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乘客须知引发的思考

2024-04-12

一则乘客须知引发的思考(共10篇)

篇1:一则乘客须知引发的思考

世上有两物,爱好者不当去观察其制作过程。两物者,一为香肠,一为法律。

——俾斯麦

那天,为赶去南京的火车,和友人在街上随便拦了辆出租车。不想大清早上海的道路就开始拥挤起来,车开得有些艰难。我不经意地看到贴在司机防护隔离板上的乘客须知(或许是出于一种法律人的敏感?)。读来,觉得这其中的一些条文还是值得做些思考的。

尤其是以下几条,原文肯定记不全了,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司机(1)不得在车厢内抽烟,(2)不得向车窗外吐痰,(3)必须按乘客要求调节空调,(4)要按乘客要求播放音乐或广播,(5)在乘客上下车时必须使用“您好”、“再见”等礼貌用语……否则乘客可以拒付车费。

而当天的情况是,司机在我们上车时没说“您好”直接是问“到哪”;气温还是有蛮低的,司机没开空调,倒开着车窗;他竟然放F4的歌;吃红灯的时候明明还朝外面吐了一口痰。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此拒付车费呢?由于得赶火车,我们没多想还是乖乖地付了车费。但之后,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如果提出拒付的要求,司机会有怎样的反应?我们是否可以不付车费?或者,我们是否可能不付车费?再进一步,这个规则是否保护了我的利益?或者,这个规则是否是有效率的呢?

很显然,按照那个乘客须知,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但我们都深知,实际和理想往往是有很大出入的。字面上的规则和人们生活中的做法也是千差万别的(或许正因为这些差距推动着法律不断进步!)。为了解答以上的这些疑问,我想分两个维度来谈。

法律(在本文的语境下法律和规则可以替换使用)的生命在于实行,纸上的法律是死的。法律的实行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行为前和行为中的实行。这时,法律的价值体现在行为人对这些规则的遵守。另一种实行是行为后的。法律此时的价值体现在对违反规则之人的惩罚。这就牵涉到一个证明的过程。只有证明行为人确实违反了规定,才允许对他施以法律上的责任。而这一点正是那个乘客须知很难做到的。设想我们对那个司机基于上述事实提出不付车费。他一定会反问我们“你说我朝外吐痰,没用礼貌用语……你有证据伐?”,若碰上一个脾气不好的还会加上一句“少跟我来这一套,拿钱来!”。是啊,我凭什么说他违反这违反那的呀?至于礼貌用语和音乐根本就没留下什么物理痕记,唯独那口痰还有些价值。要是我们再原路返回找到那口痰做个DNA鉴定什么的,或许还能证明司机确实违反了规则。但且不说这样的成本会很高,即使真的这样做,是否能找到那口痰也并非肯定。所以,结论是我们无法证明司机违反规则。规则在此是无效的。

难道司机就真的可以不受规则约束了吗?朋友告诉我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出租车公司反映啊。我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首先,不管向消费者协会还是出租车公司反映都会面临举证上的尴尬。其次,出租车公司此时并不是一个中立的裁决者,一旦查实司机确有上述违规行为,其声誉一定会受到影响。我相信每一个理性的经营者都会胳膊朝里拐。肯定有人问,自己定的规则都不遵守,那还去定它干嘛?其实这正是商人的经营策略啊!他们把规则当广告使呢(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猜测)!

综上得出的结论是,由于规则的内在缺陷,很难在事后切实维护乘客的利益。那么规则在事前能否对司机的行为构成一定约束呢?如果命题成立,这个规则还是有效率的,因为仍然保障了乘客的利益。我们在此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假设有司机A和乘客B。A按照规则行为需花费一定成本,因为他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惯,如果开空调还意味着更多的汽油钱,总的记作成本X。而A收到的车费Y可看作他的收益。A遵守规则其净收益为Y-X,反之为Y。按照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般规律,A一定会选择不遵守规则,这是他的最优选择。B的行为是在A行为的基础上发生的。既然A无论如何都会不遵守规则,B只能选择付钱。因为,一旦B选择拒绝就意味着辩论、举报等时间和精力上的额外支出。因此,付钱并保持沉默是B的最优选择。以上分析也确实和我们在现实中的行为相吻合。

当然上述分析抽象掉了一些因素,比如说荣誉感。司机完全有可能出于企业形象的考虑选择遵守规则。但仅就一般而言,原本是维护乘客权利的规则,却促成了司机对其的违反,非但起不到保护乘客的作用,还间接让乘客的维权意识变得越来越淡薄。北大的张维迎教授有篇很著名的论文,题目就叫《作为激励机制的法律》。人非圣贤,每个人的心底或多或少都有利益最大化的欲望,而法律(规则)通过责任的配置和赔偿规则的实施,内部化个人行为的外部成本,诱导个人选择社会最优(而不是个人最优!——该注为作者所加)的行为(引自上文)。联想到前两天电视上报道的上班族为少走100米将陆家嘴一片绿地踩出一条小道,还有一期学生公寓前虽然严禁学生停自行车但总有人停。其实那些踩绿地的上班族、停车的学生、包括那个不收规矩的出租车司机的行为本无可厚非。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出在立法者身上。如果他们能一开始就在绿地里设计条小径,能在公寓下规划个车篷让学生有序停车,结果一定会比现在好。他们只注意到了法律的目的但忽略了为达到这种目的应有的激励机制。这种法律是死的法律,是毫无效率的,仅仅能造成表面上的法制繁荣,这是一种虚伪!还不如没有这样的法律。近年来我国掀起又一轮的法治高潮,新法层出不穷(这已经招致了很多人的批评,有论者称法治的核心不在于立法的多少,而是法律的实施既司法)。这些法律法规中有不少是难以实行的,比如《破产法》、《国家赔偿法》(参见贺卫方《口惠而实不至的〈国家赔偿法〉》);有令人费解的,如《公司法》第12条(参见方流芳《无人领会的语言:〈公司法〉第12条第2款的诊断》);甚至是荒唐的,像《法官法》第28条(参见贺卫方《法官与违法犯罪做斗争?》)。这一切都提醒我们法治不是颁两部新法就万事大吉了,在实施这些法律之前我们还得常常的思考,这些法律合不合理,有没有效率?

之,先有法再有法治,至于这法还请立法者们多用心。

沈诚

04.2

一则乘客须知引发的思考(第2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2:一则乘客须知引发的思考

管忠发

案例:新副总的三项变革调整

前段时间,一位创业办厂的同学为笔者讲述了他企业的一个案例。这是一家小型的塑料制品厂主要业务模式是OEM,即为其他企业代工。该企业常年员工规模在20-30人之间,同学作为老板主要负责原材料采购和市场业务,而企业内部的生产和技术则外聘行业内的资深人士担当副总进行管理。这位副总曾在其他大型塑料制品企业任职,对工厂管理和生产技术都比较精通,因此自他加盟公司后,就沿用了他在以前企业的管理模式。

在创业之初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在这位副总的领导下,生产逐步走上正轨。没想到在后来某年的春节前后,工厂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首先是在职员工纷纷以回家过春节为由辞职;其次是员工普遍没有激情,上班迟到、旷工和产能下滑、品质不良等现象日益增加。春节结束后,同学满以为工厂会有好转,但却发现员工流失得越来越厉害,几个主操手等关键人员也不稳定。面对这种情况,这位副总感到无计可施,最后也辞职走人了。

在这关键的时刻,同学重新招聘了一名副总经理。这位副总入职后并没有做很大的调整,只是做了以下三项决定:

第一,改变员工的作业时间。该工厂以前的工作模式是完全按大中型工厂的作业模式设计的:即每天白天工作8小时(上午、下午各4小时),晚饭后再加班2—3小时。新来的副总通过了解发现很多员工的离职与工作时间有关,于是对此做了调整:早上提前一小时上班,午休压缩半小时,从而实现了在员工日工作时长基本不变的同时,保障员工可以在晚上六点半之前下班的目标。这一招效果很好,员工流失得到控制,新员工招聘也渐有起色。

第二,员工在保障生产任务能完成的前提下,具体的下班时间更加弹性化,且可以自主调休。

第三,在薪资模式大体不变的情况下,加大对优秀员工的激励,每月奖励先进员工100—200元。

在这些改变的影响下,该工厂渐渐走出危机,员工思想情绪和工作状态迅速好转,工厂重新同到了以前井然有序的状态。

案例看起来很简单,新来的副总经理制定的对策也不是什么重大的政策调整,但是认真琢磨,却可以引发很多思考和启示。

从管理的本质看经理人的使命

关于现代管理,理论界有很多定义。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概括,都不能忽略管理的本质一一即通过整合组织的资源、规范组织个体成员的行为以及动态的监督控制和持续的调整,使组织始终处于有序可控状态,从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一项管理活动可以形象地描述为管理者制定计划和达成计划的措施,并将资源输入以获得预期输出的过程。

经理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主体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产物。所谓经理人,就是那些受组织授权为组织提供专业的管理服务,以专门的管理技能为职业,并通过提供这种管理技能获得报酬的人。从管理的本质及经理人的角色定义来看,经理人在组织中大致包括如下三项使命:

一是组织目标分解和达成。经理人在组织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目标的达成。将管理职责放在首位,将完成目标视为本分,竭尽全力地完成组织的目标任务应该是经理人的基本心态,因为组织目标的完成情况直接关系着经理人在组织中的生存状态。在一个系统里,经理人可以根据组织的分工将组织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分解到组织的个体成员,以达到分工明确,提升组织效率的效果。在做好分工的同时,经理人还必须做好有效的监督,督促组织成员按计划完成分解下去的工作。

二是组织管理措施制定和完善。管理是一个将资源输入转化为成果输出的过程。经理人是组织资源的配置者,有责任建立一套有利于目标达成的管理措施,这些措施通常包括组织运转的程序流程、奖惩措施等。这项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目标达成使命的引申和拓展。经理人首先要承担目标达成的责任,同时要寻求方法努力去完成。这里所说的方法即管理措施和手段。一个组织目标的完成和实现离不开和组织相匹配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没有这些作为保障,完成组织任务将无从谈起。

三是组织服务。经理人要及时了解组织的需要和诉求,并做好沟通协调和指导帮助。经理人对组织的服务程度通常可以影响组织的氛围和效率,组织的需要和诉求得到的回应越及时,其组织氛围就会越协调,工作效率也会越高。

上文的案例中,生产副总作为该企业负责生产和技术的经理人,其使命和职责应该是协助老板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阶段的生产任务,同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做好应对措施。前一任副总在工作中主要的失误在于没有较好地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策略调整,同时也没有了解或者忽视了员工的诉求,导致原来的管理措施无法适应企业的需要,从而造成了企业的危机。第二任副总在了解企业需求及问题后,做了一些策略性的创新,适应了企业的管理需要,结果让企业重返生机。

管理模式要因需而变

企业的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采用的管理理念、方法、措施和手段的总和。回归到案例本身,针对同样一个企业实体,管理模式只要做出细微调整,就能使企业有很大的变革。这给了我们很多管理启示。

首先,大企业的管理模式未必是最好的。案例中第一任副总简单地将以往大公司的管理模式照搬到一家新企业,可以说一开始就为后来的管理危机埋下了伏笔,大公司的管理模式一般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提炼而成的,一般比较成熟,值得业内其他企业借鉴,但是却不能盲目照搬。通常小企业具备人员少,管理灵活的优势,在制定管理模式时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案例中,第二任副总对作业时间的调整就是充分考虑了小企业的业务特点。因为人少,就可以在工作时间方面做得弹性化一些,以更人性化的措施留住员工。

其次,管理模式应该随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土壤,受宏观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要与时俱进。在案例中,同样是工作10-11个小时,先后不同的安排却有不同的效果,这就是管理模式创新带来的收益。

再次,管理模式调整的基础和依据是组织的需求。我们可以详细分析一下案例中第二任副总三个方面调整的出发点。改变作业时间和实现更弹性的工作制就是为了解决小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为企业获取所需的人力资源;实现激励措施则是为了在组织中树立标杆,激励员工,振奋士气,解决企业士气和活力不足的问题。这些调整都是围绕企业发展的需求而改变的,因为这种调整是企业需要的,所以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篇3:一则补录纠纷引发的若干法律思考

一、“学费不退”条款的法律性质

某补习学校在主张“学费不退”的合法性时, 强调这是基于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 理应得到法律的支持。事实上, “学费不退”条款并非普通的合同条款, 而是一个格式条款。对于格式条款, 立法上或学术上都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合同法》第39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 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合同的成立一般经过当事人间的要约和承诺两个程序。事实上, 生活中的许多合同没有经过这样的程序而成立。当事人一方事先拟制合同的条款, 另一方当事人不能加以讨论和变更, 而只能选择接受或拒绝。此类合同在《合同法》39条被称为“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 在这种合同订立方式中使用的条款被称为格式条款。格式条款具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第一, 格式条款是由合同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的, 该拟定方一般在经济上处于明显优势;第二, 格式条款具有定型化的特点, 它普遍适用于一切要与起草人订立合同的不特定的相对人;第三, 格式条款具有附从性的特点, 合同的相对人对格式条款只有整体接受或拒绝的权利, 无法自由表达意志;第四, 格式条款是一方为与不特定的第三人订立多数合同时使用。

在市场交易过程中, 格式条款的使用可以使当事人订立合同的过程得以简化, 提高交易效率, 并使经营者对自己的经营风险作出预判。但与此同时, 格式条款的一方当事人往往会利用其优势地位, 在条款中列入一些不公平的条款, 而对方当事人由于其自身地位的原因, 只能被动接受, 极易造成拟定方在交易过程中出于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不法地侵害交易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毫无疑问, “学费不退”条款是经营者某补习学校针对不特定的消费者即复读生而单方拟定的条款, 消费者对该条款只能表示同意或拒绝, 而一旦拒绝就无法在此补习学校入学, 缔结教育消费合同。因此, 该条款具备了格式条款的典型特征, 从性质上讲应当属于合同法上的格式条款。

二、“学费不退”条款的效力

正是由于格式条款具有潜在的不公平的可能性, 如何通过司法对格式条款进行规制, 以维护公平与诚实信用原则, 保护弱势一方的利益和安全, 是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合同法》第40条明确规定了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 “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52条和第53条规定情形的, 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 该条款无效。”根据《合同法》第52条规定, 符合无效合同的格式条款绝对无效, 其中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损害国家利益的;恶意串通, 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在《合同法》立法之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了无效的格式合同,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对消费者作出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 其内容无效。”这两条规定从预防经营者排除消费者权利的角度保护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的规定, 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的权利。经营者“学费不退”的行为, 属于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限制, 同时, 经营者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l0条之规定, 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从交易的价格考量, 学费的收取没有合理地分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经营者不论是否给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不论消费者是否享受完毕教育服务, 都要动辄“没收”几千元的学费, 从数额上看对消费者也不公平合理, 造成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严重失衡。概括而言, “学费不退”条款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违反了民法的自愿、平等、公平的基本原则, 是无效条款。

三、处理格式条款纠纷的原则

根据《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 当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时, 应依以下原则处理:其一, 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因为格式合同是一方当事人提供的, 其措辞和制定的内容最大程度上反映了自己的意志, 依自己的理解定义, 发生争议时, 若仍依照提供方的意思来解释就难以使当事双方利益平衡, 而应以常规的理解来解释则较为客观、公正。“学费不退”纠纷即是如此, 享用多少服务付多少费用, 未享用的应如数退回, 即使是约定或缴纳违约金, 也应是在合理、合法的尺度下。其二, 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 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一般认为, 格式条款中有争议的内容是格式条款的提供者拟定的, 其理应在拟定该条款时以明确的能够令常人理解的词语进行表述, 如其表述令人产生多种理解, 只能认定其故意制造了该词语含义的多样性、不确定性, 所以, 一旦发生对格式条款的理解有多种解释的情况, 应当按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来理解。对此, 我国《保险法》第30条早有规定。其三, 当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表述不一致时, 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非格式条款是双方当事人在经过协商后确定的, 因而更能充分反映和表达双方当事人的意愿, 更能体现“契约自由”的合同精神。

四、完善格式条款的立法规制

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 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无效, 消费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申诉、仲裁和起诉等五种途径来维权, 但为更好地平衡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利益, 必须进一步完善对格式合同的立法规制。第一, 《民法》虽规定了平等、自愿、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 但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过于原则和笼统, 司法实践中很少有法官直接引用这些原则作为定案的依据, 这些原则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基本原则的应用, 不能只依照法律条文断案, 另一方面也要在民法中就维护消费者权益问题作出具体的规定。第二,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规定不得以格式合同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但规定只是个原则性的规定, 太笼统、抽象, 需要制定详细法律规则。我国可以借鉴英美国家用法律, 明文禁止经营者在格式合同中制订不合理的免除或限制其赔偿责任的免责条款。第三, 《合同法》虽规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我国合同管理机关, 但没有规定对格式合同进行审查的行政程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在经营者单独起草格式合同完毕后, 应该依照公平、利益和风险等合同的基本原则对格式合同予以审查, 对符合要求的格式合同准许社会上适用, 不符合要求的应退回重新起草或修改。第四, 要提高消费者本身的法律意识。当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遇到经营者使用格式合同约定消费内容和双方责任的情况, 要仔细查看合同每一项具体条款, 对于经营者提供的涉及专业性较强的格式合同, 要注意向有关专家请教。对于经营者的口头承诺要求其写入合同文本。同时作为消费者, 要对经营者利用格式合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敢于监督和批评, 要求经营者依法、公平交易。第五, 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消费者协会以及大众媒体的监督作用。由经营者的行会、商会、企业协会等对格式合同进行审查, 取消不公平条款, 也可以由消费者协会代表消费者同经营者共同制定格式合同, 充分表达消费者的意志。消费者协会还要会同大众媒体共同揭露利用格式合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给消费者以警示, 同时消费者协会也要协助消费者进行诉讼。

在经济生活步调加快的今天, 格式合同在消费者的生活中愈来愈广泛, 只有对格式合同的制订和实施予以一定的管制, 才能推动格式合同在公平、正义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才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才能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秩序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2]高雁, 郭建坡.格式合同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经济论坛, 2007 (12) .

篇4:由一则创意广告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广告创意 创意思维 广告文案 广告效应 团结合作 团队精神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汽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现代交通工具。汽车消费市场同样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多汽车品牌(大众,奥迪,马自达等)走进市场,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当下很多的企业都在创新,研究更新的系列产物,以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当然除了最重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之外,媒体的宣传效应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汽车影视广告同样的成为厂家们倾销售产品的一个重要途径。厂家通过影视广告,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产品,了解自己的产品优势,了解自己的产品性能,进而让人们采办自己的产品,购买自己的产品。因此,可以这么说:现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竞争,除了开科学技术的竞争之外,另外就是广告的竞争了!

一、广告创意与策划

广告的灵魂是策划的创意,广告的文案创意是现代广告创意的核心组成,它是广告设计成败优劣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我国广告学界研究目前最为重要而且又比较薄弱的环节。所谓创意,就是创造性的意念、意境、意象。有两层意思:一是具有创新性的意识和思想,二是指确立和表达主题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广告创意的产生过程是构思的过程,是通过构思,创造出新的意念和意境,它是广告策划全过程中确立和表现主题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成功的创意,可使广告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和谐统一,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这就要求在广告创意中摆脱旧的思想束缚,通过立体化思维、系统思维,创造出新的意境来表现主题。

创新思维或称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想出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思维。可以说,凡是能想出新点子、创造出新事物、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在广告创意过程中必须运用创新思维。

广告文案专家广告文案有两层含义:一是为产品而写下的打动消费者内心,甚至打开消费者钱包的文字;二是专门创作广告文字的工作者,简称文案。广告文案是由标题、副标题、广告正文、广告口号组成的。它是广告内容的文字化表现。在广告设计中,文案与图案图形同等重要,图形具有前期的冲击力,广告文案具有较深的影响力。

二、此创意文案的意旨分析

初见此创意文案(图一),映入眼帘的就是四條狗、一扇门。经过反复观察,深入思考,才发现这不仅仅是一张普通的照片,一幅普通的画,而是一个蕴含着深刻道理的非常有创意的广告创意文案。它描述了四条身材不同的狗通过它们的努力合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它们身材不一,通过自身的努力是怎么也无法够到门窗的高度的,因此,他们缺一不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它们采取了最好的办法——团结合作。

三、团队精神与广告效应

团队精神是指一个组织具有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在企业文化上的反映。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一个群体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会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当然就不会有战斗力;一个企业没有灵魂,就不会具有生命的活力。

团队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持,团队精神是企业冲锋的号角,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团队精神是培养企业凝聚力的旗帜。

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培育企业的凝聚力,除了其他条件外,良好的团队精神就成为一面旗帜,它召唤着所有认同该企业团队精神的人,自愿聚焦到这面旗帜下,为实现和个人的目标而奋斗。

打造团队精神非一日之功,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要靠多年的教育训练和生活实践的积累,才能逐步形成。打造团队精神更非一日之功。

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世界观、人生观、利益观、幸福观等,对于打造团队精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总裁、总经理、企业领导班子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他们带领的团队就会有与之相似或相近的共同价值观,即团队精神。正如何教授所说:“企业家乃团队的灵魂。”

所谓广告效应,是指广告作品通过广告媒体传播之后所产生的作用。

从广告的性质来看,它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过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扩大其产品的销售,实现企业的盈利和发展。但是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环节,只有在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协调,才能确保它的有效性。

而对于广告的作用,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创意广告文案也充分利用了广告这几个作用,联系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从而为了通过这张图来彰显团队精神,传递给消费者本企业的高尚的工作理念,以及提高本产品的销售量。同时,对本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大有帮助,也能激发同行业其他对手的奋力直追,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因此,广告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已经深入地嵌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为我们传达信息,更高层的是引人深思,引人共鸣。可以说,广告不可缺少,有了广告,世杰在一点一点的变得更加美好!当然,我这里说的是好的广告,是健康,积极向上,对人类有帮助的广告,相反,存在恶意的那些垃圾广告我们要坚决遏制!

参考文献:

[1]何修猛.现代广告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余明阳,陈先红.广告策划创意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植条则夫.《广告文稿策略》——策划、创意与表现[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卢泰宏,李世丁.广告创意——个案与理论[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

篇5:一则乘客须知引发的思考

摘要:本文以一则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案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案例中存在的交割期限过长、价格不确定、溢价转让未评估、缴纳所得税等疑点,然后分析了其交割期限不合理的原因,所得税征收征管机关、实到外资重复统计等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相关法规、规范并购行为、出台示范协议文本、明确征管机关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资;股权转让;交割期限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是一类复杂的变更审批事项。笔者在多年的外资审批实务中,对其复杂性深有感触。下面这则案例,引起了笔者深入思考的兴趣。

一、案例简介

某外商投资企业A,由一内资企业B和外方个人股东C合资成立,注册资本500万美元,B出资375万美元,C出资125万美元,注册资本均已缴清。现C与外地一家外商投资性公司D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双方认可基准日的转让价格为200万欧元,最终价格根据审批、变更登记后交割日的资产净值调整。交割对价分两期支付,首期支付80%,其余20%在交割日后2年支付(2年间产生的利息一并支付)。

二、案例疑点

该股权转让协议很复杂,长达80多页,似乎很严禁、规范,但仔细审核,还存在几个疑点:

1.交割期限过长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程序性要求与内资企业相比更严格,可是现行三资企业法律法规、规章中并无明确规定股权交割的最长期限。虽然民商法的原则之一就是法无明文禁止即为合法,当事人意思自治达成的股权转让协议,只要双方认可即合法有效,但笔者认为2年的交割期限过长。

2.转让价格不确定

外资审批实务中,股权转让价格总是明确的。要么是原值,要么根据资产评估报告中的的净资产额与实收资本比例确定溢折价比例,还有一种是“一美元转让”。股权转让价格不确定的案例实属罕见,其合理性值得怀疑。转股批复中要描述其定价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篇幅。

3.溢价转让未评估

中方转股给外方或外方转股给中方,如果是溢价转让,必须审计报告和资产评估报告。本案例由于受让方的特殊双重身份(既是中国法人,其对外投资在法律上又视同外资),实践中没有统一的审批标准,难以把握尺度。A企业2008年度审计报告显示所有者权益为人民币4766万元,实收资本为人民币3913万元。

4.股权转让所得纳税

外方投资者个人股权转让所得,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须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其中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个人所得税。由于本案例中扣缴义务人D所在地与A企业所在地分属不同的省份,怎样合理纳税也是个问题。

三、案例分析与思考

1.过长交割期限不合理

交割期限是本案例的焦点所在。D公司法律顾问认为,A公司系外商投资企业,《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以下简称《并购规定》)所指境内企业界定为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其股权转让适用《股权变更规定》,而不是《并购规定》,D公司作为股权受让方,无需在变更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个月(特殊情况经审批机关批准后,1年)内向转让股权的股东支付全部对价。

笔者认为,本案例中,长达2年的交割期限设定不合理,存在不确定因素和一定的风险性。审批实践中,外商投资企业股权交割期限一般在6个月以内。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交割日支付对价的80%,股权转让就标志着全部完成,D公司就可以充分主张股东权利,享有25%的利润分配权吗?这对中方股东B显失公平,也违反了等价原则。

《并购规定》第55条第2款:“外国投资者购买境内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增资的,适用现行外商投资企业法律、行政法规和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相关规定,其中没有规定的,参照本规定办理。”

关键是如何理解“参照本规定办理”,《并购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首先,外国投资者收购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股东的股权,其后果等同于外资并购;其次,此前的实践不能代表《并购规定》颁布后的具体要求。因此,《并购规定》中的“其中没有规定的”不仅包括《股权变更若干规定》未予规范的情况,还应包括《股权变更若干规定》虽作规定但内容不如《并购规定》详尽的相关条款。具体来说,“其中没有规定的,参照本规定办理”主要包括以下情形:一是《股权变更若干规定》未要求评估,但《并购规定》要求评估的相关条款。二是《股权变更若干规定》对受让方支付对价的时限未作要求,但《并购规定》要求的相关内容。三是《股权变更若干规定》未涉及的反垄断审查申报和审查的相关要求。四是《并购规定》防止当事人通过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规避返程投资审批的相关内容。

根据这一权威解释,本案例交割期限有违法理,理应作出修改。

同理,溢价转让也应该提交资产评估报告,同时明确交易价格。

2.所得税征管机关的确定

本案例属“外方转外方”,但受让方系外商投资性公司,在国内还有相应的主管税务机关。如果受让方为境外企业,作为扣款义务人,它在我国没有主管税务机关,应该向哪级税务机关申报代扣代缴的所得税?这就容易形成所得税征管的真空区。实际业务中,主管税务机关对于“外方转外方”的股权转让所得,不予出具完税证明。

3.实到外资重复统计

设想本案例股权转让完成后,D公司继续向B公司购买A公司26%的股权,从而控股A公司,转让价格是原值的2倍。那么,溢价部分的130万美元能否列入实到外资的统计?对于并购内资企业股权溢价的,外资审批管理系统中已经可以列入实到外资的统计。对于假设的这个问题,D公司购买了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股东的股权,达到控股的目的,从理论上分析也符合并购的特征,所以也应该列入实到外资的统计。但这又产生了实到外资重复统计的问题,因为外商投资性公司注册资本验资后,其实到外资已经在注册地商务部门统计过一次。外商投资性公司发生并购业务或类似并购的业务(类似本假设的情形),目标公司所在地商务部门又将并购对价(若是外商投资企业,则为溢价金额)列入实到外资,必然形成全国实到外资统计的重复。

四、政策建议

针对本案例存在和引发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

该规定1997年生效,迄今沿用,内容不够全面,股权变更程序不尽合理,个别条款严重滞后。例如,2001年修订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已经删除了注册资本转让需要参加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一致通过的条款,而《股权变更规定》并没有相应地进行修改,仍然要求股权变更需要经过企业董事会的同意。按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新法优先于旧法的原则,应当适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审批业务中,决大部分审批人员都忽视了这个问题,简单地适用《股权变更规定》,申报材料必须包括董事会同意股权转让的决议。

建议除并购项目最长交割期限1年外,其它股权转让项目明确交割期限最长6个月。程序上,明确对价支付完毕后的内部登记日为股权变动标志,再进行外部登记。允许外部登记日超过审批机关批准之日30天以上的,批准证书继续有效,不必重新换发。

2.规范外商投资性公司的并购行为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制外商投资性公司的并购行为。外商投资性公司的并购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够提高我国资源配置的效率。1995年4月《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颁布以来,我国的政策赋予外商投资性公司的经营权利日益扩大,业务限制越来越少。但是,其并购行为也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容易造成垄断,损害境内企业的利益。现在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完善外商投资性公司的法律体系,减少并购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

上文已经分析过投资性公司并购引起的实到外资重复统计的问题。笔者认为,因投资性公司并购引起的实到外资(非注册资本)不应该列入实到外资统计,否则就是重复统计。而且,投资性公司对外投资的出资方式,应限制在原注册资本额度内,其在国内产生的人民币利润不应成为对外投资的出资。理由是,投资性公司实力雄厚,相比普通外商投资企业,更容易通过转移定价等方式,产生高额垄断利润。

3.加强培训,规范股权转让协议文本。

加强对审批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力度,完善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切实依法履行好外资审批管理职责,在外资审批管理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笔者在其他审批案例中发现,股权交割期限长达2年4个月。为了防止此类案例的再次发生,建议研究出台股权转让协议的指导性文本,由本领域资深专家、学者起草,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出台全国统一的文本。其中必须明确股权转让完成的标志。

4.明确主管税务机关

建议将外资股权转让所得税的主管税务机关明确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在税源形成地缴纳所得税,当地税务机关可以获得分成收入,更具合理性。可行性方面看,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发生变化时,税务主管部门要求在股权变化后一个月内做税务变更登记,提交股权转让完税证明。实行属地化监管、征收可以有效地避免跨区域征收引起的征税成本增加。

参考文献:

篇6:乘客乘船须知

尊敬的各位游客:

为规范乘渡秩序,保障您的人身及财物安全,请您遵守以下规定:

一、乘客应自觉遵守乘船秩序,进入码头要注意安全,依次排队,不得争先恐后,家长要照顾好小孩,船未靠好码头,严禁进入码头前沿;游船客满时,严禁冲闸跳船,违者后果自负;

二、乘客在船上应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穿好救生衣,不得擅自使用船上的设备,严禁自行开启船舱闸门(栏栅)和爬栏栅跳船;

三、为保证乘客乘船安全,凡易燃、易爆、有毒、霉臭或其他有损他人健康的物品,一律不准携带上船,违者按有关规定或送有关部门处理;

四、提倡社会主义公德,做文明乘客。青、壮年乘客应主动向老、幼、病残、孕妇和抱婴的乘客让座;

五、乘客应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不得在码头、船上及向湿地水域吐痰、吐口香糖,乱丢果皮杂物;

六、乘客要爱护码头、船舶的设施、设备和物品,如有损坏一律照价赔偿;

七、当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或遇险时,乘客应听从船员指挥,不得随意走动,以保持船体平衡。

枣庄市港航管理局滕州港航管理处(滕州海事处)

二0一二年六月十日 关于禁止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乘船的规定

为确保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禁止旅客携带下列八类易燃易爆及化学危险物品乘搭旅游船的规定:

1、爆炸品:烟花、炮竹、火药、雷管、硝化棉、液化气瓶(煤气)、沥青。

2、氧化剂:氯酸钾、硝酸银、氧化氢。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液氯、氰化氢、磷化氢、一氧化碳、压缩气体、雪种(空调制冷剂)。

4、遇水燃烧物品:金属、碳化铝、碳化钙、保险粉、磷化锌、磷化石灰。

5、易燃物品:汽油、樟脑、原石油、黄磷、精萘、酒精、赛璐珞等。

6、毒性物品:氰氢酸、硝基苯、苯胺。

7、腐蚀性物品:硝酸、硫酸、盐酸、磷酸、高氯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

8、放射性物品:夜光粉、发光剂、硝酸钍、独居石。

乘客如违反上述规定乘船的,则按国务院“关于违反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规则的处罚办法”处理。由此引起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枣庄市港航管理局滕州港航管理处(滕州海事处)

二0一二年六月十日

乘车要系安全带 乘船要穿救生衣。

救生衣穿着方法

各位旅客:

大家好!

欢迎乘坐旅游船。希望我们的服务能为大家带来一次愉快的旅程。如果湖上风浪太大,就尽量不要登上甲板,如遇紧急情况,要服从船员的指挥,有秩序地前往安全地点。那么如何穿着救生衣呢?首先将救生衣披在身上,然后系好胸前的带子,再系好腹部白色的带子,最后系好腰部黄色的带子。各位游客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吹哨请求救援。

乘车要系安全带,乘船要穿救生衣。感谢各位旅客的配合。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枣庄市港航管理局滕州港航管理处(滕州海事处)

篇7:一则乘客须知引发的思考

一、口语考试具体内容的设想

(一) 口语考试应该测试什么?

语言使用时涉及语境的问题, 而且语言使用本身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 因此, 口语考试不能简单地用静态的书面考试的形式检测, 理应用动态、多元、互动的模式检测学生在一定的具体的语言情境中的倾听能力、应对能力、语用能力、参与意识及情感态度等。 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能力, 从而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以, 要改变中考高考方案, 考试命题既要有阅读、写作能力的书面检测, 又要逐步增加口语交际试题题量和分值。 可像英语学科那样, 加试听力和会话, 这样才能更客观、全面地反映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水平。 真正发挥中考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使师生重视日常口语交际的教与学, 从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应对能力、语用能力、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意识;使教师更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个性。

(二) 口语考试应该把握哪些原则?

1.考试的真实性原则。 口语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真实的口语水平, 因此首先要体现一个真实原则。 考试的真实性表现在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外部的真实性具体指测试文本、测试任务、测试情景应尽可能贴近现实性生活, 让考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自如地展示他们的语言水平。 内部的真实性是一种交互性, 即考生与考试文本、考试任务、考试情景之间是否形成互动。

2.考试的互动性原则。 口语考试对互动性要求很高, 互动性是口语测试有效性的前提。 它表现在两方面:考生与考试任务之间的互动性及考生教官之间的互动性。 在口语考试时, 教师以评判者的身份出现, 仅是按试卷要求向学生提问。 当考生感到有话可说, 而且很愿意表达些什么的时候, 互动就自然产生, 交际也悄然开始。 但是当考生无话可说时, 教师就要充当交际的另一方, 与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 通过提示、引导、启发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语言水平, 这样才能实现考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3.考试的层次性原则。 口语考试面对的考生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口语考试理应照顾各种层次学生, 使其通过测试发现问题, 明确改进的方向, 而不是选拔、筛选。 考试的层次性表现在测试的内容难易、程度难易、排列顺序、学生特点等方面。 一是口语考试体系、 能力培养体系应与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二是在同一阶段, 要考虑因学生个体的发展特点不同而体现层次差别;三是研究活动的开展要循序渐进, 逐步深入, 考试应与之配套。

4.考试的发展性原则。 在综合考虑以上考试原则后, 可以较好地发挥测试的反馈、诊断和激励作用, 从而体现测试的发展性原则。 通过测试, 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 家长、教师及时了解、弄清学生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教学改进、关注孩子弥补的方向。 发展性原则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 口语考试应该用什么形式考?

口语考试可大致分为达标性测试和能力性测试。

达标性测试可以以新课标常用字表为依据, 用背诵、朗读两种方式进行。 达标性测试注重话语产生的正确性, 产生的话语比较正式、更接近书面表达。 因此, 评分的客观性和一致性更高、更有保证。

能力性测试是在真实的或接近于真实的语境中, 通过完成测试任务, 评定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即语言交际能力。 由受过培训的考官主持并当场评分, 考试形式包括诉说、对话、讲述、讨论、辩论、演讲、采访与介绍、角色表演等。能力性测试更注重交际互动和意义的传达, 这种测试的设计是尽量使应试人在参加测试时如同置身于实际生活中一样, 自然地使用汉语完成测试规定的任务。 测试任务越是接近生活, 就越能测量出应试人的真实语言水平, 测试的效度越高。

能力性测试的测试结果的评分需要评分人员的主观判断并受评分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由于口语测试是测定考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评分人员对测试结果的评判与其观点、语言水平、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及当时的情绪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评分人员对同一结果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判断, 同一评分人员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结果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判断, 所以能力性测试是主观型测试。 那么为了保证考试成绩的公平、公正、相对客观就要制定一个评分的标准量化 (详见文后的附录一) 。 以预先规定的某一标准为参照物, 检验考生是否达到此标准。

二、口语考试的评价要真正实现以评促学

(一) 评价的根本目的

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排个高低上下, 而是为了了解学生口语交际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 倾听、表达、应对与交流互动、人际沟通、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综合运用现状; 让学生得到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 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有真实的认识, 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有利于下一阶段训练的进行。 所以, 应强化评价在口语教学诊断和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评价要立足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口语交际方面的不足, 不断对自己学习口语交际的行为进行反思、纠正、提高。 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 更好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 评价原则

发展原则: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把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全面原则:评价要做到目标全面、内容多元、方式多样、过程动态, 关注评价主体的自觉性、参与性和互动性。

多元原则:评价要将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家长的评价有机结合, 定性与定量结合。

(三) 评价标准的制定

口语交际评价表以口语交际总目标为一级评价指标, 以能力、习惯、为二级评价指标, 将口语交际各学年段目标细化为三级指标。 评价指标的设计围绕口语交际各级目标展开, 内容具有针对性和阶段性。 评价表采用等级制定量化评价的方式, 将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 分项评价的结果, 可供教师、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体现评价的诊断调整能力。 综合评价, 让学生的自尊得到呵护, 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 突出评价的激励作用。

孔子说:“一言可以兴邦, 一言可以丧邦。 ”可见口语交际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有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 口语交际的测评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附录一

主考在评分时使用以下标准:

1.准确性:指考生的语音、语调及所使用的语法和词汇的准确程度;

2.语言范围: 指考生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范围;

3.话语的长短:指考生对整个考试的交际所作的贡献、讲话的多少;

4.连贯性:指考生有能力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连贯的发言;

5.灵活性:指考生应付不同情景和话题的能力;

6.适切性: 指考生根据不同场合选用适当确切的语言的能力。

评分标准如下表所示:

篇8:浅析一则案例引发的法律思考

关键词:见义勇为无因管理;损害赔偿

一、案例

2011年10月28日,刘某骑车途中遇见数名手持匕首的歹徒挟持两名女青年,当时黄某不顾一切挺身而出与歹徒进行了英勇的搏斗,不幸身受重伤,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令人感到极度愤恨额是,刘某用宝贵生命救下的两名女青年及他们的其父母对此却表现出了冷漠的态度,声称:“刘某的死与他们无关,况且国家已经给其家属发了见义勇为奖金,还找我们干什么?” 面对被救女青年及其父母,忍无可忍的黄某父母愤然将两名获救的女青年告上法庭。

很明显,这两个年轻妇女和她们的父母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但他们是基于什么样的法律规范和责任已经引发了争议,作为受益人的英雄,需要支付必要的费用?或作为受益人和需要给予必要的补偿受害人的侵权?

二、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的简单对比

见义勇为立法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约定的义务,为避免失去别人的利益,主动管理或为他人提供服务。见义勇为立法成分是:(1)管理者管理或提供服务的交易人没有法律或合同义务;(2)经理的主观自愿管理他人的利益或提供服务;(3)客观的管理或服务行为管理。

对比和见义勇为立法,英雄是不难发现:见义勇为立法包括良好的行为,在见义勇为立法要件线性能好,属于见义勇为立法的法案,但英雄的行为与不作为之间曾行为相同,只是准备之间曾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特殊的“勇”,这是迫切和非常危险的,都属于交叉。

三、影响见义勇为无因管理人主张损害赔偿的因素

(一)见义勇为者的利益保护未纳入到无因管理制度中来

热情的人站在了其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这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果不在法律规范和定义的问题,将严重影响中国传统美德的社会风气和有益的,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立法应扩大见义勇为立法制度的外延,至少应包括英雄见义勇为立法的特殊形式。所以有其法律基础相对完整的保护,而不是只根据第109条的规定在《民法通则》。

(二)见义勇为者作为受损管理者的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

温暖的倾向于在危险时刻和犯罪人的大部分身体造成损伤的发生,损害的英雄往往大于其工作人员的保护下,结合侵权人逃逸及在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由于受益人拒绝支付或他们的工资远不足以弥补管理者的损失。

在经理的补偿电流法的规定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第23条中规定的侵权责任法》为防止和制止其他民事权利的侵害,使自己的损害的,被侵权人的责任。逃避侵权人或不能承担责任,专利权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司法解释没有指定管理员的损害赔偿的要求和受益人利益问题的比例,使受益人往往由于缺乏对消费量的期望和选择逃避。

(三)见义勇为者作为受损管理人的利益得不到及时的保护

法律为见义勇为立法和管理人员建立索赔补偿和无损害的有益结果符合标准。现实中,管理者倾向于保护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一般来说,管理者普遍的经济损失,损害,费用由受益人请求不急。在没有解决的案例达到,诉诸法律。

见义勇为多建立在危险时刻且多数情况对行为人身体造成损害,见义勇为者接受治疗时,医治费用数额较大且医院要求及时支付医疗费用。此时,不能等到法院判决再去救助,见义勇为者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终身伤残甚至死亡,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和悲剧发生。

四、对完善见义勇为无因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我国法律关于无因管理制度的规定,构建完善的法律机制

这是加快公民的英勇行为的立法保护势在必行,实践与法律。完全清楚,法律逻辑严密完善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加快见义勇为立法制度的立法,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尽快。通过法律明确管理和受益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形式,明确费用率,避免在法律适用模糊的问题,法官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兼顾各方利益和提高效率。

在社会热点,对案件争议焦点视图,完善见义勇为立法在法律解释制度。在社会生活的英雄损害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偿问题,应适当扩大包括见义勇为立法系统良好的扩展。

(二)大力开展法制宣传,给见义勇为者撑开法律保护伞,促进人们道德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观念中,对法院系统是一个拒绝,受害者往往选择谈判解决彼此。和协议通常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合作伙伴可能会选择逃避,使得受害者的权益难以得到及时、充分的保护。

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提高人们的意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在同一时间的函数,使得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权利内容的英雄权益保护,改进传统的道德观念。

(三) 国家与社会理应多多保护见义勇为的人,及承担起救助他人的义务

(四)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见义勇为更加值得全社会大力褒扬。

篇9:一则乘客须知引发的思考

平安险 (FreefromParticularAverage, FPA) 是中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基本险之一, 英文直译“单独海损不赔”。实际上, 不仅对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单独海损仍然负责赔偿, 而且对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单独海损也不是完全不赔, 因为平安险第3项规定在一个航程中, 发生了自然灾害的前后又发生了意外事故, 造成货物部分损失, 保险人也予以赔偿。许多学者因此认为:“即运输途中只要有过意外事故, 则对于海上风险保险公司都应该赔偿, 不再区分单独海损和共同海损, 在该情况下平安险的承保范围基本上接近水渍险。” (1) 果真如此吗?本文通过一个案例说明这个问题。

某外贸公司按CIF术语出口一批货物, 装运前已向保险公司按发票总值110%投保平安险, 6月初货物装妥顺利开航。载货船舶于6月13日在海上遇到暴风雨, 致使一部分货物受到水渍, 损失价值2100美元。数日后, 该轮又突然触礁, 致使该批货物又遭到部分损失, 价值为8000美元。问:保险公司对该批货物的损失是否赔偿?为什么?

二、案情分析

本案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两次遇险造成货损。第一次遭遇暴风雨, 造成部分损失2100美元;第二次遭遇是触礁, 造成部分损失8000美元。其中8000美元货损属于意外事故造成的部分损失, 属于平安险的赔偿范围。

本案的焦点是暴风雨所致的2100美元货损, 保险人是否应该赔偿。许多学者认为保险公司应予以赔偿, 这是因为平安险第3项规定:在运输工具已经发生搁浅、触礁、沉没、焚毁意外事故的情况下, 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遭受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属于保险人的赔偿范围。本案中遭遇暴风雨受损的2100美元, 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 是在触礁意外事故发生之前造成的, 保险公司应当赔偿。 (2) 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 本案中要确定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必须明确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暴风雨”属于自然灾害吗?——即平安险第3款中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范围界定问题;二是暴风雨造成的部分损失发生在触礁数日之前, 这样符合第3款“在此前后”的规定吗?——即平安险第3款中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发生的前后顺序以及是否需要连续的问题。本文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范围界定。

对于保险责任范围的表述有两种, 一种是列明式, 即保险人只对列出的风险承担责任;另一种是除外式, 即除条款中规定的风险作为除外责任外, 对所有的风险均承担责任, ICC (A) 就是典型的除外式。目前我国学者对于一切险属于列明式还是除外式尚存争议, 但就平安险的这个问题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 即平安险属于列明式。所以, 平安险第3项中的意外事故仅指“搁浅、触礁、沉没、焚毁”四项, 而非第1条中所列举的7项。问题出现在条款中关于自然灾害范围的规定。平安险第3项责任在列明“受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后面用“等自然灾害”的措辞, 这个“等”字很容易产生歧义。

“等”字位于列举名词之后在汉语解释上有两种解释, 一是列举后煞尾。如北京、天津、武汉等三大城市。说明除这三大城市外的所有城市都没有入选。二是表示列举未完。如煤、铁等资源都很丰富。说明煤、铁之外的其他资源也很丰富。“等”字如果取第一种含义则第3款中的自然灾害仅指“受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四种。“等”字如果取第二种含义则第3款中的自然灾害除“受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四种之外还包括其他的自然灾害的种类。那么这个“等”字到底应取哪个含义呢?目前, 存在两方面的论点:一方的论点:“自然灾害不限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三种” (3) 。即这个“等”字事实上是代替了上已列举的恶劣气候、雷电或海啸之外, 其他未列明的自然灾害。另一方的论点截然相反:“本条是指在运输工具发生搁浅, 触礁, 沉没, 焚毁这四种意外事故之际, 随之又在海上遭受恶劣气候, 雷电, 海啸这三种自然灾害, 造成被保险货物的部分损失, 保险人也负赔偿责任。” (3) 即除受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四种之外不列明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致损失, 保险人不承担责任。

对于“等”字的上述争议, 本质上是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对平安险责任范围界定的争议。被保险人当然支持第一种“扩大”的解释, 理由很充分,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30条:“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 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解释”。这样的解释有法可依, 而且保护了对保险条款一般不会有过多了解的弱者———被保险人的利益。而作为保险人, 当然支持第二种“等”字做煞尾的解释, 理由如下:列明险自然是列明的才赔, 未列明的不赔。另外, 平安险条款主要是根据1963年旧伦敦保险条款制定的, 新修订的与原来的F.P.A相对应的ICC (C) , 其对自然灾害所致的损失, 无论是全部损失还是部分损失均不负赔偿之责。这里的自然灾害做“缩小”解释是符合海上保险规则的发展趋势。

对于这种争议, 解决的办法有两个, 一是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在制定具体的保险合同具体指明采用哪一种解释。二是保险条款的制定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是进一步明确平安险的责任范围, 力求语言准确, 减少由于语言模糊带来的争议。实际上, 本文中的案例并没有涉及上述复杂的自然灾害的范围问题, 因为这里引起损失的是暴风雨, 属于平安险第3款中列明的恶劣气候。但是这并不等于保险公司就要对暴风雨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因为在平安险下保险人要负责赔偿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还要考虑其他条件是否满足。

2、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发生的前后顺序以及是否需要连续。

关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发生的前后次序问题, 平安险第3条中是这样表述的:“在运输工具已经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下, 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遭受……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已经”表明自然灾害必须发生在意外事故之后, “在此前后”表明自然灾害发生在意外事故前后都可, “又”表明自然灾害应发生在意外事故之后。一句话中用了三个这样的词语, 逻辑颠倒, 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如果要求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那么导致部分损失的自然灾害是必须发生在意外事故之后, 还是发生在意外事故之前之后皆可呢?如果这个条款的含义是要求导致部分损失的自然灾害是必须发生在意外事故之后, 上述案例中的暴风雨发生在意外事故之前, 那么保险公司是不予赔偿的。如果这个条款的含义认为发生在意外事故之前之后都可, 则保险人不能拒赔。对于二者的先后顺序问题, 学者的看法还是比较统一的, 认为在一个航程中, 只要在运输途中既发生搁浅、触礁、沉没或焚毁意外事故, 又在海上遭受恶劣气候、雷电或海啸自然灾害, 则无论自然灾害发生在意外事故之前还是之后, 保险公司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也负责赔偿 (2) 。

而保险人的认识则恰恰相反, 保险人认为, 如果货物在列举的意外事故发生之前或者虽在上述意外事故发生以后, 但运输工具已完全脱险, 在正常的海上运输过程中又遭受上述自然灾害所造成被保险货物的部分损失, 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3) 。也即自然灾害如果发生在意外事故之前, 保险公司是不赔的, 即使自然灾害发生在意外事故之后, 也必须连续, 保险公司才负责赔偿。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保险的近因原则来进行分析。近因原则认为保险人只对承保风险与货物损失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损失负赔偿责任。在实际业务中, 区分损失的近因和远因分一下几种情况: (1) 由单一原因造成的损害; (2) 由同时发生的多种原因造成的损害; (3) 由连续发生的多项原因造成损害; (4) 由间断发生的多项原因造成损害。

在平安险的第3款中, 涉及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两种原因, 因此我们主要分析第二和第三种情况。

首先, 假设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同时发生。近因原则认为, 同时发生的原因致损, 如果这些风险都是承保风险, 则保险人负责赔偿;如果同时出现的风险既有承保风险, 又有非承保风险, 若二者造成的损失能够区分, 保险人只承担承保风险造成的那部分损失, 若二者造成的损失不能确定时, 保险人对损失负责。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最符合平安险第3项规定的目的:很多情况下, 货物的损失有时很难分清是意外事故还是自然灾害所致, 可能两种原因均存在, 此时保险人应予以赔偿。

其次, 假设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连续发生。近因原则认为, 最先发生并造成一连串事故的原因, 为近因。如果它属于承保风险, 保险人负责赔偿;不属于承保风险, 保险人不予赔偿。据此, 如果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连续发生, 如果自然灾害发生在意外事故之前, 则近因为自然灾害, 如果自然灾害发生在意外事故之后, 则近因为意外事故。平安险的本意既然是“单独海损不赔”, 以自然灾害作为近因所致的单独海损是不能纳入的平安险的赔偿范围的。所以, 即使是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连续发生, 自然灾害也必须发生在意外事故之后, 因为只有这样, 作为连续发生的原因, 先发生的意外事故, 才能作为损失的近因, 保险公司才必须赔偿。

综上所述, 平安险中的第3款中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 如果要使保险人负责赔偿, 只能是两种情况: (1) 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同时发生, 二者损失难以分清; (2) 自然灾害在意外事故之后连续发生, 前者是后者的必然结果。

本案中, 保险标的首先遭遇自然灾害 (6月13日在海上遇到暴风雨) , 经过一段时间后 (数日后) , 已经在暴风雨中脱险的船舶和货物遭遇意外事故 (该轮才触礁) 。不属于上述保险人负责赔偿的自然灾害造成部分损失的任何一种情况。遭遇暴风雨和触礁本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事件, 对于两个独立的灾害事件导致的损失, 属于承保风险, 保险人负责赔偿, 属于非承保风险和除外责任, 保险人不负责赔偿。所以笔者认为, 本案中暴风雨所致的2100美元的损失, 保险公司是不应当赔偿的。

三、本案带来的启示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平安险中第3款以意外事故的发生为前提, 把平安险中自然灾害造成的全部损失的责任扩大到部分损失, 确实扩大了保险人的责任范围, 但是, 这种扩大是有着严格的条件约束的, 是有限的。平安险第3款的规定的含混不清, 逻辑颠倒已造成诸多争议, 应对平安险条款作必要的改进, 使其趋于准确和完善, 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提供良好服务。可以酌情考虑选取以下三种方式的改进。

1、重新制定新的平安险条款。

英国自十七世纪以来就一直是国际海上保险的中心, 英国海上运输货物保险条款长期以来为世界各国奉为经典, 纷纷模仿和借用, 据统计, 在全世界范围内约有2/3的国家, 其中发展中国家3/4都在采用“协会货物条款”。由于PICC的《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主要参照的是1963年的英国伦敦协会货物险条款, 现在可以参照新的伦敦协会条款重新制定平安险条款, 明显缩小其责任范围, 对自然灾害所致的损失, 无论是全部损失还是部分损失均不负赔偿之责。其实, 从保险的实务操作来看, 这样做也是不无裨益的。因为如果平安险范围过广, 势必造成平安险与水渍险界限不明, 内容重叠, 起不到不同险别的差异作用。而当今国际承保风险的制定趋势就是:明确承保风险, 扩大非列明风险险别的范围, 缩小列明风险险别的范围。

2、修改完善现有的平安险条款。

可以对考虑保险条款进行完善修改, 力求做到文字, 表述准确, 符合逻辑推理, 结构严谨, 避免词义含混, 模棱两可。应进行修改: (1) 如平安险第3款中的“等”字或直接删除, 或改成“及其他自然灾害”字样。 (2) “货物又在此前或此后在海上遭受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一句改成“货物同时或在此之后又遭受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3、保险监管部门出台条款的解释。

如果更改保险条款短期之内难以完成且成本过大, 近期内保险业的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先行出台保险条款的解释, 对实务工作加以指导, 以避免实际操作中不必要的纷争。

摘要:平安险第3款规定在一个航程中如果被保险货物遭遇自然灾害的前后又发生了意外事故, 自然灾害造成货物的部分损失, 保险人也予以负责。许多学者因此认为运输途中只要有过意外事故, 平安险对于海上风险保险公司都应该赔偿。笔者认为平安险第3款对保险人的责任范围的扩大是有着严格的条件约束的, 是有限的。平安险第3款的规定含混不清, 逻辑颠倒已造成诸多争议。本文围绕一个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索赔案例, 对海运平安险第3款中存在的争议进行分析, 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平安险,责任范围,近因原则,案例

参考文献

[1]黄海.对海运货物一切险承保范围之界定.法律适用[J], 2006 (Z1) .

[3]陈朝晖.海上保险近因原则解析[J].大连大学学报[J], 2004, (03) .

[4]游源芬.浅析人保公司货运险条款的平安险责任.保险职业学院学报[J].1995, (01) .

①详见高运胜.基于C_I_C基本险承保的责任范围谈保险险别的选择[J].上海保险, 2005, (10) .案例在我国海洋运输保险条款 (C.I.C) 教学中的运用[J.]国际商务研究, 2007, (4) ) .对此案例的答案及解释可见:2009年报关员考试培训讲http://bgy.antong.org/Qual/Decl/2009/0106/12238.html#1http://bgy.antong.org/Qual/Decl/2009/0106/12238.html#1.2010-10-20.

②姚新超.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M].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7:P297.

篇10:由一则作文题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思考

当前中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该如何应对,值得探究。

下面是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的一则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的诠释常常具有多义性,经典总是常读常新。《项链》中的路瓦栽夫人是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吗?《警察与赞美诗》里的苏比是否在赞美诗的乐音里“幡然悔悟”?《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的“反间计”是否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天衣无缝”?《雷雨》中的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否真诚?《锦瑟》究竟是什么样的诗篇?……文学经典是一个穿越时空的开放式结构,引导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去欣赏、阐释、补充和创造。

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阅读经历和思考,请自选一个问题(可以从上面罗列的问题中选取一个来写,也可以另选内容来写,但必须与文学鉴赏有关),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这则作文题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宗旨。然而学生的写作结果与期望相差甚远。而这种差距的形成又是与学生的阅读状况紧密相关的。请看高三某班1—60号学生阅读写作状况:

由上表,不禁引起以下的思考:

思考一:阅读范围狭窄,以课本为主,农村中学学生尤其突出。

通过了解学生阅读处境和感受得知:其一是阅读的硬件设施达不到,农村没有书店,社区没有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学生借阅图书均有时间和册数限制;其二是学生没有阅读时间,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高三学生少则一年,多则两年不曾进行课外阅读;其三是家庭、学校难以创设阅读氛围,有的家长甚至反对孩子阅读,强调英语、数理化的重要性,功利化的阅读极为明显,导致学生作文假、大、空,抄袭防不胜防,纵使有的学校强调阅读,也是限定在教育部规定的阅读篇目之内。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仅为11.8%,并且以《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主;其四是书太贵。

这样的阅读现状,促使我们首先要解决阅读客观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学生的阅读现状值得我们关注,务必使阅读的硬件设施要达标;其次是人——老师、家长、学生——的思想观念要转变,不要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知识没智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的“畸形人才”。许嘉璐在《中国的文化怎么了?》一文中说:“如果学校还盲目的追求分数,还不做好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启蒙,后果就非常严重。”这话给我们以警醒。

思考二:阅读对象单一,缺乏广泛性。

在这60人的作文里,鉴赏诗歌的为13人,占21%,其中1人鉴赏的是《长恨歌》,其余鉴赏对象均为课本篇目;鉴赏小说的为31人,占51.7 %,其中鉴赏《平凡世界》的为2人,鉴赏《花落知多少》为1人,鉴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2人,鉴赏《老人与海》的为1人,鉴赏《飘》的为1人,鉴赏《麦琪的礼物》为1人;其余23人鉴赏对象均为课本内容;鉴赏戏剧的为8人,占13.3%,鉴赏对象全为课本内容;鉴赏历史散文的为3人,占5%,均为课本里《史记》上的内容;其余5人为严重离题。

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对象与《语文课程标准》上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的目标相差甚远,个性化的阅读就更是落了空。

思考三:阅读大而化之,不求甚解,鉴赏肤浅,缺乏创新。

鉴赏诗歌的,对诗识记不清,一鳞半爪,泛泛而谈,且错字很多;鉴赏小说的,只是故事梗概的叙述,人物形象的表象概括分析,有的学生连小说主人公的名字都记不清,把《平凡世界》中的“孙少平”,写成“孙少波”;鉴赏戏剧的,只是围绕人物与人物之间矛盾冲突谁是谁非而评述着。个性化的鉴赏比较少,新颖的见解更是寥寥无几。易中天品《三国》的火爆,也应该给我们的阅读带来或多或少的启示吧。

粗浅的阅读,将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或被动地接受信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2006年陕西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得分人均为10.3—10.6(满分为22分),这也给我们以警示,应重视阅读,我们还应该借课程改革的东风,树立大阅读的观念,让学生的阅读拓展到农医、军事、科技类等层面,使阅读的普遍性与个性相结合,家庭营造的阅读氛围与学校社会倡导的阅读风气相融,阅读的个体与阅读文本及时对接。同时,进一步使阅读的个体(学生)与作品由思想结合转变为有用的知识和能力,由情感的结合转化为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审美境界,由意志的结合明白肩负的责任,服务于社会。

上一篇:植树二年级叙事作文下一篇:中牟房地产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