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域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

2024-04-21

现代性视域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精选8篇)

篇1:现代性视域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

现代性视域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

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中全世界各国人民对社会巨变的一种生存体验.它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呈现出启蒙和审美的.矛盾张力结构.随着全球化过程的加快,现代性迅即发展成为世界现象,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科领域衍生出不同的变体.本文作者从现代性视角出发,对现代性的发展史、中西翻译文化的现代性话语和林语堂翻译中的审美现代性问题作了宏观阐释.

作 者:杨柳 张柏然 作者单位:杨柳(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

张柏然(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刊 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年,卷(期):“”(10)分类号:H059关键词:现代性 启蒙 审美 翻译文化 林语堂

篇2:现代性视域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翻译与研究:文化全球化视域下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各方面从古到今的.人文状况.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日益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外译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评析,进而对处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典籍翻译进行了展望.

作 者:杨国强 Yang Guoqiang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学院外国语系,山东・枣庄,277160刊 名:鸡西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年,卷(期):8(2)分类号:H059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翻译与研究 文化全球化

篇3:文化介入视域下的茶艺翻译研究

关键词:文化介入,茶艺翻译,文化图式

茶艺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精髓之一, 从汉朝有了丝绸之路开始就已经逐渐的走向世界, 成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团结友好互助的关系纽带, 特别是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茶艺文化翻译传播的重要性日益被显现出来。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加深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开放程度, 使东西方文化出现了日益融合的现象, 在文化介入的视域条件下, 我国传统的茶艺文化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内容也变得更为丰富, 而翻译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有效手段, 必须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 以促进我国茶艺文化的传播。通过对世界上现有的茶艺文化表演翻译进行分析, 总结其存在的相关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翻译策略, 通过将单方向的茶艺文化输出, 转变为双方语言文化互动的方式, 促进我国茶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

1 茶艺的审美特征

1.1 仪式化

仪式化一词最初源于古典进化论, 是一种具有诱发功能的行为过程, 使其功能向着准确度、精密度的方向发展, 逐渐趋向行为规范化、特殊化。随着茶艺审美变得越来越仪式化, 茶艺行为也具有更加简单明了的特征, 但其本质仍然是在不断的被重复, 部分内容经过强化发展成为具有特定形式的行为, 即“仪式”。仪式是行为范畴内的揭示文化内容与精神的行为, 茶艺文化的仪式化就是通过饮茶行为来揭示文化精神以及茶文化的象征意义等, 在扩大饮茶之风范围、传播茶艺文化的同时, 不断地传播茶艺文化的精神思想及礼仪技能, 将茶艺表演过程中人的行为气质与辅助工具茶、水、器等进行明确而严格的规定, 以特殊的表演仪式形成独特的表演境界, 技术与艺术相互融合, 相互衬托, 从而达到仪式化的独特审美境界, 作为精神文化被现今文明社会所喜爱。

1.2 人格表现

茶艺是一种被世界人民普遍接受的生活艺术, 在其形象表达方面具有一定的哲学性, 核心是反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秩序与精神追求, 也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通过茶艺文化所寄予的美好祈愿。

人格化是人们对外物的移情, 将人们自己的感受、理想、信念等转移到外物上, 以物的形式表达出来。茶艺的人格表现即是一种茶人的移情作用, 将饮茶时的情感迸发寄托于茶艺活动, 以茶艺来体现茶人的人格思想, 同时又通过茶艺影响茶人情感信念, 即“君子比德于茶”、“君子习茶育德”, 最终形成“君子德茶合一”的茶艺境界, 所以, 茶人们不仅是在茶室保持着自己的风雅态度, 而是随时随地地持有沉稳娴静的艺术风采, 将茶艺融入生活, 抒发茶人们的礼乐文化审美, 并进一步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人文关怀精神, 以茶艺的人格表现发挥其社会凝聚作用。

1.3 情趣与意象

茶艺特有的仪式与人格表现, 促使茶艺源于生活, 又超越生活, 不但是一种饮茶活动的写实过程, 也是茶人超现实的精神理想追求, 成为了一种生活艺术形态, 具有自己的情趣与意象审美追求。一方面, 茶艺审美的核心是技艺与茶汤两者恰到好处的呈现, 通过饮茶行为和茶艺表演行为表现美、创造美, 将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联系在一起, 完成美学角度的形象反映, 传递出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 使人们能够感受美、体会美, 在茶艺欣赏中体验生活;另一方面, 茶艺的审美情趣还体现在视、听、嗅、触等多个感官角度, 以茶叶的色香味形之美中体现茶境的悠远自然之美, 以茶技的气韵灵动之美体现礼乐的意象情趣之美;更重要的是, 茶艺文化通常蕴含了茶人们的悲天悯人情怀及天地自然和谐的理想等, 容易引发民族精神追求的共鸣。

1.4 大众性

大众性审美区别于精英趣味审美, 茶艺经过千年的历史发展传承, 已经具备了深厚的人文基础, 其参与者上至达官显贵, 下至平民百姓,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情感寄托, 茶文化受到了各国家民族的广泛推崇, 拥有“在上为礼、在下为俗”的双重表现作用, 逐渐地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客来敬茶、以茶为聘、清茶四果等饮茶风俗。茶艺文化的诞生更是将茶文化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它与中国古代的儒道释等哲学思想关系密切, 以艺术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日常生活, 体现了充满禅意的思想意境, 更是随着古代诗词艺术的发展, 使茶艺文化具备了大众的诗意美学, 将艺术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 进行双向动态的情感理念交流, 以共通的美好愿景受到大众的广泛推崇, 具有一定的普世性。

2 翻译的文化介入

文化主要通过器物、制度与观念来体现, 受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及思想政策等的影响, 文化其实就是社会价值系统的全部表现因素之和。茶艺文化翻译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文字转换, 合理地处理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扭曲、失落等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文化介入的视域背景下, 翻译活动会受到文化审美、政治宗教及意识形态等的影响, 给茶艺文化翻译带来了文化冲击, 但同时这也是我国茶艺文化走向世界, 创新时代特色的不可多得的时机。所以, 在文化介入为茶艺文化翻译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 我们更要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 加强翻译活动的策略研究, 实现文化功能上的等值转换, 促进我国与国际茶艺文化的融合发展, 加强这一优秀特色文化的传播深度与广度。

3 文化介入视域下的茶艺翻译

3.1 文化图式与茶艺翻译

3.1.1 文化图式理论

图式最初是1932 由德国心理学家巴雷特所提出的, 是对过去经验的反应与积极组织。茶艺文化是从器物、制度与观念等三个角度对文字语言和精神思想、习惯风俗的表现。文化图式具有民族性的特点, 根据人们的生活经验获得的知识进行分类, 是有序的知识框架系统。从图式文化理论的角度来看, 茶艺文化翻译就是利用相关的各种文化图式, 对茶艺文化的源语言进行解码分析, 并进行目的语言的再次编码。尤其是当前世界的经济文化逐渐趋向于全球一体化, 各国文化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使得茶艺文化的翻译受到了政治、宗教及审美等因素的影响。文化图式也具有稳定性特点, 在形成后的较长阶段之内不会发生改变。此外, 文化图式还具备一定的创新性, 通过加工创新获得原信息基础上的新信息, 最终实现茶艺文化功能上的等值转换。

3.1.2 文化图式的冲突

文化图式冲突是人为强行将源语图式与目的语图式进行匹配所产生的冲突, 两者的表达含义部分不一致, 甚至意思是完全相反的, 这主要是由源于作者和目的语读者两者之间的理解偏差所导致, 他们各自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艺术文本解读, 形成了理解偏差, 甚至是错误。茶艺文化具有许多专业术语, 充满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质, 如一种喝茶持杯方式被称作“三龙护鼎”, 使用拇指、食指与中指端杯, 不但可以保持平稳, 而且姿势典雅, 在翻译时, 许多译文简单的将其称作“three Long Huding”, 完全失去了“龙”这一形象表现, 也无法体现出龙所代表象征的深刻内涵,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 中国的龙是至高皇权的象征, 而西方的龙则为恶魔的化身, 这种文化的冲突直接导致茶艺翻译失去了其原有的文化气氛, 而文化图式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文化融合的新背景下, 不可避免的文化图式冲突便造成了茶艺文化翻译的理解误区。

3.1.3 文化图式缺省

文化的图式缺省是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认知的不完整, 从而导致读者不完全理解相关文化。汉英两种语言无论在形式, 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一定的差异, 而翻译则是两种语言图式之间的思维转换, 它们各自的特殊性明显加大了翻译难度。如出自中国典籍故事的“关公巡城”及“韩信点兵”这两个茶艺表演步骤, 西方由于缺乏这种文化含义, 使得这两个步骤的翻译以步骤直译的方式出现, 如“低, 快, 匀, 尽”译成“low, fast, even and end”, 模糊粗浅, 使读者完全体会不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韵味。

3.2 文化介入视域下的茶艺翻译策略

在茶艺文化翻译活动中, 文化体现不是以源语文化, 就是以目的语文化作为茶艺文化的最终归宿。在现今东西方文化逐渐融合的背景下, 我们希望达到茶艺文化翻译的文化功能对等, 为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对茶艺文化的翻译进行实践分析, 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意见:第一, 在进行茶艺表演的解说演讲前, 首先要对茶艺文化极其表演过程有足够的知识积累, 充分理解其文化, 并得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做到厚积而薄发;第二, 要破解东西方文化缺省问题, 尽可能地维护源语文化的文化特色;第三, 要协调的运用各种翻译技巧, 使译文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具有足够的美学吸引力;第四, 茶艺文化必须要由专业的文化翻译团队进行专业研究, 在翻译译文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促进我国茶艺文化乃至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4 结语

文化介入为茶艺文化的翻译带来了挑战,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 我们要加强中国茶艺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 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东西方文化融合问题, 在茶艺文化翻译解读时, 注意两种文化的有机结合, 从而使茶艺文化能够源远流长, 并且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袁媛, 姜欣, 姜怡.图式理论观照下的茶文化翻译——《续茶经》个案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 2010 (10) :64-66.

[2]魏瑾.文化介入与翻译的文本行为研究[M].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3]杨德宏.典籍英译的美学思想与译者的审美取向——以《茶经》《续茶经》为例[J].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0 (2) :120-122.

[4]范琳, 陈少康.图式视角下的广告翻译[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94-96.

篇4:解构主义视域下的文化翻译研究

关键词:解构主义;文化翻译;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94-02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也称后结构主义(Post-strcuturalism),是以本雅明、德里达和韦努蒂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者从语言、文化和哲学等方面对翻译进行的论述,是对结构主义的批判。解构主义的核心是否定西方传统的逻各斯中心论(anti-logocentrism),否定形而上学以及结构论,颠覆了二元对立,主张多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一、解构主义理论

(一)本雅明——纯语言

德国翻译理论家、语言哲学家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是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先驱者。本雅明于1923年出版的著作《译者的任务》被公认是结构翻译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后来被学界视为“翻译研究的圣经”[1]。本雅明也因此被称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奠基人”[2]。本雅明的翻译观和他的语言观是紧密联系的。在《译者的任务》一书中,本雅明论述语言的本质与翻译时,提出了“纯语言”(pure language)的概念。他认为,各语言之间具有一种相互依存的亲缘关系,原作与译作的关系是平等互补的;翻译就是要追求意指方式上的呼应;译者的任务是协调语言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使碎片式的语言互相连结,互相补充,成为一种独特的新语言,即“纯语言”[3]。本雅明强调,译者的任务就是发展纯语言,他将原作和译作都视为“纯语言”的碎片,并把译作比喻为原作“生命的延续”,就是要在原作的重新创造中解放被另一种语言囚禁的纯语言。基于“纯语言”,本雅明肯定了译者和译作的地位。总之,本雅明的翻译思想与他的语言哲学相关,认为译者的任务就是发展纯语言来延续原作的生命,他关心的是原作的“此生和来世”以及它们继续生存的可能。换句话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具有主观创造性,原作得以生存依赖于译作,译作延续了原作的生命。

(二)德里达——延异和撒播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德里达(Derrida)被公认是解构主义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德里达于1967年出版了三本重要的著作《写作与差异》、《声音与现象》和《文字语言学》,奠定了他解构主义思想基础。德里达在他的论著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解构主义理论,即延异(differance)和撒播(dissemination)。德里达刻意将索绪尔的”difference”中字母”e”换成了字母”a”,组成一个新的法语单词”differance”,即“延异”。德里达“延异”的涵义远远大于索绪尔的“差异”,指一切存在物的差异性。德里达的“延异”对应的动词是differer,有两层涵义,一是differ(差异、区分),指空间涵义,二是deffer(延期、推迟),指时间概念。德里达进一步将“延异”用于翻译,从而产生了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他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保留这些差异,并通过翻译来揭示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4]。德里达提出的文本意义的观点与词语意义的观点相似。德里达还注重译作与原作之间差异共生的关系,认为文本具有互文性,但文本又像语言一样,不具有确定的意义。相同的文本经不同的译者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涵义,而且相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间里对同一文本进行解读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德里达称这种现象为撒播。总之,在德里达看来,文本就是语言自身的游戏,翻译是文本的书写形式之一,也就是语言游戏的自动过程。他强调的是语言和翻译本身,翻译本身就是从一种文本到另一种文本无限循环的相互作用,因此,翻译保证了语言的重现与重构。

(三)韦努蒂——“异化“论

本雅明和德里达都是通过研究翻译问题探讨哲学的本质问题,而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倡导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是通过哲学与翻译的联系探讨翻译学本身的解构主义思想,即“异化”论。韦努蒂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也就是用不流畅的翻译风格使作者“可见”,突出原作的“洋味”。韦努蒂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1995年出版的《译者的隐身》这一著作中。韦努蒂指出,美国的翻译实践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归化”法,即用符合译作规范的语言来翻译原作,消除了原作的异国风味。韦努蒂的“异化”观强调对译作和原作都具有陌生化效果,凸显译者的自主创造意识[5]。在韦努蒂看来,翻译就是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求同过程,即用相似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相似的信息。但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能无视于原作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因此,韦努蒂提倡在翻译过程中求同的同时,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尽可能地保留异国文化的特色和外国语言的味道,即保留了原作的“洋味”。

二、解构主义翻译观

解构主义翻译观与解构主义有直接的联系。解构主义翻译观是以本雅明、德里达和韦努蒂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学者对翻译进行的论述,他们是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重要的组成部分。后结构主义中“后”的意思是超越,因此又称解构主义。解构主义翻译观改变了结构主义的传统翻译标准,不再追求译作要忠实于原作。解构主义者强调,译者是创造的主体,翻译的文本是重新创造的新语言,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译者和译作的地位。解构主义翻译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译者是创造的主体,译作语言是新生的语言;(2)原作取决于译作,没有译作,原作就无法存在,文本本身的定义是由译作而不是原作所决定的;(3)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原作与译作的关系是平等互补关系;(4)翻译应尽量表现语言之间的差异性,译作的价值取决于它对语言差异的反映程度;(5)翻译是一种双重权利话语制约下的产物[6]。解构主义翻译观集中表现为:原作取决于译作,没有译作,原作就无法存在。原作的“此生和来世”不是取决于原作本身的特性,而是取决于译作的特性。解构主义翻译者认为,正是翻译文本在书写我们,而不是我们在翻译文本。解构主义翻译观不再关心文本本身,而是更多地关注与该文本构成差异关系的其他因素。这改变了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进步性。解构主义对翻译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使我们认识到语言本质和语言之间的差异。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存异”,而不是“求同”。译作和原作是平等互补的,这就要求译者要增强保留原作的语言文化特色的意识,从而正确对待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问题。

三、文化翻译的解构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原作和原作者的解构,实质不是要否定原作和原作者,只是考虑到了原作之外更多的影响因素,让读者更全面地看到翻译活动[7]。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虽然没有提出具体的翻译技巧,也没有详细论述具体的翻译过程,但它实际上是一种崭新的翻译观或翻译思想,在更高的层面上对翻译理论和实践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一)译者对原作的解构

从解构主义视角看,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被看作是翻译过程的主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译作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更是翻译活动的中心。译者本身属于一定的文化,他所属的文化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其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技巧的运用。译者的思维方式、译者对原作和原作者的了解、译者翻译一部作品的目的与译者的目标读者等都会影响和制约译者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技巧的运用。翻译是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译者作为具有双文化和双语能力的中介者,作为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具有传播文化的使命感。

(二)译文语言的解构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之经典著作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指出,原作和译作之间是一种“此生和来世”的关系,原作经过翻译被赋予新的意义,从而获得延续的生命。因此,从解构主义视角看来,译作是原作的再生。翻译不仅是表达原作的活动,更是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活动。解构主义者用互文性来解释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关系,而且他们认为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从而确定了译者和原作者的平等地位。翻译过程的第一步是理解原作,原作跨越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民族和语言体系进入不同的环境,必然会受到译语语言的影响,通过研究原作的体裁、内容、时代背景等尽力再现原作的“原味”。文化翻译是动态的,把握翻译的动态实质,尊重译者、译语、读者之间的立体式互动,尊重译作的来源,尊重原作和原作者的文化,译作才容易被原作者和译作读者所接受。

(三)读者对文本的解构

解构主义观强调,原作想延续生命,就必须要有译作。由于文本本身不具有确定的意义,相同的文本经不同的译者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涵义,而且相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间里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因此每一次对原作进行翻译,都会改变其原作的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译者和译作读者不断地对原作进行翻译和理解,只有对原作不断的翻译和对译作不断的解读,原作才能生存下去。而且,文本本身能存在下去,是依赖于译作所包含的特性[8]。翻译是译者和译作读者之间的交流。在解构主义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关注的是其心目中的预期读者,他们为这些读者而翻译。而每一个读者解读文本又是一个对文本意义进行选择的过程,他们理解的意义都是对原作意义的撒播,使其意义具有合理性和多元性。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活动,是不同语言间文化的交流,解构主义及其翻译理论的论述与研究促进了不同语言间文化的交流。从解构主义的视角看,翻译是原作生命延续,而不再是对原作的简单重复。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译者具有主体创造力,其使命是转换原作并赋予原作以新的生命,原作包含着一种生存的解构和形式。从解构主义的角度看文化翻译,解构过程中蕴含着原作的创新,翻译赋予原作以延续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曹明伦.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2〕李红满.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03).

〔3〕Benjamin, Walter. The Task of Translator [M].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3.

〔4〕德里达.书写与差异[M].北京:三联书店,2001.

〔5〕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6〕张永喜.解构主义翻译之再思[J].外语研究,2006,(06).

〔7〕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篇5:现代性视域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

1.前言:艺术文献翻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的文化艺术是极其丰富且辉煌的。国家民族的文化艺术要得到大发展,除了有纵向的文化艺术传承,还必须有横向的、不同文化艺术背景的艺术交流、碰撞、融合,才能充分显示其艺术的价值。在融入其它民族文化、促进其它民族文化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受到其它民族文化的冲击以及推动,以获得不断的发展。艺术文献翻译是基于文本语际转换的、跨文化交流的事业,是文化艺术传承的载体,是民族艺术形式通过两种语言进行沟通的桥梁。跟其它翻译形式相比较,艺术文献翻译涉及的面更具体,是一种艺术文化向另一民族读者展示其内容、价值和魅力的过程。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美术、设计、音乐和舞蹈等,以及理论著作,通过读者和观众的视觉欣赏和感悟、对原著的阅读,原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得到展示和理解。然而,其中的语言范畴必须得到准确诊释,并翻译成读者或观众的可读语言。只有这样,艺术作品才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解读,进而完善读者或观众对该艺术作品的欣赏和享受,这就是翻译作为桥梁的巨大功能。

2.文化传承:艺术文献对文化传承的重要贡献

文化传承是人们对以往文化积累的肯定,为当今人们所欣赏,然后以各种方式影响后来文化,其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以往文化的强弱和后来文化的需求。例如,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范曾的《八仙图》(1990) ,《观沧海》(1992)等作品,与其以前作品相比,加强了泼墨写意手法,用色、构图趋于单纯,这是八大山人表现主义画法中简约的再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不仅对西方,对我国的艺术影响也不小。文艺复兴艺术的素材从神转到人、科学透视法等不仅影响西方艺术,同样影响中国艺术。因此,文化的传承首先是该文化具有传承价值,然后具备传承的条件,最后由人们主动或被动地去传承。而其他民族文化艺术在我国范围内的传承,或者我国文化艺术在其他民族范围内的传承,有赖于翻译发挥其独特的关键作用。缺少了翻译,这种文化传承就不可能发生。当然,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客观地考察译文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动因,分析研究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对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制约,以及译著对接受文化产生的影响。”(廖七一,:106)没有翻译的作用,民族间的艺术借鉴只能凭空想象。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和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

黄格胜是一位具有卓越成就的当代艺术家、教育家,是漓江画派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中蕴涵着他对自然景色、艺术、社会、人的精心思考。他的思想存在着浓厚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情趣”,笔墨中涉及了现代表现技法及景物,这种主观的传承与全新的现代创作理念的结合是一种渗透在画家文化精神的直接述求。对于黄格胜艺术文献的翻译,译者除了需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之外,还要对文化传承深入挖掘,了解黄格胜的艺术特点,以及其文献中的文化传承意义,这样译者才能够得心应手、下笔有神。

3.艺术文献翻译实践中的文化传承

在进行艺术文献翻译过程中,为了保证再现源语(the original text)的文化传承,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 1译者应该遵循“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严复先生所提出的翻译原则“信、达、雅”,是我们进行艺术文献翻译的原则和宗旨。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民族的特殊文化活动‘翻译以对原作和原作者的理解为出发点,译者对原作内涵理解越透越深,译起来就越顺利。”(徐增等,:811)在翻译艺术文献的实践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译者有必要跟原作者充分沟通,寻找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和创作意图,所运用的创作材料、设备以及创作技巧。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够充分诊释原作者的意图,传达作品或著作的精髓,使译文在异国文化背景下也能完美展示原作者的艺术思想。在翻译黄格胜文献时,译者应该了解他的成长经历,他的创作风格等。译者可以阅读艺术家传记著作横格胜的艺术之路》(左剑虹,)、艺术理论评论文章横格胜山水画浅论》(苏旅,)等。而后,研究黄格胜作品跟西方艺术的文化差异。这样,对翻译黄格胜文献才胸有成竹。不少人在翻译他的“漓江百里图”时,译成‘`AHundred Li of Lijiang River”是不妥的。因为这里的“百里”,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一百华里,而是很长很长的.漓江,所以为了靠近“里”的概念,我们可以用西方人比较熟悉的“mile”来表示,最后可以译成‘`Hun-dred Miles of Lijiang River”,这样更容易让外国人直观了解。从文化的差异,通过翻译的桥梁,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找到最容易接受的途径。另外,在镐江百景图·册页》中,评论家陈缓祥有这样的评述:中国画发展至那时,己在画法上完成了“致广大、尽精微”的探索,进而在理论上提出了“气质具盛”的‘求真”的造型要求,并形成了一系列的“不求形似”、‘求无人态’、‘胸有成竹”等具体的创作主张(黄格胜,:11)。何清新等人深入了解了黄格胜的成长过程、黄格胜的艺术风格和文中存在的中西文化差异,最后翻译成文:At that time } the technique of Chi-nese painting had finished an exploration of the theoryof Zhi Guang Da } Jin Jing Wei ( both extending to the u-niversality and going into the peculiarity),and then ourancient artists advocated a new painting form that soughtthe real(Qiu Zhen ) with both spirit(Qi ) and quality( Zhi) in art } developing into series of specific opinionson art creation.(黄格胜,2006:12)这一译文充分体现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所需要的注解式翻译,让懂英文的人们领略其中深刻内涵。

3. 2译者应该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艺术素养

进行艺术文献翻译实践和研究,译者必须具备深厚的外语语言功底和广泛而浑厚的艺术知识。语言功底是第一要素,没有这一要素,翻译实践就无从谈起。之前,进行翻译实践的绝大多数是外语专业出身的。这些译者的语言驾驭能力较强,给译文提供很好的语言保障。然而,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艺术的载体。对于艺术文献翻译而言,深厚的语言基础只是必备的条件,艺术造诣同样是极其重要的,译者两者必须兼而有之。在谈到我国的音乐翻译现状时,翁凤翔就口译问题阐述自己观点,认为音乐专业出身的译者,善专业,外语功底欠扎实,进行翻译实践时力不从心;而外语出身的译者,音乐专业知识缺乏,源语中有些精深的音乐内涵难于用汉语来表达,造成翻译过程中信息的流失。(翁凤翔,:52)所以,翻译作品的质量高低取决于译者对外语的驾驭程度和对艺术的理解力。若两者都达到艺术文献翻译实践所要求的高度,那么翻译出来的作品就能充分诊释源语的整体意思和精髓,达到“信’、‘达’、“雅”的境界,使得读者准确无误地捕捉到艺术作品原作者所要传达的概念和意识,理解其中的艺术价值。对于黄格胜文献翻译,译者需要透彻了解中国文化内涵,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知识。黄格胜喜欢写生,他的文献中多次出现“写生”一词。在翻译“写生”一词时,译者应知道它源于西方印象派的“对景作画”方式,而这一词出现于宋代。类似这样的艺术知识,译者都必须掌握透彻,甚至对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创作意图的形成规律、作品中所使用的技法、以及对中国文化和人民以至于世界文化和人民的影响,译者都要有充分的认知。为了翻译同一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译者还需了解该艺术家不同时期的思想和艺术表现手法,使译文同样具有连续性。在翻译张燕根的访谈录时,澳大利亚SBS电视台的记者白菲比(Phohe Bai)了解了张燕根的艺术风格。当然,白菲比本身出自艺术世家,对艺术有研究。所以对于张燕根的这段话:“不锈钢抛光后能反射出周围万象,其镜面中的幻象可随天气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人们会发现其中的趣味,抛光的镜面中映衬出蓝天或大海,给人通体透明之感;在白云、绿茵的映衬下,纷至沓来的游人犹如精灵般闪现,光怪陆离,亦真亦幻。物体未动,影先动,虽不在海中,给人感觉似在海中,或从海中而来,趣味横生。”白菲比的翻译得心应手。她的译文是:The magic phenomenon will be reflected from pol-fished stainless steel the phantoms in mirror surface al-ways represent varying with changing weather over time.And there are some interesting phenomena. For in-stance,the blue sky and ocean can be reflected fromthe mirror surface that engenders a feeling of lucency forthe works or with the background of white cloud andgreen plant thousand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glob-al are twinkle just as elves in an amazing world,(and)the real and dreamy feeling gives people a wonderful ex-perience.这一译文仿佛出自一个英文艺术家对自己艺术作品的阐述。若没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很难翻译得出这么传神达意的句子。

3. 3译者应该了解艺术文献的特征

3. 3. 1艺术文献就是反映艺术本身

艺术文献泛指与艺术相关的各类形态的资料,具有明显的艺术性。它产生于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电影和戏剧等艺术种类,对这些艺术形式进行记录,反映它们存在的时间和作用。这些艺术文献来源于艺术、服务于艺术、让艺术得到发展和升华。这些艺术文献一旦得以翻译,将为其他民族人们所欣赏,为其他民族文化艺术所使用,其价值将得到延伸。黄格胜的艺术文献种类繁多,从年轻时期的习作,到1985年完成的镐江百里图》,到完成的镐江百景图》等有关文献,从访谈到学术文章,到画展,本身就是艺术、关于艺术、反映艺术。他的所有文献都是漓江画派的代表。黄格胜的《江百里图》是第一幅真正把漓江、把广西的自然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特色当作研究对象的美术作品,是“ark江画派”真正的开山之作。,在美国国家图书馆,黄格胜作了题为“中国画历史暨漓江画派”的演讲,是第一位登上美国国家图书馆讲台的中国画家,成为第一个用美国国家版权局书号、在美国出版个人画册、举行首发式并由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中国画家。黄格胜教授的美国之行、对宣传中国绘画艺术,宣传广西文化和“漓江画派”艺术成就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还有在北京等地展出的“家园”画展,这些都是很好的艺术文献资料。这些文献一旦被翻译成其他文字,将对传播中华文化瑰宝、让外国人了解漓江画派的艺术精髓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又例如,漓江画派的另一个实力派成员张燕根10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开作品展,在接受澳大利亚SBS国家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话,在艺术界也很有代表性。他说:我认为艺术创作是很独立的个体行为,很少有人能动摇我的艺术追求,在艺术上我自认为很独立、很自信,所以我的创作风格是一贯的、延续的,是艺术思考和生活体验沉淀的结晶,是艺术家人格品性的外化凝结。这段话反映了一个艺术家对创作的独特见解,是很有价值的艺术文献。

3. 3. 2艺术文献存在形式多样,包括文字、造型、声音、视频、图片等

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人类的发展史、人类的文明进程,很大部分是通过艺术文献来记载和传承。文学作品、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等语言艺术,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文字的记载,人们对艺术痕迹才能一目了然。澳大利亚岩画上的图案符号,展现了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宗教信仰和生与死的观念。十九世纪录音技术和照相术、电影等的诞生,让很多艺术形式能够以照片和影像记录的形式保存下来。这些都极大促进并提高人们的视听享受,对艺术的发展产生极大推动作用。黄格胜的文献包括绘画作品、访谈录、论文、视频等。黄格胜的主要绘画作品包括《江百里图》、《漓江百景图》、《漓江烟雨》、《老屋纪事》等。其中《江百里图》和《江百景图》都有很多英文翻译和评述。有关他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许多评论家己有评述,例如苏旅的《漓江画派的审美特征与艺术风格》(《广西日报》2007. 03. 02),左剑虹的横格胜的艺术之路》(广西美术出版社,09月)。《黄格胜的艺术之路》的英文版己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因此,要完全展示黄格胜的艺术成就,需要译者多方搜集材料,多方位翻译其艺术文献。

3. 3. 3艺术性与文学性并重

文学性是综合艺术的基础。(彭吉象,2006:214)很多艺术文献作品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例如史诗、戏剧、电影等作品。荷马史诗是产生于希腊的世界性长诗,这种叙事性长诗有一人说唱,不断重复,犹如交响乐一再出现的弦律,给人一种更深的美的享受。美国人根据《荷马史诗》制作了电影《特洛伊》( Troy),获得巨大成功。美国人彼得·斯通依照文献记载和非凡的艺术想象力,把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搬上银幕。电影《泰坦尼克号》不仅在欧美获得丰厚利润,还在包括中国观众在内的各国观众中产生泰坦尼克效应,让多少青年男女追求泰坦尼克式的爱情。中国木兰从军的故事,国宝熊猫等都被美国人从艺术文献中得到灵感而进行艺术创作,最后以动画片形式呈现给观众。艺术文本中的词汇往往具有隐义、转喻义的功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义上,特别是在有相当宗教意味的少数民族曲艺或戏曲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避讳某些特定的词,往往会用另一些日常词汇来替代。如果不理解特定语境下的避讳词和替代词,我们的翻译就会出问题。民俗学者王光荣在一次研讨会上,就曾提出译本需注意末伦曲艺中涉及到的特定用语。比如“下楼梯”是“姑娘出嫁”之意;“出堂”则为“袖子短”是能力差的隐语;至于“大哥”之意,实际上与骂人话同。现在广西在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时推出“侗族大歌”,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壮族也应该有大歌,随之兴冲冲地命名为“壮族大歌”,结果让壮族同胞哭笑不得,因为壮族同胞宁愿称之为‘壮族小调”。可见,在民族翻译中,必须结合词汇的具体使用语境来阐释。想当然,就会闹笑话。我们的传统国画,除了画法和画的构造以外,题字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题字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表现了作者的文学内涵,这部分也是艺术文献翻译的重要内容。黄格胜文献中,特别是画中的题跋,除了传统的绘画艺术,还有书法、诗词等。例如《江百景图·长卷》的《占镇流芳》画卷,在题跋中出现了顺口溜“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黄格胜,2006:古镇流芳)这一顺口溜既押韵、工整,在语法上又运用了比喻等手法。我们可以试着这样翻译:

When besieged by soreness recall the Long March’sdistress;and as you kneel under the strain rememberthe old revolutionaries pain.

这些都要求译者在了解艺术家所处环境、有何心境的基础上,具有很深的文学修养,才能翻译出原味。而张燕根的《天堂之蛋》(木雕,比利时,2002) ,《听》(花岗岩,南宁民歌湖,)、《海巢》(不锈钢、陶,澳大利亚悉尼,),犹如高尔基的梅燕》,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性。

4总结

篇6:现代性视域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

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首次提出了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个概念,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法律和经济等极大影响着商务英语翻译活动,甚至会阻碍商务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人们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应该注意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差异。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研究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二 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因素

(一)文化心理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不同文化里,人们会对同意客观事物或现象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当这种价值判断成为一个民族共同的意识标准也即文化心理时,它就有可能从潜在的心理活动上升为一个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例如,英文中bourgeois这个词语, 在西方社会人们印象中指的是受到过良好教育、拥有体面工作和较高收入的中产阶级, 而在中国社会,它的意思却是资产阶级, 是靠剥削度日的阶层。又如,“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这个词在不同法律体制的国家,这个词语含义却是不相同。在英美法系中,它一般是指自然灾害或战争造成的意外事件。然而在大陆法律体系中,它还包括了经济形势的变化或起草合同文本时无法预知的其他意外情况。这意味着在和不同法律体制的国家达成合同协议而使用 “force majeure”这个术语时,必然要澄清“不可抗力”的准确意义,并明确界定此术语所涵盖的范围。

(二)思维方式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便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而语言差异正是造成思维方式的一的一个重要原因。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商务英语中首先体现在商务英语的词汇上。

商务英语中, 经常使用一些内涵比较空泛的名词、副词和形容词等。这类词语的词义比较抽象、概括、笼统, 词义范畴较宽泛;而汉语则多倾向于使用所指较具体的表类属。

The financing of the sale often involves bills of exchange and documentary credits.商品买卖的贷款收付情况体现在汇票或跟单信用证中。

在商务英语的贷款收付过程中,往往要涉及到对汇票和跟单信用证的操作。因此,英语中的 financing 一词翻译成中文时,进一步具体化,翻译成“贷款收付情况”。

No wonder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have been growing fantastically and now dominate many se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难怪跨国公司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且控制着国际市场的许多领域。原文中fantastically 本来的含义是“难以相信地”、“难以想象地”。如果直译成汉语,意思比较模糊,不够具体。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其与grow一词搭配,将其翻译成“以惊人的速度”,意思则十分清晰具体了。以上的例子表明, 汉英都有表达抽象词义的名词、副词、形容词等, 但表达抽象词义的程度不同。商务英语表达较抽象, 汉语表达较具体。因此, 在商务英语词汇翻译时, 要根据汉英词义和表达上的差异, 可以对汉英词语增加范畴词或者引申为具体所指带的事物,即是对汉英词语实与虚的相互转化。

(三)习俗传统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不同的地区有特定的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而这些也决定了人们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西方人崇尚明确、坦率、直接的交流方式,说话时清楚不含糊,尽量少用模糊语言。因此在做商务英语翻译时要通过使用礼貌策略,使译文体现商务交往礼节性。例如,商务英语中的You,汉语可译为“您、贵方、你方”等含有敬语的词汇。

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也会导致对同一颜色的认识不同。例如, 蓝色在英语代表忧郁, 而在汉语中却和忧郁没有任何的联系。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在英语中用Blue Bird 作为汽车商标,这象征伤心鸟的汽车吗?blue bird 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 其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 在英语国家里,人们对于Blue Bird 牌的汽车, 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在这里蓝鸟是直译。而很多情况是不能直译的, 如blue blood 意为贵族出身、贵族身份, 不能直译为蓝血。

中国为自古以为礼仪之邦,人们会习惯性在合同中写上“经双方友好协商”、“经反复讨论”等词句以表达对对方的礼貌和尊重,对于西方人而言,合同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实现权利义务的一种法律文书,因此,西方的合同及协议多为直截了当,省去许多冗词赘句。在制定合同时,为表示正式和庄重,西方人习惯用两个词甚至三个同义词表达一个意思,如:this contract is made and entered into „.;the terms is null and void;the employee further warrants ,guarantees and covenants等等。

三 结语

篇7:学科素养视域下的现代文学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素养是指在中国现代文学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一种处理问题的习惯或思维方式。

作为一种修习涵养,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学科素养属于专才的培养,表现上更接近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修养。

学科素养必须有科学、健全、合理的学科成分,所以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素养也与“四基”对应,体现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四个方面。

现代大学教师有“‘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的权利,求取新知的学生则拥有‘学习自由’的权利。

”不同于初等教育,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主要表现为自学,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就以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为主,这是尽可能为学生争取“学习自由”的权利。

与中国古代文学一样,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基本能力主要是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各种文体的写作使自身能力提高。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技能,通过不断实践,基本经验也就渐渐积累起来了。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成分,如果说上述三个学科成分的形成主要依靠学生自学的话,那么基本品质的养成则更多依靠教师有意识、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

基本品质的养成关键在于学生对学科的主观认可和学习乐趣,重点是对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

对于学生,“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

”在高校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还原文学现场的现场教学模式就是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科基本品质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

二、回归文学现场教学模式

所谓回归文学现场,是指最大程度地“触摸到文学的‘原生态’,贴近活着的文学与文化史”,将回归文学现场引入教学,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文学的文本世界,通过理清作家的精神脉络使文本世界和现实世界产生“交集”,沿着作家的精神路线和生活中的实际路线来体验作家的感受。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还原是一种重回,其目的在于以此来帮助学生对某一作家、社团、流派的成长,某一文学现象的发生,某一文学场域的形成有更加深刻的、不同于文学史表述的.深层理解,进而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在现代文学史上,许多文学现场都承载着作家的生活记忆和文化记忆。

个体生命经验是作家初入文坛的主要创作素材,这些文本中的生活记忆在作家的生活居所等文学现场中都能寻得痕迹,而文化记忆又将他们的作品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

这些带着生活记忆和文化记忆的的文学现场多为名家故居、山水故园以及地域风俗场域。

故居有着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是名人生存与回忆的二重空间。

时间和空间导致了他们对故乡的怀恋,同时他们也在故居中搭建了自己的“故园世界”。

作家故居是作家的生存空间和创作空间,影响作家的写作状态,具有重要的人文意义,其间诞生的文化与文学群体的活动、精神及命运,影响文学的感觉经验和想象空间。

这些名家故居、如鲁迅在绍兴和北京的故居,郭沫若在北京和乐山的故居、老舍在北京和山东的故居、曹禺在天津的故居、张爱玲在上海的故居等。

它们遍布祖国各地,对于大众,它是人们纪念、缅怀、学习名人的人文景观;而对于学生,它既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文化教育基地,同时又是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文学现场勘查和回归的教学基地。

教师虽然不能在每一位作家的故居都进行现场教学,但是可以结合文学史有计划地就近选择。

如讲第二个十年文学史中“东北作家群”作家时,哈尔滨地区的学校便可以选择地处阿城市的“舒群故居”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对故居的考察,了解舒群早年家庭生活的艰辛,以此来分析其小说中浓重的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形成的原因。

也可以选择呼兰河畔的“萧红故居”,通过对后花园、磨坊、储物室等处的游览来走进萧红的精神世界,以儿童视角体味童年萧红眼中的乐园,再现吃黑天天、帮爷爷踩格子、爷爷锄草她锄苗的捣乱、和小朋友烧鸡蛋的乐趣。

而在讲萧军时,锦州地区的学校则可以选取萧军故居来现场教学,为学生再现“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轻”的萧军精神和他的各种义举。

“物质的客观体只有通过叙述才能成为集体记忆的媒介暗示”,只有通过这种回归文学现场的教学,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走进文学文本。

同样,在讲述这些作家作品时,其笔下的秀美山水也同样可以进入现场教学。

所有这些,都是对课堂教学有益配合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这种回归文学现场的教学模式,“是以文学家个体或群体的文学生产空间及其地理位置为坐标,以处所带动时间和空间,展开作家心灵、写作状态、文学地貌变迁的寻觅之旅。

”其作用在于,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理解,从而达到对高师学生学科品质的养成。

三、与“四基”对应的其他教学模式

除了对应基本品质培养的“回归文学现场”教学模式外,还有对应基础知识学习的“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式”教学模式,对应基本经验获得的“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对应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素养教学模式。

高师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两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内容本身,二是外在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主要是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

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主要包括文学史、作家论、作品论三个部分。

对于各部分,教师可以采取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讨论和考核等不同形式,以此来实现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

而教学法知识的学习,则可以通过教法课程和师生位置互换的实践教学模式完成。

在基本经验的积累方面,可采用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教授预先准备的教学内容,而教师则以学生和评委的双重身份提问并总结。

对于学生的选择,采取自愿、择优的原则。

对于学生教授的作品,要选取难易适中、有代表性的篇目。

同时师生互换教学的时间不宜过多,并且只能占每节课不超过一半的时间。

学生在教学时,要完全按照正规的教学步骤进行。

教学结束后,班级同学要就其所讲课程的教学内容、板书、教态、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最后,师生再一次置换位置,由教师对该学生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点评与总结。

这种教学模式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有益的,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则利用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范本,回归既定的文学场域,设若置身于该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以其生活及文化心态来面对同一题目进行创作。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推理、比较、鉴别和分析,提高了审美趣味,形成了独立的判断力、深邃的思想见解”。

通过比较,学生既能看到自己作品的优点,又能发现自己写作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达到提高基本技能的目的。

四、结语

篇8:现代性视域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 (Eco-translatology) 是近年来由中国学者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一门从生态学途径进行的翻译研究。所谓生态翻译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视角, 以翻译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探讨文本生态、翻译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该理论符合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也体现了全球生态和谐的现代理念, 其先进性和合理性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进行翻译理论及实践研究。生态翻译学归纳起来有九大研究焦点:生态范式、关联序链、生态理性、译有所为、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及事后追惩。生态翻译学理论焦点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

二、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1. 商务英语的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的重要理论组成, 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 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活动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翻译生态环境, 如同自然界中每种生物的存在都有赖其周围的生态环境, 并且其健康的生长必须适应生态环境。所以, 要成功地进行商务英语翻译必须对翻译生态环境做出适应性选择, 充分考虑翻译生态环境中各个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和制约。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是商务英语翻译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商务英语的翻译生态环境是极其复杂的, 译者首先要置身于商务英语的翻译生态环境, 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诸多因素, 如两种语言的差异, 文化的差异, 交际因素及语境因素等。另外, 译者除了要考虑翻译中的一般因素还要考虑商务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一些独特因素, 如委托人的经济利益, 商务英语相关专业知识及语言的“商务性”。另外, 商务活动涉及两国之间的利益, 还需高度重视商务活动发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如在商务活动中谈到台湾, 只能说是地区, 而决不能译为国家“country”一词。如果译者不能充分考虑翻译生态翻译环境中这一政治因素, 则会产生误译。

翻译生态环境对从事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译者, 尤其是年轻的译者有着重要的启示:在从事商务英语翻译时, 决不能只关注语言层面的转换和表层信息的传递, 而是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之前, 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对商务英语翻译的生态环境做出充分的理解和把握,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根据具体的语境因地制宜地做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表达, 从而产生恰当的译文。

2.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三维转换

胡庚申指出, 生态翻译学理论提出的翻译方法是侧重“三维”间的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三维”转换就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单单只是注重语言层面的转换, 而是在此基础上兼顾文化内涵的传递和交际意图的达成。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理论对原有的翻译理论有了创新性的突破, 打破了比较盛行的对等理论、目的论等, 更为全面、系统地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可行性的指导。译者若想做好商务英语翻译, 必须做好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三个维度的适应性转换。

(1) 语言维的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 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因, 而要成功地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 要在语言层面进行恰当的适应性转换, 并且这种转换是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的, 可能是词汇层面的转换, 句式层面的转换, 甚至是整体篇章语言风格的转换。译者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 必须要在充分把握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的语境适时地做出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从而达到商务英语翻译的目的。例如:

原文:买卖双方同意按下述条款购买出售下列商品并签订本合同。

译文:This Contract is made by and between the Buyer and the Seller, whereby the Buyer agrees to buy and the Seller agrees to sell the undermentioned commodity subject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below.

对比原文和译文, 可以很显然地看出, 为了达到商务英语的翻译目的, 译者在不同的层次上对语言维进行了适应性的选择转换。首先在词汇方面, 译者为了使表达更明确, 在翻译“买卖双方”时添加了介词“by”和“between”;其次, 为了使译文符合商务英语合同的表达习惯, 对汉语的一个短句进行了切分, 并酌情增补商务英语合同中的惯用副词“whereby”;最后, 考虑到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 译者将原文的汉语主动句译为英语的被动句, 使译文更地道, 更流畅。

又如:骑永久车, 行天下路。

这一中文广告语符合典型的汉语语言习惯, 两个四字的短语并列, 语言简练, 对仗工整, 同时又表达了深刻的含义。可是在翻译成英语时, 如果不进行语言维的适当转换, 而采取直译的方法, 译为“If you ride a Yongjiu Bike, you can travel every road around the world.”不但本则广告语的美感和深层含义难以传达, 而且会造成语言繁冗拖沓, 引起误译。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下面的译文套用了英语成语的表达方式, 使此则广告语在“形”和“意”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译文:Where there is Forever, there is a way.

(2) 文化维的转换

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述。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 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由于历史背景、宗教信仰、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 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必然存在的, 所以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译者必须进行文化维的转换, 避免文化冲突对商务活动造成阻碍。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 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但能促进商务活动更有序地进行, 而且是商业成功和经济利益的保障。例如, 著名的运动品牌“Nike”在被翻译成中文时, 没有被简单地音译, 因为“Nike”英文一词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Nike”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 所以当西方人读到“Nike”一词时会自然联想到胜利, 积极上向的意思。然而, 希腊神话对中国人的影响远没有对西方人的影响深, 大多数的中国人对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并不了解, 无法产生积极的联想。所以如果把“Nike”一词直接音译为女神的名字“尼姬”, 其中的文化含义和情感联想均消失殆尽。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成功地进行了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译为“耐克”。中国消费者在读到“耐克”一词时会自然联想到经久耐用, 攻无不克, 充分体现了运动品牌的特质。“Nike”的翻译为这一品牌的营销和商业成功提供了保障, 是文化维适应性转换的成功范例。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要求译者对商务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有充分的了解;注重双语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文化差异有高度的敏感性。

(3) 交际维的转换

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要求译者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 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归根结底, 商务英语是一项交际活动, 最终的目的就是达成双方的交际意图, 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交际维的转换, 避免交际失误的出现。例如, 汉语中“我尽量去...”所表达的交际意图是婉言谢绝和不确定的意味, 但如果不进行交际维的转换, 直接译为英文“I will do my best to……”, 所表达的意图却是肯定的, 就会造成误解, 甚至是交际失败。

摘要:随着全球商贸活动的飞速发展, 各国间的商务交往日益频繁, 商务英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探讨商务英语翻译, 提出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应在充分考虑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以切实做好商务英语翻译, 确保跨文化商贸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商务英语翻译,翻译生态环境,三维转换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 2011 (2) :7.

上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_积累部分下一篇:宋美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