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3-02-13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积极践行《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探寻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无疑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

一、挖掘教材内容蕴含的思想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目标。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语文学科内容的特点—丰富的思想素质因素和道德素质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挖掘这些潜在的思想素质因素,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与“渗透”。

一是从情感目标和“文以载道”的角度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每组课文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思想素质因素。例如第11册课文《桂林山水》,文章描绘出了一幅秀丽多姿的桂林山水画卷,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欢愉的心情。细品课文,我们不难发现该文所蕴涵的思想素质因素: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审美教育因素和身心健康教育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充分感受桂林山水的美,还要结合课文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去“热爱生活”,用健康向上的心理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挖掘。儿童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素质因素时应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一般地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还处在“感性”阶段,教师挖掘的思想因素应浅显易懂。如《小马过河》一文,我们挖掘的思想素质因素可以是“小马为什么能过河?你从小马身上学到了什么?”中年级的学生,处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阶段,教师挖掘的思想素质因素宜适中。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我们要让学生在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红军战士“自我牺牲”、“互相关爱”的精神。高年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处于“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作为教师在挖掘教材中的思想素质因素时,应充分考虑,尽量把思想素质因素挖掘得深入一些。

在挖掘好教材思想素质因素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有机的训练与“渗透”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训练应抱着“务实”的态度,切忌离开内容空洞说教,还要结合身边的实例,用讲故事、打比方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训练,使其训练更加到位,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同步协调发展。

一是精选教法。作为语文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涌现出了许多成功的教学方法。例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法,靳家彦老师的导读法,于永正老师的悟读组合式教学法等等。这些成功的教学方法,不但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而且还激励着我们去大胆探索和实践。“教有法,但无定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大胆探索的广阔空间,只要我们做教改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必将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从而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新的教学观,转变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课堂中教师要坚持“少讲多学”,即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和练习时间。

三是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实效。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在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创设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写作素材,并实现更快捷有效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恰当运用媒体,要充分考虑使用媒体的实效性。

三、探索有效的语文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然而,现行的考试机制,使我们评价学生的学习,仍然停留在一张试卷上。探索有效的语文课程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评价内容综合化。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语文成绩并不怎样,但其朗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出众;有的学生语文成绩不错,但不善言辞,不善表达。这都说明以单一的试卷成绩来评定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全面的,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改革语文评价内容,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几方面着手,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评价形式多样化。长期以来,笔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其弊端已不言而喻。只有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才能在评价的过程中,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融洽师生关系。我们不妨在学生的语文评价中,采取笔试、口试、活动中测试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必将受到学生欢迎。

上一篇: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9例临床治疗分析下一篇:如何提高中职学生音乐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