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植物景观文化

2022-09-11

从我国最早园林雏形“囿”到现代园林景观, 植物一直占据其中最主要的位置, 而且形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应的深厚植物景观文化。中国文人历来偏爱用植物来寄托心中的理想、气节和人格,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这是文人的气节。像竹子在中国传统园林和传统文化中代表君子, 竹子中间是空的, 代表虚心, 谦虚;竹子的茎一节一节代表文人的气节, 谦虚和气节代表文人的最高品格。

中国传统文化和植物景观文化, 这两者对于植物栽植方位, 树种选择常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并且对权力的象征, 思想的寄托都带有很强的指向特征。如中国皇家园林植物配置中常选择姿态苍劲意境深远的中国传统树种, 如松柏树, 象征帝王基业千秋万古, 来反映帝王威严无比的权力。而与皇家园林不同的江南园林则重视用植物来表达主题和意境, 为突出江南园林中配置的小巧玲珑、精雕细琢, 多在墙角、曲径处种植松、竹、梅等象征古代君子的植物, 体现文人具有像竹子一样的高风亮节, 像梅一样孤傲不惧的思想意境。

下面我们从植物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开始,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植物景观文化的关系进行对比, 以及与植物景观地域性的关系进行分析, 来进一步探讨植物景观文化的内涵以及在园林中的作用。

一、文化功能

植物在园林中除了具有观赏功能和景观功能外, 还具有文化功能。从文化角度理解植物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及其在植物配置中的文化作用, 可以帮助人们读懂园林, 理解园林。在漫长植物利用历史过程中,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紧密, 加之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衍生出了与植物相关的文化体系, 包括物质层面, 即与其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等相关联的文化, 同时包括精神层面, 即透过植物这一载体, 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哲学意识、审美情趣、文化心态等。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 佛家, 儒家等哲学传统思想对园林植物配置的影响。同时, 园林反过来对植物文化有一定的反馈, 映衬和依赖。

二、传统山水画与植物景观文化的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最早的设计师其实就是中国文人, 他们精通诗歌或者绘画技巧。而早期园林设计也是对山水画或者诗歌所描述环境的模仿, 然后才有真正的设计和创造。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才有辋川别业。明代计成《园冶》之后才真正有了职业造园家, 但造园家在当时一般具有较高文学素养, 还是不能完全脱离山水画和诗词歌赋的影响。特别是唐代以后文人崇尚遁世隐居和逃名丘壑思想的兴起, 使山水画和古典园林成为文人的理想寄托。山水画从魏晋时期兴起到清代, 其“园者, 画之见诸行事也”明晰了画是造园之母的地位。明清之后的江南私家园林, 设计者开始寻求山水画之外的依托, 采用植物造景, 并以植物种类来象征主人的寄托, 如苏州四大园林中, 有很多以植物命名的景点, 这些景点都寓意深刻, 体现了主人在当时的心境和寄托。这些设计既来自于山水画的影响, 同时也慢慢脱离山水画的影响而自成一派。可见植物景观文化及来源山水画也高于此。

三、地域文化与植物景观文化的关系

植物既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构成要素, 又是地域文化特征的表现形式之一。本土植物对当地特色园林景观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植物形象和植物文化, 而且两者往往相辅相成。中国古典园林近千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深厚的植物文化, 同时辽阔的国土面积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物地域特色。但是目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时常流于形式, 而忽略精神层次空间需求, 或者用浮华的植物材料, 堆砌出没有个性的植物景观, 也同样带来了植物文化内涵的缺失。因此, 要拓展园林景观的文化性, 首先需要给植物景观赋予文化或精神含义, 结合地域性文化的特色来赋予植物景观的文化性, 让本土植物根植于地方文化来实现各种造景手法。园林景观的文化性, 固然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体现, 但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础, 而本土植物又根植于地方文化, 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因此, 以本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是最富生命力的。而以本土植物体现地域景观文化内涵具体有以下两种途径:

1、利用本地乡土植物文化创造意境

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常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 有许多植物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品格或独特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 谓之“岁寒三友”。竹还被视为最有气节的君子。梅, 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的品格等。以上种种, 都体现了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 创造出了植物景观的意境美。景观设计中可把这种植物文化与绿地景观有机的结合, 同时结合植物的乡土地域性创造出一定意境的景观。

2、结合诗歌、画理营造文化特色本土植物景观文化

古典园林中。处处可见根据诗歌取材的植物景观, 大多包含有意味深长的意境。扬州个园主人黄应泰因崇尚苏东坡“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而遍植万竹, 个也来源于“竹”字边旁。苏州拙政园的得真亭旁植有几棵黑松, 取《苟子》:“桃李倩粲于一时, 时至而后杀, 至于松柏, 经隆冬而不凋, 蒙霜雪而不变, 可谓得其真矣”之意。“梧竹幽居”旁边种植的梧桐树和竹子, 取唐代《永宁小园即事》诗句意:“萧条梧竹月, 秋物映园庐”。显然, 诗歌与本地乡土植物交相辉映, 才创造出具有人文特点的植物景观。

四、总结和结论

我国古典园林中, 中国传统文化对植物景观的塑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 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园林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一定植物景观文化, 像乡土植物文化、地域特色植物文化、传统诗歌绘画植物文化等。而植物景观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直接, 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希望现代园林中的植物景观配置能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内涵, 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和深刻的内涵。其对中国园林植物景观的创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着重从他们二者的含义和关系进行分析, 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对植物景观文化的影响, 同时探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哪些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并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植物景观配置。

关键词:传统文化,植物文化,植物景观,古典园林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10.

[2] 苏雪痕.植物造景[M].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04.

上一篇: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下一篇:浅谈校园景观的文化展示功能——以川理博逸楼中庭景观为例