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名师”工程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

2022-09-11

1 实施“名师”工程的途径与办法

1.1 实施“名师”工程的成因

“名师”工程是在导师工作基础上对导师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名师”工程是学校内部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宗旨在于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核心铺垫、有效导引、目标确定等基础素质方面的教育, 其实质在于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及其主观能动性。在“名师”的导引下,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探索制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及基本模式, 进一步形成办学特色, 使学校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 高校的学生工作主要靠政治辅导员去做, 大量的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都由辅导员去完成, 辅导员工作量大, 其工作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教学工作由教师负责, 教师参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非常少, 辅导员和教师的工作基本是互不相交的两条线。学生不上课, 任课教师不管, 辅导员也不知道, 往往一位学生的行为表现在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心目中大相径庭。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脱节”现象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与行为表现的“两面性”。大学生的很多实际问题, 单靠辅导员是不够的, 必须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 特别是要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 以他们的学识、品行和“名师”的人格风范, 教育、感染、影响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 并起到现实的导引作用, 使优秀教师能将“教书”与“育人”真正地结合起来。“名师”工程就是通过制度和体系的建设, 保证了“导向”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在“名师”的引导下, 积极投入到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发展阶段, 逐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促使其自身健康成长。

1.2“名师”工程体系的构建

1.2.1“名师”工程的内涵

“名师”工程的内涵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发挥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对全体学生成长、成才发展方向的引导以及对大学生学习途径和方法的指导。二是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做学习活动的主人, 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 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教师指导下, 积极主动地学习, 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

1.2.2“名师”的资格、职责及工作内容

“名师”应由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优秀教师担任。“名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恪守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 师德高尚, 诲人不倦, 为人师表, 具有敬业精神;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熟练教育规律, 具有专业指导能力。

“名师”的基本职责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关心学生日常生活, 按因材施教的原则, 指导学生学习、选课,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 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

“名师”的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等几个方面。学习辅导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 端正学习态度, 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辅导主要是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同时使大学生学会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生活质量。职业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 帮助学生进行个人发展规划, 使学生学会正确地选择职业, 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做好就业准备。

1.2.3“名师”工程的具体操作方法

“名师”工程的具体操作程序。首先, 由学校出台“名师”的选聘制度和工作制度, 由学校各部门在本部门优秀教师中初选, 确定初选名单, 并上报学校。其次, 由学校组织选聘工作考核小组, 对初选的优秀教师进行考核、答辩和遴选工作, 最终确定“名师”人选, 组织行文记录“名师”档案。第三, 召开推行“名师”工程动员大会, 宣布“名师”聘任名单, 说明有关要求与办法。

被选聘为“名师”的优秀教师, 有资格参加学校各类师资建设工程的选聘及干部的选拔、任用, 并在选聘和选拔中有优先录用的条件。“名师”资格一般为三年, “名师”在具体工作三年后, 根据其工作的业绩以及考核的结果, 确定其是否继续被选聘为“名师”。

建立考核方法及激励措施。 (1) 每学期由“名师”所在的部门依据学校“名师”工作制度, 对“名师”进行考核、记录; (2) 由“名师”所带班级的学生填写《名师工作调查表》, 对“名师”进行学生测评工作。; (3) 每学年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名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负责任的, 取消其“名师”资格, 并记入教师年度考核档案。

2 实施“名师”工程其教育的作用

2.1 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 同时转变和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

2.2.1 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 社会多元化文化下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成长中的青年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 而相当多的学生家庭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 加上传统的教育本身又是共性有余、个性不足, 需要学校教育更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 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 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以及他们的内在潜能, 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2.2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调动每一位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 使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观念与模式为每位教师所理解、接受, 并认识到面向2 1世纪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并能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 自觉强化“素质”意识,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体系对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这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根本和基础。为了保证“名师”制的落实、可以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名师”工程的收获和体会, 共同研究存在的问题, 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2.2.3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名师”教育工程体现了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 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 并力求体现两大特色:一是导“学”和“导”育相结合, 使教师既是学生的“学业导师”又是“人生成长导师”:二是“导师制”和“导生制”相结合, 教师的指导最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 转化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与能力。通过“名师”工程的实施, 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的潜力。构建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强化学生的人生规划和终身发展素养、学业指导的一体化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机制。

2.2实施“名师”工程, 能形成教育的互动机制

实施“名师”教育工程, 有效的利用和发挥学校的教师资源, 尤其是优秀教师的资源, 对大学生的基础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名师”与学生的之间起到了相互互动, 确立了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一, 其互动的本质是主体人的互动。它突破了传统的主体模式, 摒弃单一主体的观念, 确立“双主体”意识, 尊重工作对象的主体地位, 把工作对象视为能动的、自主的个体加以发展。第二, 互动的关键是人际间平等的互动, 没有人格的平等, 就没有真正的互动。

2.3 实施“名师”教育工程, 应遵循的教育原则

实施“名师”教育工程, 遵循了以下四个教育原则;一是个性化原则。教师尤其是“名师”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二是亲情化原则。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 与学生交朋友, 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 “名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三是渐进性原则。遵循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 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四是实效性原则。加强过程管理, 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 全面充分关爱学生, 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 激励学生健康向上取得实效。

3“名师”工程与相关教育力量的关系

3.1 实施“百名名师”工程, 要建立“导师长”工作机制

“导师长”是“名师”工程的核心组织者, 他负责定期组织召开“名师”工作例会和工作研讨会, 调整和完善“名师”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 并督促实施“名师”工程有效开展。负责统一协调“名师”工作中的问题, 提出阶段“名师”工作的任务。“导师长”一般由系 (部) 党总支书记担任, “名师”要按系 (部) “名师”工作计划和要求, 具体实施本职工作, 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本人承担的班级学生特点及具体情况, 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施教原则, 并开拓工作的新思路和方法。

3.2 辅导员与“名师”的教育方式不同, 但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实行“百名名师”工程, “名师”应承担哪些工作, “名师”与辅导员关系如何处理, 是并存还是取其一, 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不应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名师”工作应同辅导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名师”主要侧重负责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 辅导员主要侧重学生的活动和思想工作, 两者工作的重点不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高校学生的人数在急剧增加, 辅导员老师承担着大量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 相对而言, 辅导员教育管理学生, 多是集体指导, 群体教育的方式, 而个体教育的工作量也较大。而“名师”大多面对的是学生一个班集体, 工作起来相对方便。“名师”可以根据学生班级的专业情况、学生特点, 实施和开展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个人规划指导以及专业指导。他与辅导员的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辅导员向“名师”提供学生的基本情况, 并为“名师”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名师”在导引的过程中, 可以向辅导员提供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突出学生的特点。“名师”与辅导员之间建立互通机制, 定期在一起研究学生的教育发展, 并向学校推荐个别学生的发展规划, 以利于学校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成长、成才条件。

3.3“学生导生”是“名师”工作的基础

“学生导生”是“名师”的有力助手, 学校在选聘“学生导生”时一定要选聘哪些思想品行端正、学习突出、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学生干部或优秀学生。他们可以向“名师”提供学生的最切合实际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现状, “名师”可以根据他们提供的情况, 制定教育计划, 调整工作的方式、方法。“名师”的教育理念, 有时可以通过他们传递给学生,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信服, 因为选聘的“学生导生”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 他们大都是在“名师”的教育引导之下成长起来的, 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深有体验。他们能以自己切身的体会教育影响其他同学, 有些工作是“名师”甚至是辅导员老师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

3.4 正确处理“名师”与“教师”的关系

“名师”与“教师”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却有很大的不同。“名师”应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具有知识的复合性、专业的复合性和思维的复合性;而一般“教师”的知识、专业比较单一。另外, “名师”是在教育和教学中对学生全面负责:既教书, 又育人;既面向全体学生, 又因材施教;既尊重学生的共性, 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 要严格把好“名师”资格关、素质关。“名师”一定是教师, 但教师不一定是“名师”。

摘要:以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为基础, 从当代大学生引导教育的实际出发, 阐述了实施“名师”工程的意义以及“名师”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高等学校,名师,教育作用

上一篇: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策略初探下一篇:利用远程控制实现大鹤管定量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