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问题的探讨

2022-09-11

知识的多样化、分散化发展, 要求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单个企业独立进行研发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产学研结合是实现国家和区域的科技、教育和产业资源高度整合,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机制。高校是产学研结合的主力军, 一方面是高校集聚了大量的科技资源, 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产学研结合可以实现我国科技、教育和经济的紧密结合, 大力提升创新资源使用和产业发展动力,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医科院校产学研结合的重点是医药行业, 如中药新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这个行业有自身显著的特点, 如与人民生命健康密切相关, 能解决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保健等重大问题;产业化门槛高, 国家要求全国制药 (保健品) 企业必须通过G M P认证, 药品研发实验室通过GLP, 药品流通企业通过GSP, 使新药研发成本加大, 盈利能力下降;国家政策紧缩, 将中药新药、保健食品全部收归国家审批, 缩小医疗器械类在省级审批权限, 新产品审批过程延长;竞争激烈, 全国4500家药企、药物研究所和医科院校都在从事新药开发, 而由于化学药和生物药领域基本由国外大药企垄断, 其每年几十亿美元的研发费用, 使得我们国家在西药里很难有所作为;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强调团队合作, 新药研发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生产销售, 每一步具有专业性和承接性, 需要药理、药化、药效、制剂工艺、毒理以及临床医生的通力合作等等。

1 目前医科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1 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有多种形式, 根据科技成果所处的不同阶段, 即成熟度, 可以将科技成果所有权或使用权, 以一定价格一次性转让给企业或授权使用, 或将科技成果由中介公司进行评估, 以评估值作价入股企业, 共同开发, 利益共享以及将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 根据产品年度销售收入或利润按一定比例提取收益。不同的模式各有优缺点, 如一次性转让, 该模式简单, 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 不涉及双方今后长期合作, 但是技术和市场不能充分互补;如作价入股, 有利于重大技术突破和成果产生, 高校和技术人员成为企业核心力量,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1]。

1.2 企业委托高校进行项目研发

由高校或技术人员自筹资金组建企业, 适用于掌握全部生产要素, 投入不大而且管理简单的企业。企业创新能力强、创业热情高, 但是由于资金和资源限制, 企业成长速度和形成规模效益慢。如组建一些学科性公司, 包括软件开发、技术服务等。

1.3 企业共建研究机构

企业就某些热点和共性问题在高校建立研究中心或博士后流动站, 利用高校智力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如企业在我校组建了“现代中药研究中心”、“抗衰老医学研究所”等, 利用学校技术人才和设备资源, 根据企业需求立项研发。

1.4 建设大学科技园

高校利用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 利用政府提供的一定优惠政策, 建设技术平台和服务机构, 孵化科技产业和技术成果。迄今, 经科学技术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已达62家[2], 其中只有大连理工大学-七贤岭国家大学科技园、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里依托单位里有医科大学、中医药大学和中医药研究院, 其他科技园都为综合性和理工类大学, 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医科院校科技产业工作有一定难度。

在针对具体成果转化案例的时候, 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在高校和企业搏弈当中, 在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同时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上考虑提高科技成果对社会的贡献力, 这才是高校从事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的最终目标。目前, 我国医科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发展相对较慢, 成功案例不多, 特别是近几年来, 医科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与综合类和工科类院校相比, 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贡献。

2 医科院校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贡献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学研结合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对大学科技开发功能认识不足, 认为教学、医疗、科研是高校主业, 科技开发是副业, 忽视服务社会的责任, 没有在人员配备、政策制定、激励措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科技人员对科研目的认识不足, 搞科研只满足于发论文、拿课题、评成果、提职称的“四步曲”, 对科研成果的转化不热衷, 在课题-成果-专利-产业化的过程中损耗严重。我国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有6000~8000项, 而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到10%[3]。

科技人员对市场、对企业的需求不了解, 很少到企业去服务和调研, 目前高校科技开发活动的基本决策依据, 只有文献调查的占69%, 做过市场调查的只有34%, 做过专利调查的仅29%, 造成科研成果脱离市场, 对企业应用和服务价值小。医科院校科技成果集中在新药、医疗器械开发, 行业发展快、研发成本高、资金来源不足, 高校经费无法支撑到成果产业化阶段, 而企业不愿意过早介入承担研发风险, 这也使得高校和科技人员对产学研结合工作不愿投入太大精力。

2.2 企业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的创新主体仍为高校、科研院所, 这是长期以来体制机制形成的, 也与我国的真正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多, 企业类型多为劳动密集型, 技术创新还未真正成为大多数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有关。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往往忽略企业生产成本、周期问题和效率问题, 导致技术创新产生的产品或者服务与市场脱节, 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虽然国家目前要求申请创新项目资助必须以企业为主、高校科研院所为辅联合申请, 以此强化学研与产业的结合, 但实际在申请项目过程中, 企业主体作用并未真正发挥。

2.3 产学研结合利益保障机制不健全

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是高风险和高收益相伴而行, 如何保障各方利益, 需要探索。目前, 高校与企业基于科研需求, 以契约为基础实现创新活动, 但是双方由于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的不同, 在合作中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 产学研合作协议往往对责、权、利界定不清, 对风险共担没有共识, 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规定, 从而为日后利益分配、风险共担留下隐患。此外, 对协议的履行也缺乏有效的监管, 各方的履约守约意识也需要加强。如高校能够完成项目选题、研究和成果鉴定, 企业则对成熟产品工艺、生产、销售非常有经验, 而在合作的交接点上, 如中试、推广、信息沟通等环节上没有有效的管理制度, 大多数只能靠人为协调。

2.4 产学研结合资金来源不足

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科研、成果转化和生产三个阶段上的投入比例一般为1∶10∶100, 而我国在后两个阶段的投入比例要低得多[4]。对于那些研发周期长、投资大的基础项目, 由于技术革新还不是多数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企业因风险巨大往往热情不高, 企业不愿意过多投入, 而政府也缺少长期的、持续性的投入, 导致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难以开展, 而且, 目前风险投资市场也不健全, 导致研发的项目从成果到产品的关键前期环节无法顺利解决, 成果转化率低。

针对医科院校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具体特点, 在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的同时, 从医科院校角度, 宜从根本上提高科技成果产出质量和效率。

3 从根本上提高科技成果产出质量和效率

3.1 鼓励科技人员走向企业、贴近市场

完善科技成果奖励制度, 在科技人员绩效考评上设立特区, 提高从事应用研究的人员的待遇;设立并培育应用性学科, 加强中试基地和研发平台建设, 鼓励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鼓励科技人员参与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 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寻找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合作双方共赢的合作方式, 提高科技成果贡献力和效益。

3.2 完善大学科技园功能, 搭建孵化平台

为科技人员办企业、科技成果寻投资、社会企业找项目提供平台, 在国家、省市各级政策扶持下, 培养产业人才队伍, 形成特色产业链, 建设产业集群。在食品药品研发和检测、健康产业服务和咨询等领域拓宽医科院校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广度和深度, 增强医科院校人才和技术竞争力。

3.3 强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 构建产学研结合新模式

建议加大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支持力度, 鼓励相关产业实体成立产学研创新联盟, 设立相应产业重大创新专项基金, 在关键技术研究、技术基础研究以及公共性技术研究等方面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 并通过产业专项资金投入引导各类社会投资机构介入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早期技术研发当中。此外, 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战略联盟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促进联盟发展。

3.4 出台相关政策, 加强政府引导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世纪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迅猛, 也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 必须下大力气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支持医科院校、科研院所和药企从事新药开发活动, 建议针对已经出台的产学研结合的各项激励政策, 及时形成落实细则和具体的配套措施, 通过调整重大科技资源配置、制定重大产业发展规划等,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从经费、税收等多方面进行支持, 争取在短时间内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世界医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摘要:产学研合作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有很多组织形式, 医科院校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 必须根据成果情况和合作双方意愿进行具体分析和选择;同时, 医科院校在产学研过程中存在研发风险高, 周期长和融资困难等问题, 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扶持力度, 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加快推进医科院校科技产业发展, 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医科院校,产学研,模式

参考文献

[1] 蔡齐祥, 邓树增等.高新技术产业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240~242.

[2]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科学技术部、教育部新认定十二家国家大学科技园[EB/OL].http://www.cutech.edu.cn/cn/dxkj/2006/11/1179971247032074.htm.

[3] 郝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途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 (6) :97~101.

[4] 迟宝旭.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借鉴[J].科技与管理, 2005 (1) :118~122.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分析下一篇:阜蒙县农村水利发展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