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地理课外活动的实施

2023-02-09

1 地理课外活动的内涵

1.1 地理课外活动的含义

地理课外活动是指地理课堂教学以外的课外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有目的, 有计划, 有指导, 有组织。它以能力培养, 人格教育为目的, 给学生创设尽可能的多的探索表现的机会。

1.2 地理课外活动的特征

自主性:地理课外活动活动应该是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自主性活动。这种自主性主要表现在, 活动内容的自主性:活动内容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 并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序列的内容;活动成员组合的自由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兴趣相投的同学为一个学习小组, 便于合作, 便于沟通。活动过程的自主性:活动过程也应该由学生自行设定, 或师生共同商讨, 因为有兴趣为基础,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 不带有强迫性。

实践性:地理学科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强烈的实践性对吸引和推动学生参加地理活动具有积极作用。地理课外活动常常以大自然和社会为实验室, 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 在实践中通过对各种地理现象的观察、判断、推理得到感性认识和理性结论。

开放性:地理学研究的范围极其广泛,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纵横天地, 跨越时空。因此地理课外活动也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在:生活中的地理科学为地理活动教学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可以在身边的地理事物中选择对学生现今的发展、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活动内容。

综合性:地理现象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它们往往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所以在进行地理课外活动时要把握住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另一方面, 在地理活动教学中, 学生不应该受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 要灵活运用各科知识, 综合地解决地理问题。

合作性:小组合作学习是地理活动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并贯穿于活动教学的始终。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环境, 让学生学会交流、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 培养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1.3 地理课外活动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 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很好的完成《地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必须把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地理课外活动尽管与课堂教学有很多不同点, 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内在联系:开展课外活动的学习方式不仅运用于地理课外活动中, 也可以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外活动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与课堂中所获得的体验于地理学科中的间接经验, 两者是交互作用, 相辅相成的。两个系统配合得当, 各自发挥其优势, 才可能在功能和效益上出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学最优化状态。

其次, 地理课外活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因为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外活动, 它要求大家共同遵守其活动规则, 它要求参加者具有一定的能力和素质, 它强调每一位成员的配合, 协调和互补。地理课外活动作为地理教育的第二渠道, 便于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才能, 全面发展个性。

第三, 地理课外活动是新课程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开放式地理课程、探究学习方式、过程性评价等, 都需要在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中得以实现。

总之, 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对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全面发展学生良好个性, 完成新课程教学目标, 推动新课程改革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地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2.1 地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的分类

地形与地质考察: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辨认一般地形类型, 在实地使用地形图辨识方向、位置、地形类型, 认识简单的地质构造, 简易的地形测量和绘简单地形方位图.

乡土调查和参观活动:如调查本地气候、地形、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状况、环境状况、城镇规划, 参观水电站、气象站、地址博物馆等。

地理游戏活动:如猜地理谜语、地图旅游、政区拼图等。如:在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辽阔的疆域”时, 可以组织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3 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拼图活动, 并进行比赛。这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掌握枯燥的, 需要死记硬背的地理知识。

地理观测活动:主要有气象观测、天体观测、水文观测、地质观测等。如:天体观测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常见的恒星 (北极星、织女星、牛郎星等) , 星座 (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 。

地理宣传活动:如举办地理墙报, 地理专题活动讨论等。如:可结合每年的“地球日”、“水日”、“环境日”、“人口日”等节日办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地理墙报。

地理小制作:制作教具、学具、绘制地图等。如:学生学习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时, 可指导学生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模型, 并在上面绘制主要的经纬线, 世界海陆轮廓, 并在上面标出世界几大城市。

2.2 地理课外活动的评价

地理课外活动的评价是对学生活动的一种肯定和促进, 它关系到学生对活动的投入程度, 活动效果和参与活动的态度。地理课外活动的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 而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探索欲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进步, 是在乎于学生的发展。

2.2.1 坚持多样性评价

在地理课外活动教学中, 针对不同的活动形式、不同的责任分工, 学生的智力水平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教师在评价学生时, 要针对处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个体, 善于使用弹性评价尺度, 采用多种评价手段, 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他人评价等,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肯定和欣赏。

2.2.2 坚持情感性评价

就情感的价值取向而言, 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虽不成熟或不严密却是经过大脑独立思索的结论, 更应诊视, 摒弃求全责备;就语言的运用而言, 要多用真切、期待的鼓励语, 使学生因教师的热忱期待而迸发出自己探索求真的激情。教师每一个赞赏的点头, 每一句肯定的话语、每一屡赞许的目光, 都能让学生有成功的情感体验, 这应该也是成功的教学艺术的重要环节。

3 结语

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不仅能克服地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而且能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 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发展智力, 激励他们去进行科学的探索。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地理科学的最新知识,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在地理课外活动中积极探索, 勇于进取, 为培养合格的祖国建设者而努力奋斗!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必须加以重视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 努力使中学地理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地理课外活动的理论依据和实施原则, 着重阐明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具体做法, 建立一个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一般模式。

关键词: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地理课外活动

参考文献

[1]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李臣.活动课程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 冯文全, 冷咋兵, 卢清.教育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4] 成云.心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也谈《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生活化下一篇:成人英语听力问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