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知识溢出在创业活动中的作用体现

2022-09-11

1 引言

我们知道, 创业活动的产生来自于不同的创业机会, 创业机会的本质是具有创造新价值的潜力, 创新程度不同是创业机会之间产生异质性的根源, 是决定创业机会不确定性水平的关键。不同国家及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 创业活动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及作用机制也不同。研究发现, 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创业水平呈现先递减后递增的U型关系。Naudé (2008) 指出,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 因缺乏充足的就业机会而产生大量的创业, 这一阶段的创业主要是以模仿型创业为主。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大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凸显, 高效的现代生产部门使得生产要素不断从传统部门流向现代部门, 就业机会大量出现, 相对稳定的就业收入加大了人们的风险厌恶倾向, 这些因素均导致就业比例上升, 创业水平下降, 这一时期仍然是以模仿型创业为主。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社会消费显著增加, 人们的多样化生活与消费观念发生明显变化, 创业活动出现逆转, 创业水平上升, 此时模仿型创业比例减少, 创新型创业比例明显增多。

实际上, 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创新型创业与模仿型创业都同时大量存在着, 且具有不同的重要作用, 从不同层面上促进着各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具有较高的创业活动水平, 且其创新型创业活动多、水平高, 鼓励和支持各类主体创业活动已成为各地政府政策关注的重点。目前, 多数国家对创业活动及创业政策关注的重点已不再停留在创业者的数目增加上, 而是对经济增长特别是经济转型有较强促进作用的创新型创业群体。我国改革开放之初, 由于制度变革带来的大量的创业机会, 本质上是由于供给不足和制度环境的变化带来的, 单纯的产能释放就能带来国民收入的增长, 因而, 这一时期的创业活动主要是模仿型创业活动。但改革开放至今, 特别是国际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结构急需转型时期, 过量的模仿型创业, 不仅不利于创造新价值, 而且破坏了经济正常秩序, 造成了大量的重复性生产建设及过剩产能, 导致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损耗。我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发展战略, 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鼓励更高质量的创业活动, 以此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持续健康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广泛的技术创新和创业活动, 特别是我国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 高质量的创业活动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

2 知识溢出创业理论

作为创业者来讲, 该如何选择创业类型及进行创业活动才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呢?Acs (2009) 等学者提出了“知识溢出创业理论”, 引入了内生增长模型, 把创业看作突破知识过滤、实现知识溢出及商业化的过程, 进而构建了一个包含创业行为的数理模型, 其主要观点包括:一是由于新知识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因而科研机构、研发企业等产生的新知识并不会全部得以应用, 由此产生了知识过滤, 而创业则是实现知识从现有组织内溢出的重要途径。二是知识溢出形成了内生的创业机会来源, 因此, 创业者通过开发这些机会可以实现知识的商业价值, 进而使企业获得投资回报, 并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说, 通过加强知识的扩散和传播, 能够使得创业活动有效开展, 并可以将知识转化为商业与经济价值。三是知识溢出创业不仅能促使创业企业实现知识溢出与转化, 还会增加经济中的知识存量, 因此, 经济增长不仅与现有科研机构及企业的研发所生产的新知识有关, 还与经济中的创业数量有关。知识溢出创业理论通过引入创业环节对内生增长模型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为揭示知识促进经济增长内在作用机制提供了微观基础, 但该模型并未深入研究创业活动的具体过程, 也没有体现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抉择。基于上述观点, 本文从商业知识溢出效应入手, 研究创业活动演变与创业决策过程。

3 知识溢出条件下的创业选择

创业活动是创业者技能的具体体现, 它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知识的价值, 成功的创业不仅是技术知识与商业知识相结合的过程, 同时也是对市场的拓展和占有的过程。创业过程能够推动新技术的应用, 而在通过市场传递与实现这些价值的过程中, 这些商业信息和知识是技术商业化应用不可或缺的资源。同时, 新的技术知识与商业知识一样, 无论是在研发领域或应用过程中, 都可能通过阅读科技文献和专利说明、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企业间合作、逆向工程等途径发生不可避免的溢出, 这种溢出也为后来者产生了“搭便车”效应。相比较而言, 研发活动产生的新产品或新技术能够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而限制或延缓知识溢出, 而创业实践所产生的新的商业知识却常常得不到相应保护, 并且有些商业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会形成公共知识, 进而造成了大量的不受限制的模仿应用, 这种商业知识溢出并不能使创业者由于对商业知识的创新而生产生相应的回报。现实中, 基于成功的商业模式进行模仿创业和衍生创业的现象非常普遍, 正是由于商业知识溢出效应使得大量的模仿者易于跟随先进的商业创业模式, 以减少创业成本。

商业知识的溢出方通常为市场的开拓者和创新者, 他们从事的商业模式或创造的新产品、新技术等对于市场来说都是新事物, 没有可复制或模仿的成功先例, 而是要不断地摸索和尝试, 并承担一定风险, 以实现市场的认可。随着先行企业的创业成功, 再经过一定的实践探索与积累, 便会逐渐形成一个符合企业商业逻辑, 与企业技术及管理方式等相匹配的商业模式, 而这种商业模式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模仿, 那么此时商业知识溢出的实质就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流行和扩散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会伴随新行业的形成与发展或者成熟行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也是新市场的形成过程。率先进入市场的创业者一旦受到广泛认可, 便可在市场上站稳, 而其成功的示范效应对于那些以前创业失败者或尚在徘徊的潜在创业来说无疑形成了一种激励, 有助于吸引潜在创业者进入市场。同时, 率先进入市场的创业者会为潜在创业者们提供了观察和学习的机会, 模仿者们在创业过程中一般不需要经过技术、管理等的创新, 或仅是对现有产品、服务等做微小的改变, 主要是通过模仿或跟随他人从事创业活动, 因而降低了模仿者创业的成本, 也减少了其创业风险。但模仿型创业者作为创业跟随者, 也易于使得其对创业风险认识的自动降低和对创业效能认识的盲目提高, 进而可能导致盲目乐观。那么, 当市场中大量的盲目乐观的激进者和急迫改变现状的失业者进入模仿型创业者队伍时, 就有可能导致过多的“错误进入”, 这样就会使得创业风险增长而带来负面影响, 甚至会因不合时宜地过度进入造成市场混乱。对于地区发展而言, 创业者的各类创业实践和商业活动不仅丰富了区域的知识量, 同时也会由于商业知识的溢出效应促进了其他创业者与当前企业管理者能力的提高, 因而有助于整个地区企业发展的环境变好。

4 结语

综上所述, 商业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类型的选择要依赖于其对创业机会的把握。因此, 以创新程度为依据对创业类型进行区分, 可以把创业活动划分为创新型创业和模仿型创业。创新型创业是指那些通过对现有技术、管理等的创新、变革或率先抓住具有较高创新性机会的创业活动。这类创业活动往往具有较高的创新程度与竞争性, 在行业发展上有一定前瞻性与领导力, 但由于其以新知识的产生与创造为基础, 因而也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较高的创业成本。模仿型创业一般不需要经过技术、管理等的创新, 或仅是对现有产品、服务等做微小的改变, 创业者主要是通过模仿或跟随他人从事创业活动, 这类创业活动的创新性不强。基于知识溢出的角度, 创新型创业者是知识溢出的主体, 模仿型创业者是知识溢出的客体。

摘要:当前, 国民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转型的关键期,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成为我国推动这一转型的重要举措。不同的创业机会能够促成不同的创业类型, 而创业机会的捕捉则依赖于商业知识的溢出。同样, 研发活动成果的利用与转化都离不开商业知识的溢出。商业知识的溢出有利于市场上不同类型的创业活动竞争, 也能够促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创新型创业,模仿型创业,知识溢出

参考文献

[1] Acs Z J, Braunerhjelm P, Audretsch, D B&Carlsson, B.Theknowledge spillover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9 (1) .

[2] NaudéW.Entrepreneurship in economic development[D].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UNU) , 2008.

上一篇:“杀鸡焉用牛刀”——对法律解释规则排序之质疑下一篇:深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