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IBDP语言与文学课的教学设计 ——以戏剧《雷雨》为例

摘要:本研究是IBDP课程大纲指导下的中文A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包括母语者和二语水平达母语水平的学习者,《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C2水平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需要对该语言精通,而IBDP语言与文学课上的二语学习者均已达到《欧框》中的C级水平,是非常珍贵的教学研究对象。同时,戏剧作品凭借丰富的语言对话、鲜明的人物个性、紧张的矛盾冲突,能有效助力二语学习者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以及语言能力的训练。众所周知,IBDP语言与文学课程的大纲里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仅仅提供了阅读书单、相关的评分标准和推荐的教学技巧,本文实现了“IB中文语言与文学”从理论框架到具体教学实践的落地,根据语言与文学的课程标准进行中文A的教学设计,呈现教学单元计划表、具体课时安排,以及具体的教学环节如“引导题的设置、课堂活动、教学评估”等,精心组织架构,力求课堂更高效。充分考虑疫情后学情的变化和国际语言课程教学的复杂性,基于《雷雨》的客观经典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三大领域设置引导题。运用CSI(颜色、符号、图像)法进行活动设计,开展海报绘制,让学生发挥充分的创造力绘制人物。戏剧表演则包括教室即舞台的角色扮演和课外戏剧表演,深入理解戏剧文学体裁,与CAS/TOK的连接。另外,教学访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笔者通过课前对资深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汲取有效经验,促进自身对教学材料、教学对象做全面深刻的思考,确定教学设计的重难点。通过课后对带教老师和学生的访谈,剖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设计提供有益反馈。本研究呈现出了“戏剧独特性、万物皆文本、学生主体性、教学对象差异性”的特点,找出了IBDP语言与文学课上母语学生和外籍学生的异同,弥补了对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研究缺口。

关键词:IBDP;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雷雨;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

学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IBDP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二)戏剧教学研究现状

(三)重要概念辨析

第二章 IBDP教学指导

第一节 语言类学科组概述

(一)选课标准

(二)第一学科组(语言A)课程

(三)第二学科组(语言B)课程

第二节 IBDP教学原则

(一)要基于探究开展教学

(二)要注重对概念的理解

(三)要在当地和全球情境中开展

(四)要注重有效的团队合作与协作

(五)要因材施教以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求

(六)要通过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估获得信息反馈

第三章 戏剧体裁及戏剧教学

第一节 戏剧体裁的特点

(一)戏剧的定义与分类

(二)戏剧的特殊性

(三)如何阅读经典戏剧作品

第二节 选择《雷雨》的考量

(一)客观经典性

(二)主观能动性

第四章 《雷雨》教学前分析

第一节 疫情后的变化

(一)具体的调整

(二)疫情取消Paper2学生的思想变化

第二节 教学对象分析

(一)语言水平

(二)外籍学生

(三)母语学生

(四)阅读兴趣及习惯

第三节 教学设计难点

(一)教学安排上的取舍

(二)整本阅读和散篇阅读的异同

(三)语言与文学的侧重性及评估思路

第四节 《雷雨》单元计划表

(一)教学单元计划表要求

(二)《雷雨》单元计划表

第五章 教学实践

第一节 以引导题为线索涉及三大领域

(一)作品诞生的时间与空间

(二)互文性文本

(三)读者、作者与文本

(四)《雷雨》具体课时引导题呈现

第二节 CSI(颜色、符号、图像)指导下的活动设计

(一)方法指导

(二)过程性评估案例呈现

第三节 戏剧表演

(一)教室即舞台的角色扮演

(二)课外戏剧表演

第六章 教学实践反馈

第一节 实践后资深教师访谈反馈

(一)课前准备充分

(二)教学重点把握较好

第二节 实践后学生访谈反馈

(一)学生对《雷雨》态度的变化

(二)学生对课堂表演的看法

(三)学生对海报活动的看法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亮点

(一)戏剧如何辅助语言教学

(二)万物皆文本

(三)学生主体性

(四)教学对象差异性

第二节 弥补汉语高级水平研究缺口

第三节 研究不足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访谈提纲

上一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卷烟上水平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