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教学时歌曲演唱感觉调控的引导

2022-09-12

正确的认识歌唱与发声, 客观的反映歌唱与发声的规律, 熟练掌握技能与技巧, 是演唱者的心理活动对歌唱与发声深入认知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 就是从抽象的演唱思维到演唱实践, 这就是认识歌唱与发声的内在规律, 认识声乐教学的途径。感觉是构成认知歌唱与发声过程的初级阶段, 即感性认识。从认知规律来说, 对任何事物的认知, 必须经过这一初级阶段。

人们的主要外部感觉器官就是眼、耳、舌、鼻、皮肤, 因此, 我们的歌唱与发声感觉也主要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等。从心理学角度讲, 歌唱与发声感觉是人的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声音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我们欣赏演唱, 大当歌声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 我们通过视觉反映出歌声清晰、明亮或深厚、圆润等特点, 通过味觉反映出歌声甘甜, 通过触觉反映出歌声细腻、柔和等。这样, 通过对演唱的各种感觉, 我们就认识到演唱的各种不同的属性。通过对感觉还可以使我们能够反映体内所发生的变化, 如身体肌肉运动及内脏器官的工作状况。

演唱的感觉, 是歌唱与发声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没有知觉就不能形成歌唱与发声的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的复杂心理过程。歌唱与发声的感觉既有认知特征, 又有调控作用。感觉的认知特征和调控功能对歌曲演唱是至关重要的。声乐的学习复杂而困难。因为歌唱这个“乐器”是歌者自身, 难以进行客观的研究。歌唱的发声技巧, 也难以用语言描画, 即使语言能描绘清楚, 学生也很难理解。因此, 学习声乐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从感觉入手。有时在一些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情况下, 单凭感觉就会有一个基本理解, 甚至准确判断。例如:声音位置感觉、声音共鸣感觉、气息控制感觉等等。这些从生理上都难以说明, 也难于传授, 更难于理解、控制和掌握。如果这些从心理感觉上去着手就会变得容易和简单, 因为感觉是人的天性, 感觉训练的作用就是充分利用人的天性来调解和支配自己的肌肉群协调运动的。感觉是道“门”, 只要打开这道门, 你就可以走进去, 并能感觉到它的一切。

1 情绪感觉的调控

歌唱表演中情绪的感觉应该是兴奋的、激动的、快乐的和美的, 也就是说歌唱者在演唱时, 要用兴奋的感觉、激动的感觉去唱, 或是用快乐的、美的感觉去唱。有了这些情绪感觉, 演唱就会沁人心扉, 如果没有这种情绪感觉, 就不是歌唱表演的艺术。演唱者的责任是不仅自己具有美妙的情绪感觉, 更重要的是让观众也具有相同的感觉。情绪像其他表现激情的过程一样, 反映的是客观现实生活。所以, 即使在音乐仅仅表现情绪时, 在某种程度上, 根据这些情绪, 我们不仅能判断出产生情绪的主体, 即人和人的精神生活, 而且还能判断出客体, 即产生这些情绪的人周围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我们在演唱歌曲时, 首先要对歌曲进行整体艺术构思, 根据作品思想内容确定演唱的基调, 既以什么情绪作为表达歌曲的基本感情。例如同属歌颂祖国的歌曲, 有以热爱之情的歌颂;有以崇高之爱的歌颂;就以赞美之情而言, 又有崇高的、庄严的、深情的、豪情的、热情奔放的、庄严宏伟的、豪放壮阔的等等。又如都属爱情题材的歌曲, 有表现爱的喜悦、欢乐、美好、、幸福之情;也有倾诉爱的忧郁、哀怨、痛苦之情, 因此在整体构思的艺术处理时, 就要对作品的演唱基调作一个准确的定位。同时, 要根据作品的风格和描绘的情景来确定演唱的风格和演唱的意境。从而更深刻的表达作品的内容与感情, 更生动的塑造人物形象, 更准确的表现作品的风格特点, 更真实的描绘作品的意境, 把作品所描写的生活、思想、感情展现在听众眼前, 使其声临其境, 从而强烈的感染听众。

2 音乐感觉的调控

音乐感觉有音高感觉、音强感觉、音的长短感觉、音色感觉、音量感觉、节奏感觉、协和感觉, 还有美的感觉 (歌曲中的连音、断音、装饰音等) 。声音是运动的, 它是以运动的特征被人感知的。我们对歌唱的认识是以动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觉来感知的。例如当我们听到一首歌曲时, 会说他的歌声优美动听, 或者说音韵甘美, 或者说他的歌声细腻、感情含蓄等。这些歌声的主观感受, 实际是音高、音量、音值、音色等音乐音响, 作用于人的各个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各种感觉。这些音响要素在和谐、对比、均衡、匀称等多样统一法则下, 形成变化的运动形象, 这个运动形象就是歌唱中的声音形象。

歌唱的音乐感觉也包含着节奏感觉。节奏感觉主要是以内心的感觉为依据, 体态运动感觉为韵律, 以情绪感觉为速度, 以情感感觉为起伏, 使之歌声律动鲜明、合拍中节。

3 呼吸感觉的调控

歌唱时的呼吸感觉在演唱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歌唱时的呼吸总体感觉是“漂浮感觉”。犹如充满空气的气球身体轻飘飘的, 又犹如身体腾空的感觉, 或舒适的感觉、或沉下去的感觉、深的感觉、扩张的感觉等。

演唱艺术实践证明, 要唱好歌曲首先取决于对气息的控制, 只有掌握对气息的控制能力, 才能使气、字、音结合为一体, 形成高、中、低音区声音统一, 从而使演唱能够负担起情感表达的重任。有些演唱者受“呼吸是歌唱的生命”的影响, 认为吸得越多, 唱的越好, 因此每天不断的坚持练习吸气、气息的保持, 殊不知“没有正确的呼吸控制就没有正确的歌唱”。气吸得过多, 并不能解决歌唱时气息不够用的问题, 相反会引起发声器官的紧张、僵硬、发声不流畅。我们平时讲话时, 不需要考虑呼吸方法, 因为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歌唱却不同了, 歌唱的呼吸需要人为的控制和练习, 但又不可违背人体的自然规律, 所以歌唱中的呼吸要有控制而不失自然。歌唱时, 气息要学会计划使用, 均匀的使用。使各部器官保持在吸气时的状态, 让气息在意识控制之下均匀使用。歌唱时不要主动“用气推声音”、“送气”、“给气”等。呼气的感觉是在于小腹、两肋肌肉以及横膈膜的收缩, 其他呼吸器官要保持自然状态, 这样发出的声音才丰满圆润。

4 共鸣感觉的调控

歌声的共鸣腔体是由胸腔、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头腔以及面部等构成。每个腔体的共鸣都有各自的共鸣点。胸腔共鸣点在肺部, 喉腔共鸣点在喉咽部, 口咽腔共鸣点在上腭, 咽腔共鸣点在咽壁上, 头腔共鸣点在额窦上, 鼻腔共鸣点感觉在鼻窦上, 面罩共鸣点是在脸的最前面部分。演唱者要想使自己的歌声优美动人, 必须具有一个较好的、稳定的共鸣点的感觉。演唱者好像在这个共鸣点上集中了自己的整个身心、思想的电波与声波, 并把它们融合在一起, 使声音得到美化。同时用心理感觉去体察共鸣器官的活动状态, 寻找共鸣时各部位, 以及声音特征的各种感觉, 用心理感觉去测定共鸣的大小、能力、活力、音色, 以及运动方向及距离等是否恰当。

各腔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也不能片面地、过分的强调某一共鸣, 以免顾此失彼。实际上, 各腔体是联合共鸣的, 只是在唱低声区时, 胸腔共鸣感觉多一点;唱中声区时, 口腔和面罩共鸣感觉多一点;在唱高音区时, 鼻腔头腔共鸣感觉多一些。只有充分体会和调动各种共鸣腔体, 声音才会优美动听。

5 读字感觉的调控

好的读字感觉是用手指玩弄双唇发“u”音的感觉;或是用字去抚摸自己的唇、齿、舌、腭等感觉;或者喷、弹、吹、吐的感觉;或者是要具有出字点的感觉;好的读字有气息流动的感觉, 喉咙内感觉到自由轻松、喉咙不参与读字工作。在读字时, 心理上要有一个整体的感觉, 决不能像像唱戏曲那样把一个字分成三部分。例如:“花”字, 不能读成h-u-a;“连”字不能读成l-i-an, 等等。美声唱法来自意大利, 意大利的语言特点是强调音节特征的。因此, 我们在不失中国语言特点、字音的清晰情况下, 把字化成双音节来读, 既保持美声唱法的吐字特点, 又具有中国风格。

歌曲演唱时要根据歌曲的音乐形象和情感, 处理好歌唱语言的节奏、韵味、轻重、强弱、快慢及断连等语调、语气和语势的表现, 特别是在演唱民歌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歌曲时, 更要注意演唱好字的韵味儿。只有掌握好歌唱语言的咬字吐字方法, 才能做到字正腔圆、字清意明的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与风格, 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与感情。

6 总体感觉的调控

歌唱的总体感觉, 统一领导着众多的具体感觉, 没有总体感觉, 那些具体感觉也难体会和寻找。有些具体感觉是在练习时已经固定下来, 最后是通过总体感觉把它们串联与协调起来, 为完整的演唱服务。歌唱时的“头腔空洞”的感觉、“喉腔打开”的感觉、“胸腔宽阔”的感觉和“腰围扩张”的感觉等等, 这些感觉都是从属于神经的支配。归根结底神经控制感觉是歌唱的总体感觉。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 主要通过神经的控制感觉去引导、协调各部器官紧密配合, 连续运动。声乐大师兰培尔蒂指出, 有三种感觉支配着歌唱活动。 (1) 对音高和音质的发展, 以及通过听觉神经对声音控制的感觉; (2) 通过神经触及的控制, 对波动和共鸣发展的感觉; (3) 通过整个身体神经的控制, 对能量和气息发展的感觉。

世界著名声乐教育家韩德森指出:歌唱者的责任, 不只是使自己感觉到感情, 而且要使听众能感觉到它。歌唱就是努力去感染, 一是感染自己, 二是感染别人。演唱者通过音乐、情感的表现, 把自己所受的感染传达给听众, 因此听众也受到音乐、情感的感染。这就是说, 首先要自己获得真正的感觉, 然后, 听众才能获得真正的感觉。

摘要:演唱的感觉, 是歌唱与发声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没有知觉就不能形成歌唱与发声的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的复杂心理过程。歌唱与发声的感觉既有认知特征, 又有调控作用。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声乐教学时歌曲演唱各种感觉调控的引导。

关键词:歌曲演唱,感觉,调控

参考文献

[1]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2] 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3] 韩勋国, 韩晓彤.歌唱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4] 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国有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的思考下一篇:电磁兼容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