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

2022-09-11

立体定向术已成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效果好等特点。我院近2年对7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立体定向术, 效果满意, 现将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2例, 女36例, 年龄38~86岁, 平均67.8岁。GCS评分5~7分25例, 8~11分38例, 12~15分15例。出血量30m L以下34例, 30~60m L者28例, 60m L以上16例;血肿破入脑室24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NDY-Ⅱ脑立体定向仪, 在局麻加静脉麻醉下, 进行CT扫描定位, 选择血肿中心为靶点, 内置引流管, 如为凝血块时可碎吸排血引流, 一般排血量为出血量的60%~70%左右。对血肿破入脑室者, 常规脑室外引流。术后注入尿激酶引流, 以残余血肿量<5m L为拔管标准。

2 结果

本组术后3例15h内拔管, 18例2d拔管, 32例3~5d拔管, 25例5d以上拔管。术后并发症:消化道出血7例, 泌尿系统感染8例, 肺部感染12例。生活自理30例, 部分自理28例, 生活不能自理13例, 死亡7例。

3 术后护理

3.1 病情观察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变化, 一般术后24h内每小时观察1次, 平稳正常后, 改每2小时观察1次。若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2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置于穿刺部位以下10~15cm处, 将其固定于床头, 在治疗护理等操作中, 动作应轻柔缓慢, 注意不要牵拉引流管, 防止引流管脱落、受压、扭曲, 保持引流通畅,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若血凝块堵塞引流管, 引流不畅时, 给予尿激酶1万U加生理盐水5m L随管注入后夹闭引流管, 待30min后放开, 每日1次, 以溶解血凝块保证引流管的通畅。每日更换无菌纱布及引流袋,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并做好引流液的记录。

3.3 呼吸道的护理

术后根据血氧监测数据给氧, 一般氧流量13m L/min。动态观察血氧饱和度, 持续给氧下, SPO2<90%者, 考虑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若在95%以下时应及时查找原因予以处理。对昏迷时间较长或气道梗阻明显者尽早气管切开,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 痰多粘稠时可在吸痰前注入少量 (一般2m L) 气道湿化液可达到稀释痰液及增湿作用。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 动作要轻柔, 吸力适当, 避免时间过长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损伤并继发出血。

3.4 消化道的护理

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密观察患者呕吐物, 大便颜色及全身情况, 一般术后第2天若肠鸣音正常可开始插胃管, 给予底脂、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对已发生消化道出血者, 则应停止鼻饲, 严密观察出血情况, 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同时记录引流液量和颜色。

3.5 褥疮的预防及尿道护理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无皱折, 一般术后每1~2小时翻身1次,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防止褥疮。偏瘫患者尽量避免卧患侧, 长期昏迷者应用气垫床防止褥疮。在插、拔导尿管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尿道感染。

总之,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护理工作是非常繁重的, 关系到患者的生存, 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过硬的技术,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预防并发症, 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摘要:目的总结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经验, 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半年, 完全恢复正常生活30例, 有部分残疾28例, 生活不能自理13例, 死亡7例。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愈律, 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立体定向术,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艳霞, 程亭秀.颅脑术后系统护理体会[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3, 6 (2) :177~178.

[2] 胡长林, 吕涌涛, 李志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规范化治疗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

上一篇:一起500kV自耦变零差保护误动原因分析下一篇:信息化背景下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