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人生的盛宴》经典语录

2024-04-26

林语堂《人生的盛宴》经典语录(精选9篇)

篇1:林语堂《人生的盛宴》经典语录

林语堂《人生的盛宴》经典语录9条

1、女人是水,男人是泥,水渗进泥里,把泥塑造了,泥吸收了水,使水有了形体的寄托,使水可以在这形体里流动着,生活着,获得了丰富的生命。——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2、理想的哲学家能够了解女人的妩媚而不流于粗鄙,能够酷爱人生而不过度,能够看见尘世的成功和失败的空虚,能够站在超越人生和脱离人生的地位,而不敌视人生。——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3、孟子和庄子一样认为我们已经失掉了一些东西,哲学家的任务是去发现并取回已经失掉了的东西——据孟子的见解,这里所失掉的便是“赤子之心”。这位哲学家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4、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是在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一个人能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5、论文字,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爱,而最难。何以故?平淡去肤浅无味只有毫厘之差。作家若元气不足,素养学问思想不足以充实之,则味同嚼蜡。故鲜鱼腐鱼皆可红烧,而独鲜鱼可以清蒸,否则入口本味之甘恶立见。——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6、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所以,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7、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始终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筑在明慧的悟性上的达观的人。这种达观产生了宽怀,使人能够带着宽容的嘲讽度其一生,逃开功名利禄的诱惑,而且终于使他接受命运给他的一切东西。这种达观也使他产生了自由的意识,放浪的爱好,与他的傲骨和淡漠的态度。一个人只有具着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淡漠的态度,结果才能深切地热烈地享受人生的乐趣。——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8、人生譬如一出滑稽剧。有时还是做一个旁观者,静观而微笑,胜如自身参与一份子。象一个清醒了的幻梦者,吾们的观察人生,不是戴上隔夜梦景中的幻想的色彩,而是用较清明的眼力。吾们倾向于放弃不可捉摸的未来而同时把握住少数确定的事物,吾们所知道可以给予幸福于吾人者。吾们常常返求之于自然,以自然为真善美永久幸福的源泉。丧失了进步与国力,吾们还是很悠闲自得的生活着,轩窗敞启,听金蝉曼唱,微风落叶,爱篱菊之清芳,赏秋月之高朗,吾们便很感满足。——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9、中国哲学家是一个睁着一只眼睛做梦的人,是一个用爱及温和的嘲讽来观察人生的人,是一个把他的玩世主义和慈和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人,是一个有时由梦中醒来,有时又睡了过去的,在梦中比在醒时更觉得生气蓬勃,因而在他清醒的生活中放进了梦意的人。他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穿了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和他自己的努力的徒然,可是还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的道路。他很少幻灭,因为他没有虚幻的憧憬,很少失望,因为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希望。他的精神就是这样解放了的。——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篇2:林语堂《人生的盛宴》经典语录

1、每一个都喜欢。

2、诗歌为中国人的宗教。

3、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4、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

5、智慧的价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6、宁为花中之萱草,勿为鸟中之杜鹃。

7、你知道不明了的事会使你夜夜睡不着。

8、你以为不要紧,便什么都不要紧了。

9、每个小事件都受到千百种前因的影响。

10、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11、人生目的即在纯洁而健全地享受人生。

12、目光放远一点你就不会伤心了。

13、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14、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

15、人约黄昏,偏偏不再少年路。

16、赏玩一样东西中,最紧要的是心境。

17、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8、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

19、一个人的命运是依他过去和现在的行为作决定。

20、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21、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别人的性命。

22、人类是一种好奇的、梦想的、幽默的、任性的动物。

23、依常例而言,好的谈天等于一篇好的通俗文章。

24、现代的人们对人生过于严肃而充满着烦扰和纠纷。

25、"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

26、你只要说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会没有与你同感的人。

27、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28、悠闲的生活始终需要一个怡静的内心,乐天旷达的观念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胸怀。

29、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是我得到同样的愉快。

30、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体悟谦虚是祖。

31、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32、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33、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34、一人如恨一本书之作者,则读那本书必毫无所得。学校教师请记住这个事实。

35、智慧跟人事很少关系,因为人事多数是受我们的动物热情所支配。

36、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37、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

38、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痴各不同,或痴于财,或痴于禄,或痴于情,或痴于渔。

39、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40、胸藏邱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

41、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

42、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43、所有的宗教都是灯,照亮世界,但基督教是太阳。太阳一升起来,其他的灯都失去了光彩。

44、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

45、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世界里充当配角。

46、短短横墙,矮矮疏窗,花渣儿小小池塘。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凉。

47、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

48、中国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不必逃避人类社会,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因此,“城中隐士实是最伟大的隐士”。

49、任何现实主义的生命哲学必定涉及关于人类生存的一些特定的生态事实,生与死。

50、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的人的事业人品,与生而俱来,由生活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

51、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通常只是受人喜爱,并且通情达理的人,而我只是努力去接近于此罢了。

52、苏东坡若回到民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

53、女孩子知道自己有人对她痴情,对大家会更文雅、更和蔼、更同情,因为她在爱人的眼光中找到了自己。

54、所有的婚姻,任凭怎么安排,都是赌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险。

55、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56、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

57、人生譬如一场滑稽剧,有时还是静观而微笑,胜于参与其中一份子。

58、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

59、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60、中国人有一种轻视少年热情的根性,也轻视改革社会的新企图。

61、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62、文明可以改变爱情的方式,却永远不能扼杀爱情。

63、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64、绅士的演讲应该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迷人。

65、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应用之便可成天地间至文。

66、父爱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母爱却是与生俱来的。

67、金钱能使卑下的人身败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胆壮心雄。

68、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驶它。

69、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要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

70、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个热诚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

71、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

72、做人也是如此:总是看别人眼色行事会沦为庸俗,为了彰显个性而特立独行也好不到哪去。

73、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74、豁达的人生观,率真无伪的态度,加上炉火纯青的技巧,再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便是幽默。

75、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者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

76、享受悠闲的生活决不需要金钱。有钱的阶级不会真正领略悠闲生活的乐趣。

77、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

78、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79、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80、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81、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

82、人生的盛宴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的胃口怎么样。

83、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84、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85、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86、女人的美不是在脸孔上,是在姿态上。姿态是活的,脸孔是死的,姿态犹不足,姿态只是心灵的表现,美是在心灵上的。

87、男人就像是一本书,看看封面呢,金光闪烁,再看看序言,引人入胜,可等你拿到手,净手焚香去读,也许就读不下去了。

88、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

89、向来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所以来去出入,都有照例文章,严格地说,也不能算为真正的言志。

90、在这城市的春天,人心已经发霉,志向也已染了痨瘵,流水已充塞毒热的微菌,柳絮也传布脑膜炎的小机体。

91、生年不满百,安能为他人拭涕。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只有人能把自己的境界提高一个层次,才不会为近期的忧郁而伤怀,而总是纠结其中不能释怀。还是那句话说得很好,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

不够远。未来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谓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是无须去纠结其中的对错,因为是没有对错的。

92、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林语堂《苏东坡传》

93、谈论到苏东坡,我们就不能避免“气”这个字。因为每个文学批评家综括苏东坡的个性,必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字。“气”本是普通字,是空气,是气体,是大气,是精神,是力量,是运动,是闷在心里的恼怒。在《孟子》里,“气”是哲学的概念,类似柏格森所说的“生气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气”。使伟人和匹夫显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气上的差异。在孟子的哲学上,“气”是伟大的道德动力,更简单说,就是人求善、求正义的高贵精神,这种精神,人人皆有,是与生俱来的。人在世上生活下去,这个“气”可因得其陶冶营养而增长强大,亦可因消减而衰弱。——林语堂《苏东坡传》

94、偶尔他们的船驶过一个孤立的茅屋,只见那茅屋高高在上侧身而立,背负青天,有时看见樵夫砍柴。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里,足可证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贫无疑,小屋顶仅仅盖着木板,并无瓦片覆盖。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劳苦,忽然瞥见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丝毫不为明天费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禄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铐镣的夹锁,是否值得?在高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林语堂《苏东坡传》

95、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林语堂《苏东坡传》

96、我们的国运正处在多事之秋,无论国家和个人的生命,都会达到一种弥漫着初秋精神的时期,翠绿夹着黄褐,悲哀夹着欢乐,希望夹着追忆。到了生命的这个时期,春日的纯真已成追忆,夏日的繁茂余音袅袅,我们瞻望生命,问题已不在于如何成长,而在于如何真诚度日,不在于拚命奋门,而在于享受仅余的宝贵光阴,不在于如何浪费体力,而在于如何保存实力,准备过冬。自觉已到达某一境地,安下心来,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也自觉有一些成就,比起往日的辉煌虽然显得微不足道,却值得珍惜,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秋林,仍然保有耐寒的韧力。——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97、我喜欢春天,但是它太年轻;我喜欢夏天,可是它太骄傲。所以我最喜欢的还是秋天,因为秋天树叶刚呈嫩黄,色调比较柔和,色彩比较丰富,又染有一丝的忧愁和不祥之兆。它金黄的多彩所要说的不是春天的纯真,也不是夏天的威猛,而是老成的持重和慈祥的智慧。它知道生命的有限所以知足,因它既知道生命的有限,又阅历甚丰,从而绘成了无与伦比的缤纷:绿色象征生命和力量,橙色象征称心的满足,而紫色象征顺从和死亡。月亮照耀着它,反映着月光,树梢显得苍白,然而当落日抚着它,余辉照亮着树梢,它仍然可以嫣然欢笑。清晨的山风吹过,瑟缩的叶子愉快地飞舞到地面。你不知道落叶的歌是欢笑的歌唱,还是诀别的哀吟。因为这就是初秋的精神,就是平静、智慧与成熟的精神,能够以微笑面对悲哀,能够赞赏那使人清醒的冷风–这就是秋之精神。——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98、我向来认为生命的目的是要真正享受人生,我们知道终必一死,终于会像烛光一样熄灭是非常好的事。这使我们冷静,而又有点忧郁;不少人并因之使生命富于诗意。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虽然知道生命有限,仍能决心明智地诚实地生活。

99、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篇3:论林语堂的艺术化人生

一、多元的文化结构

(1) 宗教信仰

在林语堂的文化人生中, 基督教的文化是他最根本的文化元素。

林语堂出身于漳州平和县一个基督教家庭, 他的祖母、父亲都是虔诚的基督信徒。平时生活中, 他们全家会轮流读《圣经》, 跪在凳子上各自祈祷, 家庭的宗教气氛非常浓厚。独特的家庭环境和早期独特的生活经历, 使林语堂与同时代的中国其他文人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文化熏陶在先, 中国儒道文化影响却是迟到的。这种文化接受上的逆向影响, 对林语堂未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

林语堂考上了上海圣约翰读大学的神学专业, 他准备在毕业之后当个牧师。但未来并没有如他当初设想的那样展开。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 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人生目标也因此出现了转折。他开始对神学教育中的非理性、非科学的内容怀疑, 对自己的母体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并在上个世纪30年代后宣称自己是基督“异教徒”。[2]由信仰基督走向对人文主义的信仰, 源于林语堂对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不安, 是自己在中国母体文化与西方外文化之间做出的抉择, 他试图找回自己的文化根本, 确立自己中国文人的身份。

到了晚年, 林语堂才认识到, 自己几十年来一直信奉的人文主义不足以抵抗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有了理性, 还必须要有精神的依归。于是, 对林语堂来说, 上帝又失而复得了。

林语堂对基督教文化“接受—放弃—再接受”的历程在中国文人中是独特的, 使得他在看待不同文化和人生哲学方面的眼光独特。

(2)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30年代后的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热衷, 并对其文化内涵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与阐释。

他认为, 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 儒家文化起着主导作用, 支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提倡积极有为, 要求人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伦理为法, 以个人修养为本, 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 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底, 消弭政治与伦理之间的差异。“格物, 致知, 正心, 诚意,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内涵均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 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进行考察, 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寄托于一整套的道德规范之中。[2]

通过儒家仁、义、礼、智的道德伦理性探寻, 他获知实现人生修齐治平的要义, 并认为孔子的人文主义对于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哲学家有相当影响, 如莱布尼兹, 伏尔泰及狄德罗等, 这些人信奉科学的进步及建立在理性典型上的人类社会秩序。

与孔子学说的积极人生与功利不同, 道家学说尽管消极遁世, 但它热爱自然, 强调直觉, 给中国文化赋予了浪漫主义色彩, 特别是对中国的书画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清逸淡雅的水墨画, 恬淡自然的田野风, 都能看到道家精神的影子。对于社会人来说, 道家的自然无为就像一副镇痛剂抚慰了人的灵魂。在西方, 高度工业化使得人也开始异化, 道家的悠闲的文化正是疗救西方文化危机的良方。

与儒家文化相比, 道家文化对林语堂的人生哲学观影响显然更深。这从他后期的“超政治”“近人生”, 倡“闲适”, 主“性灵”, 尚“自然”, 贵“纯真”等文艺思想及其“生活艺术化”的人生哲学观可见一斑。[3]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中的姚思安、姚木兰、孔立夫等小说人物, 他们都信仰道家自然主义, 追求充满诗趣的人生, 其实这也是林语堂所追求的道家思想的人格化。

二、艺术化的人生哲学

从小在温暖的基督教大家庭中成长的林语堂, 自然早早就接受了基督教提倡的宽容、大爱和富于牺牲的精神。在接触了中国的儒、道文化之后, 他发现道家闲适自然的“游戏心态”与儒家积极有为的“工作姿态”其实就是中国思想的阴阳两极, 是人两种并存的生存状态。

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并让林语堂具有一种宽容、调和的文化心态。他将中、西文化置于人生的“场”中, 让文化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进行碰撞、裂变、整合, 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情怀和审美人生观。

对于人生, 林语堂喜欢“直接拿人生当做课本”。他总是带一些平民色彩, 将对人生的思考杂糅进文人的趣味与理想, 把生活当做人生的目的, 围绕着怎样能更好地享受人生展开他个人的人生哲学思索。

(1) 否定至善, 执着于现实

“人生是残酷的, 政治是污浊的, 商业是卑鄙的”[4]P310, 但是林语堂认为这个世界仍是可爱的, 人不应该抛弃这尘世而妄想寻求人间的“伊甸园”。伊甸园里的人秉持的“至善”观念, 这种神秘思想在实际生活中并无多大意义。他大胆否定至善, 承认人本身就是不完美的矛盾体, 容易犯错误, 有偏见任性又不可预料, 但正因为这有缺陷的本性更显得人和这个世界的可爱。

鲁迅、周作人也否定至善的黄金世界, 主张要积极把握“现在”, 执着于“现实”。但在执着于现实上, 林语堂与二者有很大的区别。鲁迅在把握“现在”时选择了“与黑暗作斗争”, 周作人选择“享受人生、游戏人生”却略带苦涩味道。林语堂既没有鲁迅的力挽狂澜, 也没有周作人的无奈惆怅, 他只是承认一切存在的合理性, 并且爱这搭配可爱的尘世, 快乐地享受人生的每一道风景。[5]

(2) 珍视生, 看淡死

对于生的欲望和对于死的冥想是人类最难摆脱的两大话题。林语堂认为一个人生命长则不过数十年, 如此短暂的生命却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做, 有那么多的风景可以欣赏, 怎能轻易舍弃生命。此外, 他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正视死亡这一必然事实, 认为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生命才显得更加珍贵和美好, 因此要珍视生命, 看淡死亡, 尽享人间乐趣, 不虚度光阴, 做自己想做该做的事情。

那么如何消除对死的恐惧、看淡死亡呢?庄子用“其生若浮, 其死若休”的观点来沟通生死, 掩盖人生的悲凉与短暂, 隐藏着对人的无限性和永恒的激情的追求。孔子把“闻道”与“死”相结合, 把死看成是对一种永恒与绝对的价值理想的肯定与追求, 这种肯定甚至可以用生命来换取。接受过现代自然科学教育的林语堂则以一种满足感来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认为生命越是接近满足状态, 生死冲突就越缓和, 人就越能够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死亡, 看淡死亡。这种满足感来自对生命循环的理解, 也来自人一生中各方面的成就感。

(3) 静观人生

静观人生, 即与现实人生保持一定的距离, 旁观人生之美。

浅议美国电影中英雄情结的现实特征

秦宁 (新乡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美国电影的把真实性和艺术性统一于影片英雄情结的表达之中, 将个别英雄的克服重大矛盾或困难所付出的积极的巨大得努力的英雄情结, 演释成为具有丰富人性化特征的英雄情结的性格品质, 形成美国式鲜明现实感的总体风格。

关键词:美国电影;英雄情结;现实特征

电影作为影响社会生活的媒介, 体现着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信仰。在电影艺术中, 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美国电影, 各色各样的英雄人物, 凝结着人们各种各样的英雄情结。英雄情结是人类顽强生命力的展现, 英雄情节的力与美, 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梦想、激励和希望, 是现实的人们所要得到的最为重要的精神寄托。它不一定都是大英雄大人物, 它更是指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集真善美和百折不挠的理想精神品格的诉求和理想人格的闪现。使现实中的每个人面对失落和不堪, 能够得到慰藉, 从中获得勇气面对现实, 实现超越自己。它既是人们所渴求的精神情结, 英雄情节也是其直接指向大众心理对电影消费的欲望所在。

人们崇拜英雄品质, 需要通过崇拜“英雄”的品质而反过来强化为自己身上的英雄品质, 从而使其内化成为自身固有的品质, 能够去迎战生活的艰难。也正因为如此, 美国电影将完美英雄情结一直为贯穿美国各类题材电影之中的突出的精神价值取向, 并且与生活的社会百态和人情世事相交织, 创造出一种深入到现实和人性层面的、生活化的大众英雄的电影文化价值观, 仿佛英雄无处不在, 仿佛英雄就是身边的普通人。

一、个人价值与英雄情结的结合

美国电影将现实环境中个人价值的体现与英雄情结的表现合二为一, 塑造出真实感很强的很具生活色彩的现实感英雄风格, 这些色彩既反映出崇尚个人和独立, 追求正义和尊严价值观念的心理积淀, 也体现了美国电影英雄情结的一种纪实主义的美学风格。美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 它是一种植根于多个民族文化基础之上, 探索新型民族思想及自我生存的一种独特的拓荒文化, 所以强调个人价值就是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其核心是强调个人奋斗, 崇尚天道酬勤, 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C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美国这一主要谚语就说明了个人价值的主要内涵。

林语堂主张从对人生的迷恋中超拔出来, 在人生面前“做一个旁观者, 静观而微笑”[4]P334, 然后“在那人生舞台闭幕时, 也应该可以心满意足地由座位立起来, 说一声‘这是一处好戏’而走开”。[6]P25

人本性总是向往自由, 追求美, 可却常常陷在种种束缚中, 只有在合适的距离之外, 才能将人生这一对象放置于较大的背景中进行客观的评估, 从而超拔出来获得自由, 欣赏到美。这种“高地人生观”正如王国维所言,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能入亦能出, 既体验到人生的美, 又不陷于人生中的种种诱惑与束缚中。

林语堂追求“既不为名声所累, 又能享受人生”的艺术人生状态。在《京华烟云》中, 姚思安看淡名利, 散财埋名, 过着“半在尘世半为仙”的逍遥自在的人生;姚木兰嫁给自己不爱的人, 婚后生活不如意, 但她能及时调整好心态, 终于获得自己的幸福人生。“既然无可奈何, 那就顺其自然”的心态其实正是林语堂自己超拔于现世的人生态度。

林语堂认为, 生活中应该关心的不是环境本身, 而是我们对于环境的反应。他提倡哲学家式的看待人生方法:“哲学家带着一种如梦初醒的意味。哲学家观察人生, 正如艺术家观察风景一样——是隔着一层纱或者一层烟雾的。”[6]P62

追求个性化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有其积极的一面, 它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使人的智慧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从而促进整个民族与国家的振兴和发展。美国电影作为传播美国文化的大众媒介, 在其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上运用电影艺术的表现语言, 宣扬美国式的个人价值取向。在美国电影中, 将这种个人价值的追求同英雄情结相结合, 并将其置于特定历史现实复杂社会秩序的矛盾或困境之中, 在与现实的冲突和矛盾激化的暴力内, 使这种美国式的英雄情结式的个人价值观在其中无限放大, 从而达到动人心魄的震撼效果。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 不仅更加体现其历史的真实性, 人物的现实化更加突出地提高了艺术的真实化。这种具有很强现实色彩感的英雄情结, 典型的是风靡一时的西部英雄, 西部影片中的英雄们大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质:一个人单枪匹马打天下。绝对自信的独自一人面对困难, 解决问题, 最后功成身退。西部影片成功塑造了令人魂牵梦绕的西部英雄的独特英雄风格, 尽管西部英雄的产生, 是特定历史时期造就的, 这种典型的现实英雄是因为当时的法律不能够保护善良人, 所以孤独的骑士拔刀相助成就了英雄。但这种风格成为代表美国人独立进取, 百折不挠的“牛仔精神”, 是典型的美国式英雄情结。西部英雄成为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励志偶像, 为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提供了内在动力。

反映一定社会现实的现代版美国影片中的大众普通英雄们, 也同样有着淋漓尽致的现实感和个性精神, 尽管它们都反应的是美国社会制度和法律的不完美, 但它们所演绎的个人精神价值却完美的填补了人们精神和情感的巨大空洞, 并由此实现了西部英雄向现代英雄的转型。诸如《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正是通过塑造普通的平民英雄, 来见证美国当代社会所倡导的实现个人价值的主流观念, 并肯定他们的个人品格及奋斗精神。

二、英雄情结中的乐观精神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 不是以孤立的、个别作品的形式来记录一段历史或表达某种思想的艺术形式。电影艺术与观众的关系绝不是个人的、单向的孤立模式, 而是一种大众性的、互动性的、可以共同分享的、不同阶层与人群构成的多样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美国电影的这种现实色彩感的英雄情结, 把抽象的英雄概念变奏成为富于生动色彩和乐观的自我激励精神的大众英雄情结,

人生苦乐并非完全由周围的环境或物质条件决定的, 要实现人生的艺术化关键是要学会用艺术、审美的眼光,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保持初到人世的新鲜感, 营造美的氛围、雅的情调, 用心体会生活中每一瞬间的幸福。用审美的眼光生活, 生命将更富有诗意, 生活也会成为一种诗意的栖居。

摘要:林语堂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使得其文化结构与人生哲学观与众不同。在其人生艺术化哲学思想中, 人首先应该是珍爱生命、珍爱这个世界的个体, 然后要能超拔于人生的束缚, 与现实人生保持一定距离进行审美观照, 才能发现美, 获得自由的艺术化的人生。

关键词:林语堂,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1]赖勤芳.审美人生的文化皈依——论林语堂“生活艺术论”思想的形成[J].天府新论, 2005 (6)

[2]罗春琼.林语堂的宗教人生[J].天府新论, 2009 (6)

[3]参考李喜华.论道家情怀在林语堂后期文艺思想中的表现[J].现代文学评论, 2009 (5)

[4]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20卷, 吾国吾民[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5]陆梅.试论林语堂的人生哲学[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2 (12)

篇4:林语堂:中西融合的人生哲学

享誊西方文坛奠定大师地位

林语堂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0月10日生于福建省龙溪(漳州)县。父亲林至诚是长老会牧师,从鼓浪屿的教会中学寻源书院毕业后,林语堂进入上海知名英文学校圣约翰大学,大二时以英文短篇小说赢得学校金牌奖;取得学士学位后获聘为清华大学英文教师。1919年,他与厦门富商廖悦发次女廖翠凤完成婚礼,并申请到清华的半官费奖学金,携妻赴美深造,取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

林语堂二十九岁获博士学位,随即担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又兼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并开始以“语堂”之名发表文章。第二年他将英文的humour译为“幽默”,为中国“幽默”一词出现之始。

1926年,林语堂兼任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及教务长时,与鲁迅密切往来,同为《语丝》杂志写稿。因赛珍珠(Pearl S.Buck)的鼓励,林语堂立下以英文写作、忠实地将中国面貌引介给西方的宏愿,花费一年时间,撰写《吾国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一书,1935年交由赛珍珠协助出版。这部英文著作让林语堂享誉欧美文坛,也开启了他生命的另一扇窗。

1936年,抗战前,林语堂举家赴美,原先打算停留一年后返回北京,但因避战火,全家长期滞美。旅美期间,林语堂致力于写作。在赛珍珠的全力推介下,《生活的艺术》一书大为畅销,使他在西方社会声名大噪。林语堂离开上海前,曾为搭救被国民党拘禁的牛兰夫妇,与宋庆龄等人筹组民权保障同盟;也曾与鲁迅、巴金、郭沫若、茅盾等人,联署知名的《文艺界同仁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主张不分新旧派别,为抗日战争而结合,并争取言论自由。林语堂曾说,《京华烟云》是为“纪念全国在前线牺牲的勇男儿”。林语堂强调,作家在国难当头时报国的唯一方式,还是用笔锋宣传爱国的精神,这比在国内躲警报要重要得多。此书叙述家族悲欢离合,以八国联军进北京的逃难开头,以日军入侵的逃难结尾,寓意深远,深受海外好评。只是林语堂一度托郁达夫将全书译成中文却未果,反倒是日译本先行问世。

抗战期间,《京华烟云》的姐妹作《风声鹤唳》亦迅速出版。

情归祖国宝岛

抗战时期,许多自由派学者、文人期待中国能出明君,带领国家摆脱亡国命运。蒋介石的声望与分量,正是这群人的希望所系。胡适、傅斯年如此,林语堂也不例外。

1940年在日军猛烈轰炸时,林语堂访问重庆,不仅晋见蒋介石夫妇,也接受蒋介石侍从室顾问的职务,以国府官员身份常驻美国。他虽未支薪,但从此与国民党政权的关系日益密切。1943年归国访问,他随宋子文同搭一机,备受外界质疑。

1954年8月,林语堂应华侨陈六使与南洋大学执行委员会之邀赴新加坡,就任兴建中的南洋大学校长。办校期间,先因为建筑与办校经费吵吵嚷嚷一阵子,继而政治气氛日趋紧张,从而衍生一连串争议。1955年4月1日,林语堂和教授集体辞职。南洋大学事件让林语堂耿耿于怀,且终其一生对于无法将南洋大学建成一所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学感到不平。

直到1958年10月,林语堂伉俪应台北“中央日报社社长”、昔日厦门大学学生马星野之邀,首度赴台湾,这距离他上次返回中国土地已十四年。为表示对林语堂的推崇,蒋介石当天派出何应钦、蒋梦麟、罗家伦和曾虚白等政界、学术界人士数百人接机,另有厦门大学校友会、圣约翰大学同学会与林氏亲友多人。第二天出刊的报纸形容,为林语堂接机是继胡适之后,欢迎学术界人士最热烈的一次。

虽然是第一次赴台,但台湾的闽南乡音,让林语堂难忘,情不自禁透露出期盼叶落归根,希望在阳明山觅地终老的心愿。1966年6月返台定居台北市郊风景秀丽的阳明山上,建筑风格是林语堂年轻时梦想的上海楼房形象。在这里,最让他欣慰的是,可以听到亲切的闽南话。他曾经形容这座宅院:“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右边的书斋“有不为斋”,是他著作阅读的地方;阳台是林语堂常停留的地方。吃完晚饭,他最喜欢坐在桌旁的藤椅上,口含烟斗,欣赏夕照沉没于观音山际。

连接东西方文化的使者

在文学的创作上,林语堂主张文章须以“清楚通顺”为第一,不要求摩登,不要讲洋化。与大多数中国文学家不同之处,林语堂旅居海外三十余年间,不但作品数量惊人且丰富,而且大部分是以英文写作的小说、传记、散文或中国名著的英译,这也让他成为海外知名度最高的中国文学家之一。

除《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这本畅销书外,他的三大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风声鹤唳》(Leafin the Storm)、《朱门》(The Vermilion Gate),也在美国洛阳纸贵。介绍中国和印度古代经典的《中国印度之智慧》(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更被美国的大学列为教科用书。林语堂说,他最偏爱的英文著作,是历时三年完成的《苏东坡传》(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林语堂来台定居后,转而回到中文领域创作。在“中央社”社长马星野力邀下,林语堂于“中央社”开辟专栏撰文,后集结而成《无所不谈》第一、二集;又出版《平心论高鹗》,讨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真伪问题,肯定了高鹗在续成《红楼梦》上的努力与成就。他在轻微中风之后,于香港中文大学主持编纂完成《当代汉英辞典》,其中采用的“上下形减字法”,在台湾取得专利;他还参与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三千常用字的研订工作。

1972年10月,耗费五年、厚达一千七百五十页的《林语堂当代汉英辞典》出版,林语堂将此视为著作生涯的巅峰之作。1975年,林语堂被选为世界笔会副会长,同年以《京华烟云》获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1976年3月23日,林语堂因胃出血送人香港玛丽医院,后因并发肺炎、心脏病突发,于3月26日晚间病逝于香港。4月1日移灵台北,一部《圣经》伴随,长眠于阳明山故居“有不为斋”后园中,享年八十二岁。墓碑由挚友、国学大师钱穆题字。

在浪漫之外,现实中,林语堂是极少数成功将中华文化介绍至西方的中国学人。早在青年时代,林语堂即将萧伯纳的《卖花女》译成中文;又由于林语堂学贯中西,不仅能以英文创作,还以英文形式将中国古典名著介绍给西方读者,他曾被西方社会誉为除孔夫子外,另一位最广为西方人认识的中国文人。

论林语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应如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他逝世消息时所述:“林博士以渊博的西方知识,导引他的国家和人民旧有观念现代化。”又如日本《每日新闻》所形容:林语堂“对于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以及中国文化,所作的贡献超越十名大使的价值”。更有人称许他最擅长“向西方人讲中国文化、向中国人讲西方文化”。

篇5:作家林语堂的作品经典语录

2) 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3) 做人也是如此:总是看别人眼色行事会沦为庸俗,为了彰显个性而特立独行也好不到哪去。

4) 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

5) 人生目的即在纯洁而健全地享受人生。

6) 倘若哲学有何用处,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

7) 只有读书人,才知道知识的宝藏,只有读书人才知道历史和法律,也只有读书人才知道怎样在诉状中机巧地运用字句,以一字而杀人。

8)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如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简单。

9) 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

10) 短短横墙,矮矮疏窗,花渣儿小小池塘。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凉。

11) 每个人都知道女人的美丽,是在她们予人一种莫名其妙遍寻不著的感觉,古老的城市如巴黎与维也纳所以耐人寻味,是因为你在那里住了十年以后,也不确知某一个小巷会有什么东西出现。一个图书室也是同样的道理。

12) 一人如恨一本书之作者,则读那本书必毫无所得。学校教师请记住这个事实。

13) 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要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

14) 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可以完全不做工;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里的壁炉架;书也读读,可是不很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我相信这种中等阶级生活,是中国人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15) 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痴各不同,或痴于财,或痴于禄,或痴于情,或痴于渔。

16) 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17) 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通常只是受人喜爱,并且通情达理的人,而我只是努力去接近于此罢了。

18) 所有的婚姻,任凭怎么安排,都是赌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险。

19) 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20) 幽默和滑稽、讽刺的境界不是分相同:人与人之间,彼此发现了愚蠢,不觉失笑,这是滑稽;受了命运的作弄,而不能反抗,只好冷笑一下,这是俏皮;不肯屈服,而又无力反抗,只好苦笑一下,这是讽刺;看穿了人生的悲剧,寄予无限的同情,乃是幽默。鹤见佑辅说:懂得幽默,是由于深的修养而来的,这是因为倘若目不转睛正视着人生的诸相,我们便觉得倘没有幽默,即呗感到仿佛不能生活的苦楚的感觉里去。悲哀的人,是大抵喜欢幽默的。这是寂寞的内心的安全瓣,泪和笑只隔一张纸,恐怕只有尝过了,才懂得人生的笑的心情。

21) 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如果我们失掉了思想自由,那还不如匍匐而行,承认两足走路是一个错误,而回返到三万多年前的原来姿势。

22) 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个热诚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

23) 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

24) 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25) 此处,高在山巅,天与地互相接触,风与云交互鼓荡,阴阳雌雄之气,获得会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词,至今还留为男女交欢之称。

26) 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林语堂《苏东坡传》

27)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林语堂《吾国吾民》

28) 上自祠天的圣殿,下至文人信笺及其他工艺品,中国艺术显示出一种纤巧和谐的情调,判别出人类性灵最优美的技巧的产物。——林语堂《吾国吾民》

29) 人生世上,他的问题不是拿什么做目的,或怎样去实现这目的,而是怎样去应付此生,怎样消遣这五六十年天赋给他的光阴。他应该把生活加以调整,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这个问题跟如何去享受周末那一天的快乐一样实际,而不是形而上的问题。——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篇6:林语堂经典语录

许多女人喜欢模仿男人的行动举止,这正是女人受到束缚的象征。只有当她以生为女性为荣时,才真正伟大。

一个人举止有礼,有度量、有耐心、有教养,这些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一个热爱世界但却无法与自己父母融洽相处的人,可说是一个很不适应的人。因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关系中都无法学着适应。

“退化”一词常易为人误解,因为它只有在比较时才有意义。自人类发明抽水桶、真空吸尘器之后,总以一个人的整洁与否来判断他的品行。认为每周为狗洗澡、为它穿上冬装,就表示狗的水平已经提高了,其实要是一只狗只会吠而不会咬,被当做宠物牵在街上散步时,狗只能算是条退化的狼了。

女人有一种较男人优越的常识,因此在任何意外发生的时候,我总是宁可信赖女人的判断。她们有一种能顾虑事情整体性而不为其它小节所困惑的能力。

文学与艺术

写诗的目的并不在于写出不朽的佳作。一个人写诗只不过是为了记下一段有意义的时刻,或记下个人的情感以及帮助人们来享受自然。

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享受家庭、生活文化与自然的乐趣。

所有的动物似乎都很快乐,因为它们的需求都已由大自然供给、满足,否则即被自然淘汰了。人类因为有更复杂的需求,想探求生命的目的,这种难以满足的欲望就是人类得不到快乐的最大原因。

人在皮肤之下,都很相似,因此,在一个国家中感人的事,也会令全世界的人感动。人类常忘记自己的渺小无能。当一个人看到一座百层大厦时,往往会因此感到自负。治疗这种令人难以忍受的自负之良策是想像把这座摩天大楼搬到一座渺小的山上,便能养成分辨出何者是“伟大”的真见解。

一个自然人必定会爱自己的子女,但只有受文化熏陶的人才会孝养父母。

世上许多伟大的老师,他们的人格似乎较学识更有影响力。当我们想到苏格拉底或圣·法兰西斯或阿希西,并非因为他们写任何的巨著,而是他们流传下来对后世巨大的影响。孔子的情操与苏格拉底非常相像,而柏拉图对后者的敬爱与崇敬就是苏格拉底人格与思想的影响力之明证。

人类能梦想,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同样重要的是有时能嘲笑一下自己的梦想。

写作技巧之与文学正如教条之与教会——都是一些琐屑的心灵所注重的琐碎事物。如果人们能用诗意的眼光来看人生,也许就会把人生中的落日时期视为最快乐的时期。他不但不会竭力延迟老年的到来,反而会积极地盼望它来临,并使这段时光成为他生活中最美好,最快乐的一段。

我认为智慧是在于明确地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例如,我们不是神——以及一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换言之,智慧包括:对生活的智慧和常识。

毕竟我们必须在这个世界中生活,因此我们的哲学应该是关于这个世界而不是关于天堂的。

当母亲阻止小孩子吮手指头时,这个小孩就开始领略人生悲哀的滋味了。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我的话》这样大家都好。

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林语堂《吾国吾民》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林语堂《吾国吾民》

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林语堂《一夕话》倘无女子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林语堂《金圣叹之生理学》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林语堂《苏东坡传》

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笔和锥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与古人面谈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可怜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最美的时候

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乘船的旅客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热情加智勇

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大,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死了三次

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旷达的幽默家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刻板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想做另一个人

一位现代中国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诙谐语:“老婆别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在这种意义上说来,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现在。──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老年之美

古教堂、旧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书籍,我们是喜欢的,但大多数的人忘却了老年人的美。这种美是值得我们欣赏,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为古老的东西,圆满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不近人情

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旅行家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和土壤相亲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温饱黑甜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过客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美人鱼

篇7:林语堂经典语录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我的愿望》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不完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与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有时给人笑笑。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生活的艺术》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我的话》

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生活的艺术》

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而在教义与私己之欲相背时,中国人会说,“人定胜天”。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经常改变信仰。

幸福很简单:“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奢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要真正了解一个人,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

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

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一个人若享正直的福气,或是人间各式各样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性。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会变成雪白的银子;在不该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银子也会变成一缸清水。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篇8:林语堂《人生的盛宴》经典语录

本刊讯 1月8日,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主办的中国电信VIP客户专场——“经典盛宴”成都演唱会在四川省体育馆璀璨上演, 巫启贤、苏慧伦、许茹芸、郁可唯四位重量级演唱嘉宾空降蓉城, 与现场近5000名中国电信VIP客户以及天翼客户俱乐部的会员们共同唱响新年祝福, 提前迎接兔年的到来!

满场摇曳的荧光棒与灯牌、歌迷高分贝的尖叫、整齐一致的全场人浪交织一起......开场嘉宾郁可唯纯净、完美的嗓音拉开了演唱会的序幕。随后登台献唱的苏慧伦、巫启贤、许茹芸也纷纷用各自极具辨识度的嗓音伴随音乐旋律传递入耳, 震撼着现场观众的心灵。

本次演唱会精心设置抽奖环节, 每位演唱嘉宾都为现场观众抽取2张签名CD和一部天翼3G手机, 将演唱会推向高潮, 为现场观众带来兔年的幸运和极度喜悦。

篇9:坂仔:林语堂的高地人生观

但在自传中,这些经历都被林语堂一笔带过,在对自己的思想和经验做分析时,林语堂觉得,对他影响最大的一直都是童年的生活:“在造成今日的我之各种感力中,要以我在童年和家庭所身受者为最大。我对于人生、文学与平民的观念,皆在此时期得受最深刻的感力……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

走出坂仔的林语堂,仍喜欢用孩童时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在他年幼的时候,坂仔村的山坡灰蓝色的变幻,以及白云在山顶上奇怪的、任意的漫游,经常令他感到迷惑和惊奇,坂仔村外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美丽的尘世中有着无尽的快乐,人们都是过路的旅客,只需用一颗好奇的心来体验这个宽大的、孕育万物的天地,就很容易获得快乐,并且对这个身心的寄托处所产生一种依恋之感。

在40岁生日那天,林语堂做了一首自寿诗,用他一向幽默、乐观的笔调说自己“一点童心犹未灭,半丝白鬓尚且无。”他愿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仍像童年时在山中探险一样来游历这个世界:“我仍是一个孩子,睁圆眼睛,注视这极奇异的世界。”

群山环绕中的坂仔村,是林语堂生命的起点,也是他永远的精神家园。今日不断有寻访者来到这里,感受一代大师童年的成长轨迹。

坂仔的世界

一百年前,人们走出坂仔都是通过水路,从坂仔村乘坐一种被称为“家房船”的小木船,沿花山溪顺流而下,转入西溪再继续东行,出了九龙江口后,就到了厦门,整个过程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如今寻访者要到坂仔当然已经是十分便捷,驾车从厦门出发,两个小时后即可抵达坂仔。与一百年前不同的是,如今坂仔的规模已经增大许多,它不再是坂仔村,而是平和县的坂仔镇了。

林语堂的故居就在坂仔中心小学的校园内,在当下的旅游热潮中,林语堂的名字已经被当地政府视为发展旅游经济的利器,其故居也在几年前被修葺一新。

十岁那年,林语堂离开坂仔,开始了在厦门、上海等地的求学生涯,但在每年的假期,他仍会返回坂仔,除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光阴,林语堂也很喜欢在西溪上的旅行。

在林语堂的回忆中,童年的时光是充满快乐的,甚至可以说是“稍微超出寻常”。他的父亲林至诚“锐敏而热心,富于想象,幽默诙谐”,作为一名牧师,虽然在乡间拥有受人尊重的地位,但林至诚却从来不是一个严肃的人,他不仅喜欢在布道的时候讲笑话,在家中也鼓励孩子们的各种梦想,那种在当时中国的乡绅家庭中常见的严格生活在这个家庭中并不存在。

但是在林语堂出生的时候,这个家庭正经受着一次煎熬。林至诚喜欢在月亮明朗的夏天晚上,到河岸近着桥头的地方传道,因为那里有许多纳凉的村民。这些布道在大多数时候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忙了一天的村民很喜欢听他讲故事,以此作为晚间的消遣,但对林至诚来说,不走运的是他在一次传道中出了很多汗,回家后又没有换衣裳,结果得了感冒,随即又转为严重的肺炎,这让他几乎死去,而妻子那时候正要临产。

焦虑的牧师妻子自己接生,忍痛生下了这个家庭的第五个男孩,那一天是1895年10月10日,林至诚已经四十岁了,还在被病痛折磨的他不得不勉力起身,到河边去清洗妻子生产时所用的衣物。

虽然生活中有着种种的无奈,但就如林语堂所言,他父亲“是个无可救药的乐观派”。林语堂一出生,父亲就给他取了乳名为“和乐”。这个名字像极了这个家庭的气氛,刚刚来到人世间的林语堂,在睁开眼睛后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全家人的笑脸。做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林至诚在家庭教育上有着他极为坚持的看法,那就是家人之间不许吵架,脸上要经常带着笑容。

这是林家人的标志性微笑,坂仔一带的村民都知道林家人易于相处。林语堂的母亲经常在村头同农人、樵夫极开心地谈话。村民还经常在林语堂父母的邀请下,来到牧师住宅中喝茶,或者吃午饭。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和村民在一起,“我们相处都是根据极为友善的和完全平等的原则”。

虽然林语堂在长大后,特别是进入上海的圣约翰大学读书后,曾打算把这“常挂在脸上的笑容”去掉,以免在人情复杂的都市中显得“痴形傻气”,但是他依然从心底里觉得,乡间的父亲把这笑容挂在自己脸上也分享给孩子们,其中绝无半分虚情,“我父亲是一个基督教的牧师,但是一个迥非寻常的。他最好的德性乃是他极爱他的教友。他之所以爱众人并不是以此为对上帝应尽之责,他只是真心真情的爱他们,因为他自己也是由穷家出身的。”

身为牧师的孩子,林语堂和他的兄弟姐妹不需要像村中的其他孩子一样务农,但父亲仍会给每个孩子派定一些事情来做。林语堂的两位姐姐都要造饭和洗衣,男孩们则要扫地和清除房屋。林至诚在布道之余,也做孩子们的家庭教师,每天早餐后摇铃上课,“读的是四书、《诗经》,以外是《声律启蒙》及《幼学琼林》之类。一屋子总是咿唔的读书声。”到了晚上,林至诚就让孩子们读《圣经》,林语堂和兄弟姐妹们轮流读,“转过身去,跪在凳子上,各自祷告。”

如今人们可以从林至诚留下的一篇题为《平和基督教会史略》的文章中看到,他虽然自幼没有读书的机会,却有着一定的文学素养。在高山环绕的偏僻之地,他努力接近着外面的世界,他支持康、梁的维新变法,对具有改革精神的光绪皇帝很有好感,并在家里挂上一面彩色石印的光绪像,光绪像的旁边还挂着一名外国女孩的像,那女孩笑意盈盈,手里拿着一顶草帽,草帽里放着几颗鸡蛋,林语堂的母亲喜欢这张画,就把它和光绪像挂在一起。

林语堂的母亲不识字,仅能读懂闽南语拼音的《圣经》,但是她的针线篮里却有一本英文的妇女杂志,她用这本杂志的光滑画页来夹住那些绣花线,她的丈夫则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来阅读外界传来的信息。一个汉名为范礼文的西方牧师是林至诚的好友,他把林乐知在上海编写的《通问报》寄给林至诚,另外还寄上上海基督教文学会出版的很多书和小册子。

范礼文寄来的书刊让乡村牧师林至诚对“新学”的热情愈发高涨,“对于西方及西洋的一切东西皆极为热心,甚至深心钦羡英国维多利亚后期的光荣,复因而决心要他的儿子个个读英文和得受西洋教育。”

林至诚去过厦门,他知道那时厦门的富裕家庭也很少愿意让孩子远离家乡,到福州、上海去读书,但是他这个乡村牧师已经下定决心,要把孩子送往圣约翰大学,因为他已知道那是“在中国学习英文最好的大学”,他还梦想着要让孩子进入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这些想法甚至常常让他在夜里激动地醒来,“挑亮床头的油灯,口吸旱烟,向我们小孩讲牛津大学怎样好,柏林大学是世界最好的大学。”

梦想和眼泪

林至诚自己出身于漳州天宝镇的一个平民家庭,其母为普通的村妇,其父在太平军进占漳州时被抓去做挑夫后失踪了,留下母子二人挣扎过活,母亲做了豆仔酥,林至诚就将之肩挑到四乡叫卖。若是没有教会,林至诚或许会做上一生的小贩。24岁那年,他进入了教会的神学院,随后被派往坂仔布道,他是一名称职的牧师,也是一名传统的崇奉儒学的乡村精英,当新教堂落成的时候,他也高高兴兴地把他装裱的大儒朱熹的一副对联挂在教堂里,对于他来说,这两者似乎是并行不悖的。他不仅是讲坛上的宣教者,而且是村民争执中的排难解纷者。他常常不断地为人做媒,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令鳏夫寡妇成婚。

nlc202309040038

当然,最让林至诚激动的仍然是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教会为没有机会走出山乡的他,开启了一扇打量新世界的窗口。但可惜的是,在今日的坂仔镇已经看不到当年林至诚布道的教堂了,依照《坂仔礼拜堂旧貌平面图》,寻访者尚可感受到当年教堂的盛况:不仅有大礼拜堂、小礼拜堂,还有教室四间、圣恩楼一座、牧师楼二层,此外还有执事办公室、顾堂工人的宿舍、一般的厨房、牧师的专用厨房以及一个很大的后花园——它们都没有躲过狂热的“文革”。1993年后,坂仔教堂异地复建,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只有当年从英国进口的一口铜钟,今日仍悬挂在坂仔礼拜堂的钟楼里。

那时的林至诚,就是在坂仔教堂里做着把孩子们送进世界顶级大学的“狂梦”,这梦想是如此诱人,但他毕竟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牧师,又怎么才能完成这些梦想呢?身为牧师,林至诚每月有20元的薪水,这在当时的中国乡间,应该说是一笔不错的收入(相当于城市富裕家庭给一名家庭厨师的薪水),但这些钱要用来养育这么多的孩子时,就显得处处捉襟见肘了。在和乐之后,这个家庭又迎来了一个男孩的出生,6男2女带给林至诚许多的快乐,也让他备感压力,如果要把孩子们送往外地求学的话,仅仅是从坂仔到上海所需的旅费和孩子们在上海所需的生活费,就已经远远超过他的支付能力。

林语堂的二哥是这个家庭中第一个进入圣约翰大学的孩子。为了筹集入学的费用,林至诚不得不卖掉了漳州天宝镇家乡的唯一的房产,当他拿到上海寄来的入学通知时,眼泪禁不住滴在纸上,把一个孩子送进他热望中的大学,已经是他这个乡村牧师的能力极限了,接下来又该如何呢?

今天的寻访者,可以在坂仔的林语堂故居里看到林至诚和他的孩子们的照片,照片上的林至诚面容瘦削,是个勤勉的父亲;林语堂一脸稚气,留着僮仆式的短发,而没有像当时一般家庭的孩子一样在脑后拖一根又细又长的辫子;林语堂的二姐美丽又忧郁,站在母亲旁边。

让林语堂一生都很遗憾的是,他二姐美宫天生聪明,非常爱读书,“美艳如桃,快乐似雀”,但却因身为女孩,而在读完了鼓浪屿的毓德女校之后,永远地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

林至诚自然也知道他这个女儿是如何好学,在家庭学堂中,他让孩子们读古诗,为他们讲解经书。美宫在学习这些时甚至比她的兄弟们还要快乐,林至诚也体验着家庭学堂带给他这个父亲的快乐,他很轻松地就把经典的意思讲解出来,孩子们都很佩服他,但是美宫因为是女孩子要担负洗衣服的家务,这让她不得不在学习的时候还要盯着墙上的影子,到了要做家务的时间,她就“用很惋惜,很不愿意的语气说:‘现在我得去洗衣裳了。’在下午,天晚一点的时候,她又看一看墙上的影子,几乎是自言自语的说:‘我该把晒的衣裳收回来了。’”

林语堂很喜欢和二姐在一起,在家中所有人里,他觉得除了父亲之外,就是二姐对他的影响最大了。他们一起看林纾翻译的《华生包探案》(福尔摩斯)《天方夜谭》,一起自编长篇侦探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为“库尔摩宁”的法国侦探。

从毓德女校毕业的时候,美宫已经二十岁,在当时的乡间,与她同龄的女孩几乎都已经嫁为人妇,但美宫不想一生就这么度过,她不愿见到有人来提亲。每当夜深,母亲找个机会和她说亲事,她总是把灯吹灭,拒绝谈论此事。有一天,林语堂听到二姐在向上帝祷告,她不想这么快就结婚,她想去读大学。

美宫并没有想到上海那么远的地方去,她希望能去念福州的女子大学,但是无论她怎么恳求,“且作种种应许”,父亲的回答都是:“不。”

别无良策的美宫只能应许婚事,嫁往本乡一户略有家产的中等人家,然而这又怎么能责备乡村牧师林至诚的无情呢?他又何尝不希望有一个有才干、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儿?林语堂记得父亲曾在读完一篇上海某杂志上一位女作家的文章后,叹了一口气,说:“哦,我怎能够得着一个这样的媳妇呢!”此时的他不会想不到家中有一个一样聪明且苦心求得新教育的亲生女儿,但是若要把女儿送往福州读书,单是川资杂费一年就得至少六七十元,他一个经济拮据的乡村牧师又怎么才能筹集到这笔费用呢?

永远的故乡

不仅仅是美宫,就是林语堂去读圣约翰大学这个事情,也是拖到最后一天才确定。那时林语堂的二哥已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可以赚钱供弟弟读书了,但是父亲对此仍没有把握。这名乡村牧师不得不求助于一个曾经的学生,那个学生以前是一个聪颖而贫寒的孩子,当他受业于林至诚的时候,身为老师的林至诚送他一顶帽子作为礼物,在当时的中国,师生之间还严守着一直传承的规矩,“老师是终生的主,是儒家‘君,亲,师’中的一位。”这个学生对这件礼物终身不忘,当它已破烂到不能再戴时,他发誓一生不再戴其他的帽子,而他也的确做到了。在老师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已经成为漳州的一名富翁,正是他借给林家的一百银元,终于消除了林至诚是否要再送一个孩子去读圣约翰大学的困扰。

就在林语堂要起程前往上海的时候,他的二姐美宫的婚事也到来了,两人去往同一个方向,新郎家在坂仔通往漳州的水路边上,林语堂就在路上停下,参加二姐的婚礼。婚礼过后,美宫从她嫁衣的袋子里面拿出四角钱给弟弟,在分手时,她含泪微笑说:“和乐,你有机会去读大学,你的姊姊,因为是一个女孩,不能去。不要糟蹋了你的机会,立定决心做一个好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著名的人物。”

林语堂深知他去读圣约翰大学乃是出于父亲热切的期望,他也深知二姐的愿望。二姐的事情让他既难过又不安,“有一种感觉,仿佛我是在替她上大学”。多年以后,林语堂仍对二姐的话念念不忘,后来林语堂在分析自己如何从一个“异教徒”最终成为基督徒时,在心里问自己:“想成为一名基督徒,就是如二姊告诉我的,是想做一个好人,一个有用的人吗?”

童年的林语堂站在牧师住宅的阳台上遥望四周的高山时,对于父亲所说的“上帝无所不在”,他感到既惊异又困惑。当他成为一名名动天下的作家时,无数读者爱上他所提倡的轻快随便、崇尚自然和闲适的生活哲学,并对他这些思想的来源感到好奇,对此林语堂说,这些都是坂仔的高山带给他的影响,它们给予他一种“高地人生观”,这就像父亲和二姐对他的影响一样,已经深化为他的性格。

在自传体小说《赖柏英》中,林语堂借主角之口说起这些山对他有着怎样的作用:“你若生在山里,山就会改变你的看法,山就好像进入你的血液一样……山的力量巨大的不可抵抗。”

更何况,坂仔村外的高山,也是二姐美宫永远的安息之地。在林语堂进入圣约翰大学的第二年,美宫却不幸因瘟疫而亡故了,一家人为她营造的墓地,就在坂仔村外的高山接近东南敞亮处的一带横岭上。

幼年的林语堂经常仰望着这些高山出神,那时他有一种感觉,“接近那些高山是接近上帝的伟大……这些高山已成为我及我宗教的一部分,因为它们使我富足,产生内在的力量与独立之感。”

高山带给童年的林语堂无尽的幻想,在今天的寻访者看来极为普通的山川,在他看来却是无比的“秀美”,“板仔村之南,极目遥望,但见远山绵亘,无论晴雨,皆掩映于云雾之间。北望,嘉溪山矗立如锯齿状,危崖高悬,塞天蔽日。冬日,风自极狭窄的狗牙谷呼哨而过,置身此地,人几乎可与天帝相接。”

此外,十岁后每年在回家或返校时的西溪之行也都是让林语堂极为留恋的时光,“乖坐帆船的旅行,是另一种永久印在我心头灵性上的经验。因为我们是在南方,从我们乡村到漳州的西河河谷这一段路真是美不可言”;“有时,我们听见别的船上飘来的幽怨悦耳的箫声。音乐在水上,上帝在天宫。在我那童稚的岁月,还能再希望什么更好的环境呢?”

林语堂觉得,正是坂仔的山水带给了他观察世界的方式,无论是他的爱好,还是他的行事风格,无一不受其影响。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文学论战中,曾有普罗作家批评他不懂平民的生活,因为他常在文章中说到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对此林语堂感到好笑,那些批评他的人都是自幼即居于都市,他们又怎么能知道一个农家子的感受呢?“在他们看来,好像清风明月乃是资本家有闲阶级的专利品。”

在作品中,林语堂一次又一次赞美坂仔的青山,“我相信我仍然是用一个简朴的农家子的眼睛来观看人生……如果我会爱真、爱美,那就是因为我爱那些青山的缘故了……如果我自觉我自己能与我的祖先同信农村生活之美满和简朴,又如果我读中国诗歌而得有本能的感应,又如果我憎恶各种形式的骗子,而相信简朴的生活与高尚的思想,总是因为那些青山的缘故。”

后来林语堂因为时局原因无法再回到坂仔,晚年的他定居于台湾的阳明山,那里能听到闽南乡音,使他感到快乐,仿照金圣叹的“不亦快哉”,他也写了《来台以后的快事廿四条》,其中一条如下:“到电影院坐下,听见隔座女郎说起乡音,如回故乡。不亦快哉!”晚饭后看山则是他的另一条“不亦快哉”:“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胧里,下面天母灯光闪烁,清风徐来,若有所思,若无所思。不亦快哉!”在这个时候,他是否忆起了童年时站在牧师住宅的阳台上面对青山时的幻想?

上一篇:股份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制度下一篇:卜算子慢,卜算子慢钟辐,卜算子慢的意思,卜算子慢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