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语堂的翻译

2022-07-12

第一篇:浅谈林语堂的翻译

_浮生六记_林语堂译本翻译艺术赏析

外语教学研究

248

中国电力教育

2009年3月上 总第132期

林语堂先生是蜚声海外的著名学者、作家和翻译家,他创

造性地继承了当代中国翻译理论,并从语言学、美学、心理学 的角度做了开拓性的学术突破。他翻译介绍了大量中国古典文 学作品,而 《浮生六记》是其最见功力的代表作。以下对其译 本中的翻译艺术进行赏析。

一、精当的用词

中国文人写诗作文讲究用字。有诗云: “吟安一个字,捻

断数茎须。 ”巧用一字,能使满篇生辉,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绿”字,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一字而使全诗变 得灵动,意境全出,令人叫绝。为了忠实地再现原文的语意和 韵味,林语堂先生在翻译过程中苦心锤词炼句,以期传达原

文的精髓。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欣赏林语堂先生精当的用词

艺术。

原文:刺绣之暇,渐通吟咏。

译文:Between her needle work,she gradually learnt

to write poetry.

“Between”虽是英语中最常见的词,用在此处却浅显得体,

平淡质朴中传神传美。因为父亲过世早,芸不得不靠刺绣养家 糊口。空闲时间对她来说自然来之不易。 “Between”一词在这 里充分显示了芸活计的繁重,她用来认字写诗的时间是挤出来 的,这与“暇”在原文中的隐含意义是完全一致的。

原文: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

译文:At this time the guests in the house all wore

bright dresses, but Yun alone was clad in a dress of

quiet colour, and had on a new pair of shoes.

“Quiet” 一字, 字如其意, 本来毫不起眼, 但与 “colour” 搭配, 却显得贴切传神,不仅表达出衣服颜色的素淡,而且暗示出主 人公性格温柔内敛。为了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数量词有时不 需要在译文中确切地反映出来。译本在涉及到一些数量词的翻 译时采用了灵活的处理方法。

原文:素云双目闪闪,听良久。

译文: Suyün just stared at us, listening for a long

time.

原文:芸两颊发赤。

译文:Yün blushed all over.

以上译文完全舍弃了与原文数量词在形式上的对应,而采

用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法。对“双目”的翻译,译文中省略了原 文的数量词。对“两颊”的处理则夸大成满脸。为了符合英语 习惯,译者淡化了数量概念。试想如果照搬源语的概念,则效 果未必理想。

二、适当略译与积极补偿

要把原文所有的信息尤其是和文化相关的信息全部完美地

翻译出来是不可能的,一些信息的丢失不可避免。对于一些不

很重要,译语读者很难理解,省略掉对全文的理解也不会造成

多大影响的信息,适当略译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一些重要

的信息,采取一些办法进行补偿也是必要的。下面是适当略译

的例子:

原文: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

译文:My teacher noticed this, and sent word to my

father.

中国旧时的私塾和西方的学校有很大不同。私塾由一位渊

博的先生来主持。先生教孩子读写和规范的言行,还会教些中

国历史和 《四书》 、 《五经》这样的典籍,教给孩子如何做一个 正直的人及如何写八股文以准备金榜题名。私塾先生的文化内

涵难以用一个词来表达,译者只好用意思相近的“teacher”和

“tutor”来简单处理。

对于一些信息,同样难以传译却相当重要,译者对这样的

信息就采取了积极补偿的策略。下面就是一例:

原文:时有苕溪戚柳堤,名遵,善写人物,倩绘一像,一

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姻缘簿。

译文:So we asked a Mr. Ch’i Liut’i of T’iaoch’

i who specialized in portraiture, to make a painting of

the Old Man under the Moon, which he did. It was a

picture of the Old Man holding, in one hand, a red silk

thread [ for the purpose of binding together the hearts

of all couples ] and, in the other, a walking-stick with

the Book of Matrimony suspended from it.

月老的典型形象就如原文中描绘的: “一手挽红丝,一手

携杖悬姻缘簿,童颜鹤发” 。他就用手中的红丝线把一对夫妻系 在一起,所以中国有句古语叫“千里姻缘一线牵。 ”这红线及月 老的形象对于说明沈复夫妇情深意笃以及他们对这夫妻缘份的

珍惜及感恩之情至关重要,为了把这些信息有效地传达译语读

者,译者在“red silk thread”后加上了[for the purpose of

binding together the hearts of all couples]。

这种文内加注的补偿办法有助于读者对内容的理解,但

也使他们的阅读变得不甚流畅,所以译者还采用了在页底加注

的办法。对 《浮生六记》的翻译,译者更注重传达文本的内

容。Reiss 认为“许多种注重内容的文本都很乐意使用注脚。 ”

(Reiss,2002:76)页底加注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有疑惑,

想了解更多的读者可以看注释;不需要或不想看注释的读者可

以顺畅地读下去。

三、特定文化词汇的翻译

《浮生六记》描写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涉及的领域极广,其

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化词汇。这些文化词汇一般包含有重要的文

化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对全面地了解源语文化十分重要。在翻

译中,林语堂先生对这些文化词汇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做了恰

当的处理。

1.人名的翻译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能反映出他的理想抱负、性格气质。中

国的文人常常在名字之外还有“字” 、 “号”来表明自己的志趣。 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 “字” 、 “号”常有丰富的含义,下面赏析 林语堂在译本中对“字” 、 “号”的翻译艺术。

原文:异哉!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是启蒙师。

译文:This is very strange, So Li Po is your bosom

friend, Po Chüyi is your first tutor.

原文: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己。

译文:I didn’t know that you are a bosom friend

of Li Po!

李白字“太白” , 白居易字“乐天” , “青莲”来自李白的号“青 莲居士” 。为了减轻译语读者的阅读负担, 译者没有把这些“字” 、 “号”译出,而是译成他们比较熟悉的名字。如果为了保持原文

的文化韵味而把这些“字” 、 “号”全译出,读者可能会不胜其繁, 弃书而去的。

2.地名的翻译

原文:兄宜仍往扬州。

译文:You’d better stay away at Yangchow for some

time.

原文:神游其中,如登蓬岛。

译文:One could imagine oneself transported to some

fairy region.

中国的许多地名与文学、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有关。地名

中常包含重要的文化信息。扬州自古就是繁华之地,也是中国

古代文人向往的地方,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然 而这些信息如加在译文中会显得罗嗦,所以译者采用了直译的

办法。 “蓬岛”就是 “蓬莱仙岛” ,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译者 用了意译的办法,让读者轻松领会文中这一暗喻的意思,做到

了精当传神。

3.称谓方式的翻译

我国的称谓方式是很繁杂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尊称、

泛称和谦称。在 《浮生六记》中大量使用了尊称与谦称,在译

语中很难找到对等语,如果完全按照西方的称谓方式来翻译,

就会丢失许多的文化信息。

原文:余曰: “卿既知诗,亦当知赋之弃取?”

芸曰: “ 《楚辞》为赋之祖,妾学浅费解。 ”

译文 : “Now that you know poetry.”I said, “I should

like also to know your taste for fu poems.”

“The Ch’u Tz’u is, of course, the fountain head

of fu poetry, but I find i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卿”是 “你”的尊称,常用于国君对臣子,丈夫对妻子。

“妾”是 “我”的谦称, 用于妻子对丈夫, 表示谦恭。 “卿”和 “妾” 翻译成“I”和“you” ,恭敬和谦让的意味都丢失了。

要想把原文中的称谓方式的含义完全传达出来,加上一些

解释是必要的。但这些称谓方式五花八门,繁多的解释必定译

文显得罗嗦而使读者失掉阅读乐趣。为了译文简洁流畅,译者

对称谓方式的翻译做了一些舍弃,采用了简化的策略。

4.度量衡的翻译

度量衡是社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包括金钱、重量、

长度等等。中国清代的度量衡和西方的截然不同,翻译起来也

很困难。

原文:屋西数武。

译文:A few paces to the west of the cottage

原文:他年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

译文:Some day we must build a cottage here. We’

ll buy ten mow of ground around the cottage.

“武”这一长度单位现代人已不常用,一武等于三尺,也就

是一米。 “数武”和“A few paces”还是很相近的。 “亩”是中 国人现在仍常用的面积单位,为了让西方读者了解这一用法,译

者在多处采用了音译。而“武”因为现在已不常用,译者就舍弃

了其文化信息,意译成“A few paces” ,做到了取舍有道。

四、结语

本文对 《浮生六记》的林语堂译本的翻译艺术进行了赏析。

林语堂先生的译本很好地保持了原作的风格,表达简洁晓畅。

他的翻译和他提出的“忠实、通顺、美”的翻译原则是相符合的。 译者对原文的深刻把握和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使他的译本透

出了迷人的魅力,使广大读者知道了沈复,了解了中国文化及中

国人的生活。

参考文献:

[1]Lin Yutang.My Country and My Peopl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2]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沈复.浮生六记(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M].林语堂,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刘丽娜)

第二篇:浅谈颜色词的翻译

浅谈颜色词的英汉差异及翻译

引言

表示颜色色彩的词,英语应译为color terms而不能译为colorful terms (丰富多彩的词语)。在英语与汉语中,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相异的地方。同一的颜色词在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的文化领域中表达的意义也大不相同,我们如果要在日常生活工作或是英汉互译中不闹笑话,首先要弄清其基本的颜色词和词组的类别。下面将作一一的归类。

1、颜色词的特征

1.1基本颜色词

基本的颜色词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都大致相同,大致上都有:赤(红):red;橙:orange;黄:yellow;绿:green;青:indigo(deep blue);蓝:blue;紫:purple(violet);白:white;黑:black;棕(褐):brown;灰:gray。汉语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及的且我们所熟知的七原色就是指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了!在油画的起源地的西方,油画家们也是运用这七种颜色调出千变万化的色彩的。

1.2实物颜色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表达某种色彩往往还会将其色彩所依附的物体本身也连带表达出来。而这些物体通常都为人们所熟知和随处可见的。例如:张三穿着一件橙黄色的衬衫。橙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一提到橙子,别人就会联想到其形状和颜色。用橙黄来形容表达就很容易与其他颜色区别,且形象生动。这一类颜色词我们应要注意。如:金黄:gold/golden;银白:silver;橙黄:orange;铅灰:lead-gray;桔红:orange-red;桃红:peach-pink;

1.3色差颜色词

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线下,不同的环境中,得出的色彩效果也不同。要表达这种效果,就得运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其深浅、明暗。这一类的词语有:(1)表深浓:deep/dark;如:deep blue /dark blue 深蓝;deep green深绿;(2)表浅淡:light/pale;如:light yellow淡黄;light blue 浅蓝;pale gray浅灰;pale white淡白。(3)表鲜明:bright/rich/vivid;如:bright /rich/vivid red 鲜艳的红色。

2、颜色词的英汉差异对比

英汉两种语言的颜色词都有丰富的词汇。虽然作为自然色,不同民族的认知是相同的,但相同的颜色词用于不同的语域、文体中,就有不相同的内涵和外延。即有些颜色词甚至可以表达出远远偏离其本身的含义。更有甚者,同一颜色词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下却具喻义外延上的差异。只有很好了解其异同,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如汉语句子:我和你势不两立,要让你见红,(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要让外国人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不能简单的直译为I’ll let you see red。同样地,英语句子He is in a blue mood中的blue。很明显,这两个例子中颜色词红和蓝表达出来的都不是它本身的字面意思,而是隐藏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其引申开去的含义。我们也不能单单从两个颜色词身上去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下面就一些基本的颜色词去阐述英汉之间的文化差异。

2.1红色:red

红和red都是最能激发人情绪的颜色,它热情、兴奋、充满活力,具有喜庆的色彩。在通用的日历中,我们可以发现,凡是表示新年元旦、春节、圣诞节等一些中西方的节日都会印以红色以示区分,这就是所谓的red-letter days,其它的则用黑色表示。另外,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omeone则表示对某人热情的招待、接见。而中国人在其传统的婚庆日子中就更加钟情于红色,都会贴上红色的对联,喜字来庆祝。著名的品牌商标Double red happiness(红双喜)更是广为大众认可。但有外国人认为红色象征着危险的信号,这个大概源于西班牙的斗牛运动。斗牛士都拿着红色的布块诱使公牛的冲撞,消耗公牛的体能。还有,所有的交通信号灯的红灯都是令人不能穿越的。

英语的“red”可表示为喜庆、热烈、幸运、流血的、赤字、亏损、负债等。如:red alert(空袭)紧急警报;red cross红十字会;red light危险信号;a red letter day纪念日,大喜的日子;red ray激怒的事物;red tape繁琐拖拉的公事等程序,官僚作风。red eye 廉价威士忌酒、red gold 纯金、red ruin 火灾、red flag 警戒旗、red cent 一分钱;汉语的红色则可表示:革命、成功、受宠、喜庆、等。如:开门红get success at the very beginning;红火very busy and flurishing;红人a favorite with somebody in power;红事wedding;红脸get angry or be shy;红运good luck;红豆love pea;红榜honor roll。这些词语中的红和red 都脱离了它表示颜色的本义。

2.2白色:white

白色和white在英汉文化中都引起“纯洁无暇、清白无辜”的联想。在汉语中“白”还表示“徒劳,无代价”之意,这时“白”已不再是颜色词,而是副词。例如:白送give away, free of charge,白费事all in vain , a waste of time and energy,白手起家to build up from nothing 。在英语中表达人的种族时,可以说the yellow people(黄种人),the black people(黑人),the white people(白人)。而要表达人肤色的白与黑时则不用white和black,而是用fair和blond。但表达“白头发”时还是用“white”。例如:她皮肤白皙。She has a fair skin/complexion.

汉语有“红白喜事”(wedding and funeral)一说,中国人把娶媳妇、贺生日称为“红喜”;把上了年纪的老人去世称为“白喜”,两者都被中国人视为喜事。中国传统婚礼的颜色是“红色”。而在办丧事时则以白色为主,丧家人身穿白衣,头戴白帽,胸佩白花以表示悼念,这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俗民风。

而在西方婚礼的颜色以白色为主,新娘身着白色圣洁的婚纱,头戴白色面纱,亲戚朋友送的礼品也是用白纸包装好,系上白绸带。在西方人眼里,白色象征着圣洁、庄重、高雅。而在丧礼上则穿黑色礼服表示对死者的哀悼。由此可见,中西方婚礼和葬礼服饰颜色的不同深受其文化的影响。

下面词语中的白和white都脱离实了它表示颜色的本义。如真相大白the fat made clear,白吃eat something without pay,表白explain something for oneself,白丁people who know little knowledge。a white lie 无恶意的谎言,white list白名单(每时守法的人士、合法的机构等),white room最清洁的房屋,无污染的房屋;white wedding吉祥的婚礼,white man正直高尚的人,white light公正无私的裁判,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美满的日子。

2.3黑色:black

黑色和black在英汉文化中象征死亡、苦难和悲痛。在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上总把黑色与“坏、不好、黑暗、奸恶”等联系在一起。在英语中black表示“不幸、灾难、厌恶、愤怒、阴沉”等意义。例如:黑心evil mind,黑店gangster inn,黑线a sinister line,黑货smuggled goods,黑幕inside story of a plot,黑心人the very cruel people,黑手the reactionary power having some evil activities secretly,黑社会组织the unlawful social organization doing some illegal activities as their job;a black letter day不吉祥的日子,倒霉的一天;black market黑市,非法交易市场;black list黑名单;Black Mass死人的弥撒;Black Maria囚车;black look恶狠狠的神色;black mood情绪低落;black spot交通事故多发地段;black heart指奸恶、阴险的人; black man 恶魔。但这些词中的黑色和black都脱离了颜色的本义。

另外,英语中,用黑色墨水记帐时表示“赢利”,这与用红色墨水记帐时表示“亏损”的意思正好相反。如:black figure赢利,in the black赚钱。在西方文化中黑色也象征庄重、

威严和尊贵。Black suit(黑色西装),black dress(黑色礼服)是西方人最崇高的传统服装,在庄重的正式场合,达官贵人、名流学者等都喜欢黑色的服装。随着东西方文化的频繁交流,在西方的这种服饰颜色在中国也开始流行起来。并且西方以服饰颜色表示职业类别的名词术语在我国也开始广泛流行起来。如:the white-collars白领阶层,the blue collars蓝领阶层。

2.4蓝色:blue

蓝色和blue在英汉文化中所产生的联想是不同的。蓝色在中国文化中给人以“恬淡宁静、意蕴深远、心旷神怡”的联想。中国人似乎较西方人喜欢蓝色。而蓝色往往令我们联想到浪漫美好的事情,蔚蓝的天空,蓝蓝的海洋就能引发无穷的暇想。春暧花开,背山朝海,住进这样一间房子无疑是国人心目中的一件赏心乐事。而blue在英文中,一方面表示“悲观的,情绪低落的”之意;另一方面,是一种高贵的颜色,用来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出身贵族或皇室。如:Things look blue 形势很悲观、He is a real blue blood他是真正的贵族、The little girl looks blue 这个小女孩看上去情绪很低落。英语中的blue除了表示蓝色外,还可表示禁律严的、下流的、沮丧的、忧郁的等等。如:the blues忧郁、烦闷;sing the blues垂头丧气;blue alert(预备警报后的)空袭警报、台风警报;blue eyed易受骗的;blue murder恐怖的喊声;look or feel blue沮丧的。

汉语中的蓝除了表示颜色外,还常与其它词在一起组成词组,表示与色彩不同的喻义。如:蓝本script on which the works are based、model,青出于蓝而胜于蓝the new coming from the old is better than the old等等。

下面词语中的蓝和blue都脱离了它表示颜色的本义。蓝图(计划)、蓝本(著作所根据的底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新的比旧的要出色)、true blue 忠实的、blue-sky market露天市场、blue sky bargaining漫天要价,等等。

2.5绿色:green

绿色和green在英汉文化中引起的联想也是完全不同的。绿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低贱的颜色。在古代,低贱的人穿绿色的衣服。然而,在英文中green是一个联想非常好的词,它表示“春天、希望”之意,现在常常用在与环境有关的词语中。如:green party绿色政党(以环境生态为基本纲领)、green consumerism绿色消费(消费者购买没有危害环境的产品)。另一方面green还可表示新的、年轻的、嫉妒的、佳境等。汉语中的青色还可表示年轻的、新的、未成年的、健壮的、永恒的等等。

下面词语中的绿和green都脱离了它表示颜色的本义。a green hand新手、green house暧房,温室、green room演员休息室、as green as grass无生活经验的、green eyed眼红,嫉妒、green line(军)轰炸机,敌我分界线、in the green青春期、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in the green tree/wood处于佳境、green power(美)金钱的力量;名留青史leave a glorious name in the history、青女the god having charge of fog in the legend、青史the history book、青睐favour、炉火纯青the perfect skills of doing something、青衿the scholars in the ancient time等。

2.6黄色:yellow

黄色和yellow在英汉文化中引起的语义联想是不同的。黄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象征着帝王的威严,我国从唐代开始黄色便正式成为皇室的专用颜色,代表神圣和正统。在汉语中有“黄袍加身”一说,指的是为人之上,做了皇帝。“黄袍”、“黄榜”、“黄门”等,都无一不同尊贵与荣耀联系在一起。黄色是“崇高”、“尊严”和“权力”的象征,在国人心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另一方面,该词还有“色情的,腐化堕落的”意思。汉语中的黄色书刊、黄色电影、黄色音乐等是不能直译为yellow books/movies/music。同时黄色与其它词语在一起构成了许多新的词汇,使用广泛。如:黄色书刊,电影obscene

books/blue films;黄卷the ancient books almanac;黄屋the ancient emperor’s carriage;等。

英语中的yellow除了表示黄颜色外还可以表示胆怯的、卑鄙的、靠不住的、妒忌的等。如:yellow dog野狗,卑鄙的人;yellow boy金币,黑白杂种;have a yellow streak懦怯,胆小,卑鄙的行为;yellow alert(空袭)预备警报;yellow belly可鄙的胆小鬼;yellow looks可怕的脸色,诧异的眼神等。

下面词语中的黄和yellow都脱离了它表示颜色的本义。黄泉路(死亡)、黄道吉日(迷信的人认为宜于办好事的日子)、黄牛(投机倒把分子)、黄梁梦(落空的好事)黄昏恋(老年人的恋情);yellow page 电话号码本、yellow book法国官方文件。

2.7其它颜色:紫色purple;棕(褐)色brown;灰色gray

在英语中,紫色还象征着贵族、权力。如:to be born in the purple身出名门,贵族;marry into the purple嫁入豪门等。汉语中的大红大紫的紫又表示了受欢迎,得势的意思。紫气更是吉祥瑞和之气。

英语中brown除表示棕、褐色外,还与其它词语搭配成新词组表示不同的涵义,使用也较广泛。如:to be done brown被欺骗,被烤;Brown Baggers学习用功的学生;be in brown study空想、梦想、幻想;brown sugar红糖;但汉语的棕、褐色却很少与其它词搭配构成新的词汇。

灰色则在两种语言中都表示黑暗、阴沉、灰暗等的意思。如:He looks gray and tired.他看起来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汉语中“灰暗的心情,灰心丧气,灰色地带”等都是表达这样的意思。

3、颜色词的英汉互译

3.1直译法

英汉语言与文化存在共性,在英、汉互译颜色词时,有的可以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对应的颜色词来翻译,有的在目标语言中其对应的颜色词有相似的文化引申含义,因此也可以采用直译法来进行翻译。如:

薇的花色还是鲜艳的,一朵紫红,一朵统一嫩红,一朵是病黄的象牙色中带有几分血晕。The were still fresh in color. One was purplish-red, another pink, still another a sickly ivory-yellow slightly tinged with blood-red.

(2)┅┅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

The red were as red as fire, the white as white as snow, the blue as blue as indigo and the green as green as emerald, while here and there were a few red maples.(3)Through a crack in the wall, the sky was a fish-belly grey.

鱼肚白从土壁的破洞里钻进来了。

(4)He is a tall, burly fellow with long hair and more white than black to his eyes.

他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

3.2文化对等译法

当语言中的颜色词使用的是其基本含义时,而译语中却习惯使用另一个颜色词来表示同一颜色。换句话说,把原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说法翻译成译语中约定俗成的说法,这就是“文化对等译法”。如:black tea红茶,brown sugar红糖,brown bread黑面包,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

汉语中的“红茶”译成英语是“black tea”,字面上意思为“黑茶”,这是因为汉语针对茶水的颜色而言,故称为“红”,而英语的着眼点则放在茶叶的颜色上,故称其为“黑”。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英汉两种文化中审美情趣的角度不同。汉语讲究的是对称美,“诗句、对联”等是中国文化追求对称美的集中体现。而在英语中颜色词的使用更倾向于表达的准确性。3.3功能对等译法

所谓“功能对等译法”就是把原语言中一个带有特定文化色彩的词翻译成译语中意义相同却不带文化色彩的词。原语言中的颜色词所蕴含的文化是由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形成的。因此,如果译语的读者没有背景知识,将难以理解该颜色词的真正含义。所以在译语无法把原语言的颜色词直接翻译时,就要采用功能对等译法。如:black leg骗子,black dog 忧郁、不开心的人,black smith铁匠,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 everyone of the family is in the pink合家欢乐。红颜the bloom of youth,红人a favorite with somebody in power,开门红to begin well, to make a good start,白做get small thanks for something,黑白不分confound right and wrong等等。

颜色词的翻译要考虑诸多因素,但首先要对原语言中颜色词的基本含义和文化引申义有准确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考虑选择合适的译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颜色词使用广泛,除了其色彩意义之外,还有许多抽象的的象征意义,就其象征意义而言,英汉颜色词有不少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更多,同时可以看出,这类颜色词所表达的文化内涵都是与本国的民族、社会文化思想息息相关的。因此,认识清楚颜色词及其英汉文化差异对于丰富语言知识和两种文化的交流是大有益处的。

第三篇:浅谈初中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既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通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就不难看出,无论是旧的教学大纲,还是新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而能文从字顺地翻译文言文,无论是对文言文的理解,还是对文言文的背诵都是大有帮助的。可是现在的初中学生,由于和古人相去的时代甚远,再加上古今词义、句式的变化,使他们大多不能理解古人的心情和写作的背景,也就不能正确地翻译文言文了。因此,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教给学生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文言文的翻译,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意译,另一种是直译。直译要求尽可能地将原文中的每个词一一对应地译出来。意译就是翻译文意的大体意思。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要能做到通畅连贯地用现代汉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够了。因此,在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有人总结出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做到“信”、“达”、“雅”。

“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这两句既是对偶,又是互文: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互相渗透,合指兼顾。在译时,上下句的意思都要互相兼顾。应该译成“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胜利归来。”如果译成“将军身经百战,战死沙场,多年以后,壮士回到故乡”就不是原文的意思了。

“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例:“吾义固不杀人”(《公输》)中的“义”是名词用作动词,作“遵循道义”。“固”是“本来”,引申为“坚决”。译作“我遵循道义,决不杀人” ,这就把公输盘所标榜的所谓“正义”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良田美池”可以直说良田美池,但如果译成“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就有形象生动得多,把桃花源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给人展现了出来,而且更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

但是在古文中,由于古今词汇量的不同,古人用许多单音节词表达了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意思,而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使用了很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结构等。如:“如„„何”“孰„„与”“不亦„„乎”等。因此,对文言文进行翻译,光掌握原则是不够的,还应学会一些翻译的具体方法,这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六字法”即“对”、“换”、“留”、“调”、“补”、“删”等。

对,就是一对一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居多这一特点,将文言文中单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虚词应将其用法在译文中表现出来。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这句就可以译成:“四季的风景不同,其中的乐趣也无穷啊。”

换,即针对一些词古今意义不同的情况,用现代汉语中的词去替换那些古汉语中有而现代汉语中已不用或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的词。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句中“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就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可有些词,字形古今完全相同,可词的意义却发生了根本的演变。体现在:

(1)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泛指一切大河流。“山”古专指华山,现可指一般的山脉。例:“山河表里潼关路”中的“山”指华山,“河”指黄河,与现代汉语中的“山河”意义不同。

(2)词义缩小。如:“祖父”现指爷爷,而古汉语中的“祖父”为一个并列词组,指爷爷和爸爸。此类词还有“妻子”、“所以”、“可以”等。

(3)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为地位低下,没有贬义色彩。

另外,古汉语中有一类字,如果按原字去理解,则无论如何都讲不通,这是通假字。遇到通假字就需要用音同、音近或相应的字去替换。如:“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句中“距”就通“拒”,意为“抵挡、挡住”,而不是“距离”或者“离开”。整句就应该译成“公输盘多次设下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挡住了他的进攻。”还有就是文言文中的数词,有时不是确数,如上句中的“九”并非确指“九次”,而是“多次”。

留,即对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帝号、年号、朝代名、官职名、政区名、典

1 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直接保留,不作翻译。如:“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中“庆历”是宋仁宗赵桢的年号,直接说“庆历四年的春天”就可以了。

调,即对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根据现代汉语语法的句序予以调整。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语法。如:“何以战?”是宾语前置句,“何”作“以”的宾语应译为 “凭什么打这一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为定语后置,“高”为“庙堂”的定语,译时应放在“庙堂”的前面。“甚矣,汝之不慧。”是主谓倒装,意在强调谓语“甚矣(太过分了)”,应按“汝之不慧甚矣”的语序翻译。

补,即将省略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补出来,以求句意的完整。如:“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中承前省略主语“蛇”,译时应加上。又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恒公》)句中“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治好病),翻译时要补出来,应该译成“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再有,在古汉语中,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但在现代汉语中有一条原则:数词必须与量词结合成数量结构后才能修饰名词。因此,对于这类有数词的语句进行翻译时应在数词后加上量词构成数量结构来修饰名词。如:“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数词修饰名词都没有量词,翻译时分别加上量词“个”、“张”、“把”、“把”、“块”。

删,即将无实义的词,如发语词、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删去不译。如:“夫战,勇气也。”句中“夫”作句首发语词可删去不译,就译成“打仗,靠的是勇气”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助词在句中起的表达作用应以相应的句式反映出来。如:“乎”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反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成:“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当然,以上介绍的翻译文言文的原则和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同学们千万不要片面的去理解,而要综合地运用。在运用中不断体会、总结、归纳。以求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2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中学文言文教学既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特别是文言句法,与现代汉语的句法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翻译、理解,因此,文言句法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文言文常见的特殊句式和一些固定的格式:

1、判断句式

2、倒装句式

3、省略句式

4、疑问句式

5、否定句式

6、被动句式。通过与现代汉语句式的比较,详细分析了每一种文言句式的特点及多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对一些问题的不同的看法,并选择了中学课本中有代表性的文言句子来作例证,最后提出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3 ★ 一 前言

中学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个重点,特别是新教材实施以后,文言文教学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初中阶段古诗文作品约占了课文总数30%,《大纲》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进而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但文言文教学也是一个难点,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词法,还要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句法。文言句法包括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疑问句等,还包括一些固定格式。掌握了这些句法,懂得一些文言知识,具备了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加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下面就常见文言文中碰到的一些句法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二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所谓的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就变成了特殊句式了。这些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格式等,这些句式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过。虽然在新大纲中没有对学生要求掌握它们,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对这些句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下面我就文言文中的这几个特殊句式做一个简略的分析。 2.1 判断句式

何为判断句?《辞海》中这样注释:“用来判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同一性质或种类的句子。”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鲍善淳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这样认为:“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的句子,说明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而郭锡联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是这样认为“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所以判断句应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它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条件: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的关系。2、要作出判断。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中国人。”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的种类比较多,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采用“„„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词语用在谓语后面帮助判断。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也。”其常见方式为:主语+谓语+也,在这种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菊,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者也用在句尾加强语气。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副词加强判断的语气。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 “乃”可以解释为就是,用来判断当立者.是谁的。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其中乃用来表示判断。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用“则”来对日中时的形状作出判断。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不能久留,就记下这些景色离开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毕,只曾笑耳!”(《狼》),“狼也很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只是增加一点笑料罢了。”其中的“耳”为语助词表判断。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4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世说新语》)中的“非”解释为不是,做出否定的判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中的“非”也是否定的判断词。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王安石《伤仲永》)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核舟记》)

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它可以判断人或者事物的性质或作用;判断或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判断人的籍贯;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判断句中主语和谓语间一般是同一关系或类数关系,但实际上并不都是这样简单,有的则是以判断句的形式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这是判断句的活用。由此可见,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以相当成熟了。 2.2、被动句

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生者,即施事者,如“我写字”。第二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

而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又可以根据有无专门表示被动形式的标志又可以分成两类:1.只在语义上表示被动而无被动形式标志的句子,其被动意义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2.被动句式,这种句子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或者后面带有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

在中国的语言的发展长河中,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历史悠久,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出现了。在古代的文献中已经大量的存在了。要考察一个句子是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谓语动词如果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如 “神定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 2.谓语是及物动词,主语从表面上看可以认为是这个及物动词索表示动作的发生者,但是谓语动词后面没有宾语,也补不出宾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判断为被动句。3.在主动宾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所表达事物自身的一部分,句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当然这三点并不绝对,但掌握这几点标准就可以识别出大部分概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了。 明白了语义上的被动,那么有特殊标示的被动句就更好区分了。常见的古代汉语被动句式有以下几种特殊的类型。 1.“于”字句。句子中“及物动词”加上介词“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及物动词+于+名词”的被动句式,如《孟子二章》“百里溪举于市”说“百里溪从市场上被提拔起来,”属于被动意义,而“介”词于则介绍处所(名词)“又留蚊于素帐中”。其中的“于”表示被动的意思。

2.“为”字句。在及物动词前加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在九年级的《陈涉世家》“为坛而盟”是说小土堆被当做坛并且宣誓。介词“为”用于引出动作当作的主动者“坛”,它决定了句子的被动的性质。

3.“为„„所„„”句,这是一种较后起的被动句式,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标志被动的“所”字,构成为名词“所”+动词的被动句式,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就是说:高山峰峦被大雪洗的干干净净,像擦拭过一样。其中介词“为”用于引出动作“洗”的主动者“雪”,表示被动的句式。在这里面, “所”原本是一个特殊的代词,在被动句中虚化了,已经没有指代作用了,只是帮助动词被动用法的词头。此种句式在东汉以后成为了一种主要的被动句式,出现的频率高于前面的几种句式。同为字句相仿,“„„为„„所”句也可以省略施动成分,如:“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为所吞”是指两只小虫被癞蛤蟆吞掉(《童趣》),其中主动者“癞蛤蟆”没有出现。

当然被动句在古代汉语中出现的种类还很多,但是在初中阶段(新课标)出现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上几种类型。 2.3、省略句

省略是今人对古代汉语的一种分析认识,其实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句法成分是完全可以不出现的,不一定是省略了什么,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精密,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看古代汉语,就会觉得古代汉语省略了一些句法成分。古

5 代汉语里省略句法成分的现象比较普遍,它一方面使古文精炼简介,另一方面又容易造成含混,使今人阅读古文感到困难。所以学习古代汉语需对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中学语文教学词典上对省略的解释为:省略句是古书中的异例之一,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在不影响表达的前提下,省去某些语言成分。省略的部分可以根据文意补出。由于古代汉语的特点,比如缺少第三人称代词等等,省略现象比现代汉语为多。省略不仅是语法问题,还是修辞问题。因此省略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做省略句。由于人们研究省略句的角度的差异,对省略句的分类也不同,在中学阶段主要掌握成分的省略就可以了。成分的省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省主语

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 “桃源人”后三个分句的主语同第一个分句,所以省略了。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

但是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在“无信”前省略了“你”,在“无礼”前省略了“你”。这种现象在新课标语文的文言文中不常见。

由于在语言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多有暗换主语的现象,这种 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多称成为病句,可是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其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之前的主语是“桃源人”,可是后一句的“具答之”的主语是“渔人”。(《桃花源记》)主语在前后句发生了变化,但都省略了。 2. 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一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完全可以不出现而隐含起来,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再出现也能使人正确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意思是将尉拔出剑站了起来,吴广也站了起来,夺下将尉的剑并且把他杀了。此句中承前省略了自己的宾语剑。这些省略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比较常见。其中也包含了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公输》这句话里的介词 “以”的宾语“之”省略了。“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中的宾语“之”也省略了《桃花源记》

3、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一定要补充出来。 2.4、倒装句

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句法成分的存在,而且大致都是相同的。但是有一些句法成分的位置古代汉语却不同与现代汉语。还有一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在古代汉语的句子中,某些词序颠倒的句子被我们称为倒装句。这种词序颠倒主要是由于突出强调或者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倒装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代汉语中这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而已。倒装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初中文言文中出现过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2.4.1、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其中的何放在动词 “有”之前倒装。

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例如: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惟利是图 (成语)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6 2.4.2、定语后置: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这种情况在新课标中比较常见,尤其在《核舟记》中最突出。

2.4.3、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2.4.4主语后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

2.4.5、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反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表陈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这类句子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文之中比较多。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如《马说》中的“其真无马耶?”《愚公移山》中的“吾与汝毕力平险,何如?”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岳阳楼记》中的“渔歌互答,此乐何及!”表达了强烈的感叹之情。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岳阳楼记》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论语》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句子都是表示反问的语气,有强调和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

三、结束语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淡忘了中国的文明,我们不应该让她老去,应当发挥她应有的作用,推动中国文化的文明的发展。应当加强文言文的学习,这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当今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学好文言文,词语的理解不可少,文言特殊句式的掌握对理解促进对文言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在现在许多古语精华并未退出现代汉语,大量鲜活的成语,作为古汉语旺盛的生机,依然在现代汉语的枝头风姿秀逸。再者,文言文的许多诗文名句,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积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通用密码,如果现代中小学生对这些一无所知,提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每逢佳节倍思亲”,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要借助于翻译文字,那是不可想象,也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当今世界文化正走向表现出浓重怀旧情怀的以回归传统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中国的古诗文绵延了几千年,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他植根于中国的以往,编织着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中国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科技层面的东西,更需要文化层面的东西,尤其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国家的未来,所以,对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的研究是每一个教育者应该完善的。

第四篇:林语堂的吸烟宣言

林语堂先生爱烟,说尽烟的好处,在当今文学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林语堂是现代散文学家、小说家,被称为中国幽默大师。他一生著述颇丰,除了散文、小说,还有众多杂文、随笔、小品、传记、论著、译作等。

林先生那流畅的文笔和源源不断的著述问世,无不得力于弥漫浓雾中迸发出的灵感。他的文章与烟犹如鱼水之情,难舍难分。他常引以自豪,“只要清醒不眠时,他就抽烟不止,而且宣称他的散文都是由尼古丁构成的。

他知道他的书哪一页尼古丁最浓。”对于这,从他那著名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的创作便可见一斑。这本书原是用英文写的,开始译成中文时叫《瞬息京华》,这显然是没有把握住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中,先生一支烟衔在嘴里,烟云不断从他口鼻中喷出来,室内烟雾腾腾,精神也是腾云驾雾般的自由流畅,这种心境的企求,是创作上的灵感。作品叫作“烟云”,可以看出他心灵的向往。

林语堂爱烟,视同事业与爱情一样重要。他多次表白:“我要有一个好的图书室,几根好的雪茄烟,一个了解我,不扰乱我工作的女人,这是能使我快乐的东西,我将不再要别的什么了。”事业、爱情、吸烟,正是林语堂一生的向往和追求。烟与事业、爱情,总是那样相依相融。对他想拥有的图书室,是他事业的基础。林先生为之有一个标准:“我要一间自己的房间,在那里可以工作,一间不很特制整洁的房间,不用灰布去拂拭它,但又是一间安适、亲切而又熟识的房间(书香和其它无从辩别的气味,满室充满着烟雾)。”满室充满着烟雾,这是他驰聘“沙场”、文如泉涌的源泉。对于爱情,夫妻间的信赖、理解、支持,到了珠联璧合的境地。他诙谐地表白自己“对妻子极其忠实,因为妻子允许他在床上抽烟。”他说:“这总是完美婚姻的特点。”妻子对他表示佩服时,他也不吝于自我赞美,但不肯在自己的书前写“献给吾妻„„”那未免显得太过于公开了。事业、爱情、吸烟—林先生生命交响曲,是多么和谐、浪漫和富于传奇色彩。

林语堂爱烟,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俗话说烟酒是一家,而林语堂却与酒无缘,他饮酒极少,酒量不过绍兴3杯。并认为这是限于天赋,是不可勉强的。对此也下了一个结论:“善于饮茶吸烟者,未必同时也善于饮酒。我常有几个朋友酒量极好,但一支雪茄则吸不到半支,便会头晕。”而他呢?则除去睡眠之时,几乎没有1个小时不吸烟,而一点不觉有什么不舒服。这位吸烟至深的老先生,活到81岁高龄,这不能不说是他对烟的酷爱,培养了他悠闲自得的性格和幽默的一生,使他得以延年益寿。

林语堂是一个非常洒脱的人,“无所事事”便躺在座椅中静静地吸烟。这时的椅子与烟,又成了形影不离的伴侣,以至《在座椅中》的散文应运而生,从而标榜自己“向来以喜欢躺在椅中出名。”天长日久,此事便传了出去,多舌的人免不了要议论一通,说林语堂“一天到晚不做事情,只是躺在椅中吸雪茄。”可有谁知道,此时此刻的林先生正是由此打开思绪的,杰作便从这飘逸的浓雾中泡制出来。

林语堂吸烟始于何时,尚未知晓。但他对烟的颂扬从他30年代末40年代初主编《论语》时就开始了。这从他《在座椅中》一文便可考证。文章写道:“某年我发刊了一本《论语》杂志,其中我力辩吸烟并无害处。杂志中虽没有刊载卷烟广告,但文字中很多赞美尼古丁美德的话。”

在这本半月刊上,常常有他写烟的文章,谈中国人吸烟的掌故。尤其对他所佩服的清朝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编辑纪晓岚的那支特大的烟管,林语堂是不会忘记提及的。在纪晓岚的烟斗里,装一二两烟、吸一二小时的痛快之处,也许对林先生曾产生过很大的诱惑。

林语堂说尽烟的好处,以为一支烟在口便会愉快非凡。“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便是出自他的“专利”。他匠心独运,一语道破天机,赤裸裸地将吸烟者的过瘾之处全盘托出,至今仍是烟客们的理论武器和口头禅,成为卷烟制造商的活广告。

在《论语》社,他与同仁订有一个不劝人戒烟的公约,而实际上他不但不劝人家戒烟,而且还鼓励别人吸烟。在戒烟上,他总是反其道而行之。

中国的烟文化,曾是一块并不富饶的土地,以至先生深感遗憾,“中国文学中,提到香烟的好处者很少„„我曾查遍这个实在稀若麟角。”如此,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林先生的笔头,瞄准了这片曾是荒凉的处女地。

林语堂自1919年起,先后赴美国和德国留学,获哈佛大学硕士和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因而,他那渊博的学识丰富了他对烟的探索,促成了他在烟文化领域的建树。

林语堂对烟的著述,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要数1937年世界出版社出版的《生活的艺术》一书,其中有《烟和香》《我的戒烟》两节,专门论述了吸烟与戒烟之考证。

“我以为以人类文化和快乐的观点论起来,人类历史中杰出新发明,其能直接有力地助于我们的社交;第二,这几件东西不至于一吃就饱,可以在吃饭中间随时吸饮;第三,都是可以借触觉去享受东西。它们对于文化影响极大,所以餐车之外另有吸烟车„„”最早提出烟文化概念的,恐怕也是非先生莫属。中国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食文化,烟酒茶非同小可,影响至深,在此三者中,烟又名列前茅。直至今日,烟酒茶再排座次,烟乃居老大,虽历史不如酒茶之遥,可其影响,酒茶则略逊一筹。

对于烟的赞美和倾倒,林语堂可谓妙语连珠,口惹悬河,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他在《烟和香》中写道:“毫无错误、正直而无感、毫无诗意的人们,从不会领略吸烟在道德上的和精神上的裨益。口含烟斗者是最合我意的人,这种人比较和蔼、较为恳切、较为坦白,又大都善于谈天。我总觉得我和这般人能彼此结交相亲。”

他继续写道:“吸烟者的手指当然较为污秽,但是要他心有热情,这又何妨,无论如何,沉思的、富有意思的、仁慈的和无虚饰的谈天风格是罕遇之物。所以须付出一笔巨大的代价去享受它,也是值得的,最重要的是:‘口含烟斗的人都是快乐的,而快乐终是一切道德效能中之最大者。’”林语堂这位吸烟论者倘若还在人世,今天再作这样直言不讳的挑战,无论如何也是令反吸烟者不能容忍的。

林语堂戒过烟,然而在渡过3个星期的艰难熬煎之后,又重操旧业,以自己的教训来教诲瘾君子们不要误入歧途。“凡吸烟的人,大都曾在一时糊涂,发过宏愿,立志戒烟在相当期内与此烟魔决一雌雄,到了十天半月之后,才自醒悟过来。我有一次也走入歧途,忽然高兴戒烟起来,经过3星期之久,才受良心责备,悔悟前非。我赌咒着,再不颓唐,再不失俭,要老老实实做烟的信徒,一直到老耄为止。到那时期,也许会听到青年会俭德会三姑六婆的妖言,把它戒绝,因为一人到此时候,总是神经薄弱,身不由主,难代负责。但是意志一日存在,是非一日明白时,决不会再受诱惑。因为经过此次教训,我已十分明白,无端戒烟断绝我们灵魂的清福,这是一件亏负自己而无益人的道德行为。”

通过此次戒烟,林先生对烟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与烟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干我们这一行真正吸烟之德,戒烟不到三日,其无意义,与待己之刻薄,就会浮现在眼前,理智与常识就要问:为什么理由,政治上、社交上、道德上,或者心理上,一人不可吸烟,而故意要以自己的聪明意志违背良心、戕赋天性,使我们不能达到那心旷神怡的境地?谁都知道,作文者必精力美满,意到神飞,胸襟豁达,绎发豁流,方有好文出现。读书亦必有会神会意,胸中3天窒碍,神游其间,方算是读。此种心境,不吸烟岂可办到?”

林语堂是一个地道的吸烟论者。他用自己的一生和那支不曾放下的笔,写下了与反吸烟论者势不两立的吸烟“宣言”。世间蹊跷的事也很多,如果林先生早离人世,恐怕这位反“反吸烟”者死后也不得安宁,但他毕竟活了81岁,这位健康长寿,一生倡导吸烟,疾书吸烟“宣言”的老先生用半个多世纪的自我实践论证,在他的“宣言”最后划了一个句号。

林语堂对烟的倾倒、爱好,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他在中国乃至世界烟文化史上,都可称之为是一个勤奋的垦荒者。

第五篇:林语堂谈读书的艺术的人生哲理

幽默大师林语堂曾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写过一篇《读书的艺术》,畅谈读书对人的好处。

林语堂认为,读书是文明生活中的人共同承认的一种乐趣,能够读书的人是令人羡慕的。不懂读书乐趣的人,彷彿囚禁在时空牢笼里,终其一生,过着日常例行公事,和少数几个朋友往来,只看得见眼前的事物生活,相当贫乏。

懂得读书之乐,彷彿走入另外一个世界。接触好书,则像和善谈者接触,让对方引领到另一个国界、时代,或倾吐胸中不平、讨论生活问题。读古书则向和古人面对面相处,透过文字,上友古人。

一天若能有两个小时拿来读书的人是幸福的,长期累积下来对于心里的影响,等同于出门旅行。林语堂认为,读书的好处还不只如此。好的书可以帮助读者进入深思熟虑的世界。

一个人读书,并不一定是为了追求心智进步。如果心里老是想着进步,那读书的乐趣就丧失了。因为一心追求进步的人,总想着要读什么、该读什么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这种人林语堂认为并不会成为真正的有学问者。因为他只能出于勉强去阅读,放下书就好像从恶梦中醒来。这种人顶多只能说读完了书,却未必能从书中获得益处。出于勉强的阅读者,无法领略读书的艺术。

林语堂认为,读书必须是在在培植“面目可爱”和“语言有味”。所谓面目可爱指的是思想活泼,好像随时都能够从眼目中流邂。不是漂亮的脸蛋,而是气质出众。至于语言有味,指的是懂得从书中找到独特的味道之人,并且能够让书籍从其谈吐中流露出来。一个谈吐有味的人,着作也必然有味道。

味道是林语堂认为的读书关键。正如每个人有自己钟爱的食物味道一般,最好的吃食就是吃自己喜欢的。而自己喜欢的在别人眼里或许是毒药。好的老师不会强迫学生读他们不喜欢的书,如果读者花时间读自己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书,那是徒然浪费时间。

因此,这世界上并没有所谓必读书目。因为每个人的智能和兴趣都不相同。读书并不需刻意设定目标,只要持之以恒的阅读,就好像水不断往前奔流,终有一天会流入大海。

不过虽无人生必读之书,却有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某种环境、某个时代才可以读的书。读书彷彿婚姻,是由命运所决定的。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无法达到读某本名着之前,即便勉强去读,也觉得难以下嚥。再说,在不同的时间读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领略。或者读过同一作者的其他书或和作者本人结识交谈过后再读,也会有不同的领略。所以,重读好书是有益处的,可以从中发现新的乐趣。

世间上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找到和自己契合的作品。这些人读遍群书,却一无所获。一个人若是能够读书读到找到喜爱的作家,是智力进步的一大展现。在世间多找到几个能和自己性情相近、引起共鸣的作者写的书来读,把这些人的作品全部吸收后,自己便也成为一个作家了。

读书的艺术不在责任或义务,苦读或勤研都是林语堂所不喜欢的。真正懂得读书的艺术的人,是因为喜欢一本书而读。所以喜欢阅读的人,随时随地都可读,即便在如欧阳修说的枕上、马上、厕上,也可以展卷而读。

如果一个人不想读书,永远能够找到借口逃开。一个人若是喜欢读书,则千军万马也不能阻挡。最合适的读书是写意的,随事忍耐,不计较书中的小错误。欣赏书中美好与错谬的地方。即便生活困顿颠沛流离,照样手不离卷,风檐展书读。

上一篇:砌体结构重点总结下一篇:启示阅读短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