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体现

2022-09-17

创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发展力的民族。教育必须努力把“创新”注入到青少年的精神内核, 让他们拥有创造的欲望和创新的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文化课是基础, 专业课为主体。数学作为必需的文化基础课, 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进程。另一方面, 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 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数学具有育人功能, 数学是一种文化, 其崇尚理性、弘扬人性也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不应一味的从“本本”出发, 而应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实施创新教育, 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 使他们对数学的感情由“厌, 怕”转为“乐, 想”。以致自觉地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运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这种创新教育的思想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呢?

1 理解创新教育, 唤起创新意识

所谓的创新教育, 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 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教育。它重在培养人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和胆量以及创新能力。其中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和胆量是进行创新性活动所必备的一些心理特征, 称之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又称为创造力, 指根据一定目的, 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且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因此, 简而言之, 创新教育应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训练。

哲学家说, 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 思想是一个人所以成为人的标志。因此, 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有自己的思想, 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 放开他们的手脚, 让学生不迷信古人, 不迷信名人, 不迷信老师。想的结果正确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 关键在于想的意识和过程。

智慧只有在和智慧的碰撞中才会产生动人的火花。因此, 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切磋、探讨和争辩, 是激发创新智慧、超越常规思维的“利器”。在切磋、探讨和争辩的过程中, 学生思想活跃, 相互启发, 取长补短, 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有利于突破常规, 迸发出创新的智慧火花。

每个学生的先天资质不同, 成长背景不同, 导致个体差异也不同。教师应善于用不同的标准去要求不同的学生,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自身的特点出发, 探索创新的途径, 体验成功的乐趣,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成才方向去进行创新。

2 和谐师生关系, 激发创新兴趣

2.1 任何创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教师的重要模范作用可见一斑。一支创造型的教师队伍是目前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数学创新教育的关键。所谓创造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 将其积极地运用于教学中, 并且有独到见解, 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师。也就是他们本身要有创造力, 在教学中要有奇思妙想, 至少应该具备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因为教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常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 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 同时也在模仿教师的思维过程。因此, 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 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造热情。作为教师要努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掌握更具有创造性, 更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 不断探索和创新, 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2.2 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

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即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对高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课堂而言, 就是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 使其思维得以飞翔, 创新潜力得以发挥。因此, 我们要: (1) 改变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在数学教学中, 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 实现由“教”向“学”过渡, 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2) 保护学生个性。我们意识到, 越是成绩差, 个性越是很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 久而久之, 使学生形成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 最终导致从众性的养成。研究表明, 从众性与创造性呈现负相关, 而有创造性的学生往往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因而, 对学生个性的保护实质上也就是对创新精神的一种保护。 (3) 改善师生关系。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创新土壤, 就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导与学生服从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 而是指导者, 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 更应当是人格平等的朋友。只有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获得平等, 在教学上变成合作伙伴时, 就会时时处处激发学生创造兴趣, 使他们的直觉思维和求异思维才能不断发展, 大胆质疑的习惯才能迅速养成。

2.3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一个人涉猎知识越多, 知识面越广, 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 创新能力就越强。在教学中, 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 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 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 鼓励学生学习成才, 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 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完成一件任务或是回答对一个问题时,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一种评价, 尤其是对学生个体的评价, 会让学生对于教师设下的问题都能够积极的思考, 得出各种各样的的办法。不但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成就动机,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同时, 形成推崇创新, 追求创新, 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3 训练思维方法, 培养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造思维, 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的督导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数学是抽象出的关于秩序与模式的学科, 是对世界与生活的理性思考及终值判断。“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是在数学教育者及学习者熟知的一句名言, 因此数学教育应是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将他们的思维培养得更具有创造性, 必定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动力和乐趣。

3.1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积极思维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启动学生积极思维, 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 提到数学就会想到大量繁琐复杂的公式和演算。有的陷入了题的海洋, 并乐此不疲;有的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很少有从这些枯燥的内容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生活的观察与认识, 以及对理性精神的认同、强化与提升。数学不但没有起到明智的作用, 反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乃至质疑, 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深挖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 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主要源泉。”因此教师合理设计问题情境, 让数学融入到生活中,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激起学习兴趣, 诱导积极思维, 把知识作为过程而不是结果教给学生, 为学生的思维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

例如:在学习函数图像应用时, 可以引用一个有关手机收费的实例提出问题, 以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某通讯公式手机收费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每分钟收费0.3元, 无月租;第二种:每分钟0.2元, 月租20元。若在这两种方式中作选择, 何者为优?学生听到与自己有关的问题, 就会非常感兴趣的去思考、计算, 做出恰当的选择, 也体验到了身边的数学。再如:在概率学习, 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彩票中奖的问题, 某地一种福利彩票, 是从01、02、……、35这35个数字中选7个投注。摇奖时, 7个数字全中时, 为特等奖, 可得几百万奖金。某人花去数百元却都与中奖无缘。看到有的人只买一张就中了奖, 羡慕得要命。后来他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还请“高手”仔细分析研究, 但花了上千元, 仅中了2次末等奖。是他运气不好吗?为什么买了不少却中不了奖呢?带着这样的疑问, 就会把学习知识转化为“自我需求”, 近而得到中大奖比出车祸的概率还要小的结论, 中不了也不要懊恼。

在此情景中学习, 一方面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另一方面学生知道了数学又运用于生活, 使他们在生活中主动地去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

3.2 鼓励大胆想象, 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一种灵感, 在长期实践, 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 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 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 违反常规的解答, 标新立异的构思, 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 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富克斯说过:“伟大的发现, 都不是靠逻辑的法则发现的, 而都是由猜想得来的。”众所周知, 数学史上不少的数学发现来源于直觉思维, 如笛卡尔坐标系、歌德巴赫猜想等, 应该说它们不是任何逻辑思维的产物, 而是数学家通过观察、比较、领悟、突发灵感发现的。

例如, 在开始学习导数时, 利用物理中的瞬时速度的公式引入;在学习极值、最大值时, 将我们身边实际问题如最大面积、最大利润引入;在学习定积分概念时, 从概念的几何、物理背景出发;同时在教学中经常运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 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 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猜想, 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得出最具有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的模型, 反过来再将这些模型创造性地应用到解决相关问题中去。达到训练学生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的目的, 如善于发现问题, 沟通各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干。

3.3 强化问题意识, 培养质疑思维

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思维环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发现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发现问题。因此, 教师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即使通过质疑、解疑的检验发现这个问题是错误的, 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是有益的。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高质量的提问, 使学生不断产生‘是什么’、‘为什么’的定向反射。”在数学问题中, 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会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这种认知冲突, 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教学中, 一方面,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 创设情境, 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 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的质疑是创造思维的集中体现。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 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 特别是同学的观点, 由于商榷余地较大, 更要敢于质疑。并且鼓励学生用于实践、验证,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 要把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勇于求异, 通过学生提问、讨论、类比以及教师的引导、归纳, 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经验去探索和发现, 从而获得新知, 这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一个再造的过程, 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

3.4 注重课外实践, 发展创造思维

数学应用与数学知识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 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提高数学创造力。美国国父华盛顿曾经说:“读书而不能运用, 则书等于废纸。”数学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实实在在的接触生活中的数学。开展第二课堂, 既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又拓宽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在自主、愉快的活动中接受教育, 感受成功、创造的喜悦;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愉快学习, 同时又培养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 接受生活中的数学以及将生活数学化。例如:数学竞赛、实际调查、收集生活中的数据、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等, 进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思维能力。

4 结语

实践表明, 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的。创新不是想当然的凭空臆造, 他必须建立在知识的传承和应用的基础上, 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基础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是一项宏伟的工程, 任重而道远。因此, 教师必须深入领会和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 既继承前人又勇于开拓新境界的创新精神。把握新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模式、更新教学内容, 开展创新思维训练, 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自由气氛, 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摘要:创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发展力的民族。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教育,数学课堂,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数学教育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4.

[2] 谢传健.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N].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3] 吴中才.利用数学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中学数学教学, 2002, 2.

[4] 唐殿强.创新能力教程[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交互式设计与开发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应用下一篇:中职历史课堂合作学习低效性成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