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

2024-04-29

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共6篇)

篇1: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

关于城市化过程中贫困问题的调查报告

城市化又称都市化或城镇化。由于城市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长而引起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集中化过程。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一、我国城市化的现状

1、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城镇人口不断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呈现先慢后快的特征。194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10.6%,1978年增长到17.92%,近30年只提高7.3%,发展速度很慢。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00的36.09%,22年增加了18.17个百分点。“十五”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由2000年的36.09%增长到2004年的41.8%,2005年达到43%,年均增长1.4%。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由1978的17 245万人增长到2005年底的56 212万人,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8个。

2、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大。城市化水平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城市化水平及增长速度均高于中西部地区。截至2001年,全国城市总数为662个,其中,东部地区293个,占44.26%,中部地区247个,占 37.31%,西部地区122个,占18.43%。

3、城镇化水平低。我国的户籍制度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低。城镇化水平低于非农产值比重,2005年,我国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7.6%,而城镇化水平为43%,二者相差44.6个百分点。从非农产业就业的比重考察,2005年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为53.9%,城镇化水平低于非农就业比重近11个百分点。

4、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农村贫困问题日益显著。城市化的发展只是一味追求经理的快速增长,而周边失地农民的发展却显得日益困难。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难以避免的伴随现象。考察城市化进程可以发现,贫困不仅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果”,在一定意义上更是推动城市化的“因”。

二、城市化过程中贫困问题的原因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三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城市发展应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还只是停留在量变的过程中,在这种状态下的城市发展,自然会形成贫困的问题。

1、城市化难以形成对农村社会的积极渗透和正面影响。在农村人口增长、农业比较效益递减、土地资源约束以及技术替代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为城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条件。大量的资料表明,我国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5亿人左右,加上农村每个劳动力负担1.5人(2002年)计算,估计短期内至少有2.25亿人不得不流动到城市。

2、贫困压迫下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表现出的是一种为求生计而萌发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农村的贫困。农村高文化素质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使文化素质本来就低的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进一步下降。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严重流失,影响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也极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导致农业生产的停滞甚至下降。这样,使农村更落后,城市更现代。

3、失地农民返贫。为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扩展的目的,地方政府把向农民征得的农民宅基地等土地复垦后换取同等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向农民征地用于城市化的建设,目的和初衷都没有错,但是牺牲农民的利益搞“土地财政”发展地方经济就是大错特错了。

在征地的过程中没有对农民采用合理的安置方式,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也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所有权及使用权,农民在城市化的大潮中还没有享受到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又有一次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被征占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准备奔向小康的农民却由于城市化而返贫了。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5.7%,城乡收入比却为3.31,考虑到可比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大约达到了4至6倍左右。城市化的目的和意义是加快社会的发展,使城市的文明成果城乡共享,逐步的缩小城市与乡村二元经济体制带来的城乡差距,但是2010年《城市蓝皮书》上的这组数据却直接反映出,城市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本义被一些地方政府忽略了。

另外,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补偿,运用愈加激烈的方式进行“反拆迁”。政府向农民争地成为农民返贫的元凶,也成为政府与农民之间利益矛盾的根源。

三、城市化进程中的贫困问题解决对策

城市化的进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具有“大”胸怀的“小”政府。大胸怀,指的是政府要逐步建立和施行相应的政策使城市真正的接受农民,即逐步消除或者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民在住房、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限制,使农民能够“想留下”、“留得下”。“小”政府,指的是政府应该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即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人”。这主要表现在政府的工作的重心和落脚点应该放在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创造政绩上。撤县建区、镇改街道,这些用行政手段推进的城市化模式使城市变大了,城镇人口变多了,城市化率提高了,但是这种被曲解了的城市化造成了社会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公共配套设施仍

然缺位,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的“空间城市化”、人为推进城市化被认为是一种浪费的城市化。

基于这种矛盾,可以考虑一种新的思路: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统筹发展。在努力提高城市化的速度、优化城市化的质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新农村的建设。让城市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令新农村建设成为城市化建设的坚强后盾和稳定的大后方,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包容性发展”的新战略。新农村建设中,倡导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使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马克思在思考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曾预言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从城乡分离到城乡融合的历史阶段。既然城乡融合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大方向,那么新农村建设成为城市化的过渡阶段也是未尝不可的。在我国城市化的攻坚阶段,作为农民进入城市生活的过渡,新农村更容易使其安居、乐业,更有幸福感,也更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既保证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改善了农村落后的面貌,而且也在城市化速度增速与质量提高中找到平衡点。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建设统筹发展,再由新农村过渡到城市,无疑成为一种最佳的选择。

1、实现“三集中”,解决农村农民贫困问题。

我国实现城市化的最终焦点、重点、难点均在农村。农民进程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但是,也是贫困化的主要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正如有的专家指出的那样,制定并坚持“三集中”的长期战略方针,即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是实现城市化的社会基础[3]。尤其是只有实现了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才可能实现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这种战略转型是中国迈向工业化、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民转移到城市,也可实现亦工亦农,做“人人有工作,家家有产业,个个有技能”的新型农民或农业工人,为全面小康打下技能基础。

2、广开就业门路,大力提高社会就业率。

政府应把再就业问题列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战略目标之一,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就业扶持要向贫困倾斜,政府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培训促进就业。

3、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向贫困者倾斜。

今后应加大“三条保障线”的扶持力度,继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同时应逐步调整现有社会福利政策,在住房补贴、退休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方面向低收入者倾斜,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要建立和健全覆盖全社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各种经济类型的劳动者都覆盖在社会安全网内,这不仅能增强劳动者的安全感,也有利于劳动者的合理流动。要解决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如养老金,由于过去老职工的隐性缴款未能

得到补偿,使企业不堪重负,致使企业欠缴和拒缴保险金。为解决此项难题,政府应从国有资产中划出一部分用作养老金。要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尽快出台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企业和职工的权利和义务,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

4、加大人力投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除了最大限度的资金投入扶贫外,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力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为了有针对性的通过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种不同的短期培训增强农民掌握先进技术的能力。需要对农民进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实用教育,那么懂农业、懂技术并且了解农村的师资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国家需要专门培养这种扶贫专门人才,对贫困农村农民施以有效、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5、加强对贫困地区教育投入

(1)、国家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重视教育。

首先,大多数贫困农村地区,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农民对知识、科技、文化的认识和需求并不高,接受良好教育的动力不足。当这些农村没有摆脱自然经济的束缚时,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经济收入之间的差距就难以显现,导致许多农村家长认为孩子读不读书没多大区别。此外,在相对闭塞的小村子里,家长及孩子很容易受其他村民的影响,一些人不上学的情况会蔓延至整个村子。其次,由于父母一代接受教育少,法律意识通常比较淡薄,认为孩子去不去上学都由自己说了算,对义务教育不了解,对社会责任和义务认识不清。很多孩子想上学的权利就这样被父母强行剥夺了。所以,国家需要大力宣传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农民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受教育权是宪法授予的权利,不应随意剥夺。对贫困地区儿童受教育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反映、解决,尽最大力量保证每个贫困地区孩子上的了学。为下一代人有效脱贫奠定基础。

(2)、国家应当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为贫困地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由于自然条件、交通状况、学校布局、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加上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很差,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不足,学校图书馆也只有少数的图书资料和教具,学校硬件条件跟不上,甚至缺少最起码的办学条件,这样的状况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客观上造成了学生上学积极性不高,甚至上学又辍学的情况。所以,国家应尽最大力量给予资金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兴建学校,购买设施,不仅从数量上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更要从质量上确保农村孩子受教育权利得以实现。这样才能为下一代人的多方面发展创造条件,给他们以多方面的脱贫指导。

篇2: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

关于我国城市人口贫困成因及对策的研究综述

摘要:

贫困问题作为各国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其研究额历史已有几百年之久。而前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农村贫困展开,很少关注到城市人口的贫困问题。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下岗、失业人数不断增多,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起来。本文所指的贫困是温饱型贫困,即人的基本生存条件(衣、食、住、行、医、教等)的缺乏。本文由城市人口的结构分布、贫困的范围,深入分析了城市人口贫困的成因,并根据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

关键词:城市人口,贫困,特征,成因分析,对策

一、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结构分布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结构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程度和从业结构。

(1)年龄结构

在城市贫困群体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其中,高龄特困老年人的比例大大高于低龄特困老年人。据一项调查结果表明,500名城市特困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6.2岁,其中60~70岁的占15.8%;70~80岁的占32.4%;80岁以上的占51.8%。这是由于在退休后的老年人中,一方面,低龄老年人往往能够从事一定的再就业活动,从而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从时间上说,由于工资调整及通货膨胀等因素,退休时间越早,退休金水平越低,尽管政府给予了一定的价格补贴,但从总体上看,退休金的增加幅度低于物价与工资的变化幅度,这样,退休年份越早,老年人退休金的工资替代率水平就越低。所以,在年龄上,必然会呈现出年龄越增长,低收入的特困老年人的比重就增加。此外,由于物价上涨,一些依赖退休金的老人也处于相对贫困状态。

(2)性别结构

在城市贫困人口中,女性贫困人口的比例往往高于男性。据全国各地对失业下岗职工调查显示,在下岗职工中女性一般超过50%,在纺织行业甚至达到70%以上。而从老年人总体上看,女性老年人的退休金收入水平普遍低于男性老年人;即使是女性老年人再就业的收入水平也普遍低于男性老年人。而在特困老年人中,女性老年人的比例也高于男性老年人。在无收入老年人中,女性比例高达89.3 %;而在低收入老年人中,女性老年人85.4%。不难看出,在低收入的老年人群体中,女性老年人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老年人。这不仅是女性老年人中存在的问题,而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就业者中,这种男女收入上的差距,也是普遍存在的。

(3)文化程度

据全国各地对失业和下岗职工调查表明,下岗职工文化程度普遍低下,初中和初中以下的至少占60%。另据昆明市1997年对数十个国有企业13785名下岗失业职工的调查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各占14.7%、44.7%和30.6%,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0%。(注:该数据摘自《昆明市总工会关于市属企业下岗职工及再就业的调查报告》)。

(4)从业结构

在不同的行业存在不同的收入差距,这是无可非议的,而在同一行业中,同样存在由于从业者角色不同,而导致的收入差距。以一组数据为例:1994年企业管理人员平均工资为6737元,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4141元,两者相差2596元,其中处级管理人员比职工平均工资高4577元,科级高3399元,科员高2044元;与集体经济单位企业平均工资3212元相比,则总计平均高3525元,其中处级高5506元,科级高4328元,科员高2973元。1996年国有经济单位经营人员收入为5519元;集体经济单位为16248元;其他经济单位为51129元;而同期其相应的职工收入为6280

元;4302元;8261元;两者相差分别为:2.5倍;3.8倍;6.2倍。由此可以得出,在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明显高于职工工资收入,两者差距接近40%。(注:于祖尧主编《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版。)

在个体和私营企业数量多的地区,私营企业主与雇工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当悬殊,而且随着雇工人数的增加,其收入差距也相应拉大。雇工规模在10~30人,雇主与雇工的收入差距在15~40倍;31~50人的差距在40~70倍;51~100人的差距约65~130倍。(注:于祖尧主编《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版。)据浙江省温州市的一项调查,在一般的私营企业中,企业主的年收入为一般职工的21倍;在具有百万资产以上的私营企业中,企业主的年收入为一般职工的79倍。(注: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在国有、集体、还是其他经济单位,在同一行业中,由于其职位不同,或扮演的角色不同,也会致使收入差距拉大,进而导致贫困产生。

二、我国城市人口贫困的范围

城市贫困人口主要包括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和低收入的贫困人口。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人群。

第一、以老弱病残和“三无”人员为主体的城镇脆弱者群体。这是目前城镇居民中最困难的群体。包括无固定职业、无固定收入、无生活来源的城镇居民;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或赡养人的老弱病残孤等城镇居民;退休人员群体,以及政府管不上,企业靠不上,家庭顾不上的“三不管”人员群体,如失业期满而无法重新就业者,已领失业保险而不能保障家庭基本需求者,没有参加失业保险或不够失业保险条件而生活困难者。

第二:下岗、失业人员群体。这是目前我国城镇贫困人口中最为集中,最引人注目的群体,是城镇贫困人口的主体。另外还有一部分群体属于隐性失业者,如企业效益差或亏损企业,长期拖欠职工工资,或职工长期拿不到全工资,仅靠企业所发的微薄生活费维持生计。如果再考虑他们所赡养的人口,则贫困人口还要增大。

第三:城镇外来“打工仔”群体。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差别的利益驱动,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加之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外来劳动力在当地城镇很难受到平等对待,他们在入户、入单、购房、就业等许多方面受到各种人为的限制。

三、城市人口贫困的成因分析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是企业方面的因素,二是家庭方面的因素,三是国家政策方面的因素。

第一,企业方面:目前亏损和双停企业主要集中在:①军工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它们大多地理位置差,产品特殊,进入市场相对困难,转产难,经济效益普遍差,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高。②轻工、纺织、机械、建筑、煤炭等企业,由于受市场竞争冲击,这些企业被一些无负担,又具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机制和适应能力的企业,个体和私营企业所冲击,加之企业本身人口多、负担重、设备老化、原有体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制难度大,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极度困难,处于停产、半停产、破产、倒闭的状态。③另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企业领导人经营决策失误,重复投资,管理差,经营不善,加之一些领导人滥用权力,以各种方式贪污、侵吞企业资产,导致企业破产。

现阶段,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亏损、双停企业和破产倒闭企业中,因此,企业效益下降,亏损增大,破产倒闭是城镇贫困人口形成的最直接原因。工资性收入是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最主要来源,一旦工资得不到保障,生活就难以为继,而且下岗、失业人员群体的出现,加剧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成为贫困人口的主体。

第二,个人和家庭方面的因素对城市贫困有重要影响。在亏损和双停企业中,特别是那些煤炭、轻工、纺织等行业常常是一家几代人在同一企业工作,拖欠工资对这类职工家庭影响更大,其生活尤为困难,甚至出现因生活无法维持而吃野菜、捡破烂、卖血等现象。不难理解影响城镇贫困的个人和家庭方面的诸多因素,如家庭规模、家庭年龄结构、劳动适龄人口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就业者的身份(全民、集体、个体等),职业性质(固定工、临时工)、职工种类、行业、就业者的平均收入等等。

就贫困结构看,人口越多,就业人口越少的家庭,其贫困程度远高于其他家庭,换句话说贫困率与家庭人口成正比关系。未成年人和老龄人多的家庭,会使教育费用和医疗费用增加,从而加重了家庭的生活负担。家庭适龄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也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低,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其择业渠道狭窄,即便就业也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作业、收入较低,相反,文化素质高,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家庭成员极容易找到工作,且收入也较高。第三,客观政策因素影响。宏观政策对城镇贫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社会保险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就业政策和物价控制。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在一是社会保障能力滞后,目前的社会养劳和失业保险主要集中在城镇,但由于各地劳动保险部门普遍采取的是统筹费用差额收缴和差额拨付的方式,因而普遍存在企业拖欠或无力支付职工的全额退休金的现象。现阶段的社会保障不仅覆盖面小,而且对贫困户救助的能力十分薄弱。二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滞后。我国许多地区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一种多部门交叉分管、企业自管、条块分割的分散管理体制。劳动、人事、财政、卫生、保障等部门及一些行业主管部门都参与管理,但缺乏一个综合协调部门来统一组织和领导。尤其是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应亟待建立相关的制度加以规范。

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不高,可供分配的资源还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收入差距的全面扩大,高收入阶层的形成,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收入低下和贫困。

我国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地区性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而在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低,还不能有效吸纳外来劳动力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城镇贫困人口。同时,传统的“低工资、高就业”的就业体制已无法发挥原有的作用。国家对新增剩余劳动力难以全面安置,由于没有收入来源,使一部分人生活陷于贫困。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人们高水平的消费中,需求得到低水平的满足,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绝对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由于日用消费品中的食品类占更大比重,导致城镇贫困户食品类开支的增大,贫困问题更为突出。

四、解决城市人口贫困问题的对策

城镇贫困事关社会稳定,国家对此更应给予相当的关注和帮助。由于城镇贫困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1、大力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证城镇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宠大的系统工程,决非短期内能完成。所以,为贫困者提供直接的生活保障,是短期内改善贫困者生活状况的有效手段。在实行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体,以社会捐助为补充的贫困补给制度,采取发放救济款、救济物、食品券等形式。建立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补充的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明确国家、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三者共同筹措的保障金,使养老、医疗、下岗、失业都有社会保障,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得到应有的补偿,逐渐解脱贫困。

2、转变观念,立足劳动就业制度改革,解决好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在为贫困人口提供直接生活保障的同时,应加强对城镇贫困人口的发展援助力度,努力增加就业,提高贫困者的自身发展能力。发挥居委会、街道办的积极作用,再就业应优先考虑贫困户,尽可能给予优惠条件。再就业办公室或再就业服务中心应积极鼓励贫困者自谋出路,充分发挥其特长。条件许可时可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组织贫困者参与建设,以扩大收入来源,也可发展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拓展就业渠

道,扩大就业面。形成一个以政府引导,职工自主选择和自求发展为主,个体和私营企业为补充的再就业体系,从而最终解决其生活贫困问题。

3、建立相应的就业培训引导机制,培养和提高贫困人口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择业观念、竞争上岗能力和适应能力。要着力提高贫困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包括学生上学,就业者的岗位技术培训等,提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自身脱贫致富能力。有关部门应根据择业实际组织贫困人口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引导他们实行跨系统,跨行业就业,鼓励他们到非公有制就业,以达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自由流动。

4、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效益,妥善安排下岗分流人员。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让亏损企业起死回生,重新焕发生机,让微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营效益。由于亏损企业境况不同,就必须充分考虑职工群众的承受力,考虑到政策的连续性,顾及到企业历史形成的困难。政府部门应对困难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给予更多、更实在的关心和支持,在涉及到有关经济政策、贷款、债权债务清偿等诸多问题上,应充分发挥行政职能作用,为企业排忧解难。

5、严格控制市场物价大幅度上涨。市场物价是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问题,物价上涨,导致人们的预期收入下降,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严重时会使居民恐慌,抢购风潮席卷而来,对社会安定构成威胁。据统计,物价涨幅超过10%,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将受到很大影响,对贫困家庭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在物价政策上,要兼顾贫困人口的承受能力,以保证价格变动不会使贫困家庭的生活水平下降,与此同时,应加强市场物价管理,防止乱涨价、欺诈行为等。

五、总结

城市贫困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予以足够重视。一方面,它会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和GDP的损失。无业所导致的贫困,实际上是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不能被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与一般的物质资源不同点在于其不能被储藏,且可开发利用的时间约为30-40年,不及时开发利用不仅会浪费这一宝贵的资源,而且,为维持劳动力资源的生存,还可能要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城市贫困问题的存在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会拉大收入差距,引发一些社会问题,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同时,贫困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增加,不仅会影响该群体的消费,还会影响其他群体的消费预期,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

所以提出解决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要“两手抓”:一手抓生活保障,另一手抓促进就业。促进就业是积极的、根本的脱贫手段。对贫困的无业人员来说,生活的压力使他们再就业的积极性高过其他群体,在享受“低保”与就业之间,他们宁愿选择后者。因此,城市政府要重视为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反贫困创造条件,并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城市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参考文献】

[1] 徐勇《城市特困老人生活及最低生活保障机制》载《上海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2] 关信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01-01

[3] 苏勤 林炳耀 刘玉亭 《面临新城市贫困我国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对策研究》载《中国报刊杂志大全》2003年: 17-21页

[4] 张翠芳《我国城市贫困人群的成因与对策分析》载《计划于市场探索》2003年第06期

[5] 钱林 《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01期

[6] 姚雪萍《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的特点、成因以及反贫困的对策探析》载《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12期

[7] 王春萍 《可行能力视角下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12-1:168-177页

篇3: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

一、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快、水平低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要追溯至19世纪时的快速工业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西方各发达国家就已普遍迈入了城市化时代。然而我国直到建国时, 城镇化水平一直徘徊在10%左右, 建国后的三十年里, 伴随着社会主义初步的工业化建设, 城镇化水平提高至20%左右。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 快速工业化也带来了快速城市化。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 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一跃升至46.6% (截至2009年) , 平均每年以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 这个速度在国际上堪称世界之最。而这个速度预计还将会持续20~30年。与这一城市化进程相对应的是, 在广大农村地区, 乡镇企业借着改革开放的力量蓬勃兴起, 这直接推动了我国的全面工业化, 进而导致了数目巨大的小城镇兴起。我国的建制镇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不足3, 000到现在的19, 000多个, 30年间数量新增达5倍之多, 设市城市由200座增加至近700座。快速城镇化带来了农民的快速非农化, 却并没有带来新兴小城镇的高水平生活质量。小城镇的城市化水平低下, 公共服务体系落后,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区域经济模式趋同, 缺乏特色支柱产业。近年来, 由于我国尚未全面开征不动产税,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土地财政为主, 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只能靠出售土地一次性的收回, 因此降低这方面的资金投入, 或者将公共基础建设交给开发商来解决成为降低发展成本的办法, 同时又为了光鲜亮丽的发展速度而对公共基础设施敷衍了事, 导致城市发展不健康, 城市化水平低下。而快速的城镇化逐渐消磨、摧毁了小城镇原有的生活模式和地域文化, 而这种对于生活方式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传统观念中安静悠闲的小城镇比嘈杂拥挤的大城市更为宜居的感觉已经不再存在, 比起大中型城市, 小城镇应有的宜居程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 非农化人口向大中城市集聚的现象愈加明显。一味地追求城市化速度, 忽视了对城市化水平、程度、质量的关注, 是我们目前急需纠正的, 因为城市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问题, 城市的决策者应当将百姓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角, 应把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放在一个相当高的位置,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城市密度与城市交通问题

1913年, 福特公司让汽车进入美国家庭。这之后, 扩大街坊、减少十字路口、建设快速路, 成为欧美城市规划的新潮。然而这股力量险些毁了曼哈顿的街道。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经市民抗争, 高速路才没有插入中心, 取而代之的是发展地铁等公共交通的计划, 这使得曼哈顿的传奇得以延续。

北京则步入“汽车城市”的模式。建国以来, 它在兴建高层建筑之时, 以宽大的路网, 低密度的建筑分布, 对城市平面进行了改造:将“窄而密”的街道变为“宽而稀”的马路。在这种路网中, 点状分布的大型购物中心吞噬了沿街商业, 逛街的乐趣消失, 人们变得不愿走路, 也无法顺利地徒步在城市中穿行, 车进车出的大型购物中心应运而生。一切以汽车尺度为标准, 城市似乎是为了汽车而建。为了方便汽车交通, 不惜代价架桥修路, 许多国家级文物遗迹在这场汽车革命中灰飞烟灭。旨在方便交通的大拆大建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相反, 马路的一再拓宽变相地鼓励了汽车的发展, 爆炸式的增长所形成的城市交通问题又逼迫城市决策者们进行下一步的大拆大建的恶性循环, 这使得北京沦为世界上最拥堵的城市。“首都模式”一旦开启, 地方各级城市纷纷争先恐后地效仿。北京作为首都, 其发展模式被地方政府认为是准确无误的, 保险的, 不必承担失败的责任。如此, 为汽车而建的低密度、宽马路的城市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布全国各地, 如何治理交通拥堵现象也就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所必须面临的首要发展问题。这种以汽车为主导的低密度城市发展模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基本抛弃了, 在现代化建设中, 不应再重蹈别人的覆辙。我们一味地学习曼哈顿的高楼大厦, 却不知, 在那里, 城市的立面 (即建筑高度) 不断攀升, 城市的平面 (街道肌理) 却依然如故, 城市的品质 (充足的就业机会、街道上的乐趣等) 一如既往;摩天大楼还与地铁保持着良性关系, 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客流, 后者支撑了前者的生长。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角, 维持着城市血液的畅通, 而不是向北京这样的双管齐下, 一边不断鼓励公共交通, 一边又为私人汽车提供更多条件。一个健康的城市规划应重新认识城市发展的尺度问题, 改变大尺度开发, 营建一个宜人、合理的城市生活尺度。

三、城市地域特色丧失, 缺乏城市文化保护

之前提到了城市发展存在模仿首都的现象, 这并不是偶然的。在现代主义建筑席卷全球之时, 许多城市都经历了一场摩天大楼的革命。工业革命的技术力量让城市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世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不用去考虑地理气候因素, 似乎空调能解决一切温度问题。人们拆掉自己原有传统的城市肌理, 住进水泥筑成的森林里。现代主义所倡导的理想的“功能城市”理念在二战后的西方风靡一时, 最终因其谬误过甚, 在60年代被基本抛弃, 更是遭到国际建筑协会的否定。可时至今日, “三大一小” (即大马路、大街坊、大型购物中心, 小汽车) 的国际新城, 仍在中国被大规模建造, 甚至被认为是最先进的事物。对现代主义建筑如此执着的追求, 使得“千城一面”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在中国大地上, 一座座有着千百年历史积淀的城市之文化底蕴, 在飞速的建设中被人们慢慢遗忘;城市的地域特色, 在挖掘机不断的轰鸣声中逐渐被蚕食、瓦解。

诚然, 近年来文物保护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也收到了一些成效, 但是拆与保的较量仍在继续, 许多文物、遗址、胡同、名人故居依然正在慢慢消失。更有甚者, 打着保护的旗号, 为了既得利益搞大拆大建, 或是拆掉原建筑, 建一些假古董, 迁出原住民, 引入开发商, 还美其名曰“保护性开发”、“异地保护”、“维修性拆除”。这种现象在北京都如此, 全国各地就可想而知了。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此缺失, 更是一个令人痛心的遗憾。如何重新评价旧城价值, 尊重城市原有的结构肌理,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结语

关于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城市贫富差距的问题、城镇行政体制问题、人口失控问题、市民的权利保障问题、不动产税征收问题、城市土地资源问题、房价问题、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分离而导致的农民工问题等等, 在此无法一一说尽。当然, 我们的政府决策者和各行各业的专家们也在为此不断努力着, 中国的大规模快速城市化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严峻挑战, 同时也给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带来了为人类文明再创辉煌作出贡献的机遇。我们应该有信心, 相信“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问题也随之突显。由于城市化发展的规模大、速度快, 因此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文化变革, 但同时也对我们的环境、资源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 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城市问题自然成为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密度,交通问题,城市保护

参考文献

[1].伍江.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1

[2].王军.元大都与曼哈顿[J].财经国家周刊, 2010

[3].国际建筑协会.马丘比丘宪章, 1977

篇4: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城市贫困;空间视角;空间正义

【作者单位】齐凤,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魏占杰,河北师范大学。

城市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社会学乃至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已经取得了不菲的研究成果。但从空间视角来观察和思考城市贫困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却是最近的事情。林顺利博士将人文地理学的空间视域引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领域,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并形成了这本名为《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版)的研究成果,确实给关注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以极大的启发。作为该书出版后的第一批读者,我们有着很深的感受,现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城市贫困研究的空间分析传统与本土化路径

自社会学诞生以来,城市贫困研究就有空间分析的传统。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学术界对空间的关注度逐渐增加,以法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亨利·列斐伏尔和美国学者大卫·哈维为代表的城市研究者,将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思辨引入城市资本主义增长的研究中,把空间竞争和社会分化联系起来,为当代资本主义资本运行和城市社会变迁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在这样一种学术演进背景下,将西方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视角延伸到中国城市贫困的研究领域,应该是拓展研究视野并形成本土化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以往的西方城市空间分析文献中,选取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国内学术界也都选择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这样的大都市作为研究对象,很少有人将这种分析方法引入中小城市。而林顺利博士将城市贫困空间研究的对象选在了河北省保定市,“标本”的解剖价值似乎小而又小。但林顺利博士有他自己的现实考量。“保定市毗邻京畿,南接省会石家庄,北接首都北京,受两地牵制,经济发展缓慢,计划经济仍有残留影响。这样一个地方城市,政府规划的影响力度更大,房地产开发还处于上升空间,同时,城市贫困的区位化也可能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做这种城市的空间分析,较之上述大城市,更具有‘地方’的色彩,也更适合做基础的分析。”(见该书《自序》)

其实,就林顺利博士给出的这些理由而言,本身是颇具说服力的,但笔者感觉他刻意隐瞒了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他所执教的大学坐落在保定市。要想运用实证方法从事城市贫困空间问题的研究,研究者必须要对研究对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否则他无法深入研究对象内部,更不用说形成深刻的理性认识了。与城市空间研究相类似的一个例子是社会人类学的发展历程,早期的社会人类学以落后族群为研究对象,研究者需要到所研究族群的聚居地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得到有价值的一手资料。同样的道理,要使城市贫困空间问题的研究走入本土化路径,也必须以最熟悉的城市作为“样本”,林顺利博士的选择是明智的。

二、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研究的优势在哪里

在解释城市发展的问题上,社会空间视角的优势是明显的:首先,空间包括地理空间和物质空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经济发展的根本,因此没有比用土地及其附属空间更合适于解释新时期的城市发展与阶层分化;其次,空间是符号性的,可以来区分城市的不同功能,可以从认知和象征层面去考察城市中不同人群的不同生存方式,也可以赋予不同空间以不同的意义来区分不同的阶层——毕竟,穷人居住区和富人居住区不仅仅是每平方米的价格差距,还有社会心理和人们价值评价上的差距;再次,空间是生产性的,空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由地理空间和物质空间与人的行为互构的过程和结果,这种互构不停息,空间就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相较于其他研究方法,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能够更好地从宏观尺度揭示城市贫困人群的分布范围,这个角度是很独特的。

林顺利博士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保定这座城市物质空间的变动过程和当下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实证研究,具体描述和分析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各种力量对城市贫困空间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且仔细分析了在这些力量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城市贫困空间结构。更难得的是,他又从主体日常生活的视角考察了城市贫困主体对外界空间变动的反应,并分析他们对自身所处社会空间的建构行为和建构过程。这种宏观角度的研究极具理论与现实价值:首先,通过检索统计资料和实地考察(包括研究者自身的观察和对贫困人群的访谈),廓清了保定城市贫困人群的集中分布区域,为后续研究铺垫了基础,唯一不足的是未能勾勒保定贫困人群分布的地理图;其次,通过城市发展史和城市地理学视角的梳理,揭示了保定城市贫困空间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既包括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规划,又包括市场主导的商业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再次,通过专业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揭示了社区环境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指社区贫困聚集的氛围和最低生活保障对低保人员的影响,以及其他阶层对贫困人群的排斥与隔离。

三、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研究的价值何在

与其他视角相比,空间分析具有较为强烈的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这一点在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微观分析过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林顺利博士通过对一个社区的微观分析,揭示了社区内城市贫困的空间结构和特征。他将城市贫困空间划分为居住空间、日常生活空间、组织和交往空间三种类型,归纳了不同类型空间的独有特征:(1)在居住空间方面,贫困人群的居住范围在贫富差异不明显的社区基本上是分散的,贫困人口集中的地方主要出现在老城区、过去的集体宿舍以及“城中村”里。(2)在日常生活空间方面,贫困人群无论是在经济活动空间、休闲娱乐空间,还是在购物活动空间,均呈现出一种被边缘化的特征。(3)在组织和交往空间方面,城市贫困组织身份缺失,贫困人群的交往空间呈现出“内缩”的特征,即贫困人群与外界交往实务意图也越来越弱化。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结构的划分,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也是林顺利博士基于实地调查数据所做的理论提升,对于形成本土化的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结构的划分,不只具有理论建构上的价值,更有实务层面的可操作价值。

首先,作为城市主体之一的贫困人群,他们在存在感和身份认同方面存在着被边缘化倾向,对空间的认知和认同体现为“悬置”的自然态度和策略性的社会态度两种。实际上,城市贫困人群虽有强烈的意愿表达诉求,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是苍白无力的,因为他们可支配的社会资源十分有限,态度消极者就把自身地位上升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这很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城市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应该给予贫困人群以更多的意愿表达渠道,认真倾听他们的利益诉求,提升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次,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面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城市贫困主体自我构建的结果。这一过程带有明显的空间剥夺性质,是城市主体间权力分配不等的体现。针对这一结论,林顺利博士从社会政策角度出发,探讨了空间正义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途径。实现空间正义,是前面所有研究的逻辑结论。只有实现空间正义,才会对城市贫困现象的减弱与消除奠定良好的基础。

城市研究发展至今,包括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提出的热点问题 “京津冀一体化”抑或者是后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法,其本质实际上仍然是“发展”为主导的思路。大城市集群发展固然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局,但这一系列空间规划和演变给弱势群体带来的边缘化后果也理应得到重视。从京津冀整体发展的大趋势来看,本书所调研的保定市似乎面临着一次城市发展整体提升的契机,但是,在空间分析的体系中,地方城市融入以北京为核心和主导的大城市群,必然意味着城市产生新的增长极,也会使原老城区进一步衰败。

即使城市发展的动力足以将老城区整体纳入规划,老城区同样也会面临新一轮的城市空间生态竞争和分异的过程。因而,社会政策的制定者需要高度关注城市贫困群体的空间权力,并且在福利和服务方面对弱势群体予以支持,这也是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存在价值。

篇5: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

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行走在城市的边缘,他们生活在城市中,但是他们没有土地,没有固定的房产,没有能力买保险,他们或许享受着低保,但仍入不敷出,他们在贫穷和温饱之间徘徊。他们就是城市贫困人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充分地发展,但是贫富差距却在不断的加大,城市贫困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失业、分配不均问题时时激发着城市贫困的扩大,时时处于流动状态,程度上已经影响到社会阶层的均衡和社会和谐。关键词:城市贫困

一、城市贫困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结果90年代以来,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计划经济下的“铁饭碗”基本被打破,为了适应发展,国有企业进行了制度改革,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较严重的失业问题。在此背景下,大批的城市人口失去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处在转型时期,在制度调整制度中产生了一些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制度尚不健全,导致了居民收入的非透明化、非制度化、非稳定化。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加重了城市居民中的相对贫困。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从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来看,不仅保障金基数低,难以起到真正的社会保障作用,而且保障范围并没有覆盖到所有人群,只限于城市里一部分有正式工作的人。很多失业下岗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者,城市贫困者的事迹收益和收益程度都很有限。案例1:

据中国知名独立市场调查公司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头号家庭开支。该报告还显示贫困居民的第二大负担是医疗费用,约有民认为贫穷是因为众的最大难题。在辽宁的城市困难居民中,因病造成家庭困难的占何东一家原本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幸福的城市家庭,贫困的深渊。这一切皆因儿子患了骨癌。病魔还是夺去了儿子的生命。那一年,孩子才友不说什么,但是这钱总不能不还。父亲刚刚查出肾功能衰竭,何东换成了现金。一下的工具。”何东说。何东并不是特例,如今像他这样因为没有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而一夜之间跌入赤贫的家庭,在中国并不鲜见。由案例可见,由于许多城市贫困人口居无定所和就业不稳定状况,边缘化

--“家里有孩子要读书”。另据辽宁省民政厅统计,家庭中又一个人躺在了病床上。80年代产的旧彩电放在了一个破纸箱上,在经济制度上,难以从社会保障中获益,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看病难如今却因为缺少医疗保障陷入何东不得不去借钱。岁。“60多万是从朋友那里借的,朋家徒四壁,对于缓解城市贫困问题意义重大。且在一定从过去的计划经2005年,40%~25%的贫困居”是困扰城市困难群30%左右。但是,能卖的东西都让这是我唯一能够娱乐

这一问题已成为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阻碍之一,失业社会稳定中国由于实行改革开放,零点调查公司公布的一个研究报告显示,城市、”“家里有病人为了能给儿子治病,12”然而,何东的噩梦并没有因此结束,尚未年老的一台“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需要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大和发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而目前,中国城市中贫困群体的构成大多来自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城市的流动人口,他们往往没有稳定发的工作,没有固定收入,也很少受到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的覆盖,所以一旦失去工作,很容易就会沦为城市贫困人口。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扩张,不断向周边的农村扩长,占用部分耕地的同时也使得很多农民失去土地,进入城市,由于知识水平、人际关系等原因,这些进入城市的农民往往不容易找到工作,也因此失去生活来源,形成新的城市贫困人口。

中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及特点

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城市贫困现象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低下,居住条件恶劣,同时,由于收入分配、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相对贫困差距不断拉大,人们普遍不满的是收入差距拉大,而不是缺乏基本的生存机会。

(二)贫困人口增加。当下,就业压力大,城市贫困人口往往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并且,大量涌进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工,城市贫民的生活境况更加严峻。失业和就业困难一方面导致原有部分贫困人口仍无法摆脱贫困,另一方面也造成新增贫困人口不断增加。同时,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导致失业率大副上升,资源枯竭型城市里大量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因失业陷入贫困,部分退休较早仅依赖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陷入贫困,加上一些流入城市的大量农村人口成为城市里的新贫困阶层,而社会保险、教育培训和医疗保障等制度的缺位与失效,也在产生着新的城市贫困人群。

(三)贫困人口的分布行业、区域比较集中。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贫困人口多来源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采掘、制造、建筑和商业等行业。贫困人群主要包括:

资源枯竭型城市大量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退休较早、仅依靠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流入城市、成为城市新贫困阶层的大量农村人口。

(四)贫困人口中流动人口占了较大的比例。由于流动人口的就业、收入、居住不稳定,他们往往沦为城市贫困人口并且形成贫困群体。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入城市,不仅加剧了城市贫困现状,而且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加大了社会保障普及的难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2:

湖南省湘潭市鲁班殿社区是临近繁华街道的老城区,下岗职工等低收入人群,尽管他们中有一小部分有退休工资,65%的贫困家庭有一个以上的慢性病或大病患者;

72%的贫困家庭认为,就业难、看病难、子女学费贵等是影响他们脱贫解困的许多城市贫困人口往往是文化水平较低,就业能力较差的社会底层人,往往“贫民窟34%

二、(一)目前的中国城市贫困应当是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统一。我国近年来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失业人员;

三、城市贫困带来的影响中国城市中的一些贫困人口从暂时的贫困逐渐走向长期的贫困化,形成了庞大的社会贫困群体。案例在当地被称为”。在这里居住的大多是老人、但还是比较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此外,大多数贫困家庭的住房面积小,往往三代挤居在一起。对当地的一项调查显示,的贫困家庭有残疾人;“三座大山”。

聚居在一起,给社会管理造成一定的阻碍。如案例中的“贫民窟”,是低收入人群的聚集,可见,疾病、教育、就业等方面是影响贫困人口的主要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中,贫困人口的子女得不到好的教育环境,影响了下一代的成长,甚至会产生贫困的延续性。在社会贫困群体中,多数贫困人口不仅其终身贫困甚至延续到其后代,改变贫困命运的机会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越来越渺茫。许多因为贫穷而过早辍学的年轻人,有可能同样没有多少创造收入的能力和机会,只能在贫困的道路上继续挣扎,根本难以担当拯救全家的重任。于是,一代人的贫穷,将有可能更加严重地转移到下一代。

城市贫困已经构成重大的社会安全隐患和持续发展的隐患,甚至产生动荡的关键因素。贫富两极分化对社会心理的冲击力是不可低估的,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极重要的不安定因素。

绝对弱势群体,不仅生活没有保障,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机会不均等、机会和权力被剥夺的感觉,这样的境遇容易使他们滋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情绪不断积累和酝酿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激化社会矛盾。

期,城市贫困、收入悬殊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矛盾不断积累,就会引起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甚至社会冲突,进而影响社会和谐。

三、城市贫困问题的应对措施

由于我国目前的城市贫困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统一,性。从目前中国城市扶贫政策来看,生活,而对调节居民的收入分配考虑不够。

取缔过高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缓解相对贫困,才能收入差距,从而减少城市贫困人口的不平衡心理。现阶段,度。对于贫困居民的基本保障往往标准很低,脱贫困的,甚至,如果长期坚持过于低下的保障标准,消极救济制度,而起不到激发贫困群奋起改变现状的斗志。

解决城市贫困问题,主要着眼于两大方面,渠道,二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业环境,促进自主就业。具体措施如下:

尽快完成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转型,广大城市贫困居民可以享受的医疗卫生教育服务体系。

度上的保障,防止贫困的产生。(障制度,扩大低保的范围,提高财政补贴的金额,使更多人能受益,制定专门针对城市扶贫工作的法规,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标准、保障程序、保障资金等加以规范和明确。这项制度已经成为城市扶贫的核心制度,贫有着重要影响。(3)要大力促进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鉴于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就业竞争将会非常激烈,此经济发展应当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非正规就业留有空间,并在政策上提供适当支持,的就业,增加其生活资源。(4

能的培养。加强贫困人口与企业的交流,与能力,鼓励其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

篇6: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有不少城市把处理过的城市污水和废水回用到各个方面,已成为替代水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城市污水经二级或三级处理净化后进行回收利用,例如用于冲厕所、浇灌绿化带,作为工业和商业设施的冷却水,也可作为人工补给地下水的水源。国外很重视关键的节水技术、设备的开发、节水器具的改进、提高、旧设备、旧工艺的改造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提升城市节水工作。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节水运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近20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进展。国家制定了有关水和废水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供水工作和主管全国的城市节约用水工作。在具体节水技术中,国内主要注重重复用水技术,包括冷却水的循环节水、一般循环水节水(指循序用水、闭路用水等)和工艺节水(包括冷却工艺改革、无水少水工艺等),这些技术在火电、钢铁、石化、化工、印染、造纸等行业都有成功应用的范例。节约生活用水也采用了一系列措施,如采用节水型器具、城市污水回用技术的应用、减少管网的漏损率、利用价格杠杆,调整水价,促进节水工作。

二、我国城市节水主要存在的问

1、一些地区不顾自身的水资源条件,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项目。一些缺水的城市也热衷於建设大草坪、水景观。有的地方甚至错误地认為推进节水会影响投资环境,把低水价作為招揽外商投资的优惠条件之一。有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没有充分重视节水问题,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

2、节水设施投入不足。一些城市在新开发水源上,捨得投入大量资金,却不重视节水。

3、水价改革不到位,水价对企业供水成本的有效约束机制尚未建立,成本和水价相互攀昇。在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中,相当一部分不能正常运行。

4、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眾节水意识不强,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良好风气。

5、供水管网漏损严重。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系统(自来水)的管网漏损率平均达

21.5%。

三、原因分析

1、认识不足。节水是—项只有广泛社会性和区域性的工作,搞好节水需要全社

会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要通过节水来缓解华北地区和黄河下游断流这类区域性

缺水和水环境问题,更需要全区域(或全流域)社会成员和各地区、各部门、各行

业的共同努力才可能见成效。而我国的现状是大部分领导和群众对节水的认识普

遍不高,节水往往停留在口头上。

2、投入不足。节水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多样,需要大量投入和一定的先进

技术。做工业用水,一般可分成冷却用水、锅炉用水、洗涤用水、工艺用水等,其中节约冷却用水就相对比较容易,而节约洗涤用水、工艺用水则相对较难。不

管要节约哪种工业用水,都需要更新改造用水设备,有的甚至要更新改造工艺设

备。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随着节水量的加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单

方节水投资会愈来愈大,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目前我国从上到下工业节水尚无

固定投资渠道,节水工程一般是争取—个上一个;农业节水投入近些年有加强,但力度不够。投入不足与技术落后使我国工农业节水水平与国际差距拉大。

3、机制不力。当前节水工作还没有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水价太低是

主要原因,许多节水工程直接经济效益有限,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上,而国家又缺乏优惠发展政策。这些原因的存在,致使许

多用水大户节水积极性不高,节水并没有真正变成企业、农户的自发行动,节水

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四、对策

1、控制用水总量

我国人口预计在2030 年前后将达到 16 亿,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750m3,将列

入严重缺水的国家。《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预测,全国遇中等干旱年要实现水

资源大致供需平衡,在考虑采取节水措施基础上 ,2010年总需水量为6988亿

m3,2030年为8000亿m3左右,2050年需8500亿m3,我国的用水量可能接近可

利用量的极限值。为此,必须坚持“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 “ 的原则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各层面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的大

力推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 ”的要

求,总结节水工作实践经验,创新节水机制。

3、农业节水

农业节水要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

民收入、建立节水高效农业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营

机制为支撑。采取农艺、农机、生物、化学、工程和管理等综合措施,不断改善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逐步形成与我国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用水结构和生产布局。

4、工业节水

工业节水要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目标,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

高用水工业为重点,以发展节水技术和工程为支撑,以加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为先导,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创建节水型工业。

5、城市生活节水

城市生活用水包括:城市居民、商贸、机关、院校、旅游、社会服务、园林

景观等用水。目前城市生活用水已占城市用水量的60%左右,随着城市的发展还

将进一步增加。城市生活节水的重点是实行严格的用水定额管制、计划用水、超

计划加价的办法,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率。推广节水器具和减少输配水、用水

环节的跑、冒、滴、漏。

6、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

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工作的力度。制定《海水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完

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标准体系;运用示范手段促进非常规水资源的应用;依靠

科技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运用经济手段促进非常规水资源的利

用。海水利用要在沿海地发展海水直接利用,研究开发利用后海水的净化处理技

术。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要发展污水集中处理再生,建立和完善城市再生水利用

体系,用于农业、工业、城市绿化、河湖景观、城市杂用、洗车、地下水补给以

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回用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公共建筑生活杂用水。推广城市居住

小区的中水利用。雨水利用要加大干旱地区集雨场、水窖、水池、水柜等雨水集

蓄利用工程的建设。城区要利用雨水集蓄,用于城区环境生态和回灌地下。干旱

地区要发展人工增雨。

五、结论

我国的节水工程任道重远,我们要在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保证工农业生产

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良好的水环境,必须建立节水型社会。其中包括合理开发

利用水资源,在工农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大力提高水的利用率,要使水危机的意识深入人心,养成人人爱护水,时时、处处节水的局面。

六、参考文献

【1】中国水利报,国务院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N],中国水利报,2000,10.17.【2】侯捷主编,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3】李晓西,范丽娜.节水型社会体制建设研究[J].中国水利,2005,(13):69-71.【4】罗其友.节水农业可持续推进战略[J].中国软科学,1999,(6):105-107

【5】纪书平.我国节水农业现状与发展建议[J].农技服务,2009,26(7):127-129.【6】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全国节水规划纲要及其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

【7】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2000-2003),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中国工业用水与节水丛书》(第一册:工业用水与节

水9概论),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10】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中心,《农业节水探索》,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工业企业取水定额国家标淮实施指南

(一)》,北京:

上一篇:听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与感想下一篇:庆祝中国共产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