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航班延误的现状与法律问题分析

2022-11-11

一、我国民航航班延误现状

经过调查发现, 近97%的调查对象表明自身或者身边的人曾遭遇过航班延误的状况。大部分航空公司对航班延误状况有一定的弥补措施, 如改签航班、提供食宿等, 但仅有5.77%的乘客对其采取的措施表示十分满意。“2010年7月18日, 因航班延误大量旅客滞留咸阳机场, 长时间得不到妥善安排, 旅客纷纷打电话投诉。经调查, 该航班晚点近8个小时, 航空公司对此未及时与消费者沟通, 也没有及时安排消费者入住酒店休息, 引起旅客不满和情绪激动。” (1) 诸如此类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 我国民航航班延误情况似乎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缓解航班延误刻不容缓。

二、“航班延误”的界定

航班延误不仅仅使其本身快捷、便利的优势受到挑战, 同时也会给乘客带去一系列麻烦和问题, 甚至阻碍民航业的发展。而如何界定“航班延误”是研究和解决航班延误状况的首要问题。

1929年《华沙公约》第19条规定:“承运人对旅客、行李或货物在航空运输过程中因延误而造成的损失应负责任。”而对于其中的“延误”一词, 学界普遍认同其指在整个航空运输中旅客、行李或货物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与原定时间不符。这强调了旅客、行李和货物三个对象, 以及在航空运输中的整个过程, 包括旅客、行李或货物在被航空公司服务的全部期间。在我国实际情况中, 《航班正常管理规定》里指出:“‘机坪长时间延误’是指航班飞机关舱门后至起飞前或降落后至开舱门前, 旅客在航空器内等待超过3小时 (含) 的情况。”同时, 这也是我国航班延误纠纷认定的起点和标准。

三、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

在2012年国新办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闻发布会上, 民航局表明其对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进行了调研, 其中航空公司原因占近40%, 流量原因占27%左右, 其他方面的原因包括天气等等。同时, 据民航局统计, 造成民航航班延误的原因有21个, 主要包括天气、民航、空中管制和旅客四个方面, 如大雾、雷雨天气;航班取消、飞机故障、超售;流量控制、接到禁飞令;旅客迟到、不配合等等。其中, 依据我们的调查分析, 部分乘客未到、航班调度是乘客最不能忍受的航班延误原因。

四、航班延误的法律问题

由于民用航空运输是消费者与航空承运人进行的一种服务交换活动, 将这种服务交换活动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便是航空运输合同。航空运输合同是承运人按合同约定将旅客或者货物从出发地点运输到约定的目的地点, 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因此, 航班延误实际上是一种违约行为。如何认定违约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航班延误应当承担责任的主体主要指承运人, 当然也可能包括造成航班延误的旅客或者空中管制相关部门。就承运人来讲, 在实践中, 应当将航班延误的违约责任分为基于合理航班延误和不合理航班延误产生的两种情况。合理航班延误指由于天气、空中管制、旅客等非因承运人过错而导致的航班延误。不合理航班延误则指由于承运人单方面因素而引起的延误。前者承运人应当承担小部分责任, 后者承运人则应承担大部分责任或全部责任。

除了事后补偿, 事前的正常保障机制也是解决航班延误纠纷的重要保证。建立承运人、机场管理机构、空管部门、地面服务代理人及其他服务保障单位的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飞行员技能考核机制;合理安排运力、保证飞行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合理管理机坪;空管部门严格控制空中管制发生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 我国立法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最新的2014年10月30日施行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中虽有提及上述问题, 但规定相当笼统, 并大部分属于指导性法规, 并未有具体明确的实施方案, 同时涉及纠纷的问题大部分规定按约定解决, 这在实际问题中的实施还是存在问题的。应当在现有《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细化“航班延误”的界定、合理延误与不合理延误的区分、如何预防延误、延误后的责任认定及补偿标准, 赋予纠纷的产生和解决以一个认定的具体标准等。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以及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 乘坐飞机出行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随着航班航线的不断增加, 以及各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出现, 航班延误的现象越来越广泛。据统计, 我国国内每年大约有20%的航班晚点或发生其他不正常状况, 而基于航班延误而引起的投诉和纠纷也屡见不鲜。因此, 如何界定“航班延误”、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如何在维护乘客合法权益和民航效益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相关立法是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航班延误,合同,责任

参考文献

[1] 刘霞.关于我国航班延误问题的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 2007.

[2] 蔡东辉.航空旅客运输航班延误及其法律责任初论[EB/OL].豆丁网, 2011-09-20.

上一篇:采用权益法合并财务报表问题探讨下一篇:浅析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