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引发的思考教育反思

2024-05-04

教具引发的思考教育反思(精选11篇)

篇1:教具引发的思考教育反思

为了配合最近开展的红黄蓝绿的主题,我们决定带孩子到户外去捡捡树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化,也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的“动起来”。虽然我们只是在小区里面转了一圈,但是留给我的却是对活织无限的思考。

1、科学调控活动强度 日常的教学或户外活动,虽然经过了周密考虑,但常常会受天气、外界因素、大型活动等干扰,而不能正常进行,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对户外活动中活动量的调控,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用客观的态度去分析和总结活动情况并及时调整,注意活动急与缓、动与静的交替。从而使教师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恰到好处,使幼儿的户外活动更具科学性、合理性。2、有效捕捉教育契机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活动中,需要老师正确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根据突变的情况改变活动的形式。同时,老师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及时总结经验,通过发现的眼睛,把握一个又一个稍纵即逝的教育机会。3、努力支持幼儿自主学习 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捡树叶这一活动,既考虑到幼儿的兴趣,给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虽然一开始孩子们不知道树叶的名称,但经过老师的指导之后,幼儿开始捡不同的树叶,并纷纷询问老师树叶之间的区别。幼儿不断地探索、主动地学习,从而学会了分析、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学习。这才是幼儿真正应该学会的。

篇2:教具引发的思考教育反思

英语课上,静静小朋友的表现令我费解。她用力的晃动椅子发出很大的声音,严重地影响了老师的上课。当老师对她的行为提出批评和制止时,她的表情愤怒,我在她的眼睛里看到了不满,我分明感受到她的抵触与反抗的情绪,静静一向是老师公认的好孩子,遵守纪律,遵守规则要求,那么她为什么会在课堂上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反差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结合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我从两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教育教学中的规则要求与孩子

1、在规则要求下孩子处于什么地位

受教师本位观的影响,让孩子顺从、听话、服从,组织起活动来得心应手,一呼百应是很多教师心中潜在的事实规则的目的。于是在课堂上常常会把规则要求以禁令的形式出现在孩子的面前,“不可以。。。。。。”“不能。。。。。。”“不许。。。。。。”等等。孩子被限定在规则与制度所允许的时空里,不能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与教学无关的愿望都不可以满足。于是孩子的情绪备压抑,愿望无法得到满足,处在一个充满紧张感与压力感的环境中。

2、孩子对规则的挑战意味着什么

处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孩子变得驯良,死板;二是孩子变得叛逆,反抗。而静静小朋友的反抗就意味着课堂中规则要求本身有问题,压抑孩子个性的发展。仔细回想英语课上静静的表现,她曾经站起来说自己想要唱歌,然而她的愿望被压制下来,于是引起了她的不满,既而产生了抵触,反抗情绪,故意扰乱课堂秩序。

3、如何有效促使幼儿乐于遵守规则

首先,让幼儿体验规则的必要性,参与制定规则。

要让幼儿遵守规则,先要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结合实际,让幼儿感受,体验到遵守规则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幼儿对规则的认识来源于他们的经验,所以更易于接受和遵守,同时他们还会在生活中相互提醒。

其次,将规则教育融于日常教学与游戏,淡化强制性。

将幼儿对规则的理解、认识、记忆等教育内容和语言、音乐、美术等教学活动以及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行为规范的教育,淡化了幼儿执行规则时的被动性,让原本枯燥的教育内容显得生动、有趣,易于幼儿接受。

最后,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魅力,使提示形象性。

教师借助于形象、直观、生动、正面的语言表明自己不赞同的态度,让违规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比直接大声训斥更为有效。这样做不仅可以维护幼儿的自尊心,而且说一些形象、有趣的提示语,可以抓住幼儿的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真正乐于遵守规则。

二、我们可以这样做教师

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幼儿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来实现的。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我们可以这样做:

1、善于用眼睛和幼儿说话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相信老师只要善于用眼睛和幼儿说话,孩子也会渐渐读懂老师的眼神,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师幼之间形成良好的默契。用赞许的眼神鼓励积极向上的幼儿,让他感受关爱的温暖;用严肃的目光约束调皮的幼儿,让他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用信任的目光鼓励胆小的幼儿,让他获得自信的力量。

2、蹲下来发现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带着孩子去逛商场的时候,孩子的情绪总是波动,甚至是哭闹,不得已你要将他抱起来,他才会安静,而你会觉得孩子为什么总是不听话呢?其实,如果你蹲下来的话,你会发现在他的眼睛里他看到的只是大人的双腿和高高的柜台。当我们和他们处于同一位置时,你还会觉得他不听话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要懂得蹲下身来发现孩子的世界。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想问题,用尊重、平等的方式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摒弃教师高高在上的,权威的姿态,让幼儿感受到你的`关注和尊重。拉近与幼儿情感上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蹲下来,请你蹲下来,发现了吗?蹲下来的世界有些不一样了,周围的墙似乎更高了,地面似乎离我们更近了――这就是和我们天天在一起的孩子的世界。请你用心去发现。。。。。。

3、欣赏孩子

篇3:关于学前教育玩教具配置的思考

本文是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角度,针对设施设备中的玩教具如何配置以适应学前阶段幼儿生理、情感、认知、技能等发展特点进行的思考。

一、研究的对象

幼儿、教师、活动及玩教具是幼儿教育的基本要素。其中幼儿是主体,是学前教育的根本归属点,学前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幼儿的健康、快乐的成长以及将来生活、社交、认知习惯的养成。所以说幼儿是制定规范需要研究的核心对象。本文中学前教育针对的是3~6、7岁的幼儿,所以需要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的身体、认知特点进行研究。

活动 (主要是游戏) 是幼儿锻炼身体、认识周围世界、培养情感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而活动的进行必须以一定的玩教具为工具,所以活动与玩教具因素在研究时应得到紧密地结合。

教师的引导、教育无疑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

二、学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本文讨论的学前幼儿指的是幼儿园阶段的幼儿,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普遍处于3~6、7岁之间,其生理、认知、社会性主要有以下特点:

1. 身体发展特点

学前幼儿已经获得了基本的动作能力,包括灵活活动以及身体运动的大肌肉动作能力和使用手和手指的精细动作能力。

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骨骼软组织较多,骨组织内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所以骨骼硬度小、富有弹性,受压迫时易弯曲变形;脊柱未定型,要预防脊柱弯曲。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幼儿骨化过程的旺盛时期,软骨生长活跃,如给予适当的体育负荷,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骨细胞的营养物质供应,有助于骨的生长。

这一时期的幼儿肌肉含水分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盐较少,肌肉纤维细嫩,富有弹性,肌肉力量较差,易疲劳。大肌肉群较小肌肉群先发育,所以应多进行体育活动,注意营养,发展大肌肉群,同时也要多进行小肌肉动作的训练。

呼吸系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胸腔狭小,呼吸肌力较弱,肺泡发育程度差,所以呼吸表浅、肺活量较小、通气量也较少;但因儿童代谢旺盛,对氧的需要量较多,应多到户外活动,提高呼吸系统能力。

2. 智力发育特点

处在学前阶段的幼儿具有认识外部世界的巨大潜能,其感知觉处于发展的最佳期。前苏联心理学家艾利康宁认为,2~7岁的儿童能掌握相当复杂的知识与智力活动,他们不仅能直观形象的反映现实,认识事物的外貌,而且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形成一些抽象的概念。

同时,这一时期幼儿的智力具有发展迅速及可变性强的特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7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岁获得的,20%是8~17岁获得的。在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最大。另一位心理学家汉特对智力发展、变化的研究结果指出,智力是可以训练和变化的,不是固定的;出生后最初四年的智力发展极为重要,对以后智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3. 美感发展特点

美感是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和体会。幼儿美感的发展与意识的发展相伴随。

学前幼儿对美的体验的主要特点为:积极情绪下产生美感,消极情绪下对美的事物反应差,甚至产生反感;喜欢鲜明、艳丽的颜色,不甚注重色彩的协调;喜欢听明快、变化明显的音乐曲调;对表面的、简单形式的美容易感受。

4. 社会性特点

学前幼儿越来越理解自己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同时,他们也越来越理解自己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而存在着。他们变得更自主,认知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知道如何和家庭、朋友相处。

这一阶段幼儿的认识、情感、道德行为处于发生发展过程中,对其进行的社会道德教育主要是引导其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学习如何处理相互关系,了解日常生活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学前期也是影响和塑造性格的重要时期,适当的熏陶和教育有助于个人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

三、学前教育中的游戏活动及作用

幼儿的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兼顾情感态度、方法能力和认知经验,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好奇心、自信心、想象力、创造力。根据前文所述学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前教育的目的,学前幼儿的游戏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体育活动、智育活动、美育活动、社会性活动 (包括德育活动) 四类。

1. 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指通过攀、爬、滑、钻、荡、跑、跳、投掷等动作完成的活动。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神经系统的灵敏反应,提高幼儿有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生理机能,促进幼儿身体全面发展,使幼儿身体动作更加有力量、有速度、灵敏、柔韧、协调,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健康水平;同时有利于养成幼儿初步的健康安全知识,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 智育活动

智育活动是指以提高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为目的的活动,一般通过观察、阅读、实验等方式进行。通过智力活动的开展,可以引导幼儿获得周围生活中易懂的和简单的知识,形成对一些常见事物的初步概念,培养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可以使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对信息的感受、加工、储存机能逐渐发展与完善,加速幼儿先天的认知潜力变为现实能力的过程。

3. 美育活动

美育活动一般指培养幼儿音乐、美术技能的活动。美育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兴趣和爱好;发展幼儿审美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培养初步鉴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 社会性活动

社会性活动指培养幼儿沟通能力、理解能力、适应能力等社会性能力的活动。通过社会性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幼儿掌握生活常识,有效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角色意识、协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同理心。

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分类只是在宽泛的意义上,针对各种活动主要目的的不同进行的分类,在实实践中以及各种研究都表明,幼儿的体育、智育、美育、社会性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每种活动都可以不同程度的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实际的活动中要在抓住重点教育目的的同时,注意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学前教育玩教具的种类及其与游戏活动的关系

学前教育玩教具是幼儿活动的工具,在幼儿的身体成长、认知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目前在学前教育市场中学前教育玩教具丰富多样,结合前文学前教育活动的类别,玩教具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思维拓展、益智类

指通过微小构件的组合、拆装,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开发幼儿的智力的玩教具。如:拼图玩具、插件玩具、积木等。

2. 科学探究类

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情感、对幼儿认识自然界进行启蒙的玩教具。指一些简单利用水、空气性质的玩具,如水枪、风车等。

3. 文化学习类

培养幼儿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等的玩教具。如字母卡片、复读机等。

4. 体育类

具有攀、爬、滑、钻、荡等单一或组合功能的设施器材以及通过跑、跳、投掷等开展活动的玩教具。如秋千、滑梯、球类等。

5. 生活常识类

具有培养幼儿基本生活能力、增进生活常识的玩教具。如:各种家具模型、汽车玩具等。

6. 艺术类

幼儿可以利用以实现艺术表现的玩教具。如画笔、乐器等。

前三类玩教具主要用于幼儿的智力教育活动,第四类主要用于体育活动,第五类主要用于社会性活动,第六类主要用于美育活动。通过这几类玩教具的有效利用,可以有效地开展各种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在身体、智力、社会性、审美等方面的发展。由于幼儿的各种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所以在对玩教具进行利用时也应灵活多变,不要割裂某种玩教具与其他教育目的的联系。

五、玩教具配置的思路

前文简要分析了幼儿的发展特征、主要的游戏活动及玩教具分类。其中幼儿的发展是配置玩教具的根本出发点,是游戏活动的主体;对幼儿的教育目的的实现以活动的进行为载体;玩教具是进行游戏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在为幼儿园进行玩教具配置时,应将三者结合考虑,首先应为幼儿的教育设定适当的目标,之后再根据实际条件和情况设计相应的可以实现所设定目标的游戏活动,最后根据活动及幼儿的身心适应性提出对玩教具的需求。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应针对学前阶段幼儿发展的特点,设定科学合理教育目的。如:强健体魄、锻炼肌肉、培养自然科学情感、培养审美能力、拓展思维、了解生活常识、培养优秀的性格品质等。

第二步,设计能够实现第一步设定的教育目标的游戏活动。如:可以通过各种球类活动、攀爬活动锻炼身体机能;可以通过观察植物、昆虫、气象变化培养自然科学情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创作培养审美能力;可以通过拼图、拼装玩具拓展思维、激发创造潜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培养社会性能力等活动。

第三步,根据设计的活动提出对玩教具的需求。如:体育类活动会涉及攀爬设施、各种球类等;思维拓展类活动可以利用橡皮泥、小积木、拼图、拼装玩具等材料;培养自然科学情感的活动可以利用气球、水枪等科学探究类材料;在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等发展社会性活动的时候,则可以选择家具模型、日常用品道具等生活常识类材料;培养幼儿艺术情感及表现力可以通过不同乐器的使用以及绘画技能的训练。

第四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对玩教具的材质、形状、色彩等特性的建议及限制性要求。如:玩教具的质量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对幼儿骨骼、肌肉的伤害;色彩应多样化以适应幼儿的审美需求;不应具有锋利的边角;应采用环保材质等。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制定出来的玩教具配置标准,除了限制性部分,其他部分应以建议的方式供幼儿园参考。因为幼儿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实现相同的教育目的可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应鼓励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及主观能动性,使幼儿教育更具创新性及多样性。

制定学前教育的玩教具配置规范除了要结合幼儿的身体、认知发展特点外,还有许多主客观因素需要考虑,如幼儿园装备及师资的发展现状、社会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幼儿的家庭教育背景、幼儿的安全保护、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规定等。要制定科学合理同时又具有发展性的学前教育玩教具配置规范,还需要以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为出发点,进行大量、深入的研究。

摘要:伴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 市场上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供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的玩教具产品。玩教具产品的丰富多样化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但同时, 各种玩教具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及种类的多样也使幼儿园的玩教具配置工作增加了难度。再有, 学前教育没有明确的课程标准, 没有具体的教材, 造成了幼儿园玩教具的配置没有明确的依据, 这也是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在玩教具配置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乔·L.弗罗斯特, 苏·C.沃瑟姆, 斯图尔特赖菲尔.游戏和儿童发展[M].唐晓娟, 张胤, 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3]王萍.学前教育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篇4:一套自制教具引发的三个不同实验

为此,笔者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在自制实验教具上做了许多尝试,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动手的机会,稳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通过辅导学生利用同一套自制教具,分别在学生学习的不同时间段,做了三个不同实验的案例,谈谈保持学生持续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一些做法。这套自制教具具有教学性、科学性、实用性、便于制作等特点,所用的物品都有玻璃瓶(实验室的广口瓶即可)、细玻璃管、带孔橡皮塞 、带颜色的水、酒精。利用这些器材分别做了自制温度计、自制气压计、自制微小形变实验器,并完成了以下三个实验。

1自制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一节中,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自制温度计。原则上教师应该事先自制一个,然后拿到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将其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时,观察液柱的变化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只要体会到“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个道理就可以了。但事实证明,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是没有太多实际感受的,学生不动手实践就不会有亲身体验,不明白应从哪些方面改进自制温度计,使其对温度的测量更精确,进而无法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测温原理的由来,[TP5CW68。TIF,Y#]甚至有学生提出质疑: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液泡内的液体为什么不选水,而要选择酒精或水银呢?为此,在上课前,笔者利用实验室开放日的机会,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教具: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学生将玻璃瓶装满带颜色的水,另一组学生装满带颜色的酒精,然后给玻璃瓶配上合适的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密封要好),再用橡皮塞塞住瓶口。看似简单的任务,学生们却克服了打孔、截玻璃管等困难,最后终于做成了。

上课时,老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了相同的热水和冷水,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把自制温度计先放入热水中,后放入冷水中,待液柱静止时分别观察液柱的变化规律,并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水柱和酒精柱的变化哪个更快更明显……,通过实验学生不仅亲身体验到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认识到温度计是由一个盛有液体的细小玻璃泡和内径小的玻璃管构成,还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也为后面学习熔点、沸点、水的反常膨胀、比热容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2自制微小形变实验器观察弹性形变现象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一节时,学生们对塑料尺、橡皮筋、弹簧等受力时发生形变有很多生活体验,因此理解弹力没有太大问题。可是学生对于微小弹性形变的感受几乎没有,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压力和支持力都属于弹力范畴。笔者认为本节教材《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一道题为教师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提供了最佳的契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触觉到视觉都能体验到微小形变的存在,无须教师过多解释,压力和支持力的形成原因和方向已了然于胸。

[TP5CW69。TIF,Y#]

实验时,学生们再次拿来曾经用过的这套装置,如图2所示,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用手轻捏厚玻璃瓶,观察细管中水面的高度变化,就能知道厚玻璃瓶是否发生了形变,这个实验的现象还是非常明显的。但做这个实验要提醒学生:观察弹性形变时要用毛巾围住瓶子,以免手温影响实验。

通过观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到,若手捏一下厚玻璃瓶,玻璃细管内的水柱会上升,这现象说明力的作用会使物体发生形变,所以有弹力产生。只是这种力对于玻璃瓶来说太小,肉眼是看不出的,所以插入橡皮塞中的玻璃细管的作用是放大了形变的效果。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让学生领会到: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探索而总结出来的。

3自制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在《大气压强》一节中,教材安排了“想想做做”,明确要求学生亲自体验并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用到的还是这套装置,具体做法是:取玻璃瓶一个,装上适量带色的水,在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上面画上刻度,把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拿着它从楼下走到楼上,观察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

这个实验要提醒学生注意:(1)瓶口必须密闭,不能漏气;[JP3](2)不要用手直接拿瓶子,以免瓶子受热,影响瓶内气体的压强。[JP]

[TP5CW70。TIF,Y#]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分析该气压计的工作原理:

当玻璃管中水柱静止时,如图3所示,瓶中气体产生的压强等于管内A点压强,即外界大气压强与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

当外界大气压变小时,瓶内气压显然大于外界气压与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因为瓶内被封闭的气体质量是一定的,只有玻璃管中的水柱上升,瓶内气体体积增大,才能减小瓶内气体压强,直至内外气压达到平衡,水柱再次静止。

由此可以看出,自制气压计的水柱升高时,表明大气压在减小;水柱降低时,表明大气压在增大。自制气压计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过程很好地凸显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综合能力。

篇5:一节化学课引发的思考的教学反思

自从参与研究“以先学后教为主,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展示交流预习学习成果,进一步达成预设目标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将这一理念更好的体现在我平时的化学教学中,使新课程理念得以更完美的展现呢?这的确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时间去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的问题。我也一直在进行着尝试,尝试各种形式的“先学”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应该说尝试无所谓成功与失败,因为每一次尝试都凝结着我的思考与进步,这也让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要肯去尝试,肯动脑思考、肯去总结,就是一种成功,成功是一种态度。

上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这节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改变了以往由教师去搜集相关资料,再由教师展示、讲解的做法。

课前,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目前我国、我市水资源状况如何?

2、我国人均水量在世界的排列情况如何?这给你什么启示?

3、水污染的来源有哪些?如何防治水污染?

4、做为一名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应该如何真正参与、做到“爱护水资源”?

问题抛出后,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让各组选择一个问题,然后去收集相关资料,上课时拿出来与全班同学共享。

说实话,我还是有些不放心,自己仍做好了第二手准备,万一学生没有实际行动,或找不到相关资料,那我就按以前的方法自己讲。终于到了上这节内容的时间,走进教室前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不安的。当进入教室,看到学生们兴奋的、迫不及待的表情时,我才放心,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简单开场后,我便组织各小组展示自己准备的资料,没想到,他们准备的资料还挺丰富,图片、文字都有(遗憾的是本校教学设备落后,学生无法准备、展示音频资料)。当一个小组汇报、展示完后,若其他小组的同学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有更深层次、更丰富的资料,便会迫不及待的举手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间自发的讨论就这样开始了。而我,只是在一旁认真的倾听,当发现有不足或有遗漏的时候,我便设置一些疑问,引导其他组的同学也参与近来,相互补充,这样,避免发生本组不准备的问题不关心、学习知识出现缺漏等情况,同时也培养他们“协作、共享”的学习习惯。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涨,直到下课铃响起,他们还意犹未尽。

这节课,学生在我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上充分的展现自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整节课的氛围是民主的、和谐的,学生在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轻松的掌握了知识。

因此,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至少应做到:

1、转变教学观念,把时间留给学生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许多老师课前查阅大量资料,课上滔滔不绝,教得十分卖力,总以为把所有的知识点全部讲到了,才能得到安慰,才放心,才“对得起学生”。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此,我们有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感叹: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真难教!其实,问题不在学生,而在老师。主要是因为老师没有采取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所以学生“不领情”。新课程标准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以教师教了多少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了多少掌握了多少作为标准。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改变教学观念,精讲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自学后完全能理解的知识,掌握的知识就不要多讲;只有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才讲;对于需举例分析的知识,让学生自主完成,不能完成的教师才加以引导。把课堂上的时间节省下来,留给学生去思考、探索。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又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有过形象比喻:“作为心智脂肪储备起来的知识并无用处,只有变成了心智肌肉才有用”。如果我们教师总是把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学生真的会对学习感到“味同嚼腊”,失去兴趣,试想谁愿意去嚼别人已经嚼过的甘蔗呢!过去,我们是学生的师长,而今,我们应是学生的“导航员”。

2、把空间留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对智慧的挑战,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欲望。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终究要被淘汰。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关键在课堂上由教师培养,所以教师要营造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知识教“活”,使学生学“活”,最终达到“活”学。

3、把自由留给学生,但要注意思想引导

现在学生年龄虽小,但思想敏锐,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有自己的一套,特别是受当前社会上的一些偏激思想的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英雄主义思想不少见,他们对于老师的思想教育内容和书本上的一些精神,往往不以为然。面对这些问题,如果老师不注意正面引导,并及时纠正学生思想观念中的误区,恐怕不仅影响教育效果,更会影响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篇6:教具引发的思考教育反思

“现代私塾”式教育引发的反思(素材及作文)

作者/河南陈相婷

【话题引入】

私塾,这种古代社会的办学形式,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绝迹。而今,“现代私塾”却在民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国学馆”“孟母堂”“日日新学堂”“儒愿学堂”“今日学堂”“蒙正学堂”……一个个濡染着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名字开始行走于现代教育的边缘,叩击着少儿教育的大门。

据“中国之声”报道,无论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还是在偏僻的农村,都存在大量“在家上学”的个案。教学阶段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其存在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父母在家教孩子、亲戚朋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学习、一个区域的孩子共同学习、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等,甚至有些学堂已初具微型学校的规模。

与此同时,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也关注了海南省海口市的一所“孔子学堂”。这所学堂接收的30名学生,年龄最大的13岁,最小的只有两岁。他们大多来自海南各市县,也有一部分从广东、广西慕名而来,长期寄宿在学堂。这些学生大多已退掉了学籍,在这里彻底接受类似“私塾”式的教育。

尽管各地的学堂受到了很多家长的热捧,但它仍属校外培训机构,并不具备从事全日制教学的资质。虽然各地的学堂数量颇多,但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和统辖,未免良莠不齐,不尽如人意的事时有发生。

私塾:我的教育我做主

杨正莲

谋求官方承认和支持,被一些人视为私塾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眼下私塾学堂的独特价值恰恰在于其不拘一格的多元化教育。姑且不论人文经典和私塾学堂的是非争议,单就民间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热情,以及人们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来看,这种民间教育所营造的生态环境无疑是可贵的。

绝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体系,都是随着现代国家的建设而确立下来的,中国也不例外。(范文网 )在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教育的经济功能被不断地发掘和加强,很多国家都力图培养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人才,并用现代知识技术武装个体,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扶贫曾一度被寄予厚望。

然而,这种批量生产式的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塑造出高度同质的人才。尽管创新性思维一再被强调,但在同质教育的体系下,各种努力均被证明收效甚微。比同质化更具破坏性的,则是个体个性的压抑与摧毁。无法适应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极端严重的心理问题。当孩子把复仇的刀刺向父母或老师时,当处于豆蔻年华的孩子绝望地结束生命时,人们才开始叩问教育。而比极端案例更为普遍的,则是人们对诸多社会乱象的不满,比如啃老,比如道德失范……

一种制度一旦形成就必然伴随着惯性,尽管其存在不合理之处,但若突然改变则会造成更大的不适。个体拥有选择的权利和空间,人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眼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大胆地迈出了这一步,于是私塾教育开始了。

仅就私塾教育而言,虽然中外经典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各家学堂对课程的选择和安排却不尽相同。有的主张重点学习国学经典,有的注重融入才艺培养,有的则主张顺其自然合乎人性……种种区别,既体现了私塾主办者的办学理念,也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上海孟母堂的创办者周应之认为,教育是人对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大家都有自己的路径,都有自己的思考。教育的改革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的改革,而应放眼于整个社会人群,鼓励民间参与,使教育回归民众。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策。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16期)

【反思】

怎样才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样才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这是一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

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民族的复兴在于人才的培养。也许“现代私塾”的兴起,将成为应试教育的救赎,为教育的百花园带来风光旖旎的春天。

“在家上学”是育人教胄消费的传奇

陈一舟

“在家上学”是“现代私塾”的另一个代名词,早在90年代就已有之,比如童话作家郑渊洁的家庭教育。毫无疑问,现代私塾是针对当前应试教育弊端应运而生的产物,带有高层次、个性化教育需求的影子。应试教育固然存在弊端,但“在家上学”就完美无缺吗?

私塾式的知识传授过程固然是“快乐”而“个性”的,但教育的层面又必然是单一而浅薄的,而且其随意性强、系统性差的特点很难保证教育的品质。接受私塾教育的孩子,在某一专业领域固然会强于接受应试教育的孩子,但以大部分知识的荒废为代价换取个别素质的突出,值不值得、可不可行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拿孩子当教育的试验品,必须慎重。

此外,私塾式教育的环境相对封闭,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脱离了学生群体和学校大环境的孩子,既没有管理约束,又远离课业负担,或许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自由”成长,但长期来看却弊端突出。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而言,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还是一个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群体舞台”。这种教育功能,是家庭私塾所无法取代的。

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阶段或许可以选择“在家学习”,但最终这些孩子还是要回归正规国民教育体系的轨道,还是要参加高考上大学,这样才能就业融入社会。很难想象,没有经过学校的培养,“在家学习”的孩子如何适应和通过高考!

事实上,“在家学习”终归是一种富人教育消费的传奇,并不具备可复制性。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是一回事,有没有财力支撑则是另一回事。少数有经济能力的富人可以为子女选择这样的教育途径,因为他们有能力承担教育风险,没有后顾之忧。“在家学习”失败了,完全可以出国留学。但对于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来说,“在家学习”注定是养在玻璃缸里的金鱼,徒具观赏价值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前这个教育需求多样化、教育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在家学习”应该得到宽容和认可,但不必人为地赋予其过高的责任和使命,因为那会是现代私塾不可承受之重。

(摘自《南国都市报》09月05日,有删节)

【反思】

现代私塾的兴起,将成为传统教育模式有力的补充,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落实。教育多元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社会需要人才,但人才不一定需要按照千人一面的模式来培养。而且,现代私塾的出现意味着受教育者选择空间的扩大和选择权利的实现,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尝试,应对私塾拥有更加宽容的心态。

坝代私塾并非“世外觥源”

李爱铭

5年前被上海市教委叫停的全日制私塾“孟母堂”重新开门,吸引了不少眼球。无独有偶,不久前在云南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的`“在家教育”、私塾学堂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现代私塾是否真的是教育的“世外桃源”,仍有待商榷。

“孟母堂”的独特之处,在于模仿古代私塾授课模式,没有教师灌输、课后作业和考试压力,学生多数时间用来诵读中国古典经史和原版外国名著。不少家长认为,此举是逃离应试教育的新出路。因此,在孩子本该享受义务教育的阶段,宁愿每月花3000多元送孩子去私塾学堂。也正因为此类“粉丝”家长和学生的追捧,“孟母堂”才能重新开张。

“孟母堂”之类的现代私塾,是个性化、多元化教育需求与现代学校教育大一统之间的矛盾产物。小到校服、午餐、春秋游,大到学校的课程设置,家长都有不同要求。有些孩子在表演方面极具天赋,却因文化课成绩不佳而被视为差生;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多一些人文底蕴,但发展兴趣的空间却十分有限……学校提供的教育,是按照国家统一课程要求,以班级为单位整齐划一的,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可谓众口难调,部分家长“失望”之余,便会转谋学校教育体制之外的出路。这就为“在家教育”和现代私塾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为满足家长的多元需求,我国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现代私塾”完全可以申请办学资格,获得合法身份。但现实中的一些私塾讲堂,一来多以民宅为办学点,师资不规范,很难达到民办学校的标准;二来坚持以“私塾”模式立身,不按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要求设置授课内容,因此大多难逃“屡开屡关”的命运。

而且,即便身在“私塾”,不少孩子的学籍仍保留在原来就读的学校,以备升学之用。可见,就读“私塾”,只是临时之举。其实即使身在“私塾”,压力和负担也不可避免:不求甚解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记忆,岂不是“填鸭”式教育?不考核学习效果,放任孩子是不负责任,若设置考核的环节,又与一般学校何异?更何况孩子长大后,仍要与同龄人一起步入社会,科学技能与素养、竞争与合作精神都必不可少,在没有“孟母”的环境中,他们要如何适应和生存?

在不少家长看来,孩子的快乐现在和幸福未来似乎是“两难”选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令人不甘,为了前途而牺牲快乐童年又不舍。也许家长们期待的教育“桃花源”,还是该寄望于在正规学校中一步步实现。

(摘自“人民网”)

【反思】

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现代私塾对改变当前教育虽大有裨益,但作为已被历史淘汰的办学形式,其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选择私塾实为无奈之举。

在中国教育面临更多挑战的时候,借弘扬国学的名义,硬把具有现代思维的儿童拉回古代,根本无助于当今的教育改革。但对于现代私塾的出现也大可不必过于敏感,应该理性地看待:现代私塾只能说是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一种对现行教育补充的尝试。

【强化训练】

私塾,这种封建社会的典型办学形式,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绝迹。而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私塾”却在民间悄然兴起。该欣喜还是忧虑?这到底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

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云南等地,存在大量“在家上学”的私塾式学堂,其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等教学阶段,存在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些甚至已初具微型学校的规模。家长们认为私塾学堂不考试、不评比的教学模式能让孩子自由发展,更适合个性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对此现象可见仁见智,畅所欲言,把你的所思所想写成文字。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濮阳第―高级中学高三缑凯丽

净地为坛,环植以杏,周匝条石护栏,一位沧桑的老者独坐其上。围坐其身边的一群人,年龄不分大小,时而颔首、时而嗟叹、时而顿足、时而摩拳,如饥似渴地聆听,如沐春风。一扇黑油木门,一小方竹园,可以爬上花坛折腊梅,抑或在桂花树上寻蝉蜕。书屋中,一位学生为了激励自己,特意在桌角刻下“早”字……

诗一般的画面,常常让我们引颈遥望,可是当它真的闯入我们生活时,我们又该作何选择?

当北京大学校长骄傲地宣布北大已经连续三年稳居内地中国造福大学排行榜之首时,当教授放出“40岁挣不够四千万不要来见我”的狂言时,我们是该庆幸欣喜,还是该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耶鲁大学前任校长曾揶揄过中国的大学“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了教育的成功,并引以为傲,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笑话”。虽然我们摒弃了“君子重义不言利”的束缚,但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法则是不能丢弃的。如果用铜臭代替书香,用金钱衡量水平,无疑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德行的培养。从孔子设立杏坛开始,中国教育的馨香已飘过了2500多年的历史,然而孔夫子所创立的私塾却成了众人声讨的对象,有人称私塾传播的传统经典使国人泯灭了个性,使少年变得老成,无形中扼杀了创造性。可是当“弱肉强食”的法则被奉为圭臬,当亲情遭遇寒光闪闪的利刃,当道德让位于功利私欲,当幸福指数被GDP远远甩在身后,我们才发现生活中更需要的是扶持和关爱。所以,更需要重视的是教育方法,而不是课程内容本身。素养的提升不在于姓“公”还是姓“私”,而在于它能否以人为本,使学生得到长足发展。

现代私塾的兴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现行教育的一种补充。在这里,学生们可以“读经典、尊孔孟、颂莎翁、演数理”,接受礼仪之教,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典籍,濡染熏陶,构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甚至能够实现超越特定时代的永久价值。

现代私塾的兴起,是对应试教育体制的救赎,对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大有裨益,切莫用一个标准衡量,更无需把学校建成一种模式,别让学校成为“病梅馆”。

【点评】

篇7:教具引发的思考教育反思

“送什么给小宝宝呢?”我正为外孙女的过年礼物发愁呢,压岁钱自然是要的,但是不是还得来点礼物,我寻思着,不小心自言自语出声了。

“把那个红色的布娃娃送给她吧!”在一边涂鸦的女儿随口回答了我的问题。

“为什么?”我听了非常奇怪,立马反问。

“那个布娃娃我最不喜欢了,小宝宝也不会说话,不知道她要什么礼物。”她义正辞严地摆出论据。原来在她眼里,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可以当作礼物送给别人,自己还可以要求送礼物的人送什么,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我想起来了,每次我们给她买礼物总会问她要点什么,都会尽量买些她喜欢的。那个红色的布娃娃是一个朋友送的,自然不可能征求她的意见。

“晨晨,妈妈给你讲一个故事。”我有点生气,但还是克制了火气。我想通过故事让女儿懂得礼物的意义。我温和而坚定地拿下女儿手中的蜡笔,把她抱起来坐在膝上,看着她的眼睛,开始那个对她来说不容易懂的故事。

“在某一个节日,一对父子把经过认真挑选的一份礼物送给朋友,朋友很高兴地收下,并给他们回礼――一箱水果。父子俩回家后,把回礼的那箱水果打开,是一箱又干又小的苹果。父亲沉默片刻,说这位朋友是在处理一件废品。父亲还说这箱苹果肯定是好久之前别人送给那位朋友的,他甚至都不曾打开来看看里面是什么。因为如果是自己买来自己吃,那会在有需要的时候买,买来会打开、吃掉;如果是他自己买来专门当作回礼回送给我们,那也不可能是这么干巴巴;如果他看过里面的苹果是这个样子,他也会不好意思当作回礼送给我们。所以,现在我们也把这个废品处理掉吧,说着父亲把这箱苹果扔到垃圾箱……”

“晨晨,你觉得这个朋友做得好吗?”故事讲完,我直接问她。

“不好,那个苹果又干又小……”

“呵呵,晨晨,那如果你把那个红色布娃娃送给小宝宝,是不是跟那个朋友很像呢?”

“嗯……”她有点不好意思了,不知道说什么话。

“送给别人一份礼物,是表示一份‘希望他好’的心意,比如,妈妈送礼物给你,是希望你好,希望你喜欢这份礼物,希望你因为有这份礼物而开心,所以妈妈会问你想要什么,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问,有些时候问了人家也不会说。那我们就需要自己动脑筋,想想哪些礼物可以表达心意,可以让他们喜欢,让他们开心……”我温和地解释。

“我知道了,妈妈,送那根羽毛吧。”女儿刚才的不好意思烟消云散了,睁着大眼睛,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地说。边说边从我的膝上滑下去,跑到隔壁房间。

跑回来的时候,手上拿着一根羽毛,白色、大约3厘米长、毛根部带着一撮绒毛。“你看,妈妈,这样很舒服的。”她一边说一边拿那根软软的羽毛刷刷自己的脸和手,并满脸舒服地微眯着眼睛。“还有,你看,一吹……很漂亮……”她把羽毛靠近嘴边,轻轻一吹,那细细的绒毛就往一边倒去,然后又悠悠地摇摆起来,女儿仿佛陶醉在那白绒毛的舞蹈里。我知道这是她心爱的宝贝,她一直把它藏在那个精美的首饰盒里。“嗯,很漂亮。”我简短地说。“妈妈,把这个送给小宝宝吧。”女儿演示完羽毛的美妙后说。“好!”我毫不犹豫地答应,说完抱起她,意味深长地亲她的脸。

篇8:教具引发的思考教育反思

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 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 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 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 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 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求: (1) 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 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从分析这道题的考察的知识点和解提技巧上都不难, 考查的是基本模型的建立, 基本方法的应用, 注重物理情景的分析、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方法的应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他又很有“STS”的意味, 要求学生有亲身经历, 读懂题意画出草图是解题的关键, 对生活中善于思考的学生有优势, 也正是我们新课程素质教育的体现。再反观我们现在所用的新教材 (人教版) 内容, 它注重与社会实际、科技进步、学生经验联系, 如编入了“思考与讨论”“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等栏目, 其中我对整套高中教材里面的“做一做”和“科学漫步”栏目做了一个详细的统计, 分别有52个和54个, 而我们高考所规定的章节共二十一章, 而且我在统计的时候发现, 几乎每一章都有“做一做”和“科学漫步”的栏目, 可见其在教材编中的地位。所以如何利用好这些栏目帮助教学,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下面我就有关这些方面内容课堂教学写点反思和心得:

反思一:如何利用“科学漫步”相关内容

1.利用资源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是某一节课成功的关键, 如何引导学生产生对这节课的兴趣很重要。因此用科学漫步导入新课也是选择之一。

比如在教必修2第七章第五节《宇宙的航行》的教学中, 我在教学中就利用了教材中科学漫步的“黑洞”引入, 效果感觉很好。

2.课本内容的适时延伸。

新课程必修1在《摩擦力》一节加载了短文《流体的阻力》。文章固体、液体、气体的阻力大小做了对比, 并联系实际介绍了影响流体阻力的因素。尽管高中物理删除了流体力学的内容, 但我还是在课堂上跟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节的课学漫步, 很容易感受到, 我们一起学习完后, 同学们加深了对生活中相关问题的理解。

3.渗透物理研究方法。

高中微积分的核心之一是变化率的思想, 变化率的思想在物理概念的形成教学中也有重要的意义。这方面思想的渗透很重要, 如而必修1在《加速度》一节课后适时地加入了关于变化率的介绍, 这对以后相应物理概念的学习意义重大。所以我在讲完这节课后, 联系数学知识, 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结合物理内容, 让学生列表归纳已经学过的物理量及其变化率。

反思二:如何利用“做一做”相关内容

1.利用这部分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有些“做一做”部分内容安排的是由老师提供简单的器材, 在课堂上由老师指导, 并可由学生很快完成的一些生活体验性的实验, 它简单, 易操作, 且对知识点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教学必修2第五章第七节《向心力》这一节, 其课后就安排了一个“做一做”的小实验, 就是准备一根细绳和一个小沙袋, 让全班同学都在他们的实践体验中对公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利用其突破教学重点知识应用的难点。

在教学中, 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其教学重点, 而教学重点内容的应用上, 特别是联系实际的应用就变成了教学难点, 而在突破这一难点上, 有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块资源, 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实验, 突破这一难点。比如在教选修3-4第十二章第一节《机械波》时, 可以说这一节的教学重点就在于理解波的形成及传播特征, 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讲完主要知识点后, 我的这堂课并没有完, 而是充分利用了教材安排的“做一做”栏目, 事先准了一盆水, 用笔尖周期性地轻点同处水面, 让同学们观察水波的传播;在水面上任意处放上小纸屑, 再重复上面得操作, 让同学们观察纸屑的运动;而在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 (1) 笔尖在做什么运动?与笔尖接触的水面又是在做什么运动? (2) 盆中其他位置的水面在做什么运动? (3) 水波向外传播过程中, 纸屑怎样运动?

通过这个比较生活化的小实验, 并在实验中提问, 让学生在分析生活中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撑握了所学知识点及其应用。

3.利用这部分内容进行理论的有效探究。

教材中有很多部分的“做一做”内容安排的是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深入探究, 给老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时提供一个深入理解物理规律的机会。比如说在教必修2第七章第三节《功率》时, 当教材中已经根据P=W/t而W=FL, V=L/t代入上式得到了P=FV这个结论公式时, 这时如果就按这样的要求去理解的话, 这里V=L/t只能理解为平均速度, 也就只能计算平均功率了, 而此时我却就书上安排了一个“做一做”的内容来进一步跟同学们一起探究, 在何种情况下利用这公式也可以计算瞬时速度, 让同学们对这公式的理解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总之, 我们将新教材中安排的“科学漫步”内容, 有效地利用好, 并通过“做一做”这个栏目适当地安排一些生活化的实验和体验用以教学, 使物理课堂教学与生活相接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觉得是一条很不错的教学思路。

摘要:本文主要内容是从一道考察生活实际问题的高考题出发, 根据新课标的指导要求, 对新教材新增加的栏目“做一做”和“科学漫步”在物理教学中的利用, 总结出了一些个人的教学反思和心得, 用以帮助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 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物理课堂实效。

关键词:做一做,科学漫步,教学

参考文献

篇9:教具引发的思考教育反思

我们大班幼儿特别爱说,有时候我生气了就喊“闭嘴”,可没过一会,孩子们有开始了,我在想孩子们问什么这么管不住自己的嘴,通过学习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我得到了答案。

private verbal thinking — 自我中心语言。当儿童还没有成熟到能够内化自己的思考过程,就会使用自我中心言语作为自我指导和自我导向,帮助完成思考的过程。心理怎样想,头脑怎样思考,小嘴巴就会讲出来,这就是儿童。这是他们还没有能将思维过程演变成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的体现。这种现象对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的。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自我中心语言能帮助儿童解决问题。他观察到儿童在遇到困难任务时,自我中心语言成倍地增加,说明儿童运用自我中心语言帮助其思维。我觉得儿童“自我中心语言”是思维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发展的不可缺少的过渡阶段,不能限制,更不能控制,千万不可用单纯的“闭嘴”两个字来面对这一现象。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充分尊重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这一现象,也可用合适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比如在集体活动中,我发现小朋友想问题时,过程和答案都会用嘴巴讲出来。我就提醒:把想到的答案藏在心里,别让人把它拿走,谁藏的好,我就请谁来说。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表现欲和控制力帮他们向前迈了一大步,小朋友会用自己的小手捂住想要说出答案的嘴巴,将答案藏好,等老师请到再和大家分享。这就证明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转化的过程。从行为到思维,从外部到内部,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的心理发展。

篇10:教具引发的思考教育反思

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易陷入“误区”,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和斗争,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和精神障碍。这时候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从我在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并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案例

杜某,女,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她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初的两个月还正常上学,但是两个月后却经常缺课,后来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逃避别人。

一、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在她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女儿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她既胆小怕事又固执任性。不久前,父母离了婚,使她受到很大打击,加上她母亲常常在女儿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她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 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她,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二、心理辅导和教育的过程

第一步: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她摆脱心理困境。我认识到造成她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她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女儿面前哭诉,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她的心理负担,影响她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回来看看女儿,多点关心她,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第二步: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开始,她还不愿上学,我去到她家里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她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她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她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同班级同学知道这种情况之后,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她聊天,给她讲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她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此后,她瘦弱的身影也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她重新振作的契机。我了解到这个孩子自觉性很强,也很爱读书,即使没来上学的日子,她都能自学。有一天她来上学了,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她。开始,她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她,亲切地对她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她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她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她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她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她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她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第三步:组织主题班会,激发起她对生活的热爱,学会自强,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为了使这孩子学会自强,也教育其他学生,我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在这次班会中,同学们热情洋溢地发表了 自己的看法,有的说,面对困难和挫折,我要像张海 迪姐姐那样发奋学习、努力进取,做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有的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要勇于面对现实,不屈不挠地战胜它们,做一个勇敢的人;有的说,只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人,才是坚强的人„„ 同学们还用精彩的小品,悦耳的歌声等形式表达了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主题。我细细地观察,发现这孩子的眼圈红了。于是,轻轻地走过去,扶起她瘦弱的肩膀,把她引到会场的中心,“想说说你的看法吗?“她缓缓地抬起头,坚定而清晰地告诉大家:“我要从现在做起,面对现实,做一个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的人„„“她的话博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创设一个宽松有益的心理环境,引导这孩子焕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从心理辅导和教育过程引发的几点思考 .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我们要以对孩子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篇11:教具引发的思考教育反思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将情境导入、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融入了自己的教学之中并创造了许多成功的小学数学教学。但笔者通过旁听“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并与学生课后对话发现一些课堂只是表面的成功。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评价方法问题、一线教师对新课程存在的错误解读以及此类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三个层面进行反思及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反思教学评价学生主体性

一、教学案例:

一次到区重点小学参观学习,在四年级的一个班级听了一节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数学课。授课老师采用的是非常经典的名师设计。在教师与学生一同探究两个直角三角板所对应的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后,教师将学生分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对锐角、直角、钝角的三角形用量角器测量其内角和。然后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

师:现在请小组的代表来汇报一下自己小组的测量结果。

生1:我们小组测量得到的是180°

生2:我们小组也是180°

生3:我们也是180°

生4:我们也是180°。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

师:(犹豫了一下)有结果不是180°的小组吗?

生5:(试探地)老师我测量的是181°

师:(面露喜色,点点头)哦,出现了结果不是180°的情况,还有其它结果吗?

生6:(理直气壮地)我们小组是176°

师:大家得到的结果不一样。看来,通过测量就说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还不能让人信服。哪位同学能想出更加有说服力的方法呢?

(学生措手不及,顿时陷入安静)

生6:(似乎想到什么,翻到了课本85页)老师,我们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然后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样的角。

师:(满面春风)很好,那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角。

课堂按教学设计顺利进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课堂将近结束时,波澜再起。

师:同学们对今天学习的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大多数,齐声)没有!

生7:(怯生生地)老师,为什么可以说咱们拼成的角就是平角呢?

师:(惊愕、严肃地)这个问题咱们课下再谈。下课!

整堂课的进行,总有些地方让人感到不自然。下课后,我特意去找刚才上课回答问题的学生聊天。原来,180°并不都是前四组测量得到的结果。他们测量的结果只有一个是180°,而其余三个小组测量的真实结果分别是175°、178°、183°。

笔者:为什么你们测量的结果不是180°,却要回答180°呢?

生1:我以为180°是老师想要的答案呢,可结果……”

笔者:你们为什么不说出自己的测量结果,却要回答老师想要的结果呢?”

生2:如果我们回答的不是老师想要的答案,老师一定会在你说的过程中用眼神‘提醒’我们的。

笔者:那你们怎么知道哪些答案是老师想要的,哪些又不是呢?

生2:(自信地)动手操作或小组合作之后,老师想让我们回答的答案,一定是书中的结论;如果老师问了好几次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老师想让我们回答的`一定是书中的方法;如果老师夸奖完某位同学后问大家是不是这么想的,一定要说‘是’;如果老师问‘他的想法对不对呀?’,那么那个同学的回答一定是对的;如果老师问‘他的想法对吗?’那么一定是那个同学的想法是错的,一定要说‘不对’。”

二、反思

学生的话语让人久久不能平静。这样一节看似成功的教学有太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了。

1、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存在偏颇

从教学设计层面来说,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毫无疑问的经典的。而且,整个教学过程看起来也是环环相扣、顺其自然的。但是,和学生们交流以后就会发现实际情况远不像表面那样有效。学生们的回答和“经验之谈”让人明白,这堂课远没有达到成功的标准。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老师还有那么多人在这样上课呢?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仍然在用泰勒的目标评价方式来进行教学评价。我们评价一位老师的时候,经常是用这位老师的某一节课来评价。评价课的时候又往往是对教学设计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运用了情境创设、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来评价优劣。这样就使得教学评价的着眼点落在教学设计的好与坏以及教学设计的落实程度之上,而学生真实的感受、真实的状态、真实的想法却无人问津。这样的评价方法,让多少类似于案例中“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成为一个个“经典”?

2、一些一线教师对新课程存在错误的解读

案例中反应的现实却是很让人意外。新课程已经实施了这么多年,而且新课程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们一些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分明就是一个“最权威的导演”。我们的导演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不需要事先给学生们提供剧本,仅靠自己微妙的语言和表情就可以使学生的发言、操作与实验的结果都按自己的安排来进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教学现象呢?归根结底就是我们许多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解读存在偏差。我们的一些老师错误地认为不论学生是怎么想的,只要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暗示、动作表情等“教学机智”“引导”学生操作或回答问题,使整个课堂能够按自己的教学设计一步步地进行,并最终取得自己预想的结果,就是成功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是将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凌驾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之上的。新课程提出将教学目标扩展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错误地认为新

课程中提倡的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课堂的知识,形成相应的解题技能。因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被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得不到实现。由于对新课程存在误解,一些老师在教学时为了彰显新课程的理念,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地搬到自己的课堂,学生享受到的是表面意义的新课程。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为情境而情境,为操作而操作,为合作而合作的形式化的教学活动的现象。在这些教学中,学生完全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而变成了老师实现“完美教学”的棋子。

3、此类课堂对学生有负面影响

这类课堂不仅不能使学生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体验学习的乐趣,还使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猜测老师的想法上。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认为自己学习的数学课堂不是属于自己的,而是属于老师,并很容易形成数学课堂的学习不过是帮助老师完成事先安排好的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的错误的数学观和学习观。由此看来,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会对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4、我们应该创建怎样的课堂

一线小学数学老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认真落实、构建属于学生的数学课堂。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创建激发“儿童与生俱来的未被损坏的天性,即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实验探求的热爱”的课堂;应该创建激发发自学生内心的动手操作意愿以及允许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犯错误和自我纠正错误的课堂;应该创建可以让学生自我质疑、自我思考、自我操作、自我分析、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纠正的课堂。总而言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成功课堂应是以师生科学思维共识及学生的自我监控为基础,以师生共同合作与交流为方式,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属于学生的真实课堂。

一节“三角形内角和”的课堂,引发了人们如此多的思考,证明新课程的实施还没有真正地深入人心。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加大新课程的宣传力度,加深广大一线小学数学老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使老师们有理念、有能力构建属于学生的新课程课堂。换句话说,也就是重视学生的真实情感、真实认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以及自我监控的能力,从而逐步将课堂还予学生的真实的课堂。这也正是新课程下我们应该努力最求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t.数学教学方法论[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04

[2]王惠.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教科文汇(中旬刊),,05

上一篇:以寻找春天的足迹为题的作文下一篇:咫尺天涯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