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做中学”教育理论在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3-01-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类正迈入知识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与科技的竞争中, 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对国家整体发展作用越来越突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儿童和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为了更好的促进儿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培养儿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00年, 国家教育部和法国科学院签定协议, 正式从法国引进“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 并命名为“做中学”。“做中学”科学教育是让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 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为了使“做中学”教育理论在具体实施中得到充分发挥并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教学内容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1) 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这种“过渡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和改造而实现的, 也表现为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 发生“质变”的转折关键年龄是小学3-5年级之间。 (2) 已经初步具备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完整结构, 即逐渐具备了明确的目的性, 思维基本过程日益完善, 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日益加强。 (3) 学龄前儿童的注意仍然以被动注意占优势, 只有被动注意对象色彩鲜明、外观生动形象时才能引起儿童的注意。

所以教学内容中的概念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要与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有直接的清晰的联系, 从而使新知识得到更快更准确的同化。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应过于复杂, 以免学生难以理解, 概念的抽象程度要符合儿童已经发展的程度, 而不能超出太多。例如给小学一年级讲“克隆”的概念, 儿童认知结构中没有与这个名词相联系的内容, 无论教师讲的如何详细, 学生们还是不理解。

2 教学案例要来源于客观的实际生活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富有个性化, 教学案例要选择符合儿童日常生活经验且科学特点比较突出的内容, 关注和重视孩子们在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将科学技术和身边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而不应该机械的将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简单的用一个生活现象进行“包装”就作为一个教学案例。

在确定教学案例之前, 教师要用心去观察儿童在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现象和物品, 筛选那些科技因素比较丰富而又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作为教学案例, 这样活动开展起来儿童有经验基础, 感觉科学现象具体而生动, 就会感到科技就在自己身边, 学习活动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 自然就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 从而萌发了热爱生活, 热爱科技的情感。例如在“做中学”活动中让儿童自己搭建一辆四轮小车模型, 儿童都见过马路上的汽车, 并且对汽车为什么能运动很感兴趣, 这样就能比较好的引导儿童进入探究过程。

3 要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

“做中学”活动不仅仅是“做”, 而是让儿童在做的过程中了解与知道一定的知识, 学会与掌握一定的技能, 形成和保持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而达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如果我们仅仅是将一堆积木提供给儿童, 让他们热热闹闹的去“做”, 表面上看也是“做”中“学”, 看似也是一个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过程, 但是整个过程中儿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很少,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方面也是微乎其微。

所以我们要将“做中学”活动和学生其他科目相联系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做的过程中既能学到天文、地理、数学等学科的知识, 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己的科学素养。

4 要引导儿童主动进行探究、亲历发现过程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将所有的知识内容罗列出来,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 我们称之为“填鸭式”教学。“做中学”活动则是让儿童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做中学”活动中教师由主体地位变为主导地位, 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 给学生提供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探究所需材料;教师要确立选题、制定活动方案和准备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问题, 鼓励他们自己尝试动手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引到教学设计的思路上, 引导和启发儿童观察事物、发现问题, 并鼓励他们进行思考、探究。例如有的学生问“老师, 为什么铁在水里下沉, 船却不会下沉呢?”我说, 那我们来做个实验吧。随后, 我和孩子们一起找来了小石块、木片、泡沫、铁皮盒等物品, 带领孩子们做起了“怎样才能浮在水面上”的实验, 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 引导了他们的探究行为。

(3) 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结果的讨论和交流;组织小组之间进行经验和结果的交流和评价, 对大家都不是很明确的问题进行引导或者解释。

5 要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来衡量学生的成果

“做中学”活动强调的是过程, 不仅要注重孩子们探究活动的结果, 更要重视探究的过程。所以一般是采用过程性评价方法, 评价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测量能力、预测能力、实验与操作能力、推理能力、迁移和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几个方面。评价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激励, 都有成功的体验, 都拥有自信心, 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

对于有实际作品的“做中学”活动, 为了使整个过程更具有科学性, 我们在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前提下, 可以采取一些量化的数据对作品进行评价。例如在“做滑行小车”这个任务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做好的滑行小车模型放到相同高度的斜坡上, 让小车自由下滑, 然后把滑行的距离记录下来, 比较一下谁做的小车滑的更远, 在比较和竞赛中激发儿童的创造和学习动机。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我们更应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培养儿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为其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民公打下必要的基础。

摘要: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使他们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 教育部决定推行“做中学”科学教育。为了使“做中学”教育理论在具体实施中得到充分发挥并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儿童,做中学,探究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 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2:68-71.

[2] 龚平, 主编.幼儿园科技活动方案设计指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 9:64-65.

[3] 教育部“做中学”科学教育中心, “做中学”科学教育计划 (2) , 2002, 5:2-3.

上一篇: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一篇:杨树种植技术与有害生物防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