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开发工作计划

2023-01-09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不断面临机遇与挑战,而一份好的计划能让我们抓住机遇,翻越障碍,那么你会拟定一份合格的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程资源开发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课程资源开发工作计划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

1、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计划

2、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素材

3、 校本课程任课教师一览表

4、 校外课程资源利用学生实践活动剪影

5、 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

6、 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计划

7、 家长会资料

8、 民间艺人进校活动

第二篇:大力挖掘课程资源,努力开发校本课程

海南昌茂花园学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的之一,“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保国家、地方、学校的有效实施,在课程实验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大力挖掘和合理地利用校内课程资源,积极地开发校本课程,努力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目标,真正做到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了一批批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小学生。

现就一年多来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 关于校本课程的提出

步入全球信息化、知识产业化、市场经济化的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对生产力的需求实际上是对先进生产者的需求。而先进生产者的塑造自然离不开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学校。作为教育的学校自然应在培养新型人才上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学校在培养人才的手段上,很大程度取决于开设的课程。以往的课程往往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开设,没有区域之分,更不可能考虑多校的实情,这样千人一面,培养出的人才往往缺乏独创精神,没有关注个性发展。

通过审时度势,认真分析,我们认为只有创办具有特色的学校,利用自身优势挖掘课程资源,开设符合校情的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才能站稳脚跟。

昌茂花园学校是一所社区学校,相对来说,绝大多数学生家境比较宽裕,父母文化素质较高,对子女的渴望值也高。他们希望学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过硬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水准。在充分考虑到家长学生的前提下,我校在创办之初,就尝试着将英语作为学校的一大特色,从小学一年级起,每周开设两节英语课,并在每周按排两节课作为兴趣课。让学生自选课程,参加兴趣班的学习。实验证明,这种举措是完全正确的。这也为我校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奠定了基础。

二、 总体框架与目标的确立

校本课程的开发,组织与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的环节相当多,为了对校本课程准确的价值定位,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整个过程中,始终遵循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的原则,不搞形式,不唱空调。

在确立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时,我们组织全校教师座谈会,讨论了“本校具有什么特色?”,“为把学校办成特色学校,你有什么点子?”“开设哪些课程最能符合学校校情和办学宗旨?”。通过集体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学校应本着“天道酬勤,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开设一些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同需要,一改变学生被动接收教育的现状。另外,课程安排学生能做到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还应注意不另外加重家长负担。为了鼓励老师们的积极性,工作超量的校方要适当给予补贴。

在确立校本课程目标时,我们采取“先调查,再讨论,后定项”的方式。即每开设一门课程,都是先调查、摸底,虚心听取家长们的意见,了解社会上的需求,吸取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再看老师有什么特长,要求老师展示自己的才华,然后由拟任课老师写出一份有关课程的培训方案,经校方审议,认为可行,才定项开课。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李汉昌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课程开发的审议、申报、立项、实施检查、督促、评估工作。

三、 校本课程的实施

1、制定课程纲要

一经确定立项的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制定本课程纲要。本纲要必须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场地、教材选用、教具设备、教学课时、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

至今,学校已立项的课程有:小作家写作辅导、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声乐、合唱、手风琴、电子琴、钢琴、腰鼓、形体舞蹈、儿童舞蹈、国画、素描、儿童想象画、书法、手工制作、男篮、男子足球、国际象棋、武术、计算机操作、英语会话、剑桥少儿英语等22个科目的选修校本课程和信息技术,形体,

一、二年级国际象棋,学前班起始的四个科目的必修校本课程。

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同武警总队教导大队联手成立了“少年警校”,经常利用节日组织学生学习军事知识,体验部队生活,参与军训。

2、班级的整合

为了确保选修课程的正常教学,每学期我校都对学生报项情况进行摸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开学初,将学校开设的兴趣班情况汇制成表格,内容包括序号、兴趣班名称、活动地点、辅导教师及简介,活动时间,注意事项等。为了避免出现个别班级爆满而某些班学员不足(少于5人)的现象,学生填报志愿时,须备选一个项目,以便人员的调整。调整后,组成的新班重新建立花名册和点名单,坚持每节课点名,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着落。(见附表1)

3、统一安排授课时间

为了保证教学的井然有序,学校对选修课程的授课时间作了统一的安排。低年级(一至三年级)定在每周四下午

2、3节课;高年级(四至六年级)定在每周五下午第

1、2节课。而对必修课则作为常规课纳入常规管理。其中信息技术课每周一节,国际象棋课(

一、二年级必修)每周一节,形体课每周一节,以加强特色课程的教学力度。

4、教材的使用和编写

为了弥补教材的空缺,我校花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编写教材。由李自斌老师编写的《昌茂花园学校信息技术教材》(低段上下册),通过专家评审,已出版,投入使用。李娜老师编写的《昌茂花园学校形体教材》正在评审,即将投入使用。另外,大多数任课教师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教案之中,按照学校要求,按课时写教学计划。可以说这些教案是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是实用的辅助教材,是现行统编教材的延伸,为学生拓展了知识领域。

四、 本课程的教学评估

各门课程在其开发、实施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它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因此,在进行课程评价时,我们采用了即时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平时的抽样检查,对课程的既定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作出即时评价,看其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与要求,是否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习兴趣是否浓厚,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对课程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通过学期末的测查,看学生一学期来的收获。测查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如:成果、作品展览、汇报演出、小竞赛、小测验等,以次来展示学生的才华,同时也对任课教师的工作进行监督。为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每学期末,任课教师都要对所教课程进行一番科学的总结,包括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以次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五、取得的成绩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其主要表现在:

(一) 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 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三) 学生的学习状态精神面貌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四) 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校由校本课程开发带动的教学成果捷报频至。

其中:集体获得的奖项有:

(1) 2002年海口市小学生田劲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 (2) 海口市首届少年军校检阅阅兵分列式优秀单位;

(3) 海口市椰岛杯“洁净海口、爱我家园”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奖,教师个人获得的奖项有20多个,学生个人获得的奖项有40余人。

六、尚待解决的问题

说实话,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专家指导,很大程度上受时间、人力所限,做得还很不完整,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特别是评价方式和标准上,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培训与技术资格认定制度上,我们还需要更健全。所以我们不能在刚取得的一点成绩面容就沾沾自喜,我们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也只是第一步。前面的道路还很长,我们应该不断努力。我们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脚踏实地,创造条件,发挥优势,昌茂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上一定能走出一条辉煌之路。

第三篇:整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推进双语教育发展案例

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石河子第五小学:陆杨

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石河子第五小学:陆杨

一、案例背景

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当下学校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很多名校都能够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求新求异的开发校本课程,成绩斐然。石河子第五小学是一所农村少数民族小学,无论是学校的师资水平还是学生的学习基础、成长环境,都与市区小学有着很大的差距。如何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一直成为困扰学校发展的难题。

经过学校管理层的商议,确立了立足于实际,从学校自身特点出发,有效借助外部资源,开发适合孩子们的校本课程的发展思路。

二、具体措施

(一)、开发种植综合实践校本课程。我校校园占地面积两万四千多平方米,而在校学生仅有不足三百名。校园角角落落有一些没有利用的空地,长满杂草。我们的学生都出自农村,父母大多都从事种植、养殖方面的农业生产工作,孩子们从小耳闻目染,多少都会一些种植方面的劳动。自2013年开始,学校调动全校师生齐动手,在校园东北角和西南角开辟出近三亩多的空地,设立“第五小学种植综合实践基地”,学生们利用课间拣拾出其中的砖块、石头,又从家里带来很多农家肥施到地里,然后在基地中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平时下午下班后,老师们一起除草、搭架、修田埂;活动课上,老师带着学生观察蔬菜的生长,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蔬菜生长过程和不同蔬菜的习性,并且亲自动手学习如何给西红柿打岔,帮助豆角秧攀爬,帮助南瓜人工授粉等等,学生的兴趣十分高涨,每周孩子们都盼着上活动课,很多孩子都写了蔬菜观察日记,记录下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二)、发挥足球运动优势,开发体育类校本课程。少数民族孩子在运动方面有很大优势,尤其是爆发力很强。学校很多孩子都喜欢足球运动,我校借着全国“足球进校园”的大好形势,挑选出一些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成立校园足球队,每天放学后都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训练。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今年我校的男子足球队在师市小学生足球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实战比赛第一,总分第二的好成绩。如今我校已经掀起了一股足球热,为了促进学校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足球队员的发掘和训练已经形成了梯队模式,在原有的高年级足球队基础上,又成立了一至三年级组的男子、女子足球队,幼儿园的大班、中班也选出一些爱好运动的孩子组成了“幼儿园小小足球队”。我校仅有一名体育专业教师,我们又外聘了一名专业的足球教练为孩子们的训练进行指导,力求让足球运动成为我校特色项目。

(三)、借助文化馆“文艺惠民”政策,开发学校艺术类校本课程。我校教职工总人数26人,音乐专业教师一人,没有美术专业教师,艺术教育很薄弱。学校积极联系石河子文化馆,借助于文化馆落实“文艺惠民”政策之机,不仅为我校赠送了十台电子琴,以及毛笔、墨汁、书法纸等物品,还派出文化馆专业的电子琴老师、书法老师到我校为学生教学电子琴和书法,每周四课时的学习,不仅有效的实现了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而且使我校学生得到了专业的艺术教育。在今年庆“六一”文艺汇演中,学生学习成果展示让所有在场的家长欣喜不已。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还计划借助于文化馆、电视台,开展绘画、舞蹈、主持等多方面的艺术培训,让我校的艺术校本课程再上新台阶。

三、案例反思。

总之,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要有开放的办学理念,从自身实际出发,综合校内资源、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寻找一切能够促进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有利之机,才能真正落实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四篇:创建资源共享平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创建信息交流平台共享语文学习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怎样才能将课外学习资源转换为课堂教学资源呢?通过多年的尝试与比较,我发现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搭建课外学习交流平台,既省时又高效,是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的最佳捷径。下面是我近几年开发利用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一些做法和收获。

一、了解课程资源的内容,提高开发利用的针对性。

课程资源是课程教材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新课程理念强调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界线,目前可以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校内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学习资源,包括工厂、社区、家庭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农田果园、山河湖泊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

1、图书资源: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

2、影视资源: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3、活动资源: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

4、场馆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

5、艺术设施资源:公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6、人力资源:社会中的各类人物,如教师、学生、家长等;

7、其他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

教师在开展学生课外学习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就读年级、教育主题等),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身边的课外学习的资源,让学生觉得自己有内容可学,有方法可用,有收获可交流。

二、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把握开发利用的方向性。

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应有尽有,无穷无尽。但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呢?这必须按照教育规律,根据教育的理想和目的、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求,筛选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内容。因此,在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创建课外学习资源共享平台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开放性原则。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外学习资源与教科书相比,是丰富的、大量的、开放性的。开放的语文学习资源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归依,形成生活即课堂的观念。开放性学习鼓励学生解开教师、教材及已有经验的束缚,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时间和空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优先性原则。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远非学校教育所能包揽,因而必须在可能的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考虑学习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并使之优先得到运用。如农村的场馆资源稀缺,但自然资源丰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对大自然进行探索,筛选出获取到的重点内容并优先运用于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

3、适应性原则。课外学习主要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具有个性化特征。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考虑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更要考虑

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不管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学习方式的运用,都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扬长避短,在自己的可达性目标上得到最优化发展。由于农村学生见识少、胆量小,绝大部分的学生不敢主动上台演讲。为了开个好头,树立一个好榜样,我有意识的指导语文课代表选定一个他感兴趣的内容,教给他演讲的要领。经过他反复练习,直至我认为他可以上台示范演讲时,我才开始进行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演讲完毕后,我对此次演讲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公正的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其他学生也感觉到演讲并不是一件难事,人人都可以做到,自己完全可以演讲好,甚至有可能超过课代表。

4、循序渐进原则。在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教师职能从传授到指导,学生地位由被动到主动。学生选择的交流内容由简单到复杂,达成的学习目标从单一到综合。这些都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由点到面,由易到难,螺旋上升。

三、明确课外学习交流的要求,增强开发利用的规范性。

课外学习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进行的。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实质上是一次小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交流活动。具体做法是:每节课利用课前五分钟,由学生轮流到台前演说,可以讲名人故事,可以讲生活见闻,还可以读优美的文章,内容十分广泛。老师要教给学生参加演讲活动的要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1、演讲前自找资料、自我准备。要想说得好,就必须认真准备。在每学期开学时,先安排好课前五分钟演讲的秩序。上台演讲的学生必须提前两天做好准备,形成规律后,每个同学都知道自己该哪一天上台演讲,往往很早就着手准备。如,学生在讲故事之前,必须先做准备,阅读、理解、记忆

故事内容,明白所讲故事蕴含的道理。一位学生演讲过的内容,其他同学不能重复使用。

2、演讲时自我展示、自我发挥。在讲的时候要求做到:站在台上时,仪态要大方,语言要流畅,普通话要标准,声音要洪亮,适当注意表情和语气。讲完后能谈一两点体会,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3、演讲后自我反思、全员评价。演讲完以后,先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再由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指出优缺点及奋斗目标。

4、不演讲就做最佳听众。不演讲的学生既是评委,又是学习者。一位学生在台上演讲时,其他学生要仔细倾听,并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并由小组长对组员的倾听情况作评价。

四、精心安排演讲内容,提高开发利用的实效性。

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语文课外学习资源,我从学生初一入校到初三毕业一直坚持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在三年的活动中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栏目;

1、天南海北、开心一刻。

由于初一学生在小学时,很少或从未进行过专门的演讲训练。我把初一年级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的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语文课外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加演讲活动热情,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交流习惯”。在内容方面,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想讲什么就讲什么,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作为演讲材料。例如,有的学生讲自己收集的幽默笑话、歇后语,有的学生讲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名人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有的学生朗诵自己喜欢的诗歌、散文或一段美文。这样安排不仅让学生敢说,有话可说;还让学生能说,精彩地说,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好书大家看,名著大家读。

到了初二年级,每个学生都有了几次上台演讲的经验,胆子变大了,口头表达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制定了梯度训练计划,对学生演讲的内容提出较高的要求,由学生自主选择内容转向老师规定内容,可叙述自己的见闻感受,可解说实物,也可谈读书感受。我特别提倡讲名著。语文课标明确指出,为了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初中生必读一些文学名著,并且在中考题中将进行考查。初一的寒暑假,我就给学生推荐了假期必读文学名著(特别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初二课前五分钟的演讲内容就由此而来。学生演讲时,可概括介绍整部文学名著,如《西游记》《三国演义》,可对名著中的某人作专门的故事讲解,如诸葛亮、吴用、孙悟空等,而更多的则是对名著中最吸引你、最让你感动的情节(如诸葛亮“大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的讲述。整个初二阶段,每个学生基本上要对四大古典名著的情节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这样,学生在名著讲述中,既做到了阅读成果共享(农村中学的部分学生,因家里经济条件差,根本无钱买名著),又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自身的文学素养,同时考试时也会应对自如。

3、新闻播报、事实评论。

到了初三年级,学生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对事物的认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我在演讲内容上的要求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知一切,然后针对生活中的某一现象谈自己的想法或意见,如中学生上网利与弊、学生赌博等;可针对国家大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WTO、中国足球冲入世界杯、伊拉克战争、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也可针对电视上的某一栏目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超级女生等。通过

这一阶段的主题演讲训练,主要是让学生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同时拓宽学生视野,开阔学生眼界,谈从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不但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外学习资源,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第五篇: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常州市勤业中学

苏菊良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突破教材的概念局限,寻求更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与保障。英语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多样的。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资源,了解它的意义,寻求恰当的途径,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英语课程资源。

关键词: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突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关系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和课程质量的高低的问题。英语的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开放的、多样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了如下描述: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英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善于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此,教师必须建立起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师观和课程资源观,懂得课程资源的范围和种类,能正确使用教科书并恰当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一、对英语课程资源的理解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由于课程资源本身的丰富性、复杂性、发展性,不同的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课程资源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如有学者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目标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也有学者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我个人倾向与后一观点。据此,可将英语课程资源定义为英语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其中人力资源主要包括英语教师、学习者本人、英语学习者同伴群体、母语为英语的外籍人士;物力资源主要包括英语教材、教学挂图、录音录象资料、工具书、课外读物、报刊杂志、电脑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等。自然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

二、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英语及英语的运用,对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象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以及其他英语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与课本,他们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很感兴趣,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有提高。

现代教育十分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英语教学也不例外。由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差异,他们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也各不相同,单一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渠道进行选择性地学习。因此,开发和利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三、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不管哪一种课程资源,都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突出学生个体。既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又要让他们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要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一般来说,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研究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种种活动,既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奖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成绩的信心,也可以启发教师打开记忆的宝库,与自己以往与学生交往的经验中挖掘出大量有益的参考资料。教学方式特别是学习方式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如通过调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喜欢做什么样的作业等因素能够归纳出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如何布置作业等,来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

2. 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英语资源的选材应该取舍得当,为此不但需要了解所教学生目前已经具备的英语知识、技能和素质,而且还应该兼顾学生中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设计不同的方案,组织多种活动,准备丰富的活动。因此,掌握学生现有英语知识、英语技能和素质的水平以利因材施教,收集适应技能高低和知识多寡不同的各种活动和素材,是英语课程选材的必要依据。比如我在设计每天的值日生报告时,就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水平编制一段对话,或讲个故事或播段新闻。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活动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3. 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

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特别是向学生指出学习中的差错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的反馈资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找出英语学习中的难点。例如,在现在完成时语法教学后,有意识地收集一些学生常犯的错误的资料,如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短暂性动词如何与since, for连用等内容,设计和整理成现在完成时的核查表,让学生及时掌握这一知识。 4. 安排学生参加英语课外活动

安排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活动。学生在课外有无机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我们英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些学习英语的氛围:如在课后学唱一些英文歌曲,组织英语书法演讲比赛,开设英语角等,并注意发掘学生自身学习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否则,有些学生就可能因为不用而将学习内容忘记的一干二净,整个教学效果的成效就会受到损失。

5. 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英语教学工作本身就是很复杂的,因而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与思考。教学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种多样的来源----来源于研究,来源于新教材和新手段,来源于先进教学法的报道,来源于同事,来源于对教学的自我总结,来源于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思考等等。作为我们英语教师,要不断地考虑如何来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并且为增加英语方面的知识做出不懈的努力。英语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提高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的能力。英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教学日志、研究小组、同伴互助等自我评价和合作总结的手段,方法和策略,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的教学水平。

四、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怎样让英语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针对英语课程的实际情况,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更新教与学的方式,活化教学内容。

英语语境实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再加工、活化,使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交际内容,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有趣味性和交际性。 Read and say:

A: I think foreign languages are more interesting than science. B: I really can’t agree with you . I prefer science. A: I think Chinese is more popular than any other subject. B: I agree with you. Maybe. But I prefer art. 上述内容中语言功能包括:(1)用“I think …is/ are more … than….”表示说话者对事物的评价和看法,同时表示自己喜欢它;(2)用“I agree with you.”或“I really can’t agree with you”则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对方观点;(3)在表达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之后使用“I prefer…”是表示说话者有自己的选择;(4)用“Maybe. But I prefer…”来表示说话者不直接反对对方的观点,但表明自己还有更好的选择。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讨论活动,话题是“周末野餐带什么”,让学生在讨论中尽量使用上述的语言形式,并且体验上述的语言交际功能。情景设计为:Suppose we a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this weekend. What shall we take for our picnic?这样,学生便有了“带什么”,“我为什么建议带他?”“我认为他怎么样”,“我同意你的建议”,“我反对你的建议”,“或许你的主意不错,但我认为带什么更好”等等的想法。这就为上述语言交际功能的实施提供了可能。而且,由于话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周末野餐”,学生参与的热情比较高涨,又由于学生是在谈论自己的真正想法,因此活动也更具有交际性。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语言的功能,比抽象地讲授“什么语言有什么交际功能”更加有用。 2.根据教与学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材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如在教牛津英语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适当调整。我们常把check out 作为对grammar的检测提前教学。而有时为了扫除reading里生词的障碍,会提前教vocabulary。有时现实生活中发生了某件重要的事情,而教材中有一个内容相关的单元。如果在延续性和难度等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就可以提前学习这个单元。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如中秋节到来时,我提前教学Festivals,让学生进行中外节日比较,对中外习俗,饮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3.拓展学用渠道,补充教材内容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及其运用,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和补充,拓展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渠道。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视听环境。教师可在因特网上利用网络搜索功能查寻或是访问英语学习网页,获得相关的信息和资源,来补充或充实教材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英语使用能力,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导入文化内容,补充背景知识。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学生阅读量。生活是语言教学不竭的源泉。教师除了充分发挥现有课程资源的作用,还应关注课堂环境和生活环境,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对教材进行整合和补充,自主开发语用渠道。教师通过引导、促进、激励和唤醒学生的主动性,把语言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总之,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一种材料和工具。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以学生为本,让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面对不断变化的资源更新,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惟有如此,我们的英语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实效。

参考资料: 1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

4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5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

上一篇:快递服务行业调查报告下一篇:咖啡培训心得体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