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学批评

2024-05-14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通用8篇)

篇1:当代西方文学批评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当代西方文化思潮更趋多元化。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九十年代渐趋兴盛的后殖民主义等各种理论相互影响,构织了一幅多元化的当代西方文化理论景观。这是一个各种话语“众声喧哗”的时代,一个社会与文化急剧转型的时代。如何应对这个面临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充满变化与挑战的时代?如何在当下的实践中去为文艺阐释本身提供可资运作的理论洞见?如何突破传统封闭的文本分析模式使文学研究进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视域之中?所有这些构成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中心课题。而在这一理论与实践、现实与未来交互碰撞的时刻,上述各种文化理论纷纷把文学批评的目光投向文化研究,这本身就是一桩耐人寻味的事情。它意味着,走向文化研究的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不仅为这个激变的`时代提供了新的历史见证,而且其心智轨迹更向一个开放性的未来言说着更多的东西。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在谈论文化?(这是一个关涉到当代西方文学批评走向文化研究的契机的问题。)当代英国学者特雷・伊格尔顿回答说:“因为就此有重要的论题可谈,一切都变得与文化有关,这个在西方左翼知识分子圈内颇为时髦的话题实际上属于文化主义(culturalism)的教义”(1)。伊氏进一步分析其原因说,首先,在战后的西方,文化第一次在现代时期成为物质生产总体上的一个重要力量,其次文化是六十年代以后政治斗争的一个领域,是政治冲突之媒体的一部分。(2)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主义属于一个特定的历史空间和时间”。(3)这实际上表明,文化研究是一种高度语境化的活动。语境化意味着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有着自己特定的文化时空参照系。正是从特定的具体的真实的社会、历史、民族或政治等语境出发,当代西方文学批评选择并实践着自己的转型机制,那就是走向文化研究,跨越文本分析樊篱而转化为一种“泛文化”批评。因为全球化(globalization)业已成为当代文化与文学分析的基本现实条件或语境。全球化潮流中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多种文化现象就象一个巨大的引力场,将包括文艺批评、文化批评、人文思考、学术研究在内的一切文化活动,纳入其视野。这其中,文? ??赖奈幕?锞巢欢贤瓜郑涸谝桓龀┫?∷涤敕呀獾某橄笫?韫泊娴氖澜缟希?谝桓觥熬?渲?鳌庇搿吧桃祷?髌贰辈⒅玫氖澜缟希?难??兰也唤??剩菏鞘裁丛斐烧庑┣?穑克?鞘欠窠】担浚?)在一个隐喻与诗性不断消亡的时代,文学批评能否再次承担对世界的‘意义追问’?经典死亡后的文学是否从此必须向每一个时代的丑态献媚?向每一种物质给定性屈膝?如何解决文艺在当代工业文明中的困境?内化了男性中心主义阅读策略与价值的女性批评能够逃逸出父权制文化制约而最终重构出自己的批评或言说标准吗?处于边缘地位的非主流文学(如黑人文学、少数族裔文学、第三世界文学)能够摆脱主流社会的文化暴力压迫与控制吗?历史作为文学的“文本外围”是一个一统意识形态杜撰的连续性神话吗?在充满它异与破坏性因素的历史表象下能够揭示出文化复杂运作的机制吗?意识形态那隐蔽的“遏制策略”能够在文本的文化分析中敞现其潜在的社会文化内容吗?在确立语言成为一切生活内在文本性尺度的新神话的今天,文学与文化的界限还存在吗?批评还是一种既定的体裁吗?文学与文化是互文的,还是自主的?

要回答上述问题,就意味着你不仅要成为文学批评家,而且还必须成为文化批评家,正如当代英国学者大卫・戴奇斯所说,现实的批评应该是这样的:“它把自己同全部文化活动的综合体连袂起来,而文学的生产只作为其中一个未完成的片断”。(5)这表明,批评与文化之间有一条无形的剪不断的脐带。

[1][2][3][4]

篇2:当代西方文学批评

一、填空题 1.提出了“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命题。

2.政治产生于从野蛮时代进入时代之后。

3.从实质上看,古老的观念认为,政治就是“正义”或“善”,把政治看成最高的善,看成。

4.在古希腊,“政治”的原意为城邦,指城邦中的。

5.在当今西方许多学者看来,政治就意味着普遍的。

6.广义的政治思潮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

7.“天赋人权”说是一种关于人的的学说,倡导作为社会成员的一般的“人”的权利。8.是一种用市场交易关系来解释政府的起源及其体制的合法性的理论。社会契约论

9.社会契约论的直接来源为古法中的社团法、合伙法。10.指的是民主制度的一种类型,是近现代国家实行民主的一种制度安排。11.是古希腊、罗马城邦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

12.密尔的《》一书被认为是确立代议民主制的经典著作,影响深远。

13.第一次明确提出分权理论的是自由派思想家是。

14.三权分立学说的集大成者是。15.是西方政治的一个核心制度。

16.当代系统地阐述保守主义权威观的是。

17.首倡“专家治国”论的是主张“管理革命”的美国哲学教授。

18.从专家治国的理念出发,丹尼尔·贝尔主张以制取代自由民主制。

19.竭力倡导“”的是英国工党领袖布莱尔。

20.法西斯主义兴起于意大利,在德国又称民族社会主义——“”,在日本则表现为天皇制军国主义。

二、判断题

1.最早提出人权理论的是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洛克。()

2.托克维尔指出,直接民主实质上是大众民主,其最大弊端是可能导致“少数暴政”,导致对个人自由的侵害。()

3.美国是第一个以宪法形式确立三权分立的国家。()

4.保守主义在西方政治生活中长期居主导地位,是一种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政治思潮。()

5.现代政党最早诞生于英国。()

6.保守主义的对立面是激进主义而不是自由主义。()

7.近代意义上的政治保守主义,出现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即18世纪末。()

8.保守主义的鼻祖为英国思想家洛克。()

9.20世纪的社会民主主义是革命的社会主义。()

10.作为改良主义思想体系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源头,其首创者为伯恩斯坦。()

三、简答题

1.现代政治生活具有哪些特征?

2.如何理解政治思潮的含义?

3.当代西方政治中流行的主要思潮有哪些?

4.“天赋人权”说的含义和精髓是什么?

四、论述题

篇3:当代西方文学批评

女权批评擅长借鉴改造男性大师的理论, 其中尤以马克思的理论为最。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甚至在数学领域) 都有独到的发现, 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一生在理论科学领域的精神造诣所做的崇高评价。虽然马克思是以他的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而不是文学批评著称, 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看重文学。文学艺术, 是马克思众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有着丰富文学知识和精湛艺术修养的马克思, 不仅精研过大量的世界文学名著, 而且对同时代的作家、作品和各种文学思潮都给予深切的关注。虽然不像其政治经济和哲学著作那样形成完整的体系, 但是其对文学和文学批评提出了不少带有指导性的意见。当代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就从马克思文学批评中获得了重要的启发和动力, 下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马克思文学批评对西方当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深刻影响。

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

马克思的文学理论建立在他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理论之上, 因此特别强调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当代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这一观点, 同样强调文学作品的思想性, 但是当代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强调的是符合女权主义的思想。女权主义者认为, 在女性应该做什么和应当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上, 文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要改变了女性自身的思想和态度, 角色和身份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女权主义者不仅率先开始妇女的自我探寻, 同时也力图通过文学作品唤起更多的妇女开始自我探寻。

二、文学作品的政治功能

马克思“阶级”观点的提出为其一系列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作为无产阶级事业一部分的文学事业中, 阶级观点也是其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强调人的“阶级”划分, 当代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强调的是人的“性别”区分。女权主义者使“性别”一词成为与马克思“阶级”一词同等重要的术语。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强调在现存的性别体系中, 女性处于从属的地位, 因此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必须以性别线路为基本出发点。马克思文学理论要求把文学活动作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工具, 女权批评则首先把文学活动看作女性解放的有力工具, 他们要求文学与批评担负起性别解放的政治使命。女权主义批评家谢里·霍吉斯特在她的文章中指出:“我对女权主义是否能够侧身学院派批评之中并不十分感兴趣;我非常关心女权主义批评家是否能在妇女活动中发挥作用。”由此可见,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试图用文学批评的方式来为妇女解放事业服务。

三、文学作品的真实性问题

马克思文学理论主张文学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当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也援用了这一批评模式, 但是女权批评所强调的真实是主观的真实, 即妇女经验的真实。他们首先对男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仔细的分析, 揭露了这些女性形象的本质, 猛烈地抨击了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歪曲以及对女性作用的忽视。女权主义批评家指出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形成了两个极端, 或是天真、美丽、可爱、无暇的“天使”, 或是邪恶、丑陋、刁钻、自私的“恶魔”。男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现实中的女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女权批评家指出, 《简爱》中的疯女人就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受害者形象。她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 皆是受迫害的内心流露。从更深刻的意义上, 疯女人的形象正是被压抑的女性创造力的象征。接着进一步倡导建构“积极的”女性形象就如马克思文学理论提倡树立积极乐观、艰苦奋斗的无产阶级人物形象一样。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天女性作家的笔下, 更多的是追求独立、自尊、自信的现代形象。

四、文学作品的写作问题

马克思在说到作家创作时, 总是重视作家的时代背景、思想修养、生活阅历以及传统文化的吸收等方面。但他们基本上关注的是男性作家的经验, 而对于文学史上的少数女作家这一重要问题却未意识到。因为在西方文化传统中, 写作被认为是知识界的活动, 与女性无缘。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提出的“女性写作”的理论正是对这一传统的挑战。女权批评家坚持认为, 文学是妇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领域之一。“若不讨论妇女作家……人们就不可能理智地评论英国小说或法国浪漫主义、或美国短篇小说和浪漫诗歌。”并且, 她们相信, 经典女作家的作品不可能单独地无缘无故地产生, 单个声音背后往往隐藏着大众的才智。正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妇女作家才使经典作家脱颖而出。“简·奥斯丁应该放一个花圈在芬尼·勃奈的墓上, 乔治·艾略特应该赞扬艾利萨·卡特尔的大影响…….所有的妇女都应当一起把花撒在阿弗拉·贝恩的墓上…….”女性的共同经验使她们格外关注同行的作品, 尤其是那些表现女性意识、女性世界的作品。在创作中, 女性作家往往用女性的身体去体验、认识世界, 表现女性的欲望和感觉, 而且它们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往往较男性更为细腻。因此研究女作家的个人经历与文本内容尤其是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 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女作家的自我意识和情愫。

从上面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文学思想就是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来源之一, 给了女权批评以重要的启发和动力。但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又不是原样照搬而是进行了改造。虽不是系统的而只是零散的, 但确实是对马克思的文学思想具有补充和丰富的意义。文学批评领域中多元并存、互渗互补, 发挥各种批评共同协作、互相补充所形成的整体优势来完成对文学现象深入的把握和评价, 这既是批评繁荣的表征同时又是批评发展的基本规律, 从而把文学批评推向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塞尔登 (Selden, R.) 等著.当代文学理论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朱刚编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李国华.文学批评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

[4]罗婷.女性主义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2.

篇4:当代西方文学中的杰作

据1979年6月3日一期《纽约时报书评》报道,该杂志就上述问题征询了一些作家的意见,现将有关作家的回答及作品名摘要列下:

鲁道夫·阿尼依姆(Rudo1f Arnheim):

在最近的文学作品里,最好的可说是埃尔萨·莫朗特(Elsa Morante)的《窗帘》(La Storia),英译名为《历史:一部小说》,通过一个被遗弃的妇女和她的孩子们的遭遇,描述法西斯晚期的历史。

约翰·阿什贝利(John Ashbe-ry):

1945年以前出版的作品里,劳拉·雷汀(Laura Riding)的《短篇小说的进展》(The Progress of Sto-ries)将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品之一。1945年以后出版的作品,约翰·威勒莱特(JohnWheelwri-ght)的《约翰·威勒莱特诗选》最好,它是实验性的创新杰作。

罗兰·巴塞(Ro1and Barthes):

问题简单但难以回答。二次大战前,普劳斯特、基德、克劳代尔、马尔罗是法国的代表人物。阿拉贡是二次大战前后都著名的作家。现在萨特是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法国对“风格”的兴趣缩减,出现了小说危机。法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创作活动复杂多变,追逐时髦风尚,对确切回答问题带来困难。

丹尼尔·贝尔(Deniel Bell),

我要提两本书。一本是格尔肖姆·肖勒姆(Gershom Scholem)的《萨巴苔·塞维:神秘的弥赛亚①》(Sabbatai Sevi:The MysticalMessiah);第二本是托马斯·曼(Thomas Mann)的《浮士德博士》(Doctor Faustus)。

哈洛德·布鲁姆(Harold B1o-om):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华莱士·史蒂文斯(Wal1ace Stevens)和罗伯特·福洛斯特(Robert Frost)的诗选是最令人喜欢的美国作品。华莱士和罗伯特都是惠特曼和狄更生之后美国最重要的诗人。

哈罗德·克鲁尔曼(Harold C1urman):

加缪的《局外人》和《鼠疫》与索尔任尼辛早期的小说都是重要的作品。

罗伯特·科尔斯(Robert Coles):

艾略特的《四重奏》(Four Quar-tets)和索尔任尼辛的《第一圈》(The First Circle)是非常重要的作品。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是战前的杰作。

丹尼斯·道努(Denis Donogh-ue):

肯尼思·勃克(Kenneth Bur-ke)的《对历史的态度》(Attitudes towards History,1937)、克里斯蒂纳·斯苔德(Christina Stead)的《喜爱孩子的男人》(The Man Who Loved Children,1940)、撒缪尔·贝科特的《莫洛伊》(Molloy,1951)、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的短篇小说《研究瑜伽②的人》(The Man Who Studied Yuga,1952)、纳鲍科夫(Nabokov)的《洛丽塔》(LoIita,1955)、梅勒的《黑夜的大军》(Armies of the Night,1968)和品钦(Thomas Pynchon)的《万有引力之虹》(Gravity’s Rainbow,1973),我认为都将成为各个社会阶层阅读的主要作品。

理查德·埃尔曼(Rechard Ellmann):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华莱士·史蒂文斯和撒缪尔·贝科特是最重要的作家。

约翰·肯尼思·高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

我认为有两个短篇小说作家值得注意。战前是拉德纳(Ring Lardner);战后是奥哈拉(John O’hara)。

威廉·盖斯(William Gass):

1947年,马尔科姆·娄利(Mal-colm Lowry)的《火山之下》(Un-der the Vo1cano)和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是最好的作品。

1947—1951年,安德烈·基德和弗吉尼亚·沃尔夫两人的日记并驾齐驱,均为佳作。

1959年,贝科特的《莫洛伊》、《马龙之死》和《无名氏》使他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家。

1960年,约翰·巴思(John Barth)的《烟草经纪人》(The Sot-weed Factor)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1962年,弗拉迪米尔·纳鲍科夫的《灰火》(Pale Fire)是他的《洛丽塔》之后的又一杰作。

以上这些作家的作品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杰作。

伊丽莎白·哈德威克(Eliza-beth Hardwick):

战后的主要作家是汉纳·阿伦特(Hannah Arendt)和西蒙·威尔(Simone Weil);战前,弗洛伊德可称为经典作家。

丽琳·海尔曼(Lillian Hell-man):

我最喜欢的是福克纳的全部作品以及克里斯蒂纳·斯苔德的《喜爱孩子的男人》、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罗伯特·路威尔的《生活研究》(Life Studies)和艾略特早期的作品。

休·科纳(Hugh Kenner):

我认为贝科特的《游戏之末》(Fin de Partie)和《等待戈多》已成为战后的名作。乔哀斯的《尤利西斯》可说是战前的优秀代表。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

对于当代的作家谁能作出确切肯定的回答呢?我冒险地提出聂鲁达是最主要的作家之一。

沃尔克·波希(Walker Per-cy):

我只能说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是最典型的一部作品。

迪安那·特利林(Diana Tril-ling):

弗洛伊德的作品、《尤利西斯》和D.H.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等都是已经公认的杰作。费茨杰拉德的《大伟人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和曼德尔斯坦姆(N.Mandels-tam)的《与希望相对的希望》(Hope Against Hope)也都是现代必读的作品。(冀平)

①犹太人期望中的复国救主。

篇5: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范文)

文学翻译并不单纯地只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还会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传统的翻译研究只是停留在语言内部,忽视了文本背后所隐藏的权力话语。在后殖民语境下,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导致了强势文化(宗主国)与弱势文化(殖民地)之间的权利差异,翻译文本根本无法实现人们预期的平等对话和转换。因此21世纪的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必须从各个角度考虑翻译策论的选择与使用。

一、后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主要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后殖民主义中影响最大的一支是以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赛义德、印度裔美国学者盖娅里特·斯皮瓦克和波斯裔美国学者霍米·巴巴为代表的“三剑客”。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后殖民主义在翻译研究中的一种应用形态与研究范式。它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反翻译研究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延续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其独有的研究路径“权力关系的透视”介入到对翻译活动和翻译文本的研究。他们围绕“权力关系”、“翻译的政治”和“归化与异化”等核心问题,从不同视角研究了不同历史语境下的翻译与文化政治问题。后殖民主义研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认为翻译是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文化霸权和文化侵略的工具。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基础,专注于研究权力差异语境中译者的价值取向和翻译策略的使用情况,探讨译者因意识形态、权力等文本外部因素的制约而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

二、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策略的选择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基础,借助描写的方式观察、研究和解释权力差异语境中译者自觉与不自觉的价值取向和策略选择。用它的相关理论对归化、异化、杂合化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后殖民主义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在翻译研究上实现各种理论方法共融、互补的有效整合,从

而推动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归化的翻译策略

归化的翻译策略的使用是殖民者利用自身的权力话语,实施文化侵吞,进行文化殖民的工具。归化的翻译总是根据强势语言的规范和文化来进行自我调整,不仅帮助帝国国家主义散播话语权力,通过翻译文本巩固了他们的霸权,而且被殖民一方的读者无视本土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他们他者身份的认同。这里以霍克斯译《红楼梦》的一段为例:

宝玉心中想着:“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奇,且更讨厌了。”

“This is „imitating the Frowner‟ with a vengeance”, he thought, “If that is really what she is doing.Not merely unoriginal, but downright disgusting!”

成语是汉语的精髓,承载着丰厚的中国文化。对成语的掌握程度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他的汉语水平。作为一位汉学家,霍克斯不可能不知道东施效颦的典故及涵义,但是他仍将其译为 “imitating the Frowner with a vengeance”,原文中成语所特有的文化内涵被抹杀了,实现了文化的侵吞,翻译成为了描述不同语言和文化不平等权力关系的一个场所。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军舰,造成在宗教文化的巨大差异。儒家,道教和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和中国文化有很深的影响。而英国人信奉基督教,神是在他们的宗教信仰里的主要文化形象。在红楼梦翻译实例中所反映的宗教信仰差异从以下例子中可以看出:

刘姥姥道:“阿弥陀佛!这全仗嫂子方便了!”

Yang‟s version: “Buddha be praised!I‟m most grateful for your help, sister.” Hawkes version: “Bless you, my dear, for being such a help!”said Grannie Liu.“阿弥陀佛”是一个典型的佛教词,是经常被中国人用来表达感谢和解脱的词语。虽然它不可译的准确,但它一定与佛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中国的主要宗教。显然,杨尝试引入佛教的读者而霍克斯避免两个宗教的差异与翻译成西方宗教的用语。

(二)异化策略的运用

理查德·亚克蒙指出,在强势文化的市场中,只有很少的文本是从弱势文化

中翻译过来的;而在弱势文化市场中,从强势文化市场中翻译过来的文本占所有翻译文本的绝大部分。异化的翻译思想认为,翻译应该表现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并提供实现和研究差异的场所。同时,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家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政治行为,基于归化的翻译传播英美文化和英美意识形态,体现了文化传播中的不平等对话。异化的翻译实践就是要通过保留外国文本中异的成分,故意用不通顺、不流畅、不透明的非惯用表达方式,破坏目的语文化的规范。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贾芸笑道:“巧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

Yang‟s version: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Hawkes‟ version: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米”和“粥”是两种中国常见的食品,其中“粥”是中国特色。水稻是中国与西方共有的食物,但不像中国人那样用来做稀饭,西方人用燕麦作稀饭。因此,英语单词“porridge”是不确切的对应的汉语“粥”。在这个例子中,杨和霍克斯以不同的方式翻译中国食物。在杨的版本,他把“米”这个词用“饭”代替“粥”,这部分保持了中国风味。而霍克斯取代“米”和“粥”,用“面包”和“面粉”等对英国人熟悉的词汇。采用这样的策略,能引起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极大兴趣也能使中国传统文化进入西方文化。

再例如中国地铁站、街道、饺子、粽子、功夫和太极等词语的翻译都极大的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极大地保留中国的特色。

(三)杂合策略的运用

在翻译界,归化和异化一直被认为是两种翻译策略。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的研究视角来看,翻译是同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采用归化策略的译文基本上没有翻译的痕迹。“译文读者在面对翻译过来的弱势文化的文本时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即他们仿佛在译作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使他们感到熟悉、亲切,阅读起来轻松、自如,无需做出过多的努力。但与此同时,弱势文化所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也都被归化的手法抹去了。”然而,异化的翻译策略则体现出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上的差异,通过向强势文化输入弱势文化的异质性,形成了对强势文化的挑战。

事实上,没有哪个译文是绝对的归化或者绝对的异化,所有的译文都是杂合的,是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相互交融的产物。蔡平先生说,“事实上,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对抗性概念,而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杨译《红楼梦》为例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Yang‟s version: 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Hawkes‟ version: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宗教是在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元素。众所周知,佛教是中国的主要宗教。中国人认为“天”是控制一切的最强大的力量。天堂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最高的地位。天与人的关系是非常敏感的。在中国古代,皇帝宣布自己为“天堂”的儿子,他必须按照天意和回应人民的需要来稳定自己的统治。天似乎是所有的法律规则的总称。杨保留图像的“天”在源文本中的方式将中国独特的信念转化为一个等价的英语说通过改变“上帝”为“天”,告知中国的佛教信仰和目标读者。传递信息的方式,包含地道英语的组合,和中国独特的文化导杂交致的翻译。相反,霍克斯从第一世界国家的学者,不做任何改变,只需要相当于英国说,他认为西方读者相信基督教会更容易接受。当然,它更加自然在英语世界所接受,但他把佛教信徒在基督教。

不可否认,无论译者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只要异域文本进入本土文化,其译文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程度的杂合。归化和异化的差别只是杂合程度的不同而已。无论这种杂合的程度有多低,都会将异族的语言文化价值观引入目标文化,而无论杂合程度多高,也难以彻底摧毁目标文化的民族身份。一种文化,如果不想与世隔绝,那就必须要进行文化交流。既然要交流,就要坦然面对杂合。不间断而有度的杂合可以提高文化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排异性。一种文化如果想要在日渐开放的形式下免于被殖民统治的厄运,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抵制文化侵略。

三、结尾 各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使翻译的必要。但是翻译不只是反映了从一种语言到另一个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它是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反映了他们的文化身份。然而,在翻译实践中,归化和异化是不可分的绝对;这

两种策略都是混合。文化的异质性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决定了翻译的必然性杂交 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中,杂合的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很强的文化。从红楼梦杨译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异质文化的可翻译文本中的兼容。杂合可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一个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Hawks David.The Story of Stone [M].London: Penguin Group, 1977

[2]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M ].长沙:岳麓书社,1987.[3] Yang Xianyi, Gladys.A Dream of Red Mansions(Volume1)[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4.[4] Su Tungpo.[苏东坡].(2002).《东坡诗文选》.林语堂译.河北省三河市: 百花

文艺出版社.[5] 张静,赵冰.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的影响[J].大学英语(学术

版),2007,01:134-136.[6] 雷志梅.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31-133.[7] 薛沛文.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翻译观的比较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

报,2011,02:53-56.[8]毛英.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概述[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

报,2012,01:31-34.[9] 钟福.英汉翻译理论与策略——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D].暨南大

学,2010.[10]杨司桂,樊波,冉隆森,何三建.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理论实质[J].牡丹

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76-79.[11]刘建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中国翻译[J].文教资料,2008,25:57-59.[12]梁美英.后殖民主义翻译[J].科技信息,2011,16:549-550.[13]王智芝.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的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

报,2013,02:105-106.[14]王智芝.从旅行理论看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J].乐山师范

学院学报,2013,04:55-59.[15]张东东.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观照下“给力”一词翻译研究[J].边疆经济

篇6:当代西方经济管理论文

时代在不断发展,每一时代都有新的课题需要回答,经济管理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看看下面的当代西方经济管理论文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与时俱进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与时俱进,这既是捍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所必须,也是弘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所必然,更是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所必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

凡能正确回答这些课题,满足时代需要的理论,就会充满活力,得到巨大发展。

当今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已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其经济领域中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正确分析,得出新结论,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与时俱进。

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保持旺盛生命力,捍卫其在中国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所必须;也是弘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所必然;更是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所必要。

一、捍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必须与时俱进

“政治经济学”一词最早是由17世纪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在16发表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来的,这里的“政治”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政治”概念不同,是指“社会或国家”的意思,研究的是属于国家或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突破了以往研究只局限于家庭或庄园的经济,从此“政治经济学”一词被广泛使用,马克思、恩格斯后来也沿用这个名称,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19世纪末英国人又使用了“经济学”这个名称,所以直到今天,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当作同一概念通用的。

只不过随着经济学科的发展,经济学分支学科不断增多,于是将政治经济学纳入理论经济学的范畴,以与应用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科相区别。

无论是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还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都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历程,而且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还是在科学吸收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才创立的,后经无数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探索,其理论得到了巨大发展,为区别于马、恩的理论,所以命名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来揭示当今两大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和经济运行中所蕴涵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值得强调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上的理解,从狭义上看,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生产领域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从广义上看,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经济领域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所以又叫经济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广义上的社会生产关系。

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即经济制度,换句话说,经济制度是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经济领域中经济关系作出的总的规定性。

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可以说是着重从经济制度层面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经济领域中的经济关系,进而揭示这两大社会形态共同的普遍规律和各自的特殊规律的一门学科。

新中国50多年,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总体上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以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为源泉,取得了人类经济学说史上的重大成果,并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随着1992年党的“十四大”所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一场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新高潮出现了。

这期间引进的已不限于西方主流经济学教科书,还包括各种流派的专门理论著作。

这些论著在短短的时间内都一股脑儿地涌进国门,于是,许多学者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广泛地用于研究工作,大体以90年代中期为界,运用西方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当代经济问题已成为一股时尚,它不仅可以同原有的用传统研究方法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学者分庭抗礼,而且颇有逐步取代之势。

这种具有尖锐分歧的经济理论研究动向,不可避免地会牵动和引发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争论,于是,一场“中国经济向何处去”的大辩论便断断续续地展开了。

到目前为止,由于认识上的分歧巨大,至今仍未取得共识。

能否取得共识?何时取得共识?我们姑且不谈,这里我们只关注一下为什么会引发这样一场争论?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是以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从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这个角度来研究具体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它不研究经济制度本身。

它主要是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实践为基础,而市场经济就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主要手段的经济运行形式,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搞市场经济,就不能回避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

随着我国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关注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理论即关注西方经济学是非常正常的,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我国市场经济下的一些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和经济运行也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本身并非对立,它们只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所以,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都会完全不同。

不过,倒是更应该关注的是建国以来一直处于我国理论经济学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应该肯定,在我国弘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而不断改革和创新的,但是这个过程总是伴随着一些不良倾向,改革开放前的主要不良倾向在于模仿苏联经济学,改革开放后的主要不良倾向在于模仿西方经济学。

目前,大体上,在我国弘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模式大致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在规范分析层面,单纯进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范畴和规律对比,缺乏研究深度。

实证分析比重较少,规范分析掩饰经济活动中的某些内在矛盾。

有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行为的一些价值判断立意不高,理论视野不宽,甚至过于武断。

尽管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初创阶段和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但这毕竟是弊端之处。

第二,在实证描述层面,没有继承马克思经济学高度重视数学分析方法的优良传统,缺乏定量分析。

没有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分析工具,不少经济范畴、经济规律、经济运行和经济行为的阐述毫无量的规定性。

第三,在政策研究层面,一味地“唯上”和“跟风”,并作辩护性的解释,缺乏反思意识。

一国的经济政策同经济实态和价值判断是紧密相连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推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问题在于科学理论规范和实证描述之上的具体政策推导,同官僚作风的“唯意志论”的政策推行,有天壤之别。

第四,在学科重构层面,笼统地以经济运行或资源配置的一般分析排斥特定经济关系的揭示,以经济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的一般分析排斥特定经济关系本质和根本经济制度的揭示。

第五,在方法变革层面,简单照搬西方经济学的范畴和理论,缺乏创新精神。

改革陈旧的理论经济学需要进行方法论的拓展,其中包括科学地借鉴国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模型。

但现有的某些理论经济学作品在分析方法、范畴体系和理论框架上作单纯的模仿,这种“短平快式改革”的思潮终究不是严谨的思想和学术创新。

目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是我们从不同角度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两大重要渠道。

透过这两大经济学派的思想,人们自然会有所比较和评判。

笔者通过这两门课的教学实践,也深有体会。

基于目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以上弊端,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充满活力,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确立它在中国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与时俱进。

二、弘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必须与时俱进

篇7: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论文

道德,是苏格拉底哲学的精髓。他把研究道德看作是哲学的主要任务,从崇尚自然转向追问人生幸福,建立了伦理学,开启了哲学思想上的“苏格拉底转向”。“ 苏格拉底第一次将哲学从天空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邦,并将它引入家庭之中,促使它研究生活、伦理、善和恶。”[1]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的论述,也是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它大致具有三重意思: 首先,苏格拉底认为人贵在“自知”,且要困而学,因此,对智慧,对理性知识的追求是人必须具有的美德。第二,苏格拉底认为,从道德伦理本身来说,“无人故意为恶”,人们之所以恶是因为不具备“善”的知识,而具有了道德知识的人必定会选择“善”的行为,也即是说,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会是道德的,有道德的“知”就必然会导致道德的“行”。第三,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就是美德”,是要求人

[2]们对道德的理性把握,更具有践行美德的智慧,这里的理性已不仅是道德知识。

苏格拉底不仅向人们传播善与美德,而且对美德身体力行,严格恪守他所传教的美德。成为古希腊智慧、勇敢、自制、公正等美德的化身。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美德”,而不道德便是无知的同义词。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永恒的、普遍的、绝对不变的概念的知识。美德即关于善的概念的认知。

美德一词,希腊文为 arete,其含义相当广泛,它不仅指人的优秀品质,也指任何事物的优点、长处和美好的本性。苏格拉底将人在生活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所有的优良的品格诸如智慧、勇敢、自制、正义等都称为人的 arete。[3]

柏拉图在他的《斐德罗篇》中引述了苏格拉底的话语:“我认为‘智慧’这个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是‘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苏格拉底还认为,“爱智”是人的自然倾向。由此可以看出,它肯定了对智慧的追求无疑是人的本性。

苏格拉底承认并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无知的,所以要不断地学习知识,“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追求真知,追求真理,在追求真知的基础上要努力成为一个美德的人,在追求并努力实现美德的过程中达到“至善的人生境界”。[4]

苏格拉底的道德实践就是对“美德即是知识”的最好诠释。当他被判处极刑之后,他多次有生的选择,大家都不愿失去这样一位伟大的老师和朋友,多方面替他想办法。他可以交付一笔赎金来换取自己的生命,他的朋友也愿意为他支付赎金,他还可以把妻子孩子带上法庭求情,用妇孺之情感化陪审团。在临行前夕,朋友们又为他安排好了出逃的道路。但他认为,这些行为都是与法律相抵触的不正义的行为。他知道什么是正义之后就不能再做不正义的事。他宁愿承受不正义的惩罚,也不愿意做不正义的事。因为人们对于他不正义的惩罚是出于无知,而他要做不正义的事便是出于自愿。他为“美德即使知识”“无人自愿作恶”的道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5]

苏格拉底一生参加过三次战役和一次远征。在战场上,他英勇作战,不畏强敌,两次救战友脱离险境。

苏格拉底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自制看作是一切德行的基础,首先在自己的心里建立起一种自制的美德来。如果没有自制的美德,一个人的其他才能只能会多行不义和作恶多端。[6]

在生活饮食方面,他的要求很少。他用餐总以自己能够愉快地欣赏的量为限。任何一种饮料对他都适合,因为他只有在渴的时候才进饮。他常说,“必须拒绝诱惑性的食物,如果肚子不饿还要吃东西,不渴却喝饮料,会使人的胃口、头脑和心灵失常”。[7]

美德在苏格拉底看来也是不变的、永恒的、绝对的。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就不会懂得善的概念是什么,也就不可能为善;而一个人有了知识,就决不会作恶。“无人有意作恶”没有人自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是恶的东西。避恶向善是人的本性。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的话,那就说明他并不知道这件事的好处,这件事的善。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就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行善是自相矛盾甚至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下做出的。所以,这也是他做出人生的最后选择的原因。[8]

“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恶的问题。”[9]

在他看来,每个人从个人主义的立场给出关于善、正义、美德和节制等的定义都是相对主义的,是对善、正义、美德和节制等的现象的表述,因而只能是意见。关于善、正义、美德和节制等到底是什么,它们本身是如何定义的,在他看来以人类及其个体的有限性是无法认识和掌握的。这些本真的真理知识只能属于神。[10]

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命题使西方的伦理道德建立在知识论的基础上,从“是———不是”的事实判断走向了“该———不该”的价值判断

如果说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中儒家的道德还能通过抑制人的欲望维护国家政治的稳定,那么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刺激了人的欲望的苏醒和膨胀。道德和知识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抽去知识论基础的传统的儒家道德在现代社会中原则上已经成为一个无处着落的幽魂。重新解读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的命题,在知识论上引发的伦理思考不论在当时还是现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重新去认识和反思。[11]

“美德即知识”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12]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命题在后来遭到其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的批评。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如果只是一种认识的话,那么认识便不一定会导致行为。理论上对德行的认识不一定会导致实际生活中对德行的践行。他认为苏格拉底之所以提出这一命题是因为他忽视了灵魂中的非理性部分。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道德行为的做出不应只遵从人的理性,而应是理智和情感即理性和非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苏格拉底忽视了其中非理性的一个方面,因此,他的“美德即知识”命题也只能是片面的。笔者以为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批评是有道理的。苏格拉底过于强调作为类概念的人,强调人的价值、理性,人与物的区别,忽视了人也是物中之一物。他将人的情感和意志、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因为其在人身上的各各不同的表现而将其剔除出去。但却也忘记了,这些不同之中隐藏的大同,即情感、意志和个性都是人所普遍具有的。[13]

参考文献:

篇8: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评述

关键词: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英美女性主义,法国女性主义

在西方文学史上, 由于父权制文化占主导地位, 女性作家虽然有自己的创作但是却未引起重视, 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而20世纪对于文学批评理论来说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正如当代美国文学批评家乔纳森·卡勒所指出的:“当代文论的特征是绝对的、单一的权威和权力中心已不复存在, 文学批评者以多元化为指导思想, 推翻传统上一贯主张的批评角度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重新评估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念, 重新认识知识传播过程中的政治运作问题。”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便是时代的产物, 它推翻了传统上评价作品的男性视角, 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评判, 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理论潮流中影响最为广泛、最有活力的思潮之一。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西方女性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至今已经非常成熟。根据特点和重点, 它可以分为英美女性主义和法国女性主义。

1 英美女性主义

英美女性主义看重历史, 更讲求事实, 主要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来揭露对女性压迫的历史事实并注重文章内外之间的联系。

弗吉尼亚·沃尔夫 (Virginia Woolf, 1882—1941) 是一位极具探索精神的作家, 她是英美女性主义的开路先锋。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 (1929) 叩响了英美女性主义的大门, 唤醒了女性同胞们的自我意识, 成为英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里程碑和英美女性主义理论的蓝本。该书的题目本身就喊出了女性主义的口号——女人, 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同时要经济独立才能取得与男人平等的地位。在书中, 沃尔夫提到:那些被视而不见的家庭主妇、那些被遗忘唾弃的卑微女人从来都不能抒发自己的情怀, 因为她们没有能自由呼吸的空气, 没有能支撑自己的经济来源,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男权社会, 是它使女性作家们无法创作出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的作品。她也分析了很多出名的女性作家, 例如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艾米利·白朗特等。她提出女性作家就应该写出有别于男性作家的东西, 要善于直抒胸臆, 要让自己的声音被他人听见。她还借鉴了荣格的二性体理论提出了自己的双性同体理论, 这可谓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一块重石。

凯特·米利特 (Kate Millet 1934—) 和埃雷·肖沃尔特 (Elaine Showalte 1941—) 也是英美女性主义的杰出代表。米利特的《性政治》 (1970) 出版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可谓是“一石激起文人躁”, 继而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也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在这本书中, 米利特对两性之间的支配与从属关系进行了犀利地批判, 她指出了父权制中女性的被歧视、被奴役的事实并揭露了在戴·赫·劳伦斯、热奈特、米勒的作品中所体现对待女性的不公平。

肖沃尔特是美国女性主义的奠基者和领军人, 女作家批评 (gynocriticism) 的开创者之一,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一直引导着女性主义批评的方向。在她的著作《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 (1977) 一出版就一石激起千层浪, 诱发了80年代在文学评论界开始对女性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肖沃尔特分析了女性文学的历史并把它分成三个阶段:女子气写作时期 (1840—1880) 、女性写作时期 (1880—1920) 、女人写作时期 (1920—) 。她除了分析了比较有名的女作家作品外, 还探究了19世纪和20世纪鲜为人知的近30位女作家的创作。

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也是美国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她们创作的《阁楼上的疯女人》批判了男性作家笔下的天使与妖妇, 提出了女人只有有了话语权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这些都对英美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2 法国女性主义

法国女性主义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的一个分支, 有别于英美女性主义, 法国女性主义极大地受到了弗洛伊德和拉康的心理分析理论的影响, 同时使用解构主义理论和符号学理论来诠释。总的说来“法国女性主义更注重理论而英美女性主义更为实用。”肖沃尔特是这样来看法国女性主义与英美女性主义的区别的:“法国女性主义, 主要是心理分析, 强调压制;而英美女性主义, 主要是文本的, 强调表达。”虽然上述文字强调了英美女性主义与法国女性主义之间的差异, 但是由于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梦想和共同的愿望, 它们已经开始互相吸纳、慢慢融合, 差异也逐渐变得模糊。现在来看一下法国女性主义的领军人物。

提到法国女性主义, 不得不说的是先驱西蒙·德·波伏娃 (1908—1986) , 她的名字在整个文学批评界是振聋发聩的。她完成了被誉为西方妇女“圣经”的著作——《第二性》 (1949) 。这本书融入了历史、马克思主义、古希腊神话、心理分析和文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纵观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 俯瞰史实, 揭露了妇女的受歧视地位, 极具理性地向父权制社会开战, 成为西方女性理论的经典。它揭开了20世纪后期女性主义的新篇章, 而波伏娃也因此成了法国女性主义的第一人。

在这部作品中波伏娃在一开始就提出了令人震惊的理论——“女人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形成的。任何生理的、心理的、经济的命运都界定不了女人在社会内部具有的形象, 是整个文明设计出这种介于男性和被去势者之间的, 被称为女性的中介产物。唯有另一个人作为中介, 才能使一个人确立为他者。”3女人是男人的“the other” (他者) , 女人受男人定义, 所以在男人定义下的女人永远是不完整的, 她永远附属于男人。波伏娃的他者理论在文学评论中反复被使用。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历经数载, 直到20世纪70年代, 才真正地被法国女性主义接受, 波伏娃的观点也开始风靡全球。她的观点因为吸收了存在主义理论, 因此也被称为存在女性主义的创始人。虽然在评论界, 并不是每个人都赞同波伏娃的观点甚至有人炮轰, 但是她在法国女性主义中的地位无法撼动。很多评论者使用其观点来批判男权话语, 为女性获得真正的自由、平等不懈努力, 而波伏娃无疑为现代女性的平等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法国女性主义中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成分——心理分析和解构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 法国女性主义吸收了心理分析的理论和解构主义, 这也是它与英美女性主义的区分所在。这时候涌现了很多新的代表人物如克里斯蒂娃 (Julia Kristeva, 1941—) 、西苏 (Helene Cixous, 1937—) 和伊丽加莱 (Luce Irigara, 1932—) 。由于她们生活的年代恰好是弗洛伊德和拉康心理分析理论兴盛时期, 所以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弗洛伊德和拉康的影响, 而使她们的作品与众不同、见解独到, 有种另辟蹊径的感觉。她们三人的理论构成了法国女性主义的“新三位一体”。克里斯蒂娃吸收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符号学, 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互文性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用罗兰巴特的话“她改变了事情的顺序:她总是破坏我们认为有道理、以之为骄傲的概念。她所改变的是约定俗成的东西, 她所颠覆的是理论上的权威。”4西科索斯在1975年出版了《美杜沙的微笑》, 这成了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经典之作。伊丽加莱创作的《女性作为他者的反思》, 揭露了弗洛伊德和拉康的心理分析理论的男权中心思想。

3 结论

虽然英美女性主义和法国女性主义有着些许不同, 但她们有着相同的主张——与父权制斗争到底;她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摧毁父权制;她们有着相似的梦想——男女平等;她们都相信女人们之所以受压迫主要来自于父权制社会, 所以她们想要彻底结束父权制。

现代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大大提升, 女性作品的日益增多, 女性身份的被人尊重……所有这一切无不体现了女性主义的重大贡献。

女性主义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 理论正在慢慢从稚嫩变得成熟, 从片面变得全面, 从单一变得多元;而女性主义者也由最初的极端激进变成现在的求同存异, 由原来的墨守成规变成现在的博采众长……现代女性主义吸收了其他理论的有利之处, 弥补了自己理论的不足。例如女性主义吸收了生态学理论形成了生态女性主义, 吸收了社会学理论成为社会女性主义……它变得更加灵活, 观点更加实用, 它正在慢慢地开枝散叶, 影响着无数的文学评论者。

参考文献

[1]吴建设.乔纳森·卡勒[M].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1:68.

[2]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229-331.

[3]郑克鲁.Beauvoir.第二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9.

上一篇: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 弘扬雷锋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下一篇:观看“十九大”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