总不希望生存在水深火热之中吧?结合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让学生了解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知道它们在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性,从而从生理基础方面,认识健康心态的重要性,正视现实,在生活上不攀比,在学习上不松气,最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七、加强实验,培养实验动手能力,是提升生物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物实验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是能直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把能做的实验,尽量让学生做,有几个不能做的给学生播放该实验的光盘,让学生获得实验的第一手资料。

总之,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信息时代的生物教学,要使学生既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又要具备人文精神的素质、科学的实践精神、高尚的人生观,切实提高学生素质,达到科教育人的目的。

第二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文章摘要

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后的优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转变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所以教师必须把创新教育积极渗透在教育教学中,并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激发兴趣,点燃创造的火花。

二、贯穿过程,培养创新。

三、练习多样,引导创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后的优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转变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所以教师必须把创新教育积极渗透在教育教学中,并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发兴趣,点燃创造的火花。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形成强烈的探究创新的欲望,教师必须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活泼主动的发展,就成为当前数学课堂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建立平等民主的创新环境。

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互统

一、相互促进的过程。要想促进学生的创造, 就需要一个友善的环境,使之在其中积极发展。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活泼、充满生机。这样才能使学生从苦学到乐学的转

第三篇:浅谈在中小学实施德育教育的几种途径

北关小学王艳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求:“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各级党委和教育部门必须重视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一点放松不得”。 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中小学校作为最主要的教育阵地应充分挖掘学校德育教育的渠道,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我就中小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潜移默化的育人环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努力使学校墙壁也说话。”这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爱那个不容忽视。确实,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心理品质,养成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为此,学校应创设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学校的一切看作是与人的阵地。如:我校在院内建立专门的德育橱窗,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敬校爱校教育;使操场的四周的围墙变成绘有各类奇思益智壁画的文化墙,在醒目的位置修建庄严的升旗台,在显眼的地方写上校训、校风,让广大师生在犀行校训、校风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爱校、爱集体的责任感;楼道内精心设计了《热爱祖国》、《了解家

乡》等各类图文并茂的牌匾,在教室内张贴学生《守则》、《规范》、名人画像、格言、标语班训和庄严的国旗,以名人事迹激励学生,以名人格言引导学生,以标语班训要求学生……这样,通过环境建设,让校园中的一切事物都在说话,让校园中的每个地方都起到教育的作用,使学生的优秀思想品德得到培养,良好习惯得以养成,情操得到陶冶。

二、施教主体表率育人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他没有特权的独断专行,却有皇权一样的让人顶礼膜拜”。学生由于年纪小,见识少,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等还没成熟的观念和切身的体会。在他们心目中,教师就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的标准。他们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效仿的榜样。因此,学校必须特别重视德育工作主力军——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和表率作用。学校应重视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同时,教师要深刻认识自己的职业特点,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要迟到,自己就要早到;要求学生生气是严肃认真,自己也要严肃认真;要求学生明理诚信,自己就要“说话算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平时就要礼貌待人……这样,教师从思想到作风,从言行到举止,处处带好头,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对抽象的规范和要求有“范”可依,让学生在富于形象的榜样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三、学科教学渗透育人

课堂教学不仅是实施知识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要通过各学科,使学生掌

握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感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道德观。这就要求教师在各科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思想因素,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实际找准文化知识和德育结合点,上课时找准德育的切入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科教学和德育的有机结合,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效。如教学思想品德课《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时,可让学生分别模拟盲人过马路、瘸子挑担、哑巴求救……是他们体验到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正常人多得多,从而明白为什么要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产生同情残疾人的良好愿望,并养成自觉帮助残疾人的良好行为。由于思品课德育因素丰富。且一事一理,因此我们可以在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明白道理的基础上,激励学生情感,并在实际生活中指导其具体行动。

德育与智育高度结合的学科应属语文,对优美的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悟更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教育,更能促使学生产生弘扬民族文化、热爱祖国的情感。另外,篇篇课文都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草原之歌》《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等可用来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周总理的睡衣》《一件棉衣》《一夜的工作》教育学生要有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感受资本主义的冷酷与不平等,体会我们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学习,创造更美好未来的志向,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这样,把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各科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健体的同时,受到教育和熏陶,从而收到潜移默

化的效果。教师还要主动自觉研究所任学科的德育规律,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并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文道结合。

四、开展活动,行为育人

课外教育活动由于范围广泛,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特点,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更能发挥特有的作用。学校要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多种主题鲜明的活动。组织《迎国庆手抄报比赛》,组织学生观看“百部优秀爱国影片”,用革命先烈为新中国英勇献身的实际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年九月“推普宣传周”组织上街宣传、校内比赛等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学。除此之外,还可经常组织演讲会、故事会,开展体育、书画、征文等比赛活动。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未成年人。

这样,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让课外教育活动真正发挥其德育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任重道远。随着形势发展,学校更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和不断改进德育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篇:浅谈如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赋予新的时代特征,注入新的内容,丰富教育的形式,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以求达到深化教育的效果的目的,是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校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摸索新形势下实施德育的方法,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主线,教育学生自重、自爱、自律、自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促进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一、充实教育内容,丰富活动形式。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要善于运用国情材料,并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力。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心。积极开展“知我校园,爱我校园”的活动,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可亲的多方面教育素材,努力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力求在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转化下功夫。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三个一”为主要内容,实现新少年“会读书、懂礼仪、爱劳动、能自理、讲好普通话”这一目标,为促进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风貌的形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1、指导学生读一本好书。我们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读一本好书,通过读书活动,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充实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组织学生唱一首好歌。

3、„„

二、优化育人环境,塑造良好形象。

我们根据“„„”和我学部相关的学生各种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活动。

1、优化育人环境,坚持全面育人。学部设置了„„专栏,为学生提供教育基地,创设一个小气候让学生去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代风貌的社会大气候,向学校及社会展示学部的精神风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优化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形式。„„

三、树立学习榜样,优化教育效果。

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中,我校重视做好宣传爱国先进典型工作,一方面大力宣传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来的著名爱国者、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等人物的感人事迹。充分利用„„对学生进行榜样的的师范教育。另一方面,更重视发生在校园里、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四、抓好“四个结合”,深入开展活动。

1、爱国主义教育与爱校爱班教育相结合。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我们始终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教育学生热爱我们的名族,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从小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我们在工作中把它具体化,避免空洞的的说教。比如我们各个班级围绕“创一流班风”这一内容,多次召开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和开展多项的集体活动,将班风建设寓于爱国主义教育中,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2、抓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和学生自律相结合。

校园管理离不开制度,有了制度就可以规范管理。因此,我们就把工作放在重视学生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文明作风的养成上。只有明确、科学的规范加上学生的自觉自律,才能把文明教育落到实处,落到学生的言行举止上。在管理规范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强化了学校管理,使校园生活井然有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从学生的自觉、自律上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既热爱祖国又热爱集体,既乐于助人又勤奋向上。

第五篇:浅谈高中体育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摘 要:素质教育是以贯彻教育方针、发展人的素质为目标,是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非常重要。

关键词:高中体育 素质教育 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36-01

1 重视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参与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学习、锻炼的方法。

首先,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它是促使学生自觉探索的一种动力,是成功的诱因。对学生来说,具体的情节和生动的形式是诱发他们上课兴趣的引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开展的活动应轻松、有趣味,具有游戏的性质,适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体验运动乐趣为主,寓教于趣,以趣激志。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脑录像等电教媒体,将技术动作分解、减速,进行动作分析、演示,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兴趣,突破时空制约,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参与”欲望。

其次,要充分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条件,让学生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从而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体育教学的内容才能在学生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自觉愉快地被接受,才能被转化为脑思考、口表达,诱发学生进行新的思考与尝试,掌握新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自发性和自主性,并给予学生以享受运动乐趣的机会,让学生在享受运作乐趣的过程中,真正体味运动的意义。

最后,引导“参与”的方法。注意“参与”并不是放任自由,教师应在学生运作思维受阻时,给予恰当点拨;在动作练习发生偏差时,给予适时指引。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生动活泼地发展,

2 加强德育,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说过:“高智商的人并非都有成就,最有成就的人往往是那些智商水平中上,并具备勤奋不懈追求优良品格的人”。因此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就成为高中体育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爱,还要同严格要求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专心听课,踊跃发言,细心观察。要求他们主动,勤学苦练,努力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认真贯彻、区别对待和量力而行的原则,讲求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调动其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以促进对高中体育的爱好。重视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创造,因势利导,为将来接受创业精神教育奠定基础。达到好学、乐学的理想效果。

3 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生存能力

朱开轩同志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必须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学生既善于竞争,又善于合作的能力是时代所趋。学生的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教材,有意识地采用合作性比赛、游戏,既可使学生从中学习体育技能、技巧,增强体质,又让学生在合作中看到团队的力量,体验集体竞争成功后所带来的喜悦,从而培养全体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以及勇敢顽强、朝气蓬勃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

新世纪需要外交型人才。语言是交际的基本工具,高中是学生语言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依据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时用心,处处留意、多设问,多质疑,提供让学生“说”的时机,让他们讲设想,说动作,将内在的思维,用简洁、凝练的体育语言加以叙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进行议论、辩论,让他们从小养成畅所欲言,发表见解的习惯,以培养学生能言善辩的能力。在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或思考过程用动作表现出来,将动口“说”与动作“做”有机地结合起来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创造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使他们能在未来生活、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已是一个普遍趋势,人们看到体育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健康的体格,而且对他们性格和意志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组织纪律的形成,都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理应积极思考,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不断改革体育教学,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用教育改革的要求结合实际。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体育教师锐意改革、勇于探索,体育教学的春天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上一篇:球王贝利的启示作文下一篇:趣味运动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