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2022-10-29

第一篇:当代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题

1、简述庄子关于“言”与“意”的关系

答: 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认为言不能尽意,所以他们反对言教。庄子认为言不尽意。如《知北游》: “道不可言传”。言的目的在于得到意,但语言本身并非是“意”,只是帮助我们得到“意”,如果我们只拘泥于“言”本身,那就得不到真正的“意”,所以必须“忘言”。“得意忘言”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而又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矛盾的基本方法。如《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2、发愤著书说

答: 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性灵说

答: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以清代袁枚倡导最力。袁枚所说的“性灵”,在绝大多数地方,乃是“性情”的同义语。他认为诗是由情所生的,性情的真实自然表露才是“诗之本旨”。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特点:①性灵说是在李贽童心说的直接启发下产生的,是当时反理学斗争在文学理论上的具体表现。②性灵说的提出,也是针对当时文艺上反对复古模拟的风气而发的。③性灵说从真实地直率地表达感情的要求出发,在诗歌艺术上提倡自然清新、平易流畅之美,反对雕章琢句、堆砌典故,反对以学问为诗。④性灵说由于把能否抒发真情实感作为评价诗歌优劣的标准,因此打破了传统的轻视民间文学的封建阶级偏见,大大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

4、兴观群怨

答:“兴”,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激发人并使之精神兴奋,情感波动,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观”,是指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政治得失、道德风尚状况和诗人的主观意图的作用。“群”,则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和谐人际关系,能起到团结的作用。“怨”,强调了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不良的社会政治现象。

以下是网上简答题资料,为避免答案相同,供大家参考:

兴:意谓诗歌对于人们思想情感有启发感染作用,可以引起联翩的想像。[想

1 象力]。观:指通过诗歌可以考察社会状况、政治得失、人民愿望,还包括赋诗者的品性、志向等。[观察力]。 群:指诗歌可使人们借以交流思想,促进感情融洽,起到协和群体的作用。例:孔子与学生间便是这么一个群体。[亲和力]。怨:意谓诗歌可以抒写不满,疏导人情。“怨刺上政”,批判现实作用,但要求“怨而不怒”。当然“怨”情并不限于政治方面。

孔子从“用诗”角度方论,其“兴观群怨”全面地总结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但其实精神却接触到诗歌的一些本质特征,如诗歌的抒情性、感染力和认识作用、社会效果等。因此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兴”“怨”侧重于个体心灵的情感抒发功能;“观”“群”侧重于群体审美时诗歌所表现的社会教化功能。

5、兴象说

答:所谓“兴象”,是指诗人的情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生命、具有个性和活力。殷璠联系盛唐诗歌的实际创作成就,提出了兴象说,指出写物状景以取象,而作品所体现的艺术感染力还在象下的兴味或情趣或理致或意蕴上,呈现出丰富多端的兴象,致使清越、秀美、新奇诗作纷呈异彩,胜境叠出,而这正是盛唐诗歌艺术审美的体现。

兴象说的理论内涵:

1、它是一种审美意象,而不是情景交融的意境。

2、它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象,而有具有盛唐的内在精神,带有盛唐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的审美意象。

3、它强调诗人强烈的主体性,即思想的浓厚与情感的充沛表达。

4、它强调意象的感发性

5、它注重语言表达的凝练自然。

6、词别是一家

答:词“别是一家”之说,是李清照《论词》的理论核心,是李清照词学批评的基本出发点,是宋代词学注重词体艺术的本体精神表现。第一,词“别是一家”之说,是词学批评史上首次为诗词之别而树立的一块界石,它所强调的是词的本体特质,即词的音乐性。第二,词“别是一家”之说,是李清照针对苏轼以诗为词而发出的,她对苏轼等大家的批评,称其词为“句读不葺之诗”,亦在于维护词的本体特征。第三,词“别是一家”之说,提出的目的,一是维护词体,二是维护传统词风。

7、格调派

答:以清朝重臣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作诗注重“格调”,该派因沈德潜倡导“格调说”而得名。沈德潜的“格调说”,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强调诗歌的社会功用,要求诗歌创作必须从属于政治。

二、论诗注重法律格调。格调派以诗论出名,相比之下,他们的作品成就不高。由于格调说是乾隆“盛世”的产物,适合封建统治的需要,而且其理论比较实在,比较灵活,容易为人接受,故格调

2 派在乾隆时代势力很大。另外,明代前后七子也主张格调说,也被认为是格调派。

8、风骨

答:风骨,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所谓“风骨”,也就是指一种鲜明、生动、凝练、雄健有力的风格。这是刘勰对文学风格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或更高标准。用之于文学理论批评,他所强调的一是情感,二是人格力量,三是辞采之美,四是魏晋时代的人文精神、美学理想与文化性格的艺术反映。

9、肌理说

答:中国清代翁方纲提出的诗论主张。翁方纲借用肌理论诗,理是指义理和文理,他把儒家经籍和学问看作诗歌的根本。要求作诗以学问为根底,以考据入诗。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是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与修正。他用肌理给神韵、格调以新的解释,目的在于使复古诗论重振旗鼓,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

10、兴趣说

答: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观点。实质是对有感而发、兴会神到的要求。在《沧浪诗话·诗辨》中,严羽把“兴趣”作为“诗之法有五”之一提出。所谓“兴趣”,就是诗歌抒情性与遵循艺术思维规律所创造的含蓄蕴藉之美和谐统一的一种审美情趣。

11、童心说

答:李贽在《童心说》一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李贽天真自然为美的文艺观,崇尚个性 ,强调作家灵活运用、突破常规的创作精神,认为创作过程中的冲突之美来源于作者内心世界对于不公平的外部世界的抗争,是由人及文的一种精神创造过程。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二、简答题

1、简述孔子的文质合一的文学形式论

答:孔子认为言辞表达应恰到好处,既要文饰,又不可过分。在这方面,所谓“文质彬彬”的说法,对后世的文学批评,曾经产生良好而深远的影响。《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原

3 意质指质朴,文指文采。文质彬彬指仁义道德修养与礼仪文化修养兼备。故后世批评家常将文质引伸指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文质彬彬”表现孔子文质并重,要求的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2、以图解的方式简要说明严羽的“以禅喻诗”说

答:

严羽认为禅道在于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即不借助才学和议论,这实际上就是形象思维。诗不靠学术和议论得来,靠的是形象思维,所谓似隐如显,如水月镜象,朦胧可见,不可凑泊;禅理中有诗悟,即不即不离,如水月不能离月,水又不等同于月,恍惚迷离,无迹可求。

3、陆机《文赋序》指出创作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是什么,并简要说明。

答:陆机认为写作之难,归根结底在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能体会、认识外物种种复杂微妙的情状已颇不易,而即使有所得,也还未必能以文辞加以贴切的表达。陆机说恒患“文不逮意”,与当时思潮是一致的,当时大多数人认为言难以尽意。文学创作的“意”,不仅包括一般的想法、道理等,更包括微妙的审美感受,那确实是更难以表达的。

4、说明“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这句话在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含义。

答:这句话的原意是身在江湖之上,心却在朝廷中。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借用这一成语,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艺术想象的自由性及其超时空的特点:“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同时,他认为艺术想象并非凌虚蹈空而生的,并指出为了使构思富有效果,须注意平时要有良好的积累和学养,写作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虚静的精神状态,做到“神与物游”。

5、简述《文心雕龙》书名“文心雕龙”的含义。

答: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文心”谓“为文之用心”,就是说在写作文章时的用心。“雕龙”取战国时驺奭长于口辩、被称为“雕龙”的典故,指精细如雕龙纹

4 一般进行研讨。合起来,“文心雕龙”等于是“文章写作精义”。

6、简述汤显祖戏曲理论观点。

答:汤显祖戏曲理论的突出成就有以下几点:

第一,主情论。首先,戏曲的神奇魅力可以使观众动“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 。其次,汤显祖认为,以“情”动人的戏曲作品可以直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意趣神色”论。汤显祖认为戏曲应具备“意趣神色”。“意”是意旨,“趣”是趣味,“神”是内在的气度、风神,“色”则是文辞色彩。

第三,音律论。汤显祖坚持把思想内容放在主要位置,认为音律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

7、简述明代戏曲理论中的“本色”论。(这题总结得不好,看着办)

答:首先,本色被用来阐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徐渭认为戏曲作家应该“贱相色,贵本色”。要求戏曲艺术反映的生活是天然的没有雕饰的真实。稍后的臧懋循提出,戏曲创作必须作到“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才能艺术地反映纷纭复杂的生活。他们把真切、质朴、自然的审美标准与戏曲摹拟生活的特点结合起来,对本色的内涵作出较好的诠释。其次,本色是对语言的要求。徐渭主张“句句是本色语”。他要求传奇作家继承真切、质朴、自然的南戏语言的传统。李开先认为,曲词不同于诗、词的最大特点是通俗本色。何良俊也提倡用本色语言编写剧本。使剧本语言通俗易懂、自然质朴。臧懋循、王骥德都从戏曲反映生活的特征,论述了戏曲语言的本色。

三、论述题

1、简述孔子兴观群怨的内涵、影响及其意义。

答:内涵:兴:意谓诗歌对于人们思想情感有启发感染作用,可以引起联翩的想像。[想象力]。观:指通过诗歌可以考察社会状况、政治得失、人民愿望,还包括赋诗者的品性、志向等。[观察力]。 群:指诗歌可使人们借以交流思想,促进感情融洽,起到协和群体的作用。例:孔子与学生间便是这么一个群体。[亲和力]。怨:意谓诗歌可以抒写不满,疏导人情。“怨刺上政”,批判现实作用,但要求“怨而不怒”。当然“怨”情并不限于政治方面。孔子从“用诗”角度方论,其“兴观群怨”全面地总结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但其实精神却接触到诗歌的一些本质特征,如诗歌的抒情性、感染力和认识作用、社会效果等。因此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兴”“怨”侧重于个体心灵的情感抒发功能;“观”“群”侧重于群体审美时诗歌所表现的社会教化功能。

5 影响:“兴、观、群、怨”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文学和文学理论的长期发展中,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后世的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常常用它作为反对文学脱离社会现实或缺乏积极的社会内容的武器。例如,刘勰针对缺乏怨刺内容的汉赋所提出的:“炎汉虽盛,而辞人夸毗,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文心雕龙·比兴》)在唐代兴起的反对齐、梁遗风的斗争中,诗人强调诗歌的“兴寄”以及唐代新乐府作者所强调的“讽谕美刺”和“补察时政,□导人情”的作用,都继承了“兴、观、群、怨”说重视文学社会功能的传统。直到封建社会末期,在黄宗羲的《汪扶晨诗序》及其他许多作家的文学主张中,还可以看到这一理论的巨大影响。

意义:“兴、观、群、怨”说,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尤其是在政治黑暗腐败和民族矛盾激烈的时代,它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例如“安史之乱”后杜甫的诗歌,南宋时期陆游、辛弃疾的诗词等。就从不同的方面发挥了文学的兴、观、群、怨的作用。从诗歌创作看,后世的许多诗人常常在主观或客观上将“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用它作为批评和揭露黑暗现实的武器。从诗学理论看,“诗可以怨”是文学批评史上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论题,后世的文学理论常常用它作为反对文学脱离现实或缺乏积极的社会内容的理论依据。

2、运用中国文学批评史相关理论观点分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答:首先,陈子昂继承前人的风骨论。他认为诗歌应该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其次,陈子昂主张诗歌兴寄。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他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

因此,陈子昂的诗歌从不无病呻吟,从不吟花弄月,而是言有所指,诗有兴寄,语言有骨力有气势。例如他的名诗《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气势何等的雄壮,境界何等的阔大,语言又是铮铮作响,掷地有声。而其内容,前人就认为,是阮籍“广武之叹”,是叹世无英雄,有比兴寄托的内容包含在内。从他的诗歌创作实践可以看出,他所提倡的“风骨”,就是指诗歌要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有气势,有骨力。他的创作也正实践了他的理论。

3、论述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内涵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的“愤书”传统。

答:出处:“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太史公自序》云:“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内涵:愤,怨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所以,司马迁对“发愤著书”的心理机制作了较深的探索和阐发。

意义:其一,揭示“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其二,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其三,“发愤著书”具有与儒家“温柔敦厚”、“中和”不同的美学品格。

后来文论家相似观点:韩愈:不平则鸣;欧阳修:穷而后工;李贽:不愤则不作;金圣叹:怨毒著书;

4、根据杜甫《戏为六绝句》简述杜甫的诗学思想

答: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三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制鲸鱼碧海中。 五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六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戏为六绝句》前三首为实际批评,具体地实事求是地评论庾信、初唐四杰及其文学地位等,批评了当时嗤点庾信和哂笑四杰的人。后三首为理论批评,揭示作者的论诗宗旨:

第一、提倡风雅, 重视比兴(或“转益多师“,博采众家之长)。《戏为六绝句》第六首归结为“别裁伪体亲风雅”, 杜甫虽不否定齐梁, 但最终仍在提倡《风》、《雅》。论其形式, 则典雅纯正, 论其内容, 则富比兴, 恰合杜甫之要

7 求, 故极为推崇提倡。

二、不贵古贱今, 不崇己抑人。《戏为六绝句》称美庾信及四杰, 告诫轻薄者不可贵古贱今, 第五首“不薄今人爱古人”一句即是,除庾信及四杰外, 杜甫于当代, 亦推重多人,足见杜甫绝不贵古贱今, 同时复可见其不崇己抑人; 因其襟胸广阔, 能包容含纳, 故能成其大。

第三、崇尚雄浑, 注重骨、神。杜甫重视老成雄浑之作, 讲究诗歌之气骨风神。《戏为六绝句》第一首评庾信为“老更成”, 为“凌云健笔意纵横”, 第三首赞初唐四杰为“龙文虎脊”及第四首之“鲸鱼碧海”, 足见杜甫虽重视齐梁, 同时亦极重视气骨, 使归于老成, 归于风神。老杜一生写诗,莫不雄浑老成, 富有风神气骨, 显示其理论与创作密切结合。

第四、崇尚清新, 讲求华丽。杜甫一方面讲究“凌云雄健”浑厚诗风, 一方面又要求清新绮丽、文章华美,《戏为六绝句》第三首之“龙文虎脊”系称美四杰有华丽辞采; 第五首更指出“清词丽句必为邻”, 以“清丽”为诗歌不可缺之要件。

第五、讲究声韵, 注重格律。杜甫于戏为六绝中, 从头至尾, 均一致推许庾信及四杰, 而庾信和四杰即为中国律诗试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功臣, 杜甫赞美他们, 重视齐梁, 意即杜甫不废弃音律, 并深知诗歌与齐梁音律关系之密不可分。唐代近体律诗绝句体裁之完成, 庾信和四杰等人功不可没。正因杜甫重视音律, 故而赞誉四杰之“当时体”为“江河万古流”。

第六、讲究技巧, 注重雕琢。齐梁诗人注重形式, 刻意藻饰, 精心雕琢, 以求妍丽, 杜甫《戏为六绝句》并未否定齐梁, 第五首且告诫后生“恐与齐梁作后尘”, 显示杜甫对诗歌亦讲究雕琢藻饰, 认为诗须经苦心锤炼, 方能永垂不朽。

第二篇:对当代某些文学现象的批评

近几年来,中国文坛上刮起了一股歪风,上阵的居然多是“娃娃兵”,中国的作家普遍少龄化。几岁的娃娃写写吃喝拉撒的事情,居然有出版商大捧特捧。十几岁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以自己幼稚的眼光看周围世界,装的是冷眼旁观少年老成,常常把美好的情感弄上些五花八门的颜色,写高衙内和西门庆大学生活若何若何,写潘金莲和几个男生有一腿之类的无聊事。这些奇思妙想,无非就是把张三的事迹改头换面,安置在李四头上,完全是文字垃圾。然而偏偏有人捧场,甚至有更多的怪异现象与之呼应,黄发绿眼,鼻洞胸花,据说这个就是他们称之为“个性”的东西。这群有“个性”的“花朵”、“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看得津津有味,掌声一路。三十多岁的自诩为“知名作家”的一部分文棍也摆开恶俗摇滚的架势,文字如同爆发的洪水,来势凶猛。《大话西游》、《大话慈禧》、《水煮三国》等等。让真正懂得文学作品真谛的人大跌眼镜。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同依旧徘徊在六七岁之间。东家的淘气小男生捉了条毛蛐,把西家的漂亮小女生吓哭了,旁观的看客很得意,仿佛是自己的胜利。东家小男生给西家小女生讲了个蛤蟆吃大灰狼的故事,小女生破涕为笑,看客们依旧围观不去,觉得故事发人深省,受益不浅。最得意的要数那个所谓的“知名作家”了,书的销路上去了,半个月来盈利六位数,家里的麻脸婆可以更新了。

真正给中国文学支撑门面的还是那些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大师们。但是毕竟岁月不饶人,走个楼梯一步三晃,廉颇老矣,不能饭食。以前靠观风赏月寻找创作灵感,如今只能饭后剔牙抠搜写作材料。心疲神衰,写的东西大都“想当年”,或者“老吾老”,英雄守旧,整个一尊入定的老和尚。我们还能指望他们引领我们开步向前吗?

曾经看到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书,读后感觉十余篇文章都是一个主题,只是围绕同一个观点翻来覆去说,把前一章节拿来稍作改动。当时很纳闷,仔细翻阅该书每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好家伙,这个作家很牛气,居然在短短半月就洋洋洒洒写了一本百万字的人生哲学,而且修改数遍。那个作家在每篇文章后都注明写作时间,大概想让读者觉得“真实,不抄袭”。但是不料被行家看个大洞穿。人生哲学这个深刻的话题,必须经过对生活的慎密思考和对生命的认真探索,用心书写,完成的才是不朽之作。外国的哲学家创作一个哲学论题,需要三年五载,含辛茹苦。亚力士多德正夜站在大街上思考,牛顿在苹果园静坐,笛卡尔大热天裹毛毯围着火炉沉思。唯有中国的现代哲学家厉害,一场网球下来,沿着池塘走,注意些艳开的荷花,叫春的青蛙以及穿短裙的小姑娘。大为开心,灵感激发。赶紧回家,洗过桑拿,打好摩丝,正式办公。人有七情六欲,当然名作家比之更甚,其间猜想下刚才池塘边看到的靓妹的三围多大,给妻子和情人打电话信誓旦旦地说同样的话,发几声骚,肉麻地来个精神自慰。顿时,疲劳一

扫而光,吐两口唾沫搓手,之后一气呵成,把垃圾文字堆砌到凌晨五点,上床就寝是坐着火箭进入梦乡,一觉到了次日夕阳落下,醒后犹不愿起床,空虚无比,对镜垂怜,两目无光,想必“斯人也,当有斯疾”,感慨不已。突然,灵感又找上门来临幸他了,这个感慨不就是一篇极好的文章么,还等什么,赶紧„„

于是乎,许多人对中国当代文学大失所望;于是乎,更多人把目光转移向中国古典文学。而今当代文学的腐朽落末,却重温了古典文学的温床,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一件好事。不说了它了,由着去吧,也许明天能够从它烂掉的根部重新冒出希望的新芽。

第三篇:文学批评的标准

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文学批评的标准,从所有的教科书上归纳一下,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美学和历史标准;二是思想标准;三是艺术标准。

先说美学和历史标准。所谓美学标准,就是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作品成败得失。什么叫美?美就是和谐。对作品来说,看形式和内容是否和谐?主题和表现手法是否和谐?字词句段是否和谐?所谓历史标准,是指作品反映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即是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凡是反映了历史真实和生活本质的作品,肯定是美的。所以,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别林斯基指出出:“不涉及美学的历史批评,以及不涉及历史的美学批评,都将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当然,历史不等于文学,而文学则必定反映了历史。过去对于未来,就是历史,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文学家反映历史,不是象历史学家那样,机械地记述下来,不容许虚构,要求客观而公正。文学作品反映历史,也要求客观公正,但要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通过形象塑造曲折地反映生活的,它反映生活更本质的东西。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历史的一面镜子”,就是这个道理。

再说说思想标准。思想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有无哲学价值的尺度。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思想,任何时代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作家处在什么时代,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受时代思想的影响,也就是主流思想的影响。有人说,我搞文学就是要与时代思想唱反调,要远离政治,唯有远离政治才能创作出传之后世的作品。不错,文学史上,有好多作品在当时那个时代是不受欢迎的,若干年下去,反而成了人民欢迎的好作品。这是因为作家富于远见,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虽然不与世俗思想合拍,但有个前提,必须是先进的思想。所以,批评家要善于辩别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区别,既要充分肯定反映时代主流思想的好作品,又要善于发现代表未来先进思想的好作品。果戈里的《死魂灵》发表后,不少人贬低甚至于辱骂它,认为是琐屑无聊之作。而别林斯基针锋相对地指出:“果戈里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死魂灵》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后来也证明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批评家的慧眼识珠很重要。思想性标准实际上就是真理性标准,即实践是检验作品价值高低的唯一标准。不管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还是非统治阶级的思想,只要是作品代表了时代潮流和历史的本质,就应该说是思想性好的作品。我这样讲,与传统的教科书不太一样,但我认为文学创作有它自身特别的规律,批评也要遵循这个规律。思想性标准第一要求是真实性;第二要求是考查作品与时代的先进思想相联系的紧密程度;第三个要求是考查作品的内容对读者的道德和精神境界是有益还是有害?第四是衡量作品的内容是否体现了人民的意愿?

最后再谈谈艺术标准。第一要看作品中的意象和形象是否逼真,鲜明,生动,也就是说是否具有典型意义?凡是在读者中取得共鸣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典型化做得好的作品。所谓典型,就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就是集成了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兴趣。第二要看作品是否富于情感的表现力。文学作品的特点是以情感人,如果作品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去感动别人?第三要看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统一,和谐?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内容再好,如没有一定的形式也不能表达出来。体裁,结构,情节,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好作品。第四要看作品是否具有艺术的独创性?一切雷同化,公式化,概念化的都是艺术创新的大敌。你写出的作品,谁也模仿不了,就是独创性。第五要看作家驾驭语言的能力?作品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个性化是基本要求。第六要看作品是否具有民族性?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语言,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民族形式,民族的欣赏习惯等,都应该是作家追求的目标。有了民族性,也就有了读者。为什么一些跑到国外的艺术家,非得要回国内来发展?就因为艺术若没有民族性,就没了根。这个道理很浅显。

上面三条标准不是唯一的。此外,还有许多具体的标准。如社会标准,哲学标准,法律标准,道德规范标准等。千标准,万标准,人民群众喜欢就是最大标准。因为任何作品都是写给别人看的,人民历来是最公道,最权威的评判者。金奖银奖,不如人民的夸奖。与人民站在一起,为人民鼓与呼,代表人民的意志和趣味,才称得上人民作家和人民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

第四篇:文学批评教案(最终版)

文学评论教案

第一专题:绪论

一、“文学评论”正名与涵义解析

(一)“文学评论”与“文学批评”

(二)作为学科的“文学批评”与作为学科的“文学批评学”

(三)作为活动的“文学批评”的涵义解析

1、批评什么?

(1) 作品是文学批评对象的核心与基础。

A、 “作品”的含义:作为作家成果的“作品”与作为作家标识的“作品” B、 作品批评的两个向度:能指批评与所指批评 (2) 作者批评。

A、 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者” B、 作为作品影子的“作者” C、 作为社会职业的“作者” (3) 思潮、流派的批评。 (4) 批评的批评。

(5) 批评对象的拓展与越界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文学批评的新趋势。 A、 西方文学批评历史的简短回顾。

B、 两个时代:理论的时代与批评的时代。 C、 20世纪以来的三个转向。

心理学的转向

语言学的转向

文化的转向

2、如何批评?

(1) 奠基于感性欣赏基础上的理性批评——文学批评的理性。 逻辑理性与人文理性 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2) 批评的诚意。 (3) 批评的美感。

(4) 社会历史批评与美学批评的统一。

3、为何批评?

(1) 为他批评。服务于文学创造、文学接受以及其他文学活动。总结文学活动的经验与教训,对文学活动进行指导,施加规范性的影响等。

(2) 文学批评的自身价值。 文学批评的价值困惑。

(3) 文学批评的前瞻性。

4、文学批评的定义。

文学批评是奠基于感性欣赏基础之上的针对以文学作品为核心兼及一切文学现象与活动的理性判断活动,它总结并概括文学活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给文学活动提供历史的参照和前瞻性的指导,对文学活动施加规范性的影响,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文学批评对象的拓展与越界正在成为新的批评趋势。

二、本课程的教学规划。

(一) 教学目的。

1、 服务于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及毕业论文写作。

2、 服务于考研。

3、 总的目标是努力培养学生凭借已有知识资源形成自主思考并能将自己的思考顺利的内行的予以文字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二) 教学理念。

秉持理、史、术并举、讲与练并重的理念展开教学。

1、 学理指导:文学批评理应怎样?

2、 历史指导:文学批评已然怎样?

3、 技术指导:文学批评如何行动?

(三)教学步骤。

按学理单元组织教学,实施四步教学法:

1、 学理与历史讲解。

2、 依据学理布置写作任务,学生练习。

3、 教师示范。

4、 师生互评。

(四) 主要教学资源。

1、 母语类:

教材:王先霈、范明华著《文学评论》;《西方20世纪文论史》,胡经之 张首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期刊杂志:《文学评论》、《现代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名作欣赏》、《文学自由谈》、《粤海风》等。 报纸:《文学报》、《文艺报》 网络资源:课堂临时提供

其他:在系局域网上展示(包括批评术语祥解、教师批评示范,学生有些批评文章展示等)

2、 外语类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by W. L. Guerin and others, New York, 1992

第二专题:文学批评的主体素养 本专题简介: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即一个合格的文学批评主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讲两点:

1、感性审美欣赏的素养——合格读者的素养。

2、理性提问、分析、判断与评价的素养——职业读者的素养。

一、 合格文学读者的素养

一、 真性情。

别林斯基《致鲍特金》:“除了不要相信德国人外,还不要相信两个人——米歇尔巴枯宁和卡特柳夫。不要相信前者,因为自然没有赋予他任何美学情感,他是用脑子去感受艺术,而没有心灵的参与,而这,几乎比用脚去理解艺术还更坏。”

三类艺术欣赏者:

1、 用脑者——逻辑理性 纪晓岚评《聊斋志异》,总是以客观事理逻辑去追问文学之真,不懂文学的虚构性。

2、 用脚者——实践理性

墨子非乐,韩非子的射稽唱歌。总是追问文学的功利价值,不理解文学的审美意义与超越价值。

3、 用心者——自我真性情。 梁太子萧刚“为人切须谨重,为文但须放荡”,写作如此,阅读也如此。

二、 敏锐的语言感受力。 刘勰:内听与外听。

三、 超越功利的审美阅读心态。

四、 审美推想力。

二、 职业文学读者的素养

一、 职业文学读者问题的由来。

大学中文系是培养什么人的?杨晦先生的回答是培养职业文学读者的。

二、 学术提问的能力。

(一) 罗杰斯主义与波谱主义。

1、科学研究的起点是观察还是问题?——科学学史的一个争论。

2、为什么需要提问?

(二) 提问什么?

1、 作品提问 (1) 所指提问 (2) 能指提问

2、 作家提问

3、 思潮流派提问

4、 批评的反身提问

5、 文化的提问。

6、 比较的提问

(三) 如何提问? 3个有利于的原则。

三、 以推理力为核心的理论阐释能力。

四、 扎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广的理论修养。

五、 富于理性和审美激情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 本学理单元训练

(一) 文学批评写作的常规程序。

1、 批评对象的复述与描述——批评对象的出场。

2、 有效的提问(在许多批评文本中往往是暗含的)——确立进入批评对象的有效端口。

3、 简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思路及结论——奠定文章的整体框架。

4、 依据审美逻辑和业已确立的方法思路,使用相关资源逐步分析问题——形成文章的血肉。

5、 结论的汇总与提升。

(二)、批评练习。(作品批评)

1、巴尔扎克《萨拉西纳》

2、理查德·布罗提根《堕胎》

3、 弗朗西斯·斯托克顿《美女,还是老虎》

4、 自选

(三)、教师批评示范与师生互评。

第三专题:文学批评方法

一、 批评方法的含义

一、什么是方法?

1、 主体介入客体的工具。主体对客体本性的打开。 客体:(1)是什么?

(2)怎么样?

(3)为什么? 主体:(1)做什么?

(2)、如何做?

(3)为什么做?

2、方法的完整含义;

方法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范畴,也是一个观念范畴。所谓方法,即认识或实践的主体依据客体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一系列本性而实施的做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做的系列理念和策略。方法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1) 哲学层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2) 逻辑层面——推理与证明;演绎与归纳。 (3) 具体学科层面

一、 文学批评方法的两大体系

一、 问题的由来

二、 20世纪以来文学批评的两大体系:

(一) 外在的批评

(二) 内在的批评

二、 几种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

一、 社会历史批评。

二、 结构主义批评

三、 精神分析批评

四、 比较文学批评

五、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六、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七、 酷评

三、单元练习

第四专题:不同文学文体的批评

一、 诗歌批评

二、 小说批评

三、 戏剧批评

四、 影视文学批评

第五专题: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文学热点现象的批评示范

一、30余年来中国文学大事记

二、批评示范

第五篇:文学批评与方法 课程总结

一、文学批评的定义

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等)所作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活动。

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

作 家:毛泽东《论鲁迅》 作 品:钟嵘《诗品》

作家作品:托尔斯泰《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 文学流派:冯健男《<荷花淀作品选>序》 文学批评:韦勒克《当代欧洲文学批评概观》

文学批评的学科定位

文学史:是探讨各民族文学发展或世界文学中具体作家和作品的编年史研究。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普遍原理、一般规律、判断标准等。

文学批评:是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

二、文学批评的性质

艺术性科学

文学批评既评价优劣,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又创造批评意境和思想美,具有科学和艺术的性质。

三、文学批评的功能

(一)文学批评的阐释功能

阐释功能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所谓阐释,是指批评家对文本意义的探究和解释。

1、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

批评的纽带作用:作家——作品——读者 文学批评与作家:审美发现功能(朋友 诤友)

车尔尼雪夫斯基最早发现托尔斯泰作品的特色,¡°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味的却是心理过程本身,心理过程的形式,心理过程的规律,用明确的术语来表达,这就是心灵的辩证法。

文学批评与读者:引导深入理解(平等对话)

夏志清:让历史活埋的作家重见天光

1961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由耶鲁大学出版。

夏志清颇为得意的是捧了四个人:张爱玲、沈从文、钱锺书、张天翼。 《小说史》重新给张爱玲定位,推许为”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2、文学文本的意义阐释

文本释义即批评家立足文本,以解释者的身份分析、揭示作品中所展示和蕴含的意义,包括作品中所萌芽的新的倾向,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而作者本人却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

文本释义的表现:对文本内容的阐释  对形式本身的阐释

《野草》:文本内容的阐释:韧性精神的颂歌

 自我心灵的解剖  针砭社会的投枪

形式本身的阐释:独创性的散文诗

(二)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

通过文学批评中的价值导向,影响社会生活。

1、文学批评的社会评价作用 

2、文学批评中的审美价值判断 

(三)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

1、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史的革新 

2、文学批评与思维方式的革命

四、中国文学批评历史(古代)

先秦时期:孟子:以意逆志;庄子:得意忘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萧统的《文选》开创了选本批评的先例。 唐宋时期: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文学批评的独特样式。 中国文学批评历史(现代)

新文学运动时期的批评理论建设(周作人 鲁迅)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批评(周扬 胡风 茅盾) 印象主义批评(李健吾) 传记批评(李长之)

五、社会历史批评

定义: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该方法侧重研究:

1、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

3、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社会历史批评(西方)

丹纳《艺术哲学》:种族、时代、环境

代表:茅盾的社会历史批评

►茅盾的“作家论”批评: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前期,与“五四” 时期“表现人生指导人生” 有精神上的贯通,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滋养,形成了“ 作家论” 的批评文体。

►三要素:时代 作家 作品

►《徐志摩论》

社会历史批评评判的尺度 真实性:判断作品价值的必要条件 倾向性:作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 社会效果:衡量作品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运用一定的历史发展观念和社会价值标准,以作品的题材、语言、形象塑造等为切入点,深入洞察隐含其中的社会历史内容,揭示作品的思想意义。

二、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考察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环境、艺术环境、时代精神等);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表达的思想和政治倾向。

三、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强调文学的认识价值,把文学作品视为社会的写照和反映,希望通过文学更好认识社会。

六、印象批评

定义: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地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特点:

1、重批评家的主观感受、直觉印象

2、追求批评的诗性和美感的特征 李健吾:《咀华集》

李健吾:“一个真正的批评家,犹如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需要外在的提示,甚至离不开实际的影响,但是最后决定一切的,却不是某部杰作或者某种利益,而是他自己的存在,一种完整无缺的精神作用。”

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

一、推崇主体的创造性与个性色彩 

二、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 

三、突出批评的审美特征 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

1、获取印象:以直观的方法获取对作品的切身感受和独特印象 

2、整合感受:使自己的印象由朦胧而清晰,由纷零而坚固。 

3、抒情描述:用富于美感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印象和感受。

七、心理批评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

本我:最原始的部分,本我受快乐原则支配。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遵循完美原则。

八、文本批评

感受谬误(见):

韦姆塞特与比尔兹利合写的论文《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是新批评派的重要文献。感受谬误指文学批评与理解不能受读者的情感的影响,读者的反应不能作为文学作品的因素,评价文学作品不能以读者的主观感受为标准。

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理论,只有陌生化的语言才有文学性可言。陌生化(又译为奇特化)是使人感到惊异、新鲜和陌生的具有审美特征的语言。 “陌生化”是与“文学性”直接相关联的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

兰色姆:《新批评》

1941年,美国学者兰色姆出版《新批评》,对艾略特、瑞恰慈等人的理论进行评述,新批评派由此书得名。兰色姆被认为是新批评的真正创始人。

含混:

英国新批评派学者燕卜荪在《含混七型》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含混就是一个语言单位包含多种涵义并引起不同理解的现象,是文学语言、语义,特别是诗歌语言语义最重要的特点。

张力:

艾伦.泰特在《诗的张力》中认为诗歌的语言和语义即一定的(外延)指称性,又具有能够引发各种联想和想象的(内涵)暗示性。文学语言和语义始终徘徊在内涵与外延、确定的指向与模糊的暗示之间,构成了一种紧张的关系即所谓的张力。 张力。如《西风颂》Oh Wind,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结构主义叙事视角的三种聚焦类型

1、全知叙事:叙述者>人物。(零聚焦)

叙述者知道故事的细枝末节,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既可高高在上地鸟瞰,可以看到在其它地方同时发生的事,对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均了如指掌,任意透视人物的内心。

2、限制叙事:叙述者所知的和小说中的某一个人物一样多,又称内聚焦。(叙述者=人物 )

作者在有限的范围内叙事,只展现事件和人物的一部分,而不展现全部。所以,又称为局部化叙事。他知道自己的一切,可以解剖自己的一切,却不能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作品只有这一个人物可以从内部来写,作者仿佛坐在这个人物的大脑里,观察其他的人物和事件,所以,其他的人物和事件都只是从外部观察得来的结果。

3、纯客观叙事:叙述者只客观地描写,不作任何越界的评论,热奈特称此类为外聚焦。 (叙述者<人物)

在这一类小说中,读者看到的只是读者能看到的人物的表演:人物的行为、动作(包括对话)等,所有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人物的行为动机、来龙去脉,作者都不会作交待,而只能由读者通过人物的外部行为去推测。

由于类似于戏剧舞台上的人物表演,因此,也被小说理论家称之为¡°戏剧式叙事观点。

九、性别批评

弗吉尼亚.伍尔夫( 1882- 1941 )是位蜚声世界文坛的英国女作家,由她创作的《一间自己的房间》 更是被奉为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闪耀着恒久的女性主义文学的创作魅力。

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是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 《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人的圣经。

十、神话原型批评

原型:

荣格认为神话、童话、图腾崇拜、怪诞梦境等包含着人类的心理经验中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它们是集体潜意识的显现形式,因而被称为原型。荣格总结了出生原型、再生原型、死亡原型、英雄原型等众多的原型。

十一、读者反应批评 期待视野:

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者姚斯提出的重要概念,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在具体阅读中的一种预先估计与潜在的审美期待。

召唤结构:

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伊瑟尔提出的理论,文学作品包含着许多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点,它是联结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它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正是空白和未定点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此即召唤结构。

读者反应批评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语文阅读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本文通过„„的叙述,表达了„„思想,批判(歌颂)„„的中心思想分析教学,求统一答案,教师力图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分析,表现出过分的求同取向。

20世纪60-70年代,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反应批评兴起。读者批评,是一种以读者为指向的批评,它侧重从读者的角度理解文学及其意义。读者反应批评主张把读者接受作为批评的主要对象,着重探索读者与作家、作品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强调读者在文学进程中的决定作用。从意义的角度看,意义是在阅读中产生的,读者对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标准》提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鼓励体验,建构意义。读者反应批评认为读者的参与才构成了阅读的意义。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体验自己的情感,建构起自己独特的文本意义。

2、快乐阅读。

读者反应理论认为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是不断的以学生的期待视野去识别课文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冲突并不断形成认同的过程。然而当两者达到最终的认同,阅读的幸福感也就宣告结束。

3、阅读教学的目标:培养“有知识的读者” 由于学生缺乏阅读的能力和策略,势必会出现错误解读。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社会公认的文化传统和背景及语言语法知识与学生交流,尽量勾起学生熟悉的场景和情感回忆,将学生引入到文本的情境中,在冲突—认同——冲突——认同的循环模式中完善策略,对文本进行阅读和意义建构,使学生向有知识的读者靠拢。

针对某个当代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文学运动、思潮、流派等),运用具体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评析。

例文1:《背影》何以成为经典?

李欧梵曾在讲学中说过: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所说,¡°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弑父¡±的年代,五四文学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

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背影》的社会历史批评解读

一、联系写作背景,挖掘文本关键信息

《背影》写于1925年,浦口送别发生在1917年,相隔时间八年之久,为什么相隔如此之久才问世?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就是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来信,真是泪如泉涌 。父亲从扬州发来的一封信,文中说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二、了解作者家庭情况,深化文本解读

1、父子见面:间隙的产生

《背影》开头: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朱自清年谱》:那年是1917年,¡°因祖母逝世,回扬州奔丧。父亲时任徐州榷运局长。在徐州纳了几房妾。此事被当年从宝应带回淮阴的淮阴籍潘姓姨太得知,她赶到徐州大闹一场 ,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空五百元。让家里变卖首饰,才算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

2、父子惜别:情感的疏离 浦口送行,儿子对于父亲给予关怀的淡然 。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后,回到扬州一所中学任教,他的父亲凭借关系将所有的薪水领走。这种专制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到外地执教。 在1925年之前的几年间,矛盾并没有缓和,反而在家庭琐事中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3、和解信号

奔丧回家后,父亲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借钱办丧事,事后父子同行,暗含着父亲希望与儿子的共处来得到儿子的谅解。父亲为朱自清送行,以朱自清的年龄与能力,完全可以独立回北京 。1925年收到那封信,大去之期不远矣,实际上他的父亲活到1945年 。

三、探析文后故事,加深文本理解

《背影》发表后,据朱自清的弟弟记载,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至此父子矛盾冲突因为《背影》最终得到化解。

朱自清笔下的亲子之爱,是错位的,爱与被爱是有隔膜的。爱的隔膜,正是《背影》之所以不朽的原因。——孙绍振 例文2 :性别批评个案分析

性别批评视角解读《小二黑结婚》中三仙姑形象

文学史上,母亲总是和伟大联系在一起,温柔善良,勤劳简朴,吃苦忍让,富有牺牲精神。

在女性主义批评看来,贤妻良母和夫唱妇随是男权文化的中心话语。 三仙姑并非贤妻良母:

装神弄鬼 :青年们到三仙姑那里去,与其说是问神,倒不如说去看圣像。 老来俏 :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 包办女儿婚事 :小二黑这孩子,在三仙姑看来好像鲜果,可惜多了一个小芹,就没了自己的份儿。

波伏娃:母爱不是直觉的,天生的,在任何情况下天生这两个字眼均不适用于人类。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完全决定于母亲的处境以及对此处境的反应。

第一次:30多年前,三仙姑才15岁,刚刚嫁到于家 。 于福是老实后生 ,从不多说一句话 。

第二次 :30 多年后,她起先责备于福管不了家,后来说小芹跟吴先生是前世姻缘„„ 于福跪在地上哀求 。

第三次 :小芹被带走,于福虽比她着急,可是自己既没有主意,又不敢叫醒她 ,只好自己先去做饭,饭快成的时候,三仙姑慢慢起来梳妆,她说:“ 打听她做甚啦?她的本领多大啦?” 于福也再没有敢说什么 。

父系社会以来的男权中心话语在三仙姑的反叛性格中消失殆尽,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

三仙姑的形象,在美国研讨会上,几乎所有的美国女学生都认为三仙姑是一个正面人物,而那个村干部才是批判的对象。 例文3:卞之琳:《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卞之琳:《断章》

评论家章亚昕:《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如何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梦中的花朵。评不写她的外貌,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

(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李健吾先生认为,这首诗在¡°装饰¡±两字上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ª¡ª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

有人认为是一首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诗作。 有人认为是距离产生美的诗作等。

卞之琳: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

¡°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

¡°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可以从多个层面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 《断章》的魅力就在于这首诗的主旨朦胧性和不确定性。(含混)

上一篇:道德与法治八年级试卷下一篇:电大学前教育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