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护理体会

2022-09-12

我科自2005年以来经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8例, 疗效明显,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例, 男5例, 女3例, 年龄12~75 (平均62) 岁。院外转入眼外伤手术后感染眼内炎3例 (3眼) , 白内障手术后感染眼内炎2例 (2眼) , 院内发生眼外伤手术后感染眼内炎2例 (2眼) , 白内障手术后感染眼内炎1例 (1眼) 。感染眼内炎发生时间分别为:术后3d3例, 术后5d3例, 术后7d1例, 术后11d1例。术前检查无光感5例, 有光感及手动3例。

1.2 诊断依据

(1) 患者自感患眼疼痛, 视力下降。 (2) 结膜水肿混合出血, 角膜水肿, 角膜后沉着阳性, 前房大量絮状渗出或积脓, 玻璃体炎性渗出物或大量积脓, 眼部B超及CT扫描检查结果, 结合前2项为主要诊断依据[1]。

1.3 治疗方法

8例 (8眼) 均采用玻璃体切割术, 并同时行玻璃体腔内注射, 主要注射药物为万古霉素1mg、地塞米松0.5mg, 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 (头孢哌酮、先锋铋等) 消炎药物, 患眼应用阿托品扩瞳, 并抗生素及激素类眼药水点眼。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术前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目的, 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后情况, 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避免以后的医疗纠纷的发生。眼内炎症状严重, 病程长, 治疗难度大, 故用药多而且复杂, 抗生素眼药水每30分钟点眼1次, 患眼结膜下注射或眼球后注射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每天1次, 抗生素静脉输注每天2次等。遵照医嘱应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和顺序, 先用刺激小的药物, 后用刺激大的药物, 先点眼药水, 后点眼药膏, 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提高药物疗效, 以达到药物饱和时间。除按内眼手术常规准备外, 术前30min肌肉注射止血敏0.5g、安定10mg, 患眼点阿托品眼药水或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

2.2 术后护理

(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点眼时应注意观察眼部敷料有无渗出、分泌物及其粘稠度, 询问有无眼部肿痛、头痛等眼内压增高的症状,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本组2例术后24h内出现眼部胀痛、头痛, 及时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m L静脉输注2次/d, 醋氮酰胺片25mg口服2次/d, 应用3d症状消失。 (2) 防止术后再感染及出血, 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注止血敏等, 口服云南白药及维生素C等, 术后静脉输注广谱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7~10d。 (3) 术后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 多食用水果, 多饮开水, 以保持大便通畅。

3 结果

本组8例 (8眼) 术后眼部炎症消退, 角膜透明, 前房房水清晰, 眼压正常, 随访6~24个月, 8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复查视力测检0.1的1例, 0.2的3例, 0.3的3例, 0.4的1例。

4 讨论

感染性眼内炎是眼外伤及白内障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能使眼球在短时间内遭受严重损害, 如得不到及时而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将会发展成全眼球炎而最终行眼球摘除术。资料显示单纯药物治疗感染性眼内炎大多无望视力恢复[2]。随着眼科技术的提高, 玻璃体切割联合抗生素的应用治疗眼内炎的经验日趋成熟, 使眼内炎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也是目前治疗眼内炎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手术可排除玻璃体积脓, 清除致病菌, 能使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改善。本组8例眼内炎患者经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抗生素的应用及精心护理, 8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十分有效[3]。尽早施行玻璃体切割, 清除炎性坏死组织, 并在眼内注射抗菌药物, 以最大可能达到保护眼球和尽可能使患者视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为目的。

摘要:感染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后及眼外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可在很短的时间内眼球遭受严重损害, 如得不到及时而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最终发展为全眼球炎而行眼球摘除术, 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眼内炎的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眼内炎,联合用药,玻璃体,手术切割,并发症,护理

参考文献

[1] 邹红, 刘鲁霞, 汪萍.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2, 9 (12) :901~902.

[2] 贺涛, 艾明, 邢怡桥, 等.眼内炎病因学回顾性分析和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作用[J].眼科新进展, 2005, 25 (1) :60~61.

[3] 童晓维, 赵培泉, 黄欣, 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眼内容炎的治疗[J].临床眼科杂志, 2003, 11 (5) :393~395.

上一篇: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现状分析下一篇:EAM系统建设不能买椟还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