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研究

2022-09-11

1 建立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为主体的分阶段递进式教学模式

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分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采取分层次分阶段过关的递进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即将机械专业各专门化方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分解到四个学期即四个阶段,并制定各阶段的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和实践教学任务。学生必须完成前一阶段的实践教学任务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即递进式。各阶段的实践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制订是围绕生产过程这条主线进行组织的,以项目形式体现其教学内容。

将实践技能的培养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强化技能训练等三个层次,不包括实验、见习和生产实习等,基本技能训练作为最低层次由专业教师进行考核,并要求学生达到这一阶段的考核要求;专业技能考核作为第二层次的考核实行教考分离,由学院组织统一考核;将集中综合强化技能训练作为最后阶段最高层次,由技能鉴定部门组织考核,让学生最后取得相应技术等级证书,最终达到培养目标。

2 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体系

要建立完善的分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要建立一个独立于理论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生产(加工)过程为主线,学生技能培养为主体的不受理论约束的教学体系。

2.1实践技能培养的目标体系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职业岗位(群)和技术型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并具高职教特色的,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练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T"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首先,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设计实践教学计划,确定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度的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1:1。各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40%,不少于24周的整周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形成了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或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或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学院要实行严格的“双证制”,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大学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此,要积极引进、建设国家(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点、考点或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各专业方向都要选定权威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训练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接轨,选择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训练内容和考试要求列入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之中,作为学生毕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

2.2实践技能培养的内容体系

实践技能培养的内容体系是以生产(加工、设计)过程为主线,分阶段制订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一般采取按能力层次划分的“递进式”的实践技能培养模式。因此,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具有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特点。专业理论按职业技能来设计模块,综合设课,整体优化,形成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时间安排上,实训室白天晚上均要开放。随时有实践指导教师值班,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甚至交给学生自己管理。打破传统的学生按照教师事先布置好内容和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训项目和设备进行实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各专业方向要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实践能力要求及实践教学特点来确定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技能要能满足未来岗位群的最低要求,专业技能必须得到全面训练,要能适应其就业的广泛性和可选择性,专业实践必须在与实际工作环境基本类似的实践环境中进行。最后,在一专多能的前提下,必须确保学生获得综合性训练。

3 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突出实训项目教学

实践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和教材,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单、卡、报告,实习指导书等实践教学文件和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在实践教学计划中。明确实践教学目标要求之后,就必须制定完备的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以及考核方式、方法等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实践教学用书,一般应包括教材、讲义、实验实习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指导书、技能训练指导书、实训项目单、实训项目卡、实训项目报告,设备操作手册、各类专业技术规范,还有音像、计算机软件及期刊等参考资料等。

摘要:高职教育的特点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所以实践技能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技能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素质,它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与高职教学特色,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高职学生,实践,教学

上一篇:古着服饰再设计及其应用研究下一篇:试论低碳经济的技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