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023-05-23

第一篇:早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现状与教育措施

晓街完小李富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我国农村

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为此,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不断增长,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面对这样的状况,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师,不得不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下面,就根据我校的留守儿童的状况,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父母外出打工导致家庭不健全,不仅给留守儿童的学习

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对留守儿童的品德带来不良影响。

通过观察研究,我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留守学生在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存在障碍、缺陷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其他学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较差。表现在: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有很多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1 -

2、性格缺陷。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打工地以广东等沿海地区为

主,常年在外奔波,从事的多是体力活或小生意,收入微薄,生活艰

苦,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频度极低,与留守子女联系

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青少年正处于情感、

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

自卑、悲观、孤僻。另外,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

其他儿童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

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够,舍不得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

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

为中心等极端性格。而且随着父母外出时间长短而发生变化,一般显

示为时间越长,性格变化越快,且年龄越小,变化越大。

3、缺乏亲情。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

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调查表明,亲子抚养

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亲情关系直接

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

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

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

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

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留

守儿童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有心事时,

留守儿童选择倾诉对象多半是教师,同伴。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

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

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

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

会,而监护人又无睱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对他们的心理健

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

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

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了畸形心理,进行矫正教育则比其

形成过程更艰难。

4、行为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

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

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

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

漫,存在行为偏差。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

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

负同学等行为,有的游戏,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

一起。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

到难以控制。

5、价值扭曲。打工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

改善,还有部分外出打工者急切致富的心态迅速膨胀,平时对子女的

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

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

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

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据调查,部分留守孩子产生了厌学

情绪,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天南地北挣钱,

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

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石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

普遍较差。

6、安分隐患。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

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

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

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既然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是由于管理不力和缺乏亲情造成的,那

么解决的出路也应该着重放在加强管理和营造亲情上。结合本校留守

儿童教育实践,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设立留守儿童成长袋。可在每一个留守儿童入学之初,就给

他们设立一个成长袋,里面详细地记载留守儿童家庭成员情况,在校

在家的相关表现,对他们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

心理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2、创建家长热线制。学校对每个留守儿童家长的电话号码应登

记入册。定期向留守儿童家长通报其子女在校的相关表现,让每一个

留守儿童在成功的时候,能及时地得到家长的赞许;在遇到挫折的时

候,能及时地得到来自家长的鼓励。同时,也让他们与子女进行定期

沟通,互致问候、互通信息,增进彼此间的亲情,从而为留守儿童与

父母之间架设一条空中桥梁。

3、建立校园心理咨询网络。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的

心理比较脆弱,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难以进行自我疏导,家长又不在身边,天长日久各种问题必然郁于胸中,积少成多形成很多心理问题。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在校园内设立校长信箱。当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量,可以以写信的方式寻求帮助。学校定期定时开启信箱,由专人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对留守儿童的个人隐私予以保密。其次鉴于建立校园内部电话系统,投资较少,又便于师生沟通,相关学校可以考虑建立。这样留守儿童就可以不分时段,随时就生活、学习、心理上遇到的问题咨询老师,及时获得帮助。该项措施已在教育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实施关爱工程。为了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学校应对留守儿童施以特殊的关爱,如建立留守儿童生日卡制度。在每个班级建立留守儿童生日卡,详细记载班级中每个留守儿童的生日信息。每逢留守儿童生日时,让全体师生为他点烛祝贺,共唱生日歌,表达大家真诚的祝福。这样通过施行关爱工程,就可以让学生心有所暖,神有所依,学有所进。

第二篇: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甘肃省陇南市属于教育落后的地区,由于自然状况,历史影响等原因一直属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一直令人担忧,大批的农民常年外出打工,对子女的教育缺乏积极性。很多孩子没完成义务教育就跟着父母或者其他人外出打工。在大量调查基础上,撰写此文。

意义:教育是一个民族千秋万代的大事,教育事业的质量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农村教育的质量显得更加重要,它决定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能兴旺发达。全社会都应贡献自己的力量,来关心农村的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农村地区的文盲率迅速降低,人均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在当今的经济转型期,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城乡的教育差距依然比较大,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率比较高,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投入不够,这些都是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农村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和依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旨在分析农村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和依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文献法

3、调查法

4、统计法

5、比较法

6、分析法

3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

(一)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经费吃紧,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二、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

(二)学生辍学较多,读书无用论出现回潮

(三)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三、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教育目标错位,升学教育、离农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财政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不足

(四)社会、家庭、家长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四、对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

(二)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要建立部分城市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的体制

(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执法主体地位,预防辍学率的上升

4论文写作计划(进度安排)

写作进度:

09年11月11日—11月20日, 论文指导教师和毕业生师生“双选”,初步确定论文选题。查阅、搜集文献资料,收集资料,再通过与老师电话、邮件、面谈等方式进行指导交流,在不断修正中形成较为具体的研究方法。

09年11月27日—2010年1月3日,定题,对相关材料收集和整理,形成开题报告。

10年1月4日-2010年3月19日,拟完成论文写作提纲的撰写,提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

10年3月20日-4月4日,拟完成论文初稿

10年4月5日-4月18日,听取指导教师意见,修改完成论文。

10年4月19日-5月18日,提交论文终稿,申请参加答辩。

5主要参考文献 [1]《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与公正──教育部出台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石油教育 2005年03期,第94页。

[2]张军凤、王银飞,《平等配置义务教育经费──兼谈“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基础教育参考 2005年01期第33~34页。

[3]纪晗,《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财会月刊 2005年10期第31~32页。

[4]杨华祥、张玉,《武汉市农村教育问题分析》,《武汉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武汉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382页至394页。

互联网资料: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杨华祥 杨华君 文章标题: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完整网址年代:2008年11月17日

第三篇: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上传:admin 浏览次数:2080 时间:2011-6-29 16:22:17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徐海峰 李德方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数量及结构的考察尤显迫切。为此,就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江苏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结构;问题分析;政策建议

一、调查目的与范围

自《江苏省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02]126号)实施以来,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各项事业发展很快,尤其是招生规模每年递增6—7万人,给教育资源配置带来了较大压力。为摸清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现状,为江苏省“十一五”职业教育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受江苏省教育厅委托,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持开展了调查工作。调查的重点是:考察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数量及结构,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关于师资队伍状况的调查。本次调查为全省普查。调查范围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专、五年制高职校)。调查项目包括学校基本情况41项,教师情况89项。统计数据截止日期为2005年7月。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共有670余所,本次调查到634所,占总数的95%左右。受行政隶属关系的影响,本次普查未调查到的学校为苏州、扬州两市劳动局所属技工学校。为方便叙述,本文仍将调查形成的总体数据称为全省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显示,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江苏省专任教师队伍在结构优化的同时,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是专业带头人职称结构有明显缺陷,正高级职称较少;学科梯队的学历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学历人才的有力支撑;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且培养方式存在缺陷。因而,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还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作为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学的重要补充,校外兼职教师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教学力量,是教师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平均生师比达到21。其中,苏、锡、常3个经济发达地区生师比达到30,已跨入高生师比阶段。同时,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除在数量上呈一般性短缺外,也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短缺。本次调查主要指标见表

1、表2。注:不含苏州和扬州两市劳动局所属技工学校(其学校所占全省的5%左右)。

(一)专任教师

1.从职称结构看,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偏低,市级学科带头人职称结构有明显缺陷。江苏省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偏低,全省中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3%,初级及以下职称比例为43.7%(见表

3)。从调查统计数据看,正高职称人数较少,合计174人,且有一半在南京。如不含南京市,除去文化课,其他各市专业课及实习指导课正高职称教师只有46人,远远不能适应学科带头人应具备高级职称的要求。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市级学科带头人400余人(扬州、无锡、淮安未填报),按现有统计数据进行计算,校均不足1人(415/529所)。由此可见,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市级学科带头人,一是数量不足,二是队伍的职称结构有明显缺陷。分析显示,专任教师副高及以下职称在地域分布上未见明显差异。此外,从文后对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任课情况的对比分析,发现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短缺主要是结构性短缺,表现为高级职称专业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2.从学历结构看,教师学历合格率接近目标要求,但学科梯队缺乏高学历人才的有力支撑。《江苏省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05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80%以上的专任教师达到本科学历,5%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学位。调查显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为73.6%,与规划所提80%的要求比较接近。但是,学历结构中硕士及以上比例只占1.2%,与5%以上的计划目标尚有较大差距(见表4)。从人数看,南京市以外地区,硕士及以上合计460人,校均不足 1人。因此,学科梯队缺乏高学历人才的有力支撑。合理的梯队配置是,学科带头人数量与硕士数量之比为3到5。通过换算,硕士比例要达到5%的计划目标,至少还要新增1500名硕士,才能形成较为合理的专业梯队结构。从学历未达标比例看,尚需对1万名专任教师加强培养,提高其学历层次。

注:因南京市只对教师的职称结构进行了统计,而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均未统计,故除职称结构统计表外,其他有关教师结构的统计表均不含南京市。相应地,在计算占专任教师比例时,专任教师数=全省专任教师数—南京专任教师数。

3.从年龄结构看,教师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活力增强,但队伍培养、提高的任务也很艰巨。随着近3年全省每年增加中职招生6—7万人,按学生数除以专任教师数等于30作为推算的基准,则每年需要净增专任教师约2000人。根据表5所示,江苏省30岁以下专任教师为12953人(不含南京市),这一数值与平均每年新增加教师近2000人是吻合的。这证实了上述对净增专任教师数量的推算。同时,也印证了把学生数除以专任教师数等于30作为推算的基准是可信的。这就预示着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平均生师比(学生数/专任教师)还将由27继续走高。此外,假如中等职业学校引进教师力度不变,则全省专任教师中30岁以下教师比例还将继续升高,并直逼40%;如以40岁以下计,则比例将很快就能达到75%。对江苏省50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的补充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2—2004年,教师新增数明显高于教师减少数(含退休),两者之比为2.2:1。因此,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年轻化趋势是很明显的。为此,江苏省有关师资培养、培训等政策的制订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

将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作对比,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职称晋升滞后。如30岁以下专任教师按初级职称或无职称计,则在31—40岁年龄段中有占总量9.1%(0.39万人)的专任教师未能晋升中级职称。相应地,在41—60岁年龄段有 11%的专任教师仍然只有中级职称,也就是说未能

晋升高级职称。笔者保守估计,至少有10%的专任教师不能按期晋升职称。除教师自身因素外,教师职称晋升的滞后也与教师工作繁重(如生师比高)和教师的培养、提高以及职称晋升政策等因素有关。

4.从来源结构看,教师流动性未显著增大,但由企业调人的教师比例偏低。调查显示,专任教师来源结构中,由学校毕业直接任教的占80%,由企业调入的占7%,其余为从其他单位调入。这说明,教师流动性未显著增大。在我国,由学校毕业直接任教一直是学校教师的主要来源,由企业调入任教的教师比例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5.从专业结构看,专业课与实习指导课专任教师比例偏低,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且培养方式存在缺陷。教育部在《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达到60%左右,兼职教师比例一般不少于10%。从表3至表5可看到,江苏省专业课与实习指导课专任教师比例尚不到60%,比例偏低。这将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也不利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另外,全省专业课与实习指导课专任教师中,有双师型教师7725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与实习指导课专任教师总数的36%。分析表明,江苏省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中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占69.2%,见表6),学历合格率达到79%,31—40岁年龄段占多数(54%),结构比较优化。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数量不足和综合实践能力欠缺。关于综合实践能力欠缺,调查中有学校提出主要还是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和培养方式本身存在问题,这在双师型教师来源结构中也有所反映。在双师型教师来源结构中,由企业调入的占11%,由学校毕业直接任教的占81%,也就是说,与专任教师来源相比,双师型教师由企业调入的比例,只是稍高一些,并无明显差异。因而,双师型教师培养走的还主要是由学校到学校的途径,这不能体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特殊性(即与企业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要更好和更大程度上实现与企业生产实践密切联系,则应增加由企业调入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此外,江苏省采取了将教师送到企业锻炼的培养方式,应当说,这是一种进步。但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存在明显不足。

6.受地方教育行政或学校管理的影响,地区之间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数的比例差异较大。通过合并、调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校均规模已达到1807人,办学资源更加共享,办学效益更加提高。但是,地区之间相比,学校合并、调整并不同步,表现为各市之间学校平均规模差异较大。各市校均规模中,南京最低,为992人;苏州最高,为3152人。南京与苏州相比,校均规模相差3倍以上。调查显示,南京市校均规模为全省最低的同时,也表现出该市校外兼职教师使用量最大,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数比例最低等特点。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数比例反映的是学校办学中教师的使用效率。该比值较高,说明从事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的人员相对比例较低,这对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是有益的。从统计数据看,这一比例与学校规模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它更多地受地方教育行政或学校管理的影响。全省校均教职工数的基本情况是:宿迁60人,为最低;南京68.3人,次之;徐州、苏州、盐城、连云港、镇江五市校均教职工数较高,在102—117人之间;其余各市校均教职工数处于中间值。分析显示,校均规模比较接近的南通、淮安两市,该比例却相差8个百分点;而生师比全省最高的苏州、无锡两市,该比例几乎相等(86%—87%),但两市的学校规模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笔者认为,在学校合并、调整过程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对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数的比例给予适当的调控,提出较为明确的调控目标。调控目标可参考学校教职工规模确定。

(二)兼职教师

1.校外兼职教师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教学力量,是教师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目前,全省有校

外兼职教师9024人(不含文化课)。其中,南京有校外兼职教师3075人,其他各市5949人。全省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的比例(含南京和不含南京的统计数据)分别为4.7:1和6.3:1。如果加上文化课兼职教师(未作调查),实际比例会更高。将南京地区以外的校外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作任课情况对比 (见表7)发现,在担任专业课与实习指导课教师中,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者(均含正高职称)占各自教师总数的比例分别是34.4%和13.2%,且两者人数之比达1:1.4。换句话讲,在高级职称教师中,担任专业课与实习指导课教学的,每3位专任教师就对应着2位校外兼职教师。这说明中等职业学校一是对高级职称教师担任专业课与实习指导课教学有较大需求,所聘请的校外兼职教师当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较高;二是专业课与实习指导课中,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有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短缺特征。从总量上看,担任专业课教学的校外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1:3.5,加上学校聘请初级职称乃至无职称校外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人数达到790人。这些状况表明,校外兼职教师已经成为学校担任专业课与实习指导课教学的重要力量,是学校任课教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校内兼职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较高,但人数较少。抽样调查显示,校内兼职教师职称结构较优,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29.4%。此外,这些学校,校内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人数之比为 1:

8.6。因此,相对于专任教师,校内兼职教师人数较少。

(三)教师队伍在呈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短缺的同时,总体上又表现为一般性短缺,而且,教师短缺问题还将持续

评价教师是否短缺,可以用权威评估方案中的生师比与实际生师比对比来推算,但是,在学校实际运作层面,许多人对这一方法的实效性持不同看法。笔者拟从校外兼职教师的使用情况作分析和判断。考察校外兼职教师的使用情况,除作与专任教师之间的人数对比,还应分析校外兼职教师的任课总量。考虑到校外兼职教师的工作负荷未必很大,如2—3位校外兼职教师承担1位专任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根据表7,则校外兼职教师教学工作量占到专业课与实习指导教学工作总量的9.6—13。7%左右(为简化计算,未将校内兼职教师统计在内)。如果专任教师总量严重不足,教学总量超过专任教师所能承受时,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比例势必会明显增大。因而,从实际校外兼职教师人数对比及教学工作量比例看,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在呈现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短缺的同时,总体上又表现为一般性短缺。在上述专任教师年龄结构的分析中已表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平均生师比还将继续走高。况且,在当前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平均生师比为(学生数/专任教师数)的情况下,调查显示,苏、锡、常3市的生师比比较接近,都在34到35之间,已经跨入高生师比阶段。在中等职业教育扩招政策的影响下,如不包括引进教师等政策的调整,短期内教师短缺将是持续性的。对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局部区域高生师比所产生的长远影响。

三、政策建议

(一)加大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的引进力度,解决好教师持续短缺问题

结合课程结构调整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增大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的引进力度。经过努力,使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达到60%左右。这也是解决教师持续短缺比较有效的途径。引进教师除由学校毕业直接任教这一主渠道外,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也要转变观念,按照“规范制度,确保质量”的原则,扩大由企业引进教师的比例和数量。其重点是,通过改变教师来源结

构,建设一支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对中青年教师实施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的培养

一是以“中等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为先导,带动专业带头人队伍和专业骨干队伍建设,形成区域分布合理、梯队结构优化、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较高层次的教师队伍,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二是以面广、量大的中青年教师培养为中心,实施多渠道、多途径的培养。重点是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运行体系,通过对已有教师的培养,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和质量,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心所在。三是继续做好学历提高工作,使教师学历要求符合国家规定,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所在。

(三)规范校外兼职教师的管理

建议出台《江苏省关于校外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的实施办法》。其目的在于:一是使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成为教学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有效通道;二是规范校外兼职教师的聘用(如比例、职称结构);三是形成相对稳定又富有教学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四是适应升学人口的剧烈变化(包括减少)。

(四)提高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的比例

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调控目标,提高学校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数的比例,把学校合并、调整的成果进一步落实到提高人员使用效率当中。调控目标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教职工规模在100人以上的学校,专任教师数占教职工数的比例控制在85%为宜;另一类是教职工规模在100人以下的学校,专任教师数占教职工数的比例可控制在80%左右。

第四篇: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摘 要: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失业问题是各国经济存在的普遍现象,但太高的失业率会危机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所以,正确认识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寻求一条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失业;问题;原因;就业;对策;劳动力下岗再就业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失业问题,但是,过高的失业率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并带来一系列其他社会问题。所以,如何降低失业率,保持社会经济的繁荣,维护社会的稳定,就成为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失业现状及严峻性

我国就业和失业的现状失业,是指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或根本就未曾找到就业岗位的人。另据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失业是“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调往新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1]。目前我国的就业现状情况不容乐观,总体特征是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供大于求[2]。目前,我国出现了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与较缓慢的就业增长的矛盾。

(一)劳动力的供给强劲增长

1.规模庞大的劳动力大军主要来自

①大量的高校毕业生;

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生毕业的第一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2002年的65%降为50%,这就意味着212万毕业生中必然会有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3]。

②城镇下岗失业人员

“十五”期间,下岗失业人员存量超过1 000万人,到2000年底,滞留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为657万人,登记失业人员为595万人。据统计2003年全国城镇的劳动力供给总量达2 400万人,而当年只新增就业1 000万人,劳动力供求差额达1 400万人[4]。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

劳动力供给队伍,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5]。随着农村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目前,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人员已达5 000多万人,其潜在的流动量将达到1亿到

1.5亿之多。

④机构改革分流人员;

从2004年起,我国市、县、乡一级开始精简机构,分流人员。而目前市、县、乡人员编制约500万人,根据精简20%的目标计算,需分流人员共计100万人。这还不包括目前已经超编的30万人。因此,需要分流人员数量十分庞大[6]。

劳动力需求严重不足同我国劳动力供给强势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劳动力需求严重不足,劳动力的供给严重失衡。由于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关、停、并、转了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造成了下岗职工的大量增加。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个重要特征是“高增长,低就业”。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也就是说,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中国自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在人口政策方面的决策失误,使人

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劳动年龄人口的大量膨胀,给今天和明天带来巨大的失业源。由于劳动力资源供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加上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越来越多的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资本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必然导致失业增加,因此,中国的失业,具有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特征。

⑤就业弹性不断下降

就业弹性就业弹性越大,经济增长就能吸收越多的劳动力。

二、我国职工下岗、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总量过大,劳动力增长快,但素质普遍较差;

(二)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薄弱,缺乏指导;

(三)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就业体制和就业政策;

(四)长期以来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以及企业经营机制深层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

(五)随着改革的深入,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的相应调整与流动会经常发生;

(六)企业经营的失误。管理不力,经营不善;

(七)经济转型形成的失业[7]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效率经济,而市场的效率就是要通过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的破产、倒闭、失业来使有限的资源向优势企业、群体集中,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对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在这项工作中,十分艰巨的工作是处置大量的不良资产,压缩某些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这就必然使许多企业的职工调整和转移就业岗位,从而形成了劳动力的流动。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原因:1.中国现有的经济格局将面临重组,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失业问题不可避免;2.农业就业机会较大幅度减少;3.劳动者自身素质影响就业机会。

(八)经济结构调整形成的失业

必须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增加产品的资本和技术含量,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我国正在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尤其是对老工业基地和重工业领域的调整力度更大,与此相适应,劳动力结构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结构性失业。一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结构总是在不断调整,因而,结构性失业在中国将长期存在;

(九)摩擦性失业

所谓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经济运行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在一个动态的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与各地区间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这种变动必然导致劳动力的流动,在劳动力的流动过程中,总有一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

三、有效治理失业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

(一)将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

(二)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功能;

(三)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四)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功能;

(五)下岗失业人员要实现就业观念的转变,增强自主择业意识;

(六)鼓励灵活就业(也叫“非正规就业”);

(七)加快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步伐

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合理的配置。在这方面,劳动力市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尽快规范全国统一的就业市场,营造公平合理的求职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八)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九)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

(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

生产,稳定农业就业量。加大统筹城乡就业力度,推进劳动力就业的城乡一体化进程[8];(十一)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标号的能力。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

(十二)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9]

积极有效的治理失业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

(十三)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规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解决就业的根本途径

1.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应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多种经济和多种经营,是多渠道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方法。作为政府,一方面应继续加大力度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农村经济发展加以正确规划和引导。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十四)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

(十五)依法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一是要打破劳动力市场在地区、行业间的壁垒,促使企业根据需要更灵活地调整劳动力存量,根据劳动力市场价位控制人工成本;二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通过规范化的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信息、培训、咨询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系列化服务;三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加快推进区域内、区域间乃至全国性统一信息网络建设;

(十六)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10];

(十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11];

(十八)发展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

(十九)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事业,加大对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投资;

(二十)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二十一)加强对劳动力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再就业是密切关系到广大劳动者自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社会问题。妥善解决下岗失业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党和政府应尽的责任。各地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都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千方百计地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

依据当前中国的失业形势,失业现象存在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缓解失业的建议。中国的失业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有人将其称为没有就业机会增加的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对于得不到就业机会的人来说,经济增长对他们是没有意义的[12]。失业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性问题,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也出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文章在深入分析我国失业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我们应该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促进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有力促进我国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13-14]。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劳动力供大于求,失业人口较多,就业压力较大。职工下岗、失业和再就业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这也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主要问题。为了能够确认识这一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了有效治理失业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 (1)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 (3)发展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 (4)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事业; (5)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6)加强对劳动力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目前,失业(包括下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过高的失业率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灾难[15]。它会危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给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严重的隐患[16]。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失业问题在我国将长期存在[17-19]。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当前面临的严重的失业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总之,职工下岗失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深层矛盾的综合反映,也是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参考文献:

[1]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2]王成,关于当前的就业形势,时事报告,1998.2412(03):1435-1437.

[3]劳动统计年鉴(200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5]郭庆松.中国城乡就业发展战略研究(2001-2010)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国家统计局.2003-2006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告[R].

[7]胡鞍钢等.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就业政策评估(1949-2001)[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1

[8]韦廷柒.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经济论坛,2004,112(08):34-37.

[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M],2002.

[10]丁天,论当前我国的再就业工程,经济纵横, 1997.34(05):543-548.

[11]张春煜,喻桂华.第三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就业变动[J].财贸研究,2004,294(03):232-234.

[12]杨生文.中国就业论坛[J].职业, 2004, (5).

[13]张杰,对中国未来就业的战略思考,经济经纬,1997.143(05):6424-6425.

[14]崔晋生,教育培训:再就业的重要战略措施,学术论丛,1999.793(02):1425-1427.

[15]2006: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6]2007: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7]王 钰.经济前沿12题[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125(90):744-746.

[18]钟朋荣.谁为中国人造饭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9]孙居涛、魏自涛,职工下岗失业的经济政治思考,江汉论坛,1999.24(01):954-956.

第五篇:《周易禅解》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谢金良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摘 要] 本文是笔者博士学位论文《〈周易禅解〉研究》之《绪论》部分。文中主要针对明末高僧蕅益智旭“援禅解《易》”的著作《周易禅解》,回顾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透析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简要说明笔者《〈周易禅解〉研究》一文所关注的问题及其研究思路。本文试图从易佛关系的角度,结合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概要论述《周易禅解》研究的现状、意义、问题等等,以便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周易禅解》研究乃至易佛关系研究的理解和重视。 [关键词] 蕅益智旭;《周易禅解》;易佛关系;研究思路

已故当代易学专家黄寿祺教授早在1984年首届中国大陆《周易》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就指出:“我们今天来研究《周易》,应该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继往,一是开来。在继往方面,我们应该研究《易》卦的起源和《易》学的发展历史,(除了)《四库提要》所总结的两派六宗之外,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我们还需要深入研究《易》学和道教的关系,佛教的关系,史学的关系,文学的关系,民族学的关系,考古学、文字学的关系,在自然科学方面,它和天文、地理、历算、乐律、兵法、医学各方面都发生过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把他合理的因素好好地继承下来。在开来方面,我们必须同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数学、遗传工程学、信息论等等尖端科学好好地沟通起来,做到中西文化的密切结合,开创

[1]这一代研究《易》学的新局面。”这番话充分体现了一代易学名家对未来易学研究的远见卓识。回顾前二十年,我们欣喜地发现中国哲学研究者们在继往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尤其是在《易》学与道教、佛教之关系的研究上取得了开拓和进展。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易》学在继往方面的研究,仍有不少问题值得继续深入加以解决。其中,易学与佛学的关系问题,就是一个值得研究而又难以深入的问题之一。

易学与佛学都是东方文化的显学, 也都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在中国,易学源于先秦,流变后世,常盛不衰;佛学发端于古印度,汉代传入中土,历代奉传,发展不绝。东汉以降,本土易学与外来佛学并行于世,同为我国古代学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思想传统影响至深。但是,《周易》是儒家经典,有与佛学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许多基本观点和思想范畴难以融通。所以,易学与佛学这两大学术体系在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彼此之间联系很不密切。在儒、道、佛逐步融合的趋势下,一些学者才开始注意到这两者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并努力运用各种理论试图加以阐明。尤其是宋明理学和心学的繁兴,促使更多的学者开始作沟通《易》与佛的尝试。在以禅解《易》方面,先是宋人王宗传、杨简开其端,后是明代不断有后继者,以至晚明时期以心学、禅学解《易》之风开始盛行。在晚明愈演愈烈的以《易》解禅和以禅解《易》之风影响下,出现了不少沟通易学和佛学相互关系的著作。其中,智旭作于明清之际的《周易禅解》,成为当时学者援儒证佛、引禅解《易》的范本,因此被公认为研究易学与佛学关系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周易禅解》的作者蕅益智旭(1599—1655),是晚明著名的四大高僧之一。智旭生平著述宏富,但大部分是释解佛经的论著,《周易禅解》是他留下的唯一一部关于《周易》研 

[作者简介] 谢金良(1971- ),男,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美学、易学与儒佛道文化研究。 究的著作。从目前的资料看,《周易禅解》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大量运用佛学思想全面解注《周易》经传的著作。据作者书前《自序》所言,此书初创于明代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仲冬,“蕅益子结冬于月台,禅诵之余,手持《韦编》而笺释之。”在《自序》中作者还指出了著书的目的:“吾所由解《易》者,无他,以禅入儒,务诱儒以知禅耳!”可见作者有试图借助《周易》来融合儒学与佛学的思想意图。据作者《易解跋》称,是年游温陵(今福建泉州市)之月台,因“有郭氏子来问《易》义,遂举笔属稿,先成《系辞》等五传,次成上经,而下经之解未及半,偶应紫云法华之请,旋置高阁,屈指忽越三载半矣。”时至乙酉年夏,即清顺治二年(1645),作者于石城(今属江苏南京)又续解之,始竟前稿。故此书之撰述,历明末至清初,作者的思想感受也伴随时间地域和社会背景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正如作者《易解跋》中所说:“嗟嗟!从闽至吴,地不过三千余里;从辛巳冬至今夏,时不过一千二百余日,乃世事幻梦,盖不啻万别千差。交易耶?变易耶?至于历尽万别千差世事,时地俱易,而不易者依然如故。”也许作者正是由此得以深明并贯通佛学“常与无常”之义和易学“易与不易”之理,并把这些心得体会诉诸于此书,从而为世人揭开佛学与易学的隐秘联系拓展了道路。书成之后(大约在顺治年间),作者门弟子释通瑞为之刊刻印行,始流传至今。

综观此书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与一般常见的《易》学著作有所不同的是,作者在解说和分析《周易》经传思想时,不仅把佛学的各种思想渗透进去,而且大量运用佛学的语言词汇,增强了内容的表现力。如此以佛解《易》,虽不免牵附之嫌,亦可见作者融通佛《易》思想的聪明睿知和良苦用心,正如易学专家黄寿祺教授点评此书时所说:“今考其书,援引禅理,间虽不免傅会,然亦颇有可取者„„立说皆非尽恍惚虚无,书内类此者多,未可以其[2—P45-46]援禅入儒而悉非之。”我们还应该看到,《周易禅解》一书熔易道、佛理于一炉,化仁爱、慈悲于一体,无论是对易佛关系的深刻揭示,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确实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无疑更应该是我们后人不可“非之”而应“借鉴研习之”的主要原因。由于该书既是以儒家经典《周易》为依托,又充满了浓厚的佛学思想,以致以往都不太为佛学研究者和易学研究者所重视;更主要的是缺少可以兼通佛与《易》的专家来研究此书,以致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所以今天读者对该书的了解仍有失全面和系统。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易学和佛学关系比较的角度,对《周易禅解》的研究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周易禅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易学与佛学的关系研究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难题。《周易禅解》研究实际上是易学与佛学关系研究的一个子课题,所以对其研究情况的回顾,还必须从易学与佛学关系研究的历史入手。易学与佛学产生的年代相近,但在本源上的关系却极其间接,在支流上的关系也非一触即有。易佛关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佛学东传是这一关系形成的契机,佛学扎根中土是这一关系形成的标志。易佛关系从形成交涉到互动发展,是从观念开始向理论过渡的,这之间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佛学的中国化和易学的多样化是其发生交涉和互动的重要前提,而理学和心学的出现则是其在理论上发生关系的重要基础。从东汉“以易理解佛”到隋唐“以佛理解易”,乃至宋明以来“易与佛互证”,易学与佛学之间的关系若明若暗地交涉了近两千年。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关系史中,彼此的互动促使了各自的变异与发展。虽然一度出现过融通的趋势,但是并没有彻底完成彼此的交通,仍就在若即若离的关系中共同构成中国学术的伟大传统。

翻开易学与佛学关系交涉史,从六朝时期东传佛学与本土易学的早期结合,到今天学术界对易佛关系的研究,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这么一些主要现象:易学自汉代开始发生变异,至六朝时期其学说逐渐演变为三大体系:一是以汉代象数学为主的预测学;二是以义理学为主的玄思学;三是以方术学为主的修炼学。佛学自汉末传入中土以后,至六朝时期其学说已呈现出两大体系:一是小乘禅学;二是大乘禅学。在隋唐以前,通过寻找译经与伪经中的易理思想,探讨玄**流中的佛易比较,总结早期佛学家的易学观,我们也只能约略知道一些早期易佛互动的个别史例,如北魏僧人昙靖编撰的《提谓波利经》即以易学阴阳五行学说与佛教有关戒律相配而为说。隋唐以来,随着易佛关系的互动与发展,尤其是易学思想与中国化佛学的相互影响,易佛关系日益融通:在佛家方面,如智顗的易佛关系论、李通玄援《易》解《华严》、石头希迁以《易》著《参同契》、云岩昙晟著《宝镜三昧》、宗密的易佛会通思想、紫柏真可《解易》对佛易关系的理解,智旭引禅解《易》著《周易禅解》,主要是从佛学的角度来理解易佛关系;在儒家方面,如宋儒杨简《易传》、王宗传《童溪易传》、明儒心学解《易》派的著作,主要是从易学的角度来理解易佛关系。易佛之间的不断互动,对近代各学派的思想仍有较大影响,如太虚大师对易佛的理解,章太炎比勘易学与唯识,熊十力的新唯识学理论,都对易佛关系有比较成功的研究。随着易学和佛学影响面的扩大和影响力的增强,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明显得到重视。但这两门学问的博大艰深却使不少学者望而却步,以致难以出现研究的热潮。易学的传统师法门派思想与佛学的浓厚宗教信仰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它们之间的比较与联系。与易佛关系相关的研究材料相当零散稀少,更使有志沟通易佛的学者举步维艰。近二十多年来,伴随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易学和佛学的研究都取得丰富成果的同时,个别学者已开始致力于易佛关系课题的研究,如潘雨廷《易与佛教》、释本光《禅与易:周易禅观顿悟指要》、王仲尧《易学与佛教》、夏金华《佛学与易学》等著作都有了初步的学术创获。但从总体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史料的挖掘,还是关系理论的建构,抑或是局部思想的比较融通;更为欠缺的是如何从大文化、大哲学的层面上来解决这一关系的史论问题和价值问题。

《周易禅解》的研究,主要是在易佛关系研究的层面上展开的。《周易禅解》的研究,迄今为止尚无专著问世。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有关《周易禅解》的研究成果几乎是一片空白,惟独黄寿祺《易学群书平议》书中有《周易禅解》的数百字内容提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易学、佛学、易佛关系等研究的深入,才开始出现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大体而言,这些成果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相关著作中的一小部分。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三卷第八章第三节论“明代心学的易学哲学”,有一小节论及“禅宗的易说”,其中有一半内容以“易即真如之性”为小标题来探讨智旭的易学思想,而这里面实际上以《周易禅解》为研究对象的内容并不太多。陈德述注释、施维点校的《周易·四书禅解》,也可算作是这方面的一项研究成果。夏金华《佛学与易学》(在台湾出版)第二章第五节论“明末儒佛关系与《周易禅解》”,主要从“明末儒佛关系与《周易禅解》之成书”和“蕅益的易学思想”两个小节来加以探讨。王仲尧《易学与佛教》第九章论“智旭的易佛同一论:佛性即乾道”,也有一节的内容专门探讨《周易禅解》的思想和评价。二是六篇解读著作思想内容的研究论文。最早的一篇,是唐明邦于1995年在《佛学研究》上发表的《以佛解〈易〉 援儒证佛——读〈周易禅解〉》。最近的两篇是2003年刘泽亮在《道学研究》上发表的《从〈周易禅解〉看三教关系》和谢金良在《大易集说》上发表的《援禅以证易 诱儒以知禅——〈周易禅解〉易学思想与方法略论》。另外三篇,都是陈坚在《周易研究》上发表的,有《以佛解易 佛易一家——读智旭〈周易禅解〉》(1998年第4期)、《论易学史研究在易佛关系问题上的两个疏忽——兼谈太虚大师的易学思想》(2000年第2期)、《智旭对〈周易·大过卦〉的佛学解读》(2002年第2期)。可能还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笔者尚未发现,但从总的情况来看,专门性的研究成果不但为数不多,而且主要是以探讨该著作以禅解《易》的思想特色为主,而对涉及该著作的不少问题仍处于研究的空白状态。

从以往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能够较为深入地挖掘和剖析《周易禅解》中的思想成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大多把该书看成是以禅宗的学说来解释《周易》的著作,而忽视了该著作更为深广的思想蕴涵,以致忽略对著作中有关天台、华严等诸种宗派佛教思想的挖掘,忽视对著作中儒学思想蕴涵的开掘,尤其是忽视对该著作独特的“禅易相通思想”理论体系的整体研究。又如,有些研究不太注重著作的文本和版本问题,以致在论述过程中产生一些不应该的文字错误。平心而论,以往的研究虽然为《周易禅解》的研究开了好头,但由于不够系统、全面,以致一些基本的问题至今为止都没能得到认真的探讨和解决。

由于智旭对其书名的含义并没有作出解释,所以学术界对此仍有不同的见解。鉴于本研究与学术界在理解上的一些分歧,为避免对此著作书题名称含义产生误解,本文有必要先对《周易禅解》的书名进行界定。根据书中的内容实际,笔者认为:书名中的“周易”,指的是《易经》和《易传》,更确切地说乃指由王弼定编的《周易》经传;“禅”,指的是“禅学”或“佛教禅学”或“佛学”,不是仅指“禅宗之学”;“解”,有“解释”、“解说”之义,应与“注疏”、“注解”、“注释”等意思区别开来,若以“阐发义理”来理解会更准确。“周易禅解”实际上就是指“援用佛学佛法(禅学)来阐发《周易》经传的义理”。

二、《周易禅解》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易学、儒学、道学、佛学都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为人们所重视。关于各组成部分的个案研究,不仅取得大量的可喜成果,而且已经相当深入;关于各部分之间的比较研究,易学与儒学,易学与道学,儒学与道学,道学与佛学之间的研究,都已取得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唯独易学与佛学关系的比较,仍处于初步的研究状态,这是不合情理的。可以说,易学与佛学是中国学术理论中最具智慧的两门学问,易道广大与佛法无边共同组成中国乃至整个东方世界最富有神秘色彩和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文化核心。国学,从某种意义上看应是一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学术体系,国学的意义和价值也在于此;从发生和发展的角度看,各组成部分的理论源泉无一不来自于东方人的独特生活个性和思维方式,也就深刻表明它们之间在本质上理应是共通的乃至目的的共同。比较和沟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意义就在于对传统色彩浓厚和思想蕴涵深厚的国学进行深刻的剖析理解和合理运用,取其所长补其所短,以便更大限度地造福民族苍生乃至世界人民。国学研究的目的应着眼于全面发展,发展的关键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融通各学术分支理论,其次是在国学内部融通的基础上再与西学体系融通。比较是手段,融通是目的。如果文化理论,不能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走向一统,反而走向分裂,那么从人类幸福的角度而言任何研究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我们能从传承和研究国学的角度来理解易佛关系研究的重要性,那么研究《周易禅解》的目的也就更加明确,意义也将更为重大。

《周易禅解》既是融通易学与佛学的代表性著作,也是大力倡导各种学术应该和合兼容的主要著作之一。从文化全球化的角度来看,研究《周易禅解》无疑也是我们力图实现国学统一以面向世界、走向世界、造福世界的目的之一。从传统文化应该“古为今用”的角度来看,对《周易禅解》这样有代表性的著作,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不仅能加深学界对易佛关系的认识,还能从其“融通异学”的实践和理论中获取有益于当今学术研究的良好借鉴。基于以上两个角度的理解,可见研究《周易禅解》的三方面目的:一是针对《周易禅解》流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为广大读者解读该著作提供理论和材料的帮助。二是针对目前研究《周易禅解》存在的不足,侧重对该著作蕴涵的各种思想作更为全面深入的挖掘和总结,为深入研究易佛关系和三教关系提供有力的依据。三是根据本研究所取得的结论,重新评价《周易禅解》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力图引起更多的学者关注《周易禅解》所涉及的易佛关系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学术界对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视,研究传统文化交叉关系的学者越来越多,逐步开辟了中国学术文化研究的新局面。就易学与佛学的关系研究而言,代表性的研究专著已经出现,相关的研究论文也与日俱增。但是,大部分的学者仍然停留在宏观的史论研究,而很少作微观的原典著作研究。宏观研究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全面细致的研究则容易陷于空疏之谈,只能反映学术之间大致的发展脉络,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导致对一些重要问题产生错误的看法,而妨碍整个大文化体系的深入研究。微观研究虽然不能面对和解决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但由于对文本的解读和研究比较细致,也能发现和解决一些宏观研究容易误解和忽视的问题,所以与宏观研究实际上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本文所作的虽然是微观的原典研究,但能注重结合宏观问题的研究,尽管所涉及的问题相对比较琐碎和细小,但大多能围绕重大的学术问题来展开,所以与宏观的研究相比仍不失其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研究《周易禅解》主要有六方面意义:

一、从研究智旭思想的角度看,因为《灵峰宗论》有被成时法师妄加删改的事实,所以通过智旭“释论”著作之一《周易禅解》的研究,能更加准确地认识中年智旭的思想。

二、从研究易佛关系角度看,因为《周易禅解》有鲜明的援禅解《易》之特色,是学界公认的贯通易佛关系最全面的代表性著作,所以通过该著作的研究无疑可以使一向隐密的易佛关系更加明朗,从而使易佛关系的研究更加深入。

三、从研究儒佛关系乃至三教关系的角度看,因为《周易禅解》深入剖析了易学与佛学之间的异同,使佛学和儒学在《周易》的文本内容中获得了真正的全面的沟通,既有功于易学的多样化,又有助于佛学的中国化,也有助于明代以来儒佛之间乃至儒道佛三教之间关系的调和,所以深入研究《周易禅解》无疑能使三教关系研究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从研究明末清初学术思想文化的角度看,因为《周易禅解》是一代高僧智旭在国家改朝换代之际、个人生死攸关之时、心思由迷转悟之后以民族文化精粹(易学和佛学)为研究对象的精心之作,取精用宏,蕴义丰赡,足以作为明清之际代表性的思想著作之一,所以对其思想的深入挖掘无疑有补学界对该时代思想文化的全面研究。

五、从建立中国文化解释学的角度看,因为《周易禅解》是以佛学来全面解释《周易》的成功范例,其中不乏独特创新的解释方法和条例,所以对其解说的方式进行研究无疑对当今学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解释学也是大有裨益的。

六、从学术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角度看,因为《周易禅解》所探讨的不仅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且是高深莫测的宇宙和人生问题,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所以把其书中所思考的问题及其对问题思考的过程和结论梳理出来,公诸于众,无疑对中国文化、东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深入研究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周易禅解〉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周易禅解》虽然只是一部十万字左右的著作,但其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并不少。就总体而言,主要涉及三个关系问题:一是作者及其时代与该著作成书之关系。既要考察《周易禅解》作者智旭的生平概况,又要考察智旭及其时代与《周易禅解》的关系问题,即研究《周易禅解》的写作原因、目的、思路、顺序以及流传情况。二是该著作文本的思想内容与传统文化思想之关系。既要解读《周易禅解》的文本内容,又要挖掘其中蕴涵的思想,还要研究其思想的创新问题。三是该著作与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之关系。既要实事求是总结《周易禅解》各方面的思想成就,又要根据新的研究成果对著作的学术价值和地位作出如实的评判。就本文的研究而言,主要围绕以下六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与《周易禅解》作者相关的问题。《周易禅解》作者智旭作为明末著名的高僧,虽然历代以来对他的生平情况都有所记载,但主要都是根据《灵峰宗论》的说法,而对这些说法的真实性问题并没有作深入的研究。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是:智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此,本文侧重探讨几个问题:各种记述智旭生平的材料有没有出入?如果有出入的话,该以何种说法为是?能不能以《灵峰宗论》的说法作为依据?由于已有学者发现《灵峰宗论》有被成时法师删改的事实,所以能否再依据《宗论》的说法成为考辨智旭生平的关键性问题。对此,本文又必须再考辨一些问题:《宗论》被删改,其书卷首的《灵峰蕅益大师自传》是否也被删改?成时法师删改的居心何在?经过删改的材料到底还有多少可信度?记载智旭生卒年存在多种与《宗论》不同的说法,到底何说可信?被删改的《宗论》所收录的《周易禅解》序跋文与清初释通瑞所刊刻的单行本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究竟孰真孰伪?总而言之,由于《宗论》删改事实的初步发现,所以如何才能真实了解智旭生平成为《周易禅解》研究也必须认真考辨的首要问题。

第二,《周易禅解》的写作问题。尽管智旭在其书的序跋文中对其写作该书的起因和过程等情况都有所提及,但是仍有不少问题尚未解决清楚。本文首先要面对的是写作原因问题:运用佛学全面解说《周易》经传的作品,为什么会到晚明时代才出现?智旭作为佛门高僧,为什么会对《周易》发生兴趣并全面加以解说?智旭为什么能写出《周易禅解》?为什么写作《周易禅解》要历时三年半之久?其次是写作过程问题:智旭写作的目的意图果真只是“诱儒以知禅”吗?他的写作思路和顺序如何?他为什么敢以禅学解说《周易》?再次是版本流传问题:《周易禅解》主要有哪几种版本?各版本之间有何差异?各种版本的优劣情况如何加以判定?刊刻成书的时间及其成书以后的流传情况如何?通过以上各主要问题的探究,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说明几个重要问题:《周易禅解》是不是智旭思想成熟期的精品著作?是不是易佛关系研究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值不值得我们作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简而言之,《周易禅解》与其作者、产生时代、研究领域等的关系及其流传情况等问题,是必须如实加以探究的基本问题。

第三,《周易禅解》的性质特点问题。还必须探究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周易禅解》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是易学著作,还是禅学著作?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解决如下相关的问题:首先是智旭所依据的《周易》底本到底是易学史上何家何派的定编本?应该如何比较各主要《周易》版本之间的差异,进而探明《周易禅解》的版本来源和文本特点?《周易禅解》的文本体例、篇章结构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构和体例?其次是如何解读该书文本的内容?对于该书各主要部分的内容该如何加以归纳和说明才是准确的?再次是智旭解说《周易》运用了哪些主要方法?为什么《周易禅解》与历代著作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点表现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完全相同相通之处?只有针对以上这些琐碎的问题逐个加以解决,才有充分的理由来评判该书的著作性质问题。

第四,《周易禅解》的思想问题。《周易禅解》作为一部融会不同学术思想的著作,有着深厚的国学底蕴和思想内涵,如何把这些丰富复杂的思想蕴涵分别挖掘出来,乃是进一步深刻理解该书的重要问题。因此涉及了一系列的问题:《周易禅解》到底蕴涵了哪些思想?其思想倾向到底是儒还是佛?是禅还是易?其佛学思想蕴涵有哪些?是不是以禅宗的思想为主?是不是有融会诸宗的情况?其儒学思想蕴涵有哪些?是如何贯通传统儒学思想的?其易学思想蕴涵有何具体的表现?是不是还有更多的思想蕴涵?其思想特色是什么?其思想来源于何处?诸如此类的问题,本文不仅通过文本的细致解读寻找答案,而且还结合传统文化思想来加以考察。

第五,《周易禅解》的创新问题。《周易禅解》丰富的思想蕴涵有何倾向,有何理论创新,是研究《周易禅解》的关键问题。与此相关的问题有:《周易禅解》的思想理论是什么?该理论基础是什么?理论根源是什么?该理论是如何推导和建构的?理论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第六,《周易禅解》的评价问题。评价《周易禅解》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是本研究的根本问题。与此相关的问题有:如何看待《周易禅解》的思想成就?如何正确评价《周易禅解》的得与失?《周易禅解》对学术的发展有何影响?有何意义?该如何给它定位?

针对以上各种问题,本文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一是运用传统的治学方法,力求对各种可疑的史料展开科学的考辨,尽量选用好的著作版本作为研究的内容依据。二是运用唯物辨证法的指导思想,结合真实可靠的史料对具体的问题展开论述。三是以中国哲学历史与思想研究为导向,把《周易禅解》研究放在智旭生平及其时代与《周易禅解》的关系、《周易禅解》与禅易关系历史等大问题中,以点带面,史论结合,环环相扣,力求使所研究的问题都能得到如实的说明和合理的解决。

当然,本文所作的研究也只是以《周易禅解》文本为对象的基础性研究,尽管在文中已尽可能地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并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但还是有许多问题没能提出来思考,如《周易禅解》与《四书禅解》、晚明易学著作之间的比较研究、《周易禅解》与智旭生平佛学著作的比较研究,等等。可以说,《周易禅解》作为一部典型的易佛关系研究的代表著作,值得我们研究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因此,笔者希望本文的发表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更多学者研读《周易禅解》的兴趣,从而为早日全面揭开易佛之间的隐秘关系拓展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武主编.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史料辑集[Z].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合编,1984. [2] 黄寿祺著、张善文点校.易学群书平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上一篇:重庆理工大学教务系统下一篇:中秋节放假通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