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于林语堂的研究及存在问题的反思

2023-02-18

1国内林语堂研究的概述

本文中,笔者通过梳理中国知网上主题涉及林语堂的博士论文和部分较新有代表的核心期刊文章,提出一些肤浅的个人观点。有的博士论文是专门研究林语堂,如冯智强的《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本文从林语堂跨文化传播中国智慧的历史文化语境、跨文化传播的中国智慧、林语堂英文著译思想研究、翻译策略研究、创作策略研究和著译域外读者接受与反应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其他专门研究林语堂的博士论文有:丛坤赤的博士论文《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施萍的《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董燕的《林语堂文化追求的审美现代性倾向》和王少娣的《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等。这些论文从审美文化、文艺学和翻译等不同视角,发表了真知灼见。

还有一些博士论文是部分章节涉及到林语堂的研究,如高鸿的博士论文《跨文化的中国叙事》。这篇论文比较研究了美国作家赛珍珠、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和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从不同的层面研究他们作品的“跨文化”与“叙事”的关系,探讨在异质文化语境下文学创作如何实现了文化的意义。其他一些部分章节涉及到林语堂研究的博士论文有:吕黎的《中国现代小说早期英译个案研究(1926-1952)》、何子章的《差异及对立的终结》、陶丽霞的《文化观与翻译观》等。这些论文多以翻译研究为代表,或从宏观翻译学理论出发,或从微观具体翻译作品比较出发,谈林语堂著译研究。国内对于林语堂著译研究呈现出比较热的趋势,今后这个领域的突破会有一定难度。

有些文章不能算林语堂研究的相关前沿,原因有两点:一是发表年代较早;二是研究不是主要针对林语堂,只是涉及到他。这些文章中比较有代表的是:杨剑龙撰写的《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与〈圣经〉文本》和《教会学校文化教育与中国现代作家》,分别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和《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李湘敏撰写的《民国时期的福建教会学校》,发表于《教育评论》2000年第1期。这些文章都谈到冰心、许地山、林语堂等作家与教会学校文化,它们给林语堂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出生于乡村牧师家庭的林语堂曾经在圣约翰大学神学院读书,这种经历对于他作品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他直到晚年才皈依基督教,这些都是今后研究可以再开拓发展的空间。

2不谋而合的研究及其局限

柳世平的文章《〈京华烟云〉中“姚木兰”的现实原型探讨》发表在《名作欣赏》2012年第5期。其中部分观点与2012年《山花》第2期中司娟的文章《论林语堂的女性观》不谋而合。这使人想起牛顿和莱布尼茨于相近的时期,在微积分领域得出了相同的研究结果。

在《〈京华烟云〉中“姚木兰”的现实原型探讨》一文中,柳世平指出:姚木兰的塑造,部分源于现实原型林美宫、陈锦端。林美宫是林语堂的二姐,对林的一生有巨大影响。让读者联想到《京华烟云》中,姚木兰与阿非的姐弟之情。通过考据材料和进行比较分析,柳坚信木兰这个姐姐形象,其原型是来自林的二姐。他们身上都有过一段浓浓的姐弟情。林语堂的初恋是陈锦端,林在大学读书时,经陈的两位哥哥认识的。二人相恋并且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陈锦端美丽异常、可爱活泼,而且多才多艺,是林语堂心中的偶像。陈对林语堂也是一往情深,但由于其父的反对,葬送了这桩美好姻缘。这给林造成了极大的情感创伤。柳世平认为这是一段无法向人表述的苦恋心结,于是林语堂便诉诸于《京华烟云》,在作品中,林语堂以陈锦端为原型,塑造了姚木兰这一理想的女性形象,木兰的美貌和才智以及她与孔立夫错过的恋情都有现实中林语堂与陈锦端的影子。

司娟在《论林语堂的女性观》一文中指出,二姐给了林语堂童年生活中最大的影响。美宫给予林无私的关心,且具有牺牲自我的精神,将求学的机会留给林语堂。二姐的不幸早逝和二姐给予他的关爱,使得林语堂关注女性。在林的一生中,初恋情人陈锦端也对他影响深刻。作为圣玛丽女校的学生,陈锦端美丽而且有才华,丝毫没有富家千斤身上的缺点。但后来因为两人门第悬殊,林语堂和陈锦端被活生生地拆散了。陈锦端已经留在了林语堂的内心深处。林语堂通过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尽情地宣泄出了他的情感方式。

柳世平和司娟的研究非常好,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没有将林语堂的女性观和女性形象与芸娘、秋芙和董姬这三位女性相结合比较研究。存在这样的疏漏非常可惜。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参考江帆和范若恩的文章《假想的文化守成主义和变形的镜子--论林语堂英语小说》。文章发表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文章指出:林语堂将《浮生六记》译为英文,对芸娘顶礼膜拜。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他再次提及芸娘,而且同时提及另外两位中国妇女--蒋坦所著《秋灯琐忆》中的关秋芙和冒襄所著《影梅庵忆语》中的董姬。在《京华烟云》一书中,木兰享受生活的方式和《浮生六记》、《秋灯琐忆》和《影梅庵忆语》中女主人公行为如出一辙。

3风格迥异的研究

高鸿的博士论文《跨文化的中国叙事》和施萍的博士论文《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都对林语堂的《中国传奇小说》进行了比较有意义的研究,但是两人的研究方法风格迥异。

高认为林语堂在编译《中国传奇小说》的同时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朱门》,也打上了中国小说“传奇”的特色。《朱门》里没有了《京华烟云》和《风声鹤峡》那样明显的主题表现,全书的重点是放在人物的传奇特性和故事曲折的表现上。林语堂说所选的中国“传奇”中,冒险和神秘小说之首的是《虬髯客传》。高将它与《朱门》进行了比较研究。高鸿的论文优点是比较分析合理自然,避免了有些学者运用心理分析和神化原型等流派分析文本时的按图索骥和牵强附会。其问题是对于作品情节内容的介绍过多,所占篇幅超过了分析评论的部分。但是文中不仅谈了高自己的观点,还补充了金庸等其他学者的观点,这是难能可贵的。将来我们如果进行研究,是否可以把《中国传奇小说》中其他故事中的一些人物与《京华烟云》和《风声鹤峡》等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呢?高比较的是相似性,我们是否可以比较人物的不同之处?如果文章的立论和展开,完全建基在表面现象的某些相似点上,而没有更深入的问题发掘,则容易沦为肤浅的比较,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学术价值。关键是要找到了一个有学术价值的可比性的基点。方平先生的文章《王熙凤和福斯塔夫———谈“美”的个性和“道德化的思考”》,将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物相提并论,提出了对于“美”和“善”、艺术魅力和道德评价间的问题。

施萍的博士论文,将林语堂的《中国传奇小说》20个故事中的部分翻译与原作进行比较研究。施萍最精彩的比较分析是元稹的《会真记》与林语堂翻译的《莺莺传》。崔莺莺在《会真记》中,娇羞克己,温婉寡言。而在林语堂翻译的《莺莺传》中,崔莺莺的刚烈果断成为性格主导的一面。在发现元稹变心后,她痛苦和愤怒,多年后对元稹仍然不宽恕。施指出林语堂甚至没有为崔张的爱情设置外部障碍,在林语堂的翻译中老夫人几乎暗许了这桩婚事。不幸的是由于性格的弱点,元稹自己断送了一段美好的姻缘。外在因素造成的悲剧可以通过改变外在因素而使悲剧成为喜剧,但是性格因素造成的悲剧是人类无法避免的噩运。施萍认为,林语堂身处中西文化交汇之林,站在人类文化的立场来审视人类自身。他对人本身的兴趣远远大于对故事情节的兴趣。施萍的博士专业是文艺学,其论文在进行分析比较时,引用了一定的文艺理论,提出了哲学思考。这些通常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欠缺的,我们应该向其学习。但是施萍没有引用多少翻译学的理论,毕竟研究对象涉及林语堂的翻译。这是其论文美中不足的地方。

4国内林语堂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不论是博士论文,还是中国知网上核心期刊中的文章,其研究林语堂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部:《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和《浮生六记》等。谈翻译研究的文章往往以《京华烟云》和《浮生六记》作为文本材料;谈小说创作多以《京华烟云》作为引用例子。这几部作品已经有被嚼烂的趋势了,应该尝试研究林语堂的其他作品。而且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了30卷本的《林语堂名著全集》,为林语堂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研究林语堂翻译领域比较有新意的是王少娣。其文章《林语堂文化立场观照下的韵文翻译》发表在《外语学刊》2012年第2期。文中引用了林语堂翻译的《东坡诗文选》和《冥寥子游》的部分精彩例子,让看了太多谈《京华烟云》和《浮生六记》翻译研究的文章的读者感到眼前一亮!我们期待将来有更多类似的有创新的佳作出现。

李平的《一个文本,两种表述:〈林语堂双语文选〉简评》,发表于《外语研究》2012年第1期。文中指出钱锁桥的这本中英文双语文选收录了25篇皆出自林语堂之手的中英文姊妹篇。李平认为,林语堂是少数几个可以同时用中英文创作的中国作家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汉译英、英译汉都有名译的翻译家之一。同时,林语堂也可能是自译最多的中国作家、翻译家。萧乾、白先勇、张爱玲等人的自译并不多,但已经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在对中外自译研究的综述中却没有提到林语堂。李平相信这本《文选》有助于自译研究和林语堂翻译研究的继续进行。笔者想接着李平的观点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国内至今没有用英文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林语堂研究的博士论文,这与林先生几十年用英语进行创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些研究林语堂的博士是文艺学专业,其论文用中文撰写可以理解,毕竟是中文系的学生。但是有的博士其专业是英语语言文学,仍然用中文写博士论文,这是很可惜的。

5结语

在国内主题涉及林语堂的博士论文和部分较新有代表的核心期刊文章中,有专门研究林语堂的,也有部分章节涉及到林语堂的研究,它们从审美文化、文艺学、翻译和教会学校文化等不同视角,发表了真知灼见。有些研究不谋而合,如关于林语堂的女性观研究。有些文章研究的作品相同,如《中国传奇小说》,但研究方法风格迥异。国内对于林语堂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研究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几部,至今没有用英文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林语堂研究的博士论文。

参考文献

[1] 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04.

[2] 李平.一个文本,两种表述:《林语堂双语文选》简评[J].外语研究,2012,(1):107-109.

[3] 柳世平.《京华烟云》中“姚木兰”的现实原型探讨[J].名作欣赏,2012,(5):68-70.

[4] 施萍.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D].华东师范大学,2004.

[5] 司娟.论林语堂的女性观[J].山花,2012,(2):127-128.

[6] 王少娣.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上一篇:浅析新环境下的人事档案管理下一篇:浅谈高中英语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