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肖邦《第一叙事曲》而引发的对乐感的思考

2022-12-30

钢琴, 自从1710年意大利乐器制造家克里斯托福里 (1655—1731) 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以来就一直是人类最钟爱的乐器之一, 也被称为“乐器之王”。随着钢琴在中国一步步的从出现到认识再到学习, 身为西洋乐器的她, 现在已受到众多中国人的青睐, 人们开始接触、学习并研究钢琴, 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钢琴演奏与钢琴教育事业, 中国的钢琴水平也随之越来越高, 已跃居世界前列。但是现在作为一种技术性、技巧性极强的乐器, 人们在不断研究、学习并征服钢琴技术技巧的时候, 却容易忽视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 忽视对钢琴演奏音乐感的培养和加强, 完全把钢琴当作一种炫耀技术的工具, 而忘了他真正的本质是要带给人们音乐, 给人以美好的音乐享受。所以现在更多的老师、学生在练习、提高钢琴技法的同时也都在努力培养音乐感觉, 加强对音乐的理解, 用心来学习、演奏钢琴。

乐感——对音乐的“感觉”。主要指在音乐活动中人的音乐才能和素养的综合体现, 是对音乐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性的音乐表达能力的涵括, 是一切形式的音乐表演艺术的灵魂。乐感是钢琴弹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钢琴大师亚瑟·鲁宾斯坦曾指出:“我的乐感所考虑的是把音符和乐谱背后真正的涵义表达出来……只根据乐谱弹奏是毫无意义的。把乐谱的内在涵义表达出来才有真正的价值。” (1) 乐感在音乐中的任何一种表现形式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演奏中有没有音乐感, 实际上意味着我们的演奏有没有灵魂, 是不是有血有肉, 能否与听众产生共鸣。

下面我们通过对肖邦的《第一叙事曲》进行简单的音乐性分析来研究乐感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1 肖邦《第一叙事曲》的音乐性分析

肖邦 (1810—1849) , 波兰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 是波兰音乐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一生写有大量优秀的具有波兰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 如马祖卡舞曲、圆舞曲、波兰舞曲、叙事曲等许多体裁:肖邦的叙事曲源于文学上的叙事诗和声乐作品的叙事曲, 当时波兰诗人的作品内容常和波兰的历史息息相关,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尤其是密茨凯维支, 他是肖邦一生中最崇敬的人, 他的诗歌对肖邦的音乐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 几乎所有以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来解释肖邦叙事曲的音乐家都一致承认肖邦是受《康拉德·瓦连罗德》的影响而写下了第一首叙事曲。

密茨凯维支的这首长诗悲壮感人, 气盖山河, 但肖邦的这首叙事曲并没有具体的描写长诗的情节, 而是抓住诗的感情内涵、史诗般的气质、时代的色彩与戏剧冲突, 运用交响性的构思、新颖的和声、艰深的技巧以及奏鸣曲快板乐章的曲体, 写出了这首雄浑的英雄悲歌, 歌颂了波兰人民反抗异族压迫的顽强斗争精神。

此曲以一个简短的引子作为开场白, 调性开始于降A大调。双手齐奏一个庄严的曲调, 好似讲故事者的一段从容不迫的开场白。最后以忧伤、询问的音调结束, 把人们带进庄严肃穆的气氛中。音乐形象的对比性, 预示着故事发展中的戏剧性。

引子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主部, 前后贯穿,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一个典型的叙事性主题。带有沉思忧郁色彩的旋律, 安详的在展开, 时时发出叹息的声音, 使我们感到作曲家的思路正在追溯着祖国久远的过去, 感叹着现实中的国家与民族的苦难命运。一串华彩性音符像是一种幻想, 犹如行云流水后的重音又把我们带回现实, 还是叹息。接着在连接部里出现了另一个音乐形象, 浪漫派的连接部是具有独立的艺术形象和主题功能, 这种短促、言犹未尽的音调、痉挛式的节奏都在神经质似的在运动着, 它破坏了主部主题的平稳气氛, 表现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在不断增长, 直至暴风雨般的爆发, 象征着革命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随后, 出现了温和、明朗、充满抒情的副部主题, 宁静而富于诗意、婉转而气息宽广的旋律线在柔和、清淡的和声衬托下自由地舒展着, 像溪水一样无拘无束地潺潺流出, 好似密茨凯维支长诗中的那位立陶宛老人优美动听的歌声。要弹的很惬意, 要有弹奏肖邦夜曲的感觉。结束部时情绪已平静下来, 进一步抒发了亲切、富于诗意的柔情。

展开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两个音乐形象:第一个形象是悲剧性的, 不稳定音与不稳定和弦的一再强调, 音响的不断增强, 表现了由警觉的沉默到惊慌地呼喊的情绪变化, 好似苦闷彷徨无法继续, 一声声怒吼震破沉闷空气, 逐渐接近于变的雄赳赳、气昂昂的副部。这便是第二个英雄性形象, 富于诗意的副部主题, 在这里得到了广阔地发展, 以丰满的音响、浓密的和声、铿锵的节奏在明朗的同主音大调上展现, 显示出刚毅、豪迈的英雄气概。

在展开部的第二部分里, 旋律失去了明确的轮廓, 速度也渐快, 类似于即兴演奏, 对立的形象互相急速交替, 不可抑制的音响洪流汇成势不可当的滚滚怒涛, 把音乐卷入了戏剧性的高潮——再现部。在展开部中, 英雄明朗的色彩居于优势, 作者为了把英雄的成分巩固下来, 所以再现部以优美的副部主题开始, 即“再现倒装”。它不再是那么平静、温柔, 低音部流动的分解和弦、音调的不断高涨, 使之富有充沛的活力和豪迈的气势;同时又接近呈示部中明朗的抒情性, 前边激情饱满、富有朝气, 抒情段也变的坚定有力, 悲壮激昂的热情迅速上升, 预示着暴风雨的到来。

经过短暂的戏剧性高潮, 音乐进入了急板, 这是热情如火的尾声。刚毅丰满的和弦、似波涛上下翻滚的音型、音阶式经过句的怒潮, 都像是为波兰独立而到处决战的军队;动荡不安的连音符、急骤增长的音量……汇成一股巨大的洪流, 又重新把听众卷入了暴风雨般的激情和悲剧性冲突的气氛里, 它象征着波兰人民为独立而战的思想永远不会破灭。

在我们对肖邦及他创作这部作品的背景了解之后, 在对乐曲进行具体的音乐性研究分析之后, 笔者感到对于更好的把握该作品的音乐性, 更投入的演奏作品以及对技术技巧的弥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 乐感在钢琴演奏、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培养、提高乐感的必要性

在对《第一叙事曲》进行了简单的音乐性分析后, 我们也着实发现音乐感的培养对于钢琴演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 技术是钢琴演奏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弹琴技术、技巧, 才有可能演奏出来, 我们不能否认技术、技巧训练、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长期以来, 在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技轻艺”的现象, 许多教师、学生都把注意力以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传授、练习技术技巧方面, 许多学生更始虽然掌握了一些弹奏的方法, 但不知如何来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 他们弹奏乐曲时, 只是照着乐谱生硬地弹出音符, 不善于领会音乐语言, 弹出来的作品平淡机械, 了无生趣, 音乐感严重滞后于音乐技术。

钢琴演奏是对音乐作品的阐释, 是把乐谱变成实际音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演奏者需要凭借自身的音乐知识、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等音乐感, 把蕴涵在乐谱背后的灵魂发掘出来, 转化为一种特定的可供人们听觉感知的声音结构——琴声, 使人们在音乐审美中体验到人类自身心灵的无限丰富性。当钢琴演奏者将作品中的情感意蕴转换为钢琴的声音符号时, 就已经不知不觉地对作品进行了“二度创作”, 因此它已经包含了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和将乐谱转换为声音的表达能力。也就是说, 这个过程实际上包含了演奏者的音乐感觉和技术能力两个方面的表现水平, 而且在表现过程中, 技术的因素自然地要让位于音乐感觉的把握。音乐感好的人, 能够准确而深刻地抓住音乐作品的深层情感意蕴, 将音乐作品淋漓尽致、有血有肉的用钢琴的音符表达出来;而音乐感差的, 即使拥有熟练的钢琴弹奏技术, 弹奏出来的也不过是一堆散乱的没有情感和灵魂的符号罢了。

因此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 只能说具有了“表达”乐曲“内在涵义”的手段, 而如何恰当的运用这些手段诠释乐曲, 则要受到乐感的支配。这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要用“内心歌唱”去弹奏。技艺精湛的大师与玩弄音调的匠人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乐感的优劣。亚瑟·鲁宾斯坦曾说:“有的人总是谨小慎微, 总是放不开, 只想别漏掉某个音, 别碰着旁边的音, 别把邻近的两个音同时压下去。其实, 这些枝节上的考虑都应该排除掉。” (2) 还说:“要把正确的音乐形象传达给听众, 若不如此, 那我早在若干年前就被赶下舞台了;因为从数量上看, 我可以算是弹错音的冠军, 但公众对此并不在乎。公众主要是不能容忍对整体的歪曲。” (3) 有些人的弹奏准确无误, 却不能创造意境、感染听众;而鲁宾斯坦的演奏虽然时有错音、不甚“精确”, 但是却浑然一体、动人心魄!这是因为匠人的演奏所追求的是“不出错”的堆砌与流动;大师的演奏所追求的是对乐曲深刻内涵、独特韵味的表达与揭示。因此,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具有极高的意义。

但是, 许多人虽然认识到了音乐感在艺术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但总觉着它是一种很虚的东西, 有种神秘莫测的意味, 主要靠天赋。音乐感的产生诚然离不开音乐禀赋, 但其更主要的却是依靠后天形成的音乐艺术修养。只要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是可以培养学生音乐感的。

3 如何在钢琴教学中培养乐感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钢琴教育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对技术技巧各个击破的同时, 老师同学们也都注意了对音乐感的培养和学习。笔者通过十几年的学习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 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3.1 实现和培养乐感的根本前提是演奏时的情感投入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一切优秀的音乐作品无不是情感浇铸的血与泪, 无不是情与爱的结晶。无数的审美体验与创作实践都告诉我们, 对作品投入的感情越多, 从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就越深, 从而对作品的理解就越深刻。干巴巴的没有感情的演奏是一个层次, 用心带着感情的演奏则升华到另外一个领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一个宗旨:用心弹琴, 而非用手弹琴。要进入情绪, 时刻牢记“音乐家除非自己也受感动, 否则就不能感动别人”的道理。这里的“心”就是情感的投入, 一旦你用心去弹琴了, 你就有了培养音乐感的前提了。能够用几分心来演奏、如何感动别人就要靠我们下面要说的三个方面来完成了。

3.2 专业知识的研究、学习、练习:这一部分应从感性与理性两方面入手培养

(1) 感性培养是先导、是基础。认识的初级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 只能认识事物表面的、非本质的、直观的特点, 需要而且有待于上升到理解 (即第2部分) 。对于钢琴音乐作品的真正“认识”, 需要先行“感受”——运用内心听觉读谱, 从头至尾粗略视奏, 从而对乐曲的曲式结构、旋律进行、织体特点、音响效果以及表情术语、奏法标记等有一个初步印象。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主要是利用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以及节奏的变化构成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成功的音乐表演者首先应是一个优秀的音乐鉴赏者, 因此在平时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对于一切优秀音乐作品, 包括中外钢琴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的欣赏, 特别要注重对于优秀钢琴演奏家的作品的赏析。我们运用听觉器官大量欣赏, 可以直接有效的吸取艺术精华, 培养良好的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领略作品的韵味与内涵, 洞悉作品的情绪与意境。欣赏优秀的钢琴作品, 可以深入的体味作品处理方面的细微差异;欣赏中外管弦乐与民族管弦乐, 可以有益于发挥钢琴演奏和声与复调的独特作用;欣赏民族民间音乐, 可以更准确的表现中国钢琴音乐的东方神韵。

因此可见学习钢琴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音乐的环境, 必须多听、多感受, 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了音乐的熏陶, 逐步对音乐语言、形象、气氛、音色等有了感性认识。也让学生们从识谱、找琴键等枯燥的练习中解脱出来, 这也是学生对学琴的兴趣提高的一个好办法。由此可见, 听觉的感受与培养提高让我们对音乐感的把握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2) 理性培养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能认识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的特点, 是对在“感受”的基础上综合作者所处时代、乐派、风格特点、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等的全面分析、准确把握。

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研究、学习, 包括对中外音乐史、和声学、复调、曲式分析、配器等所有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往, 学习钢琴的学生, 认为只有练琴才是最重要的, 甚至是唯一的。其他课程与钢琴弹得好坏没有直接关系, 因此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关起门来练琴上, 而忽视钢琴以外的各门课程的学习。这种单一的“专业至上”的思想, 可能会奏一时之效, 但从长远来看, 却一定会妨碍学生智慧和思维能力的开发。我们要知道, 钢琴音乐不是一种孤立的音乐现象, 它是伴随着艺术史和音乐史发展起来的, 它与其他各门音乐专业知识息息相关。

不同时代的钢琴作品背景、意境差别很大, 不同流派作品又有各自风格, 而不同类型的作品演绎也有很大区别, 各具特色, 风格意境迥然。只有通过学习中外音乐史、和声、曲式分析等音乐专业理论知识, 才能了解到作曲家时代、流派、风格以及创作时的背景, 也才能了解要以何种奏法、何种风格来演奏、表现音乐作品, 使技术的目的性更明确, 使塑造的音乐形神有据可依, 有说服力。

因此, 多学习专业知识, 多欣赏好的音乐, 多做研究, 对与作品有关的所有方面都进行细致、认真的学习、分析, 不断提高宏观把握、微观透视的分析音乐的能力, 才能使这些积累成为我们最宝贵的知识财富, 才会为学习、演奏更高难度的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非专业知识的广泛涉猎

非专业知识, 顾名思义就是除与钢琴演奏有关知识以外的其他所有知识, 我们都应该尝试与学习。文化程度与对外部事务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直接有关。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在产生背景、社会功效、创作与欣赏均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等方面有着相同之处, 有些钢琴音乐作品则或与文学作品有关、或直接受文学作品启迪而创作。古今中外优秀的钢琴作品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珍、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精华。对它们的感受与理解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这是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基本创作原则的具体反映, 也是钢琴演奏家借以阐释作品、解释内涵的基本依据。

一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决定了他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很难想象让一位可能连肖邦生平简介都看不懂的小学生去理解和感受肖邦作品的真正内涵。因此更好的学习钢琴技艺, 对各种文化知识的涉猎是必需的。对于钢琴演奏及其他音乐表演形式, 仅从音乐的角度来演绎已经不够了, 它同时要求学音乐的人去更多的熟悉绘画、舞蹈、建筑、雕塑、文学等视觉、感情、语言诸类文艺品种。当人们在询问贝多芬该如何理解和演奏他的《第十七 (暴风雨) 奏鸣曲》时, 他只说了句“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如果我们不去了解密茨凯维支的长诗《康拉德·瓦连罗德》, 就很难理解肖邦《第一叙事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感情;如果我们不了解波兰和匈牙利一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文知识等, 就不能淋漓尽致的演奏肖邦的马祖卡、波洛涅兹和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如果我们不了解象征派诗歌、不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等的作品, 就很难理解和感受德彪西德的音乐……

所以文化修养的高低, 各种知识涉猎的多少, 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于钢琴作品的理解程度与演奏水平, 对于学音乐的学生来说, 文化课的学习不是可有可无, 而是必须加强。只有一个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为我们的钢琴学习源源不断的输送能量, 我们才能更好的培养、提高音乐感, 才能使我们的艺术之路走的更长更高。

3.4 人生阅历的丰富

人生阅历的丰富也许在现在看来对钢琴演奏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但是长远来看, 我们的任何一种经历都将会成为我们最宝贵的一份财富。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以及所有的经历都可能成为我们演奏作品时的某种心境, 越多的经历会更易于我们表现音乐的感情。

去过黄河的朋友, 见到黄河汹涌咆哮的人来演奏《黄河协奏曲》, 肯定更能将黄河的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 从心底里流露出对母亲河的感情。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并积极面对的朋友也许更能把握贝多芬作品中的坚忍不拔……我们要广泛的接触自然、接触社会, 学会发现新事物、新现象, 培养对自然、对社会的新鲜感、好奇心以及想象力, 尝尽酸甜苦辣咸、体验各种滋味事, 充实自己的人生, 以求更准、更好的理解作曲家的心境, 对作品有深刻的领悟, 使自己的“二度创作”更加完善。

在技术一步步提高的同时加强演奏中对音乐的理解;从情感投入这一前提开始, 分别在音乐作品的大量欣赏、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非专业知识的广泛涉猎以及人生阅历的丰富等四个方面来努力培养、提高乐感, 相信通过一系列深入的学习、理解与体会, 我们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感必将有极大的提高。

音乐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技巧, 更重要的是要表现人类的各种情感, 给人以美的感受, 要使心灵受到撞击、产生共鸣。用你的心来表现音乐吧!只有做到内外合一, 才能感动你的听众, 也才是真正的在演奏音乐, 展现钢琴技艺。

摘要:通过对肖邦《第一叙事曲》的音乐性分析深刻的体会到乐感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技术一步步提高的同时加强乐感培养的必要性;在培养乐感的问题上, 我们应以情感投入为根本前提, 大量欣赏音乐作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广泛涉猎非专业知识以及丰富增长人生阅历等, 相信通过这一系列深入的学习、理解与体会, 我们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感肯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乐感,知识涉猎,情感体验,内外合一

参考文献

[1] 孙继南.中外名曲欣赏[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7.

[2]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7.

[3] 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1.

[4] A·索洛甫嗟夫[苏].肖邦的创作[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0, 2.

[5] 李德方.天津音乐学院学报[J].2003 (2) .

[6] 陈旭.中国音乐[J].1995 (1) .

[7] 潘伟.洛阳师范学院学报[J].2003 (4)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通过分析肖邦《第一叙事曲》而引发的对乐感的思考】相关文章:

一节课而引发的思考09-04

网络恶搞之侵权分析——由“duang”事件引发的法律思考09-10

807082515引发的思考05-14

习武引发的思考04-08

引发的思考作文04-09

话引发的思考04-14

文章引发的思考09-05

一个零分引发的思考01-19

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05-03

噩梦引发的思考作文05-03

上一篇:产后出血64例临床分析下一篇:浅议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